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微观世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世界》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微观世界,学会从不同角度体悟、观察、探究事物的构造和美感。
2、尝试运用点、线、面、色彩等元素,表现出观察到的
微观世界的节奏、韵律、疏密的美。
3、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体验观察和绘画的乐趣,培
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微观图像,用点、线、面、色彩结合的方法描绘微观世界的图形。
教学难点:较好运用节奏、韵律、疏密等方法来表现微观世界。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显微镜、放大镜、标本、范例等。
学生:课前找寻微观物象、纸张、美术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将去探索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通过一个短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下面我们就走进他们的世界,学习第14课《微观世界》。
二、新授
1、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神秘的客人,一会请你用显微镜找到它们。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填好《美术学习记录单》。
记录下你观察的物体
名称、物体形态和观察方法。
2、请每组代表展示你们观察到的成果。
这些放大后的物体,可以使用哪些美术语言来概括表现?点、线、面、色彩等。
3、微观世界中还有哪些神奇的景象呢?通过一个短片,来发现它们的美。
4、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1)微观物体外形奇特、神秘、有趣,有一种独特的形状美。
(2)微观物体色彩绚丽、丰富,感受到了色彩美。
(3)微观物体点、线、面的构成有节奏、疏密变化,体现了韵律美。
三、示范欣赏,学生创作
1、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一幅,名字叫“硅纳米晶体”。
我们来试着画一画好吗?曲线、点的组织,注意疏密、遮挡和韵律的变化。
2、除了这种表现,其他同学又是怎样表达他们心中的微观世界的呢?
3、作业要求:运用点、线、面、色彩等把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描绘出来。
作业要求:(1)构图饱满。
(2)注意画面疏密关系。
(3)可线描表现,也可搭配色彩。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与知识拓展
1、作品采用自评、师评和互评结合的方法。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微观世界的表现形式。
例如:刻纸、雕塑形式。
五年级()班《微观世界》美术学习记录单时间:记录人:
济南泉景中学小学部板书:
微观世界
形状美
点线面色彩美
韵律美
学情分析
《微观世界》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五年级是《义务制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的第一年。
五年级学生已经进入到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意识上,主观意识较前两个学段有明显的加强。
此时的美术课必须能帮助学生观察、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同时学会运用美术手段与人交流的方式方法。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五年级的学生正值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渐形成并完善。
他们希望自己像成年人一样去表达,但是尚力不从心。
针对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在前期学习的《重重叠叠》、《点、线、面》、《曲曲直直》、《美术的节奏》、《形的魅力》等内容中,已经对点、线、面的运用有一定掌握。
结合前期学习的《色彩的冷与暖》、《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学构图》中,学生对色彩和构图的运用已有自己的理解。
同时本课内容结合了部分科学课的知识,据科学老师介绍了解学生能自主进行放大镜的使用观察,会简单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但学生对显微镜的调焦和反光镜使用掌握还不够熟练。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我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环节,较好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表现能力,形式上符合学生的现实状态。
效果分析
《微观世界》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本课属
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节课教师准备充分,教态自然,亲和力强,教学重难点突出,环节合理,教学效果明显。
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微观世界”视频观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把学生带入神秘的微观世界,营造了课堂氛围,创设了学习情境。
在新授部分,教师进行了美术课和科学课的整合探索,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显微镜和放大镜的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景物提炼概括,以简单绘画的形式填写到《美术学习记录单》中。
此环节较好落实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原则,通过切身观察和总结,提炼出美术语言中点、线、面的运用,为后续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基础。
除了实际观察和研究,教师同时注重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视角,通过各种不同角度和手法的微观物象图片,引领学生进入到更广阔的神秘的微观世界。
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分析,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提炼概括出微观物象美的特点。
同时教师注重示范引领的带动作用,将已有知识理论落实到绘画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将知识点进行了落实完善。
在练习部分,教师在充分给予学生实践探索及开拓思维的基础上,鼓励激发学生大胆表达,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所见所思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学生创作热情高,参与度好,大部分同学能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创新,但由于时间关系,有些学生只描绘了大体轮廓,细节刻画未能全部落实完成。
在点评和拓展部分,教师运用了师评、生评、自评相结合的方
法,提升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同时结合前几课学过的《形体的组合》、《抽象的雕塑》,鼓励学生可以进行更多形式微观物象的探索和实践,将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开发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整体美术素养!
教材分析
《微观世界》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包括2个课时学习。
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微观世界,学会从不同角度体悟、观察、探究事物的构造和美感。
2、尝试运用点、线、面、色彩等元素,表现出观察到的微观世界的节奏、韵律、疏密的美。
3、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体验观察和绘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微观图像,用点、线、面、色彩结合的方法描绘微观世界的图形。
本课教学采用以下环节:情境创设——观察探究微观世界——感受微观世界中的点、线、面与色彩——欣赏与微观世界有关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绘画——展示评价——拓展知识。
通过显微镜和放大镜让学生观察镜下的各种物体的微观世界,并让学生观察后进行小组交流,描述看到的微观景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精神。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欣赏、模仿等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微观世界的丰富变化,并能尝试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去表现。
微观和宏观是相对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微观世界是指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一些物体放大后的局部特征,或者用我们的肉眼非常仔细才能观察到的物体细节部分。
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放大了的微观世界里或细致观察物体的局部时,物体所呈现出的独特美感,以此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事物不断探究的能力。
在创作中,引导学生用点、线、面、色彩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的节奏、韵律、疏密的美的画面,描绘细致繁杂的微观世界,提醒学生要善于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丰富的变化,从中体悟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评测练习
《微观世界》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评测练习如下:
运用点、线、面、色彩等把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描绘出来。
(1)构图饱满。
(2)注意画面疏密关系。
(3)可线描表现,也可搭配色彩。
课后反思
《微观世界》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节课我遵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原则,设计丰富教学环节,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较好。
一、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认识微观世界,学会从不同角度体悟、观察、探究事物的构造和美感,尝试运用点、线、面、色彩等元素,表现出观察到的微观世界的节奏、韵律、疏密的美,我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前搜集了历年来大赛中获奖的微观视频和摄影,它们有的神奇独特,有的迷幻有趣,开拓了学生思路,激发了学生兴趣。
教学中通
过观察、合作、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和语言,将所观所感与大家自由分享交流,并提炼概括出它们的独特美感。
充分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将具体观察到抽象提炼过程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
结合前期学习的《形的魅力》、《点、线、面》《重重叠叠》、《美术的节奏》等知识,将新知与旧知有效结合,举一反三,做到知识的整合和提升。
二、学科整合当美术遇上了科学
结合本课所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体验观察和绘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我和科学老师做了详细沟通,充分了解了学生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的能力。
教学中为每组准备了2台显微镜和2个放大镜,每个显微镜可观察1个载玻片(包括人血细胞、叶片气孔、蛙卵细胞、骨细胞切片、洋葱表皮切片等),为学生充分观察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依据,同时鼓励她们将所观所感记录下来,完成《美术学习记录单》,将美术和科学知识充分整合,为后期的分享、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反思建议开拓思维深入刻画
本节课的观察探究是基础,提炼概括是关键。
教师怎样更好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氛围,提炼课堂语言还需要加强。
在创作中,怎样更好引导学生更好的开拓思维,不仅仅拘泥于课堂观察,还可以更自由的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的美也需要注意。
同时怎样将欣赏和创作结合,如何更深入细致的描绘,更好运用点的组合,线的变化,色彩的结合,丰富画面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是教学中需要下一步继续提
升和反思的内容。
课标分析
《微观世界》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属于美术课程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第三学段(5-6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标所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和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学习活动建议所述:“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
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
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体造型作品。
”评价要点所述:“尝试多种表现方法,有意识地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
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物体的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
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
根据不同媒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创作若干件美术作品。
用语言或文字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
本课与第3课《抽象的雕塑》、第4课《学构图》、第5课《静物写生》、第6课《喜怒哀乐》、第7课《夸张的脸》分别从观察、创作等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共同组成了一个丰富的“造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