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之《千手观音》的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之《千手观音》的艺术魅力
《千手观音》在残奥会上首次演出后,又于2005年的春晚上再现,当时引起了全国观众的轰动,感动了全中国的人民。
我记得第一次观看是上初中时段学校组织的一个活动中看到的,在电影院中看到那种非常协调、押韵、传神的舞蹈,就对其很赞赏,尤其是得知表演者都是聋哑人时,更是对此感到难以置信。
一、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和审美的特征
《千手观音》属于我国的古典舞,其表演中的各种姿态主要来源于山西云冈石窟里姿态各异的菩萨造型。
而我国的古典舞,其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和姿态,也多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中。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典舞逐步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合与高度统一的风格和审美特征。
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出中国古典舞有以下两点特征。
首先,它讲究圆形的艺术。
“圆”形韵律的文化特征, 可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中国古典舞还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形神兼备。
这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连贯一气,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形,神,劲,律”作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
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要经过协调,才能达到内外的统一。
其要领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其次,中国古典舞讲究曲线美的艺术。
在中国古典舞曲线美的舞姿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讲究拧倾、弯曲、交叉、旋扭。
舞蹈动作三道弯,反弹琵琶等就充分体现出了女性曲线的美丽。
在千手观音中,也有经典的三道弯动作,这充分展现了演员诱人的身材,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美。
二、《千手观音》的艺术表现及内涵
《千手观音》中,21位演员正是通过不同的手势造型,划出全圆、半圆等,
在这些变化中,通过表演者动作上的协调,以及神情、姿态等的配合,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觉,错误的将多个表演者当成一个整体去看待,给人一种协调的美,通过手臂的动作变化和衣着妆容,更是将观音那种安静祥和、法力无边多变的特征体现出来,配与音乐的节奏,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官冲击。
充分诠释了“圆”的艺术特征。
而且在《千手观音》中,表演者通过手臂的弯曲、交叉、旋扭,以及身姿的拧倾,将21位女孩的女性曲线美体现出来,而且通过这种曲线美的艺术感官,增添了该舞蹈的观赏性,使得舞蹈的观赏点变得多样化。
再者,舞蹈扮演的观音形象本身就代表了“慈与爱,美与善”,作为聋哑人的表演者,更向人们传达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两种形象互相应对,更显示出彼此的特征,给人们传达一种向善的思想,弘扬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尤其是对于残疾人的鼓励和那种包含爱的平等态度,使得作品摆脱封建迷信的色彩,附上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思想,一种真善美的意境,从而超出艺术本身,升华到一种高尚的意境。
三、自我感受和启迪收获
对于《千手观音》,作为一部舞蹈作品,她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冲击,可以满足我们自有的向美的心态,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
而21为聋哑演员更向我们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精神,用无比坚强的毅力,不断的尝试和练习,才能在无声的世界里,作出有声的表演。
没有音乐渲染的她们,需要抓住节奏,需要互相配合,这本就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她们却通过自身的坚持和刻苦,作出了常人无法效仿的事情。
据了解,她们为了抓住“节奏”,为了相互间的配合,需要不断的练习,然后通过录像回放来找出自己不标准的动作,然后改正过来。
甚至练到能用音响的震动,地板的震动来感受音乐节奏的存在。
这份刻苦不是我们能随意达到的。
她们虽然残疾,但他们的心灵是美好的,她们的意志是顽强的。
就像邰丽华所说的那样“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一个特点,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
”
《千手观音》不仅向我们传达一种美好,给我们观赏古典舞的美轮美奂。
更向我们传达一种心态,一种精神。
向我们传达一种无时无刻向往心中美好的梦想,向往真善美,为了这些向往,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我们才能收获美好和祝福,让人生没有缺陷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