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生电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章 第5节 《磁生电》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章第5节《磁生电》导学案知识回顾在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磁场对电流的影响,也学习了电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磁场对运动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影响,也就是磁生电的现象。
磁生电是指磁场中的导体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这种感应电流又称为磁生电动势。
实验现象实验一: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
1.实验装置:将一根金属导轨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并使用导线将导轨的两端接入示波器。
2.实验操作:–在导轨上放置一个磁铁,使它可以在导轨上自由运动。
–将示波器接入电路,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时间和显示方式。
–运动磁铁,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3.实验现象:当磁铁在导轨上运动时,示波器上会显示出电压的变化。
实验二: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式和磁场强度,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
1.实验装置:将一根金属导轨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并使用导线将导轨的两端接入示波器。
在导轨上方放置一个磁铁。
2.实验操作:–改变磁铁的位置和导轨的角度,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固定导轨的角度,改变磁铁的位置,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固定磁铁的位置,改变导轨的角度,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3.实验现象:当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式和磁场强度时,示波器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实验三:调节磁铁的朝向,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
1.实验装置:将一根金属导轨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并使用导线将导轨的两端接入示波器。
在导轨上方放置一个可转动的磁铁。
2.实验操作:–调节磁铁的朝向,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3.实验现象:当调节磁铁的朝向时,示波器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现象称为磁生电。
2. 磁生电是由于磁场的改变引起的,当导体运动时,磁场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流的产生。
3. 当导体运动的速度增大或者磁场强度增大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也会增大。
4. 当改变导体运动的方式或者磁场的朝向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学案新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学案新版人教版【温习回忆】磁场的大体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的作用。
2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3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动身,回到极。
4请在以下图中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散布特点?试探:讨论:除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外,还有什么物质能产生磁场让小磁针发生偏转?【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一实验探讨: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通过观看到的现象填写以下问题:现象:⑴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⑵断电时,小磁针;⑶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___,磁场的方向跟_____的方向有关。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与___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让学生阅读本P124-P12了解“奥斯特实验”名称的由来及意义。
4奥斯特实验的意义:这一重大发觉轰动了科学界。
因为它揭露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这一发觉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进展二实验探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么样的?试探:既然电能生磁,什么缘故手电筒、一般电线通电时吸引力仿佛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让学生阅读本P1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来回答。
下面咱们来研究一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大伙儿想一下要研究磁场应如何研究?学生试探并回答:实际确实是研究磁感线的散布?2分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1)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也应该存在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方式能够显示出磁感线的散布?(铁屑或小磁针)(2)在螺线管中通入电流,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周围不同的位置,观看小磁针所指的磁场方向(如右图),想一想,在咱们所熟悉的各类磁场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哪一种磁体相似?(3)归纳分析:对照上节学习的蹄形磁体和条形磁体的磁场散布,你能取得什么结论?(4)实验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磁铁的磁场一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5磁生电一、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发电机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习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帮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 引导学生学习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2. 教学重点: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蹄形磁铁、线圈、电流表等);教学PPT。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蹄形磁铁和线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磁生电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磁生电的原理。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发电机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4. 楞次定律学习:讲解楞次定律,引导学生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2. 发电机原理3. 楞次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生电的现象及其原理。
(2)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磁生电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当蹄形磁铁在线圈附近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磁生电的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20.5磁生电学案设计
20.5 磁生电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发电机原理,能量转化。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磁生电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培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科技改变生活意识,树立对待困难坚持不懈的态度。
【重点与难点】1.探究电磁感应现象2.发电机原理一、课前复习,温故知新。
1画磁感线2、如图一丹麦物理学家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有关。
3、如图二磁体对通电导线有的作用。
力的方向与和有关。
4、如图三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实质是能转化为能。
二、课前预习,了解新课。
1、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了解需要什么器材?了解实验步骤。
结论: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第一个发现的。
根据这个发现发明了。
2、发电机原理是,把能转化为能三、课上探究,突破重点。
分组实验(如上图):(1)让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不同强度的磁体)。
;现象: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说明:。
(2)让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
现象: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说明:。
(3)将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
说明:。
(4)将导线在磁场中斜着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
说明:。
(5)开关断开,导线沿不同方向运动。
现象,说明。
结论: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_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第一个发现这个现象的是。
2、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1)磁极不变,导线分别向左、向右运动,现象:指针偏转方向是否相同?结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2)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方向不变,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改变磁感线的方向)。
现象:指针偏转方向是否相同?。
结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结论:感应电流的方向跟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和___________方向都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5 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的现象。
内容包括:1.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介绍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在电磁感应领域的研究成果。
2. 电磁感应的原理: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3. 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介绍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4. 感应电动势: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掌握电磁感应的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3. 理解楞次定律,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楞次定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磁铁、线圈、电流表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产生的现象。
2. 知识点讲解:(1)介绍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讲述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的贡献。
(2)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磁通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3)介绍楞次定律,讲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4)讲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2. 电磁感应的原理3. 楞次定律4. 感应电动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
(2)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电磁感应现象。
(3)运用楞次定律,判断一个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即电磁感应现象。
(2)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例如,当我们将一个磁铁靠近一个闭合的线圈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磁生电(教学设计)
20.5磁生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回忆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思索:既然电流能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呢?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10年的探索,在1831年取得突回忆电流的磁年级九年级授课时间课题20.5磁生电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电生磁的基础上,探究磁生电的问题。
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探究经验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但探究新问题还受到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如何将前面研究问题的方法迁移过来是教学中必须认真考虑的。
本节由“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和“发电机”两部分内容构成。
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探究实验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并发现磁生电的条件,因此做好“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的实验是突出此重点的关键。
实验中应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究实验方案、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得出规律。
设计实验方案应从奥斯特发现电生磁入手,逆向思考提出问题——能否利用磁来生电,进而考虑:如何利用磁生电、如何显示电流等。
难点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要突破难点,首先是要做好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将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思维方法迁移过来,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本节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力求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器材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开关、铁架台、方形线圈、导线、手摇发电机、小灯泡、发光二极管、发电机模型。
多媒体ppt ,包含视频《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手摇发电机原理》、《发电机原理》等。
破,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法拉第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根据这个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
【提问】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大多是由发电机提供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磁生电
2.针对技能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组织课堂实验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培养观察能力。
(2)开展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3)布置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2)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3)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4.请同学们关注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并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作业要求:
1.实验报告需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
2.课后习题需书写规范,解答过程清晰,答案正确。
3.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4.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理解科学家们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和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利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反馈与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已学的电学知识和磁学知识,如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流和磁铁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当磁铁穿过线圈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2.学生在电磁感应知识方面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3.激发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电磁感应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磁生电》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20.5节后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要求学生在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纠正错误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等,覆盖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知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2.学会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探究磁生电现象的实验,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能够运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了解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
-结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如磁铁在导线中运动产生电流的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铁运动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与我们之前学习的电和磁有什么联系?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学案新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学案新版人教版【复习回顾】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的作用。
2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3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出发,回到极。
4请在下图中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特点?思考:讨论: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外,还有什么物质能产生磁场让小磁针发生偏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填写下列问题:现象:⑴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⑵断电时,小磁针;⑶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___,磁场的方向跟_____的方向有关。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与___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让学生阅读本P124-P12了解“奥斯特实验”名称的由来及意义。
4奥斯特实验的意义: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
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二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么样的?思考: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让学生阅读本P1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来回答。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大家想一下要研究磁场应怎样研究?学生思考并回答:实际就是研究磁感线的分布?2分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1)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也应该存在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出磁感线的分布?(铁屑或小磁针)(2)在螺线管中通入电流,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磁针所指的磁场方向(如右图),想一想,在我们所熟悉的各种磁场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哪种磁体相似?(3)归纳分析:对比上节学习的蹄形磁体和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4)实验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磁铁的磁场一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5节,磁生电。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1. 奥斯特实验及其发现,了解电流的磁效应。
2. 法拉第的贡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感应电流的条件,掌握闭合回路和磁通量的概念。
4. 电磁感应的原理,了解能量转换过程。
5. 感应电流的方向,学习楞次定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奥斯特实验和法拉第的贡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 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理解能量转换过程。
3. 学习楞次定律,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能量转换过程的掌握。
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磁铁靠近导线时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奥斯特实验和法拉第的贡献,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能量转换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进行实验,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5. 楞次定律的学习:通过实验和示例,讲解楞次定律,让学生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验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感应现象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1. 闭合回路2. 磁通量的变化能量转换: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七、作业设计1. 描述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并解释其发现的意义。
2. 简述法拉第的贡献,并谈谈你的看法。
3. 根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并记录感应电流的产生。
答案:1. 奥斯特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磁生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 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知道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2. 掌握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构造。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5. 知识拓展:讲解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7. 布置作业:(1)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3.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感应电流方向判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此部分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探索发电机效率的提高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课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以及法拉第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 掌握法拉第的贡献,提高对物理学史的了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难点:法拉第贡献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磁铁、线圈、电流表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介绍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重点讲解法拉第的贡献。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验证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磁感应现象原理:磁生电产生条件:磁铁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法拉第贡献: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发电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2. 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 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做出了哪些贡献?答案:1. 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是磁生电,即磁铁运动或线圈切割磁感线时,会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
2.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磁铁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
3. 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贡献: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发电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法拉第贡献的讲解,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兴趣。
拓展延伸:1.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学会使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能运用楞次定律分析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3.能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磁生电实验,分析实际电器设备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并引导他们思考感应电流与磁场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给出公式表达,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2.讲解楞次定律。运用右手定则,让学生学会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结合实验现象,讲解楞次定律的内涵,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g.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a.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基本概念和定律。
b.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对优秀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拓展学习,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实验和问题。
c.理论讲解:结合实验现象,详细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d.应用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器设备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e.思维拓展: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磁生电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f.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8.情感教育:结合我国在电磁领域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九年级物理全册20.5磁生电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5节磁生电学习目标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
3.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自主探究1.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产生的电流叫做。
2.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这种电流叫做,简称。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
合作探究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探究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利用导线与电流表组成以下的闭合回路,做各种尝试,看能否产生电流。
(1)让导线水平向左运动。
(2)让导线水平向右运动。
(3)让导线水平斜向上运动。
(4)让导线水平斜向下运动。
(5)让导线水平上下运动。
导线运动情况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水平向左向右摆动水平向右向左摆动斜向上运动摆动斜向下运动摆动上下运动不动归纳总结: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深入思考:1.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感应电流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发电机观察实物:观察手摇发电机,了解其构造。
演示实验:1.把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用不同速度摇动转轮,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2.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并与手摇发电机串联,转动摇把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观察二极管的发光情况。
实验现象:1.转轮转得慢,小灯泡暗;转轮转得快,小灯泡亮;转轮转得越快,小灯泡越亮。
2.转轮转动一周,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发光一次。
归纳总结: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这种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39~P140“发电机〞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1.交变电流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Hz。
2.发电机由和两局部组成。
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能量的过程。
课堂检测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2.如下图,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它在磁场中沿图示的方向运动时,哪种情况下不会产生感应电流()3.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
九年级物理全册20.5磁生电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5节磁生电学习目标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
3.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自主探究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产生的电流叫做。
2.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这种电流叫做,简称。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
合作探究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探究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利用导线与电流表组成以下的闭合回路,做各种尝试,看能否产生电流。
(1)让导线水平向左运动。
(2)让导线水平向右运动。
(3)让导线水平斜向上运动。
(4)让导线水平斜向下运动。
(5)让导线水平上下运动。
归纳总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深入思考:1.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感应电流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发电机观察实物:观察手摇发电机,了解其构造。
演示实验:1.把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用不同速度摇动转轮,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2.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并与手摇发电机串联,转动摇把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观察二极管的发光情况。
实验现象:1.转轮转得慢,小灯泡暗;转轮转得快,小灯泡亮;转轮转得越快,小灯泡越亮。
2.转轮转动一周,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发光一次。
归纳总结: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这种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39~P140“发电机”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1.交变电流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Hz。
2.发电机由和两部分组成。
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能量的过程。
课堂检测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A.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B.闭合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沿磁感线方向运动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2.如图所示,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沿图示的方向运动时,哪种情况下不会产生感应电流()3.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学案例:20.5磁生电
4.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得出电磁感应的规律。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分配任务,如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发电机模型,并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对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闪电击中高层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闪电中的巨大能量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电能?
2.提问:“你们听说过发电机吗?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看法。
3.简要介绍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磁生电。
(二)讲授பைடு நூலகம்知
1.详细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包括法拉第的贡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等。
2.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介绍磁生电的实验方法,如闭合回路、导体切割磁场等,并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展示闪电击中高层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闪电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磁生电。这种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实验操作的引导: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我不仅讲解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还介绍了磁生电的实验方法,并强调了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动手实验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磁生电》-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二十章第5节《磁生电》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课题】磁生电【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第二十章第5节【授课对象】九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含“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和“发电机〞两局部内容。
“磁生电〞是前面“电生磁〞的逆向思维的产物,其中电生磁建立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磁能否生电呢?通过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认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导线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建立磁与电之间的联系,是知识的自然延续。
发电机就是电磁感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学生以后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提供前置认识。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掌握电生磁的理论并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所以在教授时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使得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以及发电机的原理。
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严密,所以设计实验探究“电磁感应〞是缺乏全面思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电磁感应现象,概括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能指出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并能够运用右手定那么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能运用电磁感应现象解释发电机的原理;能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发电机,例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归纳发电机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4、能复述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分直流电和交流电,能识别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与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磁与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通过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0.2电生磁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20.2电生磁一、教学内容(1)教材章节: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章第2节(2)详细内容:本节主要讲解电流的磁效应,即电生磁的现象。
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探讨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
同时,介绍奥斯特实验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
2. 掌握奥斯特实验的原理和结论,认识其对物理学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磁场的性质和规律。
2.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流表、小磁针、软磁铁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通电螺线管,让学生观察其周围是否有磁性。
2.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奥斯特实验,观察通电导线周围是否有磁场。
3. 现象分析: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探讨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
5. 例题讲解:运用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判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判断一个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7.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效应(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2. 奥斯特实验(1)实验现象: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2)实验结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一个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并说明判断依据。
2. 答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将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手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螺线管的北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有了初步认识,但部分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还不够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电磁感应方面的教学,为学生深入学习电磁学打下基础。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磁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磁炉等。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磁生电现象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磁生电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以下问题中的感应电动势:
(1)一个长为0.5m,宽为0.3m,以10m/s的速度在垂直于其面的均匀磁场中运动的矩形线圈,磁感应强度为0.5T。
-掌握右手定则,学会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会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现象中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掌握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磁生电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学知识和磁学原理,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学习基础。然而,磁生电现象作为电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在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可能会对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混淆。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概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磁生电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和基本原理。
2.学会使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3.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并了解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4.掌握简单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磁生电
学习目标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
3.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自主探究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产生的电流叫做。
2.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这种电流叫做,简称。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
合作探究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探究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利用导线与电流表组成以下的闭合回路,做各种尝试,看能否产生电流。
(1)让导线水平向左运动。
(2)让导线水平向右运动。
(3)让导线水平斜向上运动。
(4)让导线水平斜向下运动。
(5)让导线水平上下运动。
导线运动情况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
水平向左向右摆动
水平向右向左摆动
斜向上运动摆动
斜向下运动摆动
上下运动不动
归纳总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深入思考:
1.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2.感应电流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发电机
观察实物:观察手摇发电机,了解其构造。
演示实验:
1.把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用不同速度摇动转轮,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2.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并与手摇发电机串联,转动摇把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观察二极管的发光情况。
实验现象:
1.转轮转得慢,小灯泡暗;转轮转得快,小灯泡亮;转轮转得越快,小灯泡越亮。
2.转轮转动一周,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发光一次。
归纳总结: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这种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39~P140“发电机”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1.交变电流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Hz。
2.发电机由和两部分组成。
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能量的过程。
课堂检测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A.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B.闭合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沿磁感线方向运动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如图所示,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沿图示的方向运动时,哪种情况下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3.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
下列设备中,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
A.电动机
B.电磁铁
C.发电机
D.电水壶
4.关于发电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电机可以维持电路两端的电压
B.发电机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发电机可以使闭合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D.发电机可以制造自由电子
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指南针能指南是由于地磁场对指南针磁极有力的作用
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6.小明将微风电风扇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风扇居然变成了“发电机”。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B.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C.电风扇发电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小灯泡发光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7.下列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8.如图所示是王浩同学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境(图中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较图(a)和图(b)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B.比较图(b)和图(c)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无关
C.比较图(a)和图(c)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D.由图(d)可以得出结论,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是否运动无关
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弹簧将(选填“伸长”或“缩短”)。
如果用电流表替代虚线框内仪器,然后将条形磁体迅速插入线圈中,与之相连的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这是现象。
10.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当你对着它说话或唱歌时,人声带由于
而产生的声音,通过传播到膜片,使膜片以及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线圈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是。
11.如图所示的装置,“×”表示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的磁感线,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为G的软铁块,软铁块下方有一螺线管,螺线管两端导线与金属导轨abcd相连,导体棒ef放在导轨上,
当它向右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将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该实验涉及的两个物理现象是:(1);(2)。
12.(1)如图甲所示,当悬挂着的导体棒a在磁场中左右运动时,观察到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会摆动,随着对这种现象的深入研究,人们发明制造了机,实现了能向电能的转化。
(2)如图乙是一种“手摇充电式电筒”,握住它上下摇动就能自动充电。
从透明外壳可观察到内部有固定线圈;摇动时可感觉到内部有一个物块在来回滑动,据此猜测,这种电筒的制造原理是,其中那个滑动的物块是。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感应电流
2.交变电流交流直流
合作探究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深入思考:1.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2.感应电流的强弱跟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和磁场的强弱有关。
二、发电机
自主学习:1.50
2.转子定子转化
课堂检测
1.D
2.C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观察题图可知,C项的情境中,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种情况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3.C解析: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它实现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D解析:发电机在电路中是电源,它可以维持电路两端的电压,使闭合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但发电机并不能制造自由电子,它只能使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发电机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BD解析:由于通电线圈周围会产生磁场,放在磁场中受到磁场作用力而转动,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项错误。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可以检测该点的磁场方向,故C项错误。
6.A解析:微风电风扇由磁体、线圈等组成,当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时,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所以,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7.B解析:电动机的前提是供电,结果是产生运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故A项不符合题意;动圈式话筒是把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声信号的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故B项符合题意;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D项不符合题意。
8.A解析:图(a)和图(b)中,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同,磁场方向不同,是探究感应电流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图(b)和图(c)磁场方向相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不同,是探究感应电流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由图(a)和图(c)可知,当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均发生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图(d)中导体运动方向跟磁场方向平行,电路中无感应电流。
9.答案:N缩短电磁感应
解析:本题结合动态电路分析考查通电螺线管,为常见题型。
解题时由电流方向结合螺线管绕线方式判定其上端为N极,故对其上方磁体为引力。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当滑片向右滑时,导致接入电路阻值增加,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对上方磁体引力减小,故弹簧缩短。
而后者因为电流表指针偏转可判定有电流通过,即为电磁感应现象。
10.答案:振动空气电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动圈式话筒是依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当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引起膜片振动,膜片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在永磁体的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从而产生随声音变化的感应电流。
动圈
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振动电流。
11.答案:大于电磁感应现象磁化现象(或电流的磁效应)
解析:导体ef向右滑动时,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则有电流通过螺线管,螺线管具有磁性,再吸引上面软铁块,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12.答案:(1)发电机械(2)电磁感应现象磁铁
解析:图甲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发电机,实现了由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手摇充电式电筒”能自动充电同样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它采用了线圈不动,磁极运动的方法,当上下摇动电筒时,磁极相对于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