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产品激增 多家信托陷兑付危机
12亿信托计划失败!长安信托遭集体诉讼...信托业兑付危机来了?
12亿信托计划失败!长安信托遭集体诉讼...信托业兑付危机来了?理财攻略记licaiba11月15日,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电控股”)起诉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信托”)信托合同纠纷一案,将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庭前证据交换。
经济导报记者独家获悉,华电控股是因4年前花2亿元购买的信托计划未能兑付,而将长安信托告上法庭的。
实际上,这已经是今年以来长安信托因同一个信托计划第三次被告上法庭了,而未能兑付的本金共计12亿元。
“今年8月开庭后,我们发现长安信托在项目管理的前、中、后期严重不尽责,风险控制形同虚设,比如未做尽职调查、擅自放弃保证金归集、采矿权抵押等,进而导致信托产品不能兑付,致使信托计划参与者产生巨大损失。
”购买了300万元信托计划的自然人宗继天(化名)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长安信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尽快赔偿信托计划参与者的损失。
未能兑付的长安3号宗继天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为了追求9.5%的年化收益,他在2013年购买了长安信托发行的这款“长安信托·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长安3号”)产品。
当时买的时候他还特地上网查了,发现长安信托也是国内排名靠前的机构,按照信托公司提供的材料,这款信托产品的风控措施也比较严格,宗继天认为还是比较放心的。
可让宗继天万万没想到的是,除了在2014年获得了一笔收益之外,长安信托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未兑付任何收益,而在2015年信托计划到期后,购买了该计划的一众人等至今连本金都没有拿回来。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长安3号募集资金共12亿元,分三期发行,第一期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第二期于2013年2月8日成立,第三期于2013年3月7日成立,各期信托期限均为24个月,最后一期到期日为2015年3月7日。
其运作方式为信托资金受让山西泰联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楼俊集团35%股权收益权,受让自然人郭启飞持有的楼俊集团30%股权收益权;信托到期后由郭启飞及山西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回购楼俊集团股权收益权。
信托不能兑现的原因
信托不能兑现的原因:
1.投资项目失败:信托资金投向的项目可能由于市场风险、经营不
善等原因导致项目收益无法达到预期,甚至出现亏损,使得信托本金和收益无法按照约定进行分配。
2.信托公司问题:信托公司可能存在内部管理不善、风险控制能力
较弱等问题,导致信托项目出现问题。
此外,信托公司可能涉及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甚至被勒令停业整顿,从而影响信托产品的兑付。
3.债务人违约:信托产品通常涉及债务人偿还本金和利息。
如果债
务人出现财务困境,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将导致信托产品不能兑现。
4.法律政策变动: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的调整可能对信
托产品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限制特定领域的投资,或者对信托结构提出新的合规要求,使得信托产品无法继续运作并按时偿还本金和收益。
5.市场环境变化:经济周期波动、利率调整、汇率变动、股市债市
行情变化等市场因素可能导致信托资产价值缩水,使信托产品在到期时面临资产变现困难。
6.底层资产质量恶化:如果信托计划中的基础资产(如债权、股权
或其他金融工具)发生违约、贬值或难以清算,将直接影响信托产品的偿付能力。
7.流动性风险:信托产品通常有固定期限,在期限未到时提前赎回
可能受到严格限制,若大量投资者同时要求赎回而信托计划本身缺乏足够的现金储备,可能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无法及时兑现。
8.信托合同约定:信托合同可能对兑付条件、时间等有明确约定。
如果未能满足这些约定,信托产品可能无法兑现。
9.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重大
诉讼等外部风险因素也可能间接影响信托计划的正常运作与兑付。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信托业作为金融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发展与保障着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对于整个金融市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些信托产品出现了“刚性兑付”现象,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不良影响和化解方式三个方面,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以期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成因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市场需求低迷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了部分信托公司难以找到适合的投资项目,资金运用效率降低,信托产品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和信托产品的稳定性,一些信托公司选择以“刚性兑付”来维持客户信心,这也就是说即便投资收益不足以支撑兑付的时候,也要按规定兑付本金和收益。
2.监管要求目前我国的监管政策对于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也存在一定的导向性。
信托公司如果出现逾期兑付或者出现兑付困难的情况,都会招来监管的强制介入和处罚,甚至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面临关闭的风险。
所以为了避免监管风险,一些信托公司也会选择“刚性兑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市场竞争压力信托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促使“刚性兑付”现象的一大因素。
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和资金,一些信托公司会在承诺兑付时给出更多的承诺,这样一来,即便投资项目收益不如预期,也要选择“刚性兑付”来维持信誉和客户关系。
二、不良影响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的出现,给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1.扭曲市场风险定价“刚性兑付”现象助长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扭曲了市场风险定价。
投资者对于投资产品的风险容忍度降低,导致了市场上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受宠,一些实际上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也得以通过信托产品分层优化,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2.损害投资者利益“刚性兑付”现象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害。
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于投资项目的效益和市场的回报,而一旦信托产品不再按照实际回报来兑付,投资者就无法得到应有的收益。
专项方案兑付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投资者对各类理财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在金融市场中,部分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市场波动等原因,导致部分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困难。
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纷纷出台专项方案,对兑付情况进行处置。
以下是对部分专项方案兑付情况的简要分析。
一、贵州观山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兑付案例2023年11月,贵阳观山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山湖投资”)发布公告,宣布提前兑付“17观山湖债”全部未偿本金及应计利息。
这是本轮化债以来,贵州省首次提前兑付的区县级城投债。
此次提前兑付,表明贵州在化解城投债风险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四川信托兑付方案出炉2023年12月25日,四川信托兑付方案出炉,标志着化险之战即将收官。
该方案遵循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导向,兼顾公平,综合考虑投资者存续项目规模和过往收益情况,适当向中小投资者倾斜。
兑付方案由四川天府春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专项用于四川信托风险化解的公司主体,将在2024年3月5日前完成兑付。
三、鹏金所部分产品延期兑付2024年7月,鹏金所部分产品出现延期兑付情况。
据了解,鹏金所母公司鹏鼎创盈曾获得万科等19家A股公司和3家港股公司的共同出资支持,被誉为“豪门”平台。
然而,自2015年以后,鹏金所再也没有在官网宣布关于成交额的捷报。
此次延期兑付事件涉及金额预计至少7-8亿元,其中包括万科内部员工。
四、专项方案兑付情况分析1. 提前兑付案例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如贵州观山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兑付“17观山湖债”,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
2. 四川信托兑付方案体现了公平原则。
在兑付过程中,充分考虑投资者利益,适当向中小投资者倾斜,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公平。
3. 鹏金所延期兑付事件反映出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需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兑付顺利进行。
信托 暴雷 清偿方案
信托暴雷是指信托公司或信托产品出现了无法按时兑付本息的情况。
当信托暴雷发生时,清偿方案是指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清偿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处置:信托公司会采取措施尽快处置其持有的资产,以获取资金用于清偿投资者的本息。
2. 资产重组:信托公司可能会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资产重组,以减少亏损并增加清偿能力。
3. 资金注入:信托公司可能会寻求外部资金注入,以增加清偿能力。
4. 债务重组:信托公司可能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重新安排清偿计划。
5. 法律程序:如果信托公司无法自行清偿,可能会通过法律程序进行清偿,包括破产清算或重整等。
清偿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会根据信托公司的具体情
况和监管机构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投资者在信托暴雷后,应及时与信托公司或相关监管机构联系,了解清偿方案的具体安排,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code":0,"msg":"请求出现异常","data":{}}。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指的是信托公司为了维护自身声誉和市场形象,在信托产品到期或者投资出现亏损时,采取强制兑付、实现承诺收益的行为。
这种现象在中国信托行业较为普遍,其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值得关注和分析。
造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监管不到位。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较快,但监管相对滞后,对于信托公司的行为监督和评估不够严格,导致信托公司存在相对较大的自由度和操作空间。
第二,投资风险不可控。
信托公司的投资标的多样化,如房地产、基础设施、养老金等,并且投资标的的风险不可完全预测,如宏观经济走势、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投资亏损。
信托规模扩张压力。
信托公司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扩大规模。
为了吸引投资者,一些信托公司可能过度承诺高收益,但是这些高收益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就会导致“刚性兑付”现象的出现。
第一,破坏市场秩序。
信托公司的“刚性兑付”行为,使投资者认为信托产品具有无风险、固定收益的特性,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第二,增加投资风险。
市场上出现的“刚性兑付”现象,使得投资者不再对信托公司的承诺收益持怀疑态度,而是将其视为现实。
信托公司为了实现承诺利润,可能采取高风险的投资操作,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的资金损失风险。
信任危机。
信托业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建立和维护投资者的信任。
信托公司频繁出现“刚性兑付”现象,使得投资者对整个信托行业产生质疑和不信任,损害了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为了化解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方式:第一,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信托行业的监管,加大对信托公司的日常行为和投资项目的审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第二,提高投资者教育水平。
信托公司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具备风险意识和正确的投资理念,降低不合理高承诺收益的诱惑。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随着我国资管新规的出台,信托业的“刚性兑付”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
信托产品在募集资金之后,无法及时的回收资产,遇到偿付危机时往往选择“刚性兑付”,即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来兑付投资者的本息,从而维护产品的利益。
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信托业规模快速增长在过去几年中,信托业规模迅速扩张,成为了我国对外投资和民间资本的重要渠道。
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信托业规模的增长更加显著。
然而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推动信托业回归本源,信托业发行量逐渐收紧。
2. 借款门槛降低在短期内,信托公司发行规模急剧增加,很大程度上依靠借款门槛的降低、逐渐涉足较高风险的领域等手段,拉升了发行规模。
这些行为不仅导致信托公司快速盈利,也掩盖了底层资产缺乏流动性的事实。
3. 地产泡沫的刺激不可否认的是,信托业的“刚性兑付”与地产泡沫息息相关。
曾几何时,国内房价持续上涨,地产信托产品规模更是超过了银行理财产品。
而越来越多的地产信托项目在以较低的票息率筹集资金的同时,选择将资金大量借给房地产开发商,插手地产投资,实现理财与投资的双赢局面,然而这些项目往往饱含较高的风险。
1. 造成金融市场失衡大量资金流入到信托公司,对于市场的经营规律造成了扭曲,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同时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2. 市场的不透明刚性兑付现象带来了市场的不透明,对于产品的实际投向、风险以及实际的回报率,都处于相对的模糊状态,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为了化解“刚性兑付”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强化监管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效率,促进信托市场的合规发展,严格控制和规范产品设计和发行的要求,防范未来类似的“刚性兑付”事件的发生。
2. 加强资产管理加强资产管理是解决“刚性兑付”问题的根本措施。
信托产品要瞄准实际经济,避免投资理财过多,注重实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产品安全性,确保资金安全稳健。
信托通道暴雷案例
信托通道暴雷案例信托通道暴雷案例是指信托公司通过信托通道吸收投资者资金,然后以高回报率的承诺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投资者本金和利息的事件。
以下是十个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托通道暴雷案例:1. 瑞士信托公司暴雷案:该公司以投资高档房产为名,吸收大量投资者资金。
然而,实际上他们并未购买房产,而是将资金挪用于其他渠道,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2. 某信托公司债权转让案:该公司以债权转让为名,吸引投资者购买债权。
然而,该公司实际上并未进行任何债权转让,只是将新投资者的资金用于偿还旧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形成了典型的庞氏骗局。
3. 某地产信托项目暴雷案:该项目以投资地产为名,吸收大量投资者资金。
然而,该公司并未按照合同约定购买地产,而是将资金挪用于其他渠道,最终导致投资者无法兑付本金和利息。
4. 某信托计划暴雷案:该计划以高回报率为诱饵,吸引投资者参与。
然而,实际上该计划并没有真实的投资项目,只是将新投资者的资金用于偿还旧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5. 某信托公司资金挪用案:该公司以投资房地产为名,吸收大量投资者资金。
然而,该公司将投资者的资金挪用于其他项目,最终导致无法兑付投资者本金和利息。
6. 某信托通道庞氏骗局案:该通道以高回报率为诱饵,吸引投资者参与。
然而,实际上该通道并没有真实的投资项目,只是将新投资者的资金用于偿还旧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最终资金链断裂。
7. 某信托计划虚假宣传案:该计划通过夸大投资项目的收益,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
然而,实际上投资项目并非如宣传所述,最终导致投资者无法兑付本金和利息。
8. 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员挪用资金案:该公司内部人员将投资者的资金挪用于其他项目,导致无法兑付投资者本金和利息。
9. 某信托项目违规运作案:该项目存在违规运作行为,如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投资方向等,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投资者本金和利息。
10. 某信托公司虚假披露案:该公司在披露投资项目信息时故意隐瞒风险,导致投资者无法兑付本金和利息。
未来信托违约或难再兜底
未来信托违约或难再兜底吉林信托相关信托产品未按时兑付的事件仍在发酵,一方面众多投资者要求银行和机构兜底,另一方面业内不少声音反对刚性兑付。
对于类似事件,央行前日首次发声,提出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
业内表示,今年到期信托或达5万亿,信托公司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像中诚信托那样有惊无险实现刚性兑付的幸运或难以重现。
据报道,2012年,建行山西分行向部分高端客户推荐了吉林信托松花江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该产品由建行山西分行代销和进行资金托管。
有产品违约5月仍未兑付据悉,目前6期产品全部违约,其中第一期违约已超过5个月。
该项目违约源于融资方山西联盛集团因巨债缠身无法按期偿款。
昨日,投资者邱女士对表示,截至目前,她投资的100万本金以及承诺的9.8%利息仍然未有着落。
有投资者称,建行方面表示仍在想办法解决。
但目前来看,这一项目的融资方山西联盛由于重组陷入胶着,暂无力回款,而能够吞下这10亿元的接盘方也仍未出现。
海通证券指出,2014年的到期信托大约对应2012年二季度到2013年一季度的发行量,这意味着2014年信托到期量较2013年增长超过50%。
其中,到期信托里又以基建信托和房地产信托最多。
据海通计算,2014年基建信托到期量约1.4万亿,而根据相关机构信托网数据,5月到期信托约占全年的28%。
此外,2014年房地产信托到期量约6335亿元,高峰在1季度和5月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到期信托的风险事件将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去产能领域,其中中小开发商发行的产品以及煤炭、矿产类信托或会成为高危品种。
一方面是信托到期违约风险频现,投资者四处给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刚性兑付,银行面临巨大的品牌和声誉风险压力。
另一方面,业内也有声音表示,不管是信托产品还是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增加了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引发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央行称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前日,人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不仅助长道德风险,也抬高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释放,让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随着信托业的迅猛发展,信托产品在投资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刚性兑付”现象频频出现,给信托业带来了种种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刚性兑付”现象的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进行浅析。
一、刚性兑付的成因1. 信托业监管不足:信托公司的监管主要由银监会和证监会负责,但监管层对信托产品的内在风险控制不够严格,导致了信托产品的投资方向偏离真正的经济发展方向,从而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 银行通道监管不严:部分信托公司通过银行通道销售信托产品,而银行对信托产品的销售行为监管不严,导致了不合规销售信托产品的情况屡见不鲜,最终导致了“刚性兑付”现象的发生。
3. 市场乱象频发:目前信托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信托公司为了吸引投资人的眼球,打出高收益的广告,但往往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当项目出现问题时,就会发生“刚性兑付”的现象。
二、刚性兑付的不良影响1. 扰乱市场秩序:“刚性兑付”现象的出现,扰乱了信托市场的秩序,导致了市场信任度的下降,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投资信心也大幅下滑。
2. 产生社会风险:一旦出现大规模的信托产品兑付违约,将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甚至引发信任危机,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3. 伤害信托行业形象:“刚性兑付”会给整个信托行业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使得受到冲击的投资者和公众对信托行业产生负面看法,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化解“刚性兑付”的方式1. 强化监管力度: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信托产品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信托公司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从根本上减少“刚性兑付”现象的发生。
2. 加强风险控制:信托公司应该加强对信托产品的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将风险管理纳入公司的战略规划中,减少不良资产的投放。
3.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信托公司应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管理,提高信托产品的投资效益和安全性。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
浅析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成因不良影响及化解方式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是指信托公司在到期时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兑付本金和利息,而采取其他手段进行兑付。
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托公司的资金链断裂是导致“刚性兑付”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托公司通常从投资者处获得资金,并用于投资项目。
由于信托产品的期限较长,投资项目可能会出现风险,导致资金无法按时兑付。
一旦资金链断裂,信托公司就会面临无法兑付投资者资金的困境。
信托公司监管不到位也是“刚性兑付”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去信托业监管松散,对信托公司的经营行为监管不力,导致部分信托公司出现经营不善、违规违法等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信托公司的负债风险增加,从而引发“刚性兑付”现象。
信托产品设计存在缺陷也是导致“刚性兑付”现象的一个因素。
信托产品通常由信托公司和投资者共同设计,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意识不强,有些信托产品的兑付方式和条件存在漏洞。
当投资项目出现问题时,信托公司以兑付方式不明确为由,往往采取“刚性兑付”方式,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信托公司刚性兑付容易引发投资者恐慌,造成信托业整体信任危机,导致投资者减少对信托产品的认购,信托业务受阻。
信托公司刚性兑付会导致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权益。
信托公司刚性兑付现象会引发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系统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化解信托业“刚性兑付”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努力。
加强对信托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规范,明确监管职责,加强对信托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行为的监督,减少“刚性兑付”的发生。
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强信托产品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权益保护意识,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完善信托产品设计,规范信托行业发展。
加强对信托产品的审核审批,确保信托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避免信托产品的设计漏洞。
信托遇成长烦恼 兑付危机如何解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这是信托的本质。
信为核心。
然而信托兑付风波频出,使其既“失信”于投资者,又“失信”于监管层。
单凭销售的一张嘴,已使信托业难以为继。
信托兑付危机频仍信托危机事件扎推儿出现,将银信合作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的潜在风险揭露出来。
年初,中诚信托再陷风波—投资者到期未收到2013年的收益。
4月初,厦门信托1.63亿银信项目违约,成都银行被迫“讨债”。
4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继3月24日后,再次被数十位吉林信托产品投资者围堵。
信托遇成长烦恼 兑付危机如何解文/本刊记者 陈希琳违约事件频仍,使监管层不得不加快脚力界定信托业的危险领域。
近日,《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以下简称执行细则)下发至相关部门及信托机构,对4月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99号文”)中的有关事项进行说明。
“99号文”明确了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功能定位,明确了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对已经开展的资金池业务,要摸清底数,并将整改方案于2014年6月30日前报送监管机构。
信托从业人员和信托公司股东的责任被加大,特别明确通道业务中各主体责任。
此次执行细则的出台,有望使“99号文”加快落实。
在诸多人士看来,这次监管部门是“动真格儿”了,是监管层对影子业务的第一磅炸弹。
影子业务“尾大不掉”“目前政策部门根据风险进行严判,出台规范性的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这些措施还是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对《经济》记者说。
信托内部有望借此向良性发展。
“目前信托公司资金池业务的存量约2000多亿元,均是自主管理的产品。
本次规范将有利于向龙头企业靠拢。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魏涛认为。
然而,信托业内人士李德向《经济》记者表示,严格来说,“99号文”的合法性存疑。
“信托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该背着有限责任,可能银监会更多认为信托公司承担的是通道业务,要保证不违规,项目就应该是有风险的,如果真出什么事情,就让大股东来承担。
中融信托停兑产品列表
中融信托停兑产品列表摘要:一、中融信托停兑产品事件背景二、受影响投资者应对策略三、中融信托回应及现状四、未来投资建议正文:近年来,中融信托陷入多起停兑产品事件,引发市场关注。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应对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中融信托停兑产品事件背景、受影响投资者应对策略、中融信托回应及现状以及未来投资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融信托停兑产品事件背景自2023年以来,中融信托多款产品出现逾期兑付情况,引发市场担忧。
据公开信息,涉及中融信托的产品包括金房能源认购的约1.9亿元、五矿信托2000万元、山西信托3000万元等。
此外,南都物业、咸亨国际等公司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亦出现逾期兑付现象。
二、受影响投资者应对策略面对中融信托产品停兑,投资者应保持冷静,理性应对。
首先,了解自身投资风险承受能力,避免盲目投资;其次,关注官方信息,及时了解事件进展,掌握一手资料;最后,如有必要,可寻求专业法律咨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中融信托回应及现状针对停兑事件,中融信托回应称公司目前经营正常,仍有产品正常发售。
中融信托强调从未发行资金池类产品,各项工作正常有序推进,经营保持稳健。
然而,受市场环境影响,部分投资者仍对中融信托产品的兑付能力表示担忧。
四、未来投资建议针对中融信托产品停兑事件,投资者在未来投资时应加强风险意识,谨慎选择理财产品。
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1.分散投资,降低单一投资品种风险;2.了解投资产品的底层资产,审慎评估风险收益比;3.关注发行机构实力和信誉,选择正规金融机构;4.做好资金安排,确保流动性需求;5.定期评估投资组合,及时调整。
总之,中融信托停兑产品事件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在投资过程中,务必保持谨慎,做好风险管理,以确保资产安全。
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对整个信托行业的影像
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对整个信托行业的影响近日,中融信托宣布全面停止兑付,这一消息立刻在整个信托行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中融信托的这一举动不仅对其自身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整个信托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对整个信托行业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在回顾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的背景和原因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举动主要是由于中融信托旗下多只信托产品无法如期兑付造成的。
这意味着投资者将无法按预期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给投资者和相关利益方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与此中融信托的声誉和信用也遭受到了严重损害,对信托行业整体形象和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对于整个信托行业来说,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也意味着投资者对于信托产品的信心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投资者可能会更加谨慎地对待信托产品,甚至选择撤资或寻找其他投资渠道。
这将对整个信托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前景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另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还暴露了整个信托行业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的不足之处。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托公司的监管和风险管控,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信托公司自身也需要加强自律和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提升行业整体的风险抵御能力。
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也提醒了投资者和相关利益方要加强对信托产品的风险认识和尽职调查。
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需要审慎对待,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特征和兑付能力,避免陷入类似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我们需要认识到投资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在投资时,我们需要坚持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原则,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的产品,做好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中融信托全面停止兑付对整个信托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也提醒了监管部门和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需要加强。
信托通道暴雷案例
信托通道暴雷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信托通道暴雷案例,是指在信托业务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信托通道失效或者违约,投资者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的现象。
近年来,由于我国信托业务的快速发展,信托通道暴雷案例屡见不鲜,投资者受到严重损失,引发社会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信托通道暴雷案例,探讨其原因及对应措施。
案例回顾:某信托公司在2018年推出了一款名为“致富通”的高收益信托产品,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10%,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许多投资者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纷纷购买了该产品。
然而在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发现该信托产品无法兑付本金和利息,信托通道暴雷,大量投资者遭受损失。
产生原因:1. 信托通道风险控制不力。
信托公司在销售高收益产品时,往往会忽视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盲目追求高利润,使得信托通道的风险暴露无疑。
2. 投资项目质量低劣。
有些信托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一些投资项目质量较低、风险较大的资产作为信托通道,导致信托产品无法获得预期回报,甚至暴雷。
3. 监管不到位。
在一些情况下,监管部门对信托业务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信托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存在漏洞,也为信托通道暴雷提供了机会。
措施建议:1. 加强风险管理。
信托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控制,确保信托通道安全可靠。
2. 提升透明度。
信托公司应该向投资者公开信托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收益预期等,提高透明度,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度。
3. 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信托公司的监管,规范信托业务的发展,防范信托通道暴雷事件的发生。
总结:信托通道暴雷案例给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对整个信托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信托公司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透明度,规范运作,以确保投资者的权益。
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信托业务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信托通道暴雷事件的发生,维护信托行业的良好发展。
信托暴雷兑付情况汇报
信托暴雷兑付情况汇报
近期,我司对信托产品的暴雷兑付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汇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针对信托产品暴雷兑付情况,我司已经对相关客户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做好了风险提示工作,保障了客户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委托方的沟通合作,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其次,我司对信托暴雷兑付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导致暴雷的原因,并对未来的信托产品进行了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的完善,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信托项目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信托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此外,我司还对信托产品的暴雷兑付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及时向客户和社会公众通报相关情况,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增强了市场信心和公众信任度。
最后,我司将继续加强对信托产品的监管和风险控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信托业务的稳健发展和客户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我司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和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应对信托产品的暴雷兑付情况,确保客户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信托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逾期产品激增多家信托陷兑付危机《红周刊》作者惠凯自2014年第一只信托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后,信托债券产品违约现象此起彼伏,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叠加“金融去杠杆”下,信托业内债券产品违约现象明显大增,已经形成了实质性的“打破刚兑”格局。
据信托业协会数据,2018年6月末以来,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总规模呈持续攀升状态,由2018年6月末的1913亿元上升至今年6月末的3474亿元。
2017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且叠加“金融去杠杆”下,信托行业风险加速暴露。
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和12月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总规模还分别为1913亿元、2222亿元,但到今年6月底时,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总规模已增至3474亿元、涉及项目1100个。
信托公司也频频受到处罚。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以来,银保监系统对中泰信托、华宝信托、浙金信托等多家机构开出了罚单。
其中,中泰信托因违规作出刚兑承诺等,年内已被处罚两次,其自2017年因实控人阳光化问题被处罚后,至今仍未解决该问题。
中融信托则在今年获得数张罚单,罚款金额超过200万元。
信托踩“雷”的直接原因是融资方出现债务危机。
Wind显示,2018年至今,债市违约持续高发,去年和今年债券违约规模分别为1209.61亿元、1078亿元,2919年至今的违约债数量(139只)已超过去年全年(125只)。
一般而言,企业会优先保障公募债的偿还、以避免在公开市场的信用破产,这一典型就是海航,而私募债和信托等非标融资则会尽量展期。
一旦企业债券违约,就意味着信托会面临更大的偿还风险。
以新光控股为例,《红周刊》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多家信托公司申报债权超过十亿元——北方信托申报债权35亿元,西部信托申报债权31亿元,西藏信托申报债权13亿元,中信信托申报债权12亿元,长安信托超9亿元,其中北方信托、长安信托的债权性质为股权质押。
信托公司为何会在两年内出现如此多的暴雷产品?“从我们收集的数据来看,近两年违约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及基础产业领域,房地产领域较少;工商企业违约的项目多数集中在上市公司及民企。
”用益信托网研究员帅国让向《红周刊》记者表示,自去年监管层强力金融去杠杆以来,民营企业融资受冲击较大,尤其是部分高杠杆企业债务违约情况严重。
“工商企业类信托大量违约并不是因为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普遍下滑,而是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对于基础产业类信托,他指出,违约原因来自于信托公司、地方融资平台两个层面。
就信托公司来说,体现为事前风控和事中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对交易对手财务及债务信息了解不充分、不能准确评估交易对手的可持续经营和抗风险能力、不能准确评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政府融资能力是否匹配等;而来源于地方融资平台的的风险则包括:平台企业发生变故、经营管理不善等。
有信托公司从业者指出,早些年金融机构在尽调时“形式重于实质”,过于看重融资方是否为上市公司,评级是否大于等于AA(或发行有债券)等,这些做法随着2017年以来的经济下行和“金融去杠杆”加速,在上市公司或债券发行企业业绩爆雷下,违约现象变得非常常见,早期确立的风控标准也无法保障信托产品的兑付。
以安信信托为例,今年以来,安信信托有多只信托产品逾期,总规模超过百亿元。
从危机出现的时间点来看,其是在2018年拆除资金池后于当年年底出现兑付危机的,从长远角度来看,拆除资金池是有利于化解行业风险,但这也使得安信信托暂时失去了用传统手段缓释风险的回旋空间。
或为应对可能扩大的兑付危机,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向信保基金申请资金援助,如安信信托就向信保基金申请资金拆借了70亿元,爱建信托申请了20亿元。
“信托公司申请信保基金不能简单认为信托公司出现了风险,需要信保基金救助”。
一位地方国资背景的信托公司研究员向《红周刊》记者表示,信托公司申请资金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同业拆借成本比较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信保基金出手救助的信托公司、或者信托公司要求信保基金兜底的恶劣案例出现,信托行业整体风险可控。
安信信托业绩变脸部分资金投向神秘人曾经的信托业内黑马,安信信托利润一度居于业内第二,但因2018年以来踩“雷”不断,业绩出现反转。
对于产品逾期原因,除了宏观因素外,有安信信托和业内人士透露,与在监管层要求下拆除资金池有关。
在60多家信托公司中,安信信托作为少有的上市信托公司,一度曾以超高的员工薪酬冠绝A股,但今年以来有多只产品出现逾期,总规模超过百亿元。
有业内人士告知《红周刊》记者,安信信托在业内素以投资房地产业务出名。
从记者所掌握的一份某国企信托公司竞品分析周报来看,安信信托专注于一线/强二线地产的业务特色;在合作伙伴方面,安信信托多选择地方性房企。
对此,曾有安信信托员工解释,体量较小的开发商可以让安信信托掌握较大的话语权。
具体来说,安信信托使用募资和开发商成立项目公司,在获取固定收益的同时,若项目开发顺利,“明股实债”的形式将保证安信信托通过分红获得超额收益。
这一点,从《红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安信安盈长沙信托计划的推介材料也得到了证实,还款来源就包括分红:项目公司通过房产销售所得向投资人分配本金和收益+获取项目公司分红并支付本金和收益。
从安信信托业绩来看,前几年表现的很出色,2014~2017年间,安信信托净利润从10.2亿元增至36.7亿元。
据中建投信托发布的《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18)》统计,在安信信托2017年资产管理总规模未进入前十情况下,营收居于第三、净利润业内第二,仅次于平安信托。
但2018年以来风雨突变,安信信托接连踩了中弘股份(已退市)、印纪传媒(进入退市环节),其以往超高的业绩也出现变脸:去年巨亏18.33亿元,今年上半年微利1000多万元。
爆雷后,有多位客户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安信信托在尽调和投后管理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
以安信锐赢64号为例,该信托计划为1年期流动贷款性质的产品,存续总规模4.5亿元,应于今年8月中旬到期。
但在8月底,安信信托向客户表示,借款人润峰电力有限公司仍在筹措还款资金当中锐赢64号展期12个月。
企查查显示,润峰电力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润峰集团,是从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研发制造和生产、光伏电站设计与建设的大型光伏产业公司,集团曾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对于逾期原因,从客户提供给《红周刊》记者的材料来看,安信信托当时的解释是:光伏行业整体景气不佳,借款人订单量下滑,同时银行金融机构对光伏企业的贷款收紧、企业再融资困难。
上述材料还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润峰电力上半年总收入5亿元,但利润仅2000万元,其总资产76亿元、净资产23亿元,换言之,润峰电力负债远大于净资产,财务压力较大。
锐赢64号发行于2018年8月,但山东微山县法院在2018年6月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显示,润峰电力因欠昆山雅森电子材料科技公司70万元货款,已被昆山雅森电子申请冻结银行存款,润峰电力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此外,2018年以来,润峰电力就因买卖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案由,被多家企业告上法庭、或冻结银行存款。
上述信息显示,在锐赢64号发行之前,融资方就已经陷入了资金饥渴+法律纠纷的围城中。
《红周刊》记者还发现,融资方和安信信托的关系很密切。
企查查显示,润峰电力的大股东为山东谷峰光伏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0%),而谷峰光伏公司是上海谷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的大股东为上海逸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上海逸合投资和安信信托又是有着比较密切的业务合作。
以董家渡项目为例。
上海董家渡地块曾是中民投旗下最重要的资产之一,2017年6月底,董家渡地块的项目开发平台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和高管变动,安信信托董事长高天国成为新的董事,安信信托持有项目公司45%股权。
入股后,安信信托在2017年发行了“安信安赢42号·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项目信托计划”,为董家渡项目募资。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安信安赢42号的预计募资总规模达240亿元,采用结构化设计,其中优先信托受益权募集规模180亿元,劣后级的募集规模60亿元,劣后出资方为上海逸合投资。
企查查显示,上海逸合投资的全资股东为嘉兴朴融投资有限公司,后者大股东为上海朴园实业有限公司。
朴园实业是中迪禾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勤。
需要注意的是,李勤是资本市场上“达州帮”的核心人物之一。
达州市达商总会官网显示,李勤还担任了达商总会副会长。
公开信息显示,李勤在2015年曾持续买入成都路桥,并于2016年初构成举牌。
彼时成都路桥董事长因涉行贿海南前副省长案被检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李勤的举牌引发股权争夺战。
2018年初,李勤将成都路桥股权转让给了达商总会会长刘峙宏;2017年9月,上市公司绵石投资(000609.SH,已更名为中迪投资)公告称,成都中迪金控拟受6位股东的股权,并获得两位股东持股的对应表决权,中迪金控掌握的有表决权股份数占总股本近25%、成为新的大股东,李勤成为新实控人。
达商总会的其他成员还参与了金路集团重组、广安爱众定增等。
不过2018年以后,“达州帮”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已经少了很多。
有媒体报道,或许与原贵州副省长蒲波落马有关。
据《红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安信信托发行的产品中至少有5只和李勤控制下的企业有关。
除锐赢64号、安赢42号外,安信信托发行的蓝天3号新能源产业投资集合信托计划的融资方为上海谷欣资产,其大股东也是逸合投资。
截至日前,《红周刊》记者获悉,锐赢64号、蓝天3号均出现逾期。
除了融资方的原因,逾期还与政策变动有关。
记者了解到,安信信托原本将蓝天3号定位为五年期产品、分期发行,但《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分期滚动的方式被暂停,导致兑付困难。
安信信托的另一部分募资流向则与公司大股东国之杰存在隐秘联系。
譬如安信·安赢长沙裕天国际商汇中心项目股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
有投资人提供给《红周刊》记者的材料显示,该信托计划存续规模7.5亿元,募资用于向项目公司——湖南裕天房地产开发公司受让股权并增资、发放股东借款,用于项目公司债务结构调整、土地款支付和裕天国际商汇项目开发。
该信托计划应于2019年10月中旬到期,但由于项目工程进度落后、销售市场下滑等影响,导致销售回款不及预期,融资方的还款资金尚在筹措中,信托计划无法顺利兑付。
企查查显示,裕天房地产的前两大股东为安信信托(持股75%)、湖南国泰铭源投资公司(持股20%)。
国泰铭源投资的大股东为北京国投经贸有限公司(持股70%),后者股东之一是宋沈建,而宋沈建曾担任上海国之杰置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上海国之杰置业的大股东也是安信信托的大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之杰置业已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