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第1章血液透析(滤过等)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1 .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2 .新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二、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人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人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三)接诊室(区)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给患者称体重、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1 .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2 .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 .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 .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 .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程序,用于清除身体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
为了确保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个标准操作规程的示例,供参考。
一、操作前准备1.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并核对血液净化操作的类型和相关的药物、治疗参数等。
2.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血液净化的目的和过程,获得患者的同意。
3. 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符合操作要求。
4.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物品,包括血滤器、导管、透析液、抗凝剂等。
5. 空气无菌操作,准备操作台和操作区域。
二、操作过程1. 患者准备a. 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b. 将患者置于舒适的姿势,准备适当的体位。
c. 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确保无感染、创伤、水肿等情况。
d. 注射局部麻醉剂,清洁输血区域的皮肤。
2. 设备连接和引流a. 清洁和消毒导管和连接部位。
b. 连接输液管道,确保无气泡。
c. 在合适的压力下连接血滤器,确保连接紧密。
d. 开启适当的引流速率,注意监测患者的反应。
3. 透析液制备和监测a. 依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要求,准备透析液。
b. 确保透析液的温度、pH值、电解质浓度等符合医嘱。
c. 监测透析液的流速和质量,确保其稳定性和纯度。
4. 血液净化操作a. 根据医嘱,控制血滤器的滤过速率和抗凝剂的用量。
b. 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c.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血液压力、透析液和回吸液的流速等参数。
d. 与患者保持沟通,注意观察其症状和反应。
5. 操作完成及后续处理a. 操作完成后,关闭适当的引流和输液管道。
b. 从患者身上拆除导管和血滤器。
c. 清洁和消毒导管部位,避免感染。
d.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其他生命体征,观察其反应和状况。
e. 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透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f. 整理设备和物品,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sop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sop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SOP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是指一份标准化的操作规范,用于指导血液净化治疗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减少操作误差和不良事件发生。
SOP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详细列出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便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2. 操作前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和仪器的准备、消毒和检查,患者的准备和安全措施等。
3. 血液净化治疗过程:详细描述各个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例如:血管通路的建立、管路连接、透析液的配置和调节、透析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4. 操作后的处理和清洁:包括对设备、仪器、管路和房间的清洁、消毒和维护等。
5. 应急处理和不良事件的处理:列出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法和应对措施,以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包括对血液净化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例如对设备、仪器、管路和透析液的检测和监测等。
总之,SOP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操作指南,对于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1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1血液净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治疗各种肾脏疾病、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至关重要。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010 版 1》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出台的重要文件。
一、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血液净化是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
血液透析主要通过弥散原理清除小分子物质,如肌酐、尿素氮等。
血液滤过则以对流方式清除中、大分子物质。
血液灌流借助吸附作用清除毒物、药物等。
血浆置换则是将患者血浆与健康人血浆进行置换,以去除致病因子。
二、血液净化的设备与材料血液净化需要一系列专业设备和材料。
透析机是血液透析的核心设备,负责控制透析液的流量、温度、浓度等参数。
滤过器和灌流器在血液滤过和灌流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还需要高质量的透析液、抗凝剂、穿刺针、血路管等。
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必须精确调配,以维持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抗凝剂的选择和使用剂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既要防止血液凝固,又要避免出血风险。
三、治疗前的准备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了解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贫血状况、凝血功能等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同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室环境的准备也不容忽视。
要保持治疗室清洁、消毒,温度和湿度适宜。
设备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校准,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四、血管通路的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前提。
常见的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等。
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一般在前臂建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一、概述血液净化是一种临床日常检查涉及血液分析的标准实验室操作流程,它的目的是准确、有效地检测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血液净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检测出患者血液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及含量,并从而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二、目的血液净化通过准确和有效的检验,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患者血液中各类有害物质的存在,从而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发现患者身体各项参数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
三、材料1.血液净化设备:血液净化设备定义为血液之前的提纯装置,可以去除各类废物物质。
2.血液采样材料:用于血液净化的采样材料是血液净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血液排出各类废物。
3.激活剂:激活剂是提高血液净化质量效果的重要材料,具有助力提升血液净化成分质量效果的作用。
四、步骤1.打开血液净化设备,将血液采样材料正确填料,确保血液采样材料含量均匀。
2.将激活剂加入到血液采样材料中,搅拌均匀,以保证激活剂能充分发挥其提升纯度的作用。
3.将完整的血液采样材料置入血液净化设备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及流程,进行血液净化的处理,以达到期望的血液净化质量效果。
4.将血液净化后的样本取出,置于清洁的容器中,用于分析检测。
五、操作注意事项1.在实验室管理及日常操作中,要注意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应当警惕安全,并采取预防措施。
2.实验过程中,试剂、试管、血液净化设备和血液样本都应被单独包装,并保持清洁,防止被污染。
3.血液净化设备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4.样本在收集和处理之前,应进行必要的保存措施,保证样本的品质以及血液净化质量效果。
5.在加入激活剂时,应当按照相应程序处理,防止意外污染或受损。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3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3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是指医疗机构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保证治疗安全及有效性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下面是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以2023年版本为例):1. 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2. 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治疗目的、方法、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在设备操作前,应确认所有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且校准合格。
4. 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应采取无菌操作,包括对透析器、导管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5. 透析器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并确保透析器与设备的兼容性。
6. 在透析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
7. 透析液的配制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透析液的质量符合要求。
8. 在透析过程中,应按照透析液替换计划进行操作,注意保护患者的循环功能。
9. 针具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无损,禁止多次使用或与他人共用。
10. 用药应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和药物的相容性。
11. 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床旁护理,包括拔引导管、固定透析器等操作。
12. 透析过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并清洁设备,消毒透析器,妥善处理一次性用品。
13. 透析后,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处理。
14. 操作结束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透析前后的患者病情变化、透析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等。
以上是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3年版本的主要内容,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并定期进行操作规范的培训和更新。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血液净化疗法的安全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该规程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制定的,是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指导。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血液净化服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程序。
这包括选择合格的血液净化设备、确保操作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和质控措施。
其次,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净化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守规程规定的操作步骤。
这包括正确连接和调试治疗设备、严格执行血液管路消毒和替换操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
另外,规程还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操作经验,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规程还对不同类型的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总之,《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规程要求,才能确保血液净化疗法的安全有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血液净化临床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临床操作规程血液净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脓毒症、药物或毒物中毒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为确保血液净化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规程旨在详细阐述血液净化的临床操作标准,包括术前准备、设备使用、操作过程、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方面。
一、术前准备与评估1.患者评估在血液净化治疗前,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基本信息,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
同时,需排除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传染病,评估患者风险等级,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2.设备与材料准备确保血液净化设备(如血液透析机、血液灌流机、血浆分离器等)性能良好,操作便捷。
透析器、滤器、管路等耗材应选用符合标准、无致热源的产品。
此外,还需准备抗凝剂、生理盐水、葡萄糖等必需药品,以及无菌敷料、消毒用品、止血带等辅助材料。
3.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风险、术后注意事项等,并取得书面同意。
对于合并特殊感染(如乙肝、丙肝等)的患者,需特别说明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
二、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环节,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等。
1.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适应证:急性肾损伤、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等。
操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双腔或三腔导管。
注意操作过程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
监测与维护:置管后需定期检查导管功能,确保血流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2.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应证:长期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操作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将患者前臂的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吻合,形成动静脉内瘘。
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内瘘成熟情况。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一、适应症1. 广义:凡是需要体外血液净化技术清除血液内物质或水分需求的患者,就具有血液净化的治疗指征。
2. 狭义:1、肾脏替代 2、非生物型人工肝 3、特殊物质吸附。
2.1 肾脏替代: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绝对适应症: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自身肾脏功能不全无法代偿。
相对适应症:全身炎症反应、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心力衰竭、ARDS、难以纠正的高热及低温、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主要无差别清除可溶于水的中小分子物质。
CRRT: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血液透析(CVVHD)、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
2.2 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HD、HF、CRRT、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血浆吸附(PA)、血浆胆红素吸附(PBA)、双重血浆吸附系统(DPMAS)、血浆透析滤过(PDF)。
适应症: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终末期肝病进行肝移植围手术期支持、肝移植术后原发性肝脏无功能、外科极限肝切除后肝功能不全的支持、肝硬化失代偿期围手术期支持、其他肝脏损伤导致的肝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
2.3 特殊物质吸附:毒物、化学物质、药物、免疫因子、炎症介质、胆红素等。
二、操作原则:无菌原则。
三、操作方法/步骤:(一)制定血液净化处方1. 评估血液净化指征。
2. 留置临时血液透析导管: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
3. 制定血液净化处方:3.1 血液净化模式:根据需清除的物质不同,个体化选择不同的血液净化模式。
3.2 抗凝方式选择:3.2.1 枸橼酸抗凝:无枸橼酸抗凝禁忌症患者、长时间血液净化患者(24 至72 小时)应首选枸橼酸抗凝避免出血并发症发生,减少凝血因子丢失。
休克、低氧、乳酸>4mmol/l、肝衰竭患者如操作者无丰富经验应慎用,操作过程中密切监测动静脉血气分析。
酸中毒及严重低钙血症无法纠正情况下应立即停用枸橼酸抗凝。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去除体内的废物、毒素以及过剩的液体,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的安全和有效性,以下是血液净化操作的规程:一、操作准备1. 准备血液净化设备,包括透析机、滤器、血液管路等。
2.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 清洁操作区域,并消毒操作台和手术器械。
4. 穿戴专业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二、患者准备1. 确认患者身份和治疗方案。
2. 向患者解释血液净化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反应。
3. 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记录。
三、血液管路建立1. 根据透析方案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包括静脉留置针、动静脉短路或血管内瘘等。
2.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引流点,并进行局部消毒。
3. 插入导管或针头,并固定好。
四、透析过程1. 将血液管路与透析机连接,并按照机器的操作指南进行设置。
2. 确认设备和管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并检查血液流量是否正常。
3. 根据透析方案控制透析溶液的成分和流速。
4. 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5. 定期调整透析参数,滤过率和曝光浓度等。
6. 定期更换滤器和血液管路,防止二次感染的发生。
五、结束净化1. 根据治疗方案确定透析时间,通常为3-4小时。
2. 透析结束后,逐渐关闭透析机的泵浦和泵控制器,避免压力突然下降。
3. 断开血液管路,将导管或针头拔出,进行局部止血。
4. 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并将用过的物品进行妥善处理。
5. 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和透析参数,并与其他医护人员交流。
六、患者护理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注意患者的液体平衡,避免过度脱水或液体过多。
4.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和透析装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液净化是一项复杂的治疗过程,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1. 引言血液净化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过程安全可靠,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操作流程,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2. 目的本文旨在确保血液净化操作过程中各环节的正确实施,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降低患者安全风险。
3. 操作人员要求血液净化操作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操作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执行,包括:•具备临床操作经验的医生•熟悉血液净化机器设备的护士•掌握血液净化操作流程的技术人员4. 设备准备•核对血液净化机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准备必要的消毒液、导管等辅助器械;•检查血液净化机器设备的供电、排水等是否正常。
5. 患者准备•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患者适合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安全固定患者,确保患者不会在操作过程中移动;•解释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和操作步骤,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进行适当的术前准备,如刮胡子、清洁皮肤、穿好手术服等。
6. 操作步骤6.1 血液净化前准备•将血液净化仪的相应管路接头消毒;•核对并校对血液净化机器设备设置的参数,如血流速、超滤量等;•检查透析液和用药液的配置情况及其注射器的标注情况;•确认好各种连接管路的正确安装。
6.2 血液净化操作•操作人员佩戴好手套、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通过从血管插管或动静脉瘘进行接入血液净化机;•操作人员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血液净化机的参数,确保治疗效果;•注射药物、透析液等,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监测血液净化机的运行情况,并随时调整治疗参数。
6.3 操作结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适时结束血液净化操作;•拆除血液净化机与患者的连接管路,并丢弃使用过的一次性器械;•清洗血液净化机及相关设备,保持设备清洁;•记录血液净化过程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病情、治疗参数和效果等;•通知患者或家属血液净化治疗的结束情况,并提供相关注意事项。
7. 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标准,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过程中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定期维护和保养血液净化机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一、引言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用于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维持患者的血液平衡和稳定。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设备及耗材的完好性和无菌性。
- 建立血液净化操作区域,保持整洁。
2.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明白血液净化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同意。
- 检查患者的血液压力和容量情况。
- 注射适当的麻醉剂和抗凝剂。
3. 手术操作:- 采用适当的方式穿刺造成。
- 连接患者的血液循环到血液净化设备。
-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方法和参数设定。
- 定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血液净化过程的效果。
- 结束血液净化后,逐步停止设备,断开患者的血液循环。
4. 后续工作:- 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 注射适当的药物和液体给予患者。
- 监测患者的生理状况和血液指标变化。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血液净化过程中,必须保证设备的运行稳定和无泄漏。
2. 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连续监测。
3. 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风险控制1. 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操作步骤,避免操作失误。
2.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杜绝感染的风险。
3.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五、总结血液净化操作规程是保证血液净化操作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指导。
通过遵循规程的要求,医务人员可以有效地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第1章血液透析(滤过等)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1 .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2 .新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二、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人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人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
(三)接诊室(区)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给患者称体重、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1 .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 .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 .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 .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 .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目录目的方法第一条肝素生理盐水的几种方法2㎎/1 ml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4㎎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第二条首次常规血液透析(HD)操作程序血透机操作按血透机操作手册进行首次开始程序治疗结束程序第三条首次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肝素使用方法1、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2、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第四条复用透析器,动、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HD)血透机操作程序按操作手册进行复用开始程序复用结束程序第五条无菌技术操作要求1、治疗开始前准备2、对患者亲属要求3、治疗结束下机时第六条透析液检测规定1、配置浓度透析液要求2、新配置的浓缩液试用检测要求3、对每次应用、送检者的要求第七条血液灌流操作程序1、首次使用的动、静脉导管操作方法2、重复使用的动、静脉导管操作方法血液净化操作规程【目的】血液净化操作是一项重要的体外血液循环操作技术、需要非常严格地按无菌技术要求及相关的专业技术进行操作。
由于透析器、动静脉导管等要进行重复使用,所用的消毒剂(次氯酸钠等)在每次治疗前,必须彻底清洗干净。
次氯酸钠如果没有被清洗干净,只要有残余的次氯酸钠进入病员体内,即可在15~120分钟左右发生畏寒、寒战、发热、高烧、昏迷等一系列严重地临床后果,对患者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肝素化方法是血液净化治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内容。
肝素使用过量,可能回引起出血;肝素使用欠量,可导致透析器、动静脉管路、静脉壶可能发生凝血,使体外血液循环障碍至无法进行,有时不得不更换透析器、动静脉管路等,是患者丢失本来就不充足为了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操作水平,避免因次氯酸钠没清洗干净而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和减少或避免因肝素不足或过量引起不应有的损失等,特确定此操作规程,作为操作标准执行。
【方法】第一条肝素注射液的几种配置方法【2㎎/1 ml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1、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肝素钠12500uX2支(每支相当于100㎎),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即成;3、用50ml注射器先抽取肝素钠100㎎(1支)再抽去生理盐水50ml即成;【4㎎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1、先准备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2、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肝素20ml即成;第二条首次常规血液透析(HD)操作程序透析机操作按血透机操作手册进行首次常规血液透析使用的是事先已消毒好的透析器,动静脉导管,内瘘穿刺针等。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3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3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上升,血液净化已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血液净化操作,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为从事血液净化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可遵循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
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概述1.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浆置换等。
3.基本原则(1)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2)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4)注重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5)持续改进操作流程,提高治疗质量。
三、操作流程1.前期准备(1)环境及设备要求:确保治疗环境清洁、安静,设备齐全、运行正常;(2)人员培训:对从事血液净化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技能;(3)物料准备:准备足够的一次性耗材、消毒剂、急救药品等。
2.患者评估与知情同意(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病情、过敏史、药物使用等情况;(2)体检: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血管条件等;(3)知情同意书签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治疗方案、风险及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3.血管通路建立(1)穿刺点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内瘘、长期导管等;(2)穿刺技巧:熟练掌握穿刺技巧,避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3)动静脉内瘘护理:加强内瘘护理,确保内瘘功能良好。
4.血液净化操作(1)设备启动与调试:开启血液净化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2)透析器连接:将透析器、管路、患者连接,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液;(3)血液透析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合适的透析参数,如血流速、透析液流速、温度等;(4)患者连接与透析开始:患者连接设备,开始血液透析;(5)透析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透析参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6)透析结束与设备清洗消毒:结束透析,清理设备,进行清洗、消毒。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一、前言。
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肾脏疾病、血液病、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中。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标准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血液净化操作流程,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术前准备。
1. 检查设备完好,确保血液净化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各项指标正常。
2. 检查药品齐全,确保所需的药品齐全,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
3. 患者准备,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治疗流程和可能的不适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三、操作流程。
1. 患者接诊,患者到达后,核对个人信息,确认治疗方案,解释治疗目的和过程。
2. 皮肤消毒,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皮肤消毒,使用无菌巾包扎。
3. 输血管通路建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管通路,确保通路畅通。
4. 血液净化过程,根据医嘱将患者连接到血液净化设备,调整治疗参数,开始血液净化过程。
5. 监测患者状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6. 药物使用,按照医嘱使用药物,确保用药剂量准确,注射速度适当。
7. 治疗结束,根据治疗计划,结束血液净化治疗,拆除输血管通路,进行伤口处理。
8. 做好记录,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治疗参数、药物使用、患者反应等。
四、术后处理。
1. 观察患者反应,治疗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适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 设备清洁,对血液净化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确保下次使用前设备的无菌状态。
3. 资料整理,整理患者的治疗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4. 与患者沟通,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做好随访工作。
五、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2. 注意药物剂量,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3. 观察患者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时中心静脉置管
适应证1. 肢体血管条件差,内漏手术多次失败,且不适合
腹膜透析的患者
2. 拟行或已行内漏成形术,但需较长时间成熟
>6周)的患者
3. 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动静脉内漏分流的患者
4. 腹膜透析患者,因各种原因需暂改行血液透析过
渡,可选择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
5. 病情较重,或合并有其他系统的严重疾患,预
期生命有限的患者
中心静脉
长期置管►禁忌证
1. 手术置管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存在破损、感染、
血肿、肿瘤
2. 患者不能配合,不能平卧
3. 患者有严重出血倾向
4. 患者颈内静脉解剖变异或严重狭窄甚至缺如
5. 预定插管的血管既往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
血管外科手术史
血管选择---------------------------------- L颈内静脉
器材及药物
1. 静脉穿刺包,包括穿刺针、注射器、导丝、隧
道针、留置导管、扩张器、撕脱鞘、手术刀
2. 静脉切开包
3. 无菌纱布、透气敷料等
4. 2%利多卡因20ml、肝素生理盐水100ml
操作方法
中心静脉长期置管标准操作步骤流程图
血液透析流程图
依
据
治
疗
过
程
中
监
测
结
果
调
整
锁骨下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