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战略总体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交通规划

1、战略定位

在2 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和对外交通网,建立一个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以快速交通为骨干,功能完善,管理先进,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交通体系。要坚持优先发展社会化公共运输的政策,积极调整城市客货运结构,加快公共运输体系建设,使城市交通进入供需趋于平衡的良性循环轨道,力争在2020年前城市交通状况有根本改善。

2、规划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必须适应景德镇市的基本条件,根据经济水平和交通需求制定规划。本地现有的发展交通的自然条件、交通运输的结构、能源供应、地形、地貌与气候等都需全面考虑。同时要适应最新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装备水平。

(2)可持续性原则

交通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变。现在二、三十年的建设,将决定今后景德镇市近百年的城市面貌,必须慎之又慎。交通规划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力求能指导较长的时期。规划方案可以留有余地,但在总体方向上不能有失误。

(3)系统性原则

交通规划涉及的领域很多,必须从体系化、网络化、综合化的角度制定规划内容。不能从某一地区、某一部门或某种交通工具角度上搞规划。此外,应按照系统分解的方法,充分考虑交通规划的不同层次。

(4)协调性原则

要有开放和全局观念,解决好景德镇市内部交通设施和交通方式的协调,景德镇市与周围城镇之间的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协调,城市交通体系中多种运输方式的互相协调,达到以最佳组合完成客货位移目的。

3、交通总量控制目标

(1)按照国家标准,居民住宅区200 米以内一定要有一个公交站,它以方便市民为目的,景德镇目前的状况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的比重只有2 1. 8 % ,摩托车占了2 1. 9 % ,按照这一状况,完全取消摩托车上照是需要一段时间的。2010 年市区各类交通工具(含自行车)承担的客运量,将从2002 年的30 万人次/天增加到2010 年的60 万人次/天,到2020 年为120 万人次/天。2010 年和2020 年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出行量的比重将分别达到35% 和55%。

(2)景德镇要发展以物流及旅游为主的外向性产业,现有的

客货运输能力需要逐步的扩大和改善。

(3)景德镇是一个对外开放城市,目前有593 辆出租车,

按照这个思路,不足为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应该大力发展公交车,限制私车。景德镇目前出租车出行距离一般在4. 5 公里左右,景德镇现有的市区不是大了,而是小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后20 年,小型汽车将有较大增加,预计在采取适当调控措施的情况下,2020 年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将比现在翻两番,20 年内全市自行车的交通出行比例会有较大下降。

4、城市道路网络结构

市区道路系统将打破现有分散无序的格局,各个功能区和组团内部自成体系,主要由环路组成,放射路和方格网相结合。总体上再以城市主干道连接各个分区,形成网状快速交通体系。

(1)市区道路网包含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结构层次,主干路宽40 米至50 米,次干路宽25 米至40 米,支路宽15 米至30 米;

(2)市区规划路网密度主干路为每平方公里1. 2 公里,次干路为每平方公里1. 4 公里,支路为每平方公里3 公里。规划道路用地率为1 4. 3 3 % 。老城区规划道路用地率达到1 5. 6 8 % 。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3)市区快速路系统由环路和若干主要放射干线组成。主要

放射干线在公路一环以内的市区段为城市快速路,以外为高速公路。

5、规划路网说明

(1)路网总体结构

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形成以中心城区两个组团为“手心”,各周边组团为“手指”的“手”行路网结构形式。各个组团(功能分区)内部形成环状或方格网状的相对较为独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各组团之间由城市干道有机相连,使各功能分区形成紧密整体;市区与浮梁片区镇通过两条城市主要干道连接,使浮梁组团充分发挥其城市人口分流的目的。

道路系统体系应完善。主干道路骨架明确;次干道间距合理,有效联系主干道;支路自成体系,方便居民生活。

(2)组团之间道路联系组团之间由城市主要干道连接。干道级别较高,成为各组团之间的高效连接纽带。

目前,交通问题主要是城市内部东西向交通流量过大引起的。合理处理东,中和西三区的交通流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规划利用现存的瓷都大道,北环路,新风路,曙光路和陶阳路;将北环路向东延伸并向南于陶阳路北端衔接;将曙光路向东延伸与陶阳路相连;并拓宽陶阳路和新风路。

在中区和东区内部形成内环,利用中华路,胜利路,世纪大道,马鞍山路东段和新厂路西段,并开辟新路形成城市内环。对于西区从珠山大桥处过昌江的交通,到了中区再利用内环进行分流。

调整各区内部的主要干道关系,必要时增加一定数量的主干道。规范次要干道,使次要干道形成体系,更好的服务主干道。完善支路系统,以方便居民生活。

在西区,南北向主干道以瓷都大道,206 国道的改建路和规划的外环路西段为主;拓展公园路,沿江西路和昌西路,形成沿昌江的主干道;在206 国道改建线路和外环路西段之间开辟一条主干道。东西向干道有迎宾大道、石洪路、金岭大道,珠山西路及其延伸段和新风路,并在新风路以南的昌江北岸加建一条东西向干道,连接瓷都大道和沿江的干道。

中区主干道除了组成环路的几条,还有广场北路,并拓展广场南路为主干道。广场处关闭马鞍山路,新村东路和莲社北路,并使其成为远期步行系统的一部分。(3)道路分级将城市道路分为过境道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步行路五类道路

a、过境道路

在城市各个方向上的原有公路、国道的基础上形成城市过境道路。一方面,形成城市的最外围轮廓,从外部连接城市各个部分;另一方面,承担未来城市的主要过境交通流量。

b、城市主干道

本次规划的城市路网,其主干道骨架为“T ”字形。

拓展珠山路,将珠山西路向西延伸至206 国道改线处,形成景德镇城市道路的东西主轴线。

将迎宾大道、石洪路、金岭大道和瓷都大道连成一体,并延伸瓷都大道至昌江南岸。形成城市南北大动脉。

其它主干道按其功能分成交通性干道、生活性干道和混合性干道。主干道合理分布,有效连接各个城市组团。

c 、城市次干道

规整现有城市次干道,并按照合理间距设置城市次要干道,使城市主干道有机连接,形成高效便捷的的城市干道系统。

本次规划的城市次干道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各组团内部的交通需求,为各组团内部的主干道,它主要承担交通和生活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在组团内部交通疏散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