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作用叶片泵
用次数 一次吸、排油过程。 叶片安装 叶片后倾 面曲线 几何中心 完整的圆。
双作用叶片泵
次吸、排油过程。 叶片前倾 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
每转作 转子每转一圈,完成 转子每转一圈,完成二
定子内表 定子内表面曲线是一 定子内表面由四段圆弧
定、转子 定子与转子偏心安装
同心安装
续上表
单作用叶片泵
双联叶片泵
• 组成:两套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转子、配油盘在一个泵 体内组成,通过一根转动轴带动两个泵同时工作,它有一 个共同的进油口和两个独立的出油口。分开使用,如两个 独立的叶片泵,但结构紧凑 ; 合并使用,可增大流量 • 优点:可以节省功率损耗,减小油液发热,提高系统的总 效率,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常用于:运动部件既需要轻载高速,又需要重载慢速的场 所。轻载快速时,双泵同时供油;重载慢速时,小泵供油, 大泵卸荷
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
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
3、双作用叶片泵流量
结 论
双作用叶片泵为定量泵,双作用叶片 泵仍存在流量脉动,当叶片数为4的整数 倍、且大于8时的流量脉动较小,故 通常 取叶片数为12或16。
4、结构特点
1、定子工作表面曲线 2、配油盘
(1)叶片间的夹角 (2) 卸荷三角槽 (3)环形槽
转子径
双作Fra Baidu bibliotek叶片泵
径向力相互抵消。
向受力
存在不平衡的径向力 调节定子和转子的 偏心距 e即可变量。如
变
量 果改变 e 的方向出现- e ,就可改变泵的进、
不能变量
出油口(双向泵)
3.叶片倾角 FN 分解
FT=FNsinβ
——垂直于叶片,增大了 摩擦,且易使叶片折断 Fp =FNcosβ ——和叶片底部液压力平 衡 压力角: 定子对叶片的法向反力FN与 叶片运动方向的夹 角。 倾角:叶片与径向半径的夹角。
叶片泵的叶片倾角一般取为10°~14°。
Go
一般叶片倾角 为13 °
减少叶片对定子作用力对高压双作用叶片泵来说, 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高压双作用叶片泵必须在结构 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常用的措施有: (a)减少作用在叶片底部的油压力。将泵压油腔的 油通过阻尼孔或内装式小减压阀接通到处于吸油腔的叶 片底部,这样使叶片经过吸油腔时,叶片压向定子内表 面的作用力不致于过大。
四、单作用叶片泵
吸油窗口 压油窗口
压油口
吸油口
转子
定子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⑴ 构成
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和端盖组成;定子内表面为
圆柱面,转子偏心; ⑵ 封闭工作腔 由两相邻叶片、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配油盘形成; ⑶ 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一次 —单作用泵; ⑷ 改变定子和转子的偏心距,可改变泵的排量 —变量泵。
V 2 DBe=4 RBe
q Vnv 4 RBenv
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
理论流量: q Vn 4 RBen 实际流量: q Vnv 4 RBenv
∵ 单作用叶片泵定、转偏心安装 ∴ 其容积变化不均匀 故 有流量脉动,叶片应取奇数一13∽15
结构特点
单作用叶片泵配油盘上叶片底部的通油槽,通 常做成高压腔和低压腔,即高压腔通压力油,低压腔 通吸油。当叶片处于吸油腔时,叶片底部和配油盘低 压腔相通也参加吸油;当叶片处于压油腔区时,叶片 底部和配油盘高压腔相通向外压油。叶片底部的吸油 和压油作用,正好补偿了工作容积中叶片所占的体积, 所以叶片体积对泵的瞬时流量无影响。
(2) 卸荷三角槽:当两相邻叶片之间 的油液从定子封油区(即定子圆 弧部分)突然转入压油窗口时, 使其油压力迅速达到泵的输出压 力,油液瞬间被压缩,使压油腔 中的油液倒流进来,泵的瞬时流 量减少,引起流量脉动和噪声。 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现象,在配油 盘上叶片从封油区进入压油窗口 一边开卸荷三角槽,如图3.21所 示,这样使相邻叶片间的密封容 积逐渐地进入压油窗口,压力逐 渐上升,从而消除困油现象和由 于压力突变而引起的瞬时流量脉 动和噪声。卸荷三角槽的尺寸通 常由实验来确定。
外反馈式变量叶片泵-通过限定泵的工作压力来调节 从而调节q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应用
执行机构需要有快、慢速运动的场合, 如:组合机床进给系统实现快进、工进、快退等
快进或快退:用AB段 工进: 用BC段
或定位夹紧系统
夹紧结束保压:用C点 定位夹紧:用AB段
单、双作用叶片泵比较表
知识点3 叶片泵
• 一、叶片泵的特点与分类
• 1、特点
• 叶片泵在机床液压泵中应用最广泛。
• 优点:结构紧凑,工作压力较高,流量脉动小, 工作平稳,噪声小,寿命较长。 • 缺点: 吸油特性不太好,对油液的污染也比较 敏感,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比较高。 • 一般叶片泵工作压力为7.0MPa,高压叶片泵可达 14.0MPa、20MPa。
• 二、叶片泵的分类
• 1、按其排量是否可变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 2、按作用次数的不同分为单作用泵和双作用泵。 •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一次。 • 双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二次。 • 双作用叶片泵与单作用叶片泵相比,其流量均匀性 好,转子体所受径向液压力基本平衡。 • 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为定量泵;
结构特点
为使叶片能顺利的向外运动并始终紧贴定子, 必须使叶片所受的惯性力、叶片与定子间的摩擦力及 叶片的离心力等的合力尽量与转子中叶片槽的方向一 致,以免侧向分力使叶片和定子间产生摩擦力影响叶 片的伸出,为此转子中叶片槽应向后倾斜一定角度 i。 图为单作用叶片泵的配流盘和转子结构简图。
五、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利用泵的工作压力的反馈作用来实 现变量的
1、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 设定子直径为D,转子直径为d,宽度为B,两叶片间夹 角为,叶片数为Z,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为e。当单 作用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时,每两相邻叶片间的密 封容积变化量为V1-V2。 V=(V1-V2 )Z
D d 2 2 V1 [( e) ( ) ] B 2 2 2 D d 2 2 V2 [( e) ( ) ] B 2 2 2
(b )减少叶片底部受压力油作用的面积。可以用 减少叶片厚度的办法来减少压力油对叶片底部的作用力, 但受目前材料工艺条件的限制,叶片不能做得太薄,一 般厚度为1.8~2.5 mm 。
(3) 采取双叶片结构,如图 3.23所示。在转子2的槽中装有两个 叶片1,它们之间可以相对自由滑动, 在叶片顶端和两侧面倒角之间构成 V 形通道,使叶片底部的压力油经过 通道进入叶片顶部,因此使叶片底 部和顶部的压力相等,但承压面积 不相等,适当选择叶片顶部棱边的 宽度,这样即可保证叶片顶部有一 定的作用力压向定子 3,同时又不致 于产生过大的作用力而引起定子的 过度磨损。
• 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变量泵。
三、双作用叶片泵
⒈ 结构 ⑴ 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组成;
⑵ 定子内表面由两大半径圆弧、两小半径圆弧 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
⑶ 定子、转子同心; ⑷ 在配油盘上开有四个配油窗口,两个与吸油 口相通,两个与压油口相通。
2.工作原理
当转子顺时针方 向旋转时,密封工作 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 右下角处逐渐增大, 为吸油区,在左下角 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 为压油区;吸油区和 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 油区将吸、压油区隔 开。
3、叶片倾角 4、提高双作用叶片泵压力的措施
1 、定子工作表面曲线
定子曲线
组成: 四段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 过渡曲线确定的原则: (1) 保证叶片贴紧在定子内表 面上; (2)使叶片在转子槽内径向运动时 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均匀; (3)使叶片对定子的内表面的冲 击尽可能小。 通常选用的 过渡曲线:
“等加速一等减速”曲线 阿基米德螺旋线 高次曲线
(4) 采用复合叶片结构,如图 3.24 所示。叶片 由母叶片 1 和子叶片 4 组成,母叶片和子叶片能相对 滑动,母叶片根部 L 腔经转子 2 上虚线所示油孔始终 与所在油腔相通,子叶片和母叶片之间的小腔C通过 配油盘的环槽使K槽总是接通压力油。当叶片在吸油 区工作时,母叶片 1 根部 L 腔不受高压油作用,推动 母叶片压向定子的作用力仅为C腔的高压油作用而压 向定子,这就相当于减少叶片底部承受压力油作用 面积,使该作用力较小,保证叶片与定子接触良好。 这种方法用于额定压力达21 MPa的高压叶片泵上。
(3) 环形槽 : 压油窗口一部 分油通过 a 与配流盘端 面环形槽相连,而环形 槽又与叶片泵转子上叶 片槽底部相通,使压力 油通至叶片槽底部,以 便增大叶片对定子表面 的压紧力来防止漏油, 这样提高了泵的容积效 率。
3、叶片倾角
叶片在转子中放置时应当有利于叶片在转子的槽中滑 动,并且叶片对定子及转子槽的磨损要小。叶片在工作过程 中,受到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使叶片紧密地与 定子接触。设当叶片转至压油区时,定子内表面给叶片顶部 反作用力为FN,其方向沿定子内表面曲线的法向方向,该力 可分解为两个力,即与叶片垂直的力FT和沿叶片槽方向的力 F,如图3.22所示。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定子;2 —压油口;3 —转子;4 —叶片;5 —吸油口
5
⒉ 工作原理
⑴ 封闭工作腔:
由两相邻叶片、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
面、配油盘形成;
⑵ 吸油:叶片从小半径圆弧→大半径圆弧 压油:叶片从大半径圆弧→小半径圆弧 ⑶ 泵每转一转,各吸油、压油两次—双作用泵 ⑷ 定量泵
双作用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对称的吸油腔和压油腔,
2、配油盘
(1)叶片间的夹角 配油盘的作用是给泵进行配油。 为了保证配油盘的吸、压油窗口在工作 中能隔开,就必须使配油盘上封油区夹 角 (即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之间的夹 角)大于或等于两个相邻叶片间的夹角, 如图3.20所示,即:
2 Z
式中:Z —— 叶片数。 2 若夹角小于 Z ,就会使吸油和压 油窗口相通,使泵的容积效率降低。此 外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 应当等于或大 于配油盘上封油区夹角 ,以免产生困 油和气穴现象。
4、 提高双作用叶片泵压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a)端面间隙自动补偿 这种方法是将配油盘的一 侧与压油腔连通,使配油盘在液压油推力作用下压 向定子端面。泵的工作压力越高,配油盘就会自动 压紧定子,同时配油盘产生适量的弹性变形,使转 子与配油盘间隙进行自动补偿,从而提高双作用叶 片泵输出压力。该方法与提高齿轮泵压力方法中的 齿轮端面间隙自动补偿相类似。 (b)减少叶片对定子作用力 前已阐述,为保证叶 片顶部与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所有叶片根部都与 压油腔相通。当叶片在吸油腔时,叶片底部作用着 压油腔的压力,而顶部却作用着吸油腔的压力,这 一压力差使叶片以很大的力压向定子内表面,在叶 片和定子之间产生强烈的摩擦和磨损,使泵的寿命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