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的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上海)三年真题分类汇编 含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上海)三年真题分类汇编 含解析

专题04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19·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一日,携榼①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间,听之,皆杜诗也。

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佣耕。

少曾读书。

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瞳: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少.曾读书(________)(2)故.尝歌(________)【答案】(1)年幼(2)所以【解析】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少曾读书”:年幼时读过书。

少:年幼。

“故尝歌”:所以吟唱过。

故:所以。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异日”:过几天,几天后。

“度”:到。

“过”:拜访。

“其”:他的。

“庐”:家。

所以选B。

其它几项都文言词语翻译的有误。

3.张远度来到“ ____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颖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拯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包拯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少力学,有刚直之性。

及长,举进士,授大理评事。

包拯为官,以严明公正著称。

尝断一狱,狱囚百人,皆诬服。

包拯曰:“吾观此狱,非一人之过也。

”遂命释之,察其情实,果有冤者。

注释: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人。

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庐州古称。

少力学,有刚直之性。

年轻时勤奋学习,性格刚直。

及长,举进士,授大理评事。

及长,长大后,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大理评事,官名,负责审理大理寺(古代司法机构)的案件。

包拯为官,以严明公正著称。

包拯担任官职时,以严厉、公正而闻名。

尝断一狱,狱囚百人,皆诬服。

尝,曾经;断,审理;狱,监狱;狱囚,囚犯;诬服,被冤枉而服罪。

包拯曰:“吾观此狱,非一人之过也。

”包拯说:“我看这个案件,不是一个人的过错。

”遂命释之,察其情实,果有冤者。

遂,于是;命,命令;释,释放;察,考察;情实,真相;果,果然;冤者,被冤枉的人。

翻译: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氏。

年轻时勤奋学习,性格刚直。

长大后,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包拯担任官职时,以严厉、公正而著称。

曾经审理一个案件,监狱中有百名囚犯,他们都承认了冤枉的罪行。

包拯说:“我看这个案件,不是一个人的过错。

”于是命令释放他们,经过调查,果然发现了被冤枉的人。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少力学,有刚直之性。

及长,举进士,授大理评事。

包拯为官,以严明公正著称。

尝断一狱,狱囚百人,皆诬服。

包拯曰:“吾观此狱,非一人之过也。

”遂命释之,察其情实,果有冤者。

译文: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人。

他年轻时勤奋学习,性格刚直。

长大后,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并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在担任官职期间,包拯以严厉和公正而闻名。

他曾经审理了一个案件,其中有一百名囚犯,他们都被冤枉地承认了罪行。

包拯说:“我看这个案件,并不是一个人的过错。

”于是,他下令释放了他们,经过仔细调查,果然发现了一些无辜的人。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附答案)1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附答案)1

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附答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忿()狱()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2分)9.A;10.愤恨、案件。

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

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

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二)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包拯字希仁 阅读答案(集锦8篇)

包拯字希仁 阅读答案(集锦8篇)

包拯字希仁阅读答案〔集锦8篇〕篇1:包拯字希仁阅读答案包拯字希仁阅读答案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注释】①第:只管。

②鬻:(yù)卖。

③茔:(yíng)墓地。

3.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3分)(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分)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p 作答。

(4分) 参考答案: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4.(6分)(1)包拯在朝廷为人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2)(他)不随意附和别人,不假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别人。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

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练习题,做习题可以检查我们学习的效果。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由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知识,还在为找参考习题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后数年,亲继亡。

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赴调,知天长县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________________12.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13.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4. 本文表现了包拯的品质。

(3分)11.(1)(2分)主持管理 (2)(2分)足够12.(3分)C13.(2分)来告私杀牛者(答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得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得分。

)14.(3分)孝顺、英明、诸廉(每点各1分)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21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B、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C、拯性峭直,恶吏苛刻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满井游记》)D、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宋史 包拯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宋史 包拯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契丹聚兵近。

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洛、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

"从之。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京师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中官势族筑园拊侵惠民河以故河寒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莹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且尤/子非邀福者/B.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且尤子/非邀福者/C.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且尤子/非邀福者/D.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且尤/子非邀福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官,指官员因故辞去官职。

2022年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文化常识)含答案

2022年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文化常识1.对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 A.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B.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C.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D.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解析:选B根据文意,“第归杀而鬻之”是包拯说的话,“主来诉”意为牛主人来告状,故应在第一个“拯曰”前断开,排除C、D两项。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意为(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句意完整;“盗惊服”意为这个盗贼惊恐认罪,“惊服”的主语是“盗”。

故应在“盗”前断开,排除A项。

故选B。

参考译文: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人。

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任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

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告状。

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

”不久又有一人来告发别人私自宰杀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惊恐认罪。

(包拯)调任端州知州,升任殿中丞。

2.对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节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 A.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B.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C.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D.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解析:选D“少耆欲”意为没有什么嗜好欲望,“不汲汲于富贵”意为对于富贵不急切追求,“不戚戚于贫贱”意为对于贫贱不忧惧悲伤,这两个句子中的“不”应是表示否定的副词,其后不能断开。

脱脱《包拯》全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脱脱《包拯》全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脱脱《包拯》全文翻译及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

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

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

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特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

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

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

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

宿诮之曰君辈佐滕候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 坐者大惭谢。

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

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

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

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

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

三司使包拯护弗遣。

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

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

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

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

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

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

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

宿以老,数乞谢事。

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

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

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注】①折支:军饷。

②颛:通专。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左右复问辟:使避开B.宿取具狱繙阅具:准备C.而执平民以告也执:捉住。

D.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捍:抵御。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胡宿尽职为民的一组是(3分)①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②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③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④筑石塘百里,捍水患⑤既置于法,乃命劫三司吏⑥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宿办案慎重,讲究方法。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附答案)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长宁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朱家救季布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①。

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

布乃髡钳②为奴,自卖于鲁朱家③。

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

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

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待间④言于上,如朱家指⑤。

上乃赦布,召拜郎中,朱家遂不复见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注释】①项籍:即项羽。

帝:指汉高祖刘邦,下文的“上”亦刘邦。

②髡钳:秦时刑法,髡是去发,钳是用铁箍扎着脖子。

③鲁朱家:鲁,鲁地;朱家,人名。

④待间,等待时机。

⑤指:旨意、意图。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说_______ (2)尽_______1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今上始得天下,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A.现在皇上开始得到天下,因为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这样显示自己的国土不宽广呢!B.现在皇上开始得到天下,用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怎么能这样来显露自己的心胸不宽广呢!C.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因为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怎么能这样来显露自己的心胸不宽广呢!D.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用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这样显示自己的国土不宽广呢!13、朱家的侠士精神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刘邦赦季布”的主要原因是:()(2分)A.季布已经甘愿卖给朱家为奴,没必要追究。

B.季布只是尽职为主,并没有什么大的罪过。

C.项籍的属下不可能赶尽杀绝,不必大动干戈。

D.季布这样的人才应该好好任用,不能逼他为敌国效命。

11、⑴说:劝说(2)尽:全,都12、C13、(1)明知季布假扮奴仆来到自己家里,仍然置办田舍藏匿他;(2)亲自前往洛阳,劝说滕公为季布说情赦免他。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及模拟卷【文言文阅读类题】含答案解析汇集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及模拟卷【文言文阅读类题】含答案解析汇集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及模拟卷【文言文阅读类题】汇集2019年上海市中考题(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金溪民方钟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日:“泯然众人矣!”8.本文作者是(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稍稍宾客其父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分)答案:8.王安石9.(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10.泯然众人痛惜(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颖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一日,携榼①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间,听之,皆杜诗也。

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傭耕。

少曾读书。

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疃: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少曾读书()(2)故尝歌()1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项是()(3分)A.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13.张远度来到“”(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颍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用自已的话回答)。

(4分)答案:(四)11.(1)年幼(2)所以12.B13.地多桃花林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文言断句题(含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文言断句题(含解析)

选择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

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

将命者告主人。

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

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选自《后汉书·蔡邕列传第五十下》,有删改)A.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B.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C.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D.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馀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A.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B.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C.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D.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

九年级语文乞不用赃吏

九年级语文乞不用赃吏
乞 不 用 赃 吏
( ) 宋 包 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 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 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 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 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 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 知天长县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最初考中 进土,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 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 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 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 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以后,他的父母亲 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 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 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 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
横贷全其生 推恩除其衅
一 赃官 泛滥 犯
赃 推 恩
犯 赃
二 治 理 办 法
先 朝 令 典 固 可 遵 行
效果
两汉贪官受罚,禁锢子孙 太宗责罚贪残,慎重名器
依条施行,更不录用
勉励自己,有所畏惧
粉嫩公主酒酿蛋 /xjjj/yhbx/11166173/20160302/21654464.html 炨茽爿
17放令逐便:放了他们,听任他们 随便。 18责:处罚;贪残:贪污腐败(的 人);慎:慎重;名器:表示等级 的称号和车服仪制等,译为官爵礼 制。 19劝:勉励自己,努力。 20惧:恐惧害怕。
突 出 危 害 腐 败 严 重 无 所 顾 忌
廉 贪 对 举 直 笔 挥 写 一 纸 空 文
廉者,民之表也 贪者,民之贼也 赃污擿发 无日无之
拯性峭③直,恶吏苛刻,务 敦厚,而未曾不推以忠恕也。与 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 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曾 曰:“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 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④ 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包拯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包拯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

最初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建昌县的知县。

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他辞去官职,得到了监和州税的职位。

然而,父母又不愿意他离开,于是包拯辞去了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仍然徘徊犹豫、不忍离去,乡里的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他。

经过一段时间,包拯才接受了调动,担任了天长县的知县。

在天长县任职期间,有一名盗贼割了别人家牛的舌头,牛的主人前来告状。

包拯对他说:“你只管回家去,把牛杀了卖了。

”不久,又有人来告发有人私自杀牛,包拯反问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告发别人?”盗贼听后,又吃惊又佩服。

后来,包拯被调任端州知州,升为殿中丞。

端州盛产砚台,前任知州为了贿赂权贵,常常以数十倍的价格征收砚台。

包拯命令工匠只制作足够的砚台以供贡品,任期届满时,他没有带一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时,契丹的官员对他说:“雄州新开便门,你这是想引诱我们叛逃的人,挑拨边疆事务吗?”包拯回答道:“涿州也曾开过门,挑拨边疆事务何必开便门呢?”对方无言以对。

包拯被召回朝廷,担任开封府权知府,后来又升任右司郎中。

他在朝廷中刚毅正直,使得贵族和宦官都对他敬畏有加,听到他的名字的人都感到恐惧。

人们把他比作黄河的水一样清澈。

即使是儿童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字,称呼他为“包待制”。

京城的人们说:“没有贿赂,有阎罗包老。

”按照旧制,诉讼不得直接到庭下。

包拯开放正门,让人们可以直接陈述事实,官吏不敢欺骗。

包拯性格刚直,厌恶官吏苛刻,注重厚道,虽然非常痛恨恶行,但从未不推以忠恕。

他与人交往不苟合,不虚伪地讨好他人,平时没有私书,因此朋友、亲党都与他断绝关系。

尽管地位高贵,但他的衣服、用具、饮食都与布衣时代一样。

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如有贪污者,不得放归本家,死后不得葬于大墓中。

若不遵从我的意愿,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拯的一生充满了正义和正直,他的事迹和品质被后人传颂。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清官的形象,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官员。

《包拯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附译文

《包拯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附译文

《包拯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附译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起初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任知建昌县。

由于父母年迈,辞不就职。

后获得监管和州税的职务,但父母仍不愿他外出,包拯遂辞去官职回乡奉养。

数年后,父母相继去世。

包拯在家完成了丧葬仪式,仍徘徊不忍离去,乡里老人多次劝慰。

久而久之,他赴任知天长县。

随后,他被拜为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为监察御史。

当时张尧佐任节度使和宣徽使,张择行和唐介与包拯共同讨论国事,言辞切中要害。

包拯还曾建议说:“国家每年向契丹朝贡,这并非御敌之策。

应当练兵选将,务实边防。

”他还请求恢复门下封驳之制,废除贪赃吏员,选拔廉洁的守宰,实行考试补录子弟的制度。

当时各地转运使多以苛刻的态度劾奏官吏,务求表现自己的高尚,以致吏员不安,包拯于是请求罢免按察使。

后调任知端州,又迁殿中丞。

端州产砚石,前任守臣因贡赋而大量剥削,以数十倍的价格馈赠权贵;包拯命令制砚者只供应足够的数量。

任满后,他未带走一块砚石。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任京东转运使,改任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调任陕西,又调河北,最后入任三司户部副使。

秦陇地区需要大量造船材木,他下令课税,但又奏请免除;又有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数额巨大,他也全部奏请免除。

契丹聚集军队逼近边境,边郡略有警惕,命包拯前往河北调发军粮。

包拯说:“漳河沃壤,人民无法耕种,请将刑、洛、赵三州的牧马地五万五千顷全部归还给农民。

”从之。

解州盐法苛扰百姓,包拯前往视察,请求全面开放商贸。

后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多次论斥权贵大臣,请求罢免一切内部恩宠。

又列举唐魏郑公三篇奏疏,希望置于座右,作为鉴戒。

又上言天子应当明察聪听,分辨党羽,珍惜人才,不执先入之见,共七条建议;请求去除刻薄,抑制侥幸,正明刑禁,警戒兴作,禁止妖妄。

朝廷多有采纳。

包拯为人刚正不阿,贵戚宦官对他敛手,凡闻其名者无不生畏。

中官和势力集团修建园林别墅,侵占良民河道,以致河道阻塞,适逢京师大水,包拯遂全部拆毁。

有人持地券自称有增加面积的伪造行为,他都严格审查并劾奏。

包拯渡漳水文言文翻译

包拯渡漳水文言文翻译

包拯渡漳水文言文翻译包拯渡漳水文言文翻译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包拯渡漳水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注释】①第:只管。

②鬻(yù):卖。

③茔(yíng):墓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1.B【解析】“遗”应解释为“馈赠”。

2.(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落实“惮”的意思)(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大意正确,落实“辞色”的意思)3.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官清廉、为民作主;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

《包拯传》文言文加翻译

《包拯传》文言文加翻译

《包拯传》文言文加翻译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以下是《包拯传》文言文加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

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

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

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

2019年上海杨浦初三一模语文卷(及答案)

2019年上海杨浦初三一模语文卷(及答案)

2019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卷及答案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9年1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5、其余则熙熙而乐。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本首词中,作者用了“”“遣冯唐”“”三个典故。

(2分)7、下列对本首词中“狂”内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狂”在外在。

身着锦帽貂裘,手中左牵黄犬,右擎苍鹰。

B.“狂”在行为。

率千骑“卷平冈”,“亲射虎”“射天狼”。

C.“狂”在姿态。

尽兴“酒酣”,“胸胆开张”,不惧鬓霜。

D.“狂”在志向。

期盼着朝廷“遣冯唐”,早日能报效国家。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8、本文作者是时期着名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_。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10、联系全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中“异”的具体内容是。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包拯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的阅读附答案
(二)细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小题。

(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苦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主妇,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刻薄,务敦厚,虽甚嫉恶,而何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忘我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3分)
⑴第归,杀而鬻之()⑵与人不苟合()⑶闻者皆惮之( )
⑷陈曲直()⑸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⑹非吾子若孙也( )
2.文末划线句子说明了包拯怎么的欲望?(1分)
答:
3.用波浪线划出侧面描述的句子。

(2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6分)
⑴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译:
⑵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译:
⑶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译:
参考答案:
(二)11.⑴卖⑵随便、随便⑶害怕⑷是非⑸不久⑹和12.告诫子孙为官要清正廉洁。

13.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14.⑴(你)为何割了他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⑵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

⑶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