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学生旅游行为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侨大学学生旅游行为调查分析
针对华侨大学在校学生的旅游兴趣、旅游方式、旅游时间、旅游动机以及旅游地景观类型偏好、旅游消费水平等行为特征进行问卷调查。

基于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标签:大学生;旅游行为;影响因素;营销策略
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

据国外的一份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世界各旅游目的地,青年旅游者在全体旅游者中的比例为:美洲42.9%,欧洲49.0%,非洲34.0%,亚洲38.7%,大洋洲34.0%。

尽管不少业者认为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青年学生(主要指大学生),但目前却尚未有令人信服的具体数字。

不过,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

另外,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旅游选择之外,受青年大学生影响而做出的家庭旅游的选择,在我国国内旅游活动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针对华侨大学学生旅游行为进行研究,试图找出一些大学生旅游行为规律。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查选择华侨大学06-09四个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典型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出游态度分析,出游方式的选择分析,旅游花费来源和旅游消费状况,出游时间段选择,限制性因素分析,目的地选择分析等。

1.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具体调查工作的展开采用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中的配额抽样法(即按一定的标志对总体进行分层分类排列,再以一定比例的配额,由调查人员根据一定标准自由选取样本),按年级和性别对华侨大学全体本科生进行分类,以一定的配额选取样本,发放问卷,并对个别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

本次调查工作于2009年9月17号开始,9月22号结束。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10份,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问卷206份,问卷有效率98.1%。

符合预定要求,可以进行数据处理。

并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处理,增加数据的精确度。

2、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2.1出游偏好
大学生偏爱民族风情区和风景名胜区。

问卷中让大学生随意列出他们心仪的旅游地,从中可看出大学生的旅游偏好。

将旅游地分为五种类型:风景名胜区、
历史古迹区、民族风情区、城市旅游区和国外旅游区。

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一般会选择风景秀丽的景点(63.4%),选择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遗存的也占23.7%。

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信仰、文化等与汉族差异显著,从而形成一种神秘感和吸引力;大学生对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古迹区的偏爱值也颇高,对这些传统旅游区似乎形成了一种看法: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到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大学生对于城市旅游区的偏爱值最低,主要是由于中国许多城市景观大同小异,只有像北京、上海、南京等一些有特色的大城市才能吸引大学生。

旅游地与居住地的差异,对大学生构成一种恒久的吸引力。

差异越大,吸引力也越大,大学生对其的偏好也越大。

2.2旅游时间和阻碍因素
费用是阻碍大学生旅游的最主要因素。

大学可自由支配时间十分充足,可自由支配时间选择为比较充裕的占总人数的66.7%;大学生出游所需假期的众数出现在7天以上的假期这一项。

与此同时的旅游行为受时间的影响比较小,时间对大学生出游的阻碍只占8.6%,远小于经济对出游的阻碍(68.8%),甚至小于身体与精力不足对出游的阻碍(14.0%)。

这些结果表明:时间因素不会是阻碍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完全有条件为自己创造一个合理的甚至是7天以上的假期出游。

在刺激大学生出外旅游时,在原有的闲暇时间外,增加假期对大学生旅游的弹性系数已经很小。

整体来说在不同年级中月平均可自由支配费用由低年级向高年级缓慢上升。

对父母的信赖程度相应的缓慢下降。

经济对出游的阻碍力在下降到07级之后又有一个轻微的反弹。

平均月可自由支配费用与经济对出游的阻碍比两条曲线之间没有规律可寻,证明大学生的月可自由支配费用对经济大学生在出游遇到的经济阻碍力的影响不显著。

同理可以发现父母对大学生旅游经费的提供也不能显著地影响大学生在出游时遇到的经济阻碍力。

证明,大学生现有的费用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出游的要求。

大学生如果要充分满足出游的愿望,必需有新的经济来源。

2.3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大学生实际旅游地看,到访率最高(到访是指抽样调查中某客源样本区的被试回答实际到访某一目的地的人数与被试总数的比)风景名胜区略低,对民族风情区的到访率最低。

将大学生的旅游偏好与实际旅游选择相比,偏好值最高的民族风情区的到访率反而最低,大学生的态度偏好与行为明显不一致。

究其原因,主要有:
(1)客源地的交通和食宿条件。

(2)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当时情境的影响。

2.4大学生各年级旅游需求分析
大学生的出游率在06-09逐级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在经济能力上,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更易获得兼职或赚钱的机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作用相对不明显,由此潜在的出游愿望就不断转换为现实的旅游活动。

另外,高年级学生的出游目的也相对多元化,虽然仍以观光游览为主,但社会调查、外出实习、补习进修、会议、公益活动等专门旅游占有一定的比例。

从图1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条折线的形状基本相同(折线形似天后座。

两条折线都在09级到08级的一个迅速上升后,07级又再次跌入低谷,而到06级时又迅速攀升并出现峰值,到研究生有一个轻微的下滑),闲暇时间的出游率会随着大学生对旅游的认识不同而不同。

即当较多的人认为旅游对自己有益时,出游的人数就明显增多。

当认为旅游对自己不是很有益时,出游的人数就明显的下降。

说明对旅游的认识对大学生的出游对实际出游的影响效果十分显著。

改变大学生的旅游观念会对大学生出外旅游起明显的拉动作用。

同时峰值之所以出现在06级大学生,父母对其旅游的支持,月可平均自由支配费用的相对较高,时间与经济阻碍力的相对不强综合起来,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两条折线有明显的距离,说明旅游有益的大学生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旅游需求由于各种原因而得不到满足。

(实际上这些认为旅游有益的大学生的出游比为24.1%)。

3、华侨大学学生旅游市场分析
3.1旅游市场细分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旅游的需求、态度、行为特征等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华侨大学学生旅游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细分:(1)按照出游的目的和方式可分为新生市场、老生市场和毕业生市场。

(2)按照出游的群体可分为班级团体、老乡会和学生社团协会。

(3)按照生源地可分为境内生市场和境外生市场。

3.2旅游市场消费分析
(1)旅游消费能力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平均可自由支配费用平均为269元,男的月可自由支配费用集中在150-350元之间,占62.2%。

女的月可自由支配费用众数是350元以上,占41.7%。

主要是自己积攒和父母提供。

同时大学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容易接受新事物,超前消费意识强。

但是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对大学生这种消费能力认识不足,在开拓市场时将其定位为“赚人气不赚利润”的市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

(2)旅游消费产品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充满激情的群体,他们的消费追求刺激、体验。

在旅游活动中,大学生更倾向富有挑战性和合作性的项目。

(3)旅游消费价格分析。

价格一直在大学生消费决策中起着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大学生更多关心的是“知名度、美誉度、特色度和融
治度”,注重的是质价比和性价比,即旅游产品要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3.3大学生旅游的新趋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旅游市场呈现了许多新的趋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动机倾向多元化。

大学生旅游的动机包括游览风景名胜区、体验生活经历、摆脱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探险、了解异域风情等。

其中文化动机(92.65%)、精神动机(80.45%)、交际动机(60.41%)和体验动机(77.44%)最为突出。

这些动机与大学生出游目的的一致性体现出他们探求知识和感受社会的需要。

多元化的旅游动机也反映了大学生追求的多样性。

(2)理性化趋势明显。

就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而言,讲求实际、追求实惠是主要趋势。

这种理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性地选择旅游目的地;二是理性的价格选择;三是理性的消费结构组合。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他们自身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诸如勤俭节约等曾经长期弘扬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消费选择仍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3)出游方式的多样化。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道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起费用均摊、快乐同享,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的层面,在选择上更有很大自主权。

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华侨大学学生旅游市场营销对策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营销需要与大学生的旅游需求、趋势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营销对策。

(如表1)
参考文献:
[1]陈眷梅,重视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1)
[2]姚佳,对大学生旅游的分析[J],理论界,200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