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 历史上册 《 古代日本》 教案

合集下载

4.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4.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4. 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代日本的社会制度演变及其原因”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5. 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日本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日本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发现评价方式有些单一,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可能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评价中,引入更多的评价方式,比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在校企合作方面,我发现与企业的合作有些不足,学生们对于古代日本的历史知识并没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机会。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比如组织学生们参观博物馆、古文化遗址等,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
②对现代日本的影响
③对中日关系的发展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通过 timeline、演变过程和历史文化影响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代日本的历史。同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反思改进措施
首先,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发现课堂纪律有些松散,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并没有积极参与,而是在聊天或者做其他事情。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课堂上加强纪律管理,比如通过设置小组讨论的规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名师教案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名师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二、教材解析本课主要讲述自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日本古代史,包括三个子目: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三个子目之间既是时间上的相继,也是内容上的递进。

“6世纪前的日本”子目重点介绍了大和统一日本后奴隶制社会的状况,也点出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史,为第二子目进行了铺垫。

“大化改新”这一子目介绍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更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武士和武士集团”子目讲述了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封建社会的变化,出现了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了幕府统治。

本课是《世界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中的第一课,与下一课《阿拉伯帝国》在内容上是并列关系,代表着亚洲国家步入封建社会的两种典型方式:学习和宗教。

同时日本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之一,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进程有助于后续世界史的学习。

旧教材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整合在一课中,囿于篇幅的限制,只对大化改新这一重点进行了介绍。

统编版教材补充了奴隶社会时期日本的生产组织以及大化改新之后的日本社会发展走向,使得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更加完整连贯,一方面更好地衔接了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日本形成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认知,为现实提供历史依据。

三、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唐朝的对外交往,初步了解了唐朝对古代日本的影响;通过中国近代史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系统学习,知道了近代以来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史实;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的外交,明确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尽管部分学生知道日本号称大和民族,男生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比较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总体来说,学生对日本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近代以来中日关系这一领域,对于日本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却是匮乏的,日本古代史尤其如此。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历史。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日本原始社会的构成、大化改新、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古代日本的历史风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日本的历史认知相对较弱,对于日本原始社会、大化改新等概念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和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原始社会的构成、大化改新、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等历史知识,掌握日本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原始社会的构成、大化改新、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等历史知识。

2.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的意义、奈良时代的特点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4.图片、图表引导:运用生动的图片、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案例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地理位置,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呈现日本原始社会、大化改新、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等历史知识。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感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史实。

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包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以及大化改新等重要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为学生展示了古代日本的面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日本的历史发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但对于古代日本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认知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大化改新等重要历史事件;认识日本与中国在古代时期的交流与合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大化改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对古代日本社会制度的认识,大化改新与日本封建社会建立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日本的历史风貌。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古代日本》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日本的图片,如神社、宫殿等,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日本的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古代日本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教案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主备人:上课时间:月日课题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课时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补充一、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古代日本的统一时间,统一以后统治情况。

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总结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织锦部,锻冶部。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PPT展示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

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

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

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幕府统治的特点。

难点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幕府统治的影响。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的确,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国家;与中国一衣带水,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日本是怎样翻开它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了解这一史实。

一、6世纪前的日本教师: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后来大和政权统一了这些小国,大和何时统一了日本?学生: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教师: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后,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他是如何统治日本的?学生: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教师:日本的土地归谁所有?他们如何组织生产?学生:大和政权统治下的日本,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史料1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

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日本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7世纪时,大和的社会状况怎样?学生: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十分混乱。

教师:同一时期的中国隋唐,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强盛的局面。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史料26世纪下半叶,大和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574-622)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来提高天皇的权威,并且派遣众多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4.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4.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我认为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收获和进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学生在分析复杂历史问题时,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辩证分析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更多的讨论和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同时,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不高,我需要更加注重课堂内容的讲解和表达,通过更多的互动和案例,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和学习效果。
目标:引起学生对古代日本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古代日本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古代日本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代日本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古代日本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古代日本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基本概念、历史脉络和重要事件。
3.学生互评和自评: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在学习过程中,我将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了解彼此的优点和不足,相互学习和借鉴。通过自评,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通过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古代日本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

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

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部编版九上历史《古代日本》教案

部编版九上历史《古代日本》教案
(4)幕府统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答案提示: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了“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2.结合教材P53第2段的内容,思考:当时是谁掌控着国家的政权?
答案提示:幕府当时与天皇并存,幕府首领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政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教师总结:正是日本民族的善于学习、积极创新,才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结合教材P53第1段的内容,思考:
(1)庄园是如何建立的?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等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武士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提示: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了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作“武士”。
(3)武士团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古代日本》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日本统一的概况;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比,培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 Nhomakorabea价值观】
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的价值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他在位时,发现日本社会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贫富差距、地方豪强割据等,于是便下令进行大化改新,以期改善社会状况。

2.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讨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找出关键词句并讲解。

师: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颁布了《大化法》。

这部法律规定了土地制度、官制、税制等方面的改革,对于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了解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讨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找出关键词句并讲解。

师:武士是日本封建社会中的重要阶层,他们的出现与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密切相关。

在平安时期,___逐渐崛起,并控制了中央政权,成为了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

3.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研究了日本古代社会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大和兴起、大化改新、武士和___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日本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培养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___是日本国的尊称,最早由___所使用。

传说他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在明治维新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但是在现代日本,天皇已经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材料一:在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的上层社会由王族和豪强占据,他们占领了国家的各种资源,而贫民百姓无法立足。

豪族之间互相争战,自立为强,藐视大王和朝廷,自己修筑宫殿、园陵,并且向朝廷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

材料二:初唐时期,___调整了统治政策,实行了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

这使得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

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材料三: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谴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13次,每批数百人。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1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教案(1)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1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教案(1)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 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选择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等两个国家作为代表。

古代日本深受中华文明影响,其历史发展进程也表现出一些典型的民族特征。

古代日本的文化特性,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和军国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本课按照古代日本社会发展的时序,将古代日本社会发展分成三个子目,分别为“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按照时序性呈现古代日本社会发展状况,三个中子目内容是先后关系:6世纪前的日本,大和政权于5世纪统一全国。

646年,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学习中国的律令制度,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8世纪,日本地主土地兼并严重,开始盛行庄园经济。

在此基础上,地方豪强建立武装集团,形成割据势力。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

二、教学目标1. 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通过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的发展、中日两国人民古代交往、庄园经济与8世纪以后日本地方割据势力的关系等事实,认识和理解改革是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历史发展的多元联系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2. 历史解释:通过将大化改新的内容与唐朝法令制度比较,认识古代日本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特性;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和幕府统治的建立,认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历史渊源。

3. 家国情怀:认同自古以来,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主流的观点;认同古代日本文化也是多样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理解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导入新课。

呈现古代日本地图和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的诸多联系。

2. 正课讲授。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公元前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历史发展。

课程内容包括:日本的位置、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日本的大化改新等。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联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日本历史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古代日本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大化改新的内容。

2.难点: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大化改新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资料,展示古代日本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代文明,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通过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加深对大化改新的理解。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一. 教材分析《古代日本》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历史事件。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了解到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以及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日本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掌握幕府统治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史实。

2.难点: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课件:古代日本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日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历史。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日本历史知识,如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背景。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代表进行成果分享,总结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同时,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古代日本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学习目标】1.了解大和政权、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史实。

2.认识到要不断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弘扬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以及带给日本的影响。

难点:大化改新的启示。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同学们,这些图片大家熟悉吗?(给出一些图片:富士山、柯南、寿司、日本地图等)它们都和一个国家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国家。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己看书,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6世纪前日本的概况。

2.大化改新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3.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

4.幕府统治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探究新知一、6世纪前的日本学生完成时间轴,概括日本兴起的过程。

1—2世纪,出现上百个国家;3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国出现;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二、大化改新,走向封建1.学生回答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人物、内容、影响。

背景:国内: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时间:646年人物:孝德天皇 (年号:大化)内容: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管理。

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三、幕府统治1.学生总结武士兴起的原因。

政府为增加耕地,鼓励开垦私田,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垦荒、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地方失去控制,社会局势动荡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2.学生回答幕府统治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地位、影响。

建立时间:12世纪晚期建立者:源赖朝(征夷大将军)地位: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古代日本》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古代日本》教案

《古代日本》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日本统一的概况;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比,培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

【难点】大化改新的影响。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日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2.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日本的文字与中国的汉字很相似。

没错,日本就是学习中国的汉字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平假名、片假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了解日本是如何向先进国家学习的。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阅读教材P52的内容,思考:(1)古代日本何时由谁统一的?答案提示: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这个政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答案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知识点二大化改新1.阅读教材P53的第1段,思考: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答案提示: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阅读教材P53的第2段,思考:大化改新的内容和结果是什么?答案提示:内容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去思考。

结果: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教师总结:正是日本民族的善于学习、积极创新,才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1.结合教材P53第1段的内容,思考:(1)庄园是如何建立的?有何影响?答案提示: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等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公元前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历史发展。

内容包括: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和古代居民,日本国家的诞生,大化改新,以及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本节课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日本这一课题,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已学知识,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日本的历史。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日本的文化艺术、传统习俗等可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国家的诞生,大化改新。

2.难点: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4.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日本的典型历史事件,如大化改新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视频资料:关于古代日本的纪录片或相关片段。

4.历史图片:展示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日本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列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提问:你们对古代日本有哪些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如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和古代居民。

《古代日本历史》教学设计(部编教材)

《古代日本历史》教学设计(部编教材)

《古代日本历史》教学设计(部编教材)古代日本历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生应能够:- 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理解古代日本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掌握古代日本的重要人物和其贡献。

二、教学内容本课将包括以下内容:1. 古代日本的起源和发展;2. 宝物文化时期及其艺术成就;3. 日本的古代文学和宗教;4. 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古代日本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古代日本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代日本的重要人物,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更好地理解古代日本社会和政治制度;4.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与古代日本相关的互动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四、评价和考核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本课将采用以下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2.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3. 口头测试:通过口头测试考察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内容的掌握情况;4. 书面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书面作业,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本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 图书、资料:提供学生参考和扩展阅读的书籍和资料;- 角色扮演道具:如服装、道具等,用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互动游戏材料:设计互动游戏所需的游戏材料。

六、教学时序安排本课的教学时序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介绍古代日本的起源和发展;2. 第二课时:介绍宝物文化时期及其艺术成就;3. 第三课时:介绍日本的古代文学和宗教;4. 第四课时:介绍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5. 第五课时:复和总结。

以上是《古代日本历史》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一、教材分析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古代日本》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一部分,属于第四部分“世界各国古代文明的崛起”中的“1.东亚地区的古代文明”一节,共四个小节。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日本的古代历史和文明,包括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等方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该了解到日本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其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认识日本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其特点和影响。

能够分析日本的古代文化对现代日本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探究古代日本的文化遗产。

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的过渡。

描述古代日本文化的特点,如其宗教信仰、制度、文学艺术等等。

从日本古代文化的特点中探索其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互相尊重各个文化之间的差异。

学生了解日本古代文化跟现代文化的接续与变化,并对其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古代日本1.古代日本的历史概述2.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3.古代日本的宗教信仰4.古代日本的文学艺术5.古代日本社会风俗6.古代日本文化对现代日本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古代日本的生活和文化特点。

2.讲解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对古代日本的文化和历史概述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3.讨论法在授课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或启示性的话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预习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点概述》和《思维导图》,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以及对古代日本的文化和历史有初步认识。

2.引入通过让学生看一些图片、动画或视频,进入古代日本的世界,感受其中神秘的气氛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古代日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和大化改新背景、内容、意义;知道日本武士的形成及幕府统治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认识到日本人善于学习外来优秀文化,理性第认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日本幕府统治的概况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欧阳修、宋祁编撰的《新唐书》中写到:”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

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

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

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二)、讲授新课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材料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是4~7世纪日本古代奴隶制国家,又称倭国、大倭国。

晚于邪马台国,大化改新后君主改称天皇,国号由大和改成日本。

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

大和国家形成初期,以近畿大和地方为中心。

君主被称为大王。

3、大和政权组织: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

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的部民制发生危机。

部民的地位近似是奴隶,隶属皇室或贵族,向主人提供劳役和地租。

由于部民的反抗斗争,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

材料二: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不断强大。

1、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
国兴起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
中臣镰足(614——669年孝德天皇(645-654年在位)
中臣镰足在大化改新前后作为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的心腹活跃于日本政坛,为藤原氏繁荣构建了基础。

《藤氏家传》记载中臣镰足"伟雅、风姿特秀",字为仲郎。

中臣镰足曾受学于大儒南渊请安。

645年(皇极天皇5年)中臣镰足参与诛杀权臣苏我入鹿,推进改革。

时间:646年
内容:
材料一: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

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

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

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

-----《改新之诏》
经济上: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2.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
3.统一赋税。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2、幕府统治的形成的标志
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源赖朝(1147年5月9日-1199年2月9日),出生于尾张国热田(现爱知县名古屋市),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的武将、政治家。

镰仓幕府首任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

1192年,源赖朝正式出任征夷大将军。

此后在朝廷之下建立武家政权。

源赖朝所建立的武家政权被历史学家称为镰仓幕府。

3、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三)、课堂小结:
地岀东亚的日本,在保持本国固有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来自中国的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封建制度和社会风貌。

(四)、课堂练习:
1、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C )
A.天皇
B.国王
C.大王
D.将军
2、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C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3、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C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4、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五)、板书设计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大和的政权组织
二、大化改新
1、时间、人物
2、内容
3、意义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出现
2、武士集团形成
3、镰仓幕府:
4、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