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
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
![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60b614cad02de80d4d84058.png)
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王位①(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北京,100120)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大学国际化逐渐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成为我国大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课题。
本文选取目前国际上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评价方式、评价类型、指标构成及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未来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若干启示,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国际比较Comparative Study on Six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Wang Wei(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120)Abstract:In a global economy,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rend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is a major concern for the "three orientations" (i.e., making education geared to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world a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six typical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erms of assessment approaches, types, criteria composition and features. Based on this comparison, some enlightenment is resulted and some innovative opinions are initiat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Chines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Kew Words: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ssessment; Evaluation; Criteria;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并逐渐成为高校发展和提升质量的①作者简介:王位(1983—),女,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综合处工作,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相关研究。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https://img.taocdn.com/s3/m/2fdd60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b.png)
1.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续1)
其他几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点解释:
•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思想、经验及 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话、交流的过程。 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 际政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及通讯、信息等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大大地加快了国际化的步 伐。
4. 通理合作学位教育项目简介(续11)
4.4 通理项目展望 • 依照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进境
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并逐 渐消化吸收。
• 进一步加强两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现有两个硕士项目(MBA、MScIS)和一个专升本的
学士项目(HCM),已不能满足西部开发发展对高 端建设人才的渴求,还需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1. 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哪些特点? 3.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哪些内容? 4. 通理合作学位教育项目简介。
1. 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IAU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定义: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 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 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 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 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 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
2.4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5大步骤:
树立国际化的宽广眼界;制定科学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双向、多向互动;检讨与评估。(上海市4项举措)
3.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哪些内容?
• 教育理念 培养目标 • 管理模式 师资来源 • 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 • 教学模式 教材选用 • 招生生源 毕业去向 • 教学监管 评价 标准 • 设计----入口----过程----出口-----反馈
qs排名的参考指标
![qs排名的参考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f893d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0.png)
1、学术声誉40%:基于超过94000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反馈;
2、雇主声誉10%:根据超过44000名雇主关于大学与毕业生就业水平的调查答复;
3、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衡量学术研究的影响力,通过五年内大学研究论文的引用总数除以大学的教师数量得出;
4、师生比例20%:代表教学规模,将学生人数除以教职员工人数得出,可以用来参考各个大学的班级规模;
5、国际教师比例5%:QS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之一,它衡量的是大学中非本国教师的比例;
6、国际学生比例5%:QS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个指标,它衡量的是大学中非本国学生的比例,这也可以表明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双高计划9个指标提升国际化实施方案戏曲
![双高计划9个指标提升国际化实施方案戏曲](https://img.taocdn.com/s3/m/9e5b78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2.png)
双高计划9个指标提升国际化实施方案戏曲
【实用版】
目录
1.双高计划简介
2.双高计划的目标
3.双高计划的实施方案
4.双高计划对戏曲的影响
5.戏曲的现代化发展
正文
双高计划是我国为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
要计划。
该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双高计划的目标是明确的,即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等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
具体的指标包括:国际化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等九个方面。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双高计划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研能力,推动国际化办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双高计划对戏曲的影响是深远的。
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戏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双高计划的实施,为戏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通过加强戏曲的教育和科研,提升戏曲的国际化水平,推动戏曲的
产学研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戏曲的现代化发展,使戏曲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
总的来说,双高计划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164f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7.png)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黄婷;肖璐
【期刊名称】《高校教育管理》
【年(卷),期】2022(16)6
【摘要】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世界影响力需要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归纳演绎出反映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准则层要素,构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理论模型,最终形成了以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一级指标、9个主范畴为二级指标、32项对应范畴为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新时代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坚持全局思维优化师资队伍,抓牢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总页数】12页(P113-124)
【作者】黄婷;肖璐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r——兼议四大国有银行国际化程度的比较
2.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研判
——基于9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4.“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报告5.我国自贸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展、问题及建议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展、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494fd0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c.png)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展、问题及建议作者:刘宝存王婷钰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年第05期摘要: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余年的时间里,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对数量较少、结构不平衡、质量有待提升、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更上一层楼,须从规模、质量、结构和制度方面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被各国置于教育政策的核心位置,而学生的国际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显著的标志体现在以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主的教育输出水平上,包括国际学生输入的规模、质量及影响力等方面。
[1]招收国际留学生已成为各国经济建设、文化传播、外交布局和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
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8年,共有49.22万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2]但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同美国、英国等世界教育高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审视当前我国留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取得的进展1.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加之对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重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求学。
从2000年至2017年18年间,来华留学人数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仅在2003年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来华留学生人数有所下降,其余年份较上一年相比,均有所增加。
2017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达到489,200名,与2000年的52,150名相比,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了近十倍,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
中国大学国际化内涵及评估指标筛选
![中国大学国际化内涵及评估指标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2eac8ff0c8d376eeaeaa31a3.png)
尽 管不 同 的高等 院校 有其 不 同的发 展 定 位 , 在 国 际化 道 路上 有 名 目不 同 的价 值 追求, 但 国家的 政策 导 向以及基 本 要求 是共 同 的 , “ 政 府主 导” 是 中国高等 教育 发展 的 最 大特 色 。界定 中国大学 国际化 的 内涵 , 必 须从 中 国的现 实 国情 出发 。笔者依 据《 国 家 中长 期教 育改 革 和发展 规划 纲要 ( 2 0 1 0 —2 0 2 0年) 》 ( 以下 简 称 “ 教 育规 划 纲要 ” ) 对 中 国大学 的 国际化 内涵进 行 这样 的界 定 : 所 谓 中 国大 学 国际化 , 是 以培养 国际化人 才 和提 升学 校 国际化 水平 为 目标 , 以组 织管理 、 课 程教 学 、 人 员 流动 、 科研 合作 等活 动为 载体 , 将 交流合 作 及 国际化 的理念 融 合到 学 校 的 人才 培 养 、 科 学研 究 、 文化 传 承 和社 会服 务 等职 能之 中 的过 程 。在这 一定 义 中 , 明 确指 明 了中 国大 学 国 际化 的动 因 , 强 调 了大学 需通过各方 面的活动来 提升大学 整体 的国际化水平 , 并 培养 优秀 的国际化人才 。
一
、
大 学 国 际化 的 内涵界 定
由于大 学 国际化 涉及 的 内容 比较广 泛 , 各 国 的学者 在 不 同 时期从 不 同角 度对 大
学 国际 化 的 内涵 进行 了界 定 , 其 中 比较 有 代 表性 的 主要 是三 种 : 一 是 基 于 体 系 的 内
涵 。美 国学者 布 茨 ( B u t t s ) 在1 9 6 0年指 出 , 大学 国际化 应该 包 括 国 际化 的课 程 内容 、 培训 流 动 、 跨 国研 究 、 研究 者 和学 生 的跨 国流 动 、 保 证 教 育 扶 持 与合 作 的 国 际体 系 。 这是 学 术界 最早 提 出 的大学 国际 化 概 念 , 强调 大 学 国际化 是 一个 体 系_ 1 ] 。二 是基 于 标 准 的内涵 。2 O世 纪 8 O年 代 中期 , 1 3 本学者喜多村( Ki t a mu r a ) 提 出 了衡 量 高等 教
高等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ec3ca671ed9ad51f01df2f2.png)
(37)近五年在国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38)聘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的数量及其效果
16、合作协议
(39)与国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数量与效果
(40)与国外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数量与效果
(29)到国(境)外办学
12、科研合作
(30)国际科研合作的项目数量
(31)国际科研合作的成果(2)国际科研合作单位的层次与水平
13、科技开发
(33)国际科科技开发项目数量和成果
(34)学校申请国外科技专利
五、对外交流
14、国际会议
(35)近五年举办国际会议及其效果
(36)近五年师生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
(14)具有一年以上国际交流经历的在岗管理人员比例
6、图书资料与电子网络
(15)图书馆外文书刊册数
(16)图书馆当年订阅外文期刊种类和数量
(17)学校电子网络的建设情况与使用状况
7、经费投入
(18)国家投入的经费及其管理
(19)学校投入的经费及其管理
8、有关设施
(20)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公寓的条件与管理
(21)外国专家和留学生食堂的条件与管理
(22)留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条件与管理
三、教学过程
9、教学内容
(23)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4)使用外国原版教材
(25)外语和涉外课程的开设及其效果
10、教学方法
(26)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评价
(27)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评价
四、办学与科研开发
11、对外办学
(28)与国外机构在国内合作办学
高等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讨论稿)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一览表
![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7b8e85d4ad51f01dc281f1f3.png)
()
4.3.3在过去1年里,学生赴国(境)参加学术会议或竞赛人数
()
4.3.6在过去3年里,学生赴国(境)参加学术会议或竞赛人数的每年增长比例
()
4.6.1在过去3年里,在校生和毕业生赴海外做志愿者的人数
()
4.4外国留学生
4.4.1在过去1年里,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国(境)外人员
数量及占学校博士后人员比例(有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填)
()
4.2.8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的数量
()()
4.2.9受聘于学校名誉学衔的国(境)外学者总人数
()
2.3.2学校是否为外籍专家教师提供了比较好的生活工作条件
是()否()
4.3本校学生
4.3.1在过去1年里,学生赴国(境)外访学、交流或联合培养
的人数及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
()()
4.3.2在过去3年里,学生赴国(境)外访学、交流或联合培养
()()
7.2中外联合研究机构
7.2.1与国(境)外大学或机构在校内共同建联合实验室数
()
7.2.2与国(境)外大学或机构在校内共同建立研究中心数Βιβλιοθήκη ()7.3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7.5.1在过去1年里,学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或双边
学术会议次数
()
7.5.1在过去3年里,学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或双边学术会议次数的每年增长速度
()
8.特色项目
学校在大学国际化方面的特殊经验及做法(自愿填写)
3.1.1学校是否修建了外国留学生公寓
是()否()
3.1.2学校是否修建了外籍专家教师公寓
是()否()
3.1.3学校是否建立了国际会议报告厅
是()否()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3841265ecf84b9d528ea7a6a.png)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摘要: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将承担着更为艰巨和具体的任务;即树立国际化管理理念、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打造国际化特色课程、推动学历与学位的国际认可、促进人员的国际自由流动、开展国际间广泛合作等。
关键词: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跨世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即面向世界发展本国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表现为管理理念国际化,学生、师资来源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学科研合作国际化等。
一、树立国际化管理理念国际化的教育观念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须从国际的、全球的视角下审视。
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些实质上就是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大学管理者必须审时度势,更新思想,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建立国际化的教育目标,要克服闭关自守的地域观念,面向世界、面向国际市场办学;树立教育市场的观念,学会经营,善于利用学校的资源、资金和成果,在社会和市场中运作,积极在国际环境中开拓办学市场。
大学应用市场的观念、机制与方法,努力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提高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的份额。
二、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的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人才的流动,大学从国际范围内选择教师的机会越来越多,对教师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拥有国际知识和国际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世界意识、全球观念以及掌握世界科学知识的国际人才。
大学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采取积极的“引智”工作,吸引国外专家、学者加入教师队伍,以保证师资的国际化。
目前,香港各大学的外籍教师已愈40%。
香港大学2002年校内教师中,56%为本地学者,44%为境外人才。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方案(2021-2025)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方案(2021-2025)](https://img.taocdn.com/s3/m/dcbe075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4.png)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方案(2021年-2025年)一、前言: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职学校和专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要求,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
高职院校和专业应扩大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的交流融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学校专业课程质量、标准和特色。
我校专业建设应主动接轨国际先进职业教育体系,在实践基础上吸收、借鉴、消化、融合、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这是打造中国职教国际品牌的必要条件二、发展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校、兼容并蓄,提升水平、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既能在开拓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有所突破,又能在引入国际优质资源和课程标准、提升专业内涵、建立教师出国境培训机制、聚焦“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聘请外籍教师、拓展留学生教育、扩大交流生和交换生规模、设立和建设“丝路学院”、建设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尝试跨国境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快开放办学进程,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主要任务:(一)引入国际优质资源,打造优质专业-1--2-开办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和开发一批符合国际教育教学标准的优质课程与标准,累计达12门。
将健康管理课程和酒店管理课程打造成具有国际元素的优势课程,并进行本土化改造与提升,形成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出境研修访学,实现具有三个月以上访学、访工专任教师总数累计不少于8人的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二)“一带一路”走出去,建立“丝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及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一带一路‘丝路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的支柱和特色产业,与海外院校或企业合作,争取到2025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立一个教师海外培训中心,建立一个“丝路学院”。
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级指标(二级
![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级指标(二级](https://img.taocdn.com/s3/m/d6d492eef01dc281e53af0c8.png)
30.受聘于学院的国境外名誉学衔总人数
31.国境外大学与学院在校园内共同建立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联合实验室或教学与研究机构数
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级指标(二级学院)
学院名称:
三级指标
选择打“√”
填写必要数据,附件材料备查
1.学院在办学定位中突出强调了国际化办学理念
是()否()
2.学院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
是()否()
3.学院指定了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院领导和秘书
是()否()
4.学院指定了负责来华留学生事务的工作人员
9.在过去1年里,学院在册师资中出席在国境外举办的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过论文的总人数
10.在过去3年里,学院在册师资中出席在国境外举办的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过论文的总人数
11.在过去3年里,学院每年有去国境外学习(交换或联合培养)经历的学生总人数
12.在过去3年里,每年由导师或学院资助学生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竞赛的人数
24.在过去3年里,由学院或导师资助学生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的资金总数
25.学院在册师资中有在国境外留学或工作背景(三个月以上)的教师人数
26.学院在册师资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中担任编委的总人数
27.学院在册师资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中担任评论员的总人数
28.学院在册师资中有海外经历并能熟练使用外语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总人数
13.在过去3年里,每年学院去国境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生或教师总人数
14.在过去1年里,来学院从事讲学或合作研究的短期国际学者(一周以上)总人数
15.在过去3年里,来学院从事讲学或合作研究的短期国际学者(一周以上)总人数
16.在过去3年里,来学院参加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的国际学者总人数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d67221cfc789eb172dc8e7.png)
注:有星号者为已有数据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国际化理念
学校国际化规划
人才培养定位中的国际化体现
学生国际交流
★来华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
来华留学生来源国分布
到国外交流学习学生(一学期及以上)学生数
★留学生层次及人数
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
教师国际交流
外籍教师占学校教师的比例(半年以上)
本科项目
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合作项目数
★来自国外科研经费
中外联合发表论文数
★国外发表论文数
★举办国际会议数
★国际合作与交流管理
国际交流处
海外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文化传播交流
孔子学院
研究国外经济文化教学科研机构(除外国语学院)
校园国际化
校内名称、标语、指示牌、重要说明等使用中英文
经常举办国外学者学术讲座
具有留学经历教师数(半Hale Waihona Puke 以上)★出境参加学术会议人次
国际组织、刊物任职人数
★国外讲学人数(2012文科)
★国外进修人数(2012文科)
★国外考察人数(2012文科)
★国外合作研究人数(2012社科+自科)
教学国际化
与国外文化相关课程数
使用原版教材课程数
使用外语授课课程数
★中外合作办学
机构
项目
硕士及以上项目
★国际显示度
上海交大学术排行榜
QS世界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2012年ESI-TOP论文排行榜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ce0fd7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b.png)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引发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迫切需求,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几乎都开展了相关的评价活动,并相继研制出了可供参考的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已将国际化作为一项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出要建设国际知名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这就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各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发展水平与工作绩效进行有效评价。
相较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界、学术界开始关注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工作,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自2017 年起,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每年面向全国高校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涵盖国际化战略、组织与管理、教师、学生、学科与课程、涉外办学、学术合作与交流、人文交流与特色发展等8 个一级指标。
希望通过此项调查,深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观测各个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办学,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
从地域来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也发布了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官方指标体系。
江苏省2013 年发布的《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2016 年修订印发的《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中,就把“教育开放度”作为8 个一级指标之一进行监测和评估,二级指标“国际化水平”是其中一个观测点,包括“高校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和学生比例”“各类来江苏留学人员数”等三级指标,主要反映高校师生“走出去”情况和学校招收留学生情况。
本文拟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现状和国际化发展水平,构建一套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希望以此丰富高等教育国际化分类评价理论体系,促进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化建设和评价工作。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d45a6a2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a.png)
2021年第2期 总第322期里尨;*惠教蚵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 2,2021Serial No. 322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桂体糸的构建农春仕u(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摘要: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国际化评价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高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国际化评价工作的基础,按照目标性、动态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局和重点有机结合的原则,通过专家座谈、线上访谈、邮件咨询等方式,根据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构成、观 测点和权重,初步构建了包括办学理念国际化、人员国际化、办学国际化、国际化显示度等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办学;指标体系;评价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从概念界定来看,大学国际化就是大学办学理念、要素 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1]。
2003年,简•奈特(Jane Knight)将大学国际化概念进一步修订为“将国 际的、跨文化的或全球的维度整合运用进大学人才培育、科 研及服务主要功能中的过程”[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 发展,尤其是“双一流”建设的深人推进,为我国大学国际化 提供了重要契机。
如何将大学国际化由一种泛化的政策宣 传式话语逐渐落地转化成为具体的操作性行动,迫切需要构 建一套适合国情的大学国际化评价体系。
荷兰著名国际教 育学家汉斯•德维特指出:“如果要对国际化进行评价从而 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国际化就需要有其指标。
”[3]本 文通过对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旨在帮助大学准 确把握自己的国际化方位,了解和掌握自身国际化发展的优 势和劣势,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一、大学国际化评价的意义国际化是大学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将一种国际的、多 元文化的维度一体化到制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的过 程,是大学实现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大学区别于传 统大学的重要特征[4][5]。
双一流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
![双一流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185e3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5.png)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评估指标详细解析 • 评估实施方案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引言 背景与意义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各国提升教育质量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双一流大学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其国际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因此,建立科学、合理 的双一流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衡量和提升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文献综述法
01
搜集和分析关于双一流大学国际化的相关文献,了解现有的评
估指标和方法。
专家咨询法
02
邀请高等教育专家和学者进行咨询和讨论,确定评估指标及其
权重。
实证分析法
03
收集双一流大学的相关数据,对评估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
。
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
01
教育国际化
02
• 留学生比例:反映学校吸引 国际学生的能力。
双一流大学应该加强教师国际化建设 ,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合作 能力。可以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派遣教师海外交流学习等方式来实 现。
要点三
加强合作交流国际化
双一流大学应该加强合作交流国际化 ,与国际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广泛的 合作关系,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 响力。可以通过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建立国际学术联盟等方式来实现。
02
全球顶尖学者占比
03
外语授课教师比例
评估学校中全球顶尖学者的比例 ,反映学校的学科实力和国际声 誉。
评估学校中外语授课教师的比例 ,反映学校外语教学的水平和国 际化程度。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原则及核心指标的讨论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原则及核心指标的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dcad5c2fe87101f69f319514.png)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原则及核心指标的讨论作者:谭诤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4年第06期摘要: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发现不足,通过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原则包括引领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和第三方机构评价原则。
通过比较国内六种代表性评价体系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共性一级核心指标为:理念与战略、学生流动、师资队伍、教学与课程、科研成果交流和合作办学。
一级核心指标的权重应该根据不同类型高校国际化的发展水平现状来确定,凸显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引领和发展功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原则;核心指标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6-0117-04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如何衡量和比较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水平逐步进入研究者和各级管理者的视野。
中国尚未对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进行考察,但已有部分省份开始省域范畴内的高校国际化评价工作(如广东省和浙江省),以促进省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从目前我国开展的各种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和实践看,缺少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缺乏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原则及核心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探讨。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被各国学者广泛讨论。
2003年,简·奈特(Jane Knight)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修订为“将国际的、跨文化的或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学校的目的、功能和提供方式中去的过程”[1]。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奈特的观点。
国内学者基本上接受了奈特的基于过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国际化的观念和维度渗透或者融合到高等院校的各种职能之中的过程[2](P173)。
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目标定位,也是一种发展过程,更是一种朝向目标定位而不断发展的过程。
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级指标
![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cdec30d6c85ec3a87c2c5f5.png)
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级指标
二级学院(系)
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高等教育国计划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并计划在2010年在全省高等院校中开展国际化评价工作。
我校被定为广东省首批国际化评价试点院校之一。
学校布置的工作包括自评报告和指标统计,为不遗漏各位老师的情况,请各位老师查阅表格(电子版在学院和外事处网页)并填写相关信息。
在“填写相关信息”一栏中,请各位老师填写全面具体的信息。
例如:“24 在过去3年里,由学院或导师资助学生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的资金总数”请填写“时间会议名称及所在国家学生姓名学院或导师资助资助资金金额”。
请填表的老师在3月13日前将表格发送到yymupuna@殷渝梅老师处。
感谢各位老师的配合。
高校国际化指标
![高校国际化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2b8cdc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a.png)
高校国际化指标
高校国际化指标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这些指标包括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化课程等。
高校国际化程度越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教师,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地位,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竞争力。
但是,高校国际化程度仅仅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也是有限的,还需要考虑到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和影响力,以及学生毕业后在国际市场上的就业情况等因素。
因此,高校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程度,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教育发展趋势。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07日 13 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虽然这些指标并非要求学校都必须具备,但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应该在一个或几个指标上有重点突破:
1.管理团队与管理模式国际化
2.教学与科研队伍的国际化
3.学生和校友的国际化
4.课程的国际化
5.本校教师接受海外教育的比例
6.本国学生在校期间出国学习交流机会的多少
7.毕业生在海外留学、就业、发展情况,及在国外的分布情况
8.与海外高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合作项目的多少
9.与跨国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少
10.举办、承办和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会议的情况
11.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的多少
12.教育输出—海外办学、教师海外讲学的情况
13.教职员工出国、进修、访学情况
14.教学、科研人员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
15.科技创新、发明等重大科研成果和国际性学术奖项的获奖情况
16.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程度
(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陈化北所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与研究》一文整理)
国际化的受益者——南洋理工大学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07日 13 版)
南洋理工大学校景
在世界知名大学中,许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水平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短短20年中发展成为名列全球前50名的世界顶尖大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它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国际化而受益,其经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团队与管理模式国际化,其校长、许多学院的院长、系主任都是从世界各国聘请的专家,引进国际人才的同时,还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
教学与科研队伍的国际化,其外籍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比例高达65%(全球国际化排名第6位),拥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2700名优秀教职员工及科研人员,为该校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发展前景。
学生和校友的国际化,它的学生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校友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课程的国际化,它引进国际化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国际化课程的比例,聘用外国专家授课,使用原版教材并用外语授课。
教学和实践的国际化,参加“全球教育计划”的南大本科生,除了在新加坡接受本科教育,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还有机会到国外优秀的高等学府修读相关科目,同时在企业机构和工业园区参加实习并进行研究。
强大的国际联系网络,它与各地优秀学府机构建立战略联盟,携手开展跨国项目,主要合作伙伴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早稻田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