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及其经济起飞理论

合集下载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3题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3题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对“起飞”提出了哪些要求?答:罗斯托把起飞定义为一种工业革命。

即它是一种发生在较短时期内的在生产方法、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的重大性质上的而非程度上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历史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过渡阶段。

罗斯托认为,确定一个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需要有3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二是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三是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以保证成长的持续性。

(出自课本)2、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适用技术选择应满足三重目标要求:一是环境目标。

即该项技术能够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料,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社会目标。

即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能与传统文化相融的技术,并能促进社会和睦和使人们分享益处。

三是经济目标。

能够协助克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因素,广泛提高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各自国情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也不相同。

因此在技术选择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技术选择标准引进技术。

同时,还应该发展教育,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技术人员,吸收、消化引进的先进技术,并创造条件自主研发,逐渐更多的依靠本国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出自课本)3、谈谈“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缺点。

答:进口替代的优点:一是实行工业化,避免国际剥削。

二是排斥出口,鼓励内销。

三是政府统制和保护。

进口替代的缺点:一是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

二是进口替代不利于出口发展,造成国际收支恶化。

三是进口替代不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四是进口替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出口导向的优点:一是它能使资源的配置比较合理,并能得到有效使用。

经济起飞理论与经济起飞阶段的界定

经济起飞理论与经济起飞阶段的界定

1 期 2
钟杵 : 经济起 飞理 论与Leabharlann 济起飞阶段的界定 13 3
的 自 资源 和生产 方法 。 然
阶段提供 了新的方法 。但是主导产业理论也存在一些问 题, 主要是主导产业部门缺乏准确、 科学的定义。
农业发展特征 : 随着农业 的商业 化, 越来越多 的农
民准备采纳新的生产方法 , 并由此带来生活方式的深刻 变化 , 新技术不仅在工业也在农业 中扩散开来 。农业生 产率革命 的变化是成功起飞的一个必要条件 , 一个社会 的现代化将急剧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 而农业人 口向城 市转移及对应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是经济起飞的重要
大, 创历史高点。 07 我国人均 G P达到 20 20 年, D 60多美
元, 接近 30 美元, 00 于是, 众多学者开始纷纷讨论 , 我国 处于哪个经济发展阶段 , 是否已经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 继
而判断我国金融市场 的发展趋势 。于是, 如何判断经济
起飞 阶段 以及 界定标准 的厘定显得 格外重 要 。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以及刘易斯 ( la r u e i 的 Wii At r ws lm h L ) 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等 , 同时还有在衡量社会发展中 普遍采用的“ 英格尔斯体系指标” 。我国学者也从城市

・ 罗斯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理
念和方法对 比分析 了世界各 国的发展历史, 对于经济发 展的各个阶段进行 了相应 的界定和解 释…。在对 经济 起飞阶段的界定中, 重点强调经济起飞阶段具备 以下几
在概述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后 , 重点总结 了罗斯托对于经济起飞时期的经济特征描述。针对 罗斯托理论 的缺 陷, 出了界 定的 提
意见并给 出界定应考虑的 因素和指标。

罗斯托的经济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阶段理论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提出了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1971年他在《政治和成长阶段》中增加了第6阶段。

经济发展的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1) 传统社会阶段传统社会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而且通常都是封闭或者孤立的经济,生产活动中采用的技术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技术,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也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方式,社会似乎对现代化毫无兴趣。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一些国家至今还处在这一发展阶段。

(2) 准备起飞阶段这一阶段是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准备阶段,它的特征是社会开始考虑经济改革的问题,希望通过现代化来增强国力并改善人民的生活。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经济体制改革,为发展创造条件。

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则通常是第一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这一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3) 起飞阶段这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

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4个条件:①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②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③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生产过程吸收了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力量;④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

在起飞阶段,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制造业,外国投资明显增加,以一些快速成长的产业为基础,国家出现了若干区域性的增长极。

起飞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从农业出口转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开始出口大量的服装、鞋、玩具、小工艺品和标准化的家电产品。

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起飞阶段的时期如下:英国1783-1802年,法国1830-1860年,美国1843—1860年,德国1850— 1873年,日本1878—1900年。

第二篇对发展过程的理解和探讨:第二章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第二篇对发展过程的理解和探讨:第二章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不同国家面对侵入的不同反应

“比如,对一个较先进的强国的侵扰, 传统社会应该如何作出反应?是充满活 力和凝聚力迅速反应,像日本那样?还 是逆来顺受,如18世纪受压迫的爱尔兰 人?或者迟迟不愿意改变传统社会,如 中国人?”
(三)起飞阶段
1 、特征。在这个阶段,稳定增长的障碍和阻力得以最终克服, 促进经济进步的力量扩大并开始支配社会,增长成为正常状态。 2、进入“起飞”的条件: (1)一个准备把经济现代化作为严肃的、最重要事业的政治力 量。 (2)资本积累,将5%—10%的国民收入用于积累; (3)新兴工业迅速扩大;(制造业是发动机) (4)技术创新; (5)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 (6)农业内部也不断商业化,广泛应用新技术。农业生产率的 革命性变化是成功起飞的一个必要条件; (7)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发生转变,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两百多年来,经济史学家一直在苦苦思索:肇 始于18世纪末叶的欧洲工业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在此之前,经济为何未能实现自我维持的增 长?是由于对物质的东西不感兴趣?还是受宗 教信仰。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的束缚?抑或是 由于市场过于狭窄、不懂科学、缺少商业中产 阶级?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三、罗斯托对成长阶段的划分

进入起飞阶段的时间



英国:1783年后的20年; 法国和美国:1860年的前几十年; 德国:19世纪的第三个25年; 日本:19世纪的最后25年(1868年开始明治维 新); 俄国和加拿大:1914年前的20多年间; 印度、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众高消费时代

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 将更多资源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民主政治程序)。
(六)大众高消费时代之后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论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论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1960年):以英、美发达国家经济史为依据,关注资本的形成。

经济增长可分为五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做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加速阶段,高消费阶段。

在《政治和经济增长阶段》(1971年)一书中加入“提高生活质量阶段”。

贫穷国家还处于传统社会阶段,是一种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陷入“恶性贫困循环”。

起飞指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实现基本经济和生产方法上的剧烈转变,以“最小临界努力”,突破落后经济的“类稳定均衡”。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

简要评价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的书中,从世界的角度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历史。

他以“多元历史观”方法,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研究过国,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阶段和问题。

罗斯托通过经济史考察,利用经验统计,将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张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在后一部著作《政治和经济增长》中又提出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通过对世界经济的考察,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它正确地强调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指引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有重大的贡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对于发展中追赶发达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理论。

(一)传统社会阶段。

此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资源过多配置在农业,而非工业;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族和氏族;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实际收入仅够维持生存。

(二)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农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既要提供更多的粮食来养活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又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销售市场。

(三)起飞阶段。

此阶段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

此阶段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罗斯托认为,一个区域一旦实现起飞,经济就可以“自动持续成长”了,因为较大的积累比例和较强的主导部门,会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不会感到不足,所需要的原料生产与供给、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等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四)向成熟推进阶段。

这是起飞后经过较长期的经济持续发展所达到的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中已经有效地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

(五)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越来越多的资源用来生产耐用消费品;用来供社会福利和保障之用的一部分资源逐渐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PPT课件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PPT课件
吸收和使用现代技术成果 的能力大大增强。大约10%—20%的国民收入用于 投资,使得产出持续地超过人口的增长。工业趋向 多样化,新的主导部门逐渐成长起来,代替起飞阶 段的旧的主导部门。随着技术的改进,新工业加速 扩张,老工业衰落,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对外 贸易越来越频繁。
.
2
一、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指近代科学技术产生以前的社会,以牛 顿的科学发明成果的产生为标志。在这一阶段,由 于不存在近现代科学技术,或人们没有现代科学及 其应用和科学意识,生产率非常低下。其特征是: 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大部分资源用于农业生产, 消费水平很低。实行等级制。社会阶层结构有一些 变动余地,但是很小,家族和民族起着重大的作用。 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 可以达到的生产水平有其最高限度,经济增长极其 缓慢。
第一,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以利于举国上下 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相反,在四分五裂 的状态下,起飞是不可能的。
第二,有一个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政 治目标。
第三,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发挥领导 核心作用。
罗斯托认为,起飞前夕,组织统一的市场, 建立财税制度使资源用于现代用途筹集社会 分摊资本,发展农业生产等都离不开政府的 领导和管理。
4.1 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罗斯托理论)
4.2 经济起飞的基本因素
4.3 经济起飞的标志
4.4 实现经济增长和阶段更替的政策措施
4.5 其他经济发展阶段论
.
1
4.1 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
罗斯托认为,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过渡可以用所有国 家都必须经过的一系列步骤或阶段来说明。 1960年, 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出版了《经济增长的阶段》 一书,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传统社会 阶段、为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 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1971年,罗斯托又补充了 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经济起飞理论

经济起飞理论

贫穷的恶性循环理论
•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资本稀缺, 收入低下,形成了两个“恶性循环” • 从供给方面看: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缺乏—劳动生 产率低—收入低下 • 从需求方面看:收入低—居民购买力低—市场需求不 旺—投资引诱小—投入生产的资本少—劳动生产率 低—收入低。 • 他认为,穷国之所以穷,就是因为穷,过去的穷导致 了现在的穷,现在的穷将造成将来的穷,使贫困成为 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重视资本积累 的作用,并认为它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困难
罗斯托为发展中国家描绘了经济增长阶段序列的诱人前 景,也阐述了怎样创造条件以实现经济起飞。如果发展中国 家都照此办理,能实现经济起飞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实 际情况与起飞理论相差甚远。 自二战以来,全世界15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真正实现 经济起飞的国家或地区只有20多个,如韩国、新加坡、台湾、 香港、巴西等,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举步维艰,还 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然极端落后、贫穷。世 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大多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以及南 亚地区,那里的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仍然处于“低水平 均衡陷阱”之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起飞的条件 罗期托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主 要条件: 第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 “增长必须以利润不断重新投资为条件”,要实现经济起 飞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投资,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占到10% 以上为经济增长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资本积累是经济 起飞和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二,要建立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经济增长总是由某一备受社会关注、首先采取高新技术的 部门开始的,它作为初始的加速力量,通过一定的关联方式将 它的动力传输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部分,带动整个经济的起 飞。因此这些部门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形成一个“主导部门 综合体系”,它包括相互联系、相互推动和相互影响的若干产 业部门。

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转型的启示

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转型的启示


国家转型视角下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
第一是传统社会阶段。在传统社会阶段 , 经济处于
原始状态 , 经济活动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 通常都是封闭
或者孤 立 的经济 。人们 赖 以生 存的产 业 以农业 为主 , 整
个社会生产力低下, 社会似乎对现代化毫无兴趣 , 人均收
入仅维持在生存的状态。社会结构的疆硬阻碍着经济上 的变革 , 生产活动 中采用的技术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技术 , 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也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方式 。旧中 国的各个朝代、 欧洲中世纪的各个国家都是传统社会阶
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的变革为为发
展创造条件。政治上须统-, n 趋于稳定 , 以促进统一市 场的形成和大笔资本的积累。经济上发展的障碍正在逐
和深刻的变化。他探讨了各个阶段的条件 、 特征、 经济政 策、 增长的动力、 出现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 试图证明所 有现代化的国家都要经过他所说叙述的这六个阶段。此 书被视作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过程学派的代表著作。
力发展经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尤其正在加速转型期的国家, 在增长阶
段 的转换期 , 要把 防控风险放到 比以往 更加重要 的位 置上。
关键词 :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发展 中国家; 增长换挡期
作者及单位 : 魏志奇, 中国 人 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研究方向为政府治
义理论。 ( 北京 1 0 0 8 7 2 )
国家都在 这一 阶段。
第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 9 7 1 年, 罗斯托在其
《 政治和成长阶段》 一书中又补充了第六阶段 : 追求生活
高 一 有 蒴 题 堤 一 上 一 并 踺 一 革

发展经济学重点

发展经济学重点

1.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罗斯托):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所谓起飞,是指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期(20-30年)内实现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在此剧变以后,经济将步入自我持续增长状态。

必要条件包括:科学思想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

起飞要具备的三个关键条件:(1)科学思想条件(2)社会条件(企业家/创新精神/ 宗教观念和封建制度的束缚(3) 政治条件(统一、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目标、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4)经济条件。

第一,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但工业增长必须要有农业作为基础同时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供使用。

第二,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

第三,要建立能够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动部门。

对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的评价:1.特别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

2.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在政策上的可用性值得怀疑。

3.因为,从已有的经济发展资料看,经济增长并没有很快加速或减速的阶段。

许多经济学家证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均实际产值的增长或多或少是按不变的速度增加的。

4.因此,把经济增长阶段划分为高增长或低增长阶段,并把它们截然分开至少与现存的事实不符。

2.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在经济增长初期(贫困阶段),收入分配有恶化趋势,而在以后的阶段(富裕阶段)将得到改善。

如果以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那么随着人均GNP的提高,收入分配显现出一条轨迹。

这个观察结果,被称为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或库兹涅茨假说。

库兹涅茨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性表现在:与经济结构的转换有关(二元结构)/与国家的增长战略有关(财产收入、劳动收入)/与社会中影响政府决策的利益集团的结构有关(工会)3.二战以后的收入分配战略1、先增长后再分配战略:20世纪50、60年代的主流观点,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滴落效应”可以实现先增长再分配的战略。

浅议中国经济增长阶段

浅议中国经济增长阶段

浅议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摘要: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首次提出了经济起飞概念,从他提及的经济起飞特征和对欧美国家发展阶段的研究及实例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处于从起飞阶段缓慢稳步得向成熟阶段过渡的阶段。

因此,此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以上两个阶段的共同特征。

通过罗斯托的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便于我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共分为6个经济成长阶段:一是传统社会,其特征是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农业居于首要地位,消费水平很低,存在等级制,家庭和氏族起着重要作用。

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即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世界市场的扩大成为经济成长的推动力。

三是起飞阶段。

根据罗斯托的解释,起飞就是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

实现起飞需要3个条件:一是较高的积累率,即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二是要有起飞的主导部门;三是建立能保证起飞的制度。

例如建立使私有财产有保障的制度;建立能代替私人资本进行巨额投资的政府机构等。

罗斯托认为,一国只要具备了上述3个条件,经济就可实现起飞,一旦起飞,经济也就可以自动持续增长了。

在西方国家中,英国在18世纪的最后20年里实现了起飞,法国和美国在1860年以前的几十年里实现了起飞,德国是在1850~1875年,日本在19世纪最后25年。

四是成熟阶段。

这是起飞阶段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虽有波动但仍持续增长的时期。

其特点是,现代技术已被推广到各个经济领域;工业将朝着多样化发展,新的主导部门逐渐代替起飞阶段的旧的主导部门。

五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导部门转到耐用消费品上面。

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导部门是服务业和环境改造事业。

按照罗斯托划分的六个发展阶段分析,我国建国前可以看作是传统社会阶段;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可以看作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改革开放至今的近30年处于经济起飞阶段。

rostow (1998)引用

rostow (1998)引用

rostow (1998)引用?
答:罗斯托(Rostow)在1998年的著作中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将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起飞前提、起飞、成熟和高额消费五个阶段。

他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特征和发展动力,而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演进。

在罗斯托的理论中,起飞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难实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克服许多经济和社会难题,如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

只有成功实现起飞,才能使经济进入持续增长的轨道。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对于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理论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有助于制定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起飞理论

起飞理论
一方面,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一种线性的发展理论,不具备周期理论的预见性,我们注意到,罗斯托的理论中最初只包含了5个阶段,后来被他扩展成6个阶段,那么只要人类社会不灭亡,肯定就还会存在第7个阶段,这第7个阶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根据罗斯托的理论我们都无从知晓。所以,罗斯托的理论虽然对落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却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3)起飞阶段
这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4个条件:
①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
②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
③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生产过程吸收了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力量;
④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
在起飞阶段,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制造业,外国投资明显增加,以一些快速成长的产业为基础,国家出现了若干区域性的增长极。起飞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从农业出口转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开始出口大量的服装、鞋、玩具、小工艺品和标准化的家电产品。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起飞阶段的时期如下:英国1783-1802年,法国1830-1860年,美国1843—1860年,德国1850—1873年,日本1878—1900年。中国,则在1977—1987年间实现了起飞。
编辑本段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优点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在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的,它正确地强调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理论。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经自觉地实践了罗斯托的理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编辑本段
罗斯托的理论的局限性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课件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课件

技术创新的扩散 与传播
技术创新扩散是指新技术在 产业内和产业间的传播和应 用。政府可以通过推广示范 项目、建立技术转移平台等 方式,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 和传播。
技术创新的风险 与挑战
技术创新也伴随着风险和挑 战,如技术研发的高成本、 市场接受度不确定等。因此 ,政府和企业需要建立有效 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
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教育水平、卫生条件等社 会问题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04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实践应用
政策制定与经济增长
政策制定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政策 制定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 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 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财政政策的应用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可以影响经济增长 。例如,减税可以刺激消费和 投资,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 增长。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假设的局限性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基于一系列假 设,如资源无限、技术恒定等, 这些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完全成立
,限制了理论的Biblioteka 用范围。缺乏动态性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对经济变化的反 应不够灵活,难以解释不同国家或 地区经济增长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未考虑制度因素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未能充分考虑制 度、政策、法律等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这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 要作用。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 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知识 水平,人力资本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增长。
人才流动与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 住高素质人才。政府可以通过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等方式,吸引 国内外优秀人才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罗斯托[指南]

罗斯托[指南]

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罗斯托通过对于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态的研究,把经济发展进行了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以经济发展速度和成熟程度为依据,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世界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罗斯托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一书中,他又对经济成长阶段进行了补充,提出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其实很多学者都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过划分划分,如,德国历史学派毕夏尔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三个时代,希尔德布兰德把经济划分为,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三个阶段,施穆德把经济划分为,村落经济,城市经济,地区经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五个阶段,美国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凡勃伦则把经济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手工业时代和机器时代。

不同的划分所依据的标准不同。

罗斯托认为经济活动的变化不是渐进的量变,而是一种带有起飞性质的剧烈的变动,通过主导部门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在不同的时期,与时俱进的选择新的主导部门,这就与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战略有某种相似之处,赫尔希曼认为不发达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弱,所以应选择联系较大的部门进行投资,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二者都强调联系效应,这就给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带来的发展经济的希望,否定了“贫困恶性循环论”和“低水平均衡陷阱”,同时也与“依附理论”相对立,罗斯托并不认为存在着依附,也不认为在贸易体系中存在着不公平,甚至有意的回避了殖民国家对与殖民地的掠夺。

罗斯托的单向历史观把复杂过程过分的简单化,把特定的发展阶段过分的普遍化,往往引起学者的批评。

罗斯托在对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时,使用了生产动的理论,就是不把生产要素看做是固定的,不仅把收入在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分开,而且直接而又相当详尽地集中注意于投资的构成和经济在各具体部门内部发展的情况。

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

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


增 长率更 高
的 经 济 增 长率
可是 在发展 中国家 通 常经济效 益 经 济效 率 均 较低 且 不稳 定 因 而 要 获得 一
,
,
定 的 产 出水 平 和 经 济 增 长 就 需 要 投 人 更 多 的 资 本 量 即 资 本 一 产 出 比率 高

在资本一产 出比

率 较 高 的 条 件 下 要 保 持 比人
,
, , ,

增 长 率 更 高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就 必 须 有 更 高 的资 本 积 累 率

, , ,
,
第 二 要建 立 能带 动经 济 增 长 的 主 导 部 门 略

,
在 经 济 起 飞 的初 期 需 要 发 展 的产 业 部 门很

,
多 而 资 金 又 是 十 分 有 限 的 要 实 现 经 济 起 飞 就 应 当 选 择 发 展 重 点 实 行 部 门不 平 衡 发 展 战 将 有 限 的资金 用 于具有 带 动作 用 的主 导 产 业 上 建立 起 主 导产业 部 门
起 飞 是 人 类 社 会 的 第 一 次 突 变 它 要 求 在 较 短 的 时 间 内实 现 工 业 化 生 产 方 法 的剧 烈 变 革 和 产
而 追 求 生 活 质 量 阶 段 则 是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的第 二 次 突 变
,

它 以 劳 务 形 式 反 映社 会 生 活

,

质 量 的变 化 和 社 会 的 成 就 解 决 经 济 高 度 发 达 后 人 类 所 面 临 的 精 神 危 机 颓 废 情 感 等 问 题 克


罗 斯 托认 为 跳 出 贫 困 的恶性循 环

罗斯托的经济起飞思想

罗斯托的经济起飞思想

罗斯托的经济起飞思想罗斯托是美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曾任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副特别助理,以及国务院顾问兼政策计划委员会主席。

在西方经济学界,罗斯托以宣传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著称,其代表作《经济成长的阶段》便以此为主要内容,1960年4月美国《生活》杂志说这本书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来在经济学界引起最大争论的一部著作。

在这本书里,罗斯托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发动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发动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其中的发动阶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起飞”阶段,在这一系列的是其中,“起飞”是关键和核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欠发达国家只有通过经济“起飞”阶段,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

这一理论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责难和批评。

有的学者批评阶段论是一种单向历史观,将复杂的发展过程过分简单化了,将特定的发展阶段序列过分普遍化了。

但客观地说,在罗斯托的理论本身和对他的各种批评中,都存在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本文作为该书的读书报告是在该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但也不仅局限于这一本书,而是综合了罗斯托的整个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尝试作出浅薄的议论,不当之处,还望老师不吝指教。

一、为起飞创造前提这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发展的“过渡中的社会”。

是为人均国民收入持续增长打基础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业生产和农业革命中发挥作用。

生产力水平提高,剩余产品增多,储蓄的欲望提高。

金融机构如银行开始出现,为资本的循环和积累创造条件。

另外,以开发一次性产品为目的的外国资本的流入,加速了资本市场的扩大,不顾风险而不懈追求的企业家势力大增,因而投资和就业机会也开始增加。

这样,传统的等级制度由于资本和劳动的转移,也变得不那么森严可怕了。

除了农业外,家庭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在经济上,开始重视农业革命,既要提供粮食,来养活过渡阶段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还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市场,更要把一大部分收入用于积累。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掌握)1960年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 的著作经济成长的阶段经济成长的五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1)含义:它的社会结构是在生产功能有限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以牛顿以前的科学和技术以及牛顿以前的对物质世界的态度为基础的。

(2)特点:按人均计算的、可以达到的生产水平有个最高限度。

(3)产生最高限度的原因(4)与农业制度相适应的是僵化的社会阶层结构(5)举例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1)是个过渡阶段(2)由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两种情况(3)一系列变化(4)两个主导部门3.起飞阶段(1)含义:社会获得持续增长,即增长成为社会正常情况(2)必要条件:净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由5%增到10%以上。

(3)起飞的标准(4)起飞的资金来源与措施(5)企业家才能起飞阶段中主导部门的作用:国民经济的总增长率是由各经济部门的不同增长率造成的,而各经济部门的不同增长率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为此,有必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类经济部门:(1)主要成长部门和主导部门(2)补充成长部门(3)派生成长部门实例罗斯托给起飞阶段下的定义:起飞阶段是一种工业革命,和生产方法的剧烈改变直接有关,在比较短的一段时期内产生有决定意义的后果。

4.向成熟推进阶段(1)含义:是一个社会已经把当时的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资源配置的时期。

(2)实例(3)此阶段的三种变化:A.劳动力的变化B. 领导的性质变化C. 社会对于工业化的奇迹开始感到厌倦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1)含义:当社会快要达到成熟阶段或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时,社会的主要注意力就从供给转向需求,从生产部门转到消费问题和最广义的福利问题。

(2)三个目标:第一,国家追求在国外的势利和影响第二,福利国家第三,提高消费水平(3)主导部门:耐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4)美国第一个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及经济起飞理论?①传统社会阶段,没有科学技术,农业是经济主体;②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转变中,但有限,传统;③起飞阶段,新工业扩张迅速;④成熟阶段,技术改进,工业扩张,对外贸易上升⑤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人均收入大于基本需要;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关注福利安全,大众服务。

经济起飞理论: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工业化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腾飞。

2、非均衡增长理论的核心理念与经济含义?鲍莫尔将国民经济增长部门分为进步部门(技术起决定作用。

劳动力作为工具使用,技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非进步部门(劳动起决定性作用。

劳动本生就是最终产品)。

经济含义: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将随私人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提高,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则保持不变(政府部门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3、新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①经济增长不是由外部因素,而是由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来决定的,这些因素可以被人们控制;②由于各国的这些内部因素不同,所以各国经济增长没有出现趋同的现象;③上述因素具备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人均产出可以无限期增长,而且增长率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而递增;④由于技术是内生的,政府也不再是无所作为的实体,它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和促进经济增长。

4、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同质性?①低下的生活水平;②低下的生产率水平;③人口负担严重;④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⑤二元结构明显;⑥出口以低级产品为主;⑦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

5、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衡量增长和发展的指标差异?区别:经济增长侧重于数量,而经济发展是一个即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多维体系概念。

还包括投入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与质量改进,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分配状况改善和贫困下降。

联系:①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②仅有增长经济不一定能发展;③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经济发展也有利与经济进一步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人均GNP 或GDP的增长率,优点:简单明了,缺点:有些产品和服务不经过市场交换,地下经济统计项目和价格不够真实;无法反映分配状况,汇率问题(购买力平价)不能反映GDP增长过程中的社会代价等。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人均GDP指标,综合发展体系,人类发展指数(出生时的预期寿命,社会教育程度,生活水平)。

6、为什么区分功能分配与个人分配,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及缺陷?功能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传统上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之间的分配;个人分配: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有的份额,涉及的主要不是经济效率而是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

度量方式:功能分配,供需平衡,边际产出贡献大小(倾向于效率);个人分配:家庭是否拥有某要素,拥有多少,要素价格(倾向于公平)。

缺陷:①个人拥有资源不同,得到的收入和财富不一样,马太效应;②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均,后果就会出现阶级和集团分裂,产生阶级仇恨和对抗,就会变得不安宁和不稳定。

③但收入完全均等不是一个好社会,平均主义挫伤积极性,鼓励懒惰行为,将导致效率下降。

7、收入分配环境的库兹涅兹曲线?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化,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时达到顶峰,然后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迹呈倒U型。

8、收入分配如何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经济的影响通过储蓄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资本市场,人力资本等若干中间因素实现。

储蓄与经济增长: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平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就不应该干预,边际储蓄率呈倒U型,在极度贫困的国家不应采取再分配。

但高度不平等会加大再分配的政治压力,导致政府可能重新分配现有财富,或对财富增量实施再分配,结果都可能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

产业结构:扩散效应,低收入阶段,一些部门率先增长,收入差距拉大,但最终,这些部门的增长会扩散到整个经济,产生外溢,使收入分配得到改善。

需求结构:滴流效应,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阶段,对穷人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的需求会上升,使这些要素的价格上涨改善穷人的收入,从而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

资本市场,穷人办企业门槛较高,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贷款要求抵押,这成为穷人进入资本市场的障碍,这种不平等会持续加剧,穷人只能留在劳动力市场,造成供过于求,资本家在使用劳动力时付出的资本更少了,那么利润就提高了,不平等此时会自我强化,无法自我纠正。

人力资本:穷人一方面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受教育有限,这都使人力资本无法提高,将强化分配不平等。

9、贫困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贫困的根源在于权利,机会,能力的贫困,贫困人口由于基本能力缺失和社会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导致创造收入的能力与机会缺失,从而很难摆脱最低生活水平。

10、贫困陷阱与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穷人恶性循环:低收入(或支出)—能量投入不足—能量支出不足—劳动能力缺乏—低收入(或产出)。

没有外力作用穷人难以摆脱有这一循环决定的贫困陷阱。

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当一个国际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11、资本形成、重要性以及国内来源?资本来源于储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储蓄转化为投资,形成一定形式的资本继而产生生产能力的过程就是资本形成。

重要性:先前的理论综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及其改良”,缪尔达尔“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经济增长停滞、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停滞、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根源在于资本形成的不足;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的阻碍或约束条件。

而摆脱贫困、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大量积累资本、大幅提高投资水平。

国内来源:资本来源于储蓄,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状况,私人储蓄(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一般政府储蓄,政府强制储蓄)。

12、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市场及其发展战略?信贷市场的重要性:一国的金融市场(包括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等)负责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直接、间接)。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完善,信贷市场起着主要的投融资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市场:三种需求,固定资本需求,运营资本需求,消费信贷需求,在农业为主,后两种很重要。

两类供给者:正式放贷者:又称机构放贷者,包括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信贷机构,一般实行公司制,有正式的机构和组织。

缺点,对客户的私人活动和信息掌握不精确,由于存在较高的赖账率,因此贷款需要抵押,这也是穷人贷款的门槛。

非正式的放贷者:亲戚朋友,信贷合作社,关联型放贷者。

优点,正是不愿意接受的抵押物,非正式愿意,获得信息和监督的成本低于正式。

非正式信贷市场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特点:分割性,关联性,利率存在巨大的差异,信贷配给,排他性。

原因:信息差异,市场分割,利润最大化。

发展中国家信贷市场的改革:金融深化和自由化:金融深化:自由市场(市场决定信贷供需)政府不干预,利率,汇率,信贷配给。

边际创新:承认在以农业和农村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非正式放贷比正式放贷更切实实际,也更有效率。

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克服这种机制的一些缺陷,使其更为完善。

贷款人—银行—农民。

13、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和教育的主要问题?①数量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这就涉及到人口与就业两方面的问题,②质量方面,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须提高教育水平。

教育方面:辍学率很高,教育脱离实际,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的性别差异,教育反映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数字鸿沟,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智力外流。

14、发展中国家微观生育、教育的成本与收益?生育子女带来的效用:劳动—经济收益,养老—保险收益,消费—享乐收益,维系家庭的地位,承担家业兴衰的风险,维系家族昌盛。

生育子女的成本:直接成本(花费了什么))机会成本(放弃了什么)。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将子女也视为一种消费品,收入效应,一个家庭收入增加将导致对所有消费品(包括子女)需求的增加,替代效应,收入增加意味着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提高,子女变得昂贵了,父母将以其他消费品替代子女。

教育方面:教育的私人收益V=(t=1到n)∑Et/(1+r)^t,私人成本C=(t=1到m)∑Cer+Cit/(1+r)^t.另一种方法,设C=V ∑(t=1到n)Et/(1+i)^t=∑(到m)Cet+Cit/(1+i)^t,求出内部收益率i,与其他的投资收益率(证券,存款,房地产等)比较,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则教育投资就是合算的。

教育的社会成本与收益,和私人相似,教育投入的社会收益和成本往往与私人收益和成本不一样。

在发展中国家,私人受益大于社会收益,而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15、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征: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口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具有巨大的惯性。

影响:负面: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人口增长与储蓄率负相关,不平等和贫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失业率上升,人口素质参差不齐。

正面:带来了新的需求和创新,满足了多样性,提高了产出。

16、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人口和教育战略?人口战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具体措施有:扩大妇女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育,医疗等的费用,实行计划生育的奖惩制度,提高婴儿存活率,加强现代家庭和生育观念的宣传。

教育战略:调整教育投资的主要方向,减少对高等教育的补贴,改革各级学校的教育体制,改变教育以来的刺激,采取切实措施防止智力外流。

17、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哪些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原因:①滥用自然资源;②环境污染;③生产和生活过程对环境的破坏。

特有的:①贫困;②工业化;③世界经济一体化;④市场发育不足;⑤制度安排不足。

18、政府有哪些保护环境的干预手段?①环境管制:设立环境质量指标、立法执法等进行直接干预,对数量的规定,制定环境污染的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环境监管等。

②市场经济手段:从影响成本和收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达到最终有利于环境的结果,包括产权界定,发放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庇古模型等及其优化组合。

19、诱致变迁理论的内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内容:是指制度的创新是有一群(个)人,在响应由技术不均衡引致的获得机会时,所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技术变迁。

生产要素禀赋稀缺程度的变化导致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导致农业技术变化,简言之就是需求变化导致供给的技术变化主要途径:技术引进,自主研发。

20、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基本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