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汽车理论课件

合集下载

汽车理论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ppt

汽车理论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ppt
F Ff Fw Fi Fj
Ff 滾動阻力 Fw 空氣阻力 Fi 坡度阻力 Fj 加速阻力
(一)滚动阻力 由轮胎的迟滞变形和路面变形引起。 迟滞损失表现为阻碍车轮滚动的一种阻力偶。
由平衡条件得 Fx1r Tf

Fx1
Tf r
Fz
a r
令 f a ,且考虑到
r
FZ 与 W 的 大 小 相 等 , 常 将Fx1写作
a)
b)
2)车尾越细长,空阻越小,当然要与车头的形状配 合好。但车尾过长,车内空间利用差。
曾设想过两种缩短车尾的方法:做成拟流线体(图a) 和在适当长处将流线体截断(图b)。结果表明:后者有 较低的空气阻力系数。
从降低CD的角度出发,轿车总的发展趋势是流线型, 实现的细节可见教材。
车身尺寸与风阻
除车身形状外,人们发现汽车基本设计尺寸与空气 阻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然,轿车的基本尺寸是 考虑人体尺寸模型及功能两方面因素而定的,不可能按 风阻-汽车尺寸来确定。但了解两者的关系可以使设计 者适当兼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
空气阻力的测量——风洞试验
S
rr 2 nw
对汽车作动力学分析时,应该用静力半径rs ;而作 运动学分析时,应该用滚动半径rr 。但一般情况下不计 它们之间的差别,统称车轮半径,即
rs rr r
(四)汽车的驱动力图
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 曲线Ft-ua称为汽车的驱动力图。发动机转速与来自车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为ua
2 rn
igi0
60 1000
0.377
rn igi0
Ft
Te
n i0igt
r
n, i0 , ig
驱动力图中的驱动力是根据发动机外特性求得的, 它是使用各挡位时在一定车速下的汽车能发出的驱动力 的极值。实际行驶中,发动机常在节气门部分开启的情 况下工作,相应的驱动力要比它小些。

汽车理论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版

汽车理论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版

帕杰罗速跑(3.0L) 175km/h
思 汽车的最高车速这么 考 高,在高速公路上可
以得到充分发挥吗?
中国高速公路允许的最高车速 120km/h
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思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得到一些什么结论? 考
对最高车速的总结
发动机排量越大,汽车最高车速越高; 配置相同发动机的前提下,手动挡比自动挡车速更高; 发动机排量相同的前提下,车身越小,最高车速越高; SUV配备的发动机排量普遍较大,但与配备相同发动机排 量的轿车相比,最高车速要低。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本节内容结束
下一节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本节重点计算并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 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返回目录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一、驱动力Ft
ua
驱动力Ft:发动机产 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
驱动轮,产生驱动力矩
Tt
Tt,驱动轮在Tt的作用
奥迪A6L 2.8
235km/h
宝马530i
250km/h
奔驰E 280
250km/h
高级轿车
红旗CA7460
185km/h
奔驰S600(5.8L)
250km/h
宝马760
250km/h
宾利雅致(6.8L )
270km/h
迈巴赫(5.5L )
250km/h
劳斯莱斯幻影(6.7L ) 240km/h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ηT高
齿轮对数
齿轮对数少
损失小 ηT高
直接挡ηT最高
PT
润滑油品质
液力损失
温度 油面高度 转速

汽车理论-汽车平顺性 by 李克强老师 01

汽车理论-汽车平顺性  by 李克强老师 01

n
- < 2 .8 3 m 1 -
几 何 平 均 值 3 .8 1 7 .6 1 1 5 .2 3 3 0 .4 5 6 0 .9 0 1 2 1 .8 0 2 4 3 .6 1 4 8 7 .2 2
汽车理论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6 -2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λ2
汽车理论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6 -2
1 a ( t ), w ( f ) → a ( t ) a = ∫ a ( t )dt T
T 2 w w 0 w
80 2
1 2
»
频域法
a ( t ) → G ( f )
a
a = [∫ W ( f )G ( f )df ]
w 0.5 a
1 2
»
同时考虑
v
xs, ys, zs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为什么要研究汽车的平顺性? 为什么要研究汽车的平顺性?

汽车理论
汽车振动系统
汽车---人 “路面---汽车 人”系统 路面 汽车 输入: 输入:
•路面不平度 路面不平度 •车速 车速
•发动机、 发动机、
振动系统: 振动系统:
•弹性元件 •阻尼元件 •车身质量 •车轮质量
输出: 输出: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速度功率谱: 速度功率谱: 2 ɺ Gq = (2π n) Gq

当w=2时:
G ( n ) = ( 2π n 0) Gq( n 0)
ɺ q 2
加速度功率谱: 加速度功率谱:
G qɺ ( n ) = ( 2 π n ) G q ( n ) ɺ
4
汽车理论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理论教学ppt课件

汽车理论教学ppt课件
责任划分原则
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责任 。
常见事故类型的责任划分
如追尾、并线、路口等常见事故类型的责任认定和划分。
CHAPTER 05
汽车新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
阐述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以及按照动力 来源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纯电动汽车、
探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 等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和变革。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分析未来汽车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如技术成熟 度、法规政策、市场接受度等。
CHAPTER 06
总结回顾与课程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汽车基本构造与原理
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部分 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检查点火系统、燃油系统和发 动机控制系统,逐一排查故障

车辆行驶中熄火
检查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和进 气系统,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刹车失灵
检查刹车油、刹车片和刹车盘 等部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
部件。
空调不制冷
检查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 和蒸发器等部件,找出故障原
因并进行维修。
润滑油、冷却液等耗材选用指南
汽车性能评价
掌握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 定性等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汽车维护与保养
了解汽车日常维护、定期保养的重要性及具 体操作步骤。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学习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及排除措施,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延伸:实地考察或实践操作建议
01
参观汽车制造厂或维修车间
通过实地参观,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维修流程及相关设备的使用。
空气滤清器更换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汽车理论课件)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汽车理论课件)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重点内容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分析汽车动力性的方法 动力特性图 (图解法) 功率平衡图
本章的学习方法
分析汽车行驶时的受力,建立行驶方程式,并通过计算 或以图表的形式按动力性评价指标的要求确定动力性。
汽车运行环境
汽车的动力 性可以通过 那些参数来
描述?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由阻力偶引起 的能量损失, 我们称为滚动
阻力偶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橡胶材料的 弹性迟滞损失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思考:胎面与
的关系?
➢光面胎和带花纹的轮胎在 干燥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有何 不同?
➢轮胎花纹起什么作用?
轮胎的抓地力分为干地抓地力和湿地抓地力。 如果轮胎没有花纹(俗称光头胎)那干地抓地力最好,但湿地抓地 力几乎为0 .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排水,沟槽越多越宽大,则轮胎的 排水性越好,轮胎的湿地抓地力好,但干地抓地力下降,合理的花 纹沟槽比率既能保证干地抓地力,又能保证湿地抓地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发动机功率、转矩与转速的关系
Ttq f (n), Nm
Pe
Ttq n , kW 9549
n, r / min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F1方程式赛车在不同天气条件下 使用的不同胎面花纹的轮胎

汽车理论最新版课件7.6-7.7

汽车理论最新版课件7.6-7.7

T
2π 3
ro3 ri3

j ro ri
360
可将 M 与θ的关系转 换为τ与 j 的关系。
17
第七节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由Coulomb定律,最大切应力随法向应力而变化
max c p tan
式中,c为土壤内聚力,又称为土壤的内粘聚指数;为土
壤的内摩擦角。
➢由于剪切环侧面存在剪切作用,上式求得的内聚力及
0.5D
D
hw D
1
1 2
1
1
1
a
a/ L / LD
/
2L
2
1
2

➢式中,(hw/D)1为前轮单 位车轮直径可克服的台阶高 度,表示前轮越过台阶的能 力。L/D越小及a/L越大, (hw/D)1 就越大,汽车的前轮 越容易越过台阶。
2
第六节 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fF1 F2 cos F2 sin 0 F1 F2 sin F2 cos G 0
3
第六节 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当前轮与台阶相碰时,
1
12
a L
D 2L
cos
1 D sin
2L
D
2L
0
➢以 sin 1 2hw / D代入,可以求出 (hw/D)1 。(hw/D)1随L/D的增加而
降低;增加a/L时,可以使4×4汽车前轮越过台阶的能力显著提高,甚至 可使车轮爬上高度大于其半径的台阶。
15
第七节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假定剪切环产生某一角位移时,底面及侧面上的平
均切应力分别为τb、τs , 则

T Tb Ts 3
ro3 ri3

汽车理论最新版课件5.4-5.6

汽车理论最新版课件5.4-5.6
车厢侧倾时不同形式悬架所引起的车轮外倾角的γ变化
➢非独立悬架车身侧倾时,前轮外倾角不变。
27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车厢侧倾时不同形式悬架所引起的车轮外倾角的γ变化
➢双横臂悬架前轮外倾角与地面侧向力方向相 反,有增大侧偏角(绝对值)的作用。
28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车厢侧倾时不同形式悬架所引起的车轮外倾角的γ变化
1.试验方法
➢汽车以100km/h的速度作正弦曲线的蛇形行驶,正弦 运动的周期为5s,最大侧向加速度为0.2g。
➢车上装有转向盘转角、转向盘转矩、车速和横摆角 速度等传感器。
50
第五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51
第五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2.转向盘力输入方面的评价指标
52
第五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工字形车架代表车厢,悬 挂质量为Ms。
➢工字形车架分别通过前、 后悬架的侧倾中心m01和m02 与前后轴相铰接,同时又通过 前后悬架的弹性元件分别与前、 后轴相连接。
19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TΦr2
TΦr1
TΦr
20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Fsy Fs1y Fs2y
3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确定侧倾中心时 ①假定车厢不动,地面和车轮相对车厢转动; ②假定车轮与地面间无相对滑动; ③对四连杆机构会用到三心定理。
O13
2Leabharlann 31➢四连杆机构中相
4
对两杆的相对运动瞬
心是相邻两杆延长线
O24
的交点。
4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汽车理论第6版清华大学余志生主编课件章节4.5

汽车理论第6版清华大学余志生主编课件章节4.5
汽车理论
Automobile Theory
主讲人:尹宗军
Email:zjyin2@ifly SchooltoefkM.ceocmhanical Engineering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r 线组
0.5 FXb2
0.1 0.2 0.3
0.4
0.3
0.2
0.1
I曲线
0.4
0.5
f 线组
(0, Gb) hg
r 线组作图
Ga
FXb1
( , 0)
hg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3. f 线组和r组线的分析
1)f 线组 当FXb2<0时是地面驱动力,无意义。

FZ1



Gb L

FXb hg L

将FXb FXb1 FXb2代入
FXb1



Gb L

FXb1
L
FXb2
hg

FXb2

L hg hg
FXb1

Gb hg
FXb2=0
FXb1

Gb L hg
FXb1=0
FXb2


Gb hg
一定时,f 线为直线
f 线与横坐标的交点
后轮制动管路失 效,前轮抱死时的 地面制动力。
后轮制动严重滞 后,前轮抱死后, 后轮才将开始制动。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2024版汽车理论教学课件

2024版汽车理论教学课件
航和驾驶。
车联网技术
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 间的信息交互,提高行车安全
性和交通效率。
语音识别技术
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汽车功能, 提高驾驶便利性和安全性。
人机交互技术
通过触摸屏、手势识别等方式 实现人车互动,提高驾驶体验。
06
汽车维护与保养知识
汽车日常维护项目和方法
清洁汽车外部:包括车身、 车窗、车灯等部位的清洁, 保持车辆整洁。
检查点火系统、燃油系统和进气 系统,找出故障原因并修复。
刹车失灵
检查刹车系统各部件,如刹车片、 刹车盘等,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 部件。
转向沉重或失灵
检查转向系统各部件,如转向器、 转向拉杆等,进行必要的维修或
更换。
正确使用汽车配件和耗材
使用正规渠道的配件和耗材
01
选择品质可靠的供应商,确保配件和耗材的质量。
检查刹车系统
定期检查刹车片、刹车盘等刹车系统部件, 确保制动性能良好。
清洗空气滤清器
定期清洗或更换空气滤清器,确保发动机进 气顺畅。
检查底盘和悬挂系统
检查底盘和悬挂系统各部件紧固情况,确保 行驶稳定性。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发动机无法启动
检查点火系统、燃油系统和发动 机控制系统,排除故障。
车辆行驶中熄火
车身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
01 钢材
强度高、成本低,但重量 大、易腐蚀。
03 铝合金
重量轻、耐腐蚀、易加工,
但成本高、强度相对较低。
02 碳纤维复合材料
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
但成本高、加工难度大。
04 加工工艺
包括冲压、焊接、涂装和
总装四大工艺。
车身安全设计原则和方法
01

汽车理论(清华大学 余志生 第5版)第四部分

汽车理论(清华大学 余志生 第5版)第四部分

的滤波网络,得到加权加
1 2
1 T 2 aw aw t dt T 0
80 aw W 2 f Ga f df 0.5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2)三个方向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2 2 aw 1.4axw 1.4a yw azw 2 1/ 2
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人体坐姿受振模型
共3个输入点、12个方向的振动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频率加权函数和轴加权系数
位置 坐标轴名称 频率加权函数
wd
轴加权系数k
1.00
xs
座椅支承面
ys zs rx ry rz
wd
wk we we we
思考:为什么乘以系数1.4? (3)总加权振级Law
Law 20lg aw / a0
a0—参考加速度均方根值, a0
106 m / s 2 。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4)评价方法
Law和aw与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 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 <0.315 0.315~0.63 0.5 ~1.0 0.8 ~1.6 1.25 ~2.5 >2.0 加权振级Law 110 110 ~116 114 ~120 118 ~124 112 ~128 126 人的主观感觉 没有不舒适 有一些不舒适 相当不舒适 不舒适 很不舒适 极不舒适
1 (0.5Hz f 2Hz) wd f 2Hz f 80Hz 2 / f
1 (0.5Hz f 8Hz) wc f 8Hz f 80Hz 8 / f

汽车理论第6版清华大学余志生主编课件章节4.5

汽车理论第6版清华大学余志生主编课件章节4.5
3)制动过程分析得到的结论
1)当 0时,β线位于I曲线下方,前轮先抱死;
2)当 0时, β线位于I曲线上方,后轮先抱死; 3)当 0 时,β线与I曲线相交,前、后轮同时
抱死;
4)只要 0,要使两轮都不抱死所得到的制动强
度总是小于附着系数,即 z 。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Fμ 2
线上任何一点都有以下特点:
0.4
Fμ1 Fμ2
G
G du g dt
du g
dt
0.3
这组线称为“等制动减速度线组”。
0.2
0.1
du / dt 0.1g 0.2g 0.3g 0.4g
Fμ1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2)按
Fμ 2

a hg b hg
B点后轮抱死。 此时的制动减速 度?
B点前后轮
同时抱死。
B点前后轮
同时抱死时的制 动器制动力。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2) 0(设 0.7)
结论
0
后轮先抱死
后轮抱死时
z 0.6
前后轮同 时抱死时
z 0.7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FZ1



Gb L

FXb hg L

将FXb FXb1 FXb2代入
FXb1



Gb L

FXb1
L
FXb2
hg

FXb2

L hg hg
FXb1

Gb hg
FXb2=0

汽车理论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版-清华大学余志生

汽车理论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版-清华大学余志生
商用车的速度相对较低,其主要 技术参数是载质量或载客量。
2021/5/19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微型(经济型)轿车
(发动排量/L≤1.0 )
奥拓 0.8
120km/h
吉利 1.0
120km/h
夏利 1.0
137km/h
奇瑞QQ 0.8 130km/h
从这组数据能获 取什么信息?
2021/5/19
250km/h
宝马760
250km/h
宾利雅致(6.8L )
270km/h
迈巴赫(5.5L )
250km/h
劳斯莱斯幻影(6.7L ) 240km/h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跑车的最高车速
2021/5/19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跑车的最高车速
2021/5/19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跑车的最高车速
普及(紧凑)型轿车
(1.0<发动排量/L ≤ 1.6)
吉利 1.3 夏利 1.3 羚羊 1.3 西耶那 1.5 赛欧 1.6 波罗 1.4 富康 1.6 捷达 1.6 飞度 1.3手动 飞度 1.3CVT 飞度 1.5手动 飞度 1.5CVT
155km/h 165km/h 168km/h 168km/h 165km/h 172km/h 180km/h 170km/h 165km/h 160km/h 180km/h 175km/h
手动挡汽车的加速时间更短
法拉利 575M Maranello 4.2s
宝时捷911
3.9s
兰博基尼 Gallardo
4.2s
2021/5/19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2)静止到400m或静止到1km的冲刺时间

14汽车的附着条件与附着率清华大学汽车理论第五版.pptx

14汽车的附着条件与附着率清华大学汽车理论第五版.pptx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FX1 Ff 2 Fw Fi Fj
同理可得: 当汽车由后轮驱动时
FX 2 Ff1 Fw Fi Fj
29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四、附着率
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 最低附着系数。
1. 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 1)后轮驱动汽车
C2
FX 2 FZ 2
18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思考:什么车型适合用四轮驱动?
高级轿车 自重大,Ff大;车速高,车体大,FW大;
发动机排量大,Ft大。
超级跑车 车速高,FW大;发动机排量大, Ft大。
越野车 道路条件差,附着系数小。
重型货车 自重大,Ff大,道路条件差,附着系数小。
19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也可以表达为 C1
附着率越小或路面附着系数越大 ,附着条件越容易满足。
8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路面附着系数低时车轮会出现滑转(视频)
9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