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高二物理选修3-1教学
高二物理选修3-1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二物理选修3-1为基础,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课程将重点讲解电磁感应、电磁场、磁场、电场等核心知识点,以及相关物理现象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此外,还需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物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经过高一物理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然而,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荷、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2)掌握电磁学的基本定律,如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3)学会运用物理公式进行电磁学问题的计算和分析;(4)掌握电磁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技巧;(5)能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关键信息的技巧;(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理现象的能力;(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2)引导学生认识到电磁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通过物理学家的事迹和贡献,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4)教育学生珍惜团队合作的力量,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5)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挫折的品质,增强他们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选修3-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选修3-5 培养 目标 选修1-2 选修3-4
选修2-3
选修2-2 选修2-1
选修3-3
选修3-2 选修3-1Leabharlann 选修课程 基本理念
选修1-1
物理2 物理1
必修 共同必修
课程 目标
课程 模块
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 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
有利 学生 自主 学习
: 重视自主学习的3-1
《课标》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提出:
促进学生自 主地、富有 个性地学习
教科书应为学 生自主学习创 造条件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活动的主人,进 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栏目设置多样,
讨论 交流 实验 探究 活动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理论 探究 实验 室
初识教材3-1
重要的 的3-1
可爱好看的3-1
立体与形象的展示
可爱好看的3-1
形象逻辑的解释
初识教材3-1
可爱好看 的3-1
人文科学 的3-1 单纯简洁 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初识教材3-1
可爱好看 的3-1
人文科学 的3-1 单纯简洁 的3-1 重视过程 、方法、探究 充满问题 的3-1
培养 目标
课程 基本理念
课程 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 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2.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 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3.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 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 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 活中的问题。
高中物理3-1教案
高中物理3-1教案让我们来明确教案的核心目标。
在制定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清晰、可达成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的安排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教案应当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将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逻辑性强、易于理解的小单元。
例如,在讲解力学的基础知识时,可以将牛顿三大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分步骤细致讲解,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概念体系。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不可忽视。
现代教育鼓励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要善于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框架。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评价与反思。
教案中应包含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检验,更包括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果的评估。
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教案的创新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案设计也应与时俱进。
例如,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制作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物理实验,提高学习效率和安全性。
一份优秀的高中物理3-1教案范本应当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内容安排、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师生互动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1课标解读与教学建议
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1课标解读与教学建议资料来源:《物理教学研究与案例》(主编:廖伯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一)电场内容标准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具体要求·能够举出静电现象的实例,并能识别静电现象。
·说出静电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例如,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说明书、观察实物等方式,了解避雷针、静电除尘器、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设施的基本原理。
·列举静电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危害及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例如:在可燃气体环境中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常见的预防措施。
·会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内容标准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
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具体要求·知道点电荷,知道理想化模型是在研究问题时为使研究问题简化,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科学方法。
·知道带电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视为点电荷,例如,能通过实例说明点电荷不一定是很小的带电体,很小的带电体不一定能够看成点电荷。
·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遵从库仑定律,明确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及成立的条件。
·通过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两个平方反比定律的比较,明确数学表达式的相似性及物理意义的不同,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内容标准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理解电场强度。
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具体要求·了解静电场,了解场是一种物质,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电荷就是通过电场这种物质间接的对另一电荷施加静电力的作用的。
·理解电场强度,会计算电场强度。
·知道电场线的物理意义。
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了解点电荷电场线、匀强电场电场线的分布特征。
高中物理选修3-1课
高中物理选修3-1课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高中物理选修3-1课程进行教学。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磁学基本概念,理解电磁现象的产生、变化和作用规律,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等。
2、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学生对电磁学有一定的基础,但在深入理解和运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本教学设计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磁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掌握电磁学的基本原理;(2)掌握电磁学相关公式及其应用,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电磁波的传播、发射和接收过程,认识电磁波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4)学会使用电磁学实验仪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5)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4)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5)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电磁学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通过电磁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为探索自然规律所付出的努力,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5)教育学生关爱环境,关注电磁辐射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高中物理3-1模块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情感”目标的体现,重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和现代科
技。如何在新教科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创造,在课堂 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这是实施新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问
黄恕伯 06.7
(二)教材分析
和教学建议
黄恕伯 06.7
一、教材分析的几个基本出发点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七、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八、电容器的电容 九、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十、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静电复印 其它
黄恕伯 06.7
7 电容器与电容
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新〕第二章 恒定电流
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原〕第十四章
一、欧姆定律 √
恒定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电 势
φ = Ep /q
UAB=φA-φB
电势能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电势差
E数值等于沿 场强方向单位 距离的电势差
WAB=EpA-EpB
U=Ed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电场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电场力做 功与路径 无关
电场力
E = F/q
黄恕伯 06.7
试探电荷在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能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黄恕伯 06.7
一、教材分析的几个基本出发点
1. 体现模块3 系列课程要求的定位 《课程标准》关于选修 3-1 模块的说明: 本模块是选修模块。 物理学有自己的实验基础和逻辑结构,有广泛的技
术应用,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深刻
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本模块中,学生将 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及其技术应用,了解它与社会发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2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教案教科版选修3-1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安培力的现象,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实验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对安培力的理解更加深入。
2.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安培力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不同电流、磁场条件下导线受到的安培力。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磁场”、“电流”和“安培力”三个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视频:播放实验操作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观察安培力的现象。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物理模拟软件,让学生模拟和观察安培力的产生和作用效果。
(4)实物模型:准备磁场、电流和安培力的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四个方面。首先,通过学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学生将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理解安培力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效果。其次,学生需要运用科学思维,分析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与电流、磁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安培力的现象,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将培养积极的科学态度,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知识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选修3-1教学指导意见解读PPT课件 人教版
三、电场强度
■了解试探电荷的作用,理解对试探电荷对电荷量
反映量度方法对量度结果的影响
■经历场强概念的建立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用比值
和尺寸的要求
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不要求了解电磁场的产生机理,本节不要求了解 电磁场
变化的电磁场以有限的速度——光速,在空间传播。 它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 量,因而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点电荷概念应当在定律形成之初建立
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情景:图1.2-1的实验现象
问题: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究竟跟哪些因素 有关呢? 猜想:可能跟两个带电体的电荷量有关; 可能跟两个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有关; 可能跟两个带电体的形状有关; 可能跟空间的介质有关。 简单化:不考虑形状:点电荷; 不考虑介质:真空。
不要求具体记住正、负电荷产生的方式。 ■了解原子呈中性的原因
■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例:用 ______摩擦过______棒带的是正电。
建议补充:接触起电、电中和 ■不要求了解正负电子湮灭现象和光子概念
二、库仑定律
知道库仑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会用库仑定律进 行简单的计算
了解点电荷概念,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
■不要求计算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情况
下的洛仑兹力 ■不要求推导洛仑兹力公式
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能推导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半径和周期表达式,理解周期与速度的无关性 ■体会回旋加速器设计中蕴含的思想方法 ■不要求对回旋加速器问题进行定量的计算
例 用加旋加速器来加速质子时,为了使质子获得的动能增 加为原来的4倍,原则上可采用下面的哪些办法? A.将加速器的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将加速器的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4倍 C.将D形盒的半径增大为原来的2倍 D.将D形盒的半径增大为原来的4倍
高中物理教学选修3-1
高中物理教学选修3-1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1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磁学基础知识、电路分析以及电磁波初步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讲解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然而,由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如电荷、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理解相关物理量的定义、性质和单位。
(2)学会运用电磁学基本定律,如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串联、并联、混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能分析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如传播速度、波长、频率等,认识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5)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电磁学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物理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选修3-1 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1 教案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物理学作为基础科学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高中物理选修3-1的课程内容,本文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选修3-1中的关键物理概念、原理和公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通过实验探究物理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磁学基本概念:电荷、电场、磁场等。
2. 电路分析: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 磁场与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
4. 交变电流与电磁波:交流电的基本特性、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系统的认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3. 讨论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共同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4.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与同学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5. 案例分析:分析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记忆,巩固知识。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发言、实验操作等。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
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高中物理选修3-1的课程内容,该课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磁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
课程内容包括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关键概念,以及相关的实验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基础的物理学习,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储备和实验操作能力。
然而,由于物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可能在理解复杂的电磁现象时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考虑到学生即将面临高考,教学还将注重与高考考核标准对接,为学生备考提供有力支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物理公式。
(2)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掌握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3)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电磁学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4)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复杂电磁问题的能力。
(5)提高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数学工具对电磁学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结合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4)注重知识整合,将电磁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3-1、3-2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这一节与初中物理不同的是,采用了理论分析,电流关系实际 是电荷守恒的具体体现。特别是电压关系,在电路中引入电势来分 析,让学生体会高中物理和初中的区别,这样处理又同大学物理做 到了很好的衔接。 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充分利用P52页“思考与讨论”,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伏安法测电阻”没有讲这个内容,而是在课后习题中出现,对 这个内容,建议改成一个学生实验,教师事先并不告诉内节法和外 接法,学生没有内、外接法的概念,会出现有的学生用内接法,有 的用外接法,测量值不同,出乎学生的意料,引起学生的兴趣,然 后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
●可以取不同长度、横截面积、不同材料的导体进行实
验。(探究不同材料比例常数)
P67页“说一说”,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树立质 量意识。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
第7节
闭合电路的欧定律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与旧教材处理不同,是 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关系,推到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搞清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用能量 守恒思想建立方程。
要做好P63页路端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 感性认识,也是突破本节难点的关键。同时结合P65页“做一做” 做出U与I关系的函数图象,并引导学生认真讨论和分析教材中 的4个问题。 P6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第8节
多用电表
这是一节原理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欧姆 表的内部结构和刻度原理;熟悉多用电表的表头以及使用多用 电表来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和电阻并能用多用电表 来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建议类比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的电流表,提出问题 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然后通过一个问题进入,师生间 要加强互动。
高中物理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1
某某省郯城第三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学设计:31 磁现象和磁场一、教材分析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
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
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
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与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体会科学知识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搜索日常生活中有关此现象的用品,及简单的应用原理2、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概念教学难点:磁场的概念(磁场概念比较抽象)四、学情分析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物理 选修修3-1 模块解读和模块整体备课(上)
高中专题一(上)《选修3-1》模块解读和模块整体备课片头: 格物万象,究理天人。
奥秘无处不在,探索无处不在,思维无处不在。
共和国的基础教育开始了全面灵醒,中华共和国崛起的关键在于全民族的素质提升。
新中国历史上进行的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负载的也是这一伟大的使命。
将课改推向深入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付诸实践。
今天,格物究理探索后又一次扬帆。
为把课程改革推向众生,让我们并肩前行。
PPT: 本集主要内容1、《选修3-1》课程标准内容解读2、《选修3-1》各版本教材结构分析3、《选修3-1》中关于“电容器”的教学案例讨论邓磊老师: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来到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的专题培训。
今天让我来介绍一下关于本次培训的嘉宾,这位是西南大学的廖伯琴教授。
廖伯琴老师:大家好!邓磊老师:赵保钢教授。
赵保钢老师:大家好!邓磊老师:张正严老师。
张正严老师:大家好!邓磊老师:我叫邓磊,今天我们这个专题主要是关注《选修3-1》模块的解读以及模块整体备课的情况。
首先我们请廖老师来介绍一下本次专题培训中我们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廖伯琴老师:我们这次培训主要针对山东、海南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已经是经过若干年的高中课改实践了,那么我们这次培训主要是跟进式的培训,对跟进式的培训而言,主要是通过案例剖析对内容标准以及教材内容的一些相关内容。
因此,在我们的十个专题里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比如《选修3-1》,我们有两个相对比较宏观的专题,这是专题一和专题五。
那么在这两个专题里我们将从宏观的角度,备课过程的角度来展示与3-1相关的内容。
接下来还有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四,这三个专题更多的是从案例的角度来剖析对应内容在课标里的要求以及教材中的要求。
还有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那么在3-2是相似的模式,也是由宏观的整体的介绍以及备课的过程,还有具体的案例的专题。
整体上,这次我们的培训就是这样设计的。
邓磊老师:应该来说,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已经6年了,在6年里面老师们接受教材应该也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他们可能对教材、对课程标准、甚至是对一些教学的设计有所熟悉。
高中物理选修3-1的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1的教学设计课程背景高中物理选修3-1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清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物理内容,避免引入法律复杂性。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验证物理现象。
-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物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题: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和公式的介绍,并通过实例和实验来说明运动学原理。
2. 动力学:介绍牛顿三定律和力的概念,通过实例和实验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相互作用。
3. 能量与功:介绍能量和功的概念,以及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的原理,通过实例和实验来说明能量和功的应用。
4. 电学:介绍电荷、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以及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和实验来说明电学的应用。
教学方法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实验教学: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3. 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小测验:通过定期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浙江省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选修3-1部分
浙江省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选修3-1部分第一章静电场一、课标内容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
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理解电场强度。
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
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基本要求1.知道电荷的种类和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
2.了解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3.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等现象,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4.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电荷量概念及其单位,知道元电荷的值。
发展要求1.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异同。
2.能运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现象。
说明1.不要求了解正、负电子湮灭现象和光子概念。
2.不要求识记电子的比荷。
第二节库仑定律基本要求1.知道库仑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会用库仑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点电荷的概念,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
发展要求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及其所蕴含的设计思想。
说明1.利用库仑定律公式求解静力学问题,只限于所受各力在同一直线上或可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的情形。
2.利用库仑定律公式与其他动力学规律求解力学与电学综合的问题,只限于所受各力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形。
第三节电场强度基本要求1.知道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知道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2.了解试探电荷的作用,理解对试探电荷量和试探电荷尺寸的要求。
3.理解电场强度,知道它的定义式及单位。
4.了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会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5.认识匀强电场的特点。
6.了解电场线的作用和特点,能大致描绘典型电场的电场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资料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教学指导意见解读高中物理选修3-1的内容包括两场(电场,磁场)一路(电路).对本模块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指导意见中已经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再将...解读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教学指导意见解读高中物理选修3-1的内容包括两场(电场、磁场)一路(电路)。
对本模块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指导意见中已经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再将其中一些条目进行解读。
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道电荷的种类和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课本中关于正、负电荷的规定不必要求学生记住,故不宜让学生解答如下习题:用___________摩擦过玻璃棒带的是__________电。
了解原子呈中性的原因教材中只说明原子呈电中性,没有特别指出物体带电和不带电的机制。
考虑到我省初中科学没有静电知识,所以,教学时需要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接触起电知识在课本中没有提及,但考虑到许多问题都会涉及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物体相接触,以及带电的物体与带电的物体相接触,电荷重新分布的问题,所以,教学中应当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并用电荷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电中和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荷重新分配的现象,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接触到(例如电容器放电的过程就是正、负极板异种电荷电中和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应用电荷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不要求了解正负电子湮灭现象和光子概念课本中介绍了正、负电子湮灭现象和光子的概念,考虑到光子、正电子等概念学生还很生疏,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教学时不必要求学生分析正负电子湮灭现象。
第二节库仑定律知道库仑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会用库仑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点电荷概念,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而不应在得出定律之后再来说明。
要把定律建立的过程设计成一个探究的过程。
问题: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可能跟两个带电体的电荷量有关;可能跟两个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有关;可能跟两个带电体的形状有关;可能跟空间的介质有关。
简单化:不考虑形状:点电荷;不考虑介质:真空。
本节教学要突出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思想方法:(1)对问题的简化:点电荷;真空。
(2)类比猜想。
(3)巧妙的实验设计。
要启发学生:你想想,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电荷量q1、q2以及之间的距离成什么关系呢?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两个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平方反比)→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可能也遵守平方反比规律。
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及其所蕴含的设计思想库仑实验巧妙的设计思想:(1)发明了库仑扭秤,将微小电力的测量转化为角度的测量,很好地实现了小量的放大;(2)利用两个相同金属球电荷等量分配的原理,很好地控制了带电体电荷量的成倍变化;(3)把装置放在封闭的容器里,防止外界的干扰。
利用库仑定律公式求解静力学问题,只限于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利用库仑定律公式与其他动力学规律,求解力学与电学综合的问题,只要求所受各力在同一直线的情形这两条说明对涉及库仑力的静力学问题与动力学问题分别在难度上做了一些限制。
第三节电场强度了解试探电荷的作用,理解对试探电荷量和试探电荷尺寸的要求试探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用试探电荷研究电场的性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实验的过程,因为所有利用试探电荷的操作都只是在思想中进行的。
试探电荷是量度电场强弱的工具,跟其他量度工具一样,它的引入可能会对量度的对象产生影响。
教学时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这一道理。
例如,将一根直尺插入杯内以测量水的深度,直尺的插入会改变水的深度。
为了使尺的插入不致于影响测量结果,应当要求尺子极细。
同样,要使试探电荷引入不致于影响原来的电场,应当要求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极小;为了能够精确地测出某个点的电场强度,试探电荷的线度要极小。
经历场强概念的建立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学生在以前也已有所接触,而在以后还要频繁接触。
例如,电势和电容的定义,电阻和电阻率的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等等,所以,应使学生有对这种定义方法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应使学生通过思想实验过程看到,在电场中某一个点放入不同的试探电荷,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同,但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F/q相同,比值F/q 的大小与放入的试探电荷无关;在电场中不同的点,放入不同的试探电荷,比值F/q 不同。
所以,比值F/q 反映的是电场本身的性质。
不要求了解电磁场的产生机理,本节不要求了解电磁场关于电磁场,教材是为了说明电场具有物质性而引出的。
但其实这种论证的理由并不十分充分。
因为有限的速度,在空间传播,具有能量,机械波也是如此(关键是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因为它本质是一种物质)。
考虑学生对这一点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教学时可以回避。
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本节从能的角度研究电场,研究电场能的性质。
应使学生认识到,电荷放在电场中,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我们从力的角度研究了电场,引出了电场强度概念。
同样,电荷放在电场中,具有与电场力相关的能,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这种能会随之改变。
所以,可以从能的角度研究电场。
从能的角度研究电场的好处是:能是标量,其运算比矢量运算要容易些。
能在转化时总量是守恒的,能量守恒对于问题的解决会带来许多便利。
但是,能量是比力的更为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学时,要作三个类比,一是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进行类比——都与路径无关,因此可以引出势能概念;二是电势的定义与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类比——都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式具有相同的形式;三是等势面与电场线的类比——都有直观描述电场的方法。
了解电势概念及单位,知道它的定义式,理解φ与Εp 、q 无关在教材中,公式q E p虽然不像公式q FE 那样详尽地阐述其定义的过程,但两者的定义方式是一样的,都是用比值法进行定义的。
虽然电势φ与E p 、q 无关,但E p 却与φ和q 有关。
电荷在电场某处电势能的高低,不但该处电势的高低有关,跟电荷量的大小有关,还跟电荷的性质有关。
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较大,负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较小。
理解电场线的方向与电势高、低之间的关系对电势的变化,可以从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变化角度,进行完全归纳推理,即: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势降低。
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电势降低。
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场线方向与电势变化的关系推理: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正电荷电场的电势为正,负电荷电场的电势为负。
不要求用等势面去推断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等势面与电场线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来描述电场的,它们都可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电场线切线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
等势面与电场的方向垂直,电势降低的方向即为电场的方向,等势面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
但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利用等势面判断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如:例根据图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同一图中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变化量相同),判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掌握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式要防止出现一些不适宜用公式U=Ed 求解的习题。
例在水深超过200 m 的深海,光线极少,能见度极低。
有一种电鳗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能通过自身发出生物电,获取食物,威胁敌害,保护自己。
若该电鳗的头尾相当于两个电极,它在海水中产生的电场强度达到104 V/m ,可击昏敌害。
身长50 cm 的电鳗,在放电时产生的瞬间电压可达()A .10 V B .500 V C .5000 V D .10000 V 不要求了解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这是对电场强度方向与电势变化的关系这一知识作出了限制。
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降低。
但电势降低的方向有许多,沿不同的方向降低的快慢并不相同,电场强度的方向正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考虑到这一知识在教学中有两个难处:一是要从匀强电场的分析中得出这一结论,再推广到一般的电场;二是这里所谓的最快是指电势相对于空间的变化率,即电势梯度,而不是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不要求计算感应电荷的场强和静电力不要求应用“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个等势体”解决有关问题根据这两条限制,以下习题都是不适宜的。
例 1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小球A 缓慢地靠近(不相接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B.导体内部场强越来越大C.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B 点产生的场强大于在C 点产生的场强·A ·BD.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B 、C 两点产生的场强相等例2 在上题中,如果用一根导线将B 、C 相连,则A .有电流从B 通过导线流向C B .有电流从C 通过导线流 BC .导线上没有电流通过D .无法确定导线上有无电流通过例3 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球形导体放在一个正点电荷附近。
在下面的四个图中,电场线分布的画法没有明显错误的是ABCD第八节电容器与电容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探究过程,体会其中蕴含的控制变量等思想方法这是一条关于科学方法教育方面的要求。
要让学生认识到,本实验控制极板的电荷量不变,而这个条件的获得是近拟的。
这是因为,由于电容器的极板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发生变化,表明静电计带的电荷量发生变化,也即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发生变化。
但由于静电计指针所带电荷量远远少于电容器极板所带电荷量,所以,可以认为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保持不变。
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问题的分析与计算不涉及两个偏转电极同时加电压的情形解决带电粒子偏转运动问题只限于垂直电场方向入射且偏转电极加恒定电压的情形第一条限制使带电粒子的偏转运动限定在二维的运动;第二条限制要求的是“加恒定电压”,所以,有些在短时间内电极间的电场视作匀强电场的问题,也应不作要求。
例在真空中速度为v=6.4×107 m/s 的电子束连续地射入两平行极板之间,极板长度为l=8.0×10-2 m ,间距为d=5.0×10-3 m ,两极板不带电时,电子束将沿两极板之间的中线通过,如图所示。
在两极板上加一50 Hz 的交变电压u=U 0sin ωt,如果所加电压的最大值U 0超过某一值U c 时,开始出现以下现象:电子束有时能通过两极板,有时间断,不能通过。
(1)求U c 的大小;(2)求U 0为何值时才能使通过的时间(Δt)通跟间断的时间(Δt)断之比为(Δt)通:(Δt)断=2:1。
+ + + + +-----·l d第二章稳恒电流第一节电源和电流了解电源使电路形成电流的机制只要初步了解电源在在极积累了一定的正负电荷,使两极之间保持稳定的电压,于是在导体内部产生一个电场,从而使电荷在导体内部定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