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

第1课时比的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迁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分数、除法、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理解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先由学生自学课本P48-P49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并独立完成导学案,带★的题可选做。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48-P49页,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

1、比的定义: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

2、10比15写作()或()。

3、35:21读作()。

4、自学后标出比的各部分名称。

15 :10 =15 ÷10 =3 2︱︱︱︱()()()()5、在两个数的比中,()叫做比的前项。

()叫做比的后项。

6、()叫做比值。

二、合作探究:例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0:5 0.8 :4 0.3:0.5小结:1)、求两个数比的比值的方法就是:2)、比值可以用()、()或()表示。

例2、讨论比和比值的区别和联系。

(请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例3、讨论: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②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例4、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

(在组织内说一说解决此题的依据是什么,再总结方法)():8=2 15:()= 1 3小结: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三、学以致用,过关检测:1、读一读,写一写。

5:3 读作:35比36写作:2、想一想,填一填。

1)、7比4记作(),7是比的(),4是比的(),写成分数形式是()。

2)、比和分数相比,()相当于分数的分子,()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相当于分数值。

3)、0.3= = ():()4)、甲是乙的5倍,甲和乙的比值是(),乙和甲的比值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教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教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教案教教案课题比的意义课型新讲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知识点比许多,可是难度不大,所以依据六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联合教材的详细内容设计以下:1.借助情境,引入新知。

联合教材选用的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这个内容引入本课,使学生对有关问题产生思虑。

2.研究规律,揭露意义。

借助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中的数学知识,让同类量数据和非同类量数据处在同一平台上,用除法搭桥,成立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

3.自学合作,丰富知识。

联合教材的详细内容,组织学生经过自学及合作研究,总结出“比”的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

4.比较发现,成立联系。

联合板书,经过察看、比较,使学生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弄清比的后项不可以为0的道理,增强知识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表格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7 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 48 页情境图。

(1)指名读图片的内容和简介。

(2)联合图片发问:如何用算式表示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关系?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两个数目之间的倍数关系也能够用比的形式来表示,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对两个数目进行比较的方法——比。

1.(1) 仔细察看课件。

(2)按教师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初步认识比。

2.聆听教师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列式并计算。

六(1) 班有男同学 15 人,女同学 30 人,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几倍?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几分之几?二、研究新知。

(20 分钟 )1.认识同类量的比。

(1)15 ÷10 表示什么?(2)指引学生理解:题中长与宽的关系还能够用比来表示。

(3)让学生试试用比来说出长和宽的关系。

2.认识非同类量的比。

课件出示教材中“神舟”五号轨道运转的信息。

(1)指导学生读题,思虑:已知什么?求什么?如何列式?(2)思虑:能够用比来表示吗?3.明确比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导学案
附件2
导学案设计模板
学校铁厂乡太平小学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设计比的意义
课 题
比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条件正确写比,并能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
3、弄清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体会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3.归纳总结。师: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用红笔画线,标上除法。)当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关系时,我们又可以说成什么?(用红笔画线,标上“比”。)什么叫做比?(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并板书。)
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4.练一练。(多媒体出示)
(1)书法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比(),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比()。
资源和
媒体
小黑板、多媒体、
小国旗图案
教学过程(可续页、可续栏、可自由调整表格大小)
教学
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神五升空视频
①教师:2003年10月15日,一个让全国人民骄傲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同学们,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呢?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小红3小时走11千米,小红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这个比表示()。
(三)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各部分名称和表现形式都应发生变化。(可让学生看书自学,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5比10记作15∶10 10比15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90
教学重点及解决策略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用于实际生活。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4、激发学生大胆质疑、问答,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直尺、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大家在挑选商品的时候,一般看些什么?一、看价签,引出小数1、课前我知道了你们都挺爱逛超市的,在超市里买过食品、衣服,那么,你们买学习用品吗?我发现有一家文具店,那里的文具又好又便宜,你们想去看看吗?一会大家认真看,挑一件你们最喜欢或最需要的文具的价钱记下来,好吗?2、看课件。

3、说说你记得都是什么?这些都是什么数?这些都是用小数表示的价钱,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吗?试一试。

4、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果组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一会儿告诉全班同学我们一起来研究。

5、汇报:(师选择板书)6、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这么多小数,还把他们用分数表示出来了,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声读读,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独立思考)有想法了吗?快跟组里同学说一说。

7、汇报:生发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二、解决实际问题1、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除了在价签上见过小数,你还在哪见过小数?举个例子说一说。

你能说一说它是什么意思吗?2、测量。

以小组为单位:(1)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2)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出来。

(3)把测量结果写在记录单上(主要解决三位小数)三、小结1、有关小数你还知道些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2、小数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你们还想继续了解吗?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学到这些知识呢?〖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小题【教学目标】(1)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在操作活动中建构分数的意义。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比的意义。

2、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

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关键:理解一个比中各部分量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导语:神话总是在人们期待中变成现实,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那精彩的一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请同学们把书轻翻到第43页看书中的插图。

此时画面中航天英雄杨利伟向人们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师:这两面国旗都是长375px、宽250px,根据这两个条件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生自由汇报:①15÷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

②10÷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③15-10 表示长比宽多多少?或宽比长少多少?教师小结:表示这样的两个数量关系可以用减法,也可以用除法。

在用除法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还可以用比的方式。

怎么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板书:比的意义2、出示学习目标:⑴理解比的意义。

⑵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

⑶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

二、解决问题(一)、出示自学提示:⑴看书自学第43----44页,思考:什么是比?你能结合书中的例子谈谈你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吗?⑵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怎样求比值呢?用序号①②③……标出你学会的内容。

⑶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二)、学生自学汇报1、师:15÷10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10÷15表示什么?也可以说成谁与谁的比呢?生: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教师小结:长和宽表示长度,是同类量。

《比的意义》导学案

《比的意义》导学案
1、用除法可以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2、讨论除法中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写作什么?
精读
点拨
深化
理解
出示学路导航三:
1、5比3写作什么?各部分的名知称是什么?
2、试写3比5、90比2,并说出比的前项、后项。
3、比的前项和后项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除的关系)
《比的意义》导学案
课题
比的意义
课时
1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
主备人
备课时间
10.5
授课时间
10.9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培养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
难点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学习
准备
4、什么是比值?如何求?比值可以是什么数?
达标
测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
提升
1.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下面两个比。3∶5=90∶2=
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0.375∶0.875=
0.25∶0.75=2.6∶3.9=
课后链接
预习下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就叫做这两个的数的比。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导学案
情境
导入
预习
检测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
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3、学生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理解并掌握分数单位。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一些物体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

教学流程预设:一、复习引入1、出示3/4,“认识它吗”2、介绍分数的出现:当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中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结果时,常常用分数来表示.3、分数相关知识回顾:大家都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1)、怎样读分数(2)、分数各部分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3)、怎样写分数: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写完后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并说说其各部分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深入的了解分数。

二、新授(一)、探索分数的意义师:首先,让我们来创造几个分数吧!请你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来表示一个分数,独立完成后组内成员互相说一说(每个人都必须说):(1)、你创造了哪个分数(2)、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学生交流,教师参与)1、班内讨论交流师:谁愿意来介绍你所创造的分数生:若干,介绍。

(教师提问:一个物体:①你创造了哪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建立模板>②分子、分母分别表示什么含义③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一些物体:①同“一个物体”的3个问题②取其中的5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5/6是几枚扣子③3枚扣子可以用哪些分数来表示,分别说说它们的意义。

)2、例子分类,总结师:大家说的都很不错。

刚才我们创造了很多分数,下面我们来给这些物品分分类。

生:一个物体;一些物体。

(教师引导:老师是这么分的,谁能看出我分类的依据)师:刚才大家在展示的时候,很多同学在用到一些物体的时候,用彩笔把所有物体都圈起来了,那为什么只有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圈呢生: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

比的意义(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的意义(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标题:比的意义(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2. 比的表示方法:用冒号“:”表示,如a:b。

3.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比的计算: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化简和求比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比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避免机械地记忆。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总之,比的意义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及其应用。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有10个苹果,你的朋友有5个苹果,你们两个的苹果数量是怎样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的概念,从而自然地引入“比”的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导学案

四 比1 比的意义(1)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

2.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重点难点1.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

2.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3、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的主题图)1.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组织学生同桌交流,然后点名学生回答)2.师:图中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 cm ,宽10 cm 。

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学生交流得出:(1)用比较多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 cm ,宽比长少5 cm 。

(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宽是长的1015。

3.引出新课。

师: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述外,还可以用“比”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预习指南:1.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

2. 比的读法、认识比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1.说一说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2.教材第48页。

认识比和理解比的意义。

(1)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的两面旗的长都是宽的( ) 倍,宽都是长的( ) 。

(2)这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关系还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 )∶( )、宽和长的比是( )∶( )。

(3)“神州”五号进入预定轨道后,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

像上面这样,两个数( )又叫两个数的比。

3.教材第49页。

比的读法、认识比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1)比的读写。

比用符号“∶”表示,“∶”叫做( )。

15比10 记作( )或读作( )10比15 记作( )或读作( )42252比90 记作42252∶90或读作42252比90(2)比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15 ∶10=15÷10=︙︙︙︙比号比的前项:比号( )的数。

4.1 比的意义(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 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

4.1 比的意义(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   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

4.1 比的意义(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4.1 比的意义”,选自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比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比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的概念、意义、性质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4.1 比的意义2. 内容:比的概念、意义、性质、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简单的比,理解比的意义。

2. 提高题: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意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练习环节,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环节,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还需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设计更具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更多有趣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 cm。

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预设情况:(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2.揭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义(一)同类量的比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记作15:10。

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记作10:15。

)师:想一想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后项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二)不同类量的比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 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

六年级数学上册4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导学案人教版.doc

六年级数学上册4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导学案人教版.doc

4 比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比的应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

从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到学习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理解比的意义,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注重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3.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1)比的意义 1课时(2)比的基本性质 1课时(3)按比分配 1课时(4)练习课 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探索,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

第1课时比的意义课题比的意义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知识点比较多,但是难度不大,因此根据六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设计如下:1.借助情境,引入新知。

结合教材选取的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这个内容引入本课,使学生对相关问题产生思考。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比。

二、探究新知。

(20分钟)1.认识同类量的比。

(1)15÷10表示什么?(2)引导学生懂得:题中长与宽的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

(3)让学生尝试用比来说出宽和长的关系。

2.认识非同类量的比。

课件出示教材“神舟”五号轨道运行的信息。

(1)指导学生读题,思考: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2)思考:可以用比来表示吗?3.明确比的意义。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推荐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读、会写、会求比值。

2、理解并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演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我们来到学校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生:(齐说)升国旗。

师: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尊严和荣誉的象征,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老师手中也有一面红旗(出示红旗),瞧,五星红旗是如此的灿烂、如此的美丽,但你知道吗?它还蕴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你想了解它吗?老师告诉你:它的长为3米,宽为2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又如何解答?生1:我能求出五星红旗的周长。

生2:我能求出五星红旗的面积。

生3:我能求出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有哪些是表示倍数关系的呢?学生说后,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2=1 2÷3=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关系。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关系,是什么呢?板书标题:比二、自主探究,团结合作。

师: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生1:比表示一场比赛的比分。

生2: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生3: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又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师:你说得非常好,老师同意你的观点,既然比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这道题中有哪两个量?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完成板书:长与宽的比是3比 2 = 3 ÷ 2 = 1 宽与长的比是2比3 = 2 ÷ 3 = 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两个量进行比较的例子有很多(投影出示)。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教法:引导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把两个量进行比较。

举例说明,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2、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生按学习指南自学。

学习指南:根据题意可以怎样表示长和宽的关系?2、汇报自学情况3、教师指导:长是宽的3/2倍,我们又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宽是长的2/3,我们又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2比3。

4、苹果有4个,梨有5个。

提问:苹果和梨的关系可以怎样说?尽量找学困生回答。

5、教师总结:刚刚我们比较了两个同类的量,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6、学生举例。

请学生举出一个可以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例子,尽可能让学生多举例子。

学生互相讨论后,再指名回答。

7、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后,说说比的含义。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3比2 3:22比3 2:3100比2 100:2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的各部分名称15:10=15÷10=3/2前项比号后项比值教师重点指导:(1)关于“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你怎样理解?(2)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0?比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三.课堂检测:1、完成教材第4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

四.小结: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导学案第【2】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导学案

比的意义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课题比的意义课型新授课年级六年级教师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3、44页内容。

学习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 0”的道理。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分数、除法、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理解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学习过程温故互查1、我们数学书封面长大约21厘米,宽大约15厘米,怎样用算式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算式: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汽车速度是多少?算式:点拨自学一、自学提示:自学课本P43-P44页,填写下题。

1、比的意义是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符号、读法及书写1)比的书写符号是()读作()。

2)35:21读作()。

3)10比15写作()或()。

3、比的各部分名称在两个数的比中,()叫做比的前项,()叫做比的后项,()叫做比值。

二、合作探究: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0:5 2/3 :4 0.3:0.510:5=10÷5=()0.3:0.5=0.3÷0.5=()2/3:4 = 2/3÷ 4= 2/3×()=小结:1)求两个数比的比值的方法就是:2)比值可以用()、()或()表示。

2、讨论比和比值的区别和联系。

3、讨论: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被除数分数分子分数值4、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5、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8=2 15:()=1/3友情提示;已知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中的任意两项,都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求出第三项交流解惑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大家来帮个忙吧。

学以致用【相信自己,我能行!】1、读一读,写一写。

5:3读作: 10:11读作:35比36写作: 55比39写作:2、想一想,填一填。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导学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导学案
生:两个数相除就是两个数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看来比是建立在除法基础上的,只要两个数量具有相除的关系,我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
三、自学课本,理解比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学课本48-49 页,你还学会了比的什么相关知识
生:例如黑板上的2:3就可以写成2⁄3的形式,但不读作2⁄3,仍读作2比3。
生:黑板上还有两个比,也请大家写成分数形式,并读一读。
2、小组合作讨论:
生1:比差关系;用减法3-2=l(分米)。
生2:比倍关系;用除法3÷2或2÷3。
师:从同学们对红旗长和宽的比较可以知道,比较数量的意义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多少(比差关系),用减法;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比倍关系),用除法。
3、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来述说,即求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3比2。
第一次备课时,看到这节课的教学实录很好就借用过来,今天重新看,觉得好啰嗦,
准备强调1、数学上的“比”与生活中的“比”一样吗?…
2、建立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不止局限于同类量相除,出示一道不同类的数量之间关系
3、你知道吗和判断题要教学
课后反思:两个数相除不止局限于同类量相除,出示一道不同类的数量之间关系,“路程÷时间=速度”,这是一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的数量关系,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也能用比表示。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里把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区分教学,不但教学过程更清晰,而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比的认识。比的意义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主要采用学生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识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比的意义》导学案
教学反思:
本课的导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喜欢关心的话题神州5号发射引出课题,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背景,设计形象而又蕴含一定的与数学问题有关的情境,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活跃,并积极主动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比”缺乏感性上认知,所以以上的例子采用“导、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意在节省教学时间,也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课本的方式,因为自学课本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意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让学生借助教材、板书、计算机课件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

4.1 比的意义(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

4.1 比的意义(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

4.1 比的意义(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比的意义”展开,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比的引入、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比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

2. 比的应用,特别是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现象,激发学生对比的意义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比的含义。

3. 比的基本性质:介绍比的基本性质,如传递性、对称性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比的应用:讲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比较身高、速度等,让学生学会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比的意义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4.1 比的意义2. 定义: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 基本性质:传递性、对称性等。

4. 应用:比较身高、速度等实例。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的比,并解释其意义。

2. 提高题: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比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让学生理解了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比的定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比的概念的讲解和引导。

同时,在练习环节,可以增加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比的意义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比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迁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
分数、除法、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
理解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P48-P49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并独立完成导学案,带★的题可选做。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48-P49页,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

1、比的定义: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

2、10比15写作()或()。

3、35:21读作()。

4、自学后标出比的各部分名称。

15 :10 =15 ÷10 =3 2
︱︱︱︱
()()()()
5、在两个数的比中,()叫做比的前项。

()叫做比的后项。

6、()叫做比值。

二、合作探究:
例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0:5 0.8 :4 0.3:0.5
小结:1)、求两个数比的比值的方法就是:
2)、比值可以用()、()或()表示。

例2、讨论比和比值的区别和联系。

(请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
例3、讨论:
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②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例4、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

(在组织内说一说解决此题的依据是什么,再总结方法)
():8=2 15:()= 1 3
小结: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
三、学以致用,过关检测:
1、读一读,写一写。

5:3 读作:35比36写作:
2、想一想,填一填。

1)、7比4记作(),7是比的(),4是比的(),写成分数形式是()。

2)、比和分数相比,()相当于分数的分子,()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相当于分数值。

3)、0.3= = ():()
4)、甲是乙的5倍,甲和乙的比值是(),乙和甲的比值是()。

5)、爸爸今年36岁,小红7岁,今年爸爸与小红年龄的比是():(),
比值是();今年小红与爸爸年龄的比是():()比值是()。

6)、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猎豹的速度是每小时96千米,猎豹与汽车速度的比是():(),比值是()。

7)、修一条公路,甲队18天修了1620米,乙队10天修了1000米,甲队与乙队所修路程的比是():(),比值是();
所用时间比是():(),比值是()。

8)、360千克与0.84吨的比值是();40分钟与1小时的比值是()。

3、求比值。

0.8:1.6 60米:70米 1.5吨:1.2吨
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寻找合适的量组成比。

李芳今年12岁,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班里共有42名学生。

王刚的爸爸今年36 岁,在保险公司上班,年薪50000元,王刚的妈妈每月工资3000元,她所在单位有90人。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
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