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XXXX
注安《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高频考点35个
注安《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高频考点35个第一节电气事故及危害一、电气事故(-)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形态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态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二、触电事故要素1.电击★★★【例题】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下列触电导致人遭到电击的状态中,属于直接接触电击的是( )。
A.带金属防护网外壳的排风机漏电,工作人员触碰到排风机防护网而遭到电击B.电动机线路短路漏电,工作人员触碰电动机时触电C.泳池漏电保护器损坏,游客游泳过程中遭到电击D.工作人员在起重臂上操作,起重机吊臂碰到380V架空线,挂钩工人遭到电击【答案】D2.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伤害。
【例题】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有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下列关于电流伤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数安的电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灼伤B.电弧烧伤可能发生在低压系统,也可能发生在高压系统中C.短路时开启式熔断器熔断,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出来不至于造成灼伤D.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高压系统中E.电流作用于人体使肌肉非自主地剧烈收缩可能产生伤害【答案】ABCE【解析】电流灼伤既会发生在高压系统中,也会发生在低压系统中。
电击与电伤的3个〃无论〃:无论电流大小均可造成电击或电伤。
无论高压、低压配电系统均可造成电击或电伤。
无论电击或电伤严重时均可危及生命。
【例题】下列关于触电事故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触电的伤害程度用电流指数来表示,与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有关,左手至胸部的心脏电流指数15,危害最大B.左脚至右脚的电流途径能使电流不通过心脏,因此对人体没有伤害C.男性对电流的感知比女性更为敏感,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为女性的2/3D.人体阻抗受到电流强度、人体表面潮湿程度和接触电压等因素的影响E.触电事故发生在移动式设备、临时性设备上居多,农村触电事故的发生比城市多【答案】ADE【解析】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为男性的2/3。
电气施工安全技术(三篇)
电气施工安全技术是指在电气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中的安全措施、施工后的安全维护等方面详细介绍电气施工安全技术。
一、施工前期准备1.施工方案在电气施工前,必须制定一套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
施工方案要以安全为前提,合理安排施工的顺序和步骤。
2.安全组织机构在施工前期,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各个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施工安全的全面管理。
3.场地准备工作在电气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细致的勘察和清理。
清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和障碍物,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二、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人员防护在电气施工中,必须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还需要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靴、呼吸器等。
2.电气设备的维护在电气施工中,必须对使用的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特别是对老化或破损的电气设备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安全用电在电气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用电,严禁私拉乱接电源线、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
要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电源、电缆的敷设,确保供电线路的安全可靠。
4.施工现场的标识和警示在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如禁止通行、高压危险等。
合理划定施工区域,确保施工人员和非施工人员之间的安全分离。
三、施工后的安全维护1.设备运行检查在电气施工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运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
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2.安全交底在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设备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3.安全档案管理在电气施工完成后,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电气安全技术课件第二章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
跳转到第一页
(2)什么线路的两相, 人体距高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
跳转到第一页
(2)两相触电为何更加危险
在两相触电时,虽然人体与地有良好的绝缘, 但因人同时和两根相线接触,人体处于电源线电压下, 在电压为380/220V的供电系统中,人体受380v电 压的作用, 通过人体的电流将达到260~270mA,这样大的电流 通过人体,只要经过0.1~0.2s,就可致人于死地。 因此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要大得多。
跳转到第一页
(4)接触电压触电原理
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接地点向大地 流散,将形成以接地故障点为中心、20m为半径的 分布电位。 此时有人用手触及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电流便通 过人手、人体和大地构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这 种触电称为接触电压触电,人的手与脚之间的电位 差称为接触电压
跳转到第一页
(2)电烙印:接触部位留下永久性的斑痕,皮肤硬变,失去弹 性和色泽,表层坏死,失去知觉。
(3)皮肤金属化: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 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造成的,受伤部位变得粗糙而张 紧。
(4)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 眼睛造成的伤害。
跳转到第一页
二、触电特点、触电形式及触电事故规律 1.触电特点
(2)间接接触电击:
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 导体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 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跳转到第一页
电击的主要特征如下
①无痕。 ②小电流,心颤动(心室纤维性颤动1000次/min),胸肌麻 痹和中止呼吸。
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包括但不限于高压电气设备、低压电气设备、输配电设备等。
第三条本规程由本单位的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第二章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第四条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具备合格证书,并进行定期维护、检测和维修。
第五条电气设备的安全用电电压应符合国家规定,低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得高于500V,高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1.1kV。
第六条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第七条电气设备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雷击和电磁干扰,如安装避雷装置、防雷接地等。
第三章电气设备的安装和验收第八条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按照设备说明书和图纸要求进行。
第九条电气设备的安装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并记录检查结果。
第十条电气设备的验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外观、接地电阻、绝缘电阻等。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安装后应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四章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十二条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清洁、紧固、润滑、调试等。
第十三条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记录维护内容、维护时间和维护人员,并进行存档。
第十四条电气设备维护和保养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低压电气设备维护应先切断电源,高压电气设备维护应遵守相应的带电作业规定等。
第十五条电气设备的故障应及时进行排除,严禁私自进行修理和改装。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停运管理第十六条电气设备的运行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法律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订立本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以确保企业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部全部与电气设备有关的工作、操作和管理,包含但不限于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操作、测试等。
第三条安全责任企业的管理负责人是本规定的重要责任人,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确保电气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二章电气设备选型与安装第四条选型原则选择电气设备时,应当依据实际工作需要、安全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合理选型。
选型原则包含: 1. 设备功能与用途必需符合工作需求; 2. 设备的性能指标必需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3. 设备的质量可靠,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
第五条安装要求电气设备的安装应严格依照设备生产厂家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包含以下要求: 1. 安装前,要对设备及安装环境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和环境符合安装要求; 2. 安装过程中,必需依照正确的安装次序和方法进行,严禁私自转变设备结构和回路布线; 3. 安装结束后,要进行必需的检测和试运行,确保设备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第三章电气设备维护与操作第六条维护要求为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1.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和紧固,确保设备运行顺畅; 2.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绝缘电阻测量; 3. 定期检查设备接地和接线的可靠性,确保设备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4. 定期检查设备的热、磨损和腐蚀情况,做好设备的防护和维护和修理工作。
第七条操作规范电气设备的操作必需依照以下规范进行,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1. 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2. 操作人员必需具备肯定的电气技术知识,熟识设备启动、停止、调整和紧急故障处理等常见操作;3.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前,要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和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4.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关闭设备电源,清理现场,维护设备的使用环境。
注册安全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 电气事故及危害
1.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被称为()。
A.机械损伤B.电流灼伤C.电弧D.电烙印答案:B【解析】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
电流灼伤是指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
2.人体发生带电事故,通常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下列关于电击和电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击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对人体的器官造成伤害的现象,严重时可能致人死亡B.电伤是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通常伤害程度较电击更轻,不能导致死亡C.绝大多数的触电事故造成的伤害中,既有电击又有电伤D.电击事故中,最主要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是电流答案:B【解析】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
电流灼伤是指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
电伤同样是非常严重的伤害,可以导致人的死亡。
3.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下列触电导致人遭到电击的状态中,属于直接接触电击的是()。
A.带金属防护网外壳的排风机漏电,工作人员触碰到排风机防护网而遭到电击B.电动机线路短路漏电,工作人员触碰电动机时触电C.泳池漏电保护器损坏,游客游泳过程中遭到电击D.工作人员在起重臂上操作,起重机吊臂碰到380V架空线,挂钩工人遭到电击。
答案:D【解析】直接接触电击是指在电气设备或线路正常运行条件下,人体直接触及了设备或线路的带电部分所形成的电击,如D选项所示情形。
间接接触电击是指在设备或线路故障状态下,原本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的可导电部分变成了带电状态,人体与上述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可导电部分触及而形成的电击,如A、B、C三项所示情形。
4.2016年4月,河南省某市市郊发生一起触电事故。
事故经过为某市郊区高压输电线路由于损坏被大风刮断,线路一端掉落在地面上。
某日清晨附近有6名中学生上学路过此处,出于好奇,其中两名学生欲上前观察情况,在距离高压线仍有4m距离的地方,两名中学生突然触电,倒地死亡。
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3篇)
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为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电气设备使用效率,制定本通则。
一、责任1.1 企业要成立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小组,明确成员职责,确保电气安全工作有效落实。
1.2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要制定电气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1.3 电气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要与现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责任体系。
二、培训2.1 企业要制定电气安全培训计划,对涉及电气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
2.2 培训内容要包括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3 培训形式可以采用现场教学、讲座、培训视频等多种形式,以确保培训效果。
三、设备检查3.1 企业要进行定期设备检查,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3.2 设备检查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设备名称、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信息。
3.3 发现设备隐患后,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且在报告中清楚说明隐患的性质和修复计划。
四、操作规程4.1 企业要制定详细的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类操作的具体步骤和安全要求。
4.2 操作规程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制定,包括高压设备、低压设备、高温设备等。
4.3 操作规程要具体指导人员如何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避免操作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五、安全措施5.1 使用电气设备时,要做到二次保险措施,例如携带绝缘手套、戴上绝缘鞋。
5.2 在操作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漏电情况,如有发现要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
5.3 高温设备使用时,要戴防护面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六、应急处理6.1 企业要制定电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员。
6.2 应急处理预案要包括事故报告、事故现场保护、伤员救护等方面的内容。
6.3 企业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七、监督检查7.1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电气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制度(4篇)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器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使用、检测和维护的电气设备,并适用于所有单位内的员工。
第三条电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变压器、电动机、电缆、开关、插座、电箱等。
第四条本制度的宗旨是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五条单位设立电气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该部门的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 组织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3. 安排电气设备的技术培训和教育;4. 汇报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和事故情况。
第六条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电气安全管理人员,其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负责电气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2. 监督和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3. 指导员工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提供相关安全操作培训;4. 及时报告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事故。
第七条单位员工在使用电气设备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气设备;2. 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给安全管理人员;3. 不得私自拆动或修理电气设备;4. 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八条单位应当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检查项目包括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电缆是否老化,开关是否正常等。
检查周期可以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第九条单位应当对员工进行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2.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3. 如何正确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
第十条单位应当配备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员工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的安全。
安全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绝缘手套、绝缘鞋、漏电保护器等。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包括高压电气设备、低压电气设备在内的全部电气设备。
第三条电气设备管理的准则是防备为主,综合防控,全面管理,安全第一、第四条本规定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实施,各级职责分工如下:(1)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电气设备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
(2)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及有关安全管理工作。
(3)维护和修理人员:负责设备的保养检修及有关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第五条电气设备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示明显,严格按规范执行。
第六条电气设备应设置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应具备充足使用所要求的性能。
同时应定期检修,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第七条针对高压电气设备应按国家标准规定,每年进行30000V及以上高压设备的额定电压耐电击试验,低压电气设备每三年进行一次是否漏电试验。
第八条电气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设备显现故障或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刻停机报修,直至修复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进行电气设备操作、检修、维护的人员,应持有相关证书。
设备操作前,需进行资格审查、技能测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操作、检修、维护工作。
第十条电气设备涉及任何更改、调整工作时,需得到设备管理人员同意,穿着工作服、工作鞋、戴上安全帽。
更改调整后还需进行试验,确认设备安全性。
第三章电气事故处理第十一条电气事故处理应依据事故特点和紧急程度,科学选用应急救援措施。
第十二条电气事故应立刻报告设备管理人员,按程序处理,设备管理人员应适时进行应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三条电气事故后,设备管理人员应立刻组织专家查明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订立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适时向企业领导层汇报事故情况和处理情况。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人员要坚持客观评估的原则,依据事故情况和责任,合理调配经济损失和赔偿责任。
注册安全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五节 电气装置安全技术
1.现代居民所使用的电流通常是从电站输出后经过长距离输电线路输送后,经过变压器转换为低电压后进入配电箱和配电柜,再从配电箱和配电柜由电力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器。
下列关于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中,说法错误的是()。
A.导线应尽量平滑顺直,工作中应尽可能减少导线的接头B.接头过多导线不宜使用,导线连接必须紧密C.铜导线与铝导线之间连接应尽量采用铜-铝过渡接头D.导线连接处的力学强度不得低于原导线力学强度的60%答案:D【解析】电力线路安全:工作中应尽可能减少导线的接头,接头过多导线不宜使用,导线连接必须紧密,导线连接处的力学强度不得低于原导线力学强度的80%,铜导线与铝导线之间连接应尽量采用铜一铝过渡接头。
2.油浸纸绝缘电缆是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电气装置。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电缆线路起火的原因是()。
A.电缆终端头密封不良,受潮后发生击穿短路B.电缆接头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良,导致运行中接头氧化发热C.电源电压波动、频率过低D.电缆严重过载,发热量剧增,引燃表面积尘答案:C【解析】电缆火灾常见的原因有:(1)电缆绝缘损坏。
(2)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
(3)电缆接头存在隐患。
(4)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
(5)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
(6)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其中前三条为内部原因,后三条为外部原因。
C选项中电源电压波动、频率过低是电动机着火的主要原因1.防爆电气线路的敷设有严格的要求,下列关于防爆电气的敷设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A.当可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宜在较低处敷设或直接埋地B.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冲砂,在爆炸环境中,电缆应沿粉尘不易堆积的位置敷设C.钢管配线可采用无护套的绝缘单芯或多芯导线D.架空电力线路严禁跨越爆炸性气体环境,架空线路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塔高度1.5倍E.爆炸环境应优先采用铝线答案:AE【解析】防爆电气线路敷设要求:(1)当可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宜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2023年版《第一章 电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 电气事故及危害)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事故及危害一、电气事故(1)触电事故①电击: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
②电伤:电流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等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2)电气火灾爆炸事故(3)雷击事故(4)静电事故(5)电磁辐射事故(6)电路事故二、触电事故要素(一)触电事故种类1.电击(1)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进行分类:1)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例如,误触接线端子。
2)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
例如,触及漏电设备外壳。
【注1】判断直接和间接接触电击的要点是“看物不看人”。
【注2】绝缘、屏护、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注3】接地、接零、等电位联结是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途径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单线电击、两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三种形式。
【注1】判断单线、两线、跨步电击的要点是“看人不看物”。
【注2】单线电击危险程度与电压、人体阻抗、地面状态有关。
【注3】两线电击危险程度取决于接触电压和人体阻抗。
2.电伤(1)电弧烧伤1)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2)发生弧光放电时,熔化的炽热金属飞溅会造成烫伤。
3)高压电弧和低压电弧都能造成严重的烧伤。
(2)电流灼伤1)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
2)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途径上的电阻越大,电流灼伤越严重(即Q=I2RT)(3)皮肤金属化电弧使金属熔化、气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造成的伤害。
(4)电烙印电流通过人体后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
(5)电气机械性伤害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强烈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造成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6)电光眼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1.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生理反应(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
电气安全管理与技术范文(二篇)
电气安全管理与技术范文电气安全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气设备的普及应用,电气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电气安全管理与技术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电气安全管理1. 安全责任制度电气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明晰安全责任,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
要求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电气安全问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电气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从上到下的安全责任落实。
2. 安全培训与教育电气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因此,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与教育。
通过各类培训、讲座、网络学习等方式,提高员工对电气安全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
同时,要组织定期的安全演习和模拟测试,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技能,增强应急能力。
3. 安全检查与维护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依赖于定期的检查与维护。
要求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要建立设备台账和维修记录,做到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追踪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4. 安全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电气安全管理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
通过对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和远程控制,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提前预警电气设备的故障,降低事故概率。
二、电气安全技术1. 绝缘配合设计绝缘配合设计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设计,降低电气设备的漏电流和故障率。
可以采用电气设备的多级绝缘和可靠的绝缘材料,提高设备的绝缘强度,降低感应电流和电弧的产生。
2. 接地系统设计接地系统是电气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可以降低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防止感应电流和静电积聚造成的安全隐患。
同时,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接地系统的施工和检测,确保接地效果的达标。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生产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总结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事故及危害表1 触电事故种类记忆知识点★★★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表2 绝缘材料★★★表3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各个系统汇总★★★中文英文特点适用范围(一般接地电阻R≤4Ω,其他要求≤10Ω)保护接地IT中性点不接地设备外壳接地设备低电阻接地,故障电压安全;不接地配电网中,单相接地电流较小,才能保证故障电压安全工作接地TT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接地故障电压不安全;故障电流不太大,不能及时切除故障电流;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适合未装备配电变压器,直接引入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保护接零TN 中性点接地电压不安全;迅速切断电源;TN-S 设备外壳接零爆炸、火灾及安全要求高的场所TN-C N与PE分开无火灾爆炸、用电设备少、用电线路简单、安全条件好TN-C-S 前PEN后分开厂内设有总变电站,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非生产性楼房等电位连接是保护接零(TN)系统的组成部分;TN-S高要求场所TN-C触电小、简单安全场所TN-C-S厂内低压场所不能限制电压必设漏电保护器不能断开电源不能降低故障电压到安全范围表4 TN系统速断和限压要求★表6 安全电压★★Ia+Ib+Ic=I(零序电流)对直接接触触电(≤30mA)箭头处发生脱扣,自动断开电路,保护人身安全。
表8 漏电保护装置安装场所第三节电气防火防爆技术表9 电气引燃源种类统计表★★★表10 爆炸危险环境★★★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表11 雷电的危害★★★建筑物防雷类别★★表12第五节电气装置安全技术表14 低压电气设备防尘防水等级IPAB★表15 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表16 绝缘电阻测量。
电气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电气安全操作技术规程电气安全操作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保障电气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之规定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制定本规程。
第2条电气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指在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为防范事故,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而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定。
第3条本规程适用于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检查和试验等工作,同时也适用于电气设备管理及使用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电气安全操作技术第4条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维护、检查和试验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为准。
操作规程必须经过审核及抄录制定书面文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5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依次进行如下程序:(1)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是否良好,线路及设备是否与周围物体隔离;(2)确认电气设备是否处于停止状态;(3)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工作位置是否符合要求;(4)对于涉及到高温、低温、高压、强电磁场等危险工作的,要采取防护措施。
第6条维护、检查和试验电气设备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并做出明显的阻止操作指示。
重要设备或繁忙作业场所,可采用机械或电气锁止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7条在进行电气维护工作时,应穿着符合相关要求的防静电、隔离绝缘、防护鞋等劳保用品。
第8条不能随意拆卸、改动电气设备上的电线、电缆等部件。
需要拆卸时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工具。
第三章电气事故应急措施第9条电气事故指在电气设备使用时,因操作失误、设备老化等原因,发生危及人身和健康的事故。
第10条在出现电气事故时,为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应采取如下措施:(1)立即切断电源,在现场贴上安全提示标志。
(2)立即按照事故应急预案执行,迅速组织抢险。
(3)进行紧急救护处理。
第11条在电气事故发生时,必须按照预案迅速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后勤保障措施第12条为保障电气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电气设备的供电、通风、照明、通信等设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章范文(3篇)
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章范文第一章绪论1.1 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和确保人身财产安全,本规章制定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1.2 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所有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检修、使用等各个环节。
1.3 主要技术术语定义1.3.1 电气设备指使用电气能量进行工作的设备和系统,包括电源设备、变压器、开关设备、控制设备以及与其配套的电缆、导线、插头等。
1.3.2 隔离开关能够将电气设备与电源完全隔离的开关设备。
1.3.3 保护装置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其工作在安全范围内的装置,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
第二章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2.1 安全可靠性设计原则2.1.1 分级设计原则根据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合理的分级设计,确保设备在不同情况下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2.1.2 回路和设备保护设计设计电气设备时,必须合理设置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保护装置,确保设备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断电,并对故障进行隔离。
2.2 电气设备的外观要求2.2.1 标识要求电气设备上必须标明设备名称、型号、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基本信息,并采用持久性材料进行标识,确保标识不褪色、不掉落。
2.2.2 色彩要求电气设备的外观色彩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便于人员辨识。
第三章电气设备的制造要求3.1 材料和构件的选择3.1.1 导电材料电气设备导电部分必须选用电导率高、机械强度好的材料,确保电流传导和安全可靠。
3.1.2 绝缘材料电气设备绝缘部分必须选用绝缘性能好、耐高温、耐火、耐候性能好的材料,确保设备的绝缘安全性。
3.2 制造工艺要求3.2.1 焊接技术电气设备的焊接接头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焊接工艺合理,焊接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2.2 绝缘包覆技术电气设备的绝缘部分必须采用绝缘包覆技术,确保电气设备绝缘安全可靠。
第四章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要求4.1 安装要求4.1.1 安装位置选择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注册安全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1.爆炸性气体、蒸气按()分为ⅡA级、ⅡB级、ⅡC级。
A.引燃温度B.爆炸极限C.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D.闪点答案:C【解析】爆炸性气体、蒸气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为Ⅱ级A、ⅡB级、ⅡC 级。
爆炸性粉尘、纤维按其导电性和爆炸性分为ⅢA级和ⅢB2.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分组,目的在于便于对不同的危险物质进行管理,在划分的过程中,主要将爆炸性危险物质划分为三类:Ⅰ类、Ⅱ类、Ⅲ类。
下列属于Ⅱ类危险物质的是()。
A.矿井甲烷B.氢气C.可燃性粉尘D.人造纤维飞絮答案:B【解析】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如下:Ⅰ类:矿井甲烷。
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
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
3.爆炸性气体、蒸气按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分为ⅡA级、ⅡB级、ⅡC级。
下列关于这三个级别的危险气体危险性排序正确的是()。
A.ⅡA级>ⅡB级>ⅡC级B.ⅡA级<ⅡB级<ⅡC级C.ⅡA级<ⅡC级<ⅡB级D.ⅡB级>ⅡA级>ⅡC级答案:B【解析】ⅡA级、ⅡB级、ⅡC级对应的典型气体分别为丙烷、乙烯和氢气。
其中,ⅡB类危险性大于ⅡA类,ⅡC类危险性大于前两者,最为危险。
4.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分为0区、1区、2区。
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典型示例图(下图)中可以看出,图中为易燃物质重于空气、设在户外地坪上的浮顶式贮罐,箭头标记处应划分为的区域为()。
A.O区B.1区C.2区D.3区答案:A【解析】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可划为0区,例如,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可划为1区,例如,油罐顶上呼吸阀附近;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及时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可划为2区,例如,油罐外3m。
5.对爆炸性粉尘环境,需要根据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
2024年电气安全技术规(2篇)
2024年电气安全技术规____年电气安全技术规范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电气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的电气安全技术规范。
本文对____年电气安全技术规范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以便广大人民群众和有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第一章绪论1.1 规范目的本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电气安全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1.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一切电气设备和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家庭用电、商业用电、工业用电等各类场所和行业。
第二章电气设备安装2.1 设备选择2.1.1 设备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1.2 设备的容量应根据用电负荷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设备安装2.2.1 设备的安装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严禁私拉乱接、乱动电源线。
2.2.2 设备的安装位置应选择通风良好、无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场所,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2.3 设备的安装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和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第三章电气设备使用3.1 电气设备的日常使用3.1.1 电气设备的使用应遵循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使用和长时间过载。
3.1.2 电气设备的插拔操作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不得用力过大或过小。
3.2 电气设备故障处理3.2.1 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3.2.2 故障设备的修理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并须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修理质量。
3.2.3 电气设备故障的原因应进行记录并及时处理,分析原因,以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第四章电气设备维护4.1 定期检查和保养4.1.1 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4.1.2 检查和保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外观、接线、绝缘等方面,以及对设备的清洁和防锈处理。
4.2 电气设备的维修与更换4.2.1 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达到使用寿命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直流电流——持续时间>心脏周期时,室颤阈值为交流的数倍;
•
持续时间<200 ms时,室颤阈值与交流大致相同。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5)个体特征
• 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 年龄。
NYJ
人体电阻
• 人体阻抗等值电路
• 发生始于T波的前半部。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 电流的大小 • 电流的持续时间 • 电流的种类 • 电流途径 • 人体的健康状况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1)电流值(工频)
• 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0.5 ~ 1 mA 】
•
平均(概率50%),男:1.1 mA ;女:0.7 mA)
电气事故的种类
• 按照能量存在的形态,电气事故分为: 触电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雷击
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NYJ
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与事故种类
一、触电
• 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 1、电击 •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造
成的伤害。
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也称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电击) 间接接触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条件:接触电压220V、左手-右手、接触面积50~100cm2
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 500 ~ 800Ω。
NYJ
• 电击类型
• 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
• 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
的带电体导致的电击。
• 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
带电、而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导 致的电击。(如: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故障下带电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2)电流持续时间
• t↑ → 吸收电能↑ → 伤害↑ • t↑ → 电流重合心脏易损(激)期,危险↑ • t↑ → 人体电阻↓→ 人体电流↑ → 伤害↑ • t↑ → 中枢神经反射↑ → 危险↑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3)电流途径
• 不同途径,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 的途径。
• 静电的产生 • 最常见的静电产生方式:接触-分离起电。 • 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
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是 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 关的。
NYJ
接触-分离起电——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 小于25×10-8 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 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外层电子的能级 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因此,界 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 电荷。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 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当两种物质紧密接 触再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安全生产技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钮英建 教授
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 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 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第四节 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 第五节 电气装置安全技术 第六节 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
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与事故种类
RS1
RS2
Ri
CS1
CS2
• RS1、RS2 —— 皮肤电阻(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阻) • CS1、CS2 —— 皮肤电容(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容,
数PF ~ 数μF),
• Ri —— 体内电阻
NYJ
人体电阻的数值及影响因素
变化范围:
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1000~3000Ω;
四、静电危害
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 • 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对生产产生
妨碍。 2、静电的特性 (1)静电的产生 • 产生: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再分离,同接触电位差和接
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起电方式、固体静电、人体 静电、粉体静电、液体静电、蒸气和气体静电。 (2)静电的消散:中和、泄漏。 (3)静电的影响因素 • 材质和杂质的影响、工艺设备和工艺参数的影响。
三、雷电危害
1、雷电的种类、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 (1)雷电的种类:直击雷、闪电感应(雷电感应,包括闪
电静电感应和闪电电磁感应)、球雷。 (2)雷电的危害形式 • 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
电压高的特点,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3方 面的破坏作用。 (3)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 • 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 2、雷电参数 • 雷暴日、雷电流幅值、雷电流陡度、雷电冲击过电压。
• 最危险的是:左手到前胸。 • 判断危险性,既要看电流值,又要看途
径。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4)电流种类
• 与高频电流、冲击电流、直流电流相比,工频 电流的电击危险性最大。
• 高频电流——烧伤比工频电流严重,但电击的危险性较小。
• 冲击电流——指作用时间<0.1~10ms的电流。
• 种类:方脉冲、正弦波、电容放电脉冲。
形成电击)
NYJ
• 电击类型
• 单相电击(占全部触电事故的70%以上) • 两相电击 • 跨步电压电击
跨步电压(UN)和接地电阻的概念
UN
20 m
UE
a b
二、电气火灾与爆炸
• 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1、电气引燃源 (1)危险温度: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铁心过热、
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 电磁辐射能量。 (2)电火花和电弧 • 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 成的。分为工作电火花和电弧、事故电火花和电弧。 2、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爆燃 • 包括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电动机着火、电缆火灾爆 炸(6方面的原因)。
• 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5 ~ 10 mA 】
•
平均(概率50%), 男:16mA; 女:10.5 mA
•
最低(概率0.5%),男: 9mA; 女: 6 mA
• 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50 mA 】
•
I颤 = 50 mA
•
I颤 = 50/t mA
适用于当1s ≤ t <5s时; 适用于当0.01 s< t <1s时。
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 数十毫安通过人体——呼吸停止 • 数十微安直接通过心脏——心室 颤动
NYJ
• 心室颤动 数秒~数分钟(6~8分钟)→
•
R
心室颤动
P
T
死亡
QS
收缩 舒张
• T波前半部(约0.1s)——心脏易损(激)区 • 心室颤动,幅值小,频率高(800~1000次/每分钟以上),无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