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治耳鸣作用浅析

合集下载

石菖蒲治疗耳鸣有奇效

石菖蒲治疗耳鸣有奇效

石菖蒲治疗耳鸣有奇效石菖蒲别称菖蒲叶、香菖蒲,是一味清热利湿健脾开胃,通窍温肺的中草药材,临床医学上可以用以医治记忆减退耳聋,下边一起来了解一下石菖蒲治耳鸣偏方。

石菖蒲治耳鸣偏方小偏方一石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先用凉水侵泡1钟头,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2次,10天为1治疗过程,一般服食1~2个治疗过程。

小偏方二用菏叶、苦丁茶、黄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份,做成枕头芯,常常枕之。

小偏方三黄芩、党参各20克,炙甘草、川芎、黄芩各10克,升麻、通草各8克,橘子皮、柴胡各6克,石菖蒲5克。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以餐后约三十分钟吃药为宜)。

5天1个治疗过程,持续吃药3个治疗过程。

小偏方四用石菖蒲6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内服。

同屏萃取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一次10粒。

吃药一周,耳鸣依然。

小偏方五黄菊花6克,石菖蒲5克,远志2.5克,生杭芍9克。

水煎取汁。

泡荼温饮。

小偏方六取熟地50克,黄柏、石菖蒲各9克。

放进石锅内,放水500ml,浓煎至250ml,取汁。

每天1剂,温服。

耳鸣饮食疗法强烈推荐1、麻黄菊花汤取天麻10克,黄菊花10克,鲜芦根30克,冬瓜皮30克,放水煎汤。

每天服1~2次。

2、黄菊花粳米粥提前准备梗米100克、黄菊花50克,先将黄菊花熬出菊花水,在把梗米放进熬好的黄菊花水里熬成粥。

3、桑葚子糯米甜酒桑椹子5000克,绞汁,与糯米糕(檽米3000克熬成)翻拌,再下酵母适当装罐,外敷棉絮和麦草隔热保温,七天上下就可以斟酒服食。

每一次四汤勺,用开水冲服。

用以肾精不足之耳聋耳鸣视力模糊头昏眼花等衰退病症。

4、核桃仁五味蜜糊核桃仁5-8个(去壳),五味子3克,纯蜂蜜适当,共研泥状服用。

有补肾填精功效。

能冶疗肾虚耳鸣,盗汗,频繁遗精,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治疗耳鸣的功效的中药

治疗耳鸣的功效的中药

治疗耳鸣的功效的中药耳鸣,又称耳鸣症,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患者在没有外界声音的情况下感觉到有声音传入耳中,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医认为,耳鸣多与肝肾虚弱、心火上炎、心火上扰等有关,因此在治疗耳鸣时,中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首先,常用于治疗耳鸣的中药有天麻。

天麻具有疏肝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对于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引起的耳鸣有很好的疗效。

天麻入药后能够平抑肝阳,缓解耳鸣症状,同时还能舒肝清热,减轻疼痛感,对于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当耳鸣伴有头晕、健忘、失眠等症状时,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安神的功效,对于因肝肾不足引起的耳鸣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枸杞子入药后,可以滋养肝肾,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轻耳鸣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治疗耳鸣的中药中还常用石菖蒲。

石菖蒲具有疏肝熄风、宁心安神的功效,对于因肝火上炎或心火上扰引起的耳鸣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石菖蒲入药后,能够疏肝清热,宁心安神,缓解耳鸣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中药治疗耳鸣时,还可以结合其他药材,如茯苓、白术、熟地黄等,制成中药煎剂,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合理搭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中药的治疗,可以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病情,达到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在治疗耳鸣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对于因肝肾虚弱、肝火上炎、心火上扰等引起的耳鸣症状,中药疗效显著,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患者选择。

在治疗耳鸣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照医嘱,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好疗效的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尽快康复,恢复健康。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在没有外界声源时,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声、鸣声、哨声等异常声音的感觉。

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耳部疾病、全身性疾病、心理因素等。

在中医理论中,耳鸣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经络阻滞等有关。

中药治疗耳鸣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达到缓解耳鸣症状的目的。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耳鸣的中药。

首先是熟地。

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对于因肾阴不足导致的耳鸣,熟地常常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肾阴不足时,耳部失去滋养,容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熟地可以补充肾阴,使耳部得到滋养,从而缓解耳鸣。

其次是山药。

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无法上荣于耳,也可能导致耳鸣。

山药既能健脾,促进气血的生成,又能滋肾,从根本上改善耳鸣的状况。

山茱萸也是一味良药。

它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作用。

对于肝肾亏虚引起的耳鸣,山茱萸可以补肝肾之虚,增强耳部的功能,减少耳鸣的发生。

在活血通络方面,丹参是常用之品。

丹参能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耳鸣有时是由于耳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丹参能够疏通耳部的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耳鸣症状。

黄芪是一味补气的中药。

它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

对于因气血不足导致的耳鸣,黄芪可以补充人体的正气,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从而缓解耳鸣。

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血虚导致耳部失养,或者血瘀阻塞耳部经络,都可能引起耳鸣。

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对于此类耳鸣有较好的疗效。

石菖蒲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效。

耳鸣有时与痰湿蒙蔽清窍有关,石菖蒲可以化痰开窍,使耳部清窍畅通,减轻耳鸣。

磁石有镇惊安神、纳气平喘、平肝潜阳的作用。

对于因肝阳上亢、心神不宁导致的耳鸣,磁石能够平肝潜阳、镇惊安神,从而缓解耳鸣症状。

除了上述单味中药,还有一些中药方剂也常用于耳鸣的治疗。

比如六味地黄丸,它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耳鸣。

耳鸣-石菖蒲塞耳:通气利窍60+生甘草10煎服

耳鸣-石菖蒲塞耳:通气利窍60+生甘草10煎服

耳鸣-石菖蒲塞耳:通气利窍60+生甘草10煎服拒绝失传:耳为清气之海!耳鸣了,一味药塞耳朵里,塞好为止(原题)来源微门诊列位看官,今天我们来和您聊一个话题,这就是关于耳鸣。

耳鸣,是一种顽症,病因复杂,难以根除。

以往,本订阅号撰写过多篇文说,详述简便调理之法。

看官感兴趣,不妨订阅本号,然后详加翻阅。

今天在这里,我们要给您说的一张外治法。

这张外治法,只用一味药,可谓简洁迅速。

它不见得治本,但是常常可以治标,用以改善症状。

这就是妙用石菖蒲。

准备中药石菖蒲适量,研为细末,用棉纱布包裹成大小适中的药球,然后塞入耳道中,切忌塞入过深,以免取之不出。

没事的时候即可佩戴,气味变淡了就可以换药。

日久见效。

这个办法,源于哪里呢?它脱胎于《肘后方》。

《肘后方》里面有一个方子,专门用于治耳鸣,这就是利用石菖蒲和巴豆,做成药丸,塞入耳道。

这里面的巴豆实难获取,而起主要作用的,乃是石菖蒲。

故而,我们完全可以取石菖蒲外用。

与之类似的,还有一法,就是取新鲜的石菖蒲捣汁滴耳,可以散邪通窍,改善耳鸣。

与此同时,如果能配合内服,效果更好。

可以取石菖蒲60克,生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

这个办法,最初载于1992年的《陕西中医》杂志。

此外,也可以用石菖蒲适量,取药汁,配合猪肾、葱白来煮粥服用。

但是阴虚火旺的人,不要内服石菖蒲。

现在我们来说说这里的门道。

石菖蒲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草根。

它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它一般在秋冬二季采摘,取出泥沙和根须,晒干即可。

这东西,在我国浙江、江苏和四川等地多见。

作为中药材,它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辛、苦、温,入心经和胃经,善于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如果说一个人,痰热之邪阻于中焦,或者患癫痫等病,医家常常用到的它。

它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治疗耳鸣耳聋。

《本草经疏》说它“五脏之壅遏既彻,则气窍应之而痛,故聪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

《别录》说它“聪耳目,益心智,高志不老”。

【耳聋耳鸣二药:石菖蒲10克、骨碎补10克】

【耳聋耳鸣二药:石菖蒲10克、骨碎补10克】

【耳聋耳鸣二药:石菖蒲10克、骨碎补10克】
耳鸣耳聋,用两味药,一补一通,能把问题轻松化解掉。

石菖蒲和骨碎补各10克,将药物洗净之后,水煎去渣,取药汁服用即可,每天煎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第二次服用前,需要把药汁加热一下。

这个方的奥秘在于,一味药负责通,一味药负责补,一通一补,相得益彰。

石菖蒲负责通,味辛苦,性温,归心经和胃经。

非常显著的功能就是开窍。

尤其是开心窍和耳窍,效果往往令人满意。

耳鸣耳聋,自然是耳窍不通所致。

所以我们用石菖蒲通耳窍。

骨碎补负责补。

味苦辛,性温,归肾经和肝经。

耳鸣耳聋的发生,和肾精亏虚有关。

肾开窍于耳。

肾精不足,会诱发耳窍不聪。

这是改善耳鸣耳聋的根本之道。

所以,我们用骨碎补来添肾精,起到治本之效。

可以说,石菖蒲在前,骨碎补在后,两者相互配合,通补有度,共奏交通心肾之效。

但是,由于石菖蒲和骨碎补都性温,所以肾阴亏虚、潮热盗汗、便干尿黄、心烦失眠、口不干燥和正在发热的人千万不要用。

如果没有上述证候,兼具腰膝乏力、腿酸腰痛、畏寒怕冷的耳鸣患者,都可以应用这个方法。

附:《医林改错》王清任
通气散:治耳聋不闻雷声。

余三十岁立此方。

草药:柴胡一两香附一两川芎五钱为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

石菖蒲治耳鸣作用浅析

石菖蒲治耳鸣作用浅析

石菖蒲治耳鸣作用浅析
曹淑霞;唐迎雪
【期刊名称】《中华当代医学》
【年(卷),期】2005(11)12
【摘要】耳呜病名见于《内经》,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呜响的听觉幻觉,往往伴
随听力下降。

我国耳呜发生率为15%-17%。

祖国医学认为,导致耳呜的病因、病理有多方面。

《医学入门》卷五指出:“耳鸣乃是聋之渐也”。

《内经》论及耳呜病因有外感寒、暑、湿、燥,脏腑内伤等。

《灵枢·决气篇》说:“精脱者,耳聋”。

《素问·藏气法时论》言:“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巢元方认为:“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呜”。

现代医学认为主观性耳呜见于耳部疾病、高血压、颅脑损伤等;客观性耳呜见于颈静脉瘤、鼓膜张肌、咽鼓管异常开放等¨J。

另外重度耳聋与低铁有关。

【总页数】2页(P75-76)
【作者】曹淑霞;唐迎雪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45
【相关文献】
1.何迎春教授辨治耳鸣经验浅析 [J], 钟航
2.益气聪明汤辨治耳鸣临床经验浅析 [J], 王鑫浩;徐福雪
3.益气聪明汤辨治耳鸣临床经验浅析 [J], 王鑫浩;徐福雪;;
4.石菖蒲治疗耳鸣20例 [J], 潘米川;于峥嵘
5.石菖蒲治疗耳鸣有奇效 [J], 李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菖蒲、路路通为何治耳聋】:耳为九窍之...

【石菖蒲、路路通为何治耳聋】:耳为九窍之...

【石菖蒲、路路通为何治耳聋】:耳为九窍之...
【石菖蒲、路路通为何治耳聋】:耳为九窍之一,以通为顺,闭则为逆。

石菖蒲气味芳香,善开诸窍,祛痰化湿,为治邪蒙清窍所致耳鸣耳聋要药,故《本草蒙筌》谓:“菖蒲辛苦,故九窍之痰可通;苦温燥湿辟寒,故痹疮之疾可治。

”路路通味苦辛而平,功能理气活血,具通利之性,既能行气利水,又能活血通络,行周身气血,《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性大能通十二经穴。

”故有其名。

二药相使而用,则气血能行,痰湿可除,耳窍可开,用统治耳聋耳鸣方内加入二味,常有奇效。

若外邪袭表者,可参入银翘桑菊之列;痰湿为患者,则加入温胆平胃之内,气虚致病者,则配入益气聪明汤中,肾阴不足者,可与六味左归同用,随证投之,获益良多。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石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

一味中药巧治耳鸣,胜过西药,人人吃得起

一味中药巧治耳鸣,胜过西药,人人吃得起

一味中药巧治耳鸣,胜过西药,人人吃得起引起耳鸣(功能性耳鸣)的病因虽多,但不外有内伤和外感之分。

耳鸣:内伤病机多为恼怒化生风火,伤损少阳肝胆,风火循经上逆,以致耳窍闭阻;或惊恐伤肾,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养清窍,耳窍不利。

外感病机多为风邪侵袭,壅遏清窍。

耳鸣有虚实之分。

《景岳全书》说:“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

”《医贯》也说:“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或减轻者,虚也;手按之而愈鸣者,实也。

”【石菖蒲】:石菖蒲味辛苦、芳香,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

其辛可制风,芳香能醒心神,辛温相加可上开清窍,苦可燥湿化痰,辛开苦降,能上能下,善治耳鸣耳聋之证,实乃开通耳窍之圣药,为历代治耳病之良药。

所以《名医别录》谓其“聪耳明目,益心智”;唐代医药学家甄权在《药性论》也中称,石菖蒲主治“耳鸣”。

因此,石菖蒲为开耳窍之佳品,可作为耳鸣的治疗专药。

【病例验证】:张某,男,52岁,河南人,耳鸣患者。

患病约八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耳鸣现象,安静时如耳内蝉鸣,并影响听力,西医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用中西药治疗,症状改善不大。

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特殊慢性病,平时食欲差,伴有疲倦乏力、腰膝酸困等现象,大小便睡眠等无明显异常,查舌脉气色等属气血亏虚征象。

【耳鸣予处方】:黄芪60克,红参6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陈皮12克,当归13克,升麻8克,柴胡8克,生姜2片,大枣30克,路路通20克,石菖蒲60克,仙鹤草60克,葛根60克,骨碎补15克。

大约使用上方加减调理半月左右,耳鸣症状消失能八九成以上,患者自行停药;后因为其他病来诊,随访耳鸣症状未复发。

注:以上病案、方药、方法供同道及患者参考;症状复杂,建议找中医医师就诊。

温馨提示。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问题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问题

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耳鸣问题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在没有外界声源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感觉。

它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耳鸣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火郁结、风热侵袭等。

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可以有效治疗耳鸣的中药。

一、熟地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熟地常常是重要的药材之一。

肝肾阴虚时,耳窍失养,容易出现耳鸣、头晕、腰膝酸软等症状。

熟地能够滋养肝肾之阴,补充阴血,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二、山茱萸山茱萸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它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耳鸣、眩晕、腰膝酸痛等。

与熟地相配合,能增强滋补肝肾的作用,对于改善耳鸣有较好的效果。

三、黄芪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

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作用。

气血亏虚是导致耳鸣的常见原因之一,黄芪能够补气养血,提升人体的气血水平,使耳窍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从而减轻耳鸣。

四、当归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在治疗耳鸣时,当归常与其他补血益气的中药配伍使用,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耳鸣症状。

五、白术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

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耳窍失养,则易发生耳鸣。

白术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气血,有助于缓解耳鸣。

六、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对于因痰湿内阻导致的耳鸣,茯苓能够祛湿化痰,使耳窍清利,从而减轻耳鸣症状。

七、石菖蒲石菖蒲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

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作用。

耳鸣有时是由于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石菖蒲能够开窍化痰,开通耳窍,对于这类耳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治耳鸣用石菖蒲骨碎补一通一补立见效!

治耳鸣用石菖蒲骨碎补一通一补立见效!

治耳鸣用石菖蒲骨碎补一通一补立见效!
治耳鸣用两味草药,一通一补立见效!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人在过了40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更严重。

今天小岐给大家推荐一个小偏方,通过一通一补的方式,解决耳鸣的问题!
治疗耳鸣的小偏方:
我们需要准备石菖蒲10克,还有骨碎补10克,这些都可以在中草药店买到哦!正常的浸泡煎熬,取汤,早晚服用。

药性分析:
别看就是简单的两味草药,原理就是一通一补。

石菖蒲,起通调的作用。

它有祛湿开胃,醒神益智,开窍理气等作用。

对耳窍不通有效哦!
骨碎补,起调补的作用。

耳鸣很大程度上也是肾虚的表现。

骨碎补归肾经和肝经,有补肾,活血,止血的作用,能为我们增添肾精。

但是要注意的是,石菖蒲是有毒性的哦,且不能多用哦!此外,这两味药是温补型的,阴虚阳亢,烦躁多汗,大便干燥尿黄的人就不要用啦!
其他方法:
1、用双手捏住鼻子,或者自然地屏住呼吸,咬紧牙关,使劲张大眼睛,让我们的气流通过耳窍,感到耳部有轰轰的声音即可。

坐上两三天,每天3-5次。

2、放松身心,调节最佳状态,将掌心搓热后,按住我们的耳门,反复按压5到10次。

3、可以自己配一些草药,制作一个聪耳明目的小枕头,比如:荷叶、菊花、苦丁香、石菖蒲、夏桔草、蔓荆子各等量,用作枕芯就可以哦!。

石菖蒲巧治耳鸣

石菖蒲巧治耳鸣

石菖蒲巧治耳鸣展开全文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痰病学》、《中华药海》、《中华临床中药学》一个单味药调治耳鸣的办法。

这就是利用中药石菖蒲。

方法如下——准备中药石菖蒲60克(干品可用30克),生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

这办法,择选自1992年的《陕西中医》。

现在,我们来聊聊这里面的门道。

话说这个石菖蒲,是一味古老的中药了。

它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此药性味辛、苦、温。

入心经和胃经,善于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它的主要作用,其实在于帮助我们化解中焦的痰湿之邪。

它辛香能宣散,苦可以燥湿,故而可以醒脾开胃。

苔腻的人、腹部胀闷的人、食欲不振的人,用它较好。

此外,由于它可以化痰,所以对于痰浊蒙蔽清窍所致的很多病,比如中风痰厥、癫痫、温病神识混乱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另外,就是石菖蒲治疗耳鸣、耳聋、健忘的功效了。

石菖蒲善于芳香类的中药。

芳香类的中药往往善于开窍、性能疏散,可以畅心怡志。

我们的耳窍,要想通达、伶俐,也需要石菖蒲这样的中药材来“疏散”一下。

它就像一把钥匙,把我们的耳窍打开,从而改善耳鸣。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用石菖蒲呢?有研究认为,证属肾气亏虚的人,可以应用。

中医的话讲,这就是所谓“肾虚气闭”。

肾,开窍于耳。

如果肾气不能上达于耳窍,那我们就会耳鸣耳聋。

这样的患者,往往有肾气不足的一些表现,比如说尿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

这个时候,拿石菖蒲通一下耳窍,令闭塞的耳窍打开,效果是不错的。

其次,石菖蒲调治耳鸣,对于湿邪阻滞耳窍的人,更为适合。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耳鸣呢?归纳起来,就是耳鸣的声音特别细小,但是持续不断,在思虑或者疲劳的时候比较明显,同时伴有诸如神疲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的症状。

舌质淡,或者舌头大而有齿痕,苔白,脉象细弱。

这种人,根本在于脾虚,不能运化湿浊,湿浊弥漫,阻遏了耳窍,所以耳鸣耳聋。

这类人为什么适合用石菖蒲啊?因为石菖蒲本身就是化湿浊的高手。

湿浊一散,耳窍就如拨云见日一般,恢复了功能。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功效1、化湿和胃。

石菖蒲辛苦气香,入胃经则能宣化湿浊、开胃消食,乃化湿和胃良药。

《本草备要》谓其“去湿逐风,脘痞不饥者,症见:胃脘胀满闷痛、饮食无味、食欲不振、形瘦体倦、苔腻脉细等,用之多效。

皆取其苦燥除湿、辛香宣散、利窍开胃、消积宽中之功也。

2、聪耳治健忘。

石菖蒲芳香利窍、疏散开达,《名医别录》谓其有“聪耳明目、益心智”之功,故善治迷惑健忘、耳鸣失聪等症。

如(《证治准绳》不忘散),即以菖蒲配远志等、专治迷惑善忘;《千金方》开心散,亦以本品配他药,主治健忘。

3、除痰开窍。

石菖蒲味辛性温,芳香清爽。

辛能开泄,温胜寒湿,芳香开窍。

且入心经,则能除痰浊、开心窍、宁神志,故凡痰湿蒙蔽清窍致致的神志昏乱,癫痫呆痴等症,每多常用,乃豁痰开窍、宁心安神佳品。

《本草从新》谓其“辛苦丽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故《梅氏验方新编》即以本品配生姜,共捣法灌服,专治痰迷心窍。

4、开窍宁神。

用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乱及健忘、耳鸣、耳聋。

本品芳香开窍、宁心安神,兼有化湿、豁痰、辟秽之功。

本品单用或配伍平肝、安神药同用,又可治癫狂、痴呆等证。

5、去湿止痒。

石菖蒲辛苦而温,辛温能化湿;苦燥可杀虫,故本品外用涂敷,有去湿疗疮、杀虫止痒之功。

《药性论》亦载,本晶“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对皮肤湿疮、疥癣等疾,皆可应用。

如《济急仙方》以菖蒲配蛇床子组方、为末涂搽,主治:阴汗湿痒。

6、散寒除痹。

石菖蒲芳香辛温,温可胜寒,辛香散湿;更走中焦、则可开发脾胃之气雨除风寒湿痹。

正如《本草求真》谓:“《本经》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

”本品既“主的肢湿痹,不得屈伸”(《名医别录》),亦治邪风冷痹、身体俱痛,如(《圣济总录》菖蒲散),以本品配乌头等,治冷痹身痛。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3.对小鼠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

4.降温作用。

5.解痉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其他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1.石菖蒲的功效:石菖蒲的功效是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石菖蒲可以开窍宁神,用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乱及健忘、耳鸣、耳聋。

石菖蒲可以宁心安神,兼有化湿、豁痰、辟秽之功。

石菖蒲能够化湿和胃,用于湿阻中焦。

石菖蒲可以醒脾和胃,是治疗湿阻中焦,脘闷腹胀之良药。

还有治痈疽疥癣、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内服外用均有效。

2.石菖蒲的作用:石菖蒲含挥发油,挥发油有明显镇静、降温、平喘作用。

石菖蒲水煎剂及去油水煎剂均有镇静、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石菖蒲水煎醇沉液具有增智、促进记忆获得、改善记忆障碍的作用。

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石菖蒲中含的细辛醚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石菖蒲与菖蒲的区别1、石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

菖蒲是一种植物。

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

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

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

2、石菖蒲属于一类中草药,菖蒲没有入药的作用。

3、石菖蒲属于菖蒲的一种,因此相较于菖蒲,种类较少。

菖蒲是什么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毫米,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长5-6厘米,具毛发状须根。

叶基生,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4-5毫米,向上渐狭,至叶长1/3处渐行消失、脱落。

叶片剑状线形,长90-100厘米,中部宽1-2厘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侧脉3-5对,平行,纤弱,大都伸延至叶尖。

花序柄三棱形,长40-50厘米;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长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狭锥状圆柱形,长4.5-6.5厘米,直径6-12毫米。

蒲的作用: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叶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菖蒲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丰富的品种,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充分应用。

石菖蒲治耳鸣作用浅析

石菖蒲治耳鸣作用浅析

石菖蒲治耳鸣作用浅析种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

治宜滋阴清热、补肾和血、通达清窍。

方用:骨碎补、红花、路路通、磁石、菖蒲、黄精、生地、女贞子、百合、菊花、桑叶、夏枯草、钩藤。

方中石菖蒲配伍骨碎补交通心肾,通窍聪耳。

石菖蒲化痰开窍,通心气善治耳鸣闭气;骨碎补活血补肾,“主骨中毒气”,肾开窍于耳,二者相辅相成,共奏交通心肾开窍聪耳之功[4]。

赵金铎用石菖蒲配伍骨碎补治疗心肾不交,失眠多梦,耳鸣耳聋诸证多有效验。

如赵氏治疗神经性耳聋每用《医林改错》通气散加配二药,有较好疗效。

又每用二药为主治疗链霉素中毒之耳聋,获得满意疗效。

虽《本经》谓菖蒲性味为“辛温”,但不可单纯理解为“能散、善行、多燥”,实有补心肝两脏气虚的作用。

《本经》认为菖蒲有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惑、延年等功效。

医家用治耳目失聪、耳鸣等证。

根据中医有关理论分析,此多属心虚,虚则补之,补则补其母,心属火,肝属木,木应春气温入肝以辛补之。

《本经》谓菖蒲“辛温”,当是取之补木生火之意[8],诚如李时珍所言:“菖蒲气温味辛,乃手少阴、足厥阴之药,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这进一步阐明了石菖蒲的功效。

参考文献[1]何爱明.耳鸣的治疗新法.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64:95[2]罗瑞莲.耳鸣耳聋患者的纯音听阈与微量元素.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5,2(6):59[3]吕景山.施今墨对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1[4]肖森茂.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333、334[5]李宪梅.菖蒲善治耳鸣耳聋.山东医药.1995,35(1):58[6]谭继雪.五苓散治疗耳鸣案.四川中医.1996,14:51[7]徐庆会.贾兴鲁运用石菖蒲治疗脑病经验.山东中医杂志.1998,17(3):13[8]王汉章.石菖蒲性味功效及主治今昔考.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2):12。

石菖蒲加路路通治好了耳鸣?

石菖蒲加路路通治好了耳鸣?

石菖蒲加路路通治好了耳鸣?
Q石菖蒲加路路通治好了耳鸣?女2019-03-07
描述:
我耳鸣耳内有声音多年。

中有石菖蒲每次用量为60克,水煎每天分两服。

石菖蒲加路路通治好了耳鸣?
A
李振东眼科副主任医师同煤集团总医院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耳鸣分为一下几种:周围神经性耳鸣病因未明,可能与神经纤维的变性引起纤维间交互传递或神经纤维传递变慢有关。

中枢神经性耳鸣常发生于原有或潜在的周围性听功能障碍之耳,如迷路或听神经手术后出现耳鸣。

也可由于紧张状态作为促发或加剧的因素而致耳鸣出现。

肿瘤、血管性异常、局部炎症、多发性硬化等侵及听径路者皆可发生耳鸣。

可能与脑供血不足有关,而脑供血不足的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硬化,与高血脂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脂,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

另外注意咽鼓管炎有可能导致的。

【一味中药治耳鸣】

【一味中药治耳鸣】

【一味中药治耳鸣】大城市中大厦众多,许多街头门诊所搞出“一味中药材治耳鸣”的宣传策划,实际上确实这般吗?耳鸣的原因非常复杂,要想医好,最先要掌握其实际原因,进而开展对于医治。

日常生活,假如长期性处在噪声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英语听力遭受影响,一旦主要表现为耳鸣,建议尽早到医院接纳正当性的查验与医治。

内伤势机多见气愤化生风热,伤损少阳胆肝,风热循经上逆,以至耳窍淤阻;或惊恐伤肾,肾虚气弱,元精不可以上养清窍,耳窍不好。

外感病机多见寒邪侵蚀,壅遏清窍。

耳鸣有实虚之分。

《景岳全书》说:“凡暴鸣而声近于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

”《医贯》也说:“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或缓解者,虚也;手按之而愈鸣者,实也。

石菖蒲味艰辛、芬芳,温性,归心肝胆经,具备利湿健脾开胃、通窍温肺、醒神益智类的作用。

其辛可制风,芬芳能醒心魄,辛温求和能上开清窍,苦可化湿止咳化痰,辛开苦降,能上能下,善治耳聋耳鸣之证,乃为启用耳窍之圣药,为各代治耳病之灵丹妙药。

因此《名医别录》谓其“聪耳清目,益思维”;唐朝医药学家甄权在《药性论》也中称,石菖蒲主冶“耳鸣”。

因而,石菖蒲为开耳窍之上品,可做为耳鸣的治疗专药。

耳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主要是耳朵的病症:如外耳道病症:外耳道炎、耳耵聍、外耳道异物等,耳内的急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耳道的美尼尔氏综合征、听神经瘤,都能造成耳鸣。

2、血管性病症:如颈静脉圆球瘤、耳朵里面小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源于静脉的耳鸣多见吵闹声,来源于主动脉的耳鸣与脉率的心搏相一致。

3、多种多样病症都可以引起耳鸣:基本上一切可造成耳疾的原因都可以造成耳鸣症状出現,但与英语听力中间的关联繁杂。

或许可能仅由於一小片盯聍触碰到耳鼓而造成耳鸣,但也可能是由於一个位於听神经的肿瘤而造成。

别的如耳硬化症(一种产生於耳内听小骨的病症)、耳毒副作用药物中毒、噪音这些均可造成不一样水平的耳鸣。

两味药代茶饮,化痰+化瘀,耳鸣心悸都能治

两味药代茶饮,化痰+化瘀,耳鸣心悸都能治

两味药代茶饮,化痰+化瘀,耳鸣心悸都能治
好几年前有个同村的老阿婆找到我,说她半夜老能听见蝉鸣是怎么回事?详细问了她的情况,老阿婆说就是心胸那里有点闷闷的,耳朵里还有蝉鸣的声音,晚上吵的她睡不着。

我宽慰说,您的这种情况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是痰瘀互结。

我为什么这么确定呢?因为在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老人家舌苔腻,舌质紫暗。

舌苔腻,说明有痰湿,舌质紫暗,说明有瘀血,这就是典型的痰瘀互结。

当一个人体内既有痰湿又有瘀血的时候,很容易把心窍给迷住,这个时候,人的感觉就是胸闷,心慌。

那耳鸣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也是正是因为心窍被痰湿瘀血堵住了,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心窍被痰湿堵住自然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这一系列症候。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有一个不错的小方子,就两味药:石菖蒲
和丹参。

丹参的第一大功效是活血,丹参肯定入心,尤其擅长养心。

能够把血脉里的一些瘀滞破开,本身还有一点清热的作用,气血瘀滞的久了就会有化热、化火的危险。

丹参既能把瘀滞疏通,又能把埋伏的阳火清解掉
还有一味药就是石菖蒲,相信各位耳鸣的患者对这味药并不陌生,菖蒲很香,这种香味的东西即便你把它包裹起来,它的味道也很难藏得住,所以石菖蒲能往外透,能把外界的邪气驱散,又能把人体郁闭不通的孔窍打开。

石菖蒲这味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耳聋耳鸣,因为它能开耳窍,又能化痰湿,芳香化湿,当耳窍被痰湿堵住的时候,石菖蒲可以把耳窍通开,再把痰湿水饮排出去,耳朵就会变得灵敏许多。

石菖蒲和丹参一起连用,一个化痰,一个化瘀,如此一来患者的耳鸣、胸闷的毛病自然就好了。

如果你也有耳鸣耳聋的问题欢迎留言,关注@耳科中医阮大夫,了解更多耳病详情。

石菖蒲与骨碎补治疗耳鸣的功效

石菖蒲与骨碎补治疗耳鸣的功效

石菖蒲与骨碎补治疗耳鸣的功效
在我们生活当中会出现耳鸣这一现象是很常见的,耳鸣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是可见的,就一个简单的过马路,就有可能使患有耳鸣的人出现车祸的风险,因为听不见以至于有车辆出现而不自知,从而导致悲剧发生。

下面就来介绍一味治疗耳鸣有效的方法。

石菖蒲负责通。

它味辛苦,性温,归心经和胃经。

它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功能,就是开窍。

尤其是开心窍和耳窍,效果往往令人满意。

耳鸣耳聋,自然是耳窍不通所致。

所以我们用石菖蒲通耳窍。

骨碎补治耳鸣: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暴干,捣末,用炮猪肾空心吃。

骨碎补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200克,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100克,牡丹皮100克五钱(俱酒炒),泽泻40克(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

每服25克,食前白汤送下即可治。

生命是可贵的别人耳鸣成为你人生中最后的绊脚石,所以保护自己的耳朵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去做的事情,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享有一片安宁是谈何容易,只有我们自己在生活当中做一些措施来保护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gramineusSoland的根茎。其味辛性温,归心、胃经,功能芳香化湿、豁痰降浊、明耳目、通九窍,现临床广泛用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乱或癫狂,而其聪耳开窍功用临床应用者少。石菖蒲实乃开耳窍之圣药,有化痰开窍,通心气之用。香能醒神,辛可制风,温可通络,苦可燥湿化痰,辛苦之性能上能下,善治耳鸣耳聋闭气。《本经》云其“通九窍,明耳目”。《名医别录》亦谓其“聪耳明目,益心智”。《药性本草》云其“治……耳鸣”。笔者认为石菖蒲为开耳窍之佳品,只要辨证精当,合理使用,在耳鸣的治疗中确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
虽《本经》谓菖蒲性味为“辛温”,但不可单纯理解为“能散、善行、多燥”,实有补心肝两脏气虚的作用。《本经》认为菖蒲有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惑、延年等功效。医家用治耳目失聪、耳鸣等证。根据中医有关理论分析,此多属心虚,虚则补之,补则补其母,心属火,肝属木,木应春气温入肝以辛补之。《本经》谓菖蒲“辛温”,当是取之补木生火之意[8],诚如李时珍所言:“菖蒲气温味辛,乃手少阴、足厥阴之药,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这进一步阐明了石菖蒲的功效。
石菖蒲治耳鸣作用浅析
耳鸣病名见于《内经》,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的听觉幻觉,往往伴随听力下降。我国耳鸣发生率为15%~17%。祖国医学认为,导致耳鸣的病因、病理有多方面。《医学入门》卷五指出:“耳鸣乃是聋之渐也”。《内经》论及耳鸣病因有外感寒、暑、湿、燥,脏腑内伤等。《灵枢?决气篇》说:“精脱者,耳聋”。《素问?藏气法时论》言:“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巢元方认为:“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现代医学认为主观性耳鸣见于耳部疾病、高血压、颅脑损伤等;客观性耳鸣见于颈静脉瘤、鼓膜张肌、咽鼓管异常开放等[1]。另外重度耳聋与低铁有关[2]。
3化湿开窍
湿邪阻遏清窍而致耳鸣,耳如蝉鸣,严重时鸣塞不能闻声,伴头昏重身浮肿,口干,大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浮而缓。治以利水渗湿,化气行水。临床用五苓散加味。即桂枝、僵蚕各12g,茯苓、白术各15g,猪苓、石菖蒲、蔓荆子各10g,泽泻、苡仁各20g,甘草5g。手太阳经分支进入耳中(听宫穴),其耳鸣乃因感受湿邪未除,病邪随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而致耳窍不灵,而鸣塞头昏。用五苓散化气行水,利水渗湿;方中蔓荆子、僵蚕上行祛风胜湿;苡仁渗湿健脾;石菖蒲入心经,辛温芳香,善化湿浊,聪耳明目。此方使湿邪去,耳窍灵,湿邪除,则脾胃健运输布功能正常其诸症皆愈[6]。《普济方》载菖蒲散,用石菖蒲十两,苍术五两。锉成块子,置于瓶内,用米泔浸七日,去苍术不用,只将菖蒲于甑上,蒸三两时取出,焙干捣为细末。每服二钱,粳米饮调下。一日三服,或将蒸熟者作指面大块,食后置口中时时嚼动,咽津亦可。方中菖蒲芳香化湿开窍,为历代治耳病之珍品,以此为君,又取苍术燥湿之力,实治湿浊上蒙耳鸣之良方。
参考文献
[1]何爱明.耳鸣的治疗新法.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64:95
[2]罗瑞莲.耳鸣耳聋患者的纯音听阈与微量元素.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5,2(6):59
[3]吕景山.施今墨对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1
[4]肖森茂.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333、334
老年耳鸣者,多属虚证,为本虚标实,或上实下虚,发病渐而缓,呈进行性加重,并多兼各种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治宜滋阴清热、补肾和血、通达清窍

。方用:骨碎补、红花、路路通、磁石、菖蒲、黄精、生地、女贞子、百合、菊花、桑叶、夏枯草、钩藤。方中石菖蒲配伍骨碎补交通心肾,通窍聪耳。石菖蒲化痰开窍,通心气善治耳鸣闭气;骨碎补活血补肾,“主骨中毒气”,肾开窍于耳,二者相辅相成,共奏交通心肾开窍聪耳之功[4]。赵金铎用石菖蒲配伍骨碎补治疗心肾不交,失眠多梦,耳鸣耳聋诸证多有效验。如赵氏治疗神经性耳聋每用《医林改错》通气散加配二药,有较好疗效。又每用二药为主治疗链霉素中毒之耳聋,获得满意疗效。
2化瘀开窍
临床上脑梗塞病人急性期过后,恢
复期常出现耳鸣一症,或如蝉鸣,或如鼓声,或如风入耳。耳为清空之窍,全身各大脉络聚于耳,脑梗塞特别是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血栓阻塞脑部脉络,气血凝滞不通,日久清窍壅阻,则出现耳鸣。临床治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窍,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屡试屡验。处方:川芎、石菖蒲、路路通、葛根各30g,桃仁、红花、赤芍、大枣、蝉蜕各10g,三七粉5g(冲服),麝香0.1g(冲服),生姜3片,老葱1根。该方活血祛瘀,菖蒲利气活血开窍,用量宜大。若治肾精不足,瘀血阻塞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即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云苓、枸杞子、白芍、当归、丹参各12g,石菖蒲8g,服3剂自觉症状基本缓解,去菖蒲继服,病情反复。度其病情反复与菖蒲有关,再加菖蒲,果然显效。菖蒲在此醒神防塞、活血利气开窍,用量不宜小[5]。
[5]李宪梅.菖蒲善治耳鸣耳聋.山东医药.1995,35(1):58
[6]谭继雪.五苓散治疗耳鸣案.四川中医.1996,14:51
[7]徐庆会.贾兴鲁运用石菖蒲治疗脑病经验.山东中医杂志.1998,17(3):13
[8]王汉章.石菖蒲性味功效及主治今昔考.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2):12
1宣气开窍
外感邪气或热病后期,余热留恋未消,邪气郁遏不泄,循经上扰,壅蔽清窍,阻碍气机则耳窍闭塞不通。或感冒风寒化热,蒙闭耳窍,病发“耳鸣”或“耳聋”。证见:耳鸣如闻潮声,自声增重,耳内胀闷,自觉耳内堵塞或隐痛,听力减退。治宜宣气通窍。《医心方》载用菖蒲、乌头(炮)各四分,为散,以棉裹,纳耳中,日二易。方取乌头气雄辛散,菖蒲芳香开窍,使邪气散,清气通,耳鸣耳聋自愈。名老中医施今墨先生常用石菖蒲配蝉蜕治疗耳鸣耳聋,认为蝉衣轻清升散,宣肺窍以增音;菖蒲宣气通窍,两药相合,并走于上,启闭开窍甚妙,故可治疗耳鸣耳聋,尤宜治邪干清窍,气机闭阻者[3]。张赞臣用石菖蒲配伍郁金治耳鸣耳聋,对伴有耳内发胀感者,有较好宣壅开闭之功。徐景藩善用石菖蒲配伍通草,治疗耳鸣重听,闭气不适,耳窍不聪。菖蒲宣化痰浊,通心气,开窍聪耳;通草通气开耳窍。二药合用开宣痰郁,通达气机,痰气开通,耳窍自聪[4]。干祖望用石菖蒲配伍路路通治疗耳鸣耳聋意义与本配伍相近。
4补虚开窍
经云:“肾开窍于耳”,肾气不足,耳为之不聪。贾兴鲁治肝肾阴虚,脑失滋养,而致脑空耳鸣,静时尤剧,夜寐不安,心烦急躁,舌红苔少,脉沉细。予石菖蒲30g,磁石30g,两味煎之送服六味地黄丸。石菖蒲芳香化浊,宣闭开窍,磁石益肾平肝、潜阳安神。二者配伍,一开一补,启闭开窍,平肝益肾,聪耳明目益彰。取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