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及限选课程说明.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设置
(一)通识课程(34学分,773学时。
其中必修19学分,342学时;选修15学分,431学时)
(二)学科基础课( 32 学分, 593 学时)
(三)专业课( 54 学分, 1015 学时)
(四)教师教育课(10学分,196学时。
其中必修 4 学分,76学时;选修6学分, 120学时)
(五)实践性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课程设置
(一)通识课程(46学分, 1013 学时。
其中必修31学分,582学时;选修 15 学分, 431 学时)
(二)学科基础课( 20 学分, 392 学时)
(三)专业课( 54 学分, 1008 学时)
(四)教师教育课(10学分,196学时。
其中必修4学分,76学时;选修6学分,120学时)
(五)实践性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课程设置
(一)通识课程( 46 学分, 1013 学时。
其中必修 31 学分, 582 学时;选修 15 学
(二)学科基础课( 20 学分, 376 学时)
(三)专业课( 54 学分, 1007 学时)
(四)教师教育课( 10 学分, 196 学时。
其中必修 4 学分, 76 学时;选修 6 学
(五)实践性课程。
高职《线性代数》课程标准
高职《线性代数》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线性代数》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是理科方向的限选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教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师及相关教育教学岗位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线性代数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大学数学基础,后续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获得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及进行科学研究必备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提高运用高等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1)掌握行列式的基本计算方法。
(2)熟悉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逆运算以及矩阵的初等变换。
(3)熟悉向量的基本运算,理解向量组的概念以及线性相关性。
(4)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以及方程组的基本解。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即推理、归纳、总结等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1)通过多向交流及小组合作讨论等解决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养成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习惯。
(2)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以严谨、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态度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
(3)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通过教学立德树人,在师德、教学技能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处处为人师表,突显师范教育的示范性,影响学生养成敬业爱岗的思想,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小学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审定日期(人)2017.2戴芳菁、王玲、肖玉玲《 小学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学5分:学时80:教专业专业小学育适用: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教育课。
本课程的学习为小学教师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规律,形成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奠定良好基础;为后续相关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学实践奠定专业理论基础。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
二、与其他课程关系教学前程:童展导课儿发与育心理级后程续课:班管理三、课程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能够设计、组织、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能够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
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2.掌握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
3.了解小学教育各项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掌握设计、组织与实施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4.掌握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5.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素质目标: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责任感和爱心。
2.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3.养成依法从教的意识。
四、课程教学条件为保证教学效果,要求安排在带有多媒体展示台的教室上课。
五、课程教学内容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1教育基本理论理论教学 1.教育的概念;2.教育、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教育的本质;4. 教育的功能;5.教育目的;6.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1.了解教育的产生、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2.掌握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3.了解教育目标体系,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4.掌握小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22实践教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竞赛巩固、掌握理论知识22小学学校理论教学 1.学校与学制的内涵;2.小学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类型;3.小学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4.教育环境、学习环境的概念;5.小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与配合。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1.课程说明《小学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4060002〕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1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批准日期〔〕2.课程性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初等教育专业专业的必修课。
是一门介绍小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研究探讨小学教育学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课程。
是师范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条件之一。
3.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三个面向”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适当吸取国内外教育经验和教育科学的新成果,反映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实际,联系中小学和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学以致用。
③力求适应教师教育现状和培养提高的需要,适合教师职业学习的特点。
教学内容适当精简集中,突出重点、重视能力培养。
4.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学习《小学教育学》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小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把所学知识应用与教育实际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分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小学教育学》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小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
②应用目标通过学习《小学教育学》课程,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课程内容与要求(1)教学建议①提高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热爱教师感情,具备教师职业素养。
②具备是小学教育理论和技能,识别纠正教育观念、方法的能力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考核评价建议①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②学生设计课堂教学③学生解释小学教育现象7.课程资源(1)硬件要求本课程要求校内有多媒体教室供教学使用,本课程全部使用课件教学,主要用于学生的听说训练和课堂上的案例教学。
河南师范大学自考小学教育自考助学本科考试科目
河南师范大学自考小学教育自考助学本科考试科目040112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主考学校:河南师范大学说明:凡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报考本专业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试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健康发展,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和组织依法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助学活动,加强对教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试行办法》(考委【2010】1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以下简称“社会助学”)是指各类高、中等学校和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根据自学考试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依据自学考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要求,采用全日制、非全日制形式,通过电视、广播、函授、书刊、网络、面授等多种形式,为自学考试学习者(以下简称“学习者”)提供学习条件,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学习的活动。
第三条社会助学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自考机构应健全社会助学管理制度和工作体系,依法对其进行管理和指导。
第四条社会助学活动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自学考试政策,规范办学行为,保证教育质量。
社会助学组织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助学活动应当接受自学考试机构和主考学校的管理和指导。
第二章社会助学管理机构第五条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考办”)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负责全省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工作。
其职责为:1、贯彻执行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针、政策和业务规范。
2、制定社会助学工作有关文件和管理规定。
3、指导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考办和主考学校的社会助学管理工作。
4、审批河南省社会助学机构。
5、审批河南省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
6、负责课程过程式考核和助学专业的试点工作。
7、对社会助学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第六条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考办在省考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小学教育学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4.课程地位:专业基础课5.总学时: 140学时(其中理论120 学时,实践20学时)6.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二、课程目标小学教育学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是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及其教育管理工作,都必须认真学习与掌握该门学科,因此,它在师范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一般原理及其教育新成果,研究小学教育的特点与规律。
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我们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来对课程目标进行阐释和说明:(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小学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轨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懂得一名合格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等,在头脑中构建有关小学教育学的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些知识和理论的有关结论的表述上,而应该深入到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内部,揭示获得这些知识和理论的思维过程,亲历、体验和感受这些思维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优化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智力,增强教育教学能力、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等。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集合。
同时,在学习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还应该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同时,在学习小学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厚的情感。
2024版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目录CONTENCT •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整合•教育评价改革及其实践应用01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教育学定义、研究对象及方法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实践课程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等。
学科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
旨在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国内外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小学教育现状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在普及程度、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观念落后等。
国外小学教育现状国外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小学教育发展趋势未来,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也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
02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世界,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1999年6月,教育部批准了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小学教育专业被纳入首批试点专业之一。
2003年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十多年来,小学教育专业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在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深入研究,全面实践,试点工作的发展健康有序,培养出来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小学教育专业在开办过程中,始终接受教育部有关司局的领导,并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重要部分开展工作。
一、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专科学历的在职小学教师,使之达到高等师范本科学历,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可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除了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力之外,同时能从事多学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小学教育管理能力和小学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
二、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有专职教师10名(其中学部内专任教师8名,学校其他部门兼任教师2名),其中正教授2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名;41所省级分部担任本专业的专职教师共360人,专职正高102人、副高218人;同时还聘请当地高校兼职教师500余人。
本专业带头人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专家顾明远教授、顾泠沅教授、惠中教授担任,核心课程主编主讲聘请顾泠沅、郭德俊、惠中、王一川、彭吉象、袁军、张顺燕、齐沪杨、吴立岗、杨庆余、马云鹏、沈传福、谢利明、石中英、魏书生等专家。
小学教育(师范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师范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过硬、实用的教育职业技能,能胜任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师资。
(二)基本规格1. 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求实创新精神。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人格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教育研究人员及教育管理工作者。
2. 业务素质: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所修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小学教育管理能力和小学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3. 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具有指导小学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初步知识、技能和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达到大学英语要求水平、普通话文科二级甲等、理科二级乙等、浙江省计算机一级水平。
4.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整能力。
二、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为四年。
学生可在3~8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三、主干课程简介1. 心理学基础总学时:64 周学时:2 学分:4 开课学期:1、2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着重论述最基本的心理现象、规律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心理的生理机制;心理的发展;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等。
参考教材:《心理学》张厚璨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王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 小学教育学总学时:70 周学时:2 学分:4 开课学期:2、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论述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教育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以及保障教育活动实施的教育法律。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教育心理专题》基于课程考核改革试点方案课程归属:教育教学部主讲教师:袁军主持教师:罗洪兰2015年3月《教育心理专题》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3学分,54课内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联系我国小学教育实际,优先选择国际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理论完整且坚实、证据丰富而确凿的若干题目作为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作系统讲解。
讲解中适当增加基础理论部分,展现从理论走向应用的逻辑过程,揭示代表性研究成果中蕴涵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应用的含义。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员树立和巩固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应该坚持的基本信念,向学员提供看待教育、教学问题的有利视角,努力使学员形成富有启发性的认知结构,从而便于他们反思自己的经验,改善自己的工作。
为规范本课程教学和考核工作,特制定本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习的人员。
二、考核依据制订本考核说明的依据是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和该课程的文字教材《教育心理专题》(袁军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而本考核说明则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三、考核方式本课程由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考核,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考核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50% ,终结性考核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50% ,两部分成绩合成为课程考核总成绩。
课程考核总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为及格。
(一)平时形成性考核:1学期分5次,对应于本课程指定的文字教材所含的4编,每编作1次形成性考核,还有1次为小论文。
每次形成性考核的成绩以10分计,5次总成绩为50分。
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各辅导单位负责评定、存档。
国家开放大学将随机赴地方单位抽查学生的作业和评定成绩,若发现情况不实,将严肃处理。
(二)期末终结性考试:期末终结性考试按国家开放大学有关考试的规定组织实施。
小学教育专业学习指南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指南一、学院简介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9年新学年更名为教育学院,并增挂“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牌子,同时成立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归属教育学院,原独立设在我校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考研究中心挂靠教师教育学院。
此外,我院继续挂“田家炳教育书院”牌子。
学院现设有教育学系、教育技术学系、学前教育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等,2011年增设小学教育专业。
其中教育学系的办学历史悠久,是由原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家政教育系(创办于1921年)、厦门大学教育系(创办于1922年)、福建省立师专教育科(创办于1941年)合并而成;教育技术学系的前身是我校物理系的电化教育专业,于1979年开始招生,1999年并入当时成立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心理学系、小学教育专业是在教育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07年我院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教职工 93 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 77 人,教授 21 人,副教授 25 人。
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52 人的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 17 人,在读博士学位教师 6 人;学院先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 4 人,评上全国优秀教师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 人,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2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入选者 1 人,省级人才入选 2 人,省教学名师 2 人,校师德之星 4 人,校教学名师 2 人,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6 人。
学院拥有3个我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2个省级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1个省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福建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1个校级重点学科(比较教育学),办有学术期刊《中外教育》。
2000年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近百项;出版著作、教材70部;发表教育科研论文400余篇;获各级各类奖100多项;五年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350多人次,其中派出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达300多人次;建有1门国家级、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门校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学、心理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心理学、教育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心理学实验中心、数字媒体技术实验中心),省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1个。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说明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说明(一)必修课程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录音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要求:明确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对教育实践的意义,以及小学教育面临的实际的心理学任务,使学生确立科学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观,并根据所学的理论总结和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本课程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儿童教育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围绕发展是教育的依据和结果,教育是发展的动因这两个主题,阐述了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儿童在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中的基本特征、个体和群体差异,以及基本的应对策略;阐述儿童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儿童的学习差异与教师的教学差异的关系;阐述学习的准备,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发展和教学的测量等问题。
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和内在联系,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况,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内涵、内部结构和历史脉络;近现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哲学、历史学、文艺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突破;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趋势,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3.自然科学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与小学教材、教学以及课外活动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扩大知识面,能兼教小学自然常识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与之有关的科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现代教育思想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并能创造性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师。
(二)培养规格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科学与人文基础素养,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师德和求实创新的精神;3.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能承担小学数学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能承担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4.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发展的体魄;了解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属性和工作特点;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人际沟通能力。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三、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学生修满学分构成表课程模块课程类别最低毕业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备注必修选修通识教育模块通识必修课程37 21.8 通识教育任选课程 6 3.5学科专业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程8 4.7 专业专业理论课程48 28.2课程专业实践课程10 5.8综合教育模块综合素质课程专业综合选修课39 22.8 专业选修跨专业选修素质拓展 4 2.4综合实践课程18 10.6 总计170 100四、指导性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说明(一)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指导性教学计划表课程模块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学时数周学时及开设学期备注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通识教育模块通识教育必修课程03001001 大学英语(一) 41684 考试03001002 大学英语(二) 4 4 考试03001003 大学英语(三) 2 2 考试03001004 大学英语(四) 2 2 考试12001005 大学体育(一) 11122 考试12001006 大学体育(二) 1 2 考试12001007 大学体育(三) 1 2 考试12001008 大学体育(四) 1 2 考试13001009 军事理论及军训 3 20 2考试军训2周07001010 计算机基础 2 28 2 考试130010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484 56 284 考试130010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2 2 考试130010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2 4 考试130010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24考试130010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8 2考试13001016 形势与政策 2 考试通识教育任选课程684小计43608学科专业教育模块块学科基础课程02063001 数学史(一) 2 28 202063002 数学史(二) 2 28 2 02053005 普通心理学 2 28 202053006 教育学原理 2 28 2小计8112课程模块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学时数周学时及开设学期备注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科专业教育专业课程02054001 教育思想史* 3 42 202054002 儿童教育概论* 2 28 202054003 课程与教学论* 2 28 202054004 儿童发展心理学* 3 42 402054005 教育心理学* 3 42 40205400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 2 28 202054007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1 14 2 02054008 班级管理 2 28 2小计18 25202064011 高等代数* 4 56 4模块02064012 数学分析*(一) 4 56 402064013 数学分析*(二) 2 28 202064014 解析几何 3 42 302064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2 302064016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 2 28 2 02064017 初等数论 2 28 202064018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2 28 2 02064019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 1 28 2 02064020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 28 2 小计25 36402054022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一) 1 28 202054023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二) 1 28 202054024 汉字文化与书写(一) 1 28 202054025 汉字文化与书写(二) 1 28 202054026 简笔画(一) 1 28 202054027 简笔画(二) 1 28 202054028 手工制作(一) 1 28 202054029 手工制作(二) 1 28 2 02054030 儿童剧创作与表演(一) 1 28 2 02054031 儿童剧创作与表演(二) 1 28 2 02054032 儿童文学 3 42 2 02054033 课件设计与制作 2 28 2小计15 350课程模块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学时数周学时及开设学期备注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综综专02055001 陶行知教育思想 2 28 202055002 教育社会学 2 28 2合教育模块合素质课程业综合选修02055003 德育原理 2 28 202055004 教育哲学 2 28 20205500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2 28 202055006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方法2 28 202055007小学师生互动原理与技巧2 28 202055008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28 202055009 社会心理学 2 28 202055010 学校心理学 3 42 202055011 教师公关与礼仪 2 28 202055012 教师嗓音的发声与保健 2 28 202055013 小学社会课程与教学论 2 28 202055014 手工制作工艺 2 28 202055015 美术鉴赏 2 28 202055016 音乐鉴赏 2 28 202055017 网页制作与网络建设 2 28 202055018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一) 1.5 21 202055019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二) 1.5 21 202055020 书法艺术 2 28 202055021 社会学 3 42 202055022 西方哲学史(一) 2 28 202055023 西方哲学史(二) 2 28 202065026 南京民俗与览胜 2 28 202065027 奥数研究 2 28 202065028 数学名题选讲 2 28 2小计39 专业内选修课程(10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29学分)课程模块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学时数周学时及开设学期备注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综合教育模块综合素质课程素质拓展00006001 文化素质讲座 1 √√√√√√√√至少10个00006002 各类社团活动 1 √√√√√√√至少1个00006003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1 √√00006004 入学教育 1 √综合实践课程专业实习(一)10 1周1周1周1周专业实习(二)4周6周00006005研究性学习与学年论文6第一~二学年与导师制、学年论文整合00006006研究性学习与毕业论文第三~四学年与导师制、毕业论文整合技能训练与考核 2小计18总计170备注:1.标出“*”的为核心课程;2.标出“”的为实践课程;3.学科专业模块中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专业理论课程考核方式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及限选课程说明1.教育心理专题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教育观,帮助学员提高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育心理学概述、身心发展、学习心理(学习的概述及学习理论)、知识的获得与应用、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学习策略、学习的动力机制(动机、情绪和情感)、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课堂学习管理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等2.科学与技术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3.人类与社会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以人在社会中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为线索,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阐述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员较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认识人类社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从事小学《社会》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文科综合性课程,其内容覆盖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许多学科,主要包括: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及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社会运行过程中婚姻与家庭、国家与政权、阶级与阶层、军队与战争、农业与工业、商业与贸易、宗教与民俗、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当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等。
4.汉语通论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以汉语的形成和发展为基本线索,着重介绍汉语在各个主要历史时期的嬗变和主要特征,以及汉语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员掌握丰富的汉语知识,具备较深厚的语言文化修养,并初步形成理解和关注语言发展的兴趣,从而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奠定语言素养方面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汉语的形成及其特点;汉语语音的特点及其演变概况;汉字的产生、特点及其演变:汉语词汇的特点、演变和汉语词汇学的发展;汉语语法的特点、发展概况和研究简史;汉语修辞学的产生、演变和研究范畴;汉语方言的地域划分、特点和演变概况等。
5.课程与教学论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员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动态与趋势,能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
提高学员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研究、课程与教学改革趋势等。
本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密切结合我国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体现系统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6.比较初等教育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7.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知道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动向;掌握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初步加以运用;学会用一些具体的思想和方法来处理小学数学教育情境中的一些问题,能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日常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事件、现象和问题;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并能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目的;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认识;小学数学学习概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主要学习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及其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机、态度与自信等情感的培养;小学数学的概念、计算、几何、问题解决等教学分析;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等。
8.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探讨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审视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能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研讨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开展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原则,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学科研等。
本课程的实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和研究有关原理和方法的同时,紧密联系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体现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9.现代教育原理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10.艺术概论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电视课1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艺术总论、艺术种类、艺术系统和艺术鉴赏四部分,涉及古今中外建筑、雕塑、书法、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电视、摄影等16个艺术门类。
主要通过各种艺术理论、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等的分析,对各类艺术事例的鉴赏,使学生得到审美感受和愉悦,受到素质教育中“美育”的核心内容--艺术美的熏陶,提高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11.哲学引论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哲学引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教育管理专业的限选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了解一般哲学的涵义、论域和功用,中西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理解哲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哲学的思维方法,从而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能力,丰富、提高人的道德精神境界。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哲学是什么;中西哲学发展史略;存在论;知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哲学的当代变革等。
12.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限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知道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了解这门课程的研究范围以及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掌握与小学数学教育密切相关的若干现代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有课内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小学数学教育中所出现的情境或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能简单说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基本教育目标的思想,并能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概述、抽象化方法、归纳、类比、观察与实验、非逻辑方法、符号化、模型化方法、几何思想、变量思想、极限思想、可能性、统计思想、关系映射反演法、化归方法、公理化方法、体积思想、数学美等。
1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之一,又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它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
任何教学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化教学的处方的一门学科。
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习理论、课程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方法等科学基础上的技术,也可以称为科学的技术。
当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渗入人心,由理论探讨转向政府行为和教师的自觉实践时,如何摆脱“应试教学”的桎梏,从粗放式的增加投入精力与时间走向着眼于提高教学效益越来越显得极为重要。
教学设计正是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一种现代技术。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和课程教学理论工作者正在从不同的侧面对系统教学设计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并致力于在中小学实践中的推广运用。
由于前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界未将教学设计的理论纳入到自己的视角,因此,导致了一种误区,即把教学设计看成是一份好的教案设计(或实录)再加上评点而已。
作为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科学”,教学设计不只是指采用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它旨在通过精心设计创立的教学系统为学习者提供最有力的教学条件,用以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教学设计的课程,旨在提高教师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设计、开发及评价恰当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和“为学习设计教学”的能力,掌握提高教学素养和形成个人风格的具体形式方法,运用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设计学习目标、多种媒体组合教学传递、教学策略以及优化教学系统的能力,掌握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和修订完善教学活动的能力,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能力和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的意义和功能、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和概念模式、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发展和制定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与组合应用、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和教学的修改完善、典型学科教学设计的示例和分析。
14.英语II(1)(2)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两学期。
英语(2)是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该课程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制作的一套远距离英语基础课程。
课程的编制者汇集了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中英两国专家,旨在通过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的学习和读、听、说、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英语(2)的文字教材包括《电大英语教科书II》(Course book II)、《电大英语学生手册II》(Student’ s Handbook II )和《电大英语教师指导书 II 》(Teacher’ s Guide II)。
文字教材为学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练习,供学员在课后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加大实践量。
这对于以远距离形式学习的学员是十分必要的。
除增加实践的机会外,还可以利用书后所附的练习答案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英语(2)的电视课/录象由英国专家和中央电大有经验的英语教师联合授课,配合默契、语言流畅、语音语词准确清晰,配之以由英国专家、留学生参加录制的情景对话以及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英语教学片《英国风情》等,使学员有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地地道道的英语,从多方面加大英语的输入量,从而获取了极佳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使其英语水平逐步提高。
英语(2)配有三盒录音带。
其内容不仅包括录象或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还包括一些帮助学生实现听说教学要求的练习。
英语(2)教科书中的每讲(Programme)分为Pre-TV,TV和Post TV,各部分内容均围绕电视课展开,这三个教学阶段使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多媒体课程的特点,引导学员逐步适应远距离学习的模式,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