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合集下载

仿真实验-G-M计数管特性研究

仿真实验-G-M计数管特性研究

实验十五 G-M计数管特性的研究测量核辐射的仪器称为核辐射探测器,G-M计数管是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简称,它是结构简单而又经济实用的核辐射探测器。

核辐射探测器有多种类型,如按功能分有用作测量粒子数目的计数器型,能分辨粒子能量的能谱仪型,能显示粒子运动路径的径迹型等。

若按工作物质分,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等探测器。

本实验中测量用的G-M计数管属于气体计数器型的核辐射探测器,其工作物质是气体,其功能是记录射线粒子的数目,但不能区别粒子能量。

G-M计数管有易于加工,输出信号幅度大,配套仪器简单等优点,在放射性测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核物理实验教学中更是不可缺少的探测器。

【实验目的】1. 掌握G-M计数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研究G-M计数管的主要特性。

3. 学习有关使用放射源的安全操作规则。

【实验原理】1.G-M计数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G-M计数管如图1所示,通常为一密封并抽真空的玻璃管,中央是一根细金属丝作为阳极,玻璃管内壁涂以导电材料薄膜或另装一金属圆筒作为阴极构成真空二极管。

同时充有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和少量猝灭气体,一般二者充气分压比例是9:1。

G-M计数管有很多类型,按结构形状区分有圆柱形和钟罩形等;按探测对象分类有β、γ或兼测βγ型计数管;按所充猝灭气体种类不同分,有卤素管,其猝灭气体为Br2,Cl2等,如果用乙醇或乙醚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猝灭气体,称为有机计数管。

图1 G-M计数管当计数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加有适当的工作电压时,管内形成柱形对称电场。

如有带电粒子进入管内,由于粒子与管内惰性气体原子的电子之间的库仑作用,可使气体电离(或激发),形成正、负离子对(负离子即为电子),这种电离称为初级电离。

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离子分别向各自相反的电级运动,但正离子向阴极运动的速度比电子向阳极运动的速度慢得多。

在电子向阳极运动过程中不断被电场加速,又会和原子碰撞而再次引起气体电离,称为次级电离。

由于不断的电离过程使电子数目急剧增加,形成自激雪崩放电现象。

盖革计数器

盖革计数器

实验一G-M计数管特性实验人:*** 合作人:*** 实验时间:2012/04/02【实验目的】1、了解G-M计数器的基本性能2、掌握G-M计数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一、G-M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G-M计数器是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气体探测器之一,它主要用来测量γ射线和β射线的强度,也可以用来测量α射线和X射线。

1、气体探测器中收集的电离离子对数和和外电压的关系曲线图 1 电离离子对数和和外电压的关系曲线G-M区:当气体放大系数M足够大时,电子雪崩持续发展成自激放电,此时增值的离子对总数与原电离无关。

G-M计数器是工作于G-M区的计数器。

2、G-M计数器的优点:(1)灵敏度高;(2)脉冲幅度大;(3)稳定性高;(4)计数器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可按探测粒子的类型和测量的要求在较大范围内变动;(5)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3、G-M计数器工作原理:α、β等粒子进入计数管,与管内惰性气体分子碰撞而引起后者电离; 电离产生的电子在强电场下获大动能向正极运动; 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再与工作气体的分子碰撞而导致新的电离(经过多次碰撞电离)正负离子迅速增值尤其在阳极附近的空间电场最强,次级电子急剧倍增,从而引起沿整条粒子轨线的“电子雪崩”现象,在阳极上便发生放电而产生一个电流脉冲输出。

钟罩形G-M计数器。

主要用于α和β放射性的测量。

由于α和β射线的穿透力差,必须经过特殊的入射图2计数管窗射入计数管才能被探测到。

阳极丝一端固定,另一端不固定,点上一个小玻璃珠,以避免尖端放电,也避免抽气时刺破云母窗。

图 3 G-M计数器的输出脉冲波形G-M计数器的输出脉冲波形如上图3所示。

G-M计数器的输出脉冲由放电后增值的电子和正离子的运动形成的,主要是正离子脉冲的贡献。

其波形与正比计数器的输出脉冲波形类似。

4、计数管的死时间和恢复时间。

死时间(tD):入射粒子进入计数管引起放电后,形成正离子鞘,使阳极周围的电场削弱,终止了放电。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一.实验目的1. 掌握G-M计数器的工作基础,测定其有关特性,学会使用。

2. 以G-M计数器为测试设备,验证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3. 学会使用放射性测量结果的误差表示法,学会多次测量结果的误差计算及测试时间的选择。

二.实验仪器盖革--弥勒计数器、放射源、铅室、定标器三.实验原理1. G-M计数器的工作原理G-M计数管有各种不同的结构,本实验选用长圆柱形γ计数管,它们都由圆筒状的阴极和装在轴线上的阳极丝共同密封在玻璃管内组成。

管内充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氩居多)和少量猝灭气体(为了使一个放射性粒子引起放电后只记一次)。

计数管工作时,在计数管阳极加上直流高压,则在计数管的阳极和阴极(接地)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

射线进入管内,与管壁或气体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管内气体电离,所产生的负离子(实际上即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向阳极移动,在到达阳极之前与气体分子发生多次碰撞,打出很多次级电子,这些次级电子也在电场加速下向阳极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与气体分子发生多次碰撞,打出更多次级电子,这样就引起了“雪崩”放电。

在“雪崩”过程中,由于受激原子的退激和正负离子复合产生的光子被猝灭分子吸收。

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正离子质量大,运动速度慢,电子到达阳极后,阳极周围形成一层“正离子鞘”,阳极附近的电场随“正离子鞘”的形成而减弱,以致新电子无法增值,放电便终止了。

计数管可看做一个电容器,放电前加了高压,于是在两极上就带有了一定量的电荷,放电过程中在阳极得到一个负电压脉冲。

负脉冲的幅度与电源电压以及电阻R的大小有关,电压高则负脉冲的幅度高;电阻大,脉冲的宽度较大,幅度也较高。

2. G-M计数器的特性1)坪特性——包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当射入计数管的粒子数目不变时,改变计数管两极间所加电压值,发现定标器计得的计数率(单位时间内计数)是变化的,曲线中间有一段平坦的部分,所以称其为“坪特性曲线”。

在强度不变的放射源照射下,G-M管的计数率n 随外加电压变化的曲线即坪曲线如图所示。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1.计数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连续放电? 出现连续放电时怎徉处理? 如何延长计数管的使用寿命?当电场强度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放大后的次级离子数足够多,电离电荷所产生的电场抵消一部分外加电场,即所谓空间电荷效应,这时气体放大系数不是恒定的,而与原电离有关。

区域Ⅴ为G-M 区,进入该区后,离子倍增更加猛烈,空间电荷效应越来越强,此时电离电流强度不再与原电离有关,反映在曲线上是α和β两根曲线重合,并且随电压的变化较小。

工作在该区的气体探测器是G-M 计数管。

当工作电压超过2V 继续升高时,计数率将急剧上升,这时计数管已进入“连续放电区”。

计数管经过一次连续放电,就会使猝熄气体大量分解。

使用时,要小心避免发生连续放电。

升高电压时,应该特别注意其计数情况,如发现计数率剧增,要立刻降低电压!计数管每计数一次,就有部分猝熄气体分子被分解(每次约1010个),从而失去猝熄作用,所以G-M 计数管有一定的寿命。

在正常条件下,有机管约为891010次计数。

卤素气体分解后有可能重新复合,因此尽管含量少,但计数寿命可达9101010次计数。

G-M 计数管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

温度太低时,部分猝熄气体会凝聚,使猝熄作用减弱,坪长缩短直至完全丧失猝熄能力而连续放电。

一般有机管的工作温度约为0~40℃,卤素管约为-10~50℃。

2.G-M 计数管的计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否用它来测量能量和区分射线种类?与坪曲线、分辨时间、探测效率和寿命等因素有关。

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不论射线在计数管内打出多少正负离子对,最后形成的正离子鞘总是一样的。

因此,G-M 计数管不能区分不同种类,不同能量的粒子,只要射入的粒子引起电离,就可以被记录。

3.分辨时间的存在对计数有什么影响? 能否克服? 如何用示波器来测量分辨时间? 一般情况下,G-M 计数管的分辨时间在100μs ~400μs 之间。

由于分辨时间较长,故G-M 计数管不能进行快速计数。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实验报告.doc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实验报告.doc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盖革-弥勒计数器是气体探测器的一种,用來测定射线强度,既单位时间的粒子个数。

近年 来,随着闪烁探测器及半导体探测器的发展,其重耍性有所下降,但由于它的没备简单,使 用方便,在有关的放射性测撒屮仍在广泛使用。

一、 实验目的掌握G-M 计数器的工作难础,测定其有关特性,学会使用;以G-M 计数器米测试设备,验 证核袞变的统计规律;学会使川放射性测3结果的误差表示法,学会多次测呈结果的误差计 算及测试吋间的选择。

二、 实验原理1、G-M 计数器原理:G-M 计数器是利用射线使计数管内的丁.作气体电离,然后收集产生的电荷来记录射线的 探测器。

玻璃管内冇糾筒状阴极,在明极对称轴上.装冇丝状阳极。

先将管内抽成真空,冉充入一定s 的惰性气体和少量猝灭气体(卤素或奋机物)在G-M 计数管两级加上电压,没其阳极半 径为a ,阴极半径为b ,阳极与叨极间的电压为U ,则沿着管径向位置为r 处的电场强度 为 ,可见随着r 减小,电场强度增大,且阳极附近急剧增大。

2、脉冲原理(丨)当射线进入G-M 管中使得管中气体电离后,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管内电场的作川下分 别14阴极和阳极移动。

在阳极附近强人的电场作川K,电子获得强人的动能以至于将阳极附 近的气体电离。

经过多次碰撞,殃及附近的电子急剧增多,形成了 “雪劢电子”;在这些碰 撞中会产生大S 的紫外线光了,这些光了能进一步的产生第二波的“雪崩”效应,增加电了。

这个电子不断培加的过程称为气体放大。

(2) 雪崩过程发屮在殃及附近,加上电子的质量远远小于阳离子的质量,速度比阳离子快, W 此电子很快被阳极吸收,在管内留下一个被大量HI 离子构成的叩离子鞘包围着的叩极。

正 离子鞘将随着电离的发生逐渐增厚,由于正离子鞘的作用,阳极附近的电场将随之减小,以 致新电子无法增殖,即电场强度不足以引发雪崩效应,雪崩效座停止,正离子鞘停止生成, 放电便终止了,何候,正离子鞘在屯场的作用下慢慢移向阴极,最后到达阴极被中和,阳极 附近的电场也随之恢复,使得与G-M 串联的电阻记录下一个电压脉冲。

盖革—弥勒计数器和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弥勒计数器和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分辨时间的测量
假设测得计数率m,分辨时间为τ,则单位时间内有mτ 时间要产生漏记。若实际的计数率为n,则单位时间内的 漏记数为nmτ
n-m=nmτ
修正后的计数率公式 :n=m/(1-mτ)
双源法测量分辨时间
• nA=mA/(1-ma τ) • nB=mB/(1-mB τ) • Nab=nA+nB=mAB/(1-mAB τ) • τ =(mA+mB-mAB)/2mAmB
fj :每个分组区间中实际观测到的次数 fj’:每个分组区间中按理论分布应有的出现次数
• 算出随机变数x2所取的值大于某个预定值x21- α的概率P(x2>x21- α), 令此概率为α
• 在检验时,先设定一个小概率α,称为显著性水平,一般设为0.10,可 从表中找到对应的x21- α
• 自由度v=r-s-1 • 若x2<x21- α,则小概率事件未发生,认为此组数据服从泊松分布
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在t时间内平均衰变的原子核的数目:m=N(1-e-λt)
每个核在t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为1-e-λt,不发生衰变 的几率为e-λt
在t时间内,在N个原子核中有n个核发生衰变的几率为
p(n)=CNn(1-e-λt)n(e-λt)N-n
当N很大且λt<<1时,二项式分布简化为泊松分布
射粒子的数目
所产生的负离子在电场 加速下向阳极运动
负离子与气体分子发生 碰撞打出更多的次级电
子,引起了“雪崩放 电”,在阳极上便得到
一个负的电压脉冲
为了使一个辐射粒子 引起放电后只计一次 数,在计数管内加入 少量猝灭的气体,用 来猝灭正离子鞘和电 离产生的离子增殖。
电流I与计数率的关系
图(1)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 验 报告课程名称 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项目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专业班级 10物师 姓名 李福潘 学号 2010284113 仪器组号指导教师 李斌老师 成绩 日期 2013年4月8日星期一 一.实验目的(1)了解盖革—米勒计数管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学会如何测量其特性参数及确定管子的工作电压;(3)掌握测量物质吸收系数的方法,并验证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二 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包括G-M 计数管、计数管探头、自动定标器、铝吸收片和β放射源。

计数管探头是一个前置放大器,用于将计数管产生的脉冲进行放大。

自动定标器已集高、低压电源和定标器为一体,计数管所需高压便由自动定标器提供。

三.实验原理计数管可看成是一个电容,雪崩放电前加有高压,因而在两极上有一定量的电荷存在,放电后电子中和了阳极上一部分电荷,使阳极电位降低。

随着正离子向阴极运动,高压电源便通过电阻 R 向计数管充电,使阳极电位恢复,在阳极上就得到一个负的电压脉冲。

因此,一次雪崩放电就得到一个脉冲,即一个入射粒子入射只形成一个脉冲,脉冲幅度的大小由高压电源电压和电阻R 决定,与入射粒子的能量和带电量无关。

2、G-M 管的特性(1) 坪曲线。

在强度不变的放射源照射下,G-M 管的计数率n 随外加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由于该曲线存在一段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化较小的区间即坪区,因此把它叫做坪曲线。

坪曲线的主要参数有起始电压、坪长和坪斜。

起始电压即计数管开始放电时的外加电压,图中用0V 表示。

坪长即坪区的长度,图中为21V V 和之差。

坪斜即坪区的坡度,通常用坪区内电压每增加l00V 时计数率增长的百分比表示:42112211012n n T n n V V -=⨯+-()(V ) [单位:%/(l00V)], (1) 式中T 表示坪斜,1n ,2n 分别对应于1V 和2V 时的计数率。

实验报告内容: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型号,参数,编号) 三.实验原理(原理文字叙述和公式,原理图)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 七,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误差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问题的讨论) 八,思考题坪曲线是衡量G-M 管性能的重要指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测量,以鉴别计数管的质量并确定工作电压。

实验三盖革米勒计数管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统计规律

实验三盖革米勒计数管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统计规律

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实验项目:实验三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学生姓名:马晓娇学号:20131050137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 2013 级天文菁英班专业指导老师:何俊试验时间:2015 年11月 13 日 13 时 00 分至 18 时 00 分实验地点:物理科学技术学院实验类型:教学 (演示□验证□综合□设计□) 学生科研□课外开放□测试□其它□一、实验目的:(1)了解盖革—米勒计数管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学会如何测量其特性参数及确定管子的工作电压;(3)掌握测量物质吸收系数的方法,并验证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二、实验原理(一)G-M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G-M管的结构类型很多,最常见的有圆柱形和钟罩形两种,它们都是由同轴圆柱形电极构成。

测量时,根据射线的性质和测量环境来确定选择哪种类型的管子。

对于α和β等穿透力弱的射线,用薄窗的管子来探测;对于穿透力较强的γ射线,一般可用圆柱型计数管。

G-M管工作时,阳极上的直流高压由高压电源供给,于是在计数管内形成一个柱状对称电场。

带电粒子进入计数管,与管内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使气体分子电离,即初电离(粒子不能直接使气体分子电离,但它在阴极上打出的光电子可使气体分子发生电离)。

初电离产生的电子在电场的加速下向阳极运动,同时获得能量。

当能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又可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新的离子对,这些新离子对中的电子又在电场中被加速再次发生电离碰撞而产生更多的离子对。

由于阳极附近很小区域内电场最强,故此区间内发生电离碰撞几率最大,从而倍增出大量的电子和正离子,这个现象称为雪崩。

雪崩产生的大量电子很快被阳极收集,而正离子由于质量大、运动速度慢,便在阳极周围形成一层“正离子鞘”,阳极附近的电场随着正离子鞘的形成而逐渐减弱,使雪崩放电停止。

此后,正离子鞘在电场作用下慢慢移向阴极,由于途中电场越来越弱,只能与低电离电位的猝灭气体交换电荷,之后被中和,使正离子在阴极上打不出电子,从而避免了再次雪崩。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盖革一米勒计数管是一种用于测量放射性物质活度的仪器。

其特性与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密切相关。

下面将详细介绍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是由法国物理学家盖革和德国物理学家米勒在1913年发明的。

它是一种形如圆柱的金属壳,在其中装有一个压低的臭氧气体。

在管壳的中心沿着一条垂直的轴线上插入一个细管,细管两端开口。

当放射性粒子通过细管时,会将小部分气体离子化。

气体离子受电场作用,向电极移动,产生电流。

电流被放大并记录,由此可测出放射性物质的活度。

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工作原理基于放射性衰变的特性。

放射性元素会自行衰变,释放出粒子或辐射能。

放射性衰变的过程是随机的,不可预测。

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数量是随机的,服从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是一种描述随机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函数。

它与时间和平均事件发生率有关。

具体来说,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平均速率称为活度(单位为贝克勒尔),而发生k次衰变的概率可以用泊松分布的公式P(k)来表示:P(k) = (λt)^ke^(-λt)/k!其中,λ是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次数,t是时间,k是具体的发生次数。

泊松分布的均值和方差都等于λt。

由于放射性衰变是随机的,所以盖革一米勒计数管测量的结果也是有误差的。

这个误差可以用统计分析来描述。

假设在一连续多个独立的时间间隔内,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平均速率始终不变。

则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衰变次数服从泊松分布。

因此,如果测量n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的测量结果都可以采用泊松分布来描述。

这些结果的总和也是服从泊松分布的。

根据泊松分布的性质,其标准差为平均值的开方。

因此,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误差与时间间隔的开方成反比,即误差随时间间隔的增加而减小。

综上所述,盖革一米勒计数管的特性与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密切相关。

该仪器利用放射性元素的随机衰变来测量其活度,并根据泊松分布的特性来描述衰变次数的随机性和误差的大小。

利用盖革计数器测量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实验报告

利用盖革计数器测量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实验报告

所谓“雪崩”电子;在这些碰撞中会产生大量紫外线光子, 这些光子能够进一步地近代物理实验实验报告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同组者:****操作人员:*** .号. *******一.实验仪器:G-M 计数器,3粒子放射源,脉冲示波器。

二•实验原理:1. G-M 计数器原理:高压电源定量惰性气体和少量猝灭气体(卤素或有机物)在G-M 阳极半径为a ,阴极半径为b ,则沿着管径向位置为r 处的电场强度为E=V 。

见随着r 减小,电场强度增大,且在阳极附近急剧增大。

2. 脉冲原理:1. )当射线进入G-M 管中使得管中气体电离后,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管内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阴极和阳极移动。

在阳极附近强大的电场作用下,电子获得极大的动能定标器G-M 计数管玻璃管内有圆筒状阴极, 在阴极对称轴上装有丝状阳极。

先将管内抽成真空,再冲入一计数管两极加上电压/In(a/b)可以至于将阳极附近的气体电离。

经过多次碰撞,阳极附近的电子急剧增多,形成了产生第二波的“雪崩”效应,增加电子。

这个电子不断增多的过程成为气体放大。

2. )雪崩过程发生在阳极附近,加上电子的质量远远小于阳离子的质量,因此电子很快被阳极吸收,在管内留下一个由大量阳离子构成的阳离子鞘包围着阳极。

之减小,直到电场强度不足以引起雪崩效应, 这时雪崩效应停止, 阳离子鞘停止生成,G-M 管进入恢复过程。

在电场的作用下,正离子鞘缓慢地向阴极移动,阳极附近的电场也随之恢复,使得与 G-M 管串联的电阻记录下一个电压脉冲。

3.)当阳离子到达阴极时会再次打出光电子, 如果这些电子再次形成离子放电的话,一个入射粒子就将产生多个信号了。

为了避免再次形成雪崩效应, 使得一个入射粒子只产生一个信号,在管内加入少量的卤素气体来吸收这部分电子。

3. 脉冲特性:1. )坪曲线盖革计数器的计数率与电压有“坪”;在 VC 之后,计数率随着电压急速增大。

2. )电源电压越大,负脉冲幅度越大;串联电阻越大,脉冲宽度较宽,幅度也较大。

近代物理实验2-1盖革-米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统计规律

近代物理实验2-1盖革-米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统计规律

盖革-米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统计规律方啸(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天津 300071)【摘要】本文介绍了盖革-米勒计数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给出了核衰变的理论统计规律。

之后作者通过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测量了盖革-米勒计数管的坪特性,并验证了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关键字】盖革-米勒计数器计数管坪特性核衰变统计规律1.引言盖革-米勒计数器(G-M计数器)是一种气体电离探测器,由德国物理学家盖革(Hans Wilhelm Geiger,1882~1945)和米勒(E. Walther Muller,1905~1979)在1928年发明[1]。

G-M计数器与正比计数器类似,但所加的电压更高。

带电粒子射入气体,在离子增殖过程中,受激原子退激,发射紫外光子,这些光子射到阴极上产生光电子,光电子向阳极漂移,又引起离子增殖,于是在管中形成自激放电。

为了使之能够计数,计数器中充有有机气体或卤素蒸气,能吸收光子,起到猝灭作用。

盖革-米勒计数器优点是灵敏度高,脉冲幅度大,缺点是不能快速计数。

1908年,盖革按照卢瑟福( E.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的要求,设计制成了一台α粒子计数器。

卢瑟福和盖革利用这一计数器对α粒子进行了探测。

从1920年起,盖革和米勒对计数器作了许多改进,灵敏度得到很大提高,被称为盖革-米勒计数器,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第二个部分先介绍了G-M计数器的结构组成,阐述了其重要部件G-M 计数管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第三部分给出了核衰变的理论统计规律,并对测量误差做出了理论估计。

第四部分是实验的具体设计。

第五部分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实验成功测得了G-M计数管的坪特性,并验证了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2.G-M计数器图1 G-M计数器实验装置图G-M计数器由G-M计数管、高压电源和定标器三部分组成(如图1)。

G-M计数管按用途可分为γ计数管(常见圆管型)和β计数管(常见钟罩型)(如图2)。

近代物理实验-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特性测量

近代物理实验-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特性测量

近代物理实验——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特性测量一、实验简介盖革-米勒计数器是根据射线能使气体电离的性能制成的,是最常用的一种金属丝计数器。

两端用绝缘物质封闭的金属管内贮有低压气体,沿管的轴线装了金属丝,在金属丝和管壁之间用电池组产生一定的电压(比管内气体的击穿电压稍低),管内没有射线穿过时,气体不放电。

当某种射线的一个高速粒子进入管内时,能够使管内气体原子电离,释放出几个自由电子,并在电压的作用下飞向金属丝。

这些电子沿途又电离气体的其它原子,释放出更多的电子。

越来越多的电子再接连电离越来越多的气体原子,终于使管内气体成为导电体,在丝极与管壁之间产生迅速的气体放电现象。

从而有一个脉冲电流输入放大器,并有接于放大器输出端的计数器接受。

计数器自动地记录下每个粒子飞入管内时的放电,由此可检测出粒子的数目。

1937年盖革和物理学家席勒(Leo Szilard,1898-1964)用九个盖革-米勒计数器排成一个环形,测定了宇宙射线的角分布。

盖革-米勒计数器是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中不可缺少的探测器,至今仍然是实验室中敏锐的“眼睛”。

二、实验目的1.了解盖革米勒计数管的原理,结构及参数测量方法。

2.熟悉放射性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3.应用微机系统处理数据。

三、实验原理在GM计数管两极加几百伏电压,两极间形成柱对称电场。

当射线进入管内引起气体电离。

产生大量电子-正离子对。

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运动。

电子在向阳极运动过程中,与气体碰撞,产生新的电子-离子对,使阳极附近产生爆炸性增殖,同时,受激分子退激发或粒子复合产生光子。

光子在阴极打出光电子。

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新的雪崩。

由于电子漂移速度快,电子被阳极收集,而正离子滞留在阳极附近,形成正离子鞘导致雪崩停止。

正离子鞘向阴极运动。

当电压较小时,场强不足以引起雪崩,不能触发定标器。

定标器开始计数对应起始电压,随电压升高,计数率退速增大。

从A B V V - 引起全管放电。

B A V V - 为坪长。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

为提高探测效率采取的措施。
实验原理和相关名词
使用G-M计数器测量时,两极间形成柱状轴对称电场。射线进 入,引起气体电离,所产生电子就向阳极移动,在阳极附近与 气体分子发生打出次级电子的碰撞,电子同样向阳极移动。引 起“雪崩”放电。将产生大量紫外光光子,引起全管放电。大 量电子移动到阳极被中和。大量正离子由于质量大,移动缓慢, 在阳极附近形成正离子鞘。
坪坡度
定义为电压升高1伏计数率的相对增加量。
死时间,恢复时间,分辨时间
随着正离子鞘向阴极移动,阳极附近电场逐渐回复,假定t时间 运动到某处,使得阳极附近电场恢复到能引起雪崩放电程度,t 就称为死时间。 正离子鞘从该处运动到阴极的时间称为恢复时间。 如果在时间t以后出现脉冲,开始能被定标器记录下来,称为分 辨时间。
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 衰变的统计规律
内容摘要
1. 仪器介绍 2.实验原理 3.相关名词 4.实验内容 5.注意事项
仪器介绍
盖革弥勒计数器(G-M计数器)是射线气体探测器中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测量ß射线 和 γ射线的强度。
由G-M计数管,高压电源,定标器三部分组成。
高压电源为计数管提供工作电压,计数管在射线作用 下产生脉冲,定标器则来记录计数管输出的脉冲数。
注意事项
1.放射性射线对人体有危害,开始前一定要阅读实验关于使用放 射性源的规定,严格遵守。
2.计数器是低气压玻璃器件,易碎,防止碰撞,使用时工作电压 选取适当,严防出现连续放电现象。
高压电源
R
G-M计数管
前置放大 器
C
定标器
G-M计数器可分为ß计数管和γ计数管。
阴 极
阳极
γ计数管 阳极
云母 片
玻璃壳

盖革-米勒计数器简介

盖革-米勒计数器简介

盖革-米勒计数器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盖革-米勒计数器英文名称:Geiger-M黮ler counter;GM counter其他名称:盖革计数器盖革-米勒计数器一种专门探测电离辐射(α粒子、β粒子、γ射线)强度的记数仪器。

由充气的管或小室作探头,当向探头施加的电压达到一定范围时,射线在管内每电离产生一对离子,就能放大产生一个相同大小的电脉冲并被相连的电子装置所记录,由此测量得单位时间内的射线数。

英文Geiger-Müller counter介绍气体电离探测器。

是H.盖革和P.米勒在1928年发明的。

与正比计数器类似,但所加的电压更高。

带电粒子射入气体,在离子增殖过程中,受激原子退激,发射紫外光子,这些光子射到阴极上产生光电子,光电子向阳极漂移,又引起离子增殖,于是在管中形成自激放电。

为了使之能够计数,计数器中充有有机气体或卤素蒸气,能吸收光子,起到猝熄作用。

盖革-米勒计数器优点是灵敏度高,脉冲幅度大,缺点是不能快速计数。

1908年,德国物理学家盖革(Hans Wilhelm Geiger,1882-1945)(左图)按照卢瑟福(E.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的要求,设计制成了一台α粒子计数器。

卢瑟福和盖革利用这一计数器对α粒子进行了探测。

1909年盖革和马斯登(Ernest Marsden,1889-1970)在实验中发现α粒子碰在金箔上偶尔会发生极大角度的偏折。

卢瑟福对这个实验的各种参数作了详细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

从1920年起,盖革和德国物理学家米勒(E. Walther Muller,1905-1979)对计数器作了许多改进,灵敏度得到很大提高,被称为盖革-米勒计数器,应用十分广泛。

盖革-米勒计数器是根据射线能使气体电离的性能制成的,是最常用的一种金属丝计数器。

两端用绝缘物质封闭的金属管内贮有低压气体,沿管的轴线装了金属丝,在金属丝和管壁之间用电池组产生一定的电压(比管内气体的击穿电压稍低),管内没有射线穿过时,气体不放电。

核衰变与放射性技术的统计规律-推荐下载

核衰变与放射性技术的统计规律-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G-M计数器和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G-M计数器和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坪特性曲线
► 坪区仍有一定大小的坪坡度,这主要是由于
多次计数(即一个粒子引起两个以上的计数) 的增加和计数管灵敏体积的增大。 左图中拟合直线的 斜率为 (0.14±0.02)/V
分辨时间
► 当脉冲数较多时,会出现脉冲叠加的情况
► 一个脉冲出现后,如果在时间τ以后出现的脉
冲能被定标器记录下来,则τ成为分辨时间。
X光机工作电流-计数率关系
► 理论上计数率应当和X光机的工作电流时间的存在, 实际上X光机工作电流与计数率的关系为
Count (kI b) /[1 (kI b) * ]
X光机工作电流-计数率关系
可得分辨时间τ=(97±9)μs.
G-M计数管的坪特性
►在进入计数管的放射性粒子不变的情况
下,改变加在计数管电极上的电压,由
定标器记录相应的计数率可得到一曲线
图,此曲线称为G-M计数管的坪特性曲
线。
坪特性曲线
V0
V1
V2
V0 称为起 图线中较平的一段BC段称为坪区。 V V2 V1 称为坪长 始电压, V1 称为阈电压, 度。图中 V0 420V V1 440V V2 710V V 270V
G-M计数管性能的测量
殷申初 10300190020 指导教师 吴义政
实验仪器及工作原理
► G-M计数管
GM计数器工作时,高 压由高压电源经过电阻R加 到计数管的阳极上,于是 在计数管内产生一主状对 称的电场。辐射粒子使电 极间气体电离,生成的电 子和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 漂移,最后收到电极上并 形成计数。
坪特性曲线
► 电压低于 V0 时,脉冲幅度过小不能触发定标器计
数,计数率为零;V0 到 V1 区间内,只有一部分粒 子能触发定标器计数。电压超过 V1 后,放电进入 盖格区,此时只要产生一对离子就会引起全管放电, 此时增加电压只增加脉冲幅度而不增加脉冲个数, V2 所以计数率不变,形成坪区。电压超过 后,正离 子到达阴极打出次级电子再一次放电的几率大于1, 此时进入连续放电区,计数率随电压剧烈增加。 ► 坪特性曲线是衡量G-M计数管性能的重要标志,在 使用计数管时通常工作电压选在盖格区内。

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特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实验2-1 盖革-弥勒计数管的特 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实验背景
盖革的名字同一种在1913年发明的探测高能亚原
子粒子的仪器联系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盖革计数
器”。盖革计数器是一个装有气体的圆筒,上面加
有很高的电势,但是还没有高到能克服气体的电阻
将它击穿的地步。如果有一个高能亚原子粒子进入
圆筒,它将使其中气体的一个分子电离。新产生的
t t t 从这之后到正离子到达阴极的时间称为恢复时间,在恢复
时间内,粒子进入计数管所产生的脉冲幅度低于正常值. D R
D
因为任何电子线路总有一定的触发阈,脉冲幅度必须 超过触发阈时才能触动记录电路.因此,从第一个脉冲开 始到第二个脉冲的幅度恢复到触发阈的这段时间内,进入 计数管的粒子均无法记录下来,这段时间称为系统的分辨 时间.
3.次级电离 4.“电子雪崩” 5. 在阳极上便发生放电而产生一个电脉冲输出.
6.形成“正离子鞘”:使一个粒子入射只能引 起一次雪崩即只形成一个电脉冲
(三)、G-M计数管的性能:
1、坪曲线.在强度不变的放射源照射 下,G-M管的计数率n随外加电压变化 的曲线
起始电压V0,坪长即坪区的长度V2-V1, 坪斜即坪区的坡度T,通常用坪区内电
用高压电源提供G-M计数管的工作电压,计数管在射线作用下可以 产生电脉冲,而定标器则用来记录计数管所输出的脉冲数。
(二)、G-M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工作时,柱状对称电场.
2.初电离:带电粒子进入计数管,与管内气 体分子发生碰撞,使气体分子电离即初电离 (粒子不能直接使气体分子电离,但它在阴 极上打出的光电子可使气体分子发生电离)
五、思考题
六、注意事项:
1.放射性射线对人体有危害,开始实验前一定要阅读实 验室关于使用放射源的规定,并严格遵守; 2.计数管是低气压玻璃器件,易碎,要防止碰撞。使用 时工作电压要选取适当,严防出现连续放电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学家)
和γ射线的强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盖革-弥勒计数器(G-M计数 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2)学会测量盖革-弥勒计数器坪曲线 (3)掌握盖革-弥勒计数器工作电压的 选取及分辨时间的测量方法 (4)验证核衰变的统计规律,了解放 射性测量中统计误差的性质,掌握其 表示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G-M计数器简介: G-M计数器由G-M计数管,高压电源和定标器三部分组成
t t t 从这之后到正离子到达阴极的时间称为恢复时间,在恢复
时间内,粒子进入计数管所产生的脉冲幅度低于正常值. D R
D
因为任何电子线路总有一定的触发阈,脉冲幅度必须 超过触发阈时才能触动记录电路.因此,从第一个脉冲开 始到第二个脉冲的幅度恢复到触发阈的这段时间内,进入 计数管的粒子均无法记录下来,这段时间称为系统的分辨 时间.
压示每.T增加 100V时n计2 数 率n1增长的百分10比4 表
1 2
(n1

n2
)(V2
V1 )
[单位:%/(100V)]


2.死时间、恢复时间、分辨时间

入射粒子进入G-M管引起雪崩放电后在阳极周围形成的正 离子鞘削弱了阳极附近的电场,这时再有粒子进入也不 能引起放电,即没有脉冲输出,直到正离子鞘移出强场 区,场强恢复到刚刚可以重新引起放电的这段时间称为 死时间
3、双源法没分辨时间
由于分辨时间的存在,实测计数率m会小于真计数率n,需要进行修正
n m
1 m
双源法是利用两个独立源Ⅰ和Ⅱ,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量各个
源的计数率m1 、m2及源Ⅰ、Ⅱ同时存在的计数率m12, 若忽略本底,其真计 数率分别为
n1

m1
1 m1

n2

m2
1 m2

3.次级电离 4.“电子雪崩” 5. 在阳极上便发生放电而产生一个电脉冲输出.
6.形成“正离子鞘”:使一个粒子入射只能引 起一次雪崩即只形成一个电脉冲
(三)、G-M计数管的性能:
1、坪曲线.在强度不变的放射源照射 下,G-M管的计数率n随外加电压变化 的曲线
起始电压V0,坪长即坪区的长度V2-V1, 坪斜即坪区的坡度T,通常用坪区内电
这个离子以很高的能量向阴极运动,途中通过碰撞,
再使另外一些原子电离;这些电离的原子本身又开
始运动,再进一步电离其他原子。这就是说,圆筒
内的气体发生了一次“雪崩”电离过程。由于这个
过程,圆筒内的气体会通过一个瞬时电流,它可以
盖革(1882.9.30~ 被记录下来而发出一次咔嗒声。这种咔嗒声记录的 1945.9.24 德国物 就是粒子进入圆筒的事件。本实验中用来测量β射线
n12

m12
1 m12
由于实验条件完全相同, 则有
m12 m1 m2 1 m12 1 m1 1 m2
当 m12 1 将上式展开,略去高次项,即得
m1 m2 m12
2m1m2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内容
(一)测量G-M计数管的砰特性 (二)双源法没分辨时间 (三)验证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用高压电源提供G-M计数管的工作电压,计数管在射线作用下可以 产生电脉冲,而定标器则用来记录计数管所输出的脉冲数。
(二)、G-M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工作时,柱状对称电场.
2.初电离:带电粒子进入计数管,与管内气 体分子发生碰撞,使气体分子电离即初电离 (粒子不能直接使气体分子电离,但它在阴 极上打出的光电子可使气体分子发生电离)
实验2-1 盖革-弥勒计数管的特 性及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
实验背景
盖革的名字同一种在1913年发明的探测高能亚原
子粒子的仪器联系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盖革计数
器”。盖革计数器是一个装有气体的圆筒,上面加
有很高的电势,但是还没有高到能克服气体的电阻
将它击穿的地步。如果有一个高能亚原子粒子进入
圆筒,它将使其中气体的一个分子电离。新产生的
五、思考题
六、注意事项:
1.放射性射线对人体有危害,开始实验前一定要阅读实 验室关于使用放射源的规定,并严格遵守; 2.计数管是低气压玻璃器件,易碎,要防止碰撞。使用 时工作电压要选取适当,严防出现连续放电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