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信息来源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3-2007

中国电力工业经过建国后五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二位;电力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机组快速增长,电网覆盖面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电力工业已经进入大电网、大机组、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新的发展阶段,并正向高效、环保、安全、经济的更高目标迈进。

——电力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电力市场逐步建立

2002年,按照电力体制改革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总体目标,开始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国有电力资产、竞价上网试点和建立合理电价形成机制的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国家层面成立了两大电网公司,即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了五大发电公司和四个辅业集团;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推进了电价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电力法制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继续加强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功能。通过改革形成发电侧竞争的态势,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电力的发展。

——发电装机快速增长,供应能力极大提高

“十五”期间全国累计投产装机容量1.98亿千瓦,年均增长9.8%,2005年新增生产能力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达7479万千瓦。截止200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达到5.17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跃居世界首位。装机比例

——电网输送能力稳步提高,西电东送规模扩大

“十五”时期,全国电网投产规模很大,已基本形成了以500千伏(西北区域为330千伏)为主、220千伏为辅的主网架,加大了跨区、跨省的电力输送能力。到2005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已分别达到25.19万公里和86680万千伏安。特别是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共形成3000万千瓦的输送能力,北通道总输送能力超过1200万千瓦;中通道形成了三峡、葛洲坝到华东地区的420万千瓦的输送能力;南通道总输送能力超过1300万千瓦。南北互济形成一定规模,2005年底,已形成东北送华北、山西送江苏共450万千瓦的输送能力。

图2 “西电东送”三大通道

——全社会电量消费保持快速增长

“十五”时期,我国全社会电量消费由2000年的13466亿kWh增长到2005年的24768亿kWh,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96%,远高于“九五”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6.4% 。以工业为主导的电量消费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但第三产业,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快速增长。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已经连续六年大于1,“十一五”前

图5 “十五”时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电力系统结构不断升级

电力工业加大了对超临界、超超临界、环保型火电以及燃气轮机等机组的技术开发引进力度,运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近几年投产和在建的机组,主要是大容量、高参数的大机组,具有节煤、节水、低排放、高效环保等特点。30、60万千瓦火电机组已成为电网中的主力机型;90万千瓦超临界国产机组已经投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电站已有2台投运;百万千瓦容量的燃气电厂和大容量空冷机组已投入运行。西北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的成功投运,±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顺利开工建设,为中国发展更高电压等级电网奠定了基础。

——电力装备与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电力装备制造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一些产品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近20个国家进口大量的电力设备,并积极引进技术,包括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各种环保、节水设备和技术,大容量水电设备和技术,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和技术,核电站设备和技术以及电网设备和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电力装备的技术水平,促进了电力装备的发展。河南沁北电厂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引进了国外的设计技术,已经投入运行;华能玉环电厂是我国第一台建成投运的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岭澳二期100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组的制造于06年5月31日正式启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川白马电厂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工程项目已正式投运;国内各大汽轮机厂已能够生产20万千瓦、30万千瓦级空冷汽轮机;三峡电厂通过技贸结合、合作生产等方式将设计制造26台70万千瓦的大型混流式机组,

届时我国水电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从山西至湖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将建成投运,这里包括要掌握和突破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设备。

——电力资源节约和环保取得明显成效

电力工业控制污染的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二氧化硫控制开始进入以烟气脱硫为主要措施的阶段。“十五”期间,尽管火电装机容量增加了约56%,但烟尘排放量仍基本持平;2005年底全国建成和投产的烟气脱硫机组容量5300万千瓦,年减排二氧化硫约130万吨,正在建造的脱硫装置容量约1亿千瓦。同时,新建大型燃煤机组都同步采用了低氮氧化物燃烧方式,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初见成效。

——目前我国与世界的电力比较

尽管中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5年,中国大陆人均电力装机容量仅为0.389千瓦,人均用电量约1892千瓦时。大致相当于2002年美国水平的11.4%、日本的18.6%和韩国的27%;中国的供电煤耗虽然在逐年下降,但2003年供电煤耗与美国相比仍相差7克/千瓦时,与英国相差33克/千瓦时。电力制造技术水平,比如核电的关键装备技术、大型燃气联合循环发电设备(我国尚无制造能力)、大型空冷发电设备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