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问题,融合“教研训”——教师如何在“教研训”融合中自我成长与示范引领 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根据课标精神,重视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学习任务群为线索组织单元。
第一单元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文学阅读与写作(一)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二)
第二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四)
第三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二)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二)
第四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傅抱石《沁园春·长沙》
红烛/闻一多 *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 *致云雀/雪莱
框
表现力。
3 百合花/茹志鹃
写作
学写诗歌
架
*哦,香雪/铁凝
·
第 实用性阅
Leabharlann Baidu
劳动光荣
1.学会阅读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的新闻体裁,辨析 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 写人要关
读与交流 学习无私奉献、勇于创造的先进 和把握报道的立场,提升媒介素养;2.学会分析通讯
福奠
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基
对核心素养概念群的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编写思路透露的教育理念
1. 根据中央要求,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组织单元。
TEAM 遵循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要求,教材以新时代高中学生应
具有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作为隐性的精 神主线,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自然融合”的基本思路, 分解成若干人文主题,作为单元组合的重要依据,自然融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教师成长的阶段:
新手教师 熟手教师 骨干教师 卓越教师 教育家型教师
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新常态的判断 对新课标、新教材与核心素养的理解 对校本“教研训”深度融合的认识 对中考、高考变革趋势的及时把握 个人专业成长发力点和主路径的确定
超越 浸润
学习 式 节奏
均衡 时空 影响 慢下为终
漫
来身幸
自由
教育
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
注事例和
必二
事迹,倡导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 细节
修单
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 把握人物精神;3.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
“探界者”钟扬/叶雨婷
上元
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 点的方法;4.写人要关注典型事例和细节,写出人物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必修上册
青春激扬 劳动光荣 生命的诗意 我们的家园 乡土的中国 学习之道 自然情怀 语言家园
必修下册
中华文明之光 良知与悲悯 探索与发现
媒介素养 抱负与使命 观察与批判 不朽的红楼 责任与担当
新教材 新理念
2. 根据课标精神,重视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学习任务群为线索组织单元。
动观念。
的精神。
6 芣苢/《诗经·周南》
间。 “后喻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会比家长、
老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当学生对事物的感知 与教师所教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大胆或无情地 对教师的“教育”进行评价或批判。
必要的审视:
目标任务: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 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 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 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必修课程(8学分)
选择性必修(6学分)
选修(0-6学分)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1学分)、当代文化参与(0.5学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0.5学分) 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2)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2)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2)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一)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三)
第六单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五)
第七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三)
整本书阅读(二)
第八单元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一)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
学习任
立德树人
单元
语文素养
课文(或学习活动)
务群
主题指向
教
第 文学阅读
青春激扬
1.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材 与写作
一
树立伟大革命抱负,理解作者对 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2.感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总单 体元
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 受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学
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 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
未来。
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4.尝试诗歌写作,增强语言
文学阅读与写作(2.5)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0.5)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讨(2)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5)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0.5)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2)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1) 科学文化论著研习(1)
跨文化专题研讨(2)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2)
新教材 新理念
聚焦真问题,融合“教研训”
——教师如何在“教研训”融合中自我成长与示范引领
01
审视与聚焦:定位与定向
02
行动与策略:示范与引领
01
审视与聚焦:定位与定向
我是谁?
教师的职责与特点:
• 教育的内涵:树德立人; 立人先立己:
• 数千年中外知识积淀、文化习惯、道德规训 等(人类文明)复演;
• 求真、向善、修美也是一种沉重与艰难的过 程。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必要的审视:
•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为什么要审视生活?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审视
生活,人们才可以认识到真知识,从而拥有智 慧,而不断审视生活无疑是必经之路。
•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 代。” ——狄更斯《双城记》
必要的审视: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 “前喻文化”: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 “并喻文化”: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 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 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 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 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