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制备流程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e51bbbbf33687e21ae45a949.png)
×代表样点位置 图1 土壤采样点的方式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是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耕作土壤,由于差异较大,若采样不当,所产生的误差(采样误差)远比土壤称样分析发生的误差大,因此,要使所取的少量土壤能代表一定土地面积土壤的实际情况,就得按一定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如何采样?这要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来决定采样的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种类和注意事项:1.混合样品的采集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体系,为了要了解它的养分状况,物理性、化学性,我们不能把整块土都搬进实验室进行分析,因此,就必须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点子取样混合后成为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均样品,这个平均样品就要具有代表性. 要使样品真正有代表性,首先要正确划定采样区,找出采样点,划采样区(采样单元或采样单位)时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部位、排水情况、耕作措施、种植栽培情况、施肥等等的不同来决定的。
每一个采样区内,再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及被测成分的变异系数,来确定采样点的多少,当然,取的点子越多,代表性越强,那就越好,但它会造成工作量的增多,因此一般人为的定为5—10,10—20点或根据计算应取多少点。
(1)试验田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试验小区为一采样区。
(2)大田(旱地)土壤样品的采集:在进行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时,一般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排水、耕作、施肥等不同来划分采样区;也有的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按上、中、下来划分采样区。
(3)水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它和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基本一致(4)采样点的布置(参见P276-277)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 形)较好,直线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图1),因为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一定方向进行的,如果土壤采样与农业操作的方向一致,则采样点落在同一条件的可能性很大,易使混合土样的代表性降低。
土壤样品制备流程
![土壤样品制备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fac59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0.png)
土壤样品制备流程1.样品采集: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采集点位,避免受到人为干扰和异物污染。
使用消毒的工具采集土壤样品,并避免污染。
2.样品保存: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放入干净的采样袋中,并加密封,避免水分的损失。
在样品采集后的24小时内进行样品处理。
3.样品初步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放入塑料袋中,去除大颗粒物质。
用手轻轻弄碎土块,去除可见的异物,并过筛筛网。
将过筛后的土壤样品放入干燥的容器中。
4.样品干燥:将初步处理后的土壤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在低温下(约40°C)加热干燥。
干燥土壤样品至恒定重量,直到质量不再变化,即表示样品已干燥。
此过程中需严格把握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干燥导致样品损失。
5.样品打碎:将干燥后的土壤样品取出,用研钵和研针将其打碎成粉末状。
打碎的过程需注意避免湿气的接触。
6.样品混匀:将打碎后的土壤样品分为若干等重的部分,进行混匀处理。
可采用手工翻转、颠砂、研针搅拌等方法,使土壤样品的成分均匀分布。
7.样品分包:将混匀后的土壤样品按照需求分装。
可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分装不同容量的样品,并密封保存。
8.样品标识:对分装后的土壤样品进行标识,包括样品的编号、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信息。
确保样品信息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9.样品保存:对处理好的土壤样品进行密封保存,在避光、通风、干燥的条件下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对样品保存温度和时间有不同的要求,需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保存。
10.清洗和消毒:所有接触样品的器皿和工具要及时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以上是土壤样品制备流程的主要步骤,具体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7819d806f1aff00bed51eea.png)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实验目的1.理解采样点的确定2.理解采样点的取样方法3.了解土样装袋的方法并掌握填写标签的知识二、实验原理在1kg左右或更少的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数量的总体,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要困难。
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来样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
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从野外取回的土样,经登记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风干、磨碎、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1)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磁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4)使样品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至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
样品制备好坏同样也对分析结果产生具大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小土锹自封袋记号笔米尺标签广口瓶电子天平土壤筛(1mm孔径、2mm 孔径)四、实验步骤1、采样方法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异。
如果要研究整个土体的发生发育,则必须按土壤发生层采样;如果要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需要采集原状土壤样品;如果要研究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如有必要,还可在耕作层以下再采一层混合样品。
对于土壤环境研究来说,有时要作背景值调查,其采集方法则要求更高。
混合样品的采集方法,样点的数目和分布应视田块的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细程度等而有不同,一般有下列三种采集方法。
背景值等调查研究要视研究区范围内复杂程度和变异大小而定。
1.对角线采样法:田块面积较小,接近方形,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的田块可采用此法,取样点不少于5个。
2.棋盘式采样法:面积中等,形状方整,地势较平坦,而肥力不太均匀的田块宜用此法,取样点不少于10个3.蛇形采样法:适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太平坦,肥力不均匀的田块。
土壤指标测定方法
![土壤指标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6aac3ba32d7375a417805d.png)
2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2.1采样方法在选择好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先挖一个1.0m×1.5m的长方形土坑,然后用环刀(100cm350.46mm×50mm)取土法分10cm、20cm、30cm-40cm三层取土。
2.2 土壤样品制备:森林土壤的制备:风干、研磨、过筛、混合分样、储存。
1)风干:从实验林地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以免发霉而引起性质的改变,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干净的纸上,摊成薄层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经常加以翻动,加速其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暴晒,风干后的土样再进行研磨过筛、混合分样处理。
2)研磨过筛:土壤微生物、含水量等测定项目必须用湿土立即进行测定,用湿土测定的最大优点是反映了土壤在自然状态时的有关理化性状,具有照相般的真实性。
在进行土壤物理分析时,样品处理的方法是取风干土样100-200g,挑去没有分解的有机物及石块,用研钵研磨,通过2mm孔隙筛的土样作为物理分析用。
在进行土壤化学分析时,样品制备的方法是取风干土样品一份,仔细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体和侵入体。
研磨,使全部通过2mm筛,这种土样可供土壤表面物质测定项目。
3)混合分样:研磨过筛后将样品混匀。
如果采来的土壤样品数量太多,则要进行混合、分样。
样品的混合可以用来回转动的方法进行,并用土壤分样器或四分法将混合的土壤进行分样,将多余的土壤弃去,一般有1kg的土壤样品即够化学、物理分析之用。
4)贮存: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匀,然后装入玻璃塞广口瓶或塑料袋中,内外各具标签一张,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采样日期和采样者等项目。
2.3物理性质2.3.1测定指标:土壤水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
2.3.2实验仪器及试剂:环刀 铝盒 自封袋50个 标签纸 记号笔 削土小刀 小铁铲 托盘天平 烘箱 凡士林2.3.3 实验步骤:准备工作:用凡士林在环刀内壁薄薄的涂抹一层,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铝盒,将铝盒逐个编号并称量记录铝盒的重量(准确到0.1g ),记为G0。
土壤样品制备和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方法
![土壤样品制备和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2b4e5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d.png)
土壤样品制备和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方法一、土壤样品的处理和制备野外采回来的样品,经登记编号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一风干、磨细、过筛、保存等,才能用于各项分析。
1.样品的风干取回的样品除了某些项目(如自然含水量、硝态氮、镂态氮、亚铁等)的速测。
需用新鲜土样测定外,一般项目都用风干样品进行分析。
因潮湿的样品易发霉变质,不能长期保存。
样品的风干可挂于通风橱中或是干净的木盘上摊开,压好标签进行风干。
风干时应保持通风良好,无氨气、尘埃、酸蒸汽或其它化学气体的污染,应经常翻动样品以加速干燥,并用手捏碎土块土团,使其直径在ICIn以下,否则干后不易研磨。
另外,捏碎土块可及时剔除其中的动植物残体,避免日后碾碎混入土样中,而增加有机质等含量,并注意除去动、植物残体或新生体等物。
一般3~5天即可风干。
潮湿季节可适当延长。
2.样品的制备风干后的样品还需经过磨细,使其通过一定的筛孔。
因不同分析项目要求不同,而且称量样品很少或样品分解较困难,因此,必须经过磨细等处理。
将风干样用木棒碾碎,使其全部通过2mm筛孔。
凡经研磨都不能通过者,记为石砾须遗弃。
必要时应称重,计算石砾含量。
凡是通过2mm筛孔的样品,用四分法选取平均样品IOOg o贮于广口瓶中备用。
剩下的样品继续磨细,至全部通过In1nI孔筛,同上法取平均500g,贮于广口瓶中供一般化学分析,其余样品再研钵中磨细,使其全部通过0.25mm孔筛(使用研钵时不应敲击,以免损坏研体)。
通过O.25mm孔筛的土样,再用四分法选出200g,其中IOog进行精选,在放大镜下剔除草根与植物残体及其半分解产物,把精选的和未精选的分别装入广口瓶中,前者供腐殖质及全氨分析用,后者供矿质全量分析用。
3.样品的保存供生产和科研工作分析用的土样,通常要保存半年至一年,以备必要时查核,样品应放在磨砂广口瓶中,在避免日光、高温、潮湿和有酸碱气体等影响的环境中保存。
并贴上标签,注明样品编号、土壤名称、采集地点、采样深度、采样日期、采集人和过筛孔径等。
土壤学实验 土壤样品的制备(含原理、目的、思考题)
![土壤学实验 土壤样品的制备(含原理、目的、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363a7ff01dc281e43af01b.png)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一、实验目的了解土壤分析样品的制备意义;掌握土壤分析样品的制备过程与方法;土壤分析样品的保存。
二、实验原理1.制备土壤分析样品的意义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除了风干过程中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成分(如低价铁、铵态氮、硝态氮等)需要采用新鲜样品进行分析外,一般情况下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即:风干、去杂、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保存和登记等,以备分析测试之用。
因为每一个分析项目都要求一定的粒级标准,否则,分析结果就难以相互比较,检验与应用。
所以土壤分析样品的制备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土壤样品制备的目的(1) 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动植物残体、昆虫、石砾)和新生体(铁锰结核、石灰结核等);(2) 减少称样误差,样品磨细到适当细度,分析时称取少量样品使其具有较高的代表性;(3) 样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4) 样品便于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变质。
三、实验仪器塑料布、木制擀土棍、天平、镊子、表面皿、1mm孔径土筛、广口瓶、标签纸。
四、实验步骤1.风干从田间采回的土样,除特殊要求鲜样外,一般要及时风干。
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无特殊气体(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无灰尘污染的室内,把样品弄碎后平铺在干净的塑料布上,摊成薄薄的一层,并且经常翻动,加速干燥。
切忌阳光直接曝晒或烘烤。
在土样稍干后,要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粘性土壤),以免结成硬块后难以磨细。
2.去杂取约200-300g左右的风干土壤,先用天平称出总重量,然后将土样倒在塑料纸上,用镊子尽可能拣出土壤样品中的石砾、植物根系、动物残体、和新生体(铁锰结核、石灰结核等)等杂质,分别放入表面皿或其他容器中,并分别称重,记算所占的百分数。
3.磨细和过筛将去除杂质的土壤样品用木制擀土棍反复碾碎,不断研磨。
将碾碎土样放入1mm 的筛中,筛出细土,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塑料纸上重新碾磨。
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全部通过为止。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3bbeae3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6.png)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1 土壤样品的采集2.1.1概述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影响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高度、坡度)、母质等;人为因素有耕作、施肥等等,特别是耕作施肥导致土壤养分分布的不均匀,例如条施和穴施、起垄种植、深耕等措施,均能造成局部差异。
这些都说明了土壤不均一性的普遍存在,因而给土壤样品的采集带来了很大困难。
采取1kg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面积的土壤,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困难些。
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送来样品的分析结果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
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分析测定,只能是样品,但要求通过样品的分析,而达到以样品论“总体”的目的。
因此,采集的样品对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必须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所谓总体,是指一个从特定来源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大量个体事物或现象的全体。
所谓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一些个体所组成的。
因为个体之间是有变异的。
因此,样品也必然存在着变异。
由此看来,样品与总体之间,既存在着同质的“亲缘”联系,因而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非异性的差异,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大;反之亦然。
为了达到所采集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时要贯彻“随机”化原则,即样品应当随机地取自所代表的总体,而不是凭主观因素决定的。
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诸样品(即样品1、样品2……样品n),应当有同样的个体数组成。
2.1.2混合土样的采集2.1.2.1采样误差土壤样品的代表性与采样误差的控制直接相关。
例如:在一块不到2/3公顷的同一种土类的土壤上取9个样点,分别采9个土样,分析其速效磷的含量。
每个土样称取两个分析样品作为重复。
土壤中的速效磷用浸提液提取,吸取两分滤液作为重复进行磷的比色分析,测定结果和统计分析列于表2-1和表2-2。
-1表2-2 土壤速效磷分析结果方差分析从表2-2方差分析结果,说明采样(即样品间)的误差非常显著(达到1%显著水准)。
土壤样品制备流程
![土壤样品制备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584e5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c.png)
土壤样品制备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土壤样品制备流程》一、样品采集1. 确定采样地点: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
土壤样品制备流程
![土壤样品制备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f79604c960590c69fc37643.png)
一、人员配置及工作职责1、制样人员4名。
负责按技术要求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制备。
工作开展前制样人员会统一进行技术培训。
2、样品制备技术指导及全过程监督人员2名(中心分析室)。
负责对土壤样品制备全过程监督及样品的管理(接样、风干、发样、收样等)。
二、制样工具制样工具(第1—5项)初步计划9套(有些样品制备完后工具需要清洗,晾干后再用),第6项6套,第7项700个。
1、风干:白色搪瓷盘、木棒、木铲2、粗磨:木棰、木滚轴擀面杖、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棒、无色聚乙烯薄膜(厚)3、细磨:白色瓷研钵、玛瑙研磨机4、筛分:尼龙筛(2mm、20目、60目、100目)5、装瓶:A4塑料写字垫板(软)6、其他:防尘口罩、一次性手套、抹布、实验服、电子称7、样品保存:250ml棕色广口玻璃瓶(带磨口)三、制样环境1、风干室:朝南(严禁阳光直射土样),通风良好、整洁、无扬尘、无挥易发性化学物质.2、磨样室:通风、整洁、无扬尘、无挥易发性化学物质。
多样品同时制备时应有防交叉污染的隔离措施。
3、风干室和磨样室分属不同房间.四、制样过程1、风干A、温度25—35℃,空气相对湿度20-60%;B、土样放置于搪瓷盆中,出去土壤中混杂的砖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薄层,经常翻动。
半干状态用木棒压碎或者用两个木铲搓碎;C、至于阴凉处风干。
2、粗磨A、用木棰、木滚轴擀面杖等将样品粉碎,全部过2mm尼龙筛后至于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B、用四分法弃取,称重。
保留四份样品,一份250g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瓶中,注明国家样品库样品(2mm);一份250g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瓶中,注明省级样品库样品(2mm);一份250g 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瓶中,注明市站样品库样品(2mm);C、剩余一份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样),样品全部过20目尼龙筛.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备分析用,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3、细磨A、用玛瑙研磨机或者白色瓷研钵将土样研磨到能全部通过60目的尼龙筛,四分法弃取,保留足够的土样称重、装瓶备分析用;B、剩余样品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100目尼龙筛,装瓶备分析用。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a97c39e8762caaedd33d43d.png)
一、土样采集原理
为准确了解土壤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且分析所需的土样量非常少,因此采集的土样必须有较好的代表性。
利用对角线法布置采样点,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深度和采样量大体相近,五个采样点总的采样量为新鲜土稍大于1公斤。
二、所需设备
按每组计算;
小铁锹一把
采样袋一只或报纸若干张
三、操作步骤
(一)土壤农化分析样的采集方法
五点法(对角线法) 棋盘法蛇形法
(二)土壤样品采集步骤
选定欲采样的田块—→用对角线法目测采样点—→在选定的采样点上,铲去表土约1mm,采集耕作层土样(一般12~15cm)—→采集土样—→将五个点的土样混在一起带回实验室—→用手仔细将土块研碎到蚕豆大小,且均匀地摊铺在实验台上—→写上班级、组别及采样人姓名和采样日期
四、作业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挑出植物残茬、石块、砖块等,将土样磨细使土样充分混合,并使样品在分析时能较容易分解,也可使样品长期保存。
二、所需器皿
1、20目土筛
2、60目土筛
3、每组两个广口瓶
4、标签纸若干
5、角匙
6、研钵
三、操作步骤
将充分风干的土样放入研钵中研磨―→使全部土样通过20目土筛―→将约四分之三的过目土样放大一大广口瓶中,并贴上标签,写上班级、姓名及组别―→将余下的土样继续研磨,直至全部通过60目土筛―→将磨好的土样装瓶,贴上标签,写上土样粗细、组别、采样人等内容。
如果土样过多,可用四分法舍弃到部分土样―→如果欲对土样进行全N、全P、全K分析,则还需继续研磨,将土样通过100目土筛。
四、思考题
1、为什么要将全部土样通过一个较粗的筛孔后,再能研磨成较细的土样?
2、土样制备在土壤分析中有何意义?。
土壤实验报告及方法模板
![土壤实验报告及方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5a2db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4.png)
实用文档土壤试验分析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授课教师: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土壤水分的测定1. 意义分析森林土壤的目的是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前的前期处理工作。
田间或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测定吸湿水的意义,在于所有土壤分析的结果,都以无水烘干土重为基数来计算,通过吸湿水的测定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机械组成、土壤结构等。
2. 土壤样品的制备2.1. 研磨过筛:取两个风干土样(A12和B3),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的叶片,研磨使之全部通过2 mm (10目)筛。
2.2. 混合分样:用四分法,两个土样各取三分之一再进行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 (60目)筛。
2.3. 用密封塑料袋保存土样。
(用记号笔标号:2mmA12、0.25mmA12、2mmB3、0.25mmB3) 3.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在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称过2mm 风干土样5g ,准确称至0.001g 放人烘箱内,在温度105℃ ±2℃下烘8h 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立即称重.然后将铝盒置于烘箱中,如前温度烘 2—3h ,冷却、称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3g )。
计算方法:吸湿水(%)=烘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风干土质量 ×100表1 土壤吸湿水测定风干土质量/g 铝盒质量/g 铝盒+土(烘前)/g铝盒+土(烘后)/g 烘干土质量/g 失去水分/g 吸湿水/%A12-1 5.03 31.44 36.47 36.14 4.70 0.33 7.02 A12-2 5.01 18.80 23.81 23.44 4.64 0.37 7.97 B3-1 4.99 23.48 28.47 28.10 4.62 0.37 8.01 B3-25.0017.2522.2521.914.660.347.30由于7.97-7.02=0.95<1,8.01-7.30=0.71<1,满足“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的要求,因此,通过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求两个土样的吸湿水/%:对于土样A12:吸湿水=(7.02+7.97)/2*100%=7.50% 对于土样B3:吸湿水=(8.01+7.30)/2*100%=7.66% 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的计算: K 2=m/m 1,m —烘干土质量(g ),m 1—风干土质量(g ) 对于土样A12:K 2=(4.70+4.64)/(5.03+5.01)=0.9303 对于土样B3:K 2=(4.62+4.66)/(4.99+5.00)=0.9289 对于土样B3:K 2=(4.62+4.66)/(4.99+5.00)=0.9289 4. 注意事项4.1. 分析微量元素、避免用铜丝网筛,而应改用尼龙丝网筛。
土壤样品制备
![土壤样品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175cb2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d.png)
土壤样品制备一、前期准备1.1 实验用具选择独立的实验室和实验用具。
准备有培养皿和称重瓶,滤纸,磨碎机,精密天平,温湿度仪,容量瓶,蒸馏器,采样器,消毒酒精,消毒纱布,灌溉样本容器等等,还要准备塑料袋,胶带,标签,油漆、油管等。
1.2 采样器准备准备土壤采样器,刮刀,里氏活塞,直径6~40mm各种具备采样法兰底座的采样环,以及计数器,加上一个足以容纳20份土壤样品的塑料容器。
整个采样器应用消毒酒精擦拭后,将采样法兰底座安装在上部,一定要确保底座与采样器之间有足够的紧密性,以保证土壤采样数量的准确性。
准备足够的塑料容器,每份土壤样品的容器至少需要20ml的容量,将每个容器内涂敷一层真空油,用胶带将塑料袋与容器固定,最后写上样品的编号,施加压力以完成;塑料袋要比容器容量大,以便在封口前放入氮化钠,采取消毒、防污染措施。
二、样品采集在采集土壤样品前,要首先确定样品采集地点,一般采集从现状以涵盖所有地质类型的土壤样品,因此应按照一定的距离采集土壤,并根据采集地点的情况和样品的分类,将采样点逐一进行记录。
2.2 样品采集方法样品采集时注意在恰当的深度(通常从土壤表面采集至基岩,层面确定),在每一深度对每个采样点取2份采样,好的土壤仅比大小称测(20~50克),将采取的土壤样品放入采集装置里,皿中算入氮化钠以避免虫害和腐烂,采取消毒防污措施,塑料袋将土壤样品扎扎实实的放入塑料袋中,用胶带中性油膏保存,用焦炭灰涂写样品号码,对样品微重注意更新,确定采集数量之后,应立即将土壤样品放入冰箱冷藏以保证其新鲜度,以便及时送检。
三、开始制备3.1 模拟条件在实验室中,将准备好的样品悬浮空气中,用精密天平称取所需量,用温湿度仪调整土壤样品的温度和湿度,以模拟野外环境条件,温度一般在25℃左右,湿度在65%以上。
3.2 刺激增补剂及物理处理将悬浮的土壤样品取出,再拌入刺激增补剂(如甲基萘,氨盐,活性炭等),并经过抖搅均匀后,再放入磨碎机中,分别用直径为1mm和0.5mm的网格网进行研磨粉碎,再以立磨机研磨细化。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1748edee009581b6bd9eb6d.png)
2、磨细过筛
风干后的土样平铺在平整木板或塑料板上, 用木棍或塑料棍压碎 ,经过初步压碎的土 样,如果数量太多,可以用四分法分取, 并用1mm孔径的筛子过筛。未通过筛子的土 粒,必须重新压碎过筛,直至全部通过筛 孔为止;但石子切勿碾碎,应并入砾石中 处理
四分法对角取样
3、贮存
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匀,然后装入玻璃塞广 口瓶或塑料袋中,内外各具标签一张,写明编 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采样 日期和采样者等项目。所有样品都须按编号用 专册登记。制备好的土样要妥善贮存,避免日 光、高温、潮湿和有害气体的污染。一般土样 保存半年至一年,直至全部分析工作结束,分 析数据核实无误后,才能弃去。
土壤是不均一体 必须有效地控制采样误差,否 者任何精密的分析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不 可能使测定结果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
1、 造成土壤的不均一性的原因
影响土壤不均一性的因素很复杂,自然因 素:包括地形和侵蚀等。地形(如高度、坡度) 的变化可使局部土壤性质有很大变化,又如盐 碱地上的盐碱斑,多数斑块分布没有一定的形 状、方向和位置的,总的来说地貌是变化无穷 的。
33采样点数采样点数81081044采样量采样量10001000克左右克左右55采样工具推荐管形土钻采样工具推荐管形土钻混合土样的采集混合土样的采集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在一个采样单元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在一个采样单元内任意选择若干点把各点所采的土壤内任意选择若干点把各点所采的土壤等量等量地均匀混合起来组成混合样品
诊断土样的采集
蓝色区域表示采样区域, 红色点表示采样点。
(3)养分动态土样的采集
为研究土壤养分的动态而进行土壤采样时,可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要求进行相应同位采样。例 如,为研究过磷酸钙在某种土壤中的移动性, 前述土壤混合样品的采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如 果过磷酸钙是以条状集中施肥的,为研究其水 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则应以施肥沟为中心,在 沟的一侧或左右两侧按水平方向每隔一定距离, 将同一深度所取的相应同位土样进行多点混合。 同样,在研究其垂直方向的移动时,应以施肥 层为起点,向下每隔一定距离作为样点,以相 同深度者组成混合土样。
土壤制备流程
![土壤制备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5c18f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1.png)
土壤制备流程:
土壤制备流程如下:
1.场地和器具:制备土壤需要在通风良好、整洁的环境中进行,有专门的风干室和制样室。
风干室需要配备风干架、搪
瓷或木或PP风干盘。
制样室则需要专用土壤制样室,每个工位应配备专门的通风除尘设施和操作台。
工位间应互相独立,防治交叉污染。
制样机底部应防置橡胶垫降低噪音。
2.样品制备流程:包括风干、磨细、过筛、混匀、装瓶等步骤。
样品制备目的是去除土壤以外的侵人体(如植物残茬、
昆虫、石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壤的组成部分,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彻底;使样品可以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
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与要求内容
![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与要求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ef8af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1.png)
四、土壤样品制备
四、土壤样品制备
〔三新鲜样品制备方法 新鲜样品一般不需特殊制备,但在采集后需按特定的方 法进行保存及前处理.土样采集后应始终在低于4℃暗处冷 藏,并在7天内进行前处理. 挥发性有机项目:前处理后立即分析. 半挥发性及农药类有机项目:前处理后40天内完成分析.
四、土壤样品制备
〔三新鲜样品制备方法
二、土壤样品采集
〔二技术准备 1、收集资料:交通图、地形图、土壤图、地 质图;该区域成土母质和土壤分类资料;收集工农 业生产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气候 资料、土地利用、历史演变等资料的收集整理. 2、现场调查:制定方案前要进行必要的现场 勘察.
二、土壤样品采集
〔三采样器具准备 1、工具类:铁锹、铁铲、取土钻、竹片等. 2、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卷尺、样品 袋、样品瓶、样品箱等. 3、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 料夹等. 4、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 药品箱等. 5、采样车辆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一、土壤监测布点
二、土壤样品采集
二、土壤样品采集
〔一组织准备 1、成立采样小组:根据点位数量成立采样小组, 每组要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熟练掌握土壤采样技 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带队. 2、技术规程学习:采样前组织全体成员学习有 关技术文件,了解操作技术规程.
四、土壤样品制备
〔二风干样品制备方法 粗磨及分样:过2mm筛后的样品,充分搅拌、 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重,取250~500克 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密封后长期保存; 剩余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 样,过1mm尼龙筛后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备分析用 〔1mm,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 [注:粗磨1mm 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 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不能 磨得太细,否则,容易破坏土壤矿物晶粒,使分析结
土壤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土壤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85446e71fe910ef02df8df.png)
土壤采样、样品保留和管理作业指导书一、土壤样品采集1.1 采样点布设:搜集各级土壤图、常年生产情况、设计并印制调查内容表格等。
搜集资料,关键用于了解行政区内土壤分布规律、农业生产发展现实状况,制订符合实际情况采样计划,包含采样具体地点、采样线路、采样数量等。
在采样前,综合土壤图、土地利用现实状况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采样点位,形成采样点位图。
为使样品含有代表性,在采样布点前,首先要对监测地点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壤性状、污染历史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代表一定面积地域或地块部署一定数量采样点。
例:受大气点污染源影响地段,以污染源为中心,依据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方位布点,烟云落地域域应多设采样点;受污灌影响区域,应考虑水流路径和距离,同时选择对照地域部署采样点。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关键有:对角线法、梅花形法、棋盘式法、蛇形法。
其中:对角线法:适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污水浇灌或受污染河水浇灌田块;梅花形法:适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田块;棋盘式法:适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面完整、但土壤较不均匀田块,该法也适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土壤;蛇形法:适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采样点较多田块。
1.2 采样工具准备GPS、采样工具、采样袋(布袋、纸袋或塑料网袋)、采样标签等。
常见采样工具包含:土钻、采样筒、小型铁铲等。
1.3 采样深度:采样深度应是监测目标而定。
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取20 cm耕作层土壤,20~40 cm耕作层以下土壤;如需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依层次取样。
1.4 采样量:可单点取样测定,也可多点取样混合后测定。
每个采样点取样1Kg,多点混合样可用四分法缩分,保留1Kg样品。
二、土壤样品制备和保留样品制备:※风干:从野外采回土壤样品立即放在样品盘上,摊成薄薄一层,置于洁净整齐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暴晒,并注意预防酸、碱等气体及灰尘污染。
风干过程中要常常翻动土样并将大土块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时剔除侵入体。
土壤检验检测试验室流程
![土壤检验检测试验室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f8813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f.png)
土壤检验检测试验室流程
土壤检验检测实验室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根据所需的土壤检验项目,采集土壤样品。
采样时要避免污染,选择代表性的样品。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破碎等。
3. 样品制备: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将样品进行制备处理,如将样品研磨、筛分、配制溶液等。
4. 样品测试:将制备好的样品送入相应的仪器或设备中进行测试,如测定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含量等。
5. 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测试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比较样品检测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判断。
6. 结果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编制测试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测试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7. 质控与质量保证:实验室要进行质控和质量保证工作,包括设备校准、试剂质量控制、样品间质量控制等。
8. 结果解读与给出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对土壤状况进行解读,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如土壤改良措施、施肥建议等。
以上仅为一般土壤检验检测实验室流程,实际流程可能会因不同实验室、项目的要求而有所差异。
土壤样品制备操作规程
![土壤样品制备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0f3e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1.png)
土壤样品制备操作规程土壤样品制备操作规程前言土壤样品的制备过程对后续的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备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针对土壤样品制备的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样品采集1. 选择代表性好的采样地点,并避免可能受到人为污染的地区,如道路边、工业废水排放区等。
2. 使用铁锹或者其他工具,将土壤样品采样至少20-30厘米深。
3. 将采样的土壤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并将采样区域的名称、采样深度、采样日期等信息标记在袋子上。
二、样品预处理1. 将采样的土壤样品倒入干净的塑料盒中。
2. 用手或者洁净的铲子将土壤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以确保整个样品中各点的含量基本一致。
3. 将混合好的土壤样品倒入干净的塑料袋中,并将袋子密封好。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装,每袋重量一般为500g。
4. 将样品表面的可见异物(如石块、根系、草屑等)去除,并筛选通过2mm筛。
三、样品干燥1. 将样品均匀放置在干净的塑料盒或铝盘中,使其以较薄的层次分布。
2. 将样品置于通风良好的干燥室中,避免阳光直射。
3. 将样品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使其充分干燥。
4. 使用称量天平,称取约100克的土壤样品,并记录称重值。
四、样品研磨1. 将样品放入干燥的研钵或研磨杯中。
2. 使用研钵研钉或研磨机对样品进行研磨,直到样品全部通过80目筛。
3. 将研磨后的土壤样品收集在干净的塑料袋中,并将袋子密封好。
五、样品包装1. 将研磨后的土壤样品分装到干净的小瓶中,每瓶约30-50g。
2. 将小瓶用塑料膜密封,并将密封好的样品镶嵌到抗震海绵中,再放置于塑料包装袋中。
3. 在包装袋上标记样品名称、样品编号、采样时间、分析项目等信息,以便于后续处理和管理。
六、清洗和消毒1. 在每个步骤完成后,使用洁净的酒精棉球对使用过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2. 注意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避免交叉污染。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员配置及工作职责
1、制样人员4名。
负责按技术要求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制备。
工作开展前制样人员会统一进行技术培训。
2、样品制备技术指导及全过程监督人员2名(中心分析室)。
负责对土壤样品制备全过程监督及样品的管理(接样、风干、发样、收样等)。
二、制样工具
制样工具(第1-5项)初步计划9套(有些样品制备完后工具需要清洗,晾干后再用),第6项6套,第7项700个。
1、风干:白色搪瓷盘、木棒、木铲
2、粗磨:木棰、木滚轴擀面杖、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棒、无色聚乙烯薄膜(厚)
3、细磨:白色瓷研钵、玛瑙研磨机
4、筛分:尼龙筛(2mm、20目、60目、100目)
5、装瓶:A4塑料写字垫板(软)
6、其他:防尘口罩、一次性手套、抹布、实验服、电子称
7、样品保存:250ml棕色广口玻璃瓶(带磨口)
三、制样环境
1、风干室:朝南(严禁阳光直射土样),通风良好、整洁、无扬尘、无挥易发性化学物质。
2、磨样室:通风、整洁、无扬尘、无挥易发性化学物质。
多样品同时制备时应有防交叉污染的隔离措施。
3、风干室和磨样室分属不同房间。
四、制样过程
1、风干
A、温度25-35℃,空气相对湿度20-60%;
B、土样放置于搪瓷盆中,出去土壤中混杂的砖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薄层,经常翻动。
半干状态用木棒压碎或者用两个木铲搓碎;
C、至于阴凉处风干。
2、粗磨
A、用木棰、木滚轴擀面杖等将样品粉碎,全部过2mm尼龙筛后至于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
B、用四分法弃取,称重。
保留四份样品,一份250g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瓶中,注明国家样品库样品(2mm);一份250g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瓶中,注明省级样品库样品(2mm);一份250g 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瓶中,注明市站样品库样品(2mm);
C、剩余一份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样),样品全部过20目尼龙筛。
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备分析用,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
3、细磨
A、用玛瑙研磨机或者白色瓷研钵将土样研磨到能全部通过60目的尼龙筛,四分法弃取,保留足够的土样称重、装瓶备
分析用;
B、剩余样品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100目尼龙筛,装瓶备分析用。
五、注意事项
1、对污染样品应另设风干室,且不能与其他样品在同一研磨室同时过筛研磨。
2、采集的样品全部粗磨,不可再过2mm筛前弃样,保证样品代表性。
3、样品风干、研磨、分装过程中样品标签必须保持一致。
4、定期检查样品标签,严防样品标签模糊不清或者丢失。
5、制样所用工具每处理一个样品后擦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6、样品所有流转过程需要有记录,严防样品混淆、丢失。
7、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无需上述制样。
8、样品所有流转过程需要有交接记录,并在流转单上确认签字。
9、监督人员对制备完后的样品进行质量监督(标签、粒径、土量等),合格以后分发下一个样品。
10、样品流转单一式四份。
附录
1、四分法
2、流程图
土壤样品(约2kg ) 自然风干 除去砂砾、植物根茎等异物 全部过2mm 筛 250g 装瓶国家样品库样品 250g 装瓶省级样品库
全部过20目筛 称重装瓶备分析用 全部过60目筛
研磨 研磨 研磨 称重装瓶备分析用 全部过100目筛 研磨
装瓶备分析用
250g 装瓶市站样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