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教学法
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和方法

的摘果子 时 , 跳一跳 , 需“ 够得着 ” 只要付 出一定 努力就 ,
会 有收获 。
3 诱 发 性 原 则 .
在创设教学 情境时 , 要保 证所设 情境 和学生 的 已有 认知 发生 冲 突, 而 在学生 心理 上造成 悬念 , 从 让学 生脑 海 中出现 这 么一 个 问 号 “ 为什 么 和 我所 想 象 的 不一 样 呢? 以唤起 他 们 强烈 的求 知 欲望 , ” 引发 他 们 的 积 极思
专题 论析 HNX E J O U ^KO ZO GU I XE CN A
化 学教 学 中创 设 问题 情 境 的原 则 和 方 法 广西武呜县 高ຫໍສະໝຸດ 中学(3 10 潘建锋 50 0 )
现代 心理学的研究表 明 , 良好 的教学情 境能使 学生 产 生愉快 的学 习情 绪 , 注意力 集 中 , 提高 大脑 的活 动效 率 。情境 教学就是在教学 中充分利 用形象 , 创设具 体而 且 生动 的场 景 , 激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而 引导学 生从 从 整体上理 解 和 运用 教 师 所 传授 知 识 的一 种教 学 方 法 。
2 接 近 性 原 则 .
奇特的化学反应现象等等给 了学 生强烈 的感观刺 激 , 增
强了学生大脑皮层 的兴奋性 、 拨动 了学生 的心弦唤起 学
在课 堂教学 中 , 教师所创设 的化学教 学情境 要符合 心理学 的“ 近发展 区” 最 理论 。创设 问题 的深 度难 度 不
生探 究知识 的强烈欲望 。学生在 第一节化 学课 中, 看到 镁 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 间银 白色金属 变成 白色粉 瞬
1 用 实验 创 设 情境 .
实验是化学 的灵魂 , 化学实验 是化学 赖 以形成 和发 展 的基础 , 是展现化学魅力和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的主要 方法 , 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 能力和创 造能力 的重要 手段 。生动鲜 明的实验现象在 带给学生惊 奇 、 不解 和矛 盾的 同时 , 更能激起学生强 烈的求知 欲和探究 欲 。因此 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 中要不 断研究实验 的教学方 法 , 除 了加 强演示 实验 的功能 以外 , 可 以利用趣 味实验 、 还 探
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探讨

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探讨摘要:要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启发引导,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方法。
本文从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化学实验等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4种方法,以此作为提升化学课堂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设计方法1.问题情境创设的内涵所谓问题情境创设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定的教学的客观条件。
如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设置疑问,布下迷局,引起同学的关注;或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使学生面临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惊奇、困惑,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通过这一手段揭露事物的内在矛盾,从而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矛盾,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尽快进入思考、探索状态。
2.化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2.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学科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两相融通创设问题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用的塑料袋、一次性餐盒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掉等。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和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抽象概念,不同的学生对这些例子会有不同的理解,一般学生只认识到反应的快慢,不会深层次地再通过例子而想到怎么控制反应速率。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让学生在该情境里掌握了所学化学知识。
2.2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化学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法论文

浅谈在化学课堂中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使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那如何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文试图在问题情境的形成途径、问题情境法的优点和创设问题情境的注意事项作一些浅述。
一、形成问题情境的途径1、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形成问题情境。
自然界的许多变化充满神奇色彩,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但对学生而言却是一个个解不开的“谜”。
这些“谜”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激励他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例如,学习碳酸盐性质时,引导学生观察溶洞中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学生就能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这里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呢?2、通过演示实验和实验设计形成问题情境。
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往往带给学生的是惊奇、不解和矛盾,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结合现象进行思考。
实践证明,演示实验的素材十分丰富,极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是设计问题的最佳情境。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学生不小心将双氧水溶液滴到红砖上,发现也能看见产生大量的气泡?对此学生提出:是否红砖也能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到催化作用?那又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呢?这些意外的发现,有着特别的印象,当他们完成实验后自然就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
利用实验设计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得到启发,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台上台下焦点聚集在一起,认真观察、情绪高涨,参与实验,积极思考。
这样学生不仅能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还能使学生问题意识得到表现,同样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3、利用学生错误设置问题情境。
例如,在新配制且较浓的naoh 溶液中滴入酚酞,出现了红色,但一振荡红色迅速褪去,这又是为什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有工业naoh生产的资料,发现了工业生产的naoh中含有一定量的过氧化钠,而过氧化钠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变成有色物质褪色。
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化学新课程创设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1)运用生活中的小实验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先用小实验来导入:先划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然后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下。
引导学生观察,前者很快熄灭,而后者能继续燃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柴头朝上熄灭;而火柴头朝下能燃烧?”学生听了,想必交头接耳,好奇心理立刻变成强烈的探究原动力;在绪言中适当补充几个有趣的实验:其一、磨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
其二、弹指生烟——找一个瓷碟子,取碘和锌的粉末各1—2克放在碟子里,搅拌均匀后,堆成小堆,另外再准备一个脸盆和一块毛巾。
用脸盆打半盆水洗手,再用毛巾擦一擦(注意:用毛巾擦手时,不要把水擦干,只是做做样子。
)然后,隔一段距离对着碟子弹一下手指。
碘、锌粉末在遇水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立即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的热又使得一部分碘升华,随着“哧”的一声响,瓷碟中冒出了一团团紫色烟雾,升腾飘散,极为壮观。
(2)创造条件做实验创设情境例如,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
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
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会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一、引言化学是一门探索性强、实验性强的科学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辨和探索的欲望,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1.尊重学科发展规律。
问题情境创设应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既能体现科学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又要追求问题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2.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问题情境创设应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能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3.综合运用多种资源。
问题情境创设可以运用多种资源,包括实验数据、实物模型、图表等,以直观形象地呈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理解度。
4.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问题情境创设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思维方式。
三、问题情境的具体创设方法1.引入新概念通过引入新概念,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探索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化学键时,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和思考,最终引入化学键的概念。
2.模拟实际问题通过模拟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需求和兴趣。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平衡时,可以模拟环境污染和净化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平衡来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有争议的问题通过设计有争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论证能力。
例如,在学习化学电池时,可以设计争议性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角度进行论证和辩论,从而加深对化学电池的理解。
4.制定任务型问题制定任务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电子结构时,可以设计任务:研究不同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通过自主搜索和整理资料来解决问题。
5.融入跨学科内容通过融入跨学科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学科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结合生物学中的酶催化反应,让学生了解生物酶的催化机理,并与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对比。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然而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实际情境在化学教学中,老师往往侧重于传授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的结合。
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际应用的体验,造成了知识的孤立性和抽象性。
2. 学生参与度低由于缺乏实际情境的创设,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低。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感到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会觉得化学知识难以理解和应用,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3. 学习效果差由于缺乏情境创设,化学教学容易陷入纯粹的知识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怪圈,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它们,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解决策略1. 教学情境创设为了解决缺乏实际情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体验知识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工厂等化学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密切相关,通过教学情境创设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可以通过设置化学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的交叉点,让学生全面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意义。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一、情境教学法的原理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创设情境环境、组织启发性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和评价反思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创设情境环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环境,形成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需求相符的场景,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我们可以将学习气体压强的知识与汽车内氧气不足时吸氧的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气体的压强和吸入氧气的原理。
2、组织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情境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本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例如,为什么酸性物质对铁易产生腐蚀?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来探究问题的原因,进而加深对酸碱反应的理解。
3、开展实践活动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制作简单的电池、铜化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化学知识。
4、评价反思情境教学法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反思,通过评价反思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所在,同时也能够为今后的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口头评价、实验报告等,让学生在评价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且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情境教学法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实践的开展,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主动地掌握知识。
2、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和实践能力。
开展情境化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开展情境化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技巧第一篇范文:开展情境化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技巧摘要: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了开展情境化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技巧,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情境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情境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境化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1.生活情境教学法生活情境教学法是指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学习化学。
生活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溶液”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盐水、糖水等,并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2.实验情境教学法实验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化学实验,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情境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氧气的制取过程和助燃性质。
3.问题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原理。
三、情境化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技巧1.精心设计情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情境。
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例如,在教学“酸碱盐”时,可以设计一个关于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酸碱盐来改善生活。
2.注重学生参与在情境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情境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探究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一、引言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则将学生置于实际问题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究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并对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概述1. 什么是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提出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究化学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特点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突出实践性。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不仅学习化学知识,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再次,注重合作性。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重视综合性。
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设计1. 设计教学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化学教学的问题情境时,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情境。
可以设计“如何正确鉴别不同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法”、“如何制备高纯度氧气”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知识。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究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提出具体的化学问题和探究方向,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
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教学——以“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为例

方法探微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教学———以“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为例文|田向农本文以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为例,阐述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章节介绍了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相关内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金属腐蚀现象的了解,并且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金属腐蚀的一些必要条件,以及原电池、电解池的形成原理和金属的还原性与活泼性等知识点。
本章节教学利用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金属腐蚀及其危害性,掌握金属腐蚀现象的本质以及类型。
2.利用物质反应原理的学习过程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金属腐蚀的类型、条件、原理等,并且学会电极反应式与总反应式的书面表达。
3.利用合作探究、问题讨论等方式,以辩证的角度认识金属腐蚀,并从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分析金属防护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实施(一)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导入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金属的腐蚀有一定了解,如生活中就见过金属腐蚀后的形态,根据初中化学的学习也掌握了铁腐蚀的化学方程式和原理。
因此,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认知和既有知识展开:“从一开始的暖水袋,到如今的电暖宝,人们为了取暖生发了各种奇思妙想,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
小莹也买了一个电暖宝。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细心的她发现了电暖宝在充电的时候会逐渐膨胀,就好像里面充了气一样。
耐不住心里的疑惑,她打算将暖宝拆开看一看。
这一看不要紧,里面都是脏脏的液体,着实把她吓了一大跳。
于是小莹将电暖宝里面的脏水都倒了出来,重新换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这一幕刚巧被妈妈看到。
她及时制止并告知小莹这样做十分危险。
这让小莹很疑惑。
你知道电暖宝的发热原理吗?里面倒出来的脏脏的液体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换成干净的自来水不行而且会很危险?相信这些问题是不少学生曾经有过的。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和情境教学法的概述,接着分析了情境教学法的原理及特点,以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然后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同时介绍了具体操作方法。
最后总结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价值,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情境教学法概述、情境教学法原理、情境教学法特点、情境教学法实践、学生影响、教师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价值、发展趋势、展望。
1. 引言1.1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目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passively sit and listen,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学生往往难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缺乏实践和应用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存在着记忆负担过重、理解困难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和教师们开始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备受关注。
情境教学法注重将化学知识融入真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体验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情境教学法以实践为主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化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1.2 情境教学法概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在真实或虚拟情境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创设具有真实性和情感因素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认知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小议

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小议一、问题情境的概念界定“教育不是表演,而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遇到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
对课堂教学而言,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作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遵循的原则——问题情境创设的评价指标(1)科学性和真实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切莫随意编造,夸大其词以求达到一定的效果。
引用的实验数据、科学史料一定要精确考证,自主创设的情境力求合乎情理。
真实的情境贴近生产生活,可能在某种程度还是学生的亲身体会,能够激起学生的体验共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
(2)针对性和适应性原则。
我们设计问题情境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当然得放在特定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设计当中。
因此设计的情境应该与当堂教学内容相关,针对课堂的引入或者重难点突破需要而设计,尽量避免设计看似有价值却与教学内容剥离的情境。
(3)层次性和开放性、可控性原则。
设计的情境有层次性,循序渐进,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
情境有层次,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有层次,整个教学过程才有层次。
学生的思绪天马行空,往往会提出很多奇怪的问题,扰乱正常的教学程序,这就需要教师的控制。
教师的控制包括情境设计上的事先预想,学生可能提出哪些没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快速有效的引导到有价值的问题上来。
教师控制是隐形控制,而不是粗鲁的驳斥学生的问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三、问题情境的设计策略(1)从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设计情境。
化学知识和生活密切相连,是创设学习情景的丰富材料。
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

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的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为什么紫色的石蕊试纸在酸性溶液中会变红,而在碱性溶液中会变蓝?”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创设实验情境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盐的反应,从而更好地理解金属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
3.创设生活情境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
三、情境教学的实施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实施情境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
既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需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实验、讨论、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
3.注重师生互动和评价在情境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关键。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以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一、引言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应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教学离子反应时,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水中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后的观察结果,引发学生思考离子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2.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目标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电化学时,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如何制备氢气,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1.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模拟真实的观测和实验过程。
例如,在教学化学键时,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一个由氢和氧组成的混合气体在火焰中燃烧时的现象和声音,引发学生对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机理的思考。
2.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食物的煮熟时间,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引发学生对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提供一个实际的案例——胃酸中和药的选择,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酸碱知识,分析选择胃药的原则和方法。
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

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强调将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从准备教学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
首先,准备教学情境是实施情境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引起兴趣和激发思考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讲解有机化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合成一种有机化合物。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学原理,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使用图片、视频等工具来展示和解释知识,以增加情趣性和互动性。
其次,设计情境教学活动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关键。
在设计情境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层次,选取合适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讲解化学平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如果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获得更高的产率,你会如何改变反应条件?”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向,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成果。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教师可以采用口头报告、小组合作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形式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并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实际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解决问题。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实施步骤、优势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1.设定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实验、观察或者问题等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酸碱中,可以通过一个有关生活中酸碱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如:“小明在厨房中不小心将碱水洒到了手上,造成了灼伤,他该如何处理?”或者通过实验,给学生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进行实际操作: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和化学物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尝试,获得亲身体验。
在教学金属活性反应时,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让他们亲身感受金属与酸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3.问题引导: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辨能力。
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铁制品会生锈?如何预防?”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来找到答案,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4.讨论总结: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总结归纳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化学反应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总结出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结果,并向全班汇报。
5.延伸拓展:通过设计延伸问题,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去挖掘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动力学平衡时,可以提出问题:“微观上,为什么反应速率相等?”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化学平衡理论来回答问题。
二、实施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2.选择情境: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科内容相关的情境,并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创设情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情境,可以采用故事、问题、实验等方式。
初中化学情境题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情境题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情境问题。
2.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化学情境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化学情境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重要性。
2. 情境提出(10分钟)
提出一个化学情境题,例如:你们是一支科研团队,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测定某种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
请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实验方案讨论(10分钟)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教师也可以给予评价和指导。
5. 实际操作(20分钟)
根据讨论结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实验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6. 结果分析(10分钟)
根据实验结果,学生讨论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7.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实验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设计更复杂的化学情境题,如处理灾难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等。
2. 引导学生自行寻找实际情境,设计并完成相关实验。
3.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展示他们在化学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
这里提供了一份初中化学情境题教案模板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研究1. 介绍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真实生活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的优势、具体应用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情景教学法的优势2.1 增强参与度传统的课堂讲述往往缺乏互动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而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创建生动有趣的场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
2.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真实场景时,常常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他们能够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培养化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这种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2.3 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情景教学法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现象,学生可以建立起直观、深入的认识,加深对于化学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3. 情景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3.1 设计真实场景在进行情景教学时,首先需要设计一个与化学相关且符合实际情境的场景。
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例如食物、环境保护、能源等。
通过将场景与具体实验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3.2 引导探究与讨论一旦设定好场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运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他们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3 教师角色转变与支持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需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支持者。
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
同时还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尝试以及深入思考。
4.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1 安全措施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广泛的知识结构。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前提。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依据目标来选择适当的问题情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应该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学目标可能包括让学生了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铁钉会生锈?生锈的速率如何影响铁的使用寿命?如何测量铁的生锈速率?这些问题都与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和教学目标紧密相关。
二、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
问题情境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教学化学酸碱中和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肥皂可以洗掉油脂? 在肥皂分子与水中成的溶液中,肥皂分子呈现为阴离子和带有过渡金属离子的阳离子,与油脂中的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微粒子,将其分散于水中从而起到清洁和去污的功能。
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化学电化学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锌钢笔的笔芯用完了之后我们可以用锤子弹出笔芯的内芯后,它还能写一段时间,而普通的笔芯则不行?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探究笔芯内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如锌离子与电解质的作用和电子转移过程。
四、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多样化。
不同的问题情境可以增加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的策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何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成为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情境生活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化学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分析。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但这些知识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甚远,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1. 提倡探究式学习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往往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和独立探究的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实验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烧水时水蒸气的生成、水果变色的原理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化学现象的奥妙,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2. 强调实际应用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让他们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可以通过讲解酸碱中和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理解牙膏的酸碱度对口腔健康的影响;或者通过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理论与实际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 鼓励实践操作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生活情境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制作实验,如制作肥皂、染料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和魅力;或者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安全实验,如观察各种常见物质的燃烧特性,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应对危险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教学法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首先改革课堂教法。
问题情境教学法,以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深入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进行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体验探究活动的成功,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能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由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奇、诧异和不解。
它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
在上化学的第一节课时,我以“魔棒点灯”、“空杯生烟”、“烧不坏的手帕”、自制“葡萄酒”等趣味实验,作为开场白,一下子让学生喜欢上了化学学科的学习。
再比如在讲《中和反应》时,让学生先做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里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发现酚酞变成了红色,这时学生能用上节刚刚学过的碱的知识来解释。
让他们继续滴加另一种液体(盐酸),结果溶液的颜色逐渐减退,直至变成了原来的无色。
为什么滴加盐酸后溶液的颜色由红变无,学生的思维矛盾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于是学习的兴趣立刻高涨。
二、由生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的本身是为了应用,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化学知识相联系,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
例如。
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回忆一个熟悉的怪现象:烧开的水不小心泼在煤炉的火焰上,炉火不但没有减弱,反而窜出一股火苗使得燃烧更旺,这是什么原因呢?又如,在学习溶液的某些性质时,可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会结冰,这是为什么呢?例如,讲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时,教师问:“新买来的铁锅是什么颜色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铁锅又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学完这一知识后,你会自己找到答案的……”,这种由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感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就在身边,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兴趣盎然。
三、由趣闻轶事创设问题情境
每一种元素的发现,每一种物质的得到及推广应用,都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生动感人的故事。
结合教材,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化学史,化学家轶事,引人入胜,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思维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和记忆效果。
介绍居里夫人与镭等,再如:讲解磷的性质时,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二战期间盟军为了炸掉德国军队一个戒备森严的军火库,在人不靠近的条件下,就无法炸掉,这时盟军就利用了在老鼠身上涂白磷的cs2溶液,让不起眼的老鼠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学生听完故事后,兴奋,一方面为设计者的聪慧而惊叹,另一方面又急于想知道其中
的奥妙。
这时因势利导,传授相关的知识,效果特别好。
四、由多种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从信息论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声性、展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
例如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可搜集有关神州六号发射方面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并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必将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刺激。
教师可适时提出思考题。
这些题目把氢燃料的利用、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碱的通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诸多旧知识点在一个新鲜的情境中呈现在学
生面前,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顺利完成。
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复习,必然能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新鲜感,避免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五、由错误再现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
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让学生自己发
现错误,使他们感到惊讶、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讲氧气助燃而不可燃时,学生容易接受,在讲氢气可燃而不助燃时,学生觉得不对劲,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但当学生眼见到一瓶氢气燃烧后,一支燃烧的蜡烛进进出出时,时灭时燃这“出乎意料”的现象时,对这一知识的认定恐怕使学生终生难忘。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10毫升水和10毫升的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毫升”等等现象,当时都让学生惊讶无比,正是如此,学生很急于知道答案,思维高度的集中。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技巧很多,不论哪一种方法,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观察、思维。
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