综合与集成大作业

合集下载

《二、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二、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作品集成的基本流程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信息作品集成,并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课堂讲解和自主学习,掌握作品集成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步骤,包括素材的收集、整理、分类、编辑等。

2. 素材准备:学生需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或个人兴趣,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整理。

3. 作品集成实践:学生使用专业的软件或在线工具,将筛选好的素材进行分类和排版,形成完整的作品集成。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注意作品的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和整体风格。

4. 作品提交与说明:学生需将完成的作品集成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并附上简要的创作说明,包括作品主题、创作思路、使用技巧等。

三、作业要求1. 素材收集要全面且符合主题,不得使用与主题无关的素材。

2. 作品集成要规范,排版合理,色彩搭配得当,整体风格统一。

3. 作品必须为原创或经过合法授权的素材制作而成,不得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

4. 提交的作品需为最终版本,不得在提交后进行大的修改。

5. 创作说明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作品的创作思路和特点。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创意、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作品的完整性、规范性、创意性、技术运用能力等。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优秀作品将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展示。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2.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品,教师将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和指导。

3.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作品的修改和完善。

4. 教师将及时关注学生的修改进度,对修改后的作品进行再次评价。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作品集成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完整word版)嵌入式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嵌入式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

学习中心/函授站_姓名学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学年下学期《嵌入式系统》期末考试试题(综合大作业)考试说明:1、大作业于2014年12月25日下发,2015年1月10日交回;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问题简述(每小题4分,共20分)1、简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结构。

答: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软硬件可剪裁、功能、,可靠性、体积、重量、成本、功耗、成本、安装方式等方面符合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与I/O部分、外设与执行部分、嵌入式软件等四个部分组成.2、简单说明ARM微处理器的特点。

答:(1) 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

(2)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能很好地兼容8位/16位器件。

(3)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

(4)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通过Load/Store结构在内存和寄存器之间批量传递数据。

(5)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

(6) 指令长度固定.3、简述嵌入式系统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答:①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在通用PC机上的集成开发环境中编程;②然后通过交叉编译和链接,将程序转换成目标平台(嵌入式系统)可以运行的二进制代码;③接着通过嵌入式调试系统调试正确;④最后将程序下载到目标平台上运行。

要强调,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调试工具,对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都非常重要。

4、简述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

答: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实时性、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可升级、可配置、易于操作、接口规范、抗干扰、物理尺寸、重量、功耗、成本、开发周期等多种因素。

5、什么是BootLoader,了解其在嵌入式系统中作用。

答:就是启动载入或引导加载又叫自举装载.由于系统加电后需要首先运行BootLoader这段程序,因此它需要放在系统加电后最先取指令的地址上。

2018-系统集成大作业

2018-系统集成大作业
• 1、每组选一题 • 2、每个人在小组选题中挑选楼栋完成设计, • 1)图书馆(2人),其他楼型1人 • 第9周实验课上课前面10分钟检查提交《需求
分析报告》(课下提前完成) • 文档标题如:图书馆网络工程需求分析报告 • 提交文档名:学号+姓名+需求分析
新建高校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11、
• 基本情况
*网络中心 90个信息点
*办公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个信息点 150米
*教学楼(2) 50*2个信息点 400、500米
*实验楼
60个信息点 800米
*图书馆
100个信息点 80米
*学生宿舍楼(5) 200*5个信息点 500、700、
1000、1800、2600米
选题方法
大作业——
新建校园网:
1、图书馆、一教二教,竹园 2、图书馆、二教三教,桂园 3、图书馆、一教二教,实验楼 4、图书馆、二教三教,梅园 5、图书馆、一教二教,竹园、音乐学院 6、图书馆、一教二教,榕苑、教师公寓 7、图书馆、三教,音乐学院,梅园 8、图书馆、一教,实验楼, 桂园 9、图书馆、实验楼、研究生楼、竹园 10、图书馆、三教、机电楼、音乐学院

综合与集成大作业

综合与集成大作业

综合与集成方法班级:钱学森91完成时间:2012年5月17号1.以核电站风险管理为例,分析如何运用综合集成方法。

解答如下:核电站是利用核分裂或核融合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

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分裂反应而发电。

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

核能发电的能源利用率高,其能量密度比化石燃料高上百万倍,同时核能发电不会像传统能源发电那样产生巨量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此外,核能发电还具有成本稳定等优点,但由于核反应的辐射性对人体产生特别大的危害,特别是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电站泄漏事故,为核电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核电站项目周期长,前期投资巨大,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这些因素对核电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性和竞争能力又很大的影响。

对核电项目进行完善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可以对他面临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采取主动,扩大风向事件的有利方面,妥善处理各种风险源所造成的不利后果,是整个核电工程项目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回报。

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阐述:1.首先,我们对风险作一认识:1.1风险的概念:在项目管理当中,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在特点期限内某一结构发生的可能的差异程度。

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变动程度越大,则风险越大;反之,越小。

从统计方面来看,风险的大小有导致损失发生的概率的数学期望值与标准差决定。

项目的风险是风险源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函数:R=F(P,C)式中,R代表风险,P代表风险事件(源)发生的概率,C代表风险事件(源)所造成的项目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1.2风险具有以下特性:、(1)客观性不以人的已知为转移而存在,人们不能改变和消灭它。

(2)普遍性广泛存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时无处不在。

(3)偶然性风险事故的发生是一种偶然现象,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后果如何都是不确定的。

现代集成制造大作业

现代集成制造大作业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大作业
作业要求

从以下 4个方向中选择一个作为研究方向,如果实在有困 难,可自拟题目

网上查阅整理相关资料,并发挥想象力,主动思考 撰写研究报告(word),准备汇报PPT 最后一周课堂上进行汇报(3-4节课)
方向1:“工业4.0”的含义和思考

作为全球制造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政府于 2013 年提出了“工业 4.0”的战略,并在2013 年 4 月的汉诺威 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 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所谓“工业4.0”

查阅资料,了解大数据的概念,思考大数据处理与应用对
于制造企业的价值,举一、两个例子
,可认为是“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后工业
化发展的第4个阶段,即“智能化”

查阅网上资料,详细了解“工业 4.0”下未来工厂的特征 ,谈谈自己对“工业4.0”的理解
方向2:基于RFID的生产物流管控

生产物流是物料(在制品、零配件、原材料、半成品、工 具等)在工厂内部的流动,包括工位-工位,生产线-生产 线,车间-车间,库房-工位等等,在生产物流过程中,采 用 RFID 技术,可以实现物料的自动识别、跟踪、定位、
高精度的定位算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定位原理和方法,思考其应用价值和 应用场景,简单描述常见的定位算法
方向4: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

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大量应用,制造企业所获取的数据正 逐渐呈现大数据(Big Data)的特征,即体量大、类型多、 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要求高。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 是实现智能制造需解决的问题
流向控制等等,从而大大提升物流效率

查阅文献,了解 RFID 技术在生产物流中的应用现状,通 过典型行业Βιβλιοθήκη 用案例(比如汽车),描述其应用场景

综合设计项目-大作业

综合设计项目-大作业

综合设计项目考核:占课程总分的20%任务1:用AT89C51和16个发光二极管构建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要求:发光二极管循环显示:由16个发光二极管组成一个彩灯图案,依次点亮循环2遍。

1、最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2、软件程序的编写、调试。

3、软、硬件联合仿真运行,显示结果。

任务2:用AT89C51、74LS164串/并移位寄存器芯片和2位共阴极数码管组成的静态显示器构建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

设计要求:用单片机的P1.0作数据串行输出口,P1.1作移位脉冲输出口,使2位LED静态显示器显示数字“21”。

1、最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2、软件程序的编写、调试。

3、软、硬件联合仿真运行,显示结果。

任务3:用AT89C51和一组8×8点阵构建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要求:点阵循环显示:依次从第1行第1列线点亮直到第8行第8列线点亮。

1、最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2、软件程序的编写、调试。

3、软、硬件联合仿真运行,显示结果。

任务4:用AT89C51和LCD液晶显示器构建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要求:用LCD液晶显示器显示:第1行—姓名(拼音)和学号,第2行--身高(cm)和体重(kg)。

1、最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2、软件程序的编写、调试。

3、软、硬件联合仿真运行,显示结果。

任务7:用AT89C51和4组8×8点阵构建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

设计要求:用字模提取软件产生“单片机技术与应用”8个汉字的汉字库,控制四组8×8点阵(即一个16×16点阵),编码显示汉字“单片机技术与应用”1、最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2、软件程序的编写、调试。

3、软、硬件联合仿真运行,显示结果。

任务8:用AT89C51和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AMPIRE128×64构建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

设计要求:用字模提取软件产生汉字库,控制液晶显示器显示【唐】孟浩然的诗《春晓》的四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4 综合问题的解决》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4.4 综合问题的解决》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综合问题的解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设计2. 任务要求:(1) 小组选择一个学校或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一套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包括分类标志、投放点布局、识别分类方法等;(2) 分析当前垃圾分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编程、图像识别等)实现解决方案;(4) 提交一份报告,包括系统设计方案、技术实现方法、实施效果评估等。

三、作业要求1. 小组合作:学生需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每组不超过5人,鼓励跨学科组队;2. 合理分工:小组成员需明确分工,共同完成作业任务;3. 参考资料:学生需自行查找相关资料,确保作业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 时间安排:学生需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按时完成作业任务;5. 提交要求:作业报告需包括小组讨论记录、分工情况、系统设计方案、技术实现方法、实施效果评估等内容,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报告。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以下标准:(1) 方案设计合理,符合实际需求;(2) 技术实现方法可行,具有创新性;(3) 报告内容完整,逻辑清晰;(4) 小组合作表现良好。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在提交作业报告后,可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2. 教师反馈:教师将对每个小组的作业报告进行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反馈给学生个人的表现情况;3. 讨论交流:在下次上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收获和体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互评的方式,学生也将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021年信息系统集成网络大作业吉林大学网络教育

2021年信息系统集成网络大作业吉林大学网络教育

网上购物系统设计与实现1、在Inter net飞速发展今天, 互联网成为大家快速获取、公布和传输信息关键渠道, 它在大家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Inter net 上公布信息关键是经过网站来实现, 获取信息也是要在Inter net“海洋”中根据一定检索方法将所需要信息从网站上下载下来。

所以网上购物系统应运而生, 网上购物填补了传统购物部分不足, 成为传统购物补充。

经过网上购物, 不管你在哪里都能够轻松地买到心仪物品, 只要那里有一台接入了Inter net电脑, 经过网上购物能够很清楚了解各个商品信息, 从而对它们进行比较, 最终买到自己称心物品。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 利用购物系统能轻松地管理大量商品, 而且能够经过系统查看多种商品销售情况, 经过多种数据能够立刻地知道那种商品正在热卖, 而那些商品属于冷门地, 从而在运行上进行调整, 愈加好地管理好商店。

我设计是基于网上购物系统。

用户能够依据自己喜好浏览自己喜爱东西, 但要想购置商品, 就必需经过注册成为会员才能进行购置, 登陆后就能够购物了。

商店多种商品都进行了具体地分类, 能够轻松地找到想要地商品, 同时查找系统能很轻易地找到相关商品。

同时买到自己喜爱东西后就能够去结算, 经过下订单你能够填写自己相关信息, 而完成购物步骤。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平台开发一个不可缺乏步骤, 为了能够使本系统愈加好、更完善地被设计出来, 就必需优异行调查研究。

在系统调查基础上, 对新系统功效进行细致分析, 从而才能够开发出完整系统设计。

本平台利用现在比较广泛ASP+access数据库架构实现, 进行系统分析, 为未来深入实施打下一个坚实技术基础。

从而实现信息化, 规范化, 系统化, 网络化平台, 含有很好适应性和推广性。

2.1 网上购物系统平台设计目标本平台利用现在比较广泛ASP+access数据库架构实现, 进行系统析, 为未来深入实施打下一个坚实技术基础。

综合课程设计的大作业

综合课程设计的大作业

综合课程设计的大作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学习XX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XX学科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3.学会XX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3.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基本方法和技巧。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第二章: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第三章:XX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材选用《XX学科基础》一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符合教学实际。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掌握XX学科的知识框架;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XX学科基础》;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充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二、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将各自独立创作的单个作品进行集成整合,培养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团队合作的方法。

二、作业内容1. 学生需按照规定的主题和要求,完成至少三个独立作品(例如:网站设计、多媒体作品、编程应用等),每个作品应具备独特的设计和功能。

2. 在完成各自的作品后,学生需将其整合到一个完整的作品中,形成一套完整的作品集。

该作品集应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意和技术能力。

3. 作品集应包含以下内容:作品封面、作品摘要、各子作品展示、相关技术说明等。

三、作业要求1. 每个学生需独立完成至少三个独立作品,每个作品需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方法。

2. 学生在完成各自作品后,需进行合作,将三个作品集成到一个完整的作品中,确保作品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3. 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4. 作业应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品的创意性、技术实现难度、集成整合的效果、团队合作的默契程度等。

2. 评价方式将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积极反馈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本次《作品集成》作业,学生将能够:1. 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团队合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了解如何在各自独立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作品集的集成整合,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大作业

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大作业

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作业2014届课程⼤作业《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课程⼤作业学⽣姓名李志博学号5011210506所属学院信息⼯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14-5指导教师范泽华教师职称讲师塔⾥⽊⼤学教务处制综合布线的发展趋势⽹络综合布线是⼀门新发展起来的⼯程技术,它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现今,我们⽣活在⼀个信息化时代,⼈们的⽣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络系统了,⽽这些系统全部是由⽹络综合布线系统来⽀持的。

综合布线的未来趋势将会沿着⾼密度、模块化、智能化布线的⽅向发展。

综合布线从市场格局来看,将是百花齐放的状态,综合布线作为通⽤标准的系统,各个⼚商也都有各⾃不同的特长,百家争鸣的情况还会继续。

但从发展来看,综合布线将向数据中⼼、光纤到户、三⽹融合、⾼带宽、智能管理系统以及绿⾊环保等⽅向发展。

⼀、数据中⼼数据中⼼的布线系统,数据中⼼布线也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如互联⽹数据中⼼与企业数据中⼼),云计算应⽤领域的蓬勃发展与互联⽹数据中⼼规模发展互相促进,使布线在这⼀领域向规模化⽅向发展,且布线产品也有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的迅猛增长趋势,使互联⽹数据中⼼的应⽤有了新的增长点。

对于企业级数据中⼼⽽⾔,数据中⼼与信息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规模也在不断扩⼤,且相⽐较互联⽹数据中⼼,企业级数据中⼼对布线系统的可靠性与品牌会更加关注,与楼宇布线系统的趋向完全竞争的格局不同,企业级数据中⼼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种寡头垄断的不完全竞争状态。

其三是布线系统除了承载上述的两⽅⾯应⽤外,还会较多的应⽤于其他基于IP⽹络的弱电⼦系统内,如视频会议系统、IP监控系统、楼宇⾃控系统、门禁系统、机房智能PDU系统等。

布线系统将成为基于IP⽹络的基础传输平台,在其他⼦系统的应⽤增长下,布线系统的总体市场⽤量相⽐较以前有额外的增长。

(完整word版)软件架构大作业

(完整word版)软件架构大作业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型软件系统构造》大作业设计名称:科技信息发布系统姓名:专业班级:系(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设计时间:设计地点:一、需求分析1、愿景与范围文档(1)业务需求A项目背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未来的花朵,要对科学技术有着较高的认识和敏感度,一则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我素养,不与社会前沿脱节,二则能够速度有效把握当前科技潮流,结合自身实际,运用科技丰富自身能力,突破自我开创未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科技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时间推移,淮海工学院在不断发展着,师生人数也逐渐扩大,纸质文章的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对科学技术的渴求,而网络中众多纷杂的科技报道也不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广科技力量,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新的高效权威准确的科技知识及交流平台,因此我校迫切需要一款适用于淮海工学院全校师生的科技信息发布系统软件。

B业务机遇对外,通过科技信息发布系统,贴合师生实际需要,严格筛选各类信息,把世界各地的高校、高新科研所、各大公司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最为权威的论述发表公开发表,以及各项科研的政策规定,这也是接受全校师生监督的平台,方便广大师生学习了解当前科研动态和各项政策法规,还可利用所学为社会服务(如参加科技公益活动或科技小发明等等),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大力宣传科研精神,发扬敢为人先、敢于吃苦、创新创造的科学品质。

C业务目标全校师生可以通过淮海工学院科研处的网页浏览当前的政策法规(包括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其他专项计划管理、科学技术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及经费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动态、科研成果(包括通知及简讯、科研新闻、资料下载、基础研究论坛)和社会服务点的内容。

管理员则可进行相应的后台管理。

D客户或市场需求目前学校师生的获得科技信息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去图书馆借阅,二是于网络搜索相应信息,三是自己花钱购买对应的书籍期刊。

(完整版)热集成大作业.docx

(完整版)热集成大作业.docx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大作业( 甲醇制丙烯过程换热网络设计)贾锦波31201023671、提取流股根据所给的流程图和 aspen plus源文件,将原有换热网络打破,提取生产过程中需要换热的冷热物流。

在提取前,需先在流程图中为必要的流股进行编号,编号结果如下图绿色数字所示:之后将过程流股与塔设备物流分别提取。

制表如下:(注:过程流股由“ MTP流程详图 -换热网络 .jpg”得到,塔设备流股由“DZY.bkp”得到)流股编号(始 - 末)初始温度 / ℃目标温度 / ℃流股类型Heat Duty/kW 2-351.3275冷流股820194-5480190热流股-552566-772.850热流股-59478-983.550热流股-1417210-1187.550热流股-1352612-1396.230热流股-1255214-15387.8155热流股-3491316-174420热流股-613018-1914630热流股-19740.220-21103.930热流股-4961.222-2388203冷流股20429.824-2530.4-35热流股-1157026-27-4030冷流股354628-2937-40热流股-385130-31106.2285冷流股2366732-3336.2106.6冷流股4260.734-3526.196.1冷流股1838436-37167.160热流股-105538-39166.260.3热流股-600.840-4160.140热流股-262.742-4353.640热流股-74644-4573.6163.4冷流股1709246-478850热流股-77712.348-495030热流股-8263过程名称初始温度 / ℃目标温度 / ℃流股类型Heat Duty/kWT1-TOP109101热流股-29762T1-BOTTOM145.9146冷流股32542T2-TOP7867.1热流股-14723T2-BOTTOM158.2169冷流股28249T3-TOP33.920.8热流股-14967T3-BOTTOM103.6105.3冷流股13841T4-TOP-36.5-40.3热流股-6440.3T4-BOTTOM46.947冷流股9014T5-TOP53.352.8热流股-70859T5-BOTTOM62.462.7冷流股71145T6-TOP-70.5-92.4热流股-272.6T6-BOTTOM-9-8.6冷流股278T7-TOP-33.6-33.7热流股-1595.2T7-BOTTOM-10.8-9.6冷流股1517T8-TOP90.274热流股-22106T8-BOTTOM154.2166.8冷流股8732T9-TOP110.4108.9热流股-1086.5T9-BOTTOM165.2169.8冷流股17292、确定能量目标将换热流股输入 ASPEN ENERGY ANALYZER V8软.6件,选用的公用工程如下图所示:图 2.1公用工程选用确定最小夹点温差:最小温差对于换热网络是至关重要的,温差选择较大,则会使得高品质的能量损耗,温差选择较小,则会使得传热面积无限大,使得设备的投资费直线上升。

计算机集成制造大作业

计算机集成制造大作业

写在前面:当初自己就是根据网上搜到的文档整理成考试参考资料,最后取得的成绩还算理想。

现在把自己几经修改的文档共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最后也能考个好成绩!1.什么是并行工程、绿色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定义、关键技术、效果、存在问题,每个主题500字)(1)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定义:一种集成化(同步)产品开发的工作模式,强调产品开发过程优化、集成。

关键技术:产品开发队伍的重构(部门——产品开发团队Teamwork);产品开发过程重构(串行——并行协同工作);支持并行协同工作的支撑环境(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等)。

效果:通过提高设计质量来缩短设计周期,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降低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消耗(如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消耗、工时消耗等)以降低生产成本。

存在的问题:传统观念对CE束缚(传统的工作过程都是按步进行的,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由此形成的传统观念对CE 来说是一种束缚);并行协同工作的支撑环境要求较高(各个部门现有的支撑环境各异,往往难以达到并行协同工作的支撑环境)。

(2)绿色制造(GM)定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制造模式。

起源于环境、资源和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3大主要问题。

特别是环境问题,其恶化程度与日剧增,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关键技术:方法(定量分析材料、工艺、资源等,以评估所采用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技术应用(一般针对产品生命周期中某一阶段,理想下需要针对产品生命的全周期)。

效果: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

-问题:全民意识(尤其是企业,一般主要关注的是利润,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往往忽略对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电动汽车的推广十分依赖政策的推广,一旦政策有变,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综合设计网上大作业试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综合设计网上大作业试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综合设计网上大作业》实验报告学号姓名14020188023曾琪杭14020188027田好雨一.实验目的基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设计并仿真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典型应用电路,构成系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实践工作体会并掌握模电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命题1.选择方波作为输入信号,频率为23Hz(学号后三位)。

2.设计两个滤波器,用低通滤波器滤出基波,用带通滤波器滤出三次谐波。

确定集成运放的型号,计算滤波器中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实现合适的通带增益和阻带抑制。

3.设计移相器,对三次谐波移相。

在0到-180度范围中选取3到5个移相值,计算移相值相应的电阻和电容的取值。

4.设计加法器,叠加基波和移相后的三次谐波的波形。

计算加法器中电阻的取值。

5.设计方波发生器。

三.实验内容1.基波低通滤波器1.1二阶低通滤波器模型该电路若R1=R2=R,C1=C2=C,则其上限截止频率f H和电压增益Au 分别为:(1-1)(1-2)1.2设计思想根据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知识,方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1-3)根据设计要求,为滤得基波,则其上限截止频率f H大于等于23HZ且小于三次谐波的频率69HZ即可。

集成运放选取LM358H。

1.3电阻电容的选取原则令f H=23HZ,根据式(1-1),选C=1Uf,算出Ω≈⨯⨯=-k R 92.61023216π取Ω=k R 7。

选取,使得。

电路图如下:仿真波形:2.三次谐波带通滤波器2.1二阶带通滤波器模型中心频率f0,中心频率增益A u,-3dB带宽BW分别为:(2-1)取有(2-2)(2-3)(2-4)2.2设计思想根据式(1-3),为滤得三次谐波,则其中心频率f 0等于69HZ 。

集成运放选取LM324D 。

2.3电阻电容的选取原则为了确保通带增益和阻带抑制的效果。

选取BW=0.8Hz 。

根据式(2-4),选C=1uF,算出取。

根据式(2-2)计算,取Ω=4.132R 。

《二、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二、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作品集成的相关技能,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提高作品质量,从而更好地展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小组分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小组内学生技能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一定多样性。

2. 任务布置:为每组分配一个主题,如“环保行动”、“科技未来”等,要求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集成的制作。

3. 制作要求:a) 作品应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b) 作品应注重创意和实用性,体现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c) 小组内成员应分工明确,共同协作完成作品;d) 作品应具有美观性和易读性,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4. 时间安排:共计一周时间,期间教师进行指导答疑。

三、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作品,确保文件格式、大小等符合要求;2. 作品应体现小组内成员的共同智慧,不得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3. 积极与教师互动,提出问题、建议和想法,提高学习效果;4. 遵守课堂纪律和学校规定,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四、作业评价1. 作品质量:评价作品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创意和实用性;2. 团队协作:评价小组内成员的协作情况,是否分工明确、共同进步;3. 技术掌握:评价学生对作品集成相关技术的掌握情况;4. 创新思维:评价学生是否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思维。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学生;2. 学生反馈:学生对教师的反馈进行反思和讨论,共同提高学习效果;3. 改进措施:根据教师和学生反馈的情况,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作品集成的技能,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作业,学生将巩固和完善之前设计的作品,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实现作品的集成和优化,以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技术质量。

吉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信息系统集成》大作业答案

吉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信息系统集成》大作业答案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信息系统集成》大作业学生姓名专业层次年级学号学习中心成绩年月日作业完成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 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 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OSI参考模型: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

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联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C/S与B/S:C/S是客户端/服务器结构;B/S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3、VLAN: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由此得名虚拟局域网。

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 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

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相比较,VLAN技术更加灵活,它具有以下优点:网络设备的移动、添加和修改的管理开销减少;可以控制广播活动;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能代替操作系统的软件程序,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操作系统。

借由网络达到互相传递数据与各种消息,分为服务器(Server)及客户端(Client)5、UML:是一种为面向对象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是非专利的第三代建模和规约语言。

UML使用面向对象设计的建模工具,但独立于任何具体程序设计语言。

《二、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二、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软件集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能够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出优秀的作品集。

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作业内容任务一:分组设计与制作作品集封面1. 小组内讨论,确定作品集的主题和风格;2. 确定封面设计元素,如标题、图片、文字等;3.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或Illustrator)完成封面设计;4. 小组内讨论并修改,确保设计符合整体风格和任务要求。

任务二:分组设计与制作作品集内容1. 根据主题和风格,选择适当的作品集内容(如文本、图片、视频等);2. 将作品进行适当的编辑和整理;3. 确保作品集中的文件格式和大小适中,便于展示和传输;4. 小组内讨论并修改,确保作品集内容符合整体风格和任务要求。

任务三:作品集合成与演示1. 将各小组的作品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作品集;2. 小组内成员轮流演示作品集,介绍作品内容和设计思路;3. 展示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和组间互评,讨论并总结学习心得。

三、作业要求1. 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设计和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2. 时间安排:作业总时长为90分钟,每个任务需分配适当的时间;3. 质量要求:确保作品集的设计和内容符合任务要求,注重质量和创意;4. 成果提交:完成作品集后,请将电子版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或邮箱。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作品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3. 评价结果: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完成作业后,根据评价标准对自身在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2. 学生互评:小组间互相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3. 教师总结:教师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总结,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反馈。

《二、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二、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作品集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品集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2. 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了解作品集成的概念与重要性:学生需阅读指定材料,理解作品集成的概念及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并完成一篇简短的总结报告。

2. 实践操作基础技能:学生需通过相关软件或在线平台进行基本的操作练习,包括文件管理、简单排版等基本操作。

3. 主题选定与初步构思: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个作品集成的主题,并制定初步的构思计划,为后续的作品制作打下基础。

4. 搜集与筛选资料:围绕选定的主题,学生需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学会对资料进行筛选与整理。

三、作业要求本课时作业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课程内容与教师要求进行学习与操作。

2. 总结报告要条理清晰,内容准确,体现对作品集成概念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要认真细致,确保基本操作技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4. 主题选择要有创意,构思计划要具体可行,能够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 资料搜集与筛选要注重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避免无关或过时的信息。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总结报告的准确性、条理性和创新性。

2. 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性。

3. 主题选择的创意性和构思计划的可行性。

4. 资料搜集与筛选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认真完成作业。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 通过课堂讲解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3. 对于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与集成方法班级:钱学森91完成时间:2012年5月17号1.以核电站风险管理为例,分析如何运用综合集成方法。

解答如下:核电站是利用核分裂或核融合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

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分裂反应而发电。

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

核能发电的能源利用率高,其能量密度比化石燃料高上百万倍,同时核能发电不会像传统能源发电那样产生巨量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此外,核能发电还具有成本稳定等优点,但由于核反应的辐射性对人体产生特别大的危害,特别是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电站泄漏事故,为核电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核电站项目周期长,前期投资巨大,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这些因素对核电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性和竞争能力又很大的影响。

对核电项目进行完善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可以对他面临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采取主动,扩大风向事件的有利方面,妥善处理各种风险源所造成的不利后果,是整个核电工程项目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回报。

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阐述:1.首先,我们对风险作一认识:1.1风险的概念:在项目管理当中,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在特点期限内某一结构发生的可能的差异程度。

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变动程度越大,则风险越大;反之,越小。

从统计方面来看,风险的大小有导致损失发生的概率的数学期望值与标准差决定。

项目的风险是风险源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函数:R=F(P,C)式中,R代表风险,P代表风险事件(源)发生的概率,C代表风险事件(源)所造成的项目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1.2风险具有以下特性:、(1)客观性不以人的已知为转移而存在,人们不能改变和消灭它。

(2)普遍性广泛存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时无处不在。

(3)偶然性风险事故的发生是一种偶然现象,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后果如何都是不确定的。

(4)必然性可以通过大量的观察结果揭示风险的潜在的必然性。

(5)可变性风险通常会因为下列因素而改变其内在的性质:①新技术的发明核能之所以能够进行和平应用就在于其采用了新技术,从而降低了风险;②经济结构的发展和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型增加了金融风险和失业风险,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可使风险的性质发生变化;③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政治制度对风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2.其次,我们对风险管理作一介绍。

2.1 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成为风险管理。

首先,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

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

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

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次,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

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

例如设立现代激励机制、培训方案、做好人才备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识员工流失的风险。

3.最后,我们谈一下综合集成方法在核电站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综合集成的方法,简单地说,是指解决问题时应从整体考虑,即把与问题有关的所有因素综合起来,全盘考虑。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研究组成系统各部分的本质,其次是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系统的目标。

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把复杂的对象系统作为一项工程来处置,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程序,建立起某种模型,然后运用数学工具给出定量化的最优结果,使系统的各部分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获得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算、时间上最节省的整体最优效果。

在管理核电站的风险时,人们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系统工程方法.由于核电中的风险具有如前所述的特点,尤其是具有种类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应该采用认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对核电进行风险管理才能处置好各类风险,从而使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核电进行风险管理就是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减少风险对项目产生的不良影响,它可分为五步:3.1风险识别识别项目中潜在的风险源。

对于核电其风险来源主要是地震、断电、人为因素和机械故障。

项目风险识别包括:确定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风险,并记录每个风险事件的特征。

对于核电项目来说,需要识别影响项目的经济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等。

进行项目风险识别需要足够多的信息,可以以历史信息、专家经验、内部数据库和业界风险事件数据库、行业标准和规范等的分析获得一定的信息。

风险识别的结构就是确定核电项目的风险源,以及风险源的风险概率、概率分布,还有潜在的风险事件。

结合国内外核电项目建设的情况,我国核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可以分成以下8各类别:3.2 风险评估包括对项目风险和风险的相互作用的估计,以及用来对可能的项目结果的范围进行估计。

主要与确定哪些风险事件需要响应有关,其中需要对各种中风险源以及风险事件进行定性的或者定量的分析。

对项目进行估计,可以采取模糊评判的方法,确定各种风险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这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的相似项目的经验,同时,需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收集丰富的历史资料。

另外,还可以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风险估计。

3.3 风险评价风险评估是对项目各个阶段的单个风险进行估计和量化,并没有考虑各个风险的综合效果,也没有考虑这些风险是否可以为项目主体所接受,风险评价是对项目所有阶段的主体风险、各个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对项目的总体影响、项目主体的承受能力进行研究。

首先要确定要实施的核电站项目的风险评价基准。

然后对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进行评价。

对核电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时,也有定性和定量的两种方法。

采用的定性方法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

定量分析可以采用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为了更加准确的对项目进行评价,可以综合多种方法,然后在根据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结果,对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可以采用加权、模糊评判等方法。

3.4 风险规划风险规划就是制定风险规避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措施和手段的过程。

包括确定用于增加机会的步骤以及对威胁的反应。

这一过程必须考虑两个问题:第一,风险管理策略本身是否准确、可行?第二,实施管理策略的措施和手段是否符合项目的总目标?对于确定的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风险响应策略:缓解、预防、转移、回避、接受和后背措施。

风险规划的结果是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应急计划、储备、保险等。

3.5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个,建立项目风险控制体系以及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等。

项目风险管理部门按照制定的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对项目实施进行风险监控,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事件作出响应。

当出现新的风险事件或与原来的估计有差别时,动态的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规划过程。

及时最全面、最充分的风险分析也不能正确的识别出所有的风险和可能事件,仍然需要进行控制和重复。

同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不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风险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由以上分析可知,运用综合集成方法可以充分地、不遗漏地识别出存在于项目中各部分内部和各部之间的风险因素,能够避免单纯定性和单纯定量的局限性,也能解决定性和定量的非系统结合方式难以解决的困难。

由于实现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数据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决策、研究部门和资料信息部门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单一学科知识和单一功能部门研究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不足,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而发挥了认识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这必然会为核电的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2.据市场预测,今后几年市场对某公司产品的需求会扩大(概率0.7),但也存在着销售量减少的可能(概率0.3),公司面临几种可能的选择:第一:扩建厂房更新设备,需投资700万元,若需求量扩大,公司每年可获利300万元;若需求量减少公司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限5年。

第二:使用老厂房,更新设备,需投资400万元,若需求扩大,每年可获利100万元,若需求减少,每年也可获利60万元,服务期限5年。

第三:先更新设备,一年后,若销路好,再扩建厂房,每年可获利300万元,共需投资800万元,服务期限总共是5年。

试根据决策树理论,进行方案抉择。

首先谈谈我对题目的理解,将选择1、2、3依次列为方案A、B、C。

方案A:既扩建厂房也更新设备,需投资700万元。

需求量扩大时的益损值是+300万元/年,需求量减小时的益损值是-50万元/年。

方案B:不扩建厂房,只更新设备,需投资400万元。

需求量扩大时的益损值是+100万元/年,需求量减小时的益损值是+60万元/年。

方案C:第一年不扩建厂房,只更新设备,同方案B。

①在这第一年当中若销路好(即需求量扩大),则扩建厂房,采取的行动同方案A。

共需投资800万元。

需求量扩大时的益损值是+300万元/年,及求量减小时的益损值是-50万元/年。

同时,我认为由方案B知道更新设备需要400万元,由方案A知道扩建厂房和更新设备总共需要700万元。

但是在我们的方案C中,如果先更新设备再扩建厂房则总共需要800万元,这可能是因为同时施工可减少部分工序,从而总共花费较少,而当扩建厂房和更新设备分开执行时,总共花费可能较大。

②在这一年当中如果销路不好(即需求量减小),则不再扩建厂房,采取的行动同方案B。

总体而言,我感觉,方案A偏向风险型,方案B偏向保守型,方案C偏向理性。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是一个一级决策树问题,我们利用多级决策树进行分析如下: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在上述决策树中,“”表示决策节点,由它引出方案分支。

我们对方案分支进行分析和决策。

“”表示状态节点,从它引出状态分支或概率分支,在每一分支上注明自然状态及概率。

“”表示结果节点,即将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益损值)注明在结构节点的右端。

我们将各个方案的益损值的计算出来后标在相应的状态节点上,并加以比较,选择之中最大的期望值并标注在决策节点上方,与最大期望值相对应的是方案C,故方案C为最优方案。

各方案的期望值如下:方案A:1500*0.7-0.3*250-700=275万元方案B:500*0.7+300*0.3-400=40万元方案C:((100+300*4)-400)*0.7+(60+60*4)*0.3-400=320万元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选择方案C.3.随着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发布和实施,判断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优劣有了可靠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