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_四肢
放射科映像四肢拍摄方法
![放射科映像四肢拍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495fc99ec3d5bbfd0a7459.png)
标准片显示:1.腕关节呈侧位显示,位 于照片正中 2.尺桡骨远端重叠良好 3.各骨纹理 及周围软组 织清晰可见
肩胛骨侧位
肱骨
肱骨头
肩峰
锁骨 关节盂 肩胛骨背侧缘 肩胛骨腋缘 肩胛骨脊柱缘
喙突
肩 胛 骨 侧 位
肩胛骨下角
锁骨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锁骨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被检侧 肩部紧贴床面,对肩垫高 中 心 线:头向15°角,锁骨中点入射 屏气下曝光 照片显示:肩锁骨正位影像呈平直状显 示
摄影目的:观察肩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骨 折和脱位的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上肢 伸直并外展,掌心向前,对 侧向前斜,肩部紧贴摄影架 中 心 线:喙突 照片显示:肩关节、肩锁关节清晰显示
标准片显示: 肩关节显示照片正中 肩关节盂前后缘重叠 呈切线显示,关节间 隙清晰显示 肱骨小结节位于肱骨 头外1/3处显示 肱骨头、肩峰及锁骨 纹理显示清晰,软组 织层次分明
肩胛骨上角
肩胛骨外缘
肩胛骨内缘
肩 胛 骨 正 位
肩胛骨下角
肩峰 肱骨头 关节盂 喙突 锁骨 肩胛骨上角
肩胛骨外缘
肩胛骨下角
肩 肩胛骨外缘 胛 骨 正 位
肩胛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侧位影像和结构 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被检 侧胸壁紧贴暗盒,手抱头, 肩胛骨内外缘垂直暗盒 中 心 线:经肩胛骨内缘中点垂直入射 屏气下曝光 照片显示:肩胛骨呈侧位影像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CT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CT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8c512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a.png)
中央凹
CT表现 髋关节
股骨头 球钩征
CT
髌骨
膝 骨小梁
小梁间隙
髁间凹
HRCT
CT表现 膝关节
骨性关节面
关节腔
软骨性关节面
CT表现 膝关节
皮肤 脂肪 肌肉
血管
足
什 么
3D检查-CT
方 法 ?
骨皮质 腓骨
骨松质
骨髓腔
胫骨
CT表现 二、关节
CT表现
二、关节
1 关节腔 低密度,半月板为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2 关节面 由骨皮质构成,为高密度结构。
3 滑膜 通常在CT图像上不能显示。
4 韧带 大关节,在适当窗位和窗宽时可看到。
髋
CT
股骨头中央凹 耻骨
大粗隆 坐骨
骨盆
CT
髋关节 星状征
CT表现 髋臼 股骨头 呈球形
五、脊柱四肢
四肢正常CT表现
CT表可作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重建
1 骨皮质 环状极高密度,CT值可≥+700Hu。 2 骨松质 含高密度骨小梁和低密度小梁间隙。 3 骨髓腔 均匀的低密度区,骨干中段尤为典型。 4 骨膜 和X线一样不能显示。
股骨
CT表现 胫腓骨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X线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X线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b992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5.png)
五、脊柱四肢
四肢正常X线表现
一、上肢
1.肩关节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 肱骨头构成。
1.肩
正 位 摄 影
肩峰 肱 骨
1.肩
正位表现
锁骨
肩胛骨
喙突粗隆 喙突
肩胛盂
肱骨颈轴线
1.肩
正位
肱骨颈干角
正常值 由130° 至140°
锁骨 肩 胛 骨
1.肩 肩胛骨
切线位 喙突
肱骨
肩峰
2.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骨远端与桡、尺骨的近 端共同构成的复合关节。 包括三个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
3.腕
手
头
小大
钩
状
多多 角角
骨
骨
骨骨
正
正
位
位
摄
表
影
现
豌三手手 豆角月舟 骨骨骨骨
3.腕
正位
桡骨内倾角
正常值 由23° 至40°
平均值 31.2°
3.腕
大
第
多
一
角
掌
侧
骨
骨
位 摄 影
侧 位
桡
手
骨 茎
月
突
骨
4.手
手
籽
食骨
指
正
斜
位
位
4.手指
头部
颈部
正
侧
位
体部
位
基底部
掌第 骨二
二、下肢
1.髋关节
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 股骨的股骨头构成。
1.髋
骶髂关节
髂骨 后内缘
骶髂关节 前外缘大粗隆股骨头 股骨颈闭孔耻骨
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
![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0159e9ee84868762caaed582.png)
腕关节后前位: 摄影目的: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 质、软组织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肘部弯曲,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手呈半握拳或伸直。 2、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3、IR上缘包(zgjd),下缘包(cygyd)。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IR中心
10~20mAs,一般不需滤线器。
骺离骨折
上肢体表定位标志
锁骨—可触及全长 肩胛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 肱骨大结节 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 尺骨茎突 桡骨茎突 豌豆骨
适应症 骨外伤、发育异常、某些疾病骨的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软组织钙化、金属异物
(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⑨四肢摄影一般不用滤线器;骨肿瘤、慢性骨髓炎要使 用滤线器。股骨上端因部位较厚,一般也使用滤线器 摄影。
⑩摄影距离无特殊规定,一般为100cm。
上肢摄影注意事项
1. 投照任何一个部位,必须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2. 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肢
拇指侧位
第2-5指后前位: 体位要点:
1、体位同手后前位(?)。 2、被检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对胶片中心。
中心线: 对准被检手近端指间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第2-5指侧位:
体位要点: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 2、被检手指尺侧或桡侧贴近暗盒,其余四肢屈曲。
中心线: 对准被检手近端指间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腕关节后前位
第1掌骨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头状骨 舟骨
桡骨
第5掌骨
腕
关
节
正
钩骨
位
腕豆骨 三角骨
月骨
尺骨
标准片所见 腕正位
四肢的X线摄影
![四肢的X线摄影](https://img.taocdn.com/s3/m/669ba37155270722182ef700.png)
标准片显示:1.全部掌骨及腕关节包括在 内,呈斜位影像,第三掌指关节位于照 片的正中。2.全部掌指骨骨纹理清晰显示, 软组织层次 显示良好。 3.大多角骨 与第一掌骨 关节间隙明 确
手后前斜位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第5掌骨 钩骨
四肢的X线摄影技术及临床意义
四肢骨的影像学
四肢由骨骼、骨间关节、肌肉、肌腱、 血管、皮肤和软组织组成
平片检查常用于骨外伤、骨发育、病理 性骨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
平片还可以显示软组织内的钙化、金属 异物的位置
四肢骨的摄影注意事项
平片应包括所需骨骼及其周围软组织 摄长骨至少包括邻近一端的关节 同一胶片摄取两个位置时应方向一致 长骨的长轴应与胶片的长轴平行 焦片距为75~100cm,电压应病情而增减 骨伤患者应小心摆位,使用辅助用具 一般不用滤线器,体厚处需用滤线器
外踝
内踝
跟
骨
轴
跟骨体
位
跟骨结节
跟 骨 轴
位
跟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跟骨骨折、骨刺的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坐在摄影台上,被检侧
外足侧紧靠暗盒 中 心 线:内踝下2cm处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跟骨侧骨影像 标准片显示:跟骨呈侧位显示,距骨下
关节呈切线显示,跟骨骨纹 理显示清晰
跟 骨 侧 位
腓骨 距骨 跟骨
中 心 线:单手时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 入射,双手时对准胶片中心 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显示第2~5掌骨、指骨的后前 位影像,拇指呈斜位影像
标准片显示:全部掌骨、指骨及腕关节 清晰可见,第三掌骨关节位于照片正中, 各指骨间隔呈 分离状显示, 骨纹理清晰可 见,呈现软组 织层次
最新四肢骨的影像学ppt课件
![最新四肢骨的影像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e111d003d8ce2f0166233f.png)
位
肩胛骨下角
肩 胛 骨
侧 位
锁骨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锁骨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被检侧
肩部紧贴床面,对肩垫高 中 心 线:头向15°角,锁骨中点入射
屏气下曝光 照片显示:肩锁骨正位影像呈平直状显
示
锁骨后前位
锁骨轴位
锁骨肩峰端
肱骨头
锁骨
第1肋骨 锁骨胸骨端
第2肋骨
锁骨正位
3.肱骨内 外髁重叠
呈圆形
4.各骨纹 理清晰,
软组织层
次分明
肘关节侧位
桡骨
桡骨小头
肱骨
肘
关
肱骨小头 肘关节
节 侧 位
尺骨
尺骨鹰嘴
肘关节骨折
肱骨前后位(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肱骨的骨质、软组织和 异物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手臂 伸直,外展,掌面向上,上 缘包括肩关节,下缘肘关节
中 心 线:肱骨中点 照片显示:肱骨的正位影像
上肢外展,紧贴床面 中 心 线:肩峰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
屏气下曝光 照片显示:肩关节、肩胛骨和肱骨呈正
位影像
肩胛骨正位
肱骨头 关节盂
肩峰
喙突
肩胛骨外缘 肩胛骨下角
锁骨
肩 肩胛骨上角 胛 骨 正
位 肩胛骨内缘
肩峰 肱骨头 关节盂
肩胛骨外缘 肩胛骨下角
喙突 锁骨
肩胛骨上角
肩 胛 肩胛骨外缘
骨 正 位
中 心 线:前臂中点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尺、桡骨的正位影像
尺 桡 骨 正 位
尺骨远端 尺骨
尺骨鹰嘴
桡骨远端
尺
桡
桡骨
骨 正
位
正常影像 骨纤维化
四肢的X线摄影
![四肢的X线摄影](https://img.taocdn.com/s3/m/47dc71bbf524ccbff12184e4.png)
腓骨
胫骨
踝关节 外踝
内踝
距骨
踝 关 节 正 位
踝关节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踝关节外伤的骨折及脱 位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台,下肢腓侧 在下呈侧位,外踝紧贴暗盒 中 心 线:内踝中心 照片显示:踝关节的侧位影像
标准片显示:1.距骨滑车面内外缘重合 良好 2.腓骨小头重叠于胫骨正中偏后 踝 3.踝关节显示于照片正中 4.踝关 节各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清晰可见
四肢(上肢)
手 腕关节 尺桡骨 肘关节 肱骨 肩关节 (肩胛骨、锁骨)
四肢(下肢)
足(跟骨) 踝关节 腓胫骨 膝关节(髌骨) 股骨 髋关节
手后前位(正位)
摄片目的:观察手骨的形态、关节、异 物、骨龄 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 弯曲,腕关节及各指伸展, 掌心向下,第三掌骨置于胶 片中心。双手时应双手对称 地放在暗盒上 中 心 线:单手时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 入射,双手时对准胶片中心 垂直入射
桡骨
手 后 前 斜 位
腕关节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 骨远端的骨质、关节及周围 软组织的情况。观察小儿发 育,了解骨龄 摄影体位:被检侧前臂伸直,手呈半握 拳状,掌面向下,腕关节置 于暗盒中心 中 心 线:尺骨、桡骨茎突连线中点 照片显示: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 端的正位影像
足内斜位
趾骨
第1趾骨 第5趾骨 楔骨 骰骨 跟骨 舟骨 距骨
足 内 斜 位
胫骨
腓骨
足内斜位影像
跟骨轴位
摄影目的:观察跟骨的外伤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坐在摄影台上,被检侧 下肢伸直,用绷带向后牵拉 足部 中 心 线:头向35~45°,经内、外踝联 线中点入射 照片显示:跟骨的正位影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ppt演示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b5c6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a.png)
03
CT检查技术
CT检查技术的原理与设备
原理
CT检查技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 某一部位进行扫描,并通过计算 机处理数据,生成图像。
设备
CT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发生器、 探测器、计算机系统以及机械运 动系统等部分。
CT检查技术在四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骨折与关节脱位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骨折 部位和脱位情况,有助于 准确诊断和治疗。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分类
X射线、超声、核磁共振、核医学、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历程
1972年
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利弗莫尔和 阿瑟·科马克发明计算机断层扫 描技术。
1990s
数字化X射线技术开始普及。
1895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 。
1980s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 临床。
2000s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ppt演 示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概述 • X线检查技术 • CT检查技术 • MRI检查技术 • 超声检查技术
0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概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定义
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通过检测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对非侵入性外界信号 的响应,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和损伤的一种技术。
息。
缺点
检查时间长、费用较高,对某些 金属植入物和起搏器等有禁忌症
。
注意事项
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有无金属植 入物或起搏器等禁忌症,检查时 需保持静止,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
05
超声检查技术
超声检查技术波显 示人体内部结构。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https://img.taocdn.com/s3/m/c021aeb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9.png)
手后前斜位显示图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呈侧位。其他诸骨均呈斜位影像。 【用途】用于观察第1、2、3掌、指骨及其关节的影像结构。因4、5掌骨部分重叠,4、5指骨显示为斜位影像,故适于观察各掌指骨的背侧皮质。
4.手前后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侧手呈侧位,然后外旋使手背与暗盒约呈45°角,各手指自然分开,第4、5指骨背侧触及暗盒;第3掌骨头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暗盒射入。
腕关节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腕骨、掌骨近端和尺桡骨下端的侧位影像;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腕部背侧及掌侧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对检查腕骨,尺骨和桡骨下端骨折移位和关节脱位情况很有帮助。
腕关节侧位显示图
3.腕部尺偏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手和前臂伸直,手掌面向下并向尺侧偏移;腕部置于远端抬高与床面而呈20°角的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中心垂直暗盒射入。
手侧位摄影体位图
手侧位显示图
【标准影像显示】第2、3、4、5掌骨呈现侧位,第1掌骨呈正位影像,诸骨相互重叠;手掌侧及背侧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观察手部软组织内异物位置及骨折或脱位情况。
3.手后前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手掌向下,掌面与暗盒约呈45°角;各手指均匀分开且稍弯曲,并使指尖触及暗盒;第3掌骨头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暗盒射入
肱骨前后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肱骨前后位影像;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肱骨骨质结构,关节形态和软组织情况。 肱骨前后位显示图
肱骨侧位摄影体位
2.肱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上臂稍外展,屈时呈90°角,手内旋置于腹前,肱骨内侧紧贴暗盒;上臂中点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上臂中点垂直暗盒射入。
最新X线摄影位置学1四肢摄影位置.ppt课件
![最新X线摄影位置学1四肢摄影位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25a23708a1284ac95043e7.png)
股部侧位体位示意图
股部侧位照片
• ①显示股骨及邻近 关节侧位影像。
• ②股部软组织影像 显示良好。
髋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 ②双下肢伸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使两拇指
接触。 • ③被检侧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向
外下作垂线5cm处为髋关节正位摄影的定位点, 此点对准胶片中心。 • ④中心线对准定位点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 ⑤同时摄取双侧髋关节前后位影像时,摄影要 点同骨盆正位。
• ②跟距关节影像 显示清晰。
踝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 • ②被检侧下肢伸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 • ③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置于照射野中
心。 • ④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垂
直暗盒射入胶片。
踝关节前后位体位示意图
踝关节前后位照片
• ①显示踝关节正位 影像。
• ②关节间隙清晰。 • ③软组织影像显示
中心。
锁骨前后位体位示意图
锁骨前后位照片
• ①显示锁骨正位影像。 • ②肩锁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显示清晰。
上肢其他摄影体位(讨论)
• 手侧位;手前后斜位;拇指前后位; • 拇指侧位;第2~5指骨后前位; • 第2~5指骨侧位;腕关节前后位; • 腕部尺偏位;腕关节前后斜位; • 肘部轴位;肱骨近端侧位;肩胛骨侧位; • 锁骨下上斜位;肩锁关节后前位。
• ②腕骨重叠较多,月 骨显示较为靖晰。
• ③腕部背侧及掌侧的 软组织显示良好。
前臂前后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 • ②被检侧前臂伸直,背侧在下平放于暗
盒上。 • ③前臂中点置于照射野中心。 • ④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暗盒射入胶
医学影像技术《实验二 四肢骨》
![医学影像技术《实验二 四肢骨》](https://img.taocdn.com/s3/m/1b7e4b4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d.png)
实验二四肢骨【实验目的】1.掌握上肢骨和下肢骨的数目、名称、位置及主要骨性标志。
2.掌握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位置和主要结构。
3.熟悉手骨和足骨的名称、分部和形态结构。
【实验材料】完整骨骼标本;全套离体上肢骨标本;盒装串连手骨标本;全套离体下肢骨标本;串连足骨标本。
【考前须知】1.观察时,首先要按实验内容的描述,把骨标本放在解剖学位置。
2.上课之前先对照完整骨架观察,熟悉各骨在整体中的位置。
3.保护好标本,不要拿长骨作其他工具使用。
【实验内容】一、上肢骨共64块,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1.上肢带骨〔1〕锁骨呈“~〞形弯曲,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
分一体两端,体的上面光滑,下面粗糙,内侧2/3凸向前,呈三棱棒形,外侧1/3凸向后,呈扁平形,锁骨的外、中1/3交界处较细,易骨折;内侧端粗大称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扁平称肩峰端,与肩峰相关节。
锁骨对固定上肢、支撑肩胛骨、便于上肢灵活运动起重要作用。
〔2〕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的后外侧上份,介于第2~7肋之间。
分为两面、三缘和三角。
前面为一大而浅的窝称肩胛下窝;后面上方有一横位的骨嵴称肩胛冈,冈的外侧端较平宽称肩峰,为肩部最高点,冈的上、下各有一窝,分别称冈上窝和冈下窝。
内侧缘薄而锐利,外侧缘肥厚,上缘短而薄,近外侧有一小切迹称肩胛切迹,有肩胛上神经通过,自切迹外侧向前伸出一曲指状突起称喙突,有肌附着。
上角在内上方,平对第2肋;下角为内、外侧缘会合处,对应第7肋,体表易于摸到;外侧角膨大,有一微凹朝外的关节面称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分别有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有肌附着。
2.自由上肢骨1肱骨是典型长骨,位于上臂,分一体及上、下两端。
上端有朝向内后上方呈半球形的肱骨头,头周围的环状浅沟称解剖颈,头外侧的隆起称大结节,前面的隆起称小结节,两结节向下延伸的骨嵴,分别称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两嵴间的纵沟称结节间沟。
四肢摄影检查技术
![四肢摄影检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fd8710eeefdc8d377ee323d.png)
放射投照技术四肢摄影检查技术一、四肢摄影注意事项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明确检查目的,正确选择摄影体位。
2.四肢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以明确其解剖位置。
3.为诊断需要在同一张照片上显示正位和侧位影像时,应使肢体方向一致,照片显示的关节面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上、下肢摄影体位摆放时,上、下肢正位基本为前后位(手、腕关节、锁骨为后前位);上肢侧位基本为肢体内侧靠近暗盒(肩胛骨为外侧靠暗盒),下肢侧位则均为肢体外侧靠近暗盒,要求冠状面与暗盒垂直。
5.对外伤患者进行摄影时,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中心线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
6.婴幼儿骨关节摄影,常规同时摄取双侧影像,以便对比。
成人骨关节摄影需摄对侧肢体影像时,摄影条件应与被检侧相同。
7.较厚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栅装置,并且应考虑阳极效应的影响。
应根据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照射野,暗盒大小应充分包括被检部位的软组织。
焦―片距取75~90cm。
8.摄影时去除衣物、异物、敷料,应注意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
二、X线摄影位置(一)上肢1.手:1)手正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掌面及腕部置于暗盒面上,第三掌骨置于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2)中心线:第三指的掌指关节,垂直入射暗盒中心。
(3)显示部位:拇指的掌指骨斜位,其余四指的掌指骨及关节、腕部诸骨及桡掌关节与尺桡关节均呈正位。
2)手侧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及前臂尺侧紧贴暗盒面,手呈侧位。
拇指沿掌面伸直,其余四指并拢。
将第五指的掌指关节放在暗盒中心。
(2)中心线:第二指的掌指关节,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3)显示部位:第二至第五掌骨、指骨相互重叠的侧位影像,拇指正位影像。
3)手后前斜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掌面朝下斜放在暗盒面上、五指自然分开稍弯曲,掌面与暗盒面成450角。
(2)中心线:第3掌指关节,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影像知识】史上最全四肢X线片摄影要点
![【影像知识】史上最全四肢X线片摄影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f2aad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7.png)
【影像知识】史上最全四肢X线⽚摄影要点1.1四肢摄影--⼿部正位常规体位:正斜位⼿正位:⽤于观察⼿⾻形态、关节、异物、⾻龄等。
1.2 四肢摄影——⼿部斜位常规体位:正斜位⼿斜位(后前):⽤于观察⼿部轻度外伤和⾻质病变,主要检查第⼀、⼆、三掌指⾻及其关节的侧斜位影像。
1.3四肢摄影——⼿部侧位常规体位:正斜位⼿侧位:⽤于观察⼿部异物位置,⾻折或脱位时的⾻块移位情况。
2.四肢摄影——⼿部其它体位⼿斜位(前后):⽤于观察⼿部轻度外伤和⾻质的病变,主要检查第四、第五掌指⾻的斜位影像。
拇指正侧位:⽤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软组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2.1四肢摄影——腕关节常规拍腕关节正侧位腕关节正位:⽤于观察腕⾻、掌⾻近端、尺桡⾻远端的⾻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观察⼩⼉发育情况,了解⾻龄,需摄双侧腕关节。
腕关节侧位:⽤于观察腕⾻、尺⾻和桡⾻下端、腕桡关节的外伤情况,尤其是⽤⾻的脱位情况。
2.2四肢摄影——腕⾈⾻尺偏位e'?H?Hp:0.0000pt; margin-bottom:0.0000pt; line-height:18.7500pt;background:rgb(255,255,255); ' >拇指正侧位:⽤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软组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2.1四肢摄影——腕关节⽤于观察⾈⾻的病变和外伤情况。
2.3四肢摄影——肘关节style:n?_l @_F?A:12.0000pt; font-family:'Helvetica Neue'; background:rgb(255,255,255); mso-shading:rgb(255,255,255); ' >腕关节侧位:⽤于观察腕⾻、尺⾻和桡⾻下端、腕桡关节的外伤情况,尤其是⽤⾻的脱位情况。
2.2四肢摄影——腕⾈⾻尺偏位常规体位:正侧位⽤于观察肘关节的⾻质及软组织和脱位情况。
2.4 四肢摄影——肩关节常规体位:肩关节正斜位⽤于观察肩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折和脱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四肢摄影
1.尺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外侧的突起。 3.尺骨鹰嘴为肘关节后侧的突起。 4.肱骨内上髁为肘关节内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8.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的突起。 9.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中心线
锁骨后前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 锁骨正位影像;肩锁 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 显示清晰。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 中屏气曝光。 【用途】观察锁骨影像 结构。
锁骨后前位显示图
2.锁骨下上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头转向对侧; 暗盒横立于被检侧肩部上方,略向后倾斜30°角, 其内缘紧贴颈部。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与水平面呈20°~30°角, 经锁骨中点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锁骨斜位影像。
手前后斜位显示图
5.拇指正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 前臂伸直,手及前臂极度内旋,使拇指背侧紧贴 暗盒,其余四指伸直。
【中心线】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及第1掌骨正位影像。
【用途】观察拇指及其关节或软组织的影像结 构。
6.拇指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阴极端;被 检侧前臂伸直,2~5指弯曲呈半握拳状,手背向 上,拇指外侧向下紧贴暗盒。
肘部轴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尺骨鹰 嘴轴位像:鹰嘴突出于 肱骨髁下方,尺神经沟 的前缘及垂直面显示在 鹰嘴突的内侧,为一微 凹的切线像。 【用途】观察尺神经沟的 切线位,鹰嘴的轴位。
肘部轴位显示图
(五)上臂
1.肱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 摄影床上,被检侧上肢伸 直,且外展20°~30°角, 背面紧贴暗盒;暗盒包括 肱骨两端或邻近病变一端 的关节;肱骨中点臵于照 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 直暗盒射入。 肱骨前后位摄影体位
尺、桡骨前后位摄影体位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
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正位影像;软组 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尺、
桡骨和前臂软组织的
正位形态和骨质情况。
尺、桡骨前后位显示图
2.尺、桡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旁。被检 侧前臂伸直,肘部弯 曲呈90°角,肩关节 放低与肘关节相平。 前臂中点臵于照射野 中心。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3.肩胛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站于摄影 架前,面向暗盒,双足稍分 开;被检侧上肢经面部向头 顶及枕部环抱,不能抱头者, 上臂、肘部屈曲,以免肱骨 上端与肩胛骨重叠;对侧手 叉腰,转动身体,使被检侧 肩胛骨内外缘中点连线垂直 于暗盒中点。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内缘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肩胛骨侧位摄影体位图
直暗盒射入。
肱骨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肱骨侧位 影像;软组织影像显示良 好。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
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肱骨侧位 形态,骨质结构和软组织 影像,与正位同为常规位
臵。
肱骨侧位显示图
(六)肩部
1.肩关节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站立于 摄影架前;被检查侧上肢 稍外旋且与躯干分开,肩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上端及肱骨下端, 肘关节侧位影像;软 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观察肘关节的 影像形态及骨质情况。
肘关节侧位显示图
3.肘部轴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摄 影床阴极端;被检侧上臂 背侧紧贴暗盒,肩部尽量 放低,肘部极度屈曲,使 手指触及肩部。尺骨鹰嘴 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欲显示尺骨鹰嘴 轴位像时,中心线对准尺 处垂直暗盒射入;欲显示 尺神经沟像时,中心线向 肩部倾斜30°角,经尺骨 鹰嘴射入暗盒。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近端及肱骨远端, 肘关节前后位影像; 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肘关
节正位投影形态和骨
质情况。
肘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2.肘关节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肘
关节屈曲约呈90°角,尺 侧在下平放于暗盒上;肱
骨内上髁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肱骨外上髁 垂直暗盒射入。 肘关节侧位摄影体位图
茎突连线中心垂直暗盒射
入。
腕部尺偏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为舟骨 长轴展开影像,与其他骨 的邻接面显示清晰。 【用途】此位臵可获得舟 骨正面投影,并避免与其 它骨重叠。
腕部尺偏位显示图
(三)前臂
1.尺、桡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 影床阴极端,背侧在下平放 于暗盒上;暗盒中线与尺、 桡骨长轴平行,并包括其两 端或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 前臂中点臵于照射野中心。
7.较厚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栅装臵,且选用适当厚度的
滤过板。焦―片距取75~100cm。
三﹑上肢常用摄影体位 (一)手
1.手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一侧;被检 侧手臵于暗盒上,掌面 向紧贴暗盒,五指伸直 并稍分开,第3掌骨头 臵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 骨头,垂直暗盒射入
垂直暗盒射入。
腕关节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腕骨、 掌骨近端和尺桡骨下端的 侧位影像;腕骨重叠较多, 月骨显示较为清晰;腕部 背侧及掌侧软组织影像显 示良好。 【用途】对检查腕骨,尺 骨和桡骨下端骨折移位和 关节脱位情况很有帮助。
腕关节侧位显示图
3.腕部尺偏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旁;被检侧手和 前臂伸直,手掌面向下并 向尺侧偏移;腕部臵于远 端抬高与床面而呈20°角 的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
2.肩胛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 摄影床上;被检侧上臂外 展,与躯干垂直,前臂上 举,背侧在下紧贴暗盒, 肘部弯曲90°角;被检侧 肩胛骨臵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喙突
下方4~5cm垂直暗盒射入。 肩胛骨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影像显示】肩胛骨、 肩关节和部分肋骨前后位 影像,但肩胛骨与肋骨有 较多重叠。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 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肩胛骨的 形态和骨质结构 肩胛骨前后位显示图
二、四肢摄影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 2.四肢长骨摄影时,肢体的长轴应与暗盒长轴平行。且包 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病
变一端的关节。
3.同一张照片上显示正侧位像时,应使肢体方向一致。 4.上、下肢正位基本为前后位,要求矢状面与暗盒垂直。
5.对外伤患者进行摄影时,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中心线方向 或移动摄影床来满足摄影体位的要求。 6.婴幼儿骨关节摄影,常规同时摄取双侧影像对比。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
垂直暗盒射入
手侧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影像显示】第2、3、 4、5掌骨呈现侧位,第1掌
骨呈正位影像,诸骨相互
重叠;手掌侧及背侧软组 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观察手部软组织 内异物位臵及骨折或脱位 情况。
手侧位显示图
3.手后前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 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 手掌向下,掌面与暗盒约 呈45°角;各手指均匀分
部背侧紧贴暗盒,其上缘
超出肩部软组织3cm;肩胛 骨喙突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喙突 垂直暗盒射入。 肩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肩关节, 肱骨1/3和肩胛骨及临近锁 骨的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
气曝光。
【用途】观察肩关节诸骨的 正位投影形态,特别是肱 骨与关节盂的关节间隙。 肩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 手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片显示】 显示2—5掌、 指骨及腕骨正 位影像,拇指 呈斜位像,软 组织轮廓显示清晰。 【用途】常规位臵。
手后前位显示图
2.手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一端;被检侧手
伸直,尺侧在下,拇指位 于并拢的四指前伸,手掌 与暗盒垂直;第5掌骨头臵 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2掌骨头
10.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到的内低外高的骨骼。
11.内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为胫骨前上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股骨远端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内侧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外侧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股骨外上髁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 18.髂前上棘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 19.股骨大粗隆为股骨外上方的突起。 20.髂嵴为髂骨最高位臵处的突起。
【标准影像显示】 显示腕 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 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腕 桡关节面清晰;软组织影 像显示良好 【用途】多用于腕部外伤, 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 取双侧腕部正位。
腕关节后前位显示图
2.腕关节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 手呈半握拳或伸直,腕部 尺侧在下靠近暗盒;尺骨 茎突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
手后前斜位显示图
4.手前后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侧手呈 侧位,然后外旋使手背与 暗盒约呈45°角,各手指 自然分开,第4、5指骨背
侧触及暗盒;第3掌骨头臵
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 垂直暗盒射入。
手前后斜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第4及 5掌骨及诸关节斜位像 显示清晰,1~3掌骨 基底部有较多重叠, 拇指在照片上为侧位 影像。 【用途】观察手的掌 上斜投影图像。
【中心线】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及第1掌骨侧位影像。
(二)腕部
1.腕关节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 手呈半握拳,掌面向下紧 贴暗盒;尺桡骨茎突连线 中点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 茎突连线中点垂直暗盒射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