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技术总论

合集下载

针灸总论

针灸总论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
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到《内经》创作时 代已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针感”等传导的观察 针刺时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称为 “针感”,这种“针感”沿着一定路线向远部 传导。温灸时也会有热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扩 散。





腧穴疗效的总结 通过长期的针灸实践,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 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古代医学 家把作用相似的穴位归纳分类,逐步形成经络 的联线。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一脏器发生病变,在体 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 等现象。
脑卒中的针灸治疗
醒脑开窍法 阳明经取穴 痉挛期取穴 并发症取穴

一、 醒脑开窍法
中风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肝风挟痰浊, 瘀血 上蒙脑窍, 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创立 了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治疗是要重视督 脉穴位和心包经穴位的选用。
针对中风发生的病机,石学敏院士认为:
治法: 醒脑开窍 滋补肝肾 疏通经络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 风池、完骨、天柱
针灸发展史
《针灸大成》
明代杨继洲 — 以家传为基础,汇集 历代针灸著作,结合实践经验,是 继“内经、甲乙经”之后对针灸的 又一次总结。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清代吴谦。


TH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基本概念—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径也”;有路径的含义,是较粗大 的干线,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 系统中的主干;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古代医学家通过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内 脏的位置、形态及某些生理功能,观察到人体 分布着许多管状和条状结构,并与四肢联系, 观察到脉管内血液流动的现象等等,《灵枢、 经水篇》―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 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对 认识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邪后扶正。


(三)针灸实现扶正祛邪作用的方法
在临床上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应用,而针灸箭 的方补面虚实与现泻的实。, 在主刺要灸是法通方过面针,灸大手凡法针和刺腧补穴法的和配艾伍灸两属个补头 法范畴,有扶正作用。如虚脱证、急取关元、神阙、大所
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再如外感温热邪气指 ,大适椎宜、泻曲热池开针窍 刺,泻取法十,二二井者穴相用配三可棱达针泻点热刺、放启血闭,、再开取窍结 之功。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构
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十是
二井穴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



三、调和阴阳
(一)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阴论阳体学系说的是各中个医 方基面本。理中论医中用的以重说要明内人容体,的贯组穿织于结中构医、理生头
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所
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指
法,虚证应予以补法。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正邪在病程中所占的
结 地位,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与先后。扶正适用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 构 症;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症;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用
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应分清主次,正虚较重者,则扶正兼祛邪,
是 邪实较重者,则祛邪兼扶正;当病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 什 ,应先扶正后祛邪;当病邪甚盛,正气虽虚,尚可攻伐时,宜先祛
下正邪相争的具体反应。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的抵御
结 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 构 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
,而病向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转恶化。随着邪正双方

《针灸学》课件针灸技术总论

《针灸学》课件针灸技术总论
消毒
针具器械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 药液浸泡消毒法
医者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 治疗室内的消毒
刺灸法 的宜忌
施术部位 患者状态 病情性质
避开重 要脏器
避开重要 器官组织
避开某些 特殊部位
体质 状态
机能 状态
病情程度 疾病性质
艾叶的采集与加工
3--5月采集新鲜肥厚的艾叶 暴晒— 捣碎--筛去梗砂— 反复----淡黄色艾绒(粗细)
艾绒的特点
易燃味香、热力温 和(新与旧不同)可透 达深部、便于制作艾炷
温针灸
温灸器灸
3.拔罐法
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 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 激,以防止疾病的方法。古称“角法”、“吸筒 法”、“火罐气”。
第四章针灸技 术总论
一、定义
针灸技术 (刺灸法):
包括针刺技 术与灸治技术, 概指针灸工具、 手段及其操作运 用的方法和技能。
刺法与灸法的概念
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 而来, 后来又称“针法”,现在含义已非常广泛,系指使用 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 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一 常用罐具 (一)传统罐具 1 竹罐 2 陶瓷罐 3 玻璃罐
竹 罐
陶 瓷 罐
玻璃罐
新型罐具 1 挤压排气罐
2 抽气排气罐 (1)连体式抽气罐 (2)注射器抽气罐












第二节常用针灸体位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针灸学总论

针灸学总论

针灸学总论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

奇经八脉的督脉、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一源三岐”。

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三、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腧穴总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中的背俞穴。

一、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系统的腧穴。

2.奇穴:是指既有固定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又称“经外奇穴”。

1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二、腧穴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的基本特点,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规律的体现。

2.远治作用: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器官病证的作用。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三、腧穴主治特点1.腧穴的分经主治。

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古代医家在论述针灸治疗时,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不列举具体穴名,即所谓“定经不定穴”。

2.腧穴的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

针灸总论

针灸总论
见P34“常用骨度表”
⑵体表标志法(自然标志取穴):
<1>固定标志法: 背部的标志: 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②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④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指寸法)
①中指同身寸法:
中指屈曲时,中节
⑶作用:
①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间,沟通十二经脉 的联系 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 用
3)十五络: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
各别出一络及脾之大络的总称
4)十二经别:十二经离合出入的别
行部分,深入体腔的支脉
3、经络的生理功能

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 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肢体

⑶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8)下合穴
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
阳经的六个穴位。 治疗六腑病变
9)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会的八
个腧穴。 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变。
并可根据两脉相合的腧穴配合应用: 公孙通冲脉
}合于心、胸、胃 内关通阴维脉 后溪通督脉 }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 申脉通阳跷脉 临泣通带脉 }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外关通阳维脉 列缺通任脉 }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通阴跷脉
机体功能增强
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
位、素髎升压
4、腧穴的定位方法:
⑴骨度分寸法 ⑵体表标志法 ⑶手指比量法 ⑷简便取穴法
⑴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
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 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 位的方法。
3、腧穴的治疗作用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针灸学》总论归纳(1

《针灸学》总论归纳(1

针灸学发展简史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2、《灵枢》又称之为《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3、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4、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经络系统的组成阴(足内踝上8寸以上)3、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1、名称: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2、督脉、任脉、冲脉——“一源三歧”。

3、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4、作用:①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②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5、循行分布和功能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带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阴维: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至咽喉合于任——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足跗外侧,并足少阳,至项后合于督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蹻:足跟内侧,伴足少阴,至目内眦与阳蹻脉合——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阳蹻:足跟外侧,伴足太阳,之目内眦与阴蹻脉合——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①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②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④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针灸治疗总论ppt

针灸治疗总论ppt

针灸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方向
未来针灸发展的方向是多元化的,包括深入研究针灸机制、加强临床应用和推广、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推进 中西医结合等方面。
前景
随着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针灸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针灸治疗也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未来针灸将会在医疗保健行 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为人们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失眠的针灸治疗
总结词:快速见效
详细描述:针灸治疗失眠快速见效,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失眠症 状。
04
针灸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和不宜人群
禁忌人群
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皮肤感染、溃疡或瘢痕患者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不宜人群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70岁的患者;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患者 ;过度疲劳或饥饿患者等。
等。
操作步骤
针刺技法包括消毒、进针、行针 、得气、出针等步骤,需要严格 掌握进针的角度、深度、刺激强 度等。
注意事项
针刺技法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 晕针、防止刺伤重要器官等。
灸法技法
适应症
灸法适用于多种寒性、虚寒性 疾病的治疗,如慢性胃炎、慢
性腹泻、腰腿痛等。
操作步骤
灸法包括手持灸、放置灸、悬 灸等多种方式,需要注意温度
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卫生要求
安全性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生或经验丰富的针灸师操作,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 异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和穴位,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 交叉感染。
卫生要求
针灸治疗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干燥,针灸器具应严格消毒,患者皮肤需 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针灸后需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针灸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总论一、针灸治疗原则1.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陷下则灸之是说气虚下陷以灸治为主。

如子宫脱垂(阴挺)灸百会、气海、关元等。

(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菀陈则除之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清热温寒(1)热则疾之——即热性病证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

如风热感冒者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

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2)寒则留之——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目的,如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法较为相宜。

3.治病求本(1)急则治标就是当标病处于紧急的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

如高热抽搐应首先针刺大椎、水沟、合谷、太冲等穴以泻热、开窍、熄风止痉;昏迷应先针刺水沟,醒脑开窍。

(2)缓则治本即正虚者固其本,邪盛者祛其邪;如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泄泻是其症状为标,肾阳补足为本,治宜灸气海、关元、命门、肾俞。

(3)标本同治即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

如体虚感冒当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为治标,宜补足三里、关元、泻合谷、风池、列缺等。

4.三因制宜(1)因时治宜如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2)因地制宜如在寒冷的地区,治疗多用温灸,而且状数较多;在温热地区,应用灸法较少。

(3)因人制宜如体质虚弱、皮肤薄嫩、对针刺较敏感者,针刺手法宜轻;体质强壮、皮肤粗厚、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可重些。

二、针灸取穴原则1.选穴原则(1)近部选穴一一就是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是腧穴局部治疗作用的体现。

如耳聋取听宫,巅顶痛取百会,胃痛选中脘,面瘫局部选颊车、地仓、颧髎,近部选风池。

(2)远部选穴一一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是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

针灸治疗总论知识点总结

针灸治疗总论知识点总结

针灸治疗总论知识点总结1. 针灸治疗的起源和发展针灸治疗起源于中国古代,据说最早的针灸治疗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古代,人们发现了通过在身体特定穴位上施加压力或插入细针可以改善健康和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治疗经验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技术。

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而且针灸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早已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疗法。

2. 针灸治疗的原理和作用针灸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等。

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包括舒活经络、调和脏腑、调整气血、祛病延年等。

通过在穴位上施加适当的刺激,可以达到调节身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自然愈能力的目的。

针灸治疗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调整气血的流动,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我愈能力。

3.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针灸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例如,针灸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头痛、颈肩痛、胃肠病、神经痛、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同时,针灸治疗也可以用于改善身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4. 针灸治疗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针灸治疗虽然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例如,孕妇、月经期、感冒发热、酗酒、饱餐、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不宜接受针灸治疗。

而且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必须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师进行治疗,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不良反应。

5. 针灸治疗的疗效评估和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的疗效评估主要包括观察症状缓解、体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

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针灸治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了针灸治疗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例如,一些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内脏功能等方式,达到促进身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针灸治疗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等。

针灸治疗学笔记-总论针灸治疗作用和原则精编版

针灸治疗学笔记-总论针灸治疗作用和原则精编版

第一部分总论一、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1.疏通经络—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扶正祛邪—根本法则和手段调和阴阳—最终目的2.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补泻手法、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①补泻手法:a.针刺补法、艾灸—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虚寒证b.针刺泻法、刺血—抑制作用>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症、实热证面瘫初期—泻合谷、太冲(祛邪)面瘫后期—补足三里、三阴交(扶正)②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a.扶正——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背俞穴b.祛邪——曲泽、委中、水沟、十宣、郄穴、募穴、下合穴3.调和阴阳:阳盛高热: 大椎放血、针外关①泻其有余阴盛寒凝: 关元、肾俞(针或灸)阴虚阳亢之虚热证: 太溪、照海(壮水之主,以制阳光)②补其不足阳虚阴盛之阴寒证: 关元、命门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③阴中求阳:阳不足,补阳时兼以滋阴。

阳中求阴:阴不足,滋阴时兼以补阳。

④滋阴潜阳:阴虚阳亢之头目昏眩—补太溪,泻太冲。

⑤补阳消阴:脾阳虚乏,湿浊困脾之嗜睡—补脾俞,泻阴陵泉。

⑥从阴引阳:六腑病(腑为阳)取募穴(阴位)——阳经病取相表里的阴经穴从阳引阴:五脏病(脏为阴)取背俞(阳位)——阴经病取相表里的阳经穴⑦补阴泻阳:阳盛阴虚之失眠、狂证—补照海,泻申脉。

补阳泻阴:阴盛阳虚之嗜睡、癫证—补申脉,泻照海二、针灸治疗原则:治神守气、清热温寒、补虚泻实1.治神守气2.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温清并用①热则疾之:诸热证宜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②寒则留之:诸寒证宜用灸法施治,针刺则应深刺久留针,以侯阳气。

3.补虚泻实: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①虚则补之:虚证的治疗原则应该用补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型病症②陷下则灸之:③实则泻之:实证的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④宛陈则除之:血实证要用刺血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⑤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的提插捻转,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三、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在针灸疗法中具有特殊的运用形式,即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为核心,以八纲证治为纲领。

1。针灸治疗学笔记-总论

1。针灸治疗学笔记-总论

第一部分总论一、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1.疏通经络—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扶正祛邪—根本法则和手段调和阴阳—最终目的2.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补泻手法、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①补泻手法:a.针刺补法、艾灸—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虚寒证b.针刺泻法、刺血—抑制作用>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症、实热证面瘫初期—泻合谷、太冲(祛邪)面瘫后期—补足三里、三阴交(扶正)②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a.扶正——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背俞穴b.祛邪——曲泽、委中、水沟、十宣、郄穴、募穴、下合穴3.调和阴阳:阳盛高热: 大椎放血、针外关①泻其有余阴盛寒凝: 关元、肾俞(针或灸)阴虚阳亢之虚热证: 太溪、照海(壮水之主,以制阳光)②补其不足阳虚阴盛之阴寒证: 关元、命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③阴中求阳:阳不足,补阳时兼以滋阴。

阳中求阴:阴不足,滋阴时兼以补阳。

④滋阴潜阳:阴虚阳亢之头目昏眩—补太溪,泻太冲。

⑤补阳消阴:脾阳虚乏,湿浊困脾之嗜睡—补脾俞,泻阴陵泉。

⑥从阴引阳:六腑病(腑为阳)取募穴(阴位)——阳经病取相表里的阴经穴从阳引阴:五脏病(脏为阴)取背俞(阳位)——阴经病取相表里的阳经穴⑦补阴泻阳:阳盛阴虚之失眠、狂证—补照海,泻申脉。

补阳泻阴:阴盛阳虚之嗜睡、癫证—补申脉,泻照海二、针灸治疗原则:治神守气、清热温寒、补虚泻实1.治神守气2.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温清并用①热则疾之:诸热证宜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②寒则留之:诸寒证宜用灸法施治,针刺则应深刺久留针,以侯阳气。

3.补虚泻实: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①虚则补之:虚证的治疗原则应该用补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型病症②陷下则灸之:③实则泻之:实证的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④宛陈则除之:血实证要用刺血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⑤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的提插捻转,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三、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在针灸疗法中具有特殊的运用形式,即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为核心,以八纲证治为纲领。

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三)针灸实现扶正祛邪作用的方法
在临床上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应用,而针灸 的补虚与泻实,主要是通过针灸手法和腧穴的配伍两个 方面实现的。在刺灸法方面,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 法范畴,有扶正作用。如虚脱证、急取关元、神阙、大 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再如外感温热邪气, 适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取大 椎、曲池针刺泻法,二者相配可达泻热、启闭、开窍之 功。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 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十二 井穴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
针灸治疗学总论
三、调和阴阳
(一)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医理 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中医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 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 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若人 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 疾病。
针灸治疗学总论
(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 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向痊愈方面转化。 所以,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在邪正双方斗争中, 二者盛衰的程度不同,其病证也不同。所以治疗时,实证应予以泻 法,虚证应予以补法。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正邪在病程中所占的 地位,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与先后。扶正适用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 症;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症;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用 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应分清主次,正虚较重者,则扶正兼祛邪, 邪实较重者,则祛邪兼扶正;当病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 应先扶正后祛邪;当病邪甚盛,正气虽虚,尚可攻伐时,宜先祛邪 后扶正。

针灸总论ppt课件

针灸总论ppt课件
五行理论配合使用(“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 肺(金)虚证—脾(土)经三阴交、
公孙、血海(培土生金)
• 肺(金)实证—肾(水)经太溪、照
海、涌泉(滋阴降火)
-
52
2、按经配穴-交会经配穴法
• 交会经配穴法:按经脉的交会来配合
取穴。
• 生殖系统疾病(冲、任、肝、脾、
肾)—气海、关元、三阴交、太冲、 太溪
“真气”,是经络系统的运动形式 及其功能的总称。
• 《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
上守神”,守神也即守气。
• 《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
在于调气。”
-
22
守气
• 医者治神守气 诱发经气,加
速气至,促进
• 患者意守感传 气行,气至病所 • 影响因素:病人体质,敏感度,取穴准
确性,针刺方向、角度、深度,行针强 度,补泻手法等因素有关。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
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
64
△《内经》论五输穴
• 重病、急病—井穴 • 面红耳赤(肝阳上亢)—行间(肝荥) • 反复发作(关节病)—太白(脾输) • 声音嘶哑—经渠(肺经) • 饮食不节、胃病、上消出血—足三里
(腹背阴阳配穴法,内经称“偶刺”)
• 例: 中风失语—廉泉、
哑门、风府 眼病—睛明、风池 气喘—膻中、定喘 胃脘病—中脘、胃俞
45
1、按部配穴-左右配穴
• 左右配穴:将左右穴位配合使用 • 左右对称取:
胃肠病—足三里(双)、内 关(双)
• 左右交叉取:《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以右治左,以左治 右”“巨刺”、“缪刺”
热则疾之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手法轻巧快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技术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刺法、灸法的定义。

2.熟悉刺灸法的作用及意义;九针的形状与用途。

3.了解刺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刺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针灸技术
(刺灸法):
包括针刺技
术与灸治技术,概指针灸工具、手段及其操作运用的方法和技能。

刺法与灸法的概念
⏹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
后来又称“针法”,现在含义已非常广泛,系指使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法——古称“灸炳”,
又称“艾灸”,指用艾火
治病的方法。

广义的灸法
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
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
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
疗法。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砭石---最初的“针具”。

《说文解字》说:“砭,
以石刺病也。


“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
代,最初是用来刺痈肿、
排脓、放血的工具。

砭石-----骨针----竹针
针具的发展
⏹九针(灵枢九针十二原)
⏹针具由砭石到九针,标志着针具的
形成。

⏹青铜针----金、银针----铁针----
普通钢针-----不锈钢针-----电针、光针、磁针等
1.鑱针:属一种浅刺针具,近代演变为皮肤针和滚刺筒。

用途:泻阳气以治热病及浅表痛症。

2.员针:属体表揩摩按压的一种针具,近代以指压或用
针柄按压的的方法代替。

用途:治肌表分肉气滞,不易损伤组织。

3.鍉针:属古代用于经气虚弱之症而制的体表揩摩按压
的针具,类似员针,但员针多已不用,鍉针仍
用于临床,治疗某些疼痛性虚证,尤其是体虚
惧针者,古人认为可以补气,近代结合电刺激
而产生电鍉针。

用途:气分的病症。

4.锋针:属带有锋刃的针具。

近代三棱针以此发展而
来,用以刺血泻络,作为某些急性炎症、高热、
昏迷、扭挫伤、头痛、疖肿等的治疗。

用途:(古代)以发痼疾。

5.铍针:属仿照宝剑的样式制成的古代外科刀具。

近代已改
为小眉针,用于刀扎放血排脓,刺络拔罐,其适应
症与锋针类似。

用途:切开排脓。

6.员利针:圆而锐利之义。

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或暴痹,与
铍针治疗有相同之处,但可以深刺。

7.毫针:属不同尺寸的毫针,又名小针、微针。

现代最常用
的针具。

用途:主治寒热痛痹,扶长正气,补益阴精,治疗
范围较之其他针具为广,可补可泻。

8.长针:属细而长的一种针。

近代发展为芒针,芒针粗细与
毫针同(28-32),长度从5寸至2尺不等。

用途:主治某些顽固性、慢性疾患。

9.大针:属针尖微圆,形如擀面杖的泻水针具。

近代与长针
结合,演变为巨针,因它有取穴少,透穴多,刺激
强,感应大等特点,故多用于瘫痪和痹症的治疗。

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内经》针刺方法:
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
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和开阉补泻等,为后世针刺手法奠定了基础。

⏹《难经》又有所阐发,强调了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对后世影响颇大。

刺法的发展
⏹唐宋时期,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继承《内经》和《难经》之说。

⏹金元时期又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刺学说。

窦汉卿
的《针经指南》创立了“针刺十四法”。

⏹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

徐凤的《金针赋》
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对“烧山火”和“透天凉”
也做了系统的论述。

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载的针刺手法,都是在《金针赋》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撰成。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又汇集了明代以前有关针刺手法的精华,提出“刺有大小”,有“大补、大泻”,“平补、平泻”,
“下针十二法”和针刺“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灸学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针刺手法
的研究也步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文献考证到临床观察,从实验研究到规律性的探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这对于规范操作手法,提高针刺临床疗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乃至更远。

煨火取暖----草木灸----艾灸
用“艾”为主要灸料,
标志着灸法的形成。

灸法的发展
⏹灸法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
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


⏹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
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

⏹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
代有《黄帝明堂灸经》《灸膏盲俞穴法》《备急灸法》,
元代有《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太乙神针》《神灸经
纶》等。

灸法方式的发展: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采用直接灸治病。

⏹隋唐时代,盛行隔物灸(如隔姜、蒜、盐、豆豉饼、附子饼等)。

⏹明代盛行艾条灸(包括太乙神针灸、雷火神针灸等)、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

常用针灸体位
选择原则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
常用体位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面穴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穴位和四肢部分(前侧面)穴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穴位仰卧位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头面、颈前、
胸部及四肢的穴位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项和背部的腧穴
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
消毒
针具器械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
药液浸泡消毒法
医者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
治疗室内的消毒
刺灸法
的宜忌
施术部位患者状态病情性质
避开重要脏器体质
状态
机能
状态
避开重要器官组织避开某些特殊部位病情程度疾病性质
常规针灸治疗量
⏹针灸治疗量
——概指治疗过
程中针灸作用量的综合。

⏹现代针灸研究表明,针灸量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针刺治疗量的形成要素艾灸治疗量的形成要素常规针灸治疗量的确定
针灸治疗量的形成要素
⏹取穴多少
取穴越多,针刺刺激越大,针刺作用量越大,反之亦然。

⏹针具粗细
粗针刺激量大,泻邪作用较强,细针刺激量小,补虚较为适宜。

⏹针刺深浅
深刺刺激度强,适用于筋骨深部病证,浅刺刺激强度小,适用于皮脉浅表病证。

⏹手法轻重
以捻转、提插的频率与幅度、角度来调节刺激量大小,以此确定手法轻重。

以提插幅度小、频率慢、运针时间短则刺激量小,为轻手法,反之刺激量大,为重手法。

⏹留针时间长短
留针时间越长,刺激量相对越大,反之刺激量小。

⏹另外还与疗程、针刺用具等因素有关。

艾灸治疗量的形成要素
⏹艾炷大小
艾炷越大,艾火越强,作用量越大,反之亦然。

⏹壮数多少
壮数越多,作用量越大,反之亦然。

称燃尽一个艾柱称为
“一壮”
⏹灸火强弱
与艾炷大小、艾条施灸距离远近、艾绒燃烧程度有关。

艾炷越大、艾条燃端离施灸部位越近、艾绒燃烧越充分,灸火越强,作用量越大,反之则作用量越小。

⏹施灸时间长短
施灸时间越长,作用量越大,反之作用量小。

⏹另外还与疗程、艾绒的质量等因素有关。

常规针灸治疗量的确定
⏹基本原则
得气
适度
⏹综合因素——患者的禀赋、体质、年龄、性别,
以及病性、病位、病程等具体情况。

⏹治疗常规
治疗次数:一日一次,或一日两次/隔日一次
留针时间:15-30min/次,
期间常5-10min行针一次以守气疗程:一般1-2周为一个疗程。

视具体病情而定。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