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精品教案
法律保障生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法律保障生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4ae0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2.png)
法律保障生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的保障作用。
2.认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增强法律意识。
3.了解我国法律的规定和制度,树立法治思想。
二、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的保障作用。
2.认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增强法律意识。
3.了解我国法律的规定和制度,树立法治思想。
学习难点1.认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增强法律意识。
2.树立法治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课件或黑板,让学生回想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与法律相关的事情,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保障作用。
2.自学环节学生自学并总结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保障作用。
教师在一旁提醒和指导。
3.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分组,探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法律问题,比如说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等等,并列举相关的法律规定。
教师在一旁引导和搜集资料。
4.讲解和交流环节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讲解与自己所讨论的法律问题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制度,并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5.实践环节通过分析某些具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6.课堂总结通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小结、评议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达到学生和教师都满意的效果。
四、课后作业1.拓展自己的法律知识,了解关注一些与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的法律问题。
2.反思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否有违法行为,思考问题并总结。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法律对人们生活的保障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同时,学生们也从课程中汲取到了树立法治思想的重要性,更好地拥有了法律意识。
在学习中,学生们从自学、合作探究、讲解交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学习,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们对于法律问题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2法律保障生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2法律保障生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5f94e7cd184254a353517.png)
设计意图:形象的树状图既便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留下深刻印象,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漫画欣赏:《让座》《迟到》《后悔》三幅漫画分别违反了什么规范?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对比理解:法律、道德、校规校纪,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区分规则——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梯度问题:如何区分规则?(结合表格说明、引领、铺垫)2.走进特殊规则:什么是法律(法律的特征)◆探究点一:法律的产生情景设置:“我们全家到一家火锅店就餐,发现老板违反了法律。
”思考: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想一想:从法律的产生来看,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处理P91“相关链接”,认识法律创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展示、设问、互动、引领、说明、拓展等)——处理P91“探究与分享”,认识我国还需要加强立法(展示、设问、互动、引领、说明、拓展等)(1)校园暴力现象频发,这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2)电信诈骗现象增多,这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3)移动通信乱收费、霸王条款等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4)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探究点二:法律的实施材料一:“6.26”国际禁毒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5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
在审理的这5起案件中,刘家良、文礼红等四人一审被判死刑,张亨等四人获无期徒刑。
材料中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处理P92“相关链接”,认识国家强制力包括哪些。
(展示、警醒、点评、说明、拓展等)◆探究点三:法律调整的范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上述材料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么做,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de3b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3.png)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法律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作用的理解。
2.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法律保障生活》。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来源、法律的特征等。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如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等。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法律与生活有什么关系?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b6d11c4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3.png)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法律保障生活”,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基石。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认识不足。
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但他们尚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观念。
此外,学生对案例分析感兴趣,喜欢参与讨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使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保障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2.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讲授法: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制作PPT。
2.设计讨论题目,准备模拟法庭活动材料。
3.准备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需要法律来解决?法律在这个案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理解法律的作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80173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03.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9.2 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2.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5.拓展(5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模拟参与,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29498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b.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一节内容。
教材从法律的涵义、法律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在保障生活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较多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支持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作用,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保障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的基本涵义、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涵义、作用,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总结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a9759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f.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9.2法律保障生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保障作用。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他们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法律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法律离自己生活较远。
此外,学生们的法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掌握相关法律规定。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相关法律规定。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保障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以及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4.讲解知识点:根据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结果,讲解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5.实践演练:设置一个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50d1f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7.png)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权益。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可以保护公民的权益。
然而,他们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可能还缺乏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权益。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和道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法律案例,如校园欺凌、交通事故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法律保障生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
![法律保障生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https://img.taocdn.com/s3/m/57861b5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7.png)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传统美德加以认可,规 定成“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 人。
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广西三月三
自2014年开始,“壮族三月 三”就成为了广西地区地方 性法定节假日。
国家认可
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 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A.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D. 法律规定与道德要求是一样的
2. 2021年5月18日,青海省公安厅原副厅长任三动,在青海 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审判。任三动犯受贿罪,被判处有 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五 年,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这说明( )
探究一: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的关系
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 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完成上述表格。
产生方式 调整对象范围
实施手段
共同点
道德
自然形成 约定俗成
普遍适用
舆论、习惯、信念 三者都是行 为规范,共
校规 校纪
区别
:
学校或有关部 门(教育行政
法机律关)、制道定 德
9.2 法律保障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 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懂得 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 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3.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 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法律保障生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法律保障生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ee7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5.png)
法律保障生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掌握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3.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4.了解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生命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权益。
二、教学重点1.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2.基本的法律知识。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权益。
四、教学方法1.听课+讲解2.组织小组讨论3.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内容和过程1.引入通过制定一张游戏规则来引出本课主题:规则让游戏变得更加有序和平衡,同样地,有法律的生活更加有序和安全。
2.授课2.1 法律是什么?•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在国家的约束下得以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国家权利的一种表现。
2.2 我国法律体系•宪法是核心宪法制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
•法律层层递进公民必须要遵守的法律分为憲法、立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
2.3 法律知识•生命权保护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国家保护公民的生命权。
•财产权保护财产权在法律上拥有有限的保护,被限制的财产权,如医院、学校等公共事业的财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保护知识创造、开发、运用的一种权利。
3.总结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加深对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律知识的了解。
同时,了解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权益。
六、教学效果评估1.后台遥控器学生观看与听到教学视频,通过回答是否能理解出初次课教育内容准确度将得到评分。
2.讨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思考问题,互相交流,进行评估,3.闭卷考试考试内容:本课教育所涉及的法律体系及基础法律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们通过游戏方式引出了教育主题。
在引言中,我们同时涉及了法律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生命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权益的保障。
最后,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了确定。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532cf46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7.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重要手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白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法律的理解较为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法律实例较为感兴趣,喜欢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法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3.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法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4.讲解法: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法律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生活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
例如:某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欺凌,他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如:购物时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如何维权?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法律保障生活-精品教案
![法律保障生活-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d3e7e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2.png)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法律的特征”:本目旨在明确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本目主要包括二层意思:其一,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是相互联系的。
其二,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第二目,“法律的作用”:本目重点分析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中的指引作用和强制作用。
本目主要包括三层意思:其一,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其二,法律规定了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其三,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理解法律的作用。
3.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4.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法律区别于其它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B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规范着违法犯罪分子的行为2.2021年7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杀妻碎尸案凶手许某进行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许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人民币20万元。
这体现了法律( C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的最有效的方法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惩恶扬善、伸张正义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3.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严禁吸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部编七年级下册政治4.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政治4.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80d1174a7302768e993994.png)
请你续写案例。你认为小云的父亲会怎样做?
思考:
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
提示:《义务教育法》第五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通过与前两个视频事例对比,明确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不同。
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进行知识小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做社会的主人。
结合生活,纠正学生意识中的错误思想。
通过分析明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结合学生生活案例,学会将法律运用于生活,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
单元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自学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目标导学一:法律的特征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附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附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7fab540c22590103029d13.png)
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法律保障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二框题的内容。
“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题,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继续认识法律和生活的关系,明确法律的作用和特征。
本课通过法律与道德以及其他行为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共同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作用。
本框题为后续的法律学习奠定基础,在整套教材的法律部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敢于同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与其他规范的区别。
四、说学情初一的学生知道“法律”这个词,但却会感觉“法律”遥不可及。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罪恶。
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与法律意识。
五、说教学学法本节课将抽象的法律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设问的思考提升学生认知。
其次,通过“识法律”进而“析法律”,最后进一步提升“悟法律”,层层递进,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到认知提升成就感。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识法律环节二:析法律环节三:悟法律通过听法律故事,引入“法律”主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初步体会法律是有尊严的。
这一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点明了本课主题。
(一)环节一:识法律通过“一句话分享法律感受”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交流分享。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自主得出对于法律基本特征的共识和作用,基于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授课会更有针对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fa5ee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5.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2课《法律保障生活》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权利的。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利、法律保障我们健康成长三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法律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一些法律问题,但对于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权利的。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
2.法律如何保障我们的权利。
3.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保障生活的认识和体会。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3.准备实践教学素材,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如消费维权、交通安全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根据课件内容,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利、法律保障我们健康成长。
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法律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af5658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7.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法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深入理解,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探究来进一步加深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法律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情景模拟: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3.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引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分享相关经验和故事。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a80ab1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d.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主要讲述了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材从我们身边的法律切入,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保障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法律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有一定的好奇,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他们明白法律是保障自己权益的重要手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3.知识讲解:在学生理解案例的基础上,讲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使学生掌握法律的相关内容。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共3篇
![〖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13baeca417866fb84a8edd.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有什么不同。
《法律保障生活》(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感受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比较分析区分事物;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学法、尊法、爱国守法;内心拥护、真诚信仰法律,树立法律意识,依法律己,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的特征难点:法律的作用三、教学方法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节法律保障生活【课标依据】成长中的我:3.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教材分析】本框是《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二框题。
本框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层。
第一层,告诉我们法律的主要特征,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第二层,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学情分析】一方面,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没有真正意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法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
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往往只看到“规矩”、“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到“规矩”、“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对“规矩”“法律”产生反感,从而不能自觉遵守。
同时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离不开法律,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没有人可以例外,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第2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a9e0cd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a.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与生活的关系。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材料。
2.准备讨论探究的问题。
3.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了解法律的作用和与生活的关系。
3.操练(2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和与生活的关系。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巩固。
强调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fbf8e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4.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法律保障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理解法律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2.教学难点:法律的具体作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法律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讲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
5.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法律实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
1 教学分析
法律的作用和特征。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此法律案例)
2015年4月,从株洲来长沙务工的尹某在某酒吧遗失手机,服务员饶某捡到手机并使用多日。
尹某和好友刘崇、刘繁在酒吧门口要求饶某支付500元赔偿金,遭到饶某等人的拒绝,双方发生口角。
刘繁手持棒球棍,对饶某、迟某等人进行殴打,造成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
法院判决被告人刘繁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被告人刘崇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缓刑二年。
想一想:这一材料表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和作用?
教师总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什么是法律?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征?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法律的来源
活动一:来源上看法律
(多媒体链接展示材料)
在我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
法律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
想一想:
(1)从法律的来源上看,法律有什么特征?
提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与道德的来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提示: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而约定俗成、自发形成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特别强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具有这一特征。
活动二:七嘴八舌“话立法”
(多媒体链接教材P91“探究与分享”材料)
想一想:你认为还有哪些生活方面需要加强立法?
提示:(1)如图中的人格尊严权、个人信息需要专门立法。
(2)银行、移动通信乱收费、霸王条款等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3)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需要专门立法等。
目标导学二:法律的实施
(一)法律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活动三:从实施上看法律
(多媒体出示此文字材料)
“6.26”国际禁毒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5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
当天宣判的5起案件均为一审案件,分别是文礼红贩卖、制造毒品案,刘家良等走私、贩卖毒品案,被告人张亨等制造毒品案,尼特尔坡运输毒品案,芦龙等制造、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枪支案。
在审理的这5起案件中,刘家良、文礼红等四人一审被判死刑,张亨等四人获无期徒刑。
思考:这起案件嫌疑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教师讲述: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特别强调: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二)国家的强制力
活动四:
(多媒体出示以下图片)
提示: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法律具有强制性,是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目标导学三:法律约束的范围
(一)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活动五:约束范围上看法律
(多媒体出示此文字材料)
2015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涉嫌受贿、滥用
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经依法指定管辖,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
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进行了一审宣判,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思考: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被依法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提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周永康位高权重,同样被法律追究,说明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谁也不能例外。
(二)法律的平等性
活动六:“天网”行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多媒体链接教材P92“探究与分享”材料和有关补充资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天网”行动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部署开展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重要行动,有关部门从2015年4月开始,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败分子,清理一批违规证照,打击一批地下钱庄,追缴一批涉案资产,劝返一批外逃人员”。
(多媒体出示问题)
思考: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教师讲述: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目标导学四: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活动七:填写表格,归纳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多媒体展示以下表格)
提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结论归纳: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目标导学五:法律的作用
(一)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
活动八:从内容上看法律
(多媒体链接教材P93第一处“探究与分享”/并展示问题)
教师讲述: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法律是“保护神”
活动九:学法用法
(多媒体出示教材P93第二处“探究与分享”,小品表演“小云的问题解决了”)
活动:学生按照学习小组,由组长分配角色:小云、小云的爸爸、小云的同学、老师、政府人员、律师等,在组内排练小品,自行编剧设计,先组内预演,再上台为全班同学表演,
先自评再互评。
讨论:角色分析。
①小云的受教育权被侵犯了,她很无奈。
②小云的父亲为了生意节省开支,让小云辍学,很固执。
③同学、老师同情和帮助小云,但没好的办法解决。
④政府人员多次做小云父亲的思想工作,没效果。
⑤律师出面,问题解决了。
想一想:律师的出面,用的是什么办法?靠的是什么解决了?
提示:法律。
教师强调: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三)
活动十: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多媒体链接展示思考题)
思考:从表格中,你读出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提示:法律保障生活。
教师强调: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周全的保障,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认识了法律的主要特征;明确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懂得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遇到。
教
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优势,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
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情感。
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课堂的有限时间发生冲突,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