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细胞学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应抽取骨髓少量制成薄片。采用骨髓小粒丰富、制片厚薄均匀的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后,于显微镜下检查细胞质和量的变化。[试剂]
1)瑞氏染色液:瑞氏染粉18,置洁净干操的研钵内,加甘油3.5ml,研磨片刻,
使瑞氏染粉充分溶解,加甲醇约50ml,继续研磨片刻后,收集上层染液;残余部分再加甲醇50ml研磨:再收集上层染液,重复几次后,用甲醇冲洗研钵,倒入同一瓶内,最后加甲醇至500mi。开始几周应经常振摇染色液。染色液存放的时间越长,染色效果也越佳。此外,研磨时染粉内应先加甘油,、以免染粉在研磨过程中结成块,更易溶解。染粉未经研磨配成的染液不宜用作骨髓片染色。
2)姬姆萨浓缩染液:将姬姆萨染粉3.8g放入纯甘油250ml中,置60℃水浴2
小时,溶解后力口60℃预热的甲醇250m1混匀,于室温、棕色瓶内保存,配后数天即可使用,可长期保存。
3)pH6.5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1.5g,磷酸氢二钠1.0g、加蒸馏水到
5000ml。最后纠正pH6.5。
4)姬姆萨稀释液:取姬姆萨溶液50m1,加pH6.5磷酸盐缓冲液到500ml,混
匀。此液为姬姆萨应用液,可直接作涂片复染用。作瑞氏稀释液时,取此液10一20mL加蒸馏水至100ml,混匀即可。
[操作]
1.骨髓取材:
取材部位有胸骨、棘突、髂骨前嵴或后嵴等。两岁以内小孩最好用胫骨,成人常取髂后上棘,此部位穿刺方便,病人也易接受.穿刺前要求严格
消毒,杜绝细菌感染,除穿刺室紫外线消毒和皮肤消毒外,还应注意穿
刺包和手套消毒时间有否过期。戴手套要熟练,避免手套接触来消毒物
品。穿刺针进入髓腔时常有脱空感,吸取前针筒内应留有1m1左右的空
隙,否则髓液很快进入针筒空隙而无法取出。针筒内若有水份也要用消
毒纱布擦干,以免溶解细胞。吸液量一般控制在0.2m1左右。因吸量过
多,易被外周血稀释。部分病人干抽或吸出量太少时,不要将针头立即
拔出,可边抽边调节针头深浅,或边抽边缓慢外移针头,最后将针头内
可能残留的髓液尽量推出、制片,以减少病人痛苦。
2.涂片:
选两块小粒较多、厚薄均匀的骨髓片,自然干燥后在较厚的头端髓膜上
写上病人姓名、日期及“BM”标记。加瑞氏染色液8—12滴,用吸球吹
吸并使其布满整张涂片,约半分钟后,加姬姆萨稀释液5-10滴,再用吸
球吹吸气,使两液充分混匀,若有金黄色油膜出现,染色效果更佳。染
色时间一般为10一20分钟,夏天可缩短些、冬天则可延长些。冲洗时
应乎放玻片让流水缓慢冲洗。另外,因手拿玻片处可能会有染料残留,
应更换手拿位置再予冲洗。染色太淡的涂片,可用姬姆萨稀释液复染3 分
钟;着色太深时,可用瑞氏染液滴加于涂片上。立即冲洗即可。各实验
室最好能摸索出自己的染色经验,尽量做到一次性染色成功。没有姬姆
萨染液的单位,可用蒸馏水加少量天青(或美蓝)代替,但染色效果没有
前者好。染好的涂片要自然干燥,切忌加热烘干,否则细胞退色而影响
观察。
3.染色
选两块小粒较多、厚薄均匀的骨髓片,自然干燥后在较厚的头端髓膜上
写上病人姓名、日期及“BM”标记。加瑞氏染色液8—12滴,用吸球吹
吸并使其布满整张涂片,约半分钟后,加姬姆萨稀释液5-10滴,再用吸
球吹吸气,使两液充分混匀,若有金黄色油膜出现,染色效果更佳。染
色时间一般为10一20分钟,夏天可缩短些、冬天则可延长些。冲洗时
应乎放玻片让流水缓慢冲洗。另外,因手拿玻片处可能会有染料残留,
应更换手拿位置再予冲洗。染色太淡的涂片,可用姬姆萨稀释液复染3
分钟;着色太深时,可用瑞氏
染液滴加于涂片上。立即冲洗即可。各实验室最好能摸索出自己的染色
经验,尽量做到一次性染色成功。没有姬姆萨染液的单位,可用蒸馏水
加少量天青(或美蓝)代替,但染色效果没有前者好。染好的涂片要自然
干燥,切忌加热烘干,否则细胞退色而影响观察。
[分析要点]
(1)骨髓片观察的内容:
1)肉眼观察涂片有无骨髓小粒、脂肪滴制片、染色是否良好。
2)低倍镜下观察骨髓增生情况(主要分为5级),标本有否稀释,并计
数全片的巨核细胞,了解有无特殊异常细胞。
3)高倍镜下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及巨核细胞分类计数(一般被分类的巨
核细胞应不少于25个),并进一步观察低倍镜下看到的可疑细胞。
4)油镜下明确在低、高倍镜发现的异常或可疑细胞的性质,并作骨髓
细胞分类和全面的细胞形态分析。
骨髓细胞分类计数的正常范围较难制定。因为分析骨髓像是以骨髓细胞变化为基础,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血像的综合性分析,不能只以单一的比例作为是否正常的标准。另外,个体差异、穿刺是否成功和分类部位等,都会影响细胞分类的结果。
(2)正常骨髓主要指标及其分类原则:
1.正常骨髓像主要指标:
(1) 骨髓增生程度呈增生活跃。
(2) 有核细胞量中等,小粒内细胞较丰富。
(3) 涂片无脂肪滴,或在中老年者见少量脂肪滴。
(4) 粒、红细胞比例约2—4:1,粒细胞可占50%,淋巴细胞约占20%(小儿可高达40%),单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一般<3%。
(5) 巨核细胞在1.5×3cm2涂片上可找到20—100只。若小于20只,排除因标本稀释原因外,可结合临床考虑巨核细胞减少。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应不
少于总巨核细胞的1/3,成按血小板易见到。
(6)
嗜酸性粒细胞小于5%。嗜碱性粒细胞<1%。 (7) 原始细胞中,原故细胞和原红细胞均小于2%。
(8) 偶尔可见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组织嗜酸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
2.观察骨照片应注意的事项:
(1) 对介于上、下两阶段的同一系细胞,应按划下不划上的原则分类。对分类曲线出现不明原因的畸形分布时,介于上、下阶段的细胞可适当调整其阶
段性;
(2) 一般病人的骨髓片中,偶见或为疑似的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小儿除外)及原始浆细胞,可不作报告或归于原始粒细胞中,以减少分类出现的
混乱。
(3) 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不应少于200个,否则分类误差太大,较难反映细胞的其实分布情况。
(4) 书写报告时要对粒、红、巨三系细胞比例、形态变化分别描写,有特殊变
化的情况,尤其对临床诊治有价值的细胞应另加说明。骨髓报告的结论应结合临床和其他实验室检验加以考虑,对尚不明确的结果只须描写看到的内容,不要任意下结论。
(5) 骨髓片若出现下列情况,则提示标本全部或部分稀释。
① 无骨髓小粒或有少量骨髓小粒,小粒内细胞丰富,但涂片有核细胞量减少。
② 外周血中血小板量正常或增多,但涂片巨核细胞量减少。
③ 成熟阶段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有核细胞量却减少。
(6) 当怀疑骨髓有转移性肿瘤时,不管涂片是否稀释,应看完所有涂片,尤其要注意涂片的头尾及两侧部位,是否有成堆排列的肿擅细胞。
常见血液病骨髓像诊断要点:
1)缺铁性贫血(IDA):
成熟红细胞体积偏小,幼红细胞呈现核固缩和胞浆量少及着色偏蓝等核老、浆幼的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外铁明性,含内铁细胞减少。此类贫血最常见,临床上常有胃病、痔疮和月经多等病史。
2)巨幼细胞性贫血(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