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辉煌成就60年教学文案
dianli60年光辉历程
历程发展创新辉煌新中国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
新中国电力伴随共和国共同成长,一路风雨兼程,光耀历史的天空。
历史延绵不绝,却总有为天下人所铭记的伟大转折点。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源源不断的电力,带动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时,电,这个现代文明的产物,也开始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向着全新的未来前进。
60年过去了。
如今,人们早已习惯了随手打开电灯、电视、空调的生活;闲暇之余,也习惯了乘坐快捷的电气化列车轻松快乐地旅行,更会经常在斑斓的夜色中尽情欣赏现代都市的璀璨霓虹……人们在享用充足电力的惬意中,在几乎感觉不到电力存在的意识里,谁能想到,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超过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3.5亿千瓦时,分别为1949年的450多倍和800多倍;谁能想到,我国输送电力的最高电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0千伏,历经220千伏、330千伏、500千伏、750千伏,已发展到世界最高并首先实现商业运营的1000千伏,输电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并持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谁能想到,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向好性变化,新能源不断开发利用,坚强智能电网已经在规划实施之中。
60年过去了。
一个最根本的事实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康,无不有赖于电力的持续增长及电气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60年间,我国GDP增长77倍,人口由近5亿增长到13.3亿,全国已基本实现“户户通电”。
城市、农村、工厂、学校、医院、商店、铁路、矿山、航天发射场、专业养鱼塘……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上,电力普惠各行各业,照亮了城市乡村,也照进了百姓的心田。
站在历史的节点回望,电,何以在新中国,由一点微光终于扩展为灯火绚丽的海洋,由一粒火种终于燎原为璀璨耀眼的光芒?百年大潮,波涛汹涌,滚滚向前。
多难的中国错失了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时代,但新生的共和国以电气化为载体,追寻到了曾经失落半个世纪的现代文明。
新中国六十年成就辉煌宣讲材料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宣讲材料从1949年10月1日起,我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
6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国民经济跃上大台阶,综合国力由弱到强;城乡协调共同发展,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外交、国防事业扎实推进;卫生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成果累累;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真可谓天翻地覆,沧桑巨变。
上海,也从昔日满目疮痍的“冒险家的乐园”,跨越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之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
同样,60年沧海桑田,闵行区的区域定位在不断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而迅速提高,闵行巨变也是新中国60年发展成就的缩影与聚焦。
60年,我们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巨变辐射的热力,我们每个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说出巨变的现实例证。
从政治到经济,从城市到乡村,从物质到文化,千言万语也说不完道不尽。
那么,我今天就仅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切入来为大家做个宣讲吧。
可能挂一漏万,权作引玉之砖。
先讲国民经济跃上大台阶,综合国力由弱到强宏观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国力与财富。
所以看经济必看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
1952年新中国开始有GDP准确统计,当年为679亿元(人民币),人均119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行列。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为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这60年,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变强。
1952-1978年期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4.52%。
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速开始回升,GDP 年均增长率为4.4%。
60年电力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60年电力发展让生活更美好电力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认为,电力供需状况是经济的“晴雨表”。
也就是说,从电力的生产和消费的状况可以估算出经济发展的状况。
电力生产旺盛,说明经济提振;电力生产萎缩,说明经济滑坡。
通过对电力发展速度和结构的分析,也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程度和结构变化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能源和电力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应该说,电力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煤炭产量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比重的70%,而煤炭总产量的50%则用于发电。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
从能源生产来看,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1949年的2300多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8年的26亿吨标准煤,增长了100多倍。
从居民用电情况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年生活用电不到1度,到现在人均年生活用电已经超过300度。
从电网发展看,输变电电压等级在改革开放后达到500千伏,从交流输电发展到直流输电,已成为世界上运用500千伏直流输电最多的国家,并建成投运了晋东南—河南南阳—湖北荆门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正在建设的世界上直流电压等级最高的±800千伏输电线路,即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按计划也将在明年投运。
从电力的效率看,电网跨区跨省优化资源配置的规模和效率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大范围、大容量、远距离的能源资源输送格局。
2006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式的增长,装机容量超过了1200万千瓦,居世界第4位。
电力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电气化水平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达20%左右。
60年电力的发展,让广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真正体会到了现代文明,体验到了科学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和能源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正在向更加清洁、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最新整理电力公司庆祝建国60周年正文走向辉煌·电力60年.docx
最新整理电力公司庆祝建国60周年正文:走向辉煌·电力60年天上太阳,人间电力,电传光明,网送真情。
60年风风雨雨,**电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60年沧桑巨变,**从乡乡通电、村村通电,如今又实现了户户通电,喜看阿荣大地,处处生机盎然。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地方农电事业始于1957年。
**自筹资金2.5万元在新发建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机组一套,容量48千瓦,同时安装1台90马力65千瓦柴油发电机一组(保证冬季供电),通过同期建设的3.5千米3.3千伏线路分别向新发屯、那吉屯镇供电。
1962年**建设一条**省甘南县至**那吉镇6.6千伏25千米高压配电线路,向那吉镇、新发屯和三道沟供电。
同年,成立那吉镇电业管理所。
1965年内蒙政府投资建设一条甘南至那吉镇25千米的35千伏输变电线路,**供电范围扩展到那吉屯农场、向阳峪、复兴、霍尔奇、红花梁子、旗良种场。
1974年**省政府投资建设那吉镇至图布新35千伏输变电工程,供电区域扩展到孤山、自来井、六合、兴安、长安、太平川、太平、亚东、格尼河农场。
1985年由内蒙政府和呼盟公署筹资和**自筹资金,建设甘—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986年投运,供电区域扩展到那克塔、查巴奇、得力其尔、三岔河等地。
1989年**当时的19个乡镇全部实现通电。
-- **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
经内蒙自治区计划委员会、xxx电力公司批复,**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额为7244万元(分五批),其中20%为资本金,80%为银行贷款。
这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村用电难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用电质量,**的农村电力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实现了村村通电。
是xxx自治区、xxx**成立60周年,**供电区内仍有506户、8个村民小组因无电还在使用油灯蜡烛,这受到旗委旗政府和电力部门的xx。
4月底**被xxx电力公司列为实现户户通电工程的试点旗县。
工程建设资金240万元,由地方补贴、银行贷款、电力企业自筹等渠道解决。
六零年代电力建设工作总结
六零年代电力建设工作总结
六零年代是中国电力建设的重要时期,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电力事业取得了长
足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我国电力建设工作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取得了许多成就。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六零年代电力建设工作的一些重要成就和经验。
首先,六零年代是中国电力建设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力工业基础
薄弱,电力设备落后,电力建设任务艰巨。
但是,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电力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电力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系列大型水电站、火电站和输电线路相继建成,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其次,六零年代电力建设工作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
力工作者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也不断进行自主研发,推动了我国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
同时,为了满足电力建设的需要,各级学校也加大了对电力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电力建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最后,六零年代电力建设工作注重与国际合作和交流。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力
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电力组织的活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成就。
这种国际合作和交流不仅促进了我国电力建设的发展,也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六零年代是中国电力建设工作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成就和经验
为我国电力建设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六零年代电力建设工作的精神,不断推动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力公司国庆60年征文范文
电力公司国庆60年征文范文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满怀豪情迎接伟大祖国60周岁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一个雄健豪壮的声音在古老苍穹,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扬眉吐气,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巨篇。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
至今,我们经历了六十年的坎坷磨砺,沧海桑田。
回首国家电网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60年,我们电力人一路走过,风雨兼程,共同成长,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用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憧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发展壮大的凯歌,放飞着坚如磐石的信念。
君可见否,青山碧水间,崭新的电线整齐美观,闪着银光穿越田野、山川和村庄;君可侧耳倾听,电力人那匆忙的脚步,那骤起的锤声、线钳的剪线声汇聚成铿锵的交响乐,您可曾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君可知否,在高高的电线杆上,在绿色掩映的田头,在崇山峻岭之间,到处都有我们可爱电力人的忙碌身影。
他们顶烈日,战酷暑,拉电缆,固螺丝,顽强拼搏,奋战在最艰苦的第一线。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他们成为我们电力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生力军,他们演绎着半个多世纪中国电力发展和进步的精彩。
电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行业先锋和动力引擎。
电力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真可谓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停四保三”黑夜漫漫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满目苍夷,百废待兴。
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电力工业发展缓慢。
而电力又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电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实力的体现,象征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发展趋势。
同时,它连接着寻常百姓,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1953年4月,某某县第一家电厂建成投入运行,这标志该县结束了全县无电的历史,但该电厂总装机容量只有12千瓦,当年发电1.4万度,仅供县城机关部分居民照明用电。
电力公司庆贺建国60周年征文
电力公司庆贺建国60周年征文光阴如梭,十年,似乎弹指一挥。
一路走来,悲喜宠辱皆成旧事。
攥在手心的是些零散却刻骨的经历。
光阴倒流到1992年初夏。
第一次熟悉实习确实是在**。
暂且远离闹市的渲嚣,咱们全班人马乘大巴直奔**而来。
那天是个雨天。
汽车驶进近**的西潼路上,不知谁惊呼一声“快看!”,抬眼间,只见连绵相拥的苍苍秦岭象位娉婷驻足的绝色佳人,拦腰被白玉带般的薄雾轻拢,怡但是立,神色凝重。
游云悠悠,草木寂静,烟雨迷雾中,时空在一霎时凝固了。
**就位于这秦岭山麓一个群山半掩,秀水袭人,而且兼有“罗敷”文化的罗夫小镇。
**依山而建,充分利用了本地丰硕的地下水资源,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城镇的经济进展。
但是作为火力发电厂,也给本地的土壤作物以严峻的考验。
踩着农人们自山间走出来的路,爬到山腰开阔地带,巍然屹立的百米烟囱,悠然吐雾的冷凝塔一览无余。
夜深人静,**的上空仍然是一处不灭的灯火。
二炎炎七月,乘坐拥堵不堪的行李车,拿着一纸调派证再次踏上这陌生而熟悉的土地,时值1995年夏。
说陌生其实并非陌生,只是不肯承认这宿命的况味。
当初靠近它时,只是心无旁骛偶然停下脚步的路人。
而今,我必需要成为它的一员,心中不免惴惴不安。
忘不了第一次拿着新发的运行规程,上面散发着的怪僻味道同我忙乱而略显欢喜的心情交织,复杂而离奇。
跟师傅来到值班室,听着各类设备隆隆作响的的吵杂声,看着室外错踪复杂的管道,本来刚踏上工作职位的豪情刹时四分五裂成一堆瓦砾。
一波又一波涌来的睡意即将掩没我时,下班了。
一身疲惫的我,昏头昏脑地领教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工作。
时刻象蜗牛般慢慢爬行。
走在比面粉还细的厚厚煤粉层“铺就”的锅炉房内,汗,无声的滑落。
穿着履行检查时被蹭的乌七八糟的工作服,纤尘满面时,我最怕此刻遇见父母和朋友。
一点可怜的虚荣心的不堪再经受任何“凄惨的同情”。
三春风又一次抚过漫山荒芜,山便有了些淡淡绿意。
上下班的林荫道的条幅在一晚上之间改变了内容,非常鲜明地打着“创无泄漏工厂”。
电力企业重温历史走向未来宣传片文案
电力企业重温历史走向未来宣传片文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而电力企业更是电力行业的骨干力量。
历经多年的发展和磨砺,电力企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也从传统能源开采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发展,引领着电力产业的未来。
回首历史,电力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形成初期的电站建设到现代化的电力供应体系构建,不断演绎着电力事业发展的历程,这一切都得益于电力企业的发展。
未来已来,电力企业也将继续奋斗在行业发展道路上。
电力企业将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新的能源科技,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提高电力供应效率,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企业,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也是创造时代的推动者,而电力行业的未来,更需要电力企业的聚焦和创新。
我们期待着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引领电力行业的智慧前行,让电力成为我们生活中更加美好的能源。
祖国繁荣,电力富强
祖国繁荣,电力富强“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清晨我为你放飞一群白鸽”当歌声响起的时候,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地心情向伟大的祖国致敬!在祖国60华诞来临之际,作为儿女的我们为她献礼,为她歌唱。
60年的沧桑巨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俯瞰着世界,笑傲四方!伊犁,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个城市,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和21世纪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作为祖国的西大门,在政治和经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她生机勃勃、迅速发展的时候,电力给了她有力的支撑,作为他坚强的后盾。
伊犁,是新疆最早有电的地方,从1909年第一台发电机点亮新疆第一盏灯起,伊犁电力事业也从此迈出了第一步。
就这样伊犁电力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改革开放以来,伊犁州直电网建设步入较快的发展时期。
1999年是伊犁电网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这一年,伊犁电力公司先后贷款7.03亿元,以投资规模超过建国50年伊犁全部电力建设投资的总和,开始了对8县1市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2002年,历时三年半的伊犁州直属县(市)农网改造工程告捷。
形成了以110千伏电网为骨干、35千伏电网为基础,覆盖河谷8县1市的电网结构。
农网改造不仅实现了与新疆主电网联网,而且结束了伊犁州直属8县1市主要靠35千伏送电线路运行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网架结构,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性。
电网的延伸和供电质量的提高,激活了农村用电市场,农牧民的用电量不断增加。
2003年4月初步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电价从之前的每度0.8-1.5元下降到0.55元,仅这一项就累计为农牧民减轻负担一亿多元。
2005年9月16日,伊犁首座220千伏宁远变电站正式投运,宣告了伊犁电网无220千伏大电网的历史结束。
9月21日,伊犁电网与新疆主电网实现联网,为伊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电能基础。
2007年,伊犁电力公司与州人民政府共同投资777.56万元,实施了解决电网供电“瓶颈”工程,提前两年完成了原计划于2009年完成的州直农村“户户通电”任务,惠及69个村,使1.2万农牧民告别了无电的日子。
新中国60年电力行业发展纪实
新中国60年电力行业发展纪实新中国六十年,能源发展成就巨大。
能源生产基础设施和装备极大改善,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体系;主要能源产品品种和产量大幅度增加,能源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极大增强,供给状况极大改善,供需矛盾极大缓解;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合理,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能源节约成效显著。
一、新中国六十年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旧中国能源生产基础非常薄弱,生产设施、装备及科技水平极低,勘探、生产、加工、供应能力极差。
1949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仅0.237亿吨标准煤,能源产品主要是少量的煤炭和石油,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占全部能源消费95%以上,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城市拥有电力供应。
煤炭产量仅0.32亿吨;原油产量仅12万吨;炼油加工能力仅17万吨,加工原油11.6万吨;石油品种12种,汽油、煤油、柴油的产量只有3.5万吨,润滑油、润滑脂40吨。
石油产品无论数量、品种还是质量都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90%以上石油产品依靠进口。
发电装机容量仅1850兆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小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25位,人均用电量仅9千瓦小时,全国没有一个超高压电网。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六十年的不断努力和建设,能源工业得到巨大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一)能源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主要能源产品品种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供应保障能力极大增强20XX年,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已达28亿吨标准煤,比1950年增长110多倍。
其中:煤炭开采能力28亿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8倍,改革开放初期的4.6倍,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开采能力1.92亿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00多倍,改革开放初期近2倍;原油加工能力近4亿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300多倍,改革开放初期的3.8倍,居世界第二位;电力发电装机容量7.93亿千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0倍,改革开放初期的14倍,居世界第二位。
“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主题活动的通知》(国家电网营销〔2009〕607 号)精神,迎接祖国60华诞,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打造卓越服务品牌,确保在活动中再创优异成绩,更好地发挥公司优质服务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展现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推动公司供电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特制定甘肃省电力公司“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主题活动的总体部署,以服务建国60周年大庆为中心,以建设坚强电网和营销信息化为支撑,以确保迎国庆安全供电和优质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甘肃电力“陇原电网•满意服务”品牌内涵,营造喜迎祖国60华诞的喜庆气氛。
二、组织保障省公司营销部负责“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主题活动的统筹策划和监督指导,公司各部门按职责落实具体工作,建立整体协同运作机制。
各供电公司由营销部牵头开展“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活动,农电、生产、调度、纪检监察、政工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后台对前台服务的组织支撑保障,确保“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活动实施全年分三个阶段实施:(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全面启动(6月)广泛宣传发动,总结“服务升级”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强化员工对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全员服务的认识,充分调动全体员工投身“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召开全省公司优质服务电视电话会议,全省动员,按照国网公司的统一部署,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
各供电公司的工作细化方案在7月10日前报省公司营销部。
(二)第二阶段:突出重点,全面实施(7月~11月)结合甘肃电力实际,以2009年“服务升级”活动安排为基础,通过开展“迎国庆保供电”、“迎国庆促沟通”、“迎国庆兑承诺”、“迎国庆展风采”四项专题活动,积极落实国网公司“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主题活动;以客户为中心强化服务执行力,让政府和客户真切感知服务风采,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举办“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宣传周活动,制定专题宣传计划,开展系列迎国庆宣传,宏扬在“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举办“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劳动竞赛和成果展示。
电力六十年
《中国电力六十年》编辑说明电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特殊地位,它承担着重大的社会和政治责任;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
做好电力系统各项工作,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十分重大。
60年沧海桑田,新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正逐步变成世界的一个重心。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其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力发展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电力建设,分步实施电力体制改革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电力六十年》画册正是应时所著的宏幅巨篇,不仅是为回顾六十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辉煌发展历程,而且将是一部向党和人民汇报成绩、总结经验、展示成果的业界史册,同时,在未来的一段任务艰巨而宏伟的电力建设中能成为指导我国电力发展的一部指南,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改革电力体制、完善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加速我国电力融入全球电力,逐步与国际接轨提供参鉴。
《中国电力六十年》是为配合建国六十周年向党中央、国务院献礼,其编辑出版工作具有非凡的意义,弘扬电力行业优秀企业文化,宣传无畏的创业精神、先进的科技、重大的工程及科学的管理。
通过编辑出版本书介绍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以他们的成功经验引导产业进行科学理性的发展。
本着求真、务实的宗旨,立足广大产业精英提供的优秀篇章及精美图稿,以点概面地反映广大电力工作者跌宕起伏的光辉历程,以他们不怕艰辛,排除万难的精神风貌,激励开创电力行业新篇章。
热忱期待行业内各企事业单位踊跃投稿,共同做好《中国电力六十年》画册编辑工作。
1、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出版社2、承办单位:北京金能文化发展中心3、支持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电集团公司中电投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国华电力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广东省粤电集团公司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4、编辑目的:⑴汇集新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成就,宣传提升中国电力工业整体形象,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⑵扩大我国重点电力企业影响力,推动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交流与合作;5、参编范围: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简介(各支持单位负责提供);⑵中国电力企业图文征集:电力供应卷、发电卷、科研院所卷、电建企业卷、电力物资卷、电力设备卷、电力院校卷6、编辑内容:⑴参编企业需要提供反映本企业发展现状、前景或发展历程的文字和图片;⑵重点参编企业可提供领导介绍和贺词。
电力公司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
---------------------------------------------------------------范文最新推荐------------------------------------------------------ 电力公司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我是展翅高飞的雄鹰在险峰峻岭上自由盘旋铁塔在我的脚下巍然屹立我与凌空的身影紧紧相依我是璀灿耀眼的流星在漆黑的夜空里穿梭远行当朝阳踩着鸟鸣归来那是我与黎明友好接力我是汹涌澎湃的激流浪花激荡着青春的脉搏碰撞的瞬间电流穿越时空柔美的身姿也能创造奇迹我是耕耘春天的使者热血正哺育着花香果累电网铸就了生活的辉煌我用双手托起第二个太阳我是自豪的电业人为了让光明永远闪耀夜空1/ 5为了使电能从此永不泯灭我会让生命之船扬帆远航这次申博的成功,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机会,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中。
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上海有了这份幸运。
2018的金秋季节,世博会的序幕将徐徐拉开,身处上海,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应该为世博会做些什么?迎世博盛会当从小事做起,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需要我们一起来建设。
作为学生我们要尽己所能,用我们的小手牵起伙伴们的手,做到遵守交通法规,不乱穿马路,行路走人行道;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有序排队做文明观众;爱护城市环境,垃圾不落地,做好垃圾分类,如废电池,过期药品的回收等;节约自然资源不浪费水电,空调温度调至26度,家用电器不使用时拔去插头,切断电源,做可爱的小公民。
从校园零废纸做起,合理用好草稿纸、餐巾纸、剩余的练习本纸张,把废纸扔进垃圾箱,为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作出我们少年儿童世博小使者的努力。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身边的小伙伴,积极参与世博,做一名合格的东道主。
2018年,我已14岁,正在读初中,我也将积极加入世博会青年志愿者行列。
照亮祖国的力量——电力发展演讲稿
照亮祖国的力量——电力发展演讲稿: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一篇以“照亮祖国的力量——电力发展”为主题的演讲稿。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民,我深深地认识到电力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力贯穿着方方面面,支撑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考虑到电力的重要性,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电力产业的发展。
一、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众所周知,电力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技术和科学的杰出成果。
我们中国电力行业是经过40多年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
在这4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力行业在发电、输电和配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电力行业更是进步神速。
截至目,我国电力行业已经经过多次的技术改进,电力供给能力大大提高。
在全国较大的城市、省会城市,稳定供电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撑。
不仅如此,电力行业现在还逐渐朝着新技术、新能源的方向发展。
比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正在发展中。
目前,我国已建成大规模的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同时,现代工业中的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提高了发电设施、输电线路、开关柜、绝缘材料等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二、推动电力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形势和势头非常良好。
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更好地发挥电力行业的作用,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推动电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现有电力设施建设和升级,增强电力供给能力。
促进电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和反省电力输配电网,促进能源电力互联网等。
推动国内电力行业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
2.大力发展国内新能源电力产业,尤其是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
同时,积极引进新的电力技术和设备,加快推进电力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3.认真推进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等工作,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质量和服务水平。
中国电力发展60年-2009
成立 60 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给率始终保持在 90%以上.2008 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26 亿吨标准煤,是 1949 年的 109.5 倍和 1978 年的 4.2 倍.能源的发 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人民网能源频道特别制作此专题,带您一起回顾这 60 年能源发展之路.众逐步用上清洁,高效, 众逐步用上清洁,高效,方便的能源人均生活用能变化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基本无电,1949 年全国电不足 1 千瓦时.居民生活用能以薪柴和燃煤为主.前,居民生活用商品能源中煤炭所占比重在 90%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用能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变化.经历了从传统生物质能和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到化石油气,天然气,煤炭,先进生物质能多种能源并优质能源在生活用能中的比重大幅上升.通过农网改造,"光明工程"等项目,大大改善了农区的用电条件.1998 年以来,国家已累计安排 4000农村电力建设.2008 年农村人均生活用电量超过 300 电户减少到 200 万左右.能源使用量大幅提高能源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电,空调,洗衣机和电冰箱拥有132.9 台,100.3 台,94.7 台和 93.6 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机,电冰箱和空调拥有量分别达到 99.2 台,49.1 台,30.2 台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据民用汽车拥有量从 1949 年底的 5.09 万辆增长到 2008 年底的 509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 3501.39 万辆.家庭石油的消费由灯"用的煤油转向炊事用的 LPG 和私家车辆用的汽油,柴产供应能力不断增强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不断增加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能源发展活力不列的数据展现出一个能源大国在 60 年的发展进程中的非——煤炭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8 年达到 27.9 亿吨,是 倍和 1978 年的 4.6 倍.——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2008 年全国原油产量 1.9 亿的 1627 倍和 1978 年的 1.8 倍,居世界第 5 位.——2008 年天然气产量达到 760.8 亿立方米,是 1949 年的 68 年的 5.6 倍,居世界第 9 位.——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 年,发电装机达到 7.93 亿量 34669 亿千瓦时,分别为 1949 年的 458.1 倍和 806.3 倍,是倍和 13.5 倍.电力装机规模从 1996 年起稳居世界第单位 GDP 能耗不断降低我国高度重视能源节约工作,始终将节能放在非常重要的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资源.早在 2初,我国就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单位 GDP 能源消费强度下降 束性指标.在一系列节能政策的指引下,能源消费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增2000 年,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 GDP 翻两番的目标.30 年间,GDP 年均增长 9.8%,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5.5% 3.9%.展方式转变, 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年能源消费总 量(万吨标 准煤)能源消费结构 (%) 煤 炭 石 油 天然气水电,核电,风1952 1978 20084695.0 57144.0 285000.095.00 70.67 68.703.37 22.73 18.000.02 3.20 3.801.61 3.40 9.50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数量不断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1952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仅 0.471978 年达到 5.71 亿吨标准煤,2008 年达到 28.5 亿吨标准煤.1952-2008 年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 7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向优质化方向发展,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从 1952 年的 95.0%下降到 2008 年 质能源比重上升明显.2008 年新增水电装机 2010 万千瓦,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72 亿千瓦,是 1978 年的近 10 倍,1949 年的近 477 倍,居世界第 风电规模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2008 年总装机容量达到 1217 万千瓦,居世界第 4 位.从无到有,先后建成秦山,大亚湾和田湾核电基地,目前核电投产容量为 910 万千瓦.2008 年是中国核电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电项目共 14 台百万千瓦级以上机组,在建装机规模 2290 万千瓦.2009 年 4 月,中国引进的世界首台 AP1000 第三代核电机组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 200 万千瓦,占全球产量的 30%以上,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 1.25 亿平方米,占 量的 60%以上,居世界第一.质能开发利用也有较大发展.到 2008 年底,生物质发电总装机 315 万千瓦,大型沼气池 1600 多处,户用沼气 3000 多万口,年 140 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年产量 165 万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我国政府在优化一次能源结构的同时,致力于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提高煤炭加工转换比重,集中煤炭 境治理,降低煤炭直接作为终端分散使用比例.1980 年煤炭消费总量中终端消费比重为 63.6%,2007 年已经下降到 25.2%;1953 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 仅占 9.7%,1978 年上升到 20.1%,到 2007 年达到 50.5%.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的发展,我国煤电机组不断升级换代,主力机组从 70 年代的 10 万千瓦以下升九十年代的 30 万千瓦,现在的 60 万千瓦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新建项目的主流机组;截至到 全国已投产运行 100 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达到 11 台.在加快清洁高效机组建设的同时,稳步推进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截止 2008 年 6 月 30 日,"十一五"期间小火电机组 7467 台,共 5407 万千瓦.2008 年单机 60 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同口径总容量的比重为 31. 及以上火电机组达到 65.18%,单机 10 万以下的火电机组下降到 13.38%.新建的火电厂全部配套加装了脱硫装置,同时加大了既有电厂的脱硫改造力度,截至 2008 年底,全国火机组投运容量达到 3.63 亿千瓦,占全国火电容量的 60.4%;部分大型火电厂安装了脱硝设施.随着发电机组发电煤耗快速下降,发电效率不断提高.2008 年全国 6000 千瓦以上电厂发电标准煤耗为 322 克/千瓦时,比91 克标准煤;厂用电率 5.9%,比 1980 年下降 0.5 个百分点;线损率 6.8%,比 1980 年下降 2.1 个百。
电业集团建国60周年朗诵征文:电业儿女之歌
电业集团建国60周年朗诵征文:电业儿女之歌电业集团建国60周年朗诵征文:电业儿女之歌.我们是光荣的电业人,我们的事业多姿多彩,绚丽非常。
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了一个闪光的方向,我们搏击风浪,扬帆远航;我们披荆斩棘,斗志昂扬。
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辉映着电业人执着、坚毅的脸庞,见证着电业人夜以继日地奔忙。
我们埋头奉献,让理想在平凡中闪光;我们驱赶黑暗,让光明普照四方2.可记得,多年前的小镇村庄?没有灯火明亮,不闻机器轰响。
是电业人的心血汗水,让这一切的一切,翻天覆地,改变了模样,让这所有的所有,一日千里,插上了翅膀。
凯歌在耳畔回旋激荡,信念在胸中奔跑飞翔。
如织的银线,谱出了一曲曲醉人的乐章;林立的电杆,抒写下一首首悦目的诗行。
3酷暑骄阳,雨雪风霜,电业人绝无怨言,更不会犹豫彷徨。
万家灯火之时,电业人在值班上岗;佳节团圆时刻,电业人在巡查机房。
对万里长空倾吐过心声,向苍茫大地诉说过衷肠。
对工作尽职尽责,为人民保驾护航。
休谈蝇头小利,非求美名传扬。
只因为一个淳朴却热烈的愿望,让我们的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4(停顿,换音乐)多少无言的鞭策,多少温暖的鼓励,多少宽容的理解,多少默契的支持。
领导班子的英明无私,上下团结的和谐紧密,是电业人成功的保证,也是电业人胜利的前提。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大家人,我们亲如姊妹兄弟。
我们肝胆相照,我们求同存异,我们互助互帮,我们齐心合力。
无论老少男女,休问高低学历,不分岗位工种,别管个性脾气。
一条无形而坚韧的纽带,把所有的电业人连在了一起。
众人拾柴火焰高,心若齐时泰山移。
5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客户,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低下头办理一份份手续,抬起头看见大写的满意。
人民电业为人民啊,三个“十条”刻心底。
普通而又神奇,苦累却还甜蜜。
风采在优质服务中飞扬啊,快乐于忙碌辛勤里获取。
我们一起把光热送给万户千家,我们一起把企业装点得更加美丽。
6放声歌唱吧,歌唱我们桓台电力。
一个又一个的坚强集体,在党的光辉下并肩挺立。
我国电力产业六十年变迁史【范本模板】
我国电力产业六十年变迁史2010—03—16电力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
1882年上海亮起中国的第一盏灯,中国从1949年全国的发电量人均一年的生活用电不足一度电,到2008年全国电力发电装机容量7.93亿千瓦,电力装机容量翻了400倍,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二位。
其中,火电装机容量6.0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1。
72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885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894万千瓦.中国电力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火电火电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
建国初火电装机仅为169万千瓦,2009年7月我国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就达60902万千瓦。
1956年,淮南田家庵电厂投产一台6000千瓦的机组,那是我国第一台国产火电机组。
据悉,“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有24项电力项目,除了丰满水电站外,其余均为火电项目。
这些项目的建设奠定了新中国火电发展的基础。
随后在仿造苏联的基础上,我国相关技术人员自行开发了10万、20万和30万千瓦机组,尽管发展相对缓慢,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还是比建国初增长了23倍,达398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9.7%。
内蒙古托克托电厂,是我国目前最大火力发电厂,规划容量8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7台60千瓦现已投产,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火电机组不断升级换代。
1978年,我国电力工业主力机组以10万千瓦为主,少数电厂建设了一批苏制20万千瓦机组。
而到2007年底,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发电机组已分别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50.15%和21。
53%,百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正在成为新一代主力,清洁高效先进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普遍应用。
据悉,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制造超临界机组158台,其中60万千瓦超临界107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51台,火电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电力公司庆祝祖国60华诞2021
电力公司庆祝祖国60华诞XX随着岁月的流失,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革,以及电力发展环境的改变,人民生活中对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企业用电量不断提高,《电》已是我们生活.工作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___前的**电力概况:设备陈旧老化,电网支离破碎“各自为政”配电设备,线路供电可靠性差,事故频发,人员技术力量薄落,负荷紧张线路拉路限电一度给企业生产带来影响。
斗转星移,随着 ___开放**电力沐浴着 ___的春风迎来了划时代的变革,电力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从那生产力低下,劳动手段极度 ___的条件下摆脱出来,靠人拉车,拉设备,人褙,马驮的生存条件,一去不复还了。
靠科学管理,运用高科技设备,保障合理供电是我们的理念。
电力先辈在那艰苦创业恶劣工作环境下,为**的经济的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开创并树立起了电力职工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电力职工形象。
他们的一生大多数始终不渝的无言无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工作,从而为**电力的发展,为**人民送去了光明,他们的工作作风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他们是**电力的荣耀,是国家的骄傲。
现如今电力生产,生活环境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了自己医疗设备齐全的职工医院,娱乐场所,高科技培训中心,多产企业蓬勃发展,变电站也实现了无人职守,生活区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日月流失,山河变迁。
___开放给**电力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座座先进变电站接踵而起,建成投运,电网跨省环网,配电设备更新换代,配电网络遍布城乡,实现了村村,户户通电。
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呕心沥血的顽强拼搏,所创造的业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时至今日三十载过去了,终于职守敢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几代电力职工用不懈的努力著就了今天**电力的辉煌。
___长河是从源头开始涓涓流淌,它冲刷过的痕迹就像远古的化石样深深地镶刻在人们的心中。
中国电力辉煌六十载
中国电力辉煌六十载
佚名
【期刊名称】《变频器世界》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60年前,中国人去了美国——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出的数批电力技术人员,在大洋彼岸仰慕着这个在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发达国家。
【总页数】1页(PI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3
【相关文献】
1.三十载同行,一起见证历史,三十载携手,同创辉煌未来 [J], 《中国宝玉石》杂志编辑部
2.七十载磨砺,七十载辉煌 [J], 李兆坤
3.波澜壮阔三十载改革开放铸辉煌——在纪念中国电力改革开放30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J], 赵希正
4.沧桑巨变六十载六大转变映辉煌——广西农垦隆重召开建垦60周年纪念大会[J], 钟恳
5.与六味斋同风雨共辉煌--宋银如与六味斋结缘数十载之侧记 [J], 雪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力辉煌成就60年作者:孙嘉平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表时间:2009-09-28 打印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电力工业经历了在不断探索中奋进并获得发展的30年(1949~1978),经历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1979~2008)。
60年来,中国广大电业职工和电力科技工作者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为中国电力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使电力工业走上了快速、健康的科学发展之路,步入了大机组、大电厂、超高压、大电网、自动化和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时代。
一、电力工业加速发展,全国装机容量突破8亿千瓦。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仅有18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3亿千瓦时。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不断增长的需求,电力工业呈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198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1亿千瓦,全年发电量4973亿千瓦时;(注)199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200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超过13685亿千瓦时;200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超过24975亿千瓦时;200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7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200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7.93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达34510亿千瓦时。
(注:统计数字未包括港、澳、台,下同。
)目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8亿千瓦,全国日平均发电量是1949年全年发电量的2.2倍,是建国初期1952年全年发电量的1.3倍。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社会电气化程度持续提高:全国人均占有电量突破2000千瓦时反映电气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人均占有电量。
新中国建国时,全国人均占有电量不足10千瓦时;2000年人均占有电量达1081千瓦时;2006年人均占有电量达2168千瓦时;2008年人均占有电量则为2598.6千瓦时。
电力消费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达44.12%,发电用煤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6.66%反映电气化程度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是电力消费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电力消费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为20.60%,2008年达44.12%。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煤炭转化成电能来使用。
1980年,用于发电的煤炭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9.6%,进入了21世纪以来,这一比重逐步提高到50%以上。
全国农户通电率达到了99.87%,21个省(市、自治区)达到了户户通电。
农村电气化水平是国家电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我国农村通电率只有61.05%,改革以来,加强了农村电网和农村小水电的建设,农村通电率逐年提高,1990年提高到88.06%,2007年提高到99.69%。
已建成农村小水电站45317座,总装机容量为4738.9万千瓦。
电气化程度的持续提高,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而且促进了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发展大机组,建设大电厂,百万千瓦级电厂达到249座1、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是我国火电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政策,是优化发展火电的主要措施之一。
1949年我国最大的火电机组是北京石景山发电厂的2.5万千瓦机组。
新中国建国以来,国产火电机组的单机容量逐步提高。
1959年,首台国产5万千瓦机组在辽宁电厂投产运行;1964年,首台国产10万千瓦机组高井电厂投产运行;1969年,首台国产12.5万千瓦超高压机组在吴泽电厂投产运行;1972年,首台国产20万千瓦超高压机组在朝阳电厂投产运行;1974年,首台国产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在望亭电厂投入运行;改革开放以来,火力发电技术得到更快发展。
1987年,首台国产化引进型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在山东石横电厂投入运行;1992年,首台国产化引进型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在华能石洞口二厂投入运行;2007年,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在华能玉环电厂投入运行;优化后的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国产化机组达到了国际同类机组的先进水平,这些机组的批量投产,使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由20世纪80年代的10~30万千瓦机组过渡为90年代的30~60万千瓦机组。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大力发展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的同时,还投产了11台百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
截至2008年底,我国投运的3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共计893台,其容量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62%;与此同时,百万千瓦以上的火电厂达到212座,最大的火电厂——大唐托克托电厂装机容量达到540万千瓦。
2、水电建设在优化发电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国60年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水电发展。
1949年全国水电装机只有16.3万千瓦,2008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3亿千瓦,年发电量达5655.5亿千瓦时。
1957年,我国首座自主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新安江水电站开工兴建,1965年竣工,1977年投入运行,总装机66.25万千瓦;1958年,我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开工兴建,1974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总装机122.5万千瓦,单机容量22.5万千瓦1970年,我国最大的径流式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开工兴建,1981年第一台机组投运,1988年全部建成投入运行,总装机271.5万1994年世界最大的已投运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开工兴建,2003年第一台机组投运,2008年全部建成投入运行,总装机1830万千瓦,单机容量70万千瓦;2000年我国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广州蓄能电站建成投入运行,总装机240万千瓦,单机容量30万千瓦;2004年我国水电装机超过1亿千瓦,达10524万千瓦;截至2008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为1.7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共拥有百万千瓦以上的水电厂32座。
3、我国核电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工业示范性电站——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开工建设,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装机容量30万千瓦。
秦山核电站的全面运行标志了中国大陆无核电历史的结束。
1987年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总装机180万千瓦,单机容量90万千瓦;进入21世纪,核电建设加快,先后建成了岭澳、秦山三核、秦山二核、田湾等4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2008年核电总装机已达884.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692亿千瓦时。
共有百万千瓦以上的核电厂5座。
4、以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迅速我国风电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在21世纪得到了加速发展。
2000年全国风电装机34.4万千瓦,2005年增长为126.6万千瓦,2008年吊装容量超过了千万千瓦,达到了1215万千瓦,并网容量为837万千瓦。
风电场已遍布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风电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的省区有:内蒙、辽宁、河北、吉林,其中内蒙的风电装机达373.5万千瓦。
2009年9月,位于上海近海地区的我国第一座海上风电场首批3台3MW机组并网发电,该风电场将安装34台3MW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将达10.2万千瓦。
与此同时,我国首座10MW级的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在甘肃敦煌开工建设。
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将对我国发电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电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已拥有采用高参数、大机组的百万千瓦级的电厂249座,其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的一半以上(51%),它们与采用先进技术指标的所有火电厂一起,已成为我国发电主力,为实现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供电煤耗由1978年的每千瓦时471克,降至2008年的345克;发电用油由1978年的2013万吨,降至2008年的1000万吨;火力发电每千瓦时的耗水量由2000年的40吨下降到30吨以下;火电烟尘排放量由1980年的399万吨降至2008年的350万吨。
三、发展特高压、建设大电网,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建国以来,随着电源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输电电压等级逐步提高,电网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正运行着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1000kV)的输电线路和系统总容量达6亿千伏安的大型互联电网,互联的6大区域电网中,有3大区域电网的系统容量超过1亿千伏安1954年,新中国首条220kV高压线路─松(丰满)东(虎万台)李(石寨)线投入运行;1972年我国第一条33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刘天关线(刘家峡─天水─关中)投入运行;1981年我国第一条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平武线(平顶山─武汉)投入运行;1990年我国第一条±5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葛上线(葛洲坝─上海)投入双极运行;1999年我国第一条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昌房线(昌平─房山)投入运行;2005年我国第一条750kV超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在西北电网投入运行;2009年我国第一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正式投入商业运行;2006年世界首条±800kV云南─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兴建,预计2010建成投运;2007年和2009年向家坝─上海和锦屏─苏南两条±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分别开工兴建。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已超过10万公里,变电容量5.3亿千伏安;已投运的直流输电工程9项,直流输电线路总长度和输送能力均居世界第一位。
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为大电网的建设以及实现“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90年±500kV葛上线投运实现华中和华东两大区域电网的非同期互联,到2001年东北和华北电网通过500kV交流线路实现同步互联;从2004年和2005年,三广直流工程(三峡─广东)和灵宝“背靠背”工程的分别投运实现了华中与南方电网,以及西北与华中电网的非同期互联,到2009年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通过1000kV特高压交流线路实现互联,全国联网的格局基本形成。
全国联网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日益明显。
全国跨区资源配置的电量由2000年的23亿千瓦时增加到2005年的773.8亿千瓦时,2008年跨区配置电量达到了2402.9亿千瓦时。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取得突破、实现国产化并在电网中得到实际应用,提高了线路输送能力,增强了对大电网的控制能力。
2004年12月,碧成线220kV可控串补投入运行。
2007年10月,伊冯线500kV可控串补投入运行。
四、电网保护、控制、自动化技术进入国际行列在输变电技术和大电网不断发展的同时,电网二次系统建设不断加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继电保护、电力通信和电网安全监控等技术迅速发展,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LEP-200系列输电线路成套保护装置已在全国220kV-500kV系统中广泛应用,其保护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CSC2000型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在全国35kV-500kV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