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国际投资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0年,中国某大型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中国企业”)在美国某州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合资企业成立之初,中美双方投资者均对该项目充满信心,并签订了详细的合资协议。
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双方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分歧,导致合资企业陷入困境。
2015年,美国合资方单方面终止了合资协议,并要求中国企业退还其投资款项。
中国企业认为美国合资方违反了合资协议,遂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资协议的效力;2. 美国合资方是否违反了合资协议;3. 中企的投资损失如何赔偿;4. 适用的法律及管辖权问题。
三、案例分析1. 合资协议的效力根据美国法律,合资协议是合资企业成立的基础,对合资各方具有约束力。
本案中,中美双方投资者签订了详细的合资协议,包括投资比例、管理权、利润分配、违约责任等内容。
美国法院在审理本案时,首先确认了合资协议的效力。
2. 美国合资方是否违反了合资协议(1)违反合资协议的行为本案中,美国合资方的主要违约行为包括:a. 未按照合资协议约定履行投资义务;b. 单方面终止合资协议,且未提供合理理由;c. 擅自处置合资企业的资产,损害了中企的利益。
(2)美国合资方违约行为的认定美国法院在审理本案时,认为美国合资方的行为违反了合资协议的约定。
具体理由如下:a. 根据合资协议,美国合资方应按照约定比例投资,但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未履行投资义务,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b. 合资协议约定,终止合资协议需经双方协商一致,但美国合资方单方面终止协议,违反了协议约定;c. 美国合资方擅自处置合资企业资产,损害了中企的利益,违反了合资协议的约定。
3. 中企的投资损失如何赔偿根据美国法律,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守约方的损失。
本案中,中企的投资损失主要包括:a. 项目进度延误导致的损失;b. 美国合资方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c. 中企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支出的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国际投资一、国际投资概述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
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
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
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
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经营运活动。
这一点既与国际贸易相区别,也与单纯的国际信贷活动相区别。
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国际流通与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国际信贷主要是货币的贷方与回收,虽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但在资本的具体营运过程中,资本的所有人对其并无控制权;而国际投资活动,则是各种资本运营的结合,是在经营中实现资本的增值。
对中国的高净值投资人而言,由于股市的大幅震荡和房市的宏观调控,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主的投资策略在过去的几年内越来越难实现好的投资回报。
中国的股市相比于国外的市场,第一,因为缺少成熟的以做空和杠杆为工具的对冲机制,无法实现像海外对冲基金投资这样的绝对回报。
第二,由于监管的缺乏,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问题严重,无内幕消息的个人投资者在股市交易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第三,由于公司上市机制的不合理性,股市往往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渠道而缺少长期投资的价值。
最后,因为国内财务审计公司缺少独立的监管,容易造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一步增加了股市长期投资的风险。
房价因过去几年的飞速增长,使得政府不得不加大宏观调控,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
中国房地产投资的暴利时代已结束。
所以高净值的群体都开始远离房市,并考虑其他投资渠道。
二、实际案例分析及心得体会(一)装备制造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装备制造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遭遇经营困难,正“低价待沽”随着吉利收购沃尔沃日渐成行,中国企业对欧洲高端制造业的并购,似乎不再是“蛇吞象”式的妄想。
国际投资的法律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8年,我国某企业与德国某企业签订了一份合资协议,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合资协议中约定,双方按照股权比例分配利润,共同承担风险。
然而,在合资企业运营过程中,由于双方在管理理念、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纠纷频发。
二、争议焦点1. 合作期限及股权转让合资协议中约定,合资企业合作期限为20年。
然而,在合作期限届满前,德国企业提出要提前终止合资协议,并要求转让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我国企业。
我国企业认为,德国企业单方面终止合资协议违反了合同约定,拒绝接受股权转让。
2. 利润分配及亏损承担合资协议中规定,合资企业按照股权比例分配利润,共同承担风险。
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德国企业利用其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操控合资企业的利润分配,导致我国企业利益受损。
此外,合资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亏损,德国企业以各种理由拒绝承担相应的亏损。
3. 管理权争议合资协议中规定,合资企业设立董事会,由双方共同组成。
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德国企业操控董事会,将我国企业派出的董事排除在决策层之外,使我国企业在合资企业中的权益受到侵害。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四、案件审理过程1. 诉讼阶段我国企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德国企业继续履行合资协议,并赔偿因其违约行为给我国企业造成的损失。
德国企业则辩称,其提前终止合资协议及转让股权转让的行为符合合资协议的约定,且我国企业对其提出的股权转让未予同意,故不应承担责任。
2. 调解阶段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就以下事项达成一致:(1)德国企业同意继续履行合资协议,直至合作期限届满。
(2)德国企业同意按照合资协议的约定,将股权转让给我国企业。
(3)德国企业同意按照合资协议的约定,承担合资企业亏损。
3. 执行阶段在法院的监督下,德国企业按照调解协议履行了股权转让和亏损承担的义务。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鲍案例讨论:巴西吸引 FDI 分析案例讨论:巴西吸引 FDI 分析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 流入巴西的 FDI 取得了巨大的 1992 年 1 月到 1997 年期间巴 西约发生了 600 起并购,其中 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主要来自北美) 。
服务业并购占并 购总量的 1/3 ,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
私有化几乎占巴西 FDI 流量的 27%。
从 1991 年 1 月到 1998 年 4 月,除去企业债务的转移,巴西获得 430 亿美 元的私有化收入,仅 1997 年就占一半多。
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 钢铁业和矿业的企业。
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 其次是西班牙、 智利、瑞 典和法国流入巴西的 FDI 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90 年代以前,只有小部分的 FDI 投 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
而自 1991 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 经济稳定, 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 FDI 显著增加了。
另外, 服务业 占 FDI 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
案例思考: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 FDI 增加的主要原因。
巴西近年来吸收 FDI 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1) 采取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保 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2) 经济开放和私有化计划的顺利 推进,已成为吸收FDI 的重要推动力;(3)巨大的市场吸引力,这对以服务当地 市场为目标的服务业 FDI 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第二章 案例讨论: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 参考答案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基 础上, 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东京迪斯尼 的成功, 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 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 再在欧 洲开办一个迪斯尼乐园。
国际投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投资活动的日益频繁,国际投资法律纠纷也随之增多。
本文将以中非资源合作纠纷案为例,分析国际投资法律纠纷的成因、解决途径以及相关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中非资源合作纠纷案是指中国某矿业公司与非洲某国政府之间因资源开发合作产生的法律纠纷。
该案主要涉及以下事实:1. 投资协议签订:2008年,中国某矿业公司与非洲某国政府签订了《资源开发合作协议》,约定由中方投资建设矿山,开采矿产资源,并将部分产品出口至中国。
2. 合同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非洲某国政府单方面提高了资源出口关税,导致中方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
3. 纠纷产生:由于双方未能就关税调整问题达成一致,中非资源合作纠纷案由此产生。
三、案例分析1. 纠纷成因分析(1)政治因素:非洲某国政府提高资源出口关税可能出于国内政治压力或政策调整的需要。
(2)经济因素:资源出口关税的提高可能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以支持国内经济发展。
(3)法律因素:双方在签订投资协议时,可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
2. 解决途径分析(1)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就关税调整问题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调解解决: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协助双方达成和解。
(3)仲裁解决: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4)诉讼解决: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3. 相关法律问题分析(1)合同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应具备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2)违约责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法律适用问题:在解决中非资源合作纠纷案时,可能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如何确定适用的法律是关键。
四、结论中非资源合作纠纷案反映了国际投资法律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解决此类纠纷时,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依法维护合同效力,确保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欧莱雅并购羽西
欧莱雅的进攻
作为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 作为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 雅集团正在快速占领中国市场, 雅集团正在快速占领中国市场,迄今短 年时间里, 短7年时间里,便将其全球主要核心品 牌植入中国市场。尽管到目前为止, 牌植入中国市场。尽管到目前为止,欧 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尚不到其全球销售 额的1%, 额的1%,但中国却被欧莱雅集团看做 是未来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 是未来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
自97年进入中国以来,欧莱雅集团已经向中国 97年进入中国以来 年进入中国以来, 市场输出了旗下的10个品牌 个品牌, 市场输出了旗下的10个品牌,位于金字塔塔尖 的是兰蔻、碧欧泉、赫莲娜,塔身中间有薇资、 的是兰蔻、碧欧泉、赫莲娜,塔身中间有薇资、 理肤泉、欧莱雅、塔丝, 理肤泉、欧莱雅、塔丝,其下是大众消费品牌 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现在, 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现在,居于最 底端的是小护士。 底端的是小护士。 2004年 2004年1月28日,法国欧莱雅集团正式对外 28日 宣布收购科蒂集团旗下的中国彩妆及护肤品牌 羽西。 羽西。此次收购还包括位于上海的一投资 2000万美元 目前年产量达6000万件的生产 2000万美元,目前年产量达6000万件的生产 万美元, 基地。 基地。
欧莱雅由此被称作品牌收购和包装专家。 欧莱雅由此被称作品牌收购和包装专家。 从植村秀和美宝莲的操作轨迹中, 从植村秀和美宝莲的操作轨迹中,我们大 致可以推断羽西的演变路径。 致可以推断羽西的演变路径。 羽西是一个定位略高于小护士的品牌, 羽西是一个定位略高于小护士的品牌,但 欧莱雅集团对其进行收购, 欧莱雅集团对其进行收购,瞄准的依然是 大众消费品市场。从市场售价看, 大众消费品市场。从市场售价看,羽西居 于美宝莲和欧莱雅之间, 于美宝莲和欧莱雅之间,一直以来被认为 是中低端市场的主要品牌之一。 是中低端市场的主要品牌之一。 羽西被收购之后的工作却不只是“ 羽西被收购之后的工作却不只是“重出江 那么简单, 湖”那么简单,羽西的命运在被并购之时 就已经注定了。 就已经注定了。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第一篇: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
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
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
案例分析2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
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
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斯洛文尼亚的经验: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
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
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以私营为目的而组建的私有公司手中,使得人们怀疑此类公司是资本抽逃的根源。
国际投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投资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
国际投资法律作为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国际投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为例,分析国际投资法律的相关问题,以期对国际投资法律实践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China-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CAFTA)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是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一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该协定旨在消除双方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三、案例分析1. 投资保护(1)协定内容CAFTA在投资保护方面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1)最惠国待遇: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即一方给予另一方的任何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也适用于另一方。
2)国民待遇:在投资领域,双方相互给予国民待遇,即一方的投资者在另一方境内的投资应享有与另一方投资者相同的待遇。
3)投资待遇:双方承诺给予投资者的投资以公平和公正的待遇,并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免受不必要的干预。
(2)案例分析CAFTA的投资保护条款充分体现了国际投资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双方投资者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投资环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协定中关于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在具体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争议。
2)国民待遇的例外情况:协定中规定了部分例外情况,如国家安全、公共道德等,但在具体案例中,如何界定这些例外情况,尚需进一步明确。
2. 投资争议解决(1)协定内容CAFTA设立了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仲裁:双方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端,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提交仲裁。
2)仲裁机构:仲裁机构由仲裁庭组成,仲裁庭由双方各指定一名仲裁员,再由双方共同指定一名仲裁员担任主席。
(2)案例分析CAFTA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双方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公正、高效的解决途径。
国际投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蒙特雷索项目(Montreuil des Andes Project)位于墨西哥境内,是由中国某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中国企业”)与墨西哥某私营企业(以下简称“墨西哥企业”)共同投资开发的一个综合性项目。
该项目包括房地产、商业、娱乐和旅游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约5亿美元。
2008年,中国企业与墨西哥企业签订了《蒙特雷索项目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并成立了合资公司“蒙特雷索开发公司”(Montreui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二、争议起因项目初期,双方合作顺利,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然而,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投资成本的上升,双方在项目管理和利润分配等方面产生了分歧。
具体争议如下:1. 项目进度延误:墨西哥企业认为中国企业未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程建设,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收益。
2. 成本超支:中国企业则认为墨西哥企业未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导致实际支出远超预算,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3. 利润分配争议:双方在利润分配比例上存在分歧,中国企业认为墨西哥企业未按照协议约定进行利润分配,损害了其利益。
三、争议解决过程面对争议,双方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
然而,由于双方立场相去甚远,协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后,中国企业向墨西哥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墨西哥企业承担违约责任,并要求法院对项目进行强制清算。
墨西哥法院受理了该案,并依据《墨西哥外国投资法》和《联合国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中心仲裁规则”)进行审理。
以下是争议解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 仲裁庭组成:根据中心仲裁规则,双方共同选任了一名仲裁员,由仲裁员与墨西哥法院指定的仲裁员共同组成三人仲裁庭。
2. 仲裁程序:仲裁庭依法进行了证据交换、辩论和庭审,并最终作出了裁决。
3. 裁决结果:仲裁庭认为,墨西哥企业存在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裁决如下:(1)墨西哥企业应向中国企业支付违约金,金额为项目总投资的5%。
国际投资的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投资市场中。
然而,国际投资市场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其中法律风险尤为突出。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国际投资法律风险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企业在国际投资中规避法律风险提供借鉴。
二、案例简介2010年,我国某知名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拟投资非洲某国(以下简称“乙国”)的一座矿山项目。
甲公司经过前期考察,认为乙国矿产资源丰富,投资前景广阔。
于是,甲公司与乙国某矿业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甲公司出资80%,乙公司出资20%,共同投资建设矿山项目。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甲公司遭遇了一系列法律风险,导致项目陷入困境。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风险类型(1)合同风险在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合作协议中,存在以下合同风险:① 合同条款不明确:合作协议中关于投资比例、收益分配、争议解决等关键条款表述模糊,容易引发争议。
② 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甲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未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导致合同效力存疑。
(2)投资环境风险乙国投资环境存在以下风险:① 政策风险:乙国政策多变,可能对甲公司的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② 法律风险:乙国法律体系不完善,可能存在对甲公司不利的法律条款。
(3)争议解决风险甲乙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以下原因产生争议:① 投资收益分配不均:甲乙双方对投资收益分配存在分歧。
② 项目进度延误:由于乙国政策、法律等原因,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引发争议。
2. 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1)甲公司对乙国投资环境了解不足甲公司在投资前,对乙国的投资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了解不足,导致在签订合作协议时未能充分考虑相关法律风险。
(2)甲公司合同签订不规范甲公司在签订合作协议时,未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导致合同条款不明确、签订程序不规范,增加了法律风险。
(3)甲公司缺乏专业法律人才甲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专业法律人才,无法有效应对项目中的法律风险。
国际投资法律管理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投资法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将探讨中国某企业在美国进行投资时遇到的争议,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二、案件概述2010年,中国某企业(以下简称“中国企业”)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合资公司初期运营良好,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双方管理理念的差异,双方在经营决策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2015年,美国合资方单方面宣布终止合资协议,要求中国企业赔偿巨额经济损失。
中国企业认为,美国合资方的行为违反了合资协议,遂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合资协议的有效性,并要求美国合资方承担违约责任。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资协议的效力:双方对合资协议的效力存在争议,美国合资方认为合资协议中存在无效条款,而中国企业则认为合资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应具有法律效力。
2. 违约责任:美国合资方认为中国企业未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合资公司经营困难,要求中国企业赔偿经济损失。
中国企业则认为美国合资方的行为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责任。
3. 法律适用:双方对适用何种法律解决争议存在分歧,中国企业主张适用中国法律,而美国合资方则主张适用美国法律。
四、法律分析1. 合资协议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合资协议作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应具有法律效力。
同时,合资协议符合中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要求,不存在无效条款。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美国合资方单方面终止合资协议,违反了合资协议的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3. 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当事人的约定、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等因素。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德国大众
国际直接投资案例分析-大众汽车一、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1、所有权优势1大众汽车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在海外经营的经验具有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
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具备一定的把握市场方向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2大众汽车的生产规模大。
大众汽车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际化经营广泛参与汽车海外销售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经营活动.自1998年起至2002年年底.大众汽车公司收购了布加迪兰博基尼本特利和劳斯莱斯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其国际化经营的程度大大加深。
在美国巴西西班牙墨西哥南非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以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独立生产装配公司及销售公司.整个大众汽车公司年产销能力达300万辆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目前拥有十个独立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本特利布加迪西亚特斯柯达斯堪尼亚大众商用汽车和大众汽车。
3大众汽车于1937年成立拥有较成熟的制造技术其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也极强以市场为导向能够设计出符合潮流的汽车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其制作技术相对落后。
2、内部化特定优势与向中国出口汽车相比大众通过在中国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中国的一些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另外直接投资可以缩短汽车供应链减少供应链其他成员对利润的瓜分。
3、区位特定优势1978年中国政府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这一政策鼓励并方便了大众在我国的直接投资。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巨大且价格较低廉另外中国拥有很多小型加工企业可以为大众生产各零部件。
这些都可以使大众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
当时中国国内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大众的汽车品牌享誉中国中国人民对进口汽车需求较大。
二、投资环境分析因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和产业环境、生产要素供应、涉外经济状况、基础设施、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国际投资学.doc
案例1戴姆勒·克莱斯勒:盯住东北亚市场【概要】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5位。
自1998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克公司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建设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市场。
【案情】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总部分别设在德国和美国,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年均创造收入1510多亿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全球雇员总数达46.6万人。
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5位。
东北亚是戴·克公司优先发展长期业务的地区之一。
虽然如此,但该公司在这一地区的营业额远远不能反映其真正的生产潜力,为此,戴·克公司就把中期目标定位在提高这一地区及整个亚洲市场在公司总收入中的份额。
自1998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克公司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建设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市场。
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发展,2001年2月1日,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随着这家公司的成立,戴·克公司计划在中国发展更多的战略联盟,扩大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层面上进行更为灵活的经营活动。
戴·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戴·克公司在东北亚地区的核心,负责包括中国、韩国、香港和澳门在内的25个代表处及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和协调。
这家公司的首要业务活动包括加强梅赛德斯·奔驰轿车、面包车和卡车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同时,支持现有合资企业项目,进一步在中国寻找新的机遇并开拓新的伙伴合作关系。
在中国开展业务60多年中,戴·克公司的大多数业务分支机构均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如轿车、商用车、柴油发动机、飞机发动机、汽车电子和服务等业务。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在中国共有5个合资和独资项目:北京吉普、亚星—奔驰、苏州安特优发动机、上海新代车辆技术以及MTU珠海维修有限公司。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德国大众
国际直接投资案例分析—大众汽车一、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1、所有权优势1大众汽车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在海外经营的经验具有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
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具备一定的把握市场方向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2大众汽车的生产规模大.大众汽车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际化经营广泛参与汽车海外销售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经营活动.自1998年起至2002年年底.大众汽车公司收购了布加迪兰博基尼本特利和劳斯莱斯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其国际化经营的程度大大加深。
在美国巴西西班牙墨西哥南非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以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独立生产装配公司及销售公司.整个大众汽车公司年产销能力达300万辆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目前拥有十个独立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本特利布加迪西亚特斯柯达斯堪尼亚大众商用汽车和大众汽车。
3大众汽车于1937年成立拥有较成熟的制造技术其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也极强以市场为导向能够设计出符合潮流的汽车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其制作技术相对落后。
2、内部化特定优势与向中国出口汽车相比大众通过在中国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中国的一些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另外直接投资可以缩短汽车供应链减少供应链其他成员对利润的瓜分。
3、区位特定优势1978年中国政府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这一政策鼓励并方便了大众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巨大且价格较低廉另外中国拥有很多小型加工企业可以为大众生产各零部件.这些都可以使大众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当时中国国内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大众的汽车品牌享誉中国中国人民对进口汽车需求较大.二、投资环境分析因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和产业环境、生产要素供应、涉外经济状况、基础设施、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国际投资学案例大全
国际投资案例分析集编号案例内容编号案例内容编号案例内容编号案例内容1“借船出海”——上汽收购大宇汽车10%股份2 斯沃琪(Swatch)集团避税案25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引入风险投资37 绅宝公司的行销策略3 沃尔玛中国扩张的教训4 中海油并购尤尼科失败26 搜狐引入风险投资的案例38 联想收购IBM5 蒙牛为何引入国际资本?6 联想的跨国投资规划与决策27中石油并购斯拉夫石油公司夭折39 日本的投资环境7 深圳比克电池美国借壳上市8中国企业为何到百慕大进行海外上市?28 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40 巴林银行倒闭9 流入巴西的FDI 10 欧洲迪斯尼乐园的教训29 BP兼并阿莫科11 “耐克”的奥秘12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的并购案30 中国汽车系统公司买壳上市登陆纳斯达克13 铁路特许经营权14 IBM、西门子和东芝的战略技术联盟31中国抽纱山东进出口公司外贸业务有关资料15 德国的MG金融矿物集团的一次期货交易16 新加坡的投资环境32 孟加拉国的投资环境17 斯洛文尼亚与中国的投资政策18 越南的新《外国投资法》33 海尔的对外直接投资19 IBM在华投资20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失败教训34 睡衣风波21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22凯雷控股徐工引发中国外资并购反思35 青岛啤酒23 天客隆投资莫斯科的兴衰历程24三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支付和融资手段比较36糕点配料的国际行销为何失败案例一:“借船出海”——上汽集团出巨资收购通用大字10%的股份(二)案例评析1.促进上汽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三大汽车集团之一,近年来上汽集团的“外向度”明显提高,大力实施“全球经营”工程,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迄今,这家企业集团已与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跨国公司组建丁57家合资企业.合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整个集团的90%以上-2002年,上汽集团70%的出口订单来自于合资的外方母公司。
其中,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整车企业市场份额高、实力强,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
国际投资案例分析 成功的国际投资案例
国际投资案例分析成功的国际投资案例成功的国际投资案例1:1922年5月23日,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用1500美元组成了“欢笑卡通公司”。
目前,迪斯尼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多媒体公司。
它是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制片公司,而且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卡通影片,开始真人实景影片的制作;迪斯尼乐园至今已经成为迪斯尼王国的主要收入来源,提供了总利润的70%;1995年收购美国广播公司,全面进入电视领域;出售依卡通形象制造玩偶的特许经营,每年的营业额在10亿美元上下;迪斯尼唱片公司致力于唱片、录影带、影碟及连环画等儿童印刷出版物的经营,其中将过去几十年出品的影片制成影像带出售,每年即可收入1.7亿美元。
到1995年迈克尔·艾斯纳收购美国广播公司之前,迪斯尼公司当年的营业额达到121.28亿美元,利润13.937亿美元,市场价值470.4亿美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14.1%、13.8%和63.5%。
而与1922年相比,则是几千万倍的增长。
在迈克尔·艾斯纳长达18年的经营中,中小企业融资扩张策略和业务集中策略是其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
这两种经营战略相辅相成,一方面保证了迪斯尼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创造了连续十数年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确保新业务与公司原有资源的整合,同时起到不断的削减公司运行成本的作用。
归根结底,这两项策略与“股东权益最大化”原则符合得很好。
迪斯尼公司有优良的业绩作支撑,经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充足。
因此公司有能力减少债务中小企业融资,控制债务比率,降低经营风险。
而且,并购行为又进一步推动业绩上升。
迪斯尼公司采取的激进的扩张战略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风险偏大的经营策略,为了避免高风险,需要有比较稳健的财务状况与之相配合。
由于迪斯尼公司的收益良好,从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角度,降低债务比率可以使更多的收益留存在股东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迪斯尼公司也没有走向完全依赖股权中小企业融资的极端,它谨慎的保持着一个稳定的债务比率,既有效的留存了股东权益、减少债务人对公司自由现金流投资的约束,又可以享受到债务的税盾效应,尤其在大规模并购中,使投资风险在债务人和股东之间得到了分散,保护了股东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京迪斯尼的成功,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再在欧洲开办一个迪斯尼乐园。在巴黎开设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迪斯尼集团采取的是直接投资方式,投资了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48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但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的经验,又有了由于占有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相当大的控制力,欧洲迪斯尼乐园的经营至今仍不理想,该乐园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9亿美元,迫使关闭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开发,欧洲迪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164法郎跌到84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倒霉地”。
该公司被标准普尔评为BBB+级,被穆迪评为Baa1级,则说明两家评级公司都认为该公司拖欠债务的可能性相当低,如期偿债的能力良好。再考虑到该公司从事的是石油这一垄断行业,利润率也能得到保证。因此,理性投资者会购买该欧洲美元债券。
(2)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雀巢收购的企业大多是各个国家食品行业内的强势公司,通过收购不仅壮大了其麾下的品牌队伍,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次并购,最终确立了雀巢在宠物食品市场的老大地位,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取得了在瓶装水业务的领先地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3)实现企业的战略性调整
第一章案例讨论:巴西吸引FDI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流入巴西的FDI取得了巨大的1992年1月到1997年期间巴西约发生了600起并购,其中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主要来自北美)。服务业并购占并购总量的1/3,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私有化几乎占巴西FDI流量的27%。从1991年1月到1998年4月,除去企业债务的转移,巴西获得430亿美元的私有化收入,仅1997年就占一半多。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钢铁业和矿业的企业。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其次是西班牙、智利、瑞典和法国
(3)改变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
(4)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
(5)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6)促进市场监管水平提高。
第六章 案例讨论:雀巢并购之道
雀巢公司创始于1867年,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世界500强中名列前50位。二战以后,雀巢公司开始全面进军食品行业,不仅在乳制品和以咖啡、可可为原料的产品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还开始涉足烹调食品、快速食品、冰淇淋、冷冻食品、冷藏食品等很多方面。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请分析中国现在应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免陷于“比较优势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国际投资基金会选择投资中国哪些行业的股票?如何看待国际投资基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百亿国际投资基金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1.国际投资基金往往把对风险的控制放在投资决策的第一位,更倾向于中长期的投资策略,因此往往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出现,而较少投机行为。因此会倾向于选择基本面较好,盈利率较稳定,属于国家政策支持的行业作为投资对象。
IBM成立于191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目前,IBM在软件部门的发展上主要采用收购方式。1995年,IBM以35亿美元收购了莲花公司,在此后十年内,又先后斥资收购了Tivoli公司、Mercury Storage Systems公司、Informix数据库软件公司、Think Dynamics公司等一系列公司。特别是2002年,IBM斥资35亿美元收购普华永道的全球商务咨询和技术服务部门,即普华永道咨询公司。
试用邓宁的OIL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
邓宁OLI理论为跨国经营中出口、许可贸易和国际投资三种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解释。在本案例中,欧洲迪斯尼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进入模式的选择错误,关键是未仔细考虑在区位优势是否具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在欧洲迪斯尼开办的1992年,欧洲大多数国家收入已经很高,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和娱乐习惯已经形成,因此,不管是游客人数还是人均游乐开支均低于预计水平,在此种情况,根本不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需的区位优势,贸然进入终将导致失败。如果欧洲迪斯尼采取的是东京迪斯尼的技术转让方式,迪斯尼集团的损失也不会这么大。可惜的是,迪斯尼集团在高客流高支出的日本采取了低风险低收入的技术转让方式,而在低客流低支出的欧洲采取了高投资高回收高风险的直接投资方式,恰好是张冠李戴,南辕北辙。
请从国际投资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案例
欧洲债券是指以某一种或某几种货币为面额,由国际辛迪加承销,同时在面额货币以外的国家发行的债券。如美国在法国证券市场发为欧洲美元债券。
该俄罗斯发行的欧洲美元债券为五年期,面额为100美元,年利率为12.75%,每年支付两次利息,又名义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面额×100%,由此可知,名义收益率为12.75%。
第二章案例分析
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2万亿美元,然而由于缺乏品牌价值和创新内涵,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较低,赚的都是“辛苦钱”。加工贸易占据中国贸易方式半壁江山的情况却影响了整体利润水平,降低了中国贸易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片面崇拜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过于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依旧能获得些许利益,但在长期中却会面临贸易结构不稳定的问题,陷入总是落后于人的“比较陷阱”。这一陷阱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使得贸易利润下降,缺乏改善贸易结构的物质基础,并形成了对劳动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引入,进而缺乏创新能力,以至于长期陷于技术跟进状态,被迫受制于人。
(4)重视政府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但这种扶持和保护不同于一般的进口替代政策,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第三章案例分析
在发达国家资本过剩的背景下,国际投资基金特别瞄准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亚洲市场。有关数据表明,2004年,亚洲私人股权投资短信额在60亿美元以上,总投资额超过110亿美元。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外交投资基金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的各种金融论坛上,来自国外投资基金的代表随处可见,试图分享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同成果。粗略估计,投资于中国的外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了30亿美元,而在项目考察阶段的基金数量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
雀巢的每一次收购都反映了其经营战略的改变。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而且跳过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最耗时、耗资的研发和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低成本高收入的标准化阶段。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保证企业的现金流,维持企业的高速运转,这些都是并购带来的优势。
第六章 案例讨论:IBM公司并购之路
要走出这一“比较优势陷阱”,简单的说,就是要把中国的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
(1)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但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使出口商品从初加工到精加工转变,提口其附加值。
案例思考: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FDI增加的主要原因。
巴西近年来吸收FDI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采取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2)经济开放和私有化计划的顺利推进,已成为吸收FDI的重要推动力;(3)巨大的市场吸引力,这对以服务当地市场为目标的服务业FDI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IBM靠什么从一个单纯的硬件提供商发展成为一个集硬件、软件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IT服务巨头?
IBM主要是依靠跨国并购这一方式而成为综合IT服务巨头的。
1.主观上,全球并购使IBM迅速壮大了自己软件和服务方面的实力,在公司内部达到了主机硬件、软件与服务三部分业务的综合发展,实现了公司战略重组,迅速进入新的行业领域,从而实现企业的综合化经营,并成为向综合服务转型的典范。
(2)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应进一步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强化本国技术创新的动力。
(3)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为此应将高技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形成技术产业群,培养一批高技术出口重点企业,通过培育资本市场以及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983年伊始,雀巢公司又展开新一轮的并购行动,这次的重点还是食品行业,其目的是通过并购掌控食品行业专门技术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增强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雀巢还进行了以提高美国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一系列并购。
请问跨国并购给雀巢带来了什么?
(1)产品的多元化
在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并购方式往往是最佳的选择,不仅可避开设立新企业所产生的巨额成本和无法预计的高风险,还能很容易地获取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以及被收购企业早已在本地市场树立的良好口碑和大量忠实的消费者。这种通过并购实现的多元化,为雀巢节约大量时间,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把自己的业务蛋糕做大几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断创造出利润的增长点。
流入巴西的FDI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90年代以前,只有小部分的FDI投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而自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经济稳定,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FDI显著增加了。另外,服务业占FDI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