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的动因与其规范措施
盈余管理的成因与防范研究
盈余管理的成因与防范研究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或者利用会计漏洞,以达到控制盈余的目的。
盈余管理不仅损害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影响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成因和防范研究进行探讨。
一、盈余管理的成因1.1 债务约束企业债务水平较高时,存在债务约束效应。
在面临资金紧张和还债压力时,企业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饱满,从而避免触发债务约束。
1.2 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指公司通过发放股票、期权等形式激励员工提高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然而,为了达到股权激励的目标,一些公司可能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盈余管理,使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加出色,从而提高公司股票的价格和员工的收益。
1.3 绩效评估公司的经营绩效评估通常以盈利能力为核心指标。
为了达到良好的绩效,一些公司可能选择采取盈余管理手段,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强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营绩效评估结果。
1.4 税务压力税务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成本。
为了降低税务成本,一些公司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以减少公司的应交税费,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净利润。
二、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2.1 强化企业治理建立健全的企业治理机制可以有效预防盈余管理。
公司应该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该加强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防范公司内部人员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2.2 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完善透明的财务报告制度可以有效预防盈余管理。
公司应该建立财务报表编制规范和公示制度,明确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标准,规范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同时,应该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2.3 强化外部监管建立强劲的外部监管机制可以有效预防盈余管理。
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管,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公示,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盈余管理的原因与对策
盈余管理的原因与对策在商业运作中,盈余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整其财务报表,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如增加利润、提高股价等。
虽然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但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损害投资者利益,甚至对整个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1. 经济压力: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下行压力,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利润水平,以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2. 股价操纵:股价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股价的波动,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3. 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企业合法的财务管理手段,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利润分配,以减少税务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奖励机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会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薪酬和奖金,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他们可能会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盈余管理的对策1. 加强监管: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机会。
2. 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企业应主动公开其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和对企业的了解。
3. 增强企业治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
4. 完善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股东利益相挂钩,降低他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5. 强化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减少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影响。
总之,盈余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
然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对企业和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者和管理层的利益需求,通过调整账户和交易行为来影响企业的盈余水平。
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包括:投资者和管理层对企业良好的盈余表现的追求、市场竞争压力以及股票价格与市场表现的相关性等。
在面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挑战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提高信息透明度:企业应该加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确保投资者能够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表现。
2.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了避免管理层为了矮化盈余而付出过高的代价,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管理层为企业长期发展着想。
3. 开展内部审计: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发现和纠正盈余管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措施。
4. 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企业进行不正当的盈余管理行为。
综上所述,企业盈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挑战,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并加强内部审计和市场监管力度,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维护股东的利益。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规范措施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2年12月027盈余管理的动机及规范措施天津财经大学 刘会慧摘 要:盈余管理在企业中已普遍存在,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盈余管理对企业来说存在有利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给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概念和动机进行认识的基础上,对规范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盈余管理 动机 规范措施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c)-027-031 盈余管理的概念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年的历史,但其概念在学术界仍有着诸多不同的见解,尚未达成共识。
Davidson et al. (1987)把盈余管理定义为在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使财务报告的盈余达到期望的水平的过程;美国会计学家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其实是“信息披露管理”,管理层通过有目的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达到获取个人私利的目的; Burgstahler and Emas (1998)认为,盈余管理包括了能够影响盈余的行为的大部分,从正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行为到能够影响盈余的会计核算方法的纯粹的记账行为。
本文采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有目的去选择会计政策、会计法规或采取其他方法来调整或控制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盈余信息,以最大化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最大化地实现公司的市场价值的行为。
2 盈余管理的动机2.1 管理者自身利益动机由于管理者与企业之间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以及经济主体的自自利的本性和信息不对称等诱发了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
尤其是现在很多企业实行绩效工资机制,即把管理者的工资、奖金或升迁机会与企业的业绩挂钩,这种机制加强了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管理者往往想方设法去美化和修饰财务报告上的一些数据,使得财务报告所呈现出来的业绩看起来更“完美”,这样业绩“提高了”管理者的报酬自然也就提高了。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核准资本、纳税、利润分配等方面的法定要求之外,通过利用某些减税或税收异议争端、高估或低估资产、利用资本金进行财务工程及其它手段等来控制企业的利润分配或减免相关的财务成本,从而达到盈利最大化的一种经营管理方法。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
1.战略考虑:企业盈余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从而提高企业利益。
2.纳税减免:企业通过合理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税负,提高纳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3.股东利益:企业盈余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股价,吸引更多投资者。
4.提高经营效率: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以利益为导向”,从而增加盈利。
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1.加强内部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从而保证企业盈余管理不会影响信息披露和行为规范。
2.合规经营: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规定进行企业监管和监督,保证企业利润的真实和合法性。
3.透明度管理:企业要加强对外信息的披露,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外界更为透明,从而使投资者和其他相关方更加信任企业的经营状况。
4.加强外部监管:企业需要加强外部监管,保证企业的盈余管理不会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
总之,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企业必须合法合规经营,遵守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企业的透明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盈利最大化。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摘要: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通过阐述盈余管理的各种动因来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论文发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治理对策一、盈余管理的概念无论从什么角度进行定义分析,盈余管理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对其他经济利益集团有或好或坏的影响。
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一)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企业将本身优质的资源剥离出去后进行包装上市,将原国有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最终导致上市公司与其他集团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从而发生关联交易。
(二)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出来,会计政策要求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对会计政策进行重新的选择和评估,一些上市公司正是利用了会计制度的灵活性与模糊性,通过变更会计政策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于已经进行减值准备的资产要恢复原价,能够挽回资产减值造成的损失,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因此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准备和恢复来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在出现无法避免年度损失的时候加大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工作,再利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来改变企业的会计盈余。
(四)利用收入的确认进行盈余管理。
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会计惯例的规定,企业的收入要在赚取的过程结束后才能够确认并进行记录,但是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增加会计盈余都在赚取过程完成之前就进行了确认和记录。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一)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存在缺陷,是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源。
上市公司的产权需要借助公开发放股票的方式进行分散,导致拥有股权的投资者按照股权的份额来享受企业的经济收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但是因为人员涉及广泛、事物冗杂琐碎,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盈余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企业盈余管理需要掌握好原因和对策,以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出现过度盈利或亏损的风险。
一、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1. 风险控制盈余管理可以用来控制风险,防止企业过度盈利或亏损。
如果企业过多依赖一个或几个客户或产品线,一旦这些客户或产品线出现问题,企业就容易出现严重损失。
因此,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在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加稳定的盈利。
2. 均衡资金的运用企业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保持适当的现金流水平,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流动资金,避免资金短缺的风险。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将盈余资金用于合适的用途,例如用于研发、扩张、投资等,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3. 提高企业利润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利润。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
同时,通过对生产和销售的全面规划和管理,企业能够实现高效盈利,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1. 制定科学的盈余管理策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制定科学的盈余管理策略。
具体包括: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正确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合适的盈余分配政策等。
企业还需根据不同的阶段性经营成果制订不同的利润分配计划。
2. 加强内部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销售渠道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此外,企业还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增强企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市场开拓企业需要加强市场开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产品竞争力。
具体可采取多种手段开拓市场,例如增加广告投入,开拓新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线等。
通过加强市场开拓,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进而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总之,企业盈余管理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盈余管理策略,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销售渠道开拓,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引言:盈余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在学术界和实际应用中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或操纵公司财务报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以及测度方法进行综述,以帮助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和现实意义。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1.1 税务原因税务原因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动因之一。
公司通常会通过合理的税务规划来减少纳税负担,因为税务支出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很大。
1.2 合约原因公司和债权人、股东等签订的合约中通常会包含一些盈余相关的条款,如分红政策、偿债能力等。
为了满足合约条件或获得更好的合约条款,公司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措施来调整财务报表。
1.3 市场评估原因盈余是市场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司对其盈余水平进行管理可以影响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公司的评估和判断,从而影响股价。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2.1 维持公司声誉管理者通常希望公司能够维持良好的声誉,以吸引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关注和信任。
为了呈现出稳定和良好的盈余水平,管理者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
2.2 薪酬激励管理者通常通过公司的盈余水平获得薪酬激励,因此他们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或超越预定的盈余目标,以获得更好的薪酬回报。
2.3 避免破产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公司避免破产的风险。
通过调整财务报表,公司可以掩盖一些潜在的财务困境,给投资者和债权人一种更稳定的经营状况的印象。
三、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3.1 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盈余管理测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比率指标,如盈利能力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可以判断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3.2 离散化指标法离散化指标法是通过计算公司盈余的离散性指标,如标准差、方差等,来测度盈余管理的程度。
盈余离散程度越大,越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3.3 算法模型法算法模型法是使用数学或统计模型,如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来预测或测度盈余管理。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调整和操纵财务数据来管理企业盈余的过程。
企业盈余管理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的选择和运用,包括利润管理、财务报告的披露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包括税收规划、管理层激励、外部压力等,对策包括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等。
一、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1. 税收规划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利用税收政策的灵活性,以最小化纳税额为目标,合理利用减税措施和免税政策,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盈余。
2. 管理层激励管理层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实现激励目标。
管理层通常会以企业盈余作为自己的绩效评估标准,因此他们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盈余水平,以便获得更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3. 外部压力外部压力来自于公司股东、投资者、金融机构等。
这些利益相关方通常通过企业盈余水平来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为了满足外部压力,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包装和调整财务数据,以达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预期。
二、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关键业务流程、财务数据的监督和管理,减少录入错误和内部舞弊的可能性。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 加强财务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和审计,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监测和打击。
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加大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3. 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企业应依据会计准则和规范要求,编制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充分披露财务信息,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同时,企业应主动沟通与投资者、金融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及时解答疑问,提供相关信息,增强市场信心。
4. 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管理意识投资者应加强自身的财务知识水平,增强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合理和有效的方法,对企业的盈余进行管理、控制和分配的过程。
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使股东获得稳定和可预见的投资回报。
一、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1. 资金需求: 企业需要在日常经营中进行资金投入,如研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开展市场营销等。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拨备合理的盈余资金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2. 风险控制: 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分散风险,储备盈余资金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风险和突发事件,如经济周期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3. 投资增值: 盈余管理可以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能够实现投资增值,提高企业的市值和股东权益。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将一部分盈余用于投资回报高、风险低的项目,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4. 分配利润: 盈余管理可以合理分配企业的利润,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如股东、员工、供应商、社会等。
合理的盈余分配可以增强企业内外部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二、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1. 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 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的盈余管理过程规范、有序。
健全的财务制度通过制定合理的盈余分配政策、提供明确的盈余管理流程,减少盈余管理中的风险和争议。
2. 设置盈余分配政策: 设定清晰明确的盈余分配政策,明确包括股息分配、留存盈余、股权激励等方面的指导原则,确保盈余分配公正合理,并满足股东的需求。
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盈余分配政策。
3.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监督和控制。
通过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提前预防和发现盈余管理中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护企业和股东的利益。
4. 确定合理的投资规划: 对企业的盈余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确保投资项目收益稳定、风险可控。
在制定投资计划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市场、行业等因素,选择具有良好潜力和回报的项目,并进行风险评估和收益预测。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治理对策
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利达到期望水平。
近年来,有关实证会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因此,采取相应措施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负面影响十分必要。
一、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一)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是产生盈余管理的制度根源上市公司的产权借助股票的公开发行而分散为“股权”,投资者按照“同股同权”来分享企业收益,分担风险,共同控制企业。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分层授权并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产权控制模式。
但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治理结构存在着制度性缺陷,表现为:1、股权高度集中,股东大会成为“大股东会”,弱化了多元产权下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力度。
由于控股股东和经理层实质上把持上市公司,严重影响、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他们是信息的提供者但并不是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当会计信息因为监督契约的履行而获得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时,他们会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修正,以不公平地占有契约他方的利益,因此产生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2、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内部人控制”问题相当严重,缺乏对经理监控的动机。
由于国家股的控股地位,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般由行政机关任命,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位合二为一;董事会成员绝大部分是内部经理人员,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所占的比重过低。
这就使得经理人员在公司的经营决策、利润分配、聘任或解聘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并可以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公司经理操纵利润,公司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3、监事会监督功能弱化,难以履行对财务报告真实性的监督职能。
按照《公司法》,监事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
但“一股独大”使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履行对管理当局所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的监督职能,致使上市公司出现大量盈余管理行为。
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分析
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通过分析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以及进行实证研究,来揭示该现象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动因分析中,本文将探讨背后驱使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在手段分析中,将探讨公司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并分析其效果;同时对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分析结论。
结论部分将总结盈余管理的实际意义,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盈余管理的内在机制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实际意义、未来研究、结论。
1. 引言1.1 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公司盈余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稳定性和市场形象。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利用会计手段和财务政策来调整利润分配和财务报表,以达到管理层制定的经营目标和利润预期的过程。
盈余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公司实现盈利最大化,提高股东价值,还可以增强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声誉和信誉。
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公司应对市场竞争和经济波动,调整盈利水平,保障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盈余管理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和好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融资机会。
盈余管理可以优化公司的财务结构和成本控制,提高公司的财务效益和经营绩效,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
公司盈余管理对于公司的发展和经营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法,公司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对于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背景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背景主要集中在公司财务报告中盈余数据的操纵和调整。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公司在报告盈余时往往会出于各种目的进行管理。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以及其对公司和市场的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与对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与对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数字,以达到扭曲经营状况、隐瞒实际业绩的目的。
这种行为在许多国家都是违法的,因为它会使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价值产生误解并决策错误。
但即使是这样,许多公司依然会采取这种手段来改变它们的财务状况。
本文将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对策。
1. 动因1.1 绩效要求上市公司常常面临着诸如三年内指定绩效、经常性增长率等要求,因此它们需要尽力去满足这些要求,以保证股东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公司可能会采取各种方式来管理盈余。
1.2 市场压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必须维持其竞争力,并展示其拥有持续增长的能力。
如果公司业绩不佳,就会在市场上受到惩罚,其股价和市值就会下跌。
因此,某些公司会使用盈余管理技术,以使其业绩看起来更好。
1.3 财务压力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因为债务过大或者缺乏现金流而面临财务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公司可能会使用盈余管理技术,以使其业绩看起来更好。
1.4 税务问题上市公司通常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缴纳公司所得税的金额,从而将其保留在公司中以实现更高的净收益。
虚假报告及其他形式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在短期内提高公司的净收益,以此降低其应缴纳的公司所得税。
2. 对策2.1 强调公开透明上市公司应该更加注重对投资者的公开透明,以保证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限制盈余管理行为。
公司应该及时披露关于其经营状况、投资和风险的数据,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2.2 管理人员激励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激励措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防止盈余管理的方式之一。
董事会应该确保该公司的执行层面能够获得负责任的激励。
2.3 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上市公司经营者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在企业社会责任、诚信道德方面做出表率,摒弃短期主义的盈利宗旨。
2.4 改进法律法规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并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制度化的约束。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及防范措施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及防范措施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防范措施。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揭示了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然后深入探讨了上市公司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以及盈余管理可能带来的危害。
接着提出了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加强监管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
总结了有效防范盈余管理的建议,强调了诚信经营和良好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盈余管理现象,加强监管和维护市场秩序。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防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对于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维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常见手段、危害、防范措施、建议、研究结论、实践意义、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或者掩盖经营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对财务报表上的营业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项目进行偏离或篡改的行为。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产生影响,因此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背景介绍部分需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包括盈余管理的普遍存在、形成原因、对公司及市场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市场对盈利的需求,往往会借助盈余管理手段来美化财务报表,以达到控制盈利水平或者提高股价的目的。
这种行为一方面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也会对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需要深入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背景和动因,了解其潜在风险和危害,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通过对背景介绍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本质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其常见手段,揭示盈余管理可能带来的危害,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防范措施和建议,促进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维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秩序稳定。
St公司的盈余管理:动因、手段与对策
St公司的盈余管理:动因、手段与对策【摘要】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了许多公司日常经营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St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盈余管理的动因、手段与对策进行分析。
在动因分析部分,我们将探讨St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包括市场竞争压力、股东利益保障等因素。
在手段分析中,我们将深入探讨St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例如收入确认调整、资产减值、盈余操纵等方法。
在对策分析部分,我们将提出针对St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以保障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St公司的盈余管理实践,为其他公司在面对类似问题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St公司、盈余管理、动因、手段、对策、引言、结论1. 引言1.1 1. 引言减少以及时间截止等信息。
我们将从动因分析St公司为什么需要进行盈余管理。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St公司采取的具体手段,包括如何调整财务数据以实现盈余目标。
我们将提出针对St公司盈余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St公司盈余管理的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公司的财务运作和决策,为投资者、监管部门和内部管理层提供参考和指导。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监管政策的持续加强,St公司需要不断优化盈余管理,确保公司业绩和声誉的稳定。
2. 正文2.1 2. 动因分析St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环节,其动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St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拓展压力增大的挑战。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St公司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推出新的产品,以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对盈余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来调整盈余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的需求。
St公司还需要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政策法规的调整、市场规模的波动等因素都会对St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可能导致盈余水平的波动。
St公司需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盈余管理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分析
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分析【摘要】公司盈余管理在当今商业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市场竞争压力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盈余管理的运作机制。
本文还将讨论公司盈余管理对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结文章,强调公司盈余管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多关注和研究该领域。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提升盈余管理水平,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司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市场竞争压力、公司治理结构、动因分析、手段分析、公司经营、发展、重要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公司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盈余管理可以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投资决策。
良好的盈余管理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信任度。
2. 经营绩效评价:盈余是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或利用会计漏洞来操纵盈余,从而达到管理层的激励和绩效评价的目的。
了解和控制盈余管理对准确评估企业绩效至关重要。
3. 风险管理:盈余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触发法律风险,对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对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经营绩效评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对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信誉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并分析其对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深入分析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探讨内部控制制度、市场竞争压力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而揭示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对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公司在实际运营中可能采取的盈余管理策略和方法;通过对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和手段的综合分析,探讨其对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启示。
盈余管理动因、表现方式(手段)及治理对策
摘要盈余管理是当今会计学界和经济学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当今企业过多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给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等在内的信息使用者造成了许多误导,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给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危害。
本文从与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入手,分析盈余管理的利与弊。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进行分析,包括融资动因、节税动因、债务契约动因和政治成本动因等。
再透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表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包括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完善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保障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加强部门的监管等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表现治理ABSTRACTEarnings management is the subject of today's accounting academics and economists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ttention. Excessive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cause misleading information users, disrupting the market economic order, brought a lot of harm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a whole.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due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ou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Earnings Management Motivation Performance Control目录1.绪论┉┉┉┉┉┉┉┉┉┉┉┉┉┉┉┉┉┉┉11.1 选题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 国外研究现状┉┉┉┉┉┉┉┉┉┉┉┉┉┉┉11.2.2 国内研究现状┉┉┉┉┉┉┉┉┉┉┉┉┉┉21.3 本文研究思路┉┉┉┉┉┉┉┉┉┉┉┉┉┉┉┉22.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动因分析┉┉┉┉┉┉┉┉┉┉┉32.1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32.1.1盈余管理的涵义┉┉┉┉┉┉┉┉┉┉┉┉┉┉32.1.2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32.1.3对盈余管理的认识┉┉┉┉┉┉┉┉┉┉┉┉┉52.2 盈余管理的动因┉┉┉┉┉┉┉┉┉┉┉┉┉┉┉62.2.1 融资动因┉┉┉┉┉┉┉┉┉┉┉┉┉┉┉┉62.2.2 节税动因┉┉┉┉┉┉┉┉┉┉┉┉┉┉┉┉72.2.3 政治成本动因┉┉┉┉┉┉┉┉┉┉┉┉┉┉72.2.4 违约风险动因┉┉┉┉┉┉┉┉┉┉┉┉┉┉7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现┉┉┉┉┉┉┉┉┉┉┉┉┉73.1 真实交易中的盈余管理┉┉┉┉┉┉┉┉┉┉┉┉┉73.1.1 关联交易┉┉┉┉┉┉┉┉┉┉┉┉┉┉┉┉83.1.2 资产和债务重组┉┉┉┉┉┉┉┉┉┉┉┉┉┉83.2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83.2.1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93.2.2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103.3 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103.4 获取政府补贴和减免┉┉┉┉┉┉┉┉┉┉┉┉┉┉114.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114.1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11 4.2 健全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124.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124.4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124.5 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134.6 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13结束语┉┉┉┉┉┉┉┉┉┉┉┉┉┉┉┉┉┉┉┉14致谢┉┉┉┉┉┉┉┉┉┉┉┉┉┉┉┉┉┉┉┉┉15参考文献┉┉┉┉┉┉┉┉┉┉┉┉┉┉┉┉┉┉┉161.绪论1.1选题背景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飞速发展,盈余管理越来越来受到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盈余治理的动因及其规范措施
关于盈余治理的本质,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认为:“盈余治理实际上是企业治理人员通过有目的的
操纵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猎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治理’。
”而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则是如此表述的:“盈余治理是在同意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
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治理是企业治理当局基于自身的私人利益,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可能的变更,来左右财务报告的过程或行为。
目前,我国会计界对盈余治理的理解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适度的盈余治理,是一个企业不断
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体现了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
另一种观点认为,盈余治理使盈利成为数字游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更有一些上市公司将“盈余治理”演变为“利润操纵”,给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严峻误导,应严格加以限制。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管国内国外,盈余治理都不可能完全消除。
只能通过不断地推出一些完善措施来加以规范,同时提高各利益相关者识不盈余治理的能力,以期将盈余治理降到最低水平。
本文对盈余治理产生的客观条件、动因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规范的措施。
盈余治理的客观条件
(一)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法规本身的不完善
第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可能存在不合理因素。
例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假如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
同时,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为了使准则对自己更有利,都会提出各
自的要求,准则制定机构为了在利益相关方之间求得平衡,就必须给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第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固有的特点为盈余治理行为提供了机会。
企业经营方式不同,经营活动范围不同,社会、法律和金融环境日趋复杂,使得同类会计事项更具个性,会计准则不可能事无巨细,只有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设计出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如此就为企业在对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报告的编报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
同时,会计准则与会计实践之间的时滞性,也会使得企业对某些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采取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从而使财务报告带有专门大的弹性。
第三,各项会计以及相关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也导致企业会按照有利于自己的原则选择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二)现行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固有的缺陷
第一,现行会计确认基础所固有的缺陷。
权责发生制是国际上通用的会计确认基础,这一基础理论尽管较好地解决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问题,但在确认的过程中不可幸免地加入了一些主观性。
第
二,现行会计信息重要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固有的缺陷。
重要性原则同意企业对不重要的项目能够例外处理或灵活处理,如此就给企业提供了盈余治理的空间,把重要项目按非重要项目处理,从而阻碍企业财务报告的公允表达。
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使得企业平滑收益和计提秘密预备金的操作更容易。
企业有可能为了显示持续稳定的盈利趋势,压低经营状况好的年度报告利润,将其转移到亏损年度或经营状况差的年度。
企业还可能利用稳健性原则通过过多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预备及存货跌价预备
等方法人为地低估企业资产或高估负债。
第三,现行会计方法含有可能因素所固有的缺陷。
如对坏帐损失、存货跌价损失、或有损失等,常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可能的方法,涉及到职业推断,会计可能的变更同样为盈余治理行为提供了条件。
(三)会计信息具有严峻的不对称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治理当局成为企业事实上的操纵者,也是会计信息的垄断提供者,他们为了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实现其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而实施盈余治理。
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讲,在我国国有企业规模和数量所占比重都特不大的情况下,由于所有者缺位、所有权虚化等
缘故,实际上缺乏对高质量会计信息需求的内在动力。
而在证券市场上,应有的理性投资者的缺失,也为企业实施盈余治理行为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盈余治理的动因
1.筹资动因
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首发新股“公司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并能够向股东支付股利”,“公司预期利润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股票上市须“开业时刻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后一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
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则暂停上市。
因此许多上市公司为了上市,获得配股资格或幸免被摘牌,不得不进行相应的盈余治理。
2.债务契约动因
关于公司制的企业,用所获得的资金进行投资,投资成功后,股东可得大部分剩余,而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假如投资失败,股东在破产时可不必偿还全部债务,而债权人要承担全部后果。
因此,债权人为了减少代理成本和风险,保证到期收回本息,在贷款时,往往要求债务人提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