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PPT课件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新)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9章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6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 例如:假设一家麦当劳店以0.5美元的价格从一个 牧场主手里购买了1/4磅的牛肉,然后以1.5美元的 价格卖出一个汉堡包。在这个例子中,麦当劳店 的增值是多少?
✓ 麦当劳店的增值是:1.5-0.5=1(美元)
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
– 一个经济体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数量众多,各 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也千差万别,如何从 总体上描述经济体重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走 向和趋势?
最新版整理ppt
31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 价格水平:是经济中特定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价 格的总体水平,它是衡量货币购买力或货币所能 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的指标。
最新版整理ppt
44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失业率劳 失动 业力 人总 数 10数 % 0 劳动力参 劳 与 劳动 率 动年 力龄 人 1人 0数 % 0口 就业率劳 就动 业力 人总 数 10数 % 0
最新版整理ppt
45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 失业率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的一个指示器。失 业率过高,意味着该国将有许多人不能养活自 己,并且许多劳动者不能为国家的产出作贡献。
最新版整理ppt
21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开放经济-四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国际
封闭经济
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 二部门经济:家庭、企业
最新版整理ppt
22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 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 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 服务的市场价值。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九章经济周期理论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38页。
❖ 经济周期的阶段
❖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 与收缩阶段。
❖ 如果划分更细一些,则可分为四个阶段:繁 荣、衰退、萧条、复苏。
产 出
实际GDP
潜在GDP
0
时间
❖ 经济周期的类型 ①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或中波。 ②基钦周期:短周期或短波。 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④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周期。
❖ 【案例来源】
思考讨论
❖1.什么是经济周期? ❖2.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述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类型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又称商业循 环,指“总的经济活动中的扩张和收缩的交 替,这种周期变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 生产指数以及就业和收入等综合经济活动指 标的波动而显示出来。”
❖ 乘数—加速数模型
❖ 凯恩斯主义将乘数理论与加速数原理结合, 也就是把投资乘数对收入的影响与加速数原 理中收入对投资的影响结合起来,提出“乘 数—加速数原理”的动态经济模型,用以解 释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及波动的幅度。
❖ 加速数原理 ❖ 加速数原理[Accelerator Principle]
❖ 第二个重大时期4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是容易 解释的。这次事件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二战。 随着美国在海外进行战争,联邦政府不得不 把更多资源用于军事。从1939年到1944年, 政府的物品与劳务购买几乎增加了5倍。总需 求这种巨大扩张几乎使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 生产翻了一番,并使物价水平上升了20%。 失业从1939年的17%下降到1944年的1%,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低的失业水平。
西方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PPT课件

实际经济周期 理论
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乘数—加速数模型
量变动水平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理
原
论。通常要生产更多的产量需要更多的资本,进而需要用投
理
资来扩大资本存量。
加数原理的实质是,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引致消费
实 质
(Derived demand),对产出量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对资本存量
18 中国经济增长率
16
14
12
10
8
6
4
2
0
-2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4
第13页/共16页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通货膨 胀适度无害”的思想影响下,追求高速度,推行高增长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的计划规模很大,并且超计划安 排项目突出,采用财政赤字政策和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来推 进经济增长,不仅固定资产贷款猛增,流动资金贷款亦大幅 度增加,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也导 致物价高涨,1988、1989年物价高涨,现金流通量大幅增加, 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1988年出现了四次抢购风潮和出现挤 兑银行存款问题
18 中国经济增长率
16
14
12
10
8
6
4
2
0
-2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4
第15页/共16页
感谢您的观看!
16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九章

四、经济增长的极限与代价
1.增长极限论 经济增长要受到客观因素 的限制,增长有一个不可 逾越的极限,经济不可能 无限增长下去。
2.增长怀疑论 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经 济福利的增加,因为人类 为经济增长还要付出巨大 的代价。
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 20%时,经济增长率为: A.5% B.80% C.20%
(3)三个增长率
A.实际增长率:实际上所发生的 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B.有保证的增长率
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实际增 长率,企业家会增加投资,使两 者一致,刺激经济扩张,长期萧 条。
四、经济周期理论
1.纯货币理论: 经济周期是一种货币现象,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完全 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 2.投资过度理论: 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 3.创新理论 用技术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 4.乘数—加速原理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与特征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三、经济增长模型 四、经济增长的极限与代价
3.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基本假设 社会成员分为利润与工资收 入者2个阶级; 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的 储蓄倾向不变; 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 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2)基本公式 P=利润率, Sp、Sw、C分别表示利润收 入者储蓄率、工资收入者 储蓄率、资本-产出比。 由于Sp、Sw、C 假定不变 ,故利润动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人力资本:无形资本,
备、厂房、存货等存量。
3.技术进步
提高生产率,同样要素投入 能提供更多产品 资源配置改善,规模经济和 知识的进展。
西方经济学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13
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纯货币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 心理理论
14
(一)纯货币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提出 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决定了名 义国民收入的波动。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 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 尤其以短期利率起重要的作用。
15
(二)投资过度理论
39
有保证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经济周期
要实现稳定均衡增长,必须使G=Gw.一 旦G偏离了GW,在这以后的时期里,就 将出现经济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 “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经济紧缩。
40
如果G>GW
1、假定s=sd ∵G v = s GW vr = sd ∴ G v = GW vr G>GW,则必然有v<vr ,这时,资本家就感 到资本短缺,从而进一步追加投资,而投资的增 加,通过乘数作用,使实际增长率更高,更加偏 离有保证增长率。资本短缺更为严重,从而形成 累积性的扩张。
27
12.4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含义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经济增长模型
28
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 路。在20世纪40年代末,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积累论)的提 出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框架。20世纪60年代中期,索 洛(R Solow)、斯旺( T Swan)、米德( J Mead )、丹尼 森( E Denison )等人提出的技术进步论,为外生经济增长理 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是, 由于该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的基础之上,因而无法 解释人类漫长的经济增长史,其结果是这一理论在20世纪末衰落 了,并在此后的一二十年时间内几乎销声匿迹。进入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罗默( P Romer )、卢卡斯( R Lucas )等人为 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 出了“内生技术变化”理论,从而重新燃起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理 论和问题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的研究热潮。 29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中失业人数 的比例,通货膨胀率则衡量物价上涨的速 度。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中重要的 两个问题,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经济周期与稳定政策
要点一
总结词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扩张和收缩之间循环往复的现象 ,稳定政策则是政府通过调节经济来缓解经济周期波动的 措施。
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例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减 少税收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案例
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实现资源的 最优配置。例如,环境污染、垄断、外部性 等问题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提供公共产品等方 式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环 保法规来减少污染,提供公共交通来满足公
主要思想:认为市场会出现失灵 的情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但 同时也强调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经济学分支:宏观经济学。
03
理论应用:政策主张为政府干预 经济,但同时也强调市场机制的
重要性。
04
06
西方经济学应用案例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 动。例如,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 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04
发展经济学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贫困陷阱
发展中国家往往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即贫困 导致低人力资本积累、低技术水平、低生产 率,进而又导致贫困加剧。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往往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 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彭
腾主讲
西方经济学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 1、纯货币理论 • [英]霍特里提出,主要代表是[美]弗里德曼。 货币主义把经济周期和危机看成是纯粹的货币 现象,认为银行货币与信用的扩张与收缩是经 济周期性波动的唯一原因。 • 2、投资过度理论 • 投资过多,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发展超过了生产 消费品的部门。资本品投资的波动导致了经济 波动。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必 须保持一定的储蓄率; 经济要稳定增长,利润和工资 在国民收入中要保持一定比率,这 一比率并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经 济增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利润 的比率在提高,工资的比率在下降。
27
彭
腾主讲
西方经济学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经济增长的极限与代价
17
彭
腾主讲
西方经济学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 如果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 率三者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波动。
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 背离,会引起经济中的短期波动。 如果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 长率时,企业家会增加投资,引起累 积性扩张; 如果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 长率时,企业家会减少投资,引起累 积性收缩;
24
彭
腾主讲
西方经济学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2、模型公式 G —经济(国民收入)增长率 •C -资本-产量比率。 •Sp、Sw分别表示利润收入者储蓄率、工资收入者 储蓄率,且Sp> Sw; •P/Y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W/Y是工资 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且P/Y+W/Y=1。
25
14
彭
2024版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导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目录•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概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目录•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导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性与选择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探讨社会如何组织生产、分配商品和劳务,以及人们如何进行交换和消费。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分析不同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及经济发展动力。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联系0302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0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02个量与总量分析03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理论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供给理论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变动价格机制的作用弹性理论及其应用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弹性理论的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与偏好的关系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他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评价。
偏好越强,则效用评价越高。
效用的定义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观评价。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即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呈现递减趋势。
效用论概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给定偏好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能获得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负,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预算线的定义预算线表示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条件下,消费者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与价格的关系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其位置受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2020/4/5
2、生产函数方面的假设
(1)形式:Y=F(K,L) (2)各要素的边际产出大于0且递减,即:
各要素的一阶导数大于0,二阶导数小于0 (3)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即
λY=F(λK ,λL)
2020/4/5
(4)稻田条件:
lim K lF im L F
2020/4/5
3.新增长模型的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
• 分工被认为是推动社会技术进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一
观点继承了斯密和阿林·杨等经济学家的思想。
• 分工范畴的引入,带来了新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表现形式 探讨的突破,更着重探讨了产品质量改进和产品品种增加 这两种表现形式的技术进步;这一时期内生技术进步增长 模型细分为三种类型:产品品种增加型内生增长模型;产 品质量升级型内生增长模型;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改 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某种比率s, S=sY;
(2)投资(I)为资本存量K的增加额,I=K,因
为Y/K=Y/K=v,所以K=v×Y;
(3)因为I=S,所以sY=vY,两边同时除以v,Y ,则得到gw=s/v
2020/4/5
3.模型的含义、评价及修正
• 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必然有g=gw=gn(实 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实 际上难以保证三个量相等。
素2分020/4为/5 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2.影响因素
直接影响因素:资源投入数量和资源使用效率 ; 间接影响因素:技术、制度、结构变迁等
3.经济增长方式
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 。 粗放型增长方式: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而引起的增长 集约型增长方式: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
西方经济学第9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2)经济均衡增长的稳定性 4.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收入均衡的条件相同:I=S; ②增长率相同: (2)不同点 5.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途径 6.经济增长的黄金律 (1)定义 (2)意义 (3)两者不等时的调整
8
第二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阶段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阶段
29
图9-10国际收支逆差下的调整
30
(四)IS-LM-BP模型的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在实现国内外同时均衡时的作用的分析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货币政策的作用 (2)财政政策的作用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 (1)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作用 (2)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作用
第9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学习目标
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类型; 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 了解经济增长模型; 掌握经济周期理论和乘数-加速原理 。
1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2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对于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 法。亚当· 斯密强调分工、专业化生产与国际贸易中的绝 对优势;李嘉图强调比较优势与自由贸易;马克思和恩 格斯以及熊彼特强调创新;而索洛等人强调生产要素; 贝克尔和舒尔茨则强调教育与人力资本;新经济增长理 论中,罗默和卢卡斯强调内生性增长,特别是规模报酬 递增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其实质是强调内生性技术创 新;诺斯等人强调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近, 鲍默尔在新书中强调了自由市场机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增 长的关键。
(2)假定投资是收入的函数
经济周期理论(共23张PPT)

5
(6) 净投资
0
2
10
0
50
5
0
3
11
1
55
5
5
4
13
2
65
5
10
5
16
3
80
5
15
6
19
3
95
5
15
7
22
3
110
5
15
8
24
2
120
5
10
9
25
1
125
5
5
10
25
0
125
5
0
11
24
-1
120
5
-5
(7) 总投资
5 5 10 15 20 20 20 15 10 5 0
从上述变化过程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中周期或中波
法国经济学家莱芒特·朱格拉于1862年在其《论 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一书中
提到:通过对物价、生产就业的统计资料分析可以 发现,经济活动呈波浪般地变动。朱格拉认为危机 或恐慌并不是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经济社会不断面 临三个连续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 机和清算。危机是由繁荣造成的不平衡状态的结果 。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平均每一周 期的长度为9—10年。这种周期后来被称为朱格拉 周期,或“中周期”、“中波”。朱格拉周期也是 以后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基本周期。
2.影响加速数。假定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加速数与资本
一产量比率的数值是相同的。所以,政府采取措施影响加速
数就是影响资本—产量比率。这就是说,政府应通过适 当的政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共64张PPT)

式中的收入增长率是与企业家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vr 适合的 收入增长率,它是企业家感到满意的收入增长率,哈罗德称之为 “有保证的增长率”。这是长期中理想的增长率.
2022/10/1
17
根据9-10式,有:GAv=s
根据9-11式,有:Gwvr=s
于是得到:GAv=s=Gwvr [9-12]
2022/10/1
12
结构的变化
发达国家在它们增长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变迅速。
从部门看,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后从工业转移到服务 性行业
从生产单位的平均规模看,从家庭企业或独资企业
发展到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公司;从劳动力在部门
间的分配看,从农业
工业 服务业。
2022/10/1
13
(1)基本假设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索洛生产函数的主要性质(参阅教材,注意理解其数学表 达式的经济涵义)
2022/10/1
20
关于需求方面的假设
需求分为消费和投资
需求被定义为产出。索洛用“人均”指标表示。
人均产出=人均消费+人均投资,即:
y=i+c [9-15)
c=(1-s)y [9-16]
(该式的有关理论基础参阅前述章节)
式中s的为储蓄率 且0≤s≤1。将9-15代入9-16,得到9-17式
y=(1-s)y+i [9-17]
即:
i=sy
(9-18]
2022/10/1
21
(2)长期中资本存量的变化与经济增长
讨论的主题:投资的决定 影响资本存量的两大因素:投资和折旧
——储蓄对投资的决定
投资取决与储蓄;
——折旧对投资的决定
第9章 经济周期理论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一、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
新古典主义至少有四个主要假设:
个体利益最大化。 持续市场出清。 理性预期 • 理性预期 • 适应性预期 • 完全预见 自然率假说。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二、新古典主义模型Ⅰ
宏观经济学
第九章 经济周期理论
学习目的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特征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总体经济活动环绕 长期增长趋势出现扩张与收缩的交替更迭、循环 往复的现象。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米尔顿· 弗里德曼和安娜· 施瓦茨发表《1867-1960年美 国货币史》,分析了货币供给波动的原因,以及货币与 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货币冲击的变化与经济活动、(名义)收入、价格息息相关; • 货币增长与产出增长之间有较强的正向关系; • 货币的变化有其独立的原因,货币供给增加不能完全解释货币 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理性预期与货币政策无效论 总结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息模型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工人错觉模型 • 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购买投入品,并出售自己的 产品,因此他们清楚地了解产品的价格水平P和名义 工资水平W。企业总是按照实际工资水平来决定雇用 劳动数量的,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W w f ( N ), f ( N ) 0 P • 工人对实际价格水平并不拥有充分信息,他们只知道 名义工资,他们只能按照正常或预期的实际工资we提 供劳动,预期实际工资等于名义工资W除以预期的价 格水平。劳动供给是预期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整理ppt
2、投资过度理论
含义:
一种用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 周期的理论。
观点:
任何原因引起的投资增加都会引起经济 繁荣。
路径:
投资品需求的增加致使投资品价格上升— —进一步刺激投资品的需求——资本品过剩、 消费品生产减少——经济结构失衡——过剩 危机——萧条。
13
整理ppt
3、创新理论
期性的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 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
11
整理ppt
银行体系信用扩张或收缩的路径
信用扩张路径:
银行体系利率下降——信用扩张使贷款 增加——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加——需求 的增加和物价上涨——经济活动继续扩大— —繁荣(过热)
信用收缩路径:
银行体系提高利率——放贷减少——商 人订货减少——生产过剩的危机——萧条
(次贷后的中国经济)
6
整理ppt
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特点
萧条----经济周期接近低谷部分。
特点: 劳动力失业率高,公众消费水平下降,
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存货积压,利润 低甚至亏损,企业对前景缺乏信心,不愿 冒新投资的风险。
(美国911事件后的经济)
7
整理ppt
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特点
复苏----从周期最低点开始,经济逐渐开始 上涨的过程。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 经济增长理论
LOGO
整理ppt
1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定义:
是指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含义: 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因
此,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 波动的规律与根源。 2、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3、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4、乘数——加速原理
乘数原理: 指投资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加速原理: 指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的变动。
投资与产量的变化关系:
在开始生产时,投资的变动率要大于 产量的变动率;在生产能力形成之后,产 量的变动率要大于投资的变动率。
15
整理ppt
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
投资增加引起产量的更大增加,产量 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因此, 经济就会出现繁荣。
2
整理ppt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繁荣(boom) 衰退(recession) 萧条(depression) 复苏(recovery) 转折点是波峰和谷底。波峰是衰退即
将开始的高转折点,谷底是复苏即将开始 的低转折点.
3
整理ppt
经济周期(图示)
Y
峰顶
峰顶
GDP趋势 不同时期实际 GDP的路径
含义:
一种用技术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
作用路径:
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带来盈利——创新 浪潮——银行信用扩大——增加对资本品的需 求——经济繁荣
资本品需求的增加——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和 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物价普遍上升——投 资机会增加——投机出现(投资失误和过度投资 行为)——萧条
整理ppt
18
整理ppt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些事实
(各国增长率一览表)
19
整理ppt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1、资本 A、物质资本 即有形资本,如:设备、厂房、存货等存
量。 B、人力资本
即无形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 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
在经济增长中,资本的增加要大于人口的增 加,即人均资本量是增加的,从而每个劳动力所 拥有的资本量是增加的。只有人均资本量的增加, 才有人均产量的提高。
(中国2005-2007年)
9
整理ppt
三、经济周期的分类
基钦周期(短周期,40个月)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5~10年) 库兹涅茨周期(中长期15~25年)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50年)
10
整理ppt
四、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1、纯货币理论 含义:
一种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
观点: 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中周
17
整理ppt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是量的概念,采用GDP进行衡 量。(人均GDP或GDP总量)
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gy =(Yt-Yt-1)/ Yt-1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社会总体发展水平
的综合性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 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 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 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
谷底
t1 t2 t3LOtG4O t5
整理ppt
T
4
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
Y
衰退
繁荣
萧条
复苏
t1 t2 t3LOtG4O t5
整理ppt
T
5
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特点
衰退----周期波峰过去以后,经济开始向下 滑坡。
特点:
衰退期间,需求萎缩,从而生产和就 业下降。就业下降导致家庭收入减少,又 导致需求进一步萎缩,利润也随着下降, 企业经营困难,投资急剧降至最低水平。
20
整理ppt
2、劳动
劳动: 通常指劳动力的增加。包括:劳动力
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质量的增加。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的三个来源:
A、人口的增加 B、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 C、劳动时间的增加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21
整理ppt
3、技术进步
1)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 生产率的提高上。
促使复苏的因素多种多样: 如大批机器经过多年磨损需要更换,
存货减少需要补充,企业定单增加,就业、 收入和消费支出都增加,生产销售增加以 后,利润随着增加。经济前景看好,投资 增加等。
8
整理ppt
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特点
繁荣----周期的波峰。 特点:
在繁荣时期,现有生产设备已充分利 用。劳动力,特别是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已 感缺乏。主要原材料也开始感到供应不足。 生产的增加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价格不 断上涨、成本上升,生产仍有丰厚的利润, 投资量可能超过现有销售水平。
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 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萧条,又由萧条 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
16
整理ppt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定义(库兹涅茨): “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
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 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 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包含的含义: 1、表现为经济实力的增长,即GDP的增加。 2、技术进步是实现增长的必要条件。 3、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2)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