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

名词解释:

脑膜为征: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临近脑膜亦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血液聚集硬膜外间隙。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CT呈高密度。

脑挫裂伤;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膜瘤;星形胶质瘤

脑挫裂伤:CT和MRI都能比较敏感地显示脑挫裂伤,对于急性脑外伤的出血,CT显示较MRI为佳,对亚急性和慢性脑挫裂伤的显示,MRI常优于CT。

CT表现:

●损伤区局部脑组织呈低密度改变,大小、形态不一,边缘模糊。

●散在点片状出血:位于低密度区内,形态常不规则,有些可融

合为较大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肿较大时出现占位效应以及后期出现萎缩表现

●合并其他征象

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多发生于头颅直接损伤部位,由于骨折损伤血管和硬脑膜动脉出血所

致。约占颅脑损伤的2-3%,占全部颅内血肿的25-30%,临床上往往有伤后原发昏迷时间较短,可有中间清醒期,严重者出现脑疝。

●CT表现

1)、常位于颅骨骨折部位,特别是骨折通过脑膜中动脉或经脉窦区域。2)、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边界锐利,CT值40-100HU,血肿范围一般不跨越骨缝,如骨折跨越骨缝,血肿亦可超过骨缝。

3)、血肿可见占位效应。

4)、慢性血肿需增强扫描

硬膜下血肿: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多数为持续性昏迷,且进行性加重,很少有中间清醒期,

CT表现:

1、密度、形状改变

●1)、急性:新月形,高密度

●2)、亚急性:形状不定,稍高或等密度

●3)、慢性:梭形,混杂、等或低密度

2、范围广,可跨越骨缝,甚至覆盖整个大脑

半球

5、占位效应明显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沟、脑池、脑裂内密度增高影,呈铸型。一般7天左右吸收,CT检查阴性

脑梗死:

24小时内,CT可无阳性发现

●24小时后:边界欠清的类三角形、扇形低密度区——与闭塞血

管供血区一致

●亚急性期:梗死区密度进一步减低、均匀,边界清晰,占位效

●慢性期:坏死组织清除形成囊腔,密度更低、近似脑脊液,周

围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脑出血:

●脑实质内、脑室内、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期:血肿呈高密度影,CT值:60-80Hu。

●吸收期:第二周起,高密度向心性收缩。

●慢性期:囊腔形成,边界清晰低密度灶

脑肿瘤的CT表现:

1、肿瘤的直接征象:

●1)、病灶的密度

●2)、病灶的部位

●3)、病灶的大小、形态、数目、边缘

●4)、坏死、囊变、出血、钙化

●5)、造影剂增强

2、肿瘤的间接征象

●1)、周围水肿

●2)、占位表现

●3)、临近骨质改变

●4)、软组织肿块

星形细胞肿瘤:

CT表现:

1级:肿瘤通常呈低密度灶,分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无或轻度强化。2-4级:肿块常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囊性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多呈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有时呈不均匀强化。

脑膜瘤:

好发部位与蛛网膜颗粒分布部位一致,按顺序为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等。(不发生于侧脑室外白质区)

肿瘤位于脑外:

1):脑白质塌陷征:脑膜瘤生长于颅骨内板之下,脑嵌于灰质,使脑灰质下方呈指状突起的白质压平,同时受压的白质与颅骨内板距离增加。

2)、广基底与硬膜相连

3)、肿瘤附着处骨质增生

4)、肿瘤起源于静脉窦时,可侵及静脉窦引起阻塞,表现为静脉窦狭窄。增强不强化或充盈缺损

5、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一强化(位于脑外,无血脑屏障)。

名词解释:

脑膜尾征: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临近脑膜亦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血液聚集硬膜外间隙。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CT呈高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