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健康传播的平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是健康传播的平台

新媒体借助计算机网络设备成为信息传递的新载体,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媒体而言的”新生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借助于新媒体多元化和快捷便利的技术,开展健康教育信息的传播,探究健康传播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获得生命力和关注度。

标签:新媒体;健康传播平台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形态多样,包括微信、微博、博客、社交网站、新闻网站、网络论坛、即时通讯、新媒体视频、手机报、手机电视、数字报纸等[1]。新媒体的特点为信息海量、信息共享、即时互动、个性化强、参与度高、交流便捷。因此,在健康传播中,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

健康传播对于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传播者通过新媒体技术平台,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主动、快速地传播科学、权威的健康信息,以达到提高受众的健康意识,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和健康活动践行率的目的。

1 从埃博拉疫情防控看健康传播的重要性

1.1埃博拉疫情的爆发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从几内亚逐渐蔓延至西非三国,3月份,WHO网站上就公布了几内亚的埃博拉疫情消息,稍后疫情不断蔓延,中新网3月13日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累计至2014年3月10日为止,全球因为埃博拉疫情丧生的人数突破1万人;确诊、可能与疑似病例则高达24350人。7月底,我国香港地区出现1例疑似病例,8月初,WHO将该疫情界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健康宣传的跟进埃博拉疫情爆发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这次疫情不同以往的是发生在境外,没有传入我国,但自从经历了”非典”以后,我们吸取了经验教训,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信息的公开、透明上都做得很到位。在埃博拉疫情暴发流行的期间,为了加大防控措施,严防死守疫情传入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参与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各类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专题片、专栏、短信等形式,普及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和技能,杜绝虚假信息,占领宣传教育主阵地。

1.3新媒体的介入针对埃博拉疫情,我国利用各种媒体形式进行健康传播。

卫生计生委官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及时发布埃博拉疫情信息、传播方式、防控策略、埃博拉病例数量、死亡病例数等。用大量的图片吸引读者对埃博拉的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网上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把疫情的重要信息做成PDF版本,方便读者下载阅读。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进行科普宣传,及时主动的开展埃博拉相关知识和防控工作的传播,回应社会关注问题。还通过召开媒体通气会、指定专家接受电视采访、在线访谈、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多种途径进行健康传播,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快捷、便利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社会公众的恐慌,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2 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健康传播

2.1微信公众号的建立新媒体作为新的传播手段被运用于健康传播,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根据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2]。面对如此庞大的手机群体,健康教育的传播要抓住机遇,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辟新的健康传播途径。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互动平台,凭借其更强的即时通信、信息分享等功能,简化、加速了新闻的发布、传播流程,成为报纸媒体新的移动传播渠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是国家级的监测单位,在饮水安全、室内空气安全、医院感染与消毒效果评价、公共场所卫生等重点学科领域具有雄厚实力。为了更好的进行健康传播,在利用环境与健康网站(http:///index.html)进行宣传普及健康教育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开通了”环境与健康”(IEHS_CHINACDC)微信公众账号,在饮水卫生、空气污染、消毒卫生等方面,进行健康传播,当埃博拉疫情爆发时,我们也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公众提供预防、科普知识。

2.2新媒体传播健康信息的多种形式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外,还有其它多种形式。比如:我们的官方网站、媒体通气会、在线访谈、微博、博客等,应用于健康科普知识传播已非常普遍。在公交车、火车、公共场所、医院等人群密集且流动性强的地区安装移动电视屏幕,播放公益广告、卫生科普宣传短片、专题片等,都是广泛进行大众传播知识的平台[3]。

2.3新闻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专业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机构,必须具有构建”权威健康信息”的理念,立足于权威性、科学性,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优厚的专家资源、信息资料库、健康教育宣传媒体,积极拓展新媒体信息传播渠道。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作为国家权威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公众传递科学的、权威的、真实正确的信息,为国家提供具有指导意见的咨询和建议。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站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疫情、疾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做出预测和分析,提出预防的可

行性建议。

3 提高新媒体健康传播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1新媒体缺乏”把关人” 新媒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但缺乏传统媒体上”意见领袖”掌控话语权的引导优势,比如,某一议题一旦得到认同并引起共鸣,就会被迅速放大,形成一边倒的局面,增加了引导的难度。个人隐私容易被“人肉搜索”,从而使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受到威胁。

由于新媒体发布信息门槛较低,致各种未经考证、滥竽充数甚至虚假信息充斥其间,尤其是虚假或不科学的健康保健类信息,更易给受众造成误读,可能导致百姓健康受到损害[4]。

3.2健康传播素材的提高目前,我国的科普教育资料、卫生应急传播材料数量繁多,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健康传播素材的信息不准确、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应对现有的宣传素材进行系统地梳理,按照种类进行划分,统一核心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更新健康传播的信息,保证健康传播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

4 小结

新媒体的介入促进了健康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使广大受众群体,又增加了一个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渠道,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健康教育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的便捷方式为受众群体提供了一个了解事件真相、快速做出反应、积极采取应对方式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冯竟.浅析健康传播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汇互补[J]. 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88-90.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http:///1/381/381898.htm.

[3]李莉.新媒体在健康科普传播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3,9(2):188-189.

[4]张天成.健康类纸质报刊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7(1):67-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