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传播,变化率,单双循环,面积)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一、本讲内容的教材地位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初中数学应用问题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
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继续,二次函数学习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它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领悟数学建模思想,体会如何寻找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感知方程的应用价值,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三、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建模思想。
难点:将同类题对比探究,培养学习分析、鉴别的能力。
四、课时2小时五、教学环节安排(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三)自编自创,提升自我(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五)归纳总结,知识升华(六)作业设计,延伸拓展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并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因此我们用学生已学的知识提出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有几步?哪几步?(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传播问题传播问题虽学生常见,但数量关系较为抽象,所以从谚语入手,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在此基础上以学案为载体出示一下问题: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设计意图:让学生计算三轮后患流感的人数,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的危害性。
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题:1、开始有一人患了流感,第一轮设他传染了x人,则第一轮后,共有个人患了流感。
一元二次方程的起源和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起源与应用一年七班 唐梦雷一、定义:(quadratic equation of one variable )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二、 起源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已出现于古巴比伦人的泥板文书中:求出一个数使它与它的倒数之和等于一个已给数.可见巴比伦人已知道一元二次方程并知道了求根公式。
但他们当时并不接受负数,所以负根是略而不提的。
埃及的纸草文书中也涉及到最简单的二次方程,在公元前4、5世纪时,古中国也已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希腊的丢番图(246-330)却只取二次方程的一个正根,即使遇到两个都是正根的情况,他亦只取其中之一。
公元628年,从印度的婆罗摩笈多写成的《婆罗摩修正体系》中,得到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一的一个求根公式。
在阿拉伯阿尔.花拉子米的《代数学》中讨论到方程的解法,解出了一次、二次方程,其中涉及到六种不同的形式,令 a 、b 、c 为正数。
把二次方程分成不同形式作讨论,是依照丢番图的做法。
阿尔.花拉子米除了给出二次方程的几种特殊解法外,还第一次给出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承认方程有两个根,并有无理根存在,但却未有虚根的认识。
十六世纪意大利的数学家们为了解三次方程而开始应用复数根。
韦达(1540-1603)除已知一元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恒有解外,还给出根与系数的关系。
我国《九章算术.勾股》章中的第二十题是通过求相当于的正根而解决的。
我国数学家还在方程的研究中应用了内插法。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广泛应用例1:下列关于x 的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3522=+x ;(2)062=-x x ;(3)5=+x x ;(4)02=-x ; (5)12)3(22+=-x x x ;(6)2273x x = ;(7)312=+xx ;(8)522=+y x 注意点:①二次项系数不为“0”; ②未知数指数为“2”; ③是整式方程;④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例1:当k 时,关于x 的方程3222+=+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实际应用
。
例 3 已知 关 于 x 的 一元 二 次 方 程 ax2 bx c 0a 0 的 系 数 满 足 a c b , 则 此 方 程 必 有 一 根
为
。
针对练习:
★1、已知方程 x2 kx 10 0 的一根是 2,则 k 为
,另一根是 kx 2 0 的一个解与方程 x 1 3 的解相同。⑴求 k 的值; ⑵方程的另一个 x 1
。
变式 3:若 x2 xy y 14 , y 2 xy x 28 ,则 x+y 的值为
。
例 3、方程 x2 x 6 0 的解为( )
A. x1 3,x 2 2 B. x1 3,x 2 2 C. x1 3,x 2 3
例 4、已知 2x 2 3xy 2 y 2 0 ,则 x y 的值为
例2、 已知 x、y 为实数,求代数式 x 2 y 2 2x 4 y 7 的最小值。
例3、 已知 x2 y 2 4x 6 y 13 0,x、y 为实数,求 x y 的值。
针对练习:
★★1、试用配方法说明 10x2 7x 4 的值恒小于 0。
★★2、已知 x2 1 x 1 4 0,则 x 1
.
x2
x
x
类型四、公式法
⑴条件: a 0,且b2 4ac 0
⑵公式: x b b2 4ac , a 0,且b2 4ac 0 2a
类型五、 “降次思想”的应用
⑴求代数式的值;
⑵解二元二次方程组。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 x2 3x 2 0 ,求代数式 x 13 x 2 1 的值。
④ x2 y2 (x y)( x y)( x y) ⑤方程 (3x 1)2 7 0 可变形为 (3x 1 7 )(3x 1 7) 0
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应用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1.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2.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重点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数字系数人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难点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考点讲解: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0)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⑴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以配方为手段,以开平方为基础的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k≠0)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即使方程的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一半的平方;④化原方程为(x+m)2=n的形式;⑤如果n≥0就可以用两边开平方来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0,则原方程无解.⑵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通过配方推导出来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a acbbx24 2-±-=(b2-4ac≥0)⑶因式分解法: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它的理论根据是两个因式中至少要有一个等于0,因式分解法的步骤是:①将方程右边化为0;②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3.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⑴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强调a≠0.因当a=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如关于x的方程(k2-1)x2+2kx+1=0中,当k=±1时就是一元一次方程了.⑵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①化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②确定a、b、c的值;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代人求根公式,求出x1 ,x2.若b2-4a<0,则方程无解.⑶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4)2=3(x+4)中,不能随便约去(x+4⑷注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使用配方法(除特别要求外)但又必须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顺序是: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应用1.若关于x的方程(k+1)x2-(k-2)x-5+k=0只有唯一的一个解,则k=______,此方程的解为______.2.如果(m-2)x|m|+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值为( ).A.2或-2 B.2 C.-2 D.以上都不正确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x+m2-1=0有一个根是0,求m的值.4.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整数值2cm ,5cm ,k cm ,且k 满足一元二次方程2k 2-9k -5=0,求此三角形的周长.5.解关于x 的方程:x 2+mx +2=mx 2+3x .(其中m ≠1)6.用配方法说明:无论x 取何值,代数式x 2-4x +5的值总大于0,再求出当x 取何值时,代数式x 2-4x +5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7.k 为何值时,方程kx 2-6x +9=0有:(1)不等的两实根;(2)相等的两实根;(3)没有实根.8.若方程(a -1)x 2+2(a +1)x +a +5=0有两个实根,求正整数a 的值.9.求证:不论m 取任何实数,方程02)1(2=++-m x m x 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10.已知方程mx 2+mx +5=m 有相等的两实根,求方程的解.11.求证:不论k 取任何值,方程(k 2+1)x 2-2kx +(k 2+4)=0都没有实根.12.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ax -4)-x 2+6=0没有实数根,求a 的最小整数值.13.已知方程x 2+2x -m +1=0没有实根,求证:方程x 2+mx =1-2m 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14.若a ,b ,c ,d 都是实数,且ab =2(c +d ),求证:关于x 的方程x 2+ax +c =0,x 2+bx +d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1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m 2+2)x +2m =0.(1)求证:当m 取非零实数时,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若此方程有两个整数根,求m 的值.16.已知:x 2+3xy -4y 2=0(y ≠0),求yx y x +-的值.17.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 2+2(a -c )x +(a -b )2+(b -c )2=0有两相等实数根.求证:a +c =2b .(a ,b ,c 是实数)18.若方程3x 2+bx +c =0的解为x 1=1,x 2=-3,则整式3x 2+bx +c 可分解因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实数范围内把x 2-2x -1分解因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0.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中的两根为,24,221aac b b x x -±-=请你计算x 1+x 2=____________,x 1·x 2=____________.并由此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1)方程2x 2+3x -5=0的两根之和为______,两根之积为______.(2)方程2x 2+mx +n =0的两根之和为4,两根之积为-3,则m =______,n =______.(3)若方程x 2-4x +3k =0的一个根为2,则另一根为______,k 为______.(4)已知x 1,x 2是方程3x 2-2x -2=0的两根,不解方程,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1121x x + ②;2221x x + ③|x 1-x 2|; ④;221221x x x x + ⑤(x 1-2)(x 2-2).21、若方程2x 2-3x -1=0的两根为x 1和x 2,不解方程求x 41+x 42的值;22、若t 是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则判别式ac 4b 2-=△和完全平方式2)2(b at M +=的关系式()A △=MB △>MC △<MD 大小关系不能确定2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中a,b,c 满足9a-3b+c=0,则该方程有一根是______2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x 的两根为2,121=-=x x ,则c bx x ++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25、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742x x __________________26、已知03442=+--x x ,则=-+31232x x __________________27、m mx x ++2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已知,)21(822m x a x ax ++=++则a 和m 的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9、当k=_________时,方程012)3(2=++--k x x k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0、关于x 的方程032)4()16(22=++++-m x m x m 当m_____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_____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讲义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讲义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例题】1、关于x 的方程023)1()1(2=++++-m x m x m ,当m 时为一元一次方程;当m 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1)2y 2+y -1=0;(2)x (2x -1)=2x 2;(3)21x-2x=1;(4)ax 2+bx+c=0;(5)12x 2=0. 3、关于x 的方程(m 2-1)x 2+(m -1)x+2m -1=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________.【习题】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xy +2=1B. 09212=-+xx C. x 2=0 D.02=++c bx ax 2、下列方程中,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2x 2+7=0 B.2x 2+23x +1=0 C.5x 2+x 1+4=0 D.3x 2+(1+x ) 2+1=03、关于x 的方程(m -4)x 2+(m +4)x +2m +3=0,当m __________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 _________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20ax bx c ++= B .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根是242b b ac x a -±-= C .方程2x x =的解是x =1D .方程(3)(2)0x x x +-=的根有三个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例题】1、若n(n≠0)是关于x的方程x2+mx+2n=0的根,则m+n的值是( )A 、1B 、2C 、-1D 、-22、若x =1是方程ax 2+bx +c =0的解,则( )A.a +b +c =1B.a -b +c =0C.a +b +c =0D.a -b -c =03、已知0和1-都是某个方程的解,此方程是( )A. 012=-xB. 0)1(=+x xC. 02=-x xD. 1+=x x4、如果21x -2x -8=0,则1x 的值是________.5、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若0=++c b a ,则该方程一定有一个根是( )A. 0B. 1C. -1D. 2【习题】1、若x =-1是方程ax 2+bx +c =0的解,则( )A.a +b +c =1B.a -b +c =0C.a +b +c =0D.a -b -c =02、已知(x 2+y 2+1)(x 2+y 2+3)=8,则x 2+y 2的值为( ).A .-5或1B .1C .5D .5或-13、已知m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005x +1=0的解,求代数式22200520041m m m -++的值.4、已知x = –5是方程x 2+mx –10=0的一个根,求x =3时,x 2+mx –10的值.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题】1、填写解方程3x (x +5)=5(x +5)的过程解:3x (x +5)__________=0(x +5)(__________)=0x +5=__________或__________=0∴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2、用配方法解方程x 2+2x -1=0时①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②配方得__________________即(x +__________)2=__________③x +__________=__________或x +__________=__________④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3、方程2(x+2)2-8=0的根是 。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ax^2 + bx + c = 0$,其中 $a \neq 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物理问题等。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需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面积、周长等。
在解决代数问题时,一元二次方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例如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解、求解不等式等。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一元二次方程也经常被用来描述物理现象,例如求解物体的运动轨迹、求解电路中的电流等。
总之,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不仅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国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考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0分) 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3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3分)如果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b x x -=+21,acx x =21。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考点四、分式方程 (8分)1、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10.11.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1)
如图,设路宽为x米, 横向路面 32x米2 ,
(2)
纵向路面面积为20x米2 。 草坪矩形的长(横向)为 (32-x)米 , 草坪矩形的宽(纵向) (20-x)米 。 相等关系是:草坪长×草坪宽=540米2 即 32 x 20 x 540. 2 x 化简得: 52x 100 0, x1 50, x2 2 再往下的计算、格式书写与解法1相同。
例.一块长36m,宽24m的矩形草地,现 要在它的中央修建一个矩形喷水池,周 围的草地作走道,走道的宽度相等,且 喷水池的面积是矩形草地面积的 5 , 27 求周围走道的宽度。
分析:设走道的宽度为 xm, 其等量关系是喷水池的 面 5 积是矩形草地面积的 27
解:设周围走道的宽度为xm, 由题意得 5 (36 2 x) (24 2 x) 36 24 27 解得x1 22(舍去), x2 8 答:周围走道的宽度为 8米。
(1)
(2)
解:(1)如图,设道路的宽为 x米,则
(32 2 x)(20 2 x) 540
化简得,
x 26 x 25 0 ( x 25)( x 1) 0 x1 25, x2 1
2
(1)
其中的 x=25超出了原矩形的宽,应舍去.
∴图(1)中道路的宽为1米.
(26 x)米。
想一想,
为什么?
长为(40 2 x)米 宽为(26 2 x)米
长为(40 x)米 宽为(26 x)米
点评:解答这类问题,并没有用到什么 复杂的数学知识,只是运用化归思想, 把几条小路归在一起,草坪归在一起, 这种做法给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 来很大方便。
练习:
解得x1 x2 25 当x 25时,50 x 25 答 : 长方形模型的长和宽都 为25cm。 (3)x(50 x) 700此方程无实数解 答:要用 100cm的铅丝做成一个面积是 700cm2 的长方形模型是不可能 的。
10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平均变化率问题”知识点全解析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平均变化率问题”知识点全解析一、引言一元二次方程平均变化率问题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类问题常常出现在各种考试和实际应用中。
掌握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解析一元二次方程平均变化率问题的概念、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平均变化率描述了一个量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变化情况。
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平均变化率通常用来描述函数图像在某一段内的斜率或倾斜程度。
设函数y=f(x),在区间[x₁, x₂]上的平均变化率为(f(x₂)-f(x₁))/(x₂-x₁)。
三、一元二次方程与平均变化率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y=ax²+bx+c(a≠0)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这个抛物线的形状和位置由系数a、b、c决定。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b/2a,顶点坐标为(-b/2a, c-b²/4a)。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其在某一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来了解函数在该区间的变化情况。
特别地,当区间选取为对称轴两侧等距的两个点时,平均变化率可以反映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宽度。
四、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平均变化率问题的方法1.确定区间:首先确定需要计算平均变化率的区间[x₁, x₁]。
这个区间可以是题目给出的,也可以是根据实际问题自行选择的。
2.计算函数值:分别计算f(x₁)和f(x₁)的值,即把x₁和x₁代入一元二次方程中求得对应的y值。
3.计算平均变化率:利用公式(f(x₁)-f(x₁))/(x₁-x₁)计算平均变化率。
这个值可以反映函数在区间[x₁, x₁]内的平均变化情况。
4.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出的平均变化率,分析函数在指定区间的变化趋势和速度。
如果平均变化率为正,说明函数在该区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如果平均变化率为负,说明函数在该区间内总体呈下降趋势。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含答案
z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一、增长率问题例 1 恒利商厦九月份的销售额为200 万元,十月份的销售额下降了20% ,商厦从十一月份起加强管理,改善经营,使销售额稳步上升,十二月份的销售额达到了193.6 万元,求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解设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X.,则根据题意,得200(1 —20%)(1+ x)2= 193.6 ,即(1+x)2= 1.21,解这个方程,得x i = 0.1 , X2=— 2.1 (舍去).答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10%.说明这是一道正增长率问题,对于正的增长率问题,在弄清楚增长的次数和问题中每一个数据的意义,即可利用公式m(1+x)2= n求解,其中m v n.对于负的增长率问题,若经过两次相等下降后,则有公式m(1 —x)2= n即可求解,其中m >n.二、商品定价例2 益群精品店以每件21 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 该商品可以自行定价, 若每件商品售价a元,则可卖出(350 —10a)件,但物价局限定每件商品的利润不得超过20%,商店计划要盈利400 元,需要进货多少件?每件商品应定价多少?解根据题意,得(a—21)(350 —10a) = 400,整理,得a2—56a+775 = 0 ,解这个方程,得a1 = 25 , a2 = 31.因为21 p+20%) = 25.2,所以a2=31不合题意,舍去.所以350 —10 a= 350 —10 X25 = 100 (件).答需要进货100 件,每件商品应定价25元.说明商品的定价问题是商品交易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各种考试的热点例3 王红梅同学将1000元压岁钱第一次按一年定期含蓄存入“少儿银行”,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取出,并将其中的500元捐给“希望工程”,剩余的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这时存款的年利率已下调到第一次存款时年利率的90%,这样到期后,可得本金和利息共530元,求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假设不计利息税)解设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为X.则根据题意,得[1000(1+ x)- 500](1+0.9 x) = 530.整理,得90X2+145 x —3 = 0.解这个方程,得X i~0.0204 = 2.04% , X21.63.由于存款利率不能为负数,所以将X2~—1.63 舍去.答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约是 2.04%.说明这里是按教育储蓄求解的,应注意不计利息税四、趣味问题例4 一个醉汉拿着一根竹竿进城,横着怎么也拿不进去,量竹竿长比城门宽4米,旁边一个醉汉嘲笑他,你没看城门高吗,竖着拿就可以进去啦,结果竖着比城门高2米,二人没办法,只好请教聪明人,聪明人教他们二人沿着门的对角斜着拿,二人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城,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解设渠道的深度为x m,那么渠底宽为(x+0.1)m,上口宽为(x+0.1+1.4)m.则根据题意,得2(x+0.1+ x+1.4+0.1) x= 1.8,整理,得x2+0.8 x—1.8 = 0.解这个方程,得X1 = — 1.8 (舍去),X2= 1.所以x+1.4+0.1 = 1 + 1.4+0.1 = 2.5.答渠道的上口宽2.5m,渠深1m.说明求解本题开始时好象无从下笔,但只要能仔细地阅读和口味,就能从中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例5 读诗词解题:(通过列方程式,算出周瑜去世时的年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十位恰小个位三,个位平方与寿符;哪位学子算得快,多少年华属周瑜?解设周瑜逝世时的年龄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 - 3.则根据题意,得x2= 10(x —3)+ x,即X2-11X+30 = 0,解这个方程,得x= 5或x= 6.当x = 5时,周瑜的年龄25岁,非而立之年,不合题意,舍去;当x = 6时,周瑜年龄为36岁,完全符合题意.答周瑜去世的年龄为36岁.六、象棋比赛例6 象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与其他选手恰好比赛一局,每局赢者记2分,输者记0分.如果平局,两个选手各记1分,领司有四个同学统计了中全部选手的得分总数,分别是1979 , 1980 , 1984 , 1985.经核实,有一位同学统计无误•试计算这次比赛共有多少个选手参加•解设共有n个选手参加比赛,每个选手都要与(n —1)个选手比赛一局,共计n(n —1)1局,但两个选手的对局从每个选手的角度各自统计了一次,因此实际比赛总局数应为2 n(n —1)局由于每局共计2分,所以全部选手得分总共为n(n —1)分•显然(n—1)与n为相邻的自然数,容易验证,相邻两自然数乘积的末位数字只能是0, 2 , 6,故总分不可能是1979 , 1984 , 1985,因此总分只能是1980,于是由n(n —1) = 1980,得n2—n —1980 = 0 ,解得n1 = 45 , n2=—44 (舍去).答参加比赛的选手共有45人.说明类似于本题中的象棋比赛的其它体育比赛或互赠贺年片等问题, 法求解• 七、情景对话例7 春秋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推出了如图1对话中收费标准. 某单位组织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共支付给春秋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请问该单位 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解设该单位这次共有 x 名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 •因为1000 >25 = 25000 V 27000,所以员工人数一定超过 25人.则根据题意,得[1000 — 20(x — 25)] x = 27000.整理,得 x 2 — 75X +1350 = 0,解这个方程,得 x i = 45 , X 2= 30.当 x = 45 时,1000 — 20( x — 25) = 600 V 700,故舍去 x i ;当 X 2= 30 时,1000 — 20(x — 25) = 900 >700,符合题意.答:该单位这次共有30名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说明 求解本题要时刻注意对话框中的数量关系,求得的解还要注意分类讨论,从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结论都可以仿照些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 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増加1 人人均放游费用降低20元 旦人均册费用不得低于700人均旅游费用海1000元.八、等积变形例8 将一块长18米,宽15米的矩形荒地修建成一个花园(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为 原来荒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精确到0.1m )(1 )设计方案1 (如图2)花园中修两条互相垂直且宽度相等的小路(2)设计方案2 (如图3)花园中每个角的扇形都相同 .以上两种方案是否都能符合条件?若能,请计算出图2中的小路的宽和图3中扇形的半径;若不能符合条件,请说明理由 解 都能.(1)设小路宽为 X ,则 18x +16x — x 2=^ X18 X15,即 x 2— 34X +180 = 0 ,解这个方程,得x = 2 ,即x ~ 6.6.(2)设扇形半径为 r ,则 3.14 r 2 =X18 X15 ,即卩 r 2疋 57.32,所以 r ~7.6.明 等积变形一般都是涉及的是常见图形的体积,面积公式;其原则是形变积不变; 积也变,但重量不变,等等九、动态几何问题例9 如图 4所示,在△ ABC 中,/ C = 90?/SPAN> , AC = 6cm , BC = 8cm ,点 P 从 点A 出发沿边AC 向点C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点出发沿CB 边向点B 以2cm/s 的速度移动(1)如果P 、Q 同时出发,几秒钟后,可使△ PCQ 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X ,或形变(2)点P 、Q 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 PCQ 的面积等于△ ABC 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运动的时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 )设 x s 后,可使△ PCQ 的面积为 8cm 2,所以 AP = x cm , PC = (6 — x )cm , CQ =2x cm.则根据题意,得(6 — x ) 2x = 8.整理,得X 2— 6x +8 = 0,解这个方程,得 x i = 2, X 2=4. 所以P 、Q 同时出发,2s 或4s 后可使△ PCQ 的面积为8cm 2.(2)设点P 出发x 秒后,△ PCQ 的面积等于△ ABC 面积的一半•1 1 1则根据题意,得 2(6 — x ) 2x =2 x2 x6 X8.整理,得 x 2— 6x +12 = 0.由于此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不存在使厶 PCQ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一半的时刻•说明 本题虽然是一道动态型应用题,但它又要运用到行程的知识,求解时必须依据路程=速度x 时间.十、梯子问题例10 一个长为10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距墙角6m.(1) 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m ,求梯子的底端水平滑动多少米? (2) 若梯子的底端水平向外滑动 1m ,梯子的顶端滑动多少米?(3 )如果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等于底端向外滑动的距离,那么滑动的距离是多少米?解 依题意,梯子的顶端距墙角 =8 (m ).(1 )若梯子顶端下滑1m ,则顶端距地面7m.设梯子底端滑动x m.因为/ C = 90?/SPAN>,所以AB ="汙\取匸=用卜『=10(cm )(2)点P、Q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CQ的面积等于△ ABC的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72+(6+ x)2= 102,整理,得x2+12 x—15 = 0 ,解这个方程,得X i~ 1.14 , X213.14 (舍去),所以梯子顶端下滑1m,底端水平滑动约1.14m.(2)当梯子底端水平向外滑动1m时,设梯子顶端向下滑动x m.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8 —X)2+(6+1)2= 100.整理,得X2—16X+13 = 0.解这个方程,得X1~ 0.86 , X2 ~ 15.14 (舍去).所以若梯子底端水平向外滑动1m,则顶端下滑约0.86m.(3)设梯子顶端向下滑动x m时,底端向外也滑动x m.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8 —X)2+(6+X)2= 102,整理,得2x2—4x = 0,解这个方程,得X1 = 0 (舍去),X2= 2.所以梯子顶端向下滑动2m时,底端向外也滑动2m.说明求解时应注意无论梯子沿墙如何上下滑动,梯子始终与墙上、地面构成直角三角形.十一、航海问题例11如图5所示,我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 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恰好位于AC 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上且恰好处于小岛D的正南方向,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往军舰.(1)小岛D和小岛F相距多少海里?(2)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于E处,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精确到0.1海里)解(1) F位于D的正南方向,贝U DF丄BC•因为AB丄BC, D为AC的中点,所以DF =2 AB = 100海里,所以,小岛D与小岛F相距100海里.(2 )设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x海里,那么DE = x海里,AB+BE= 2x海里,EF= AB+BC -(AB+ BE)—CF= (300 - 2x)海里.在Rt△ DE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 100 2+(300 - 2x)2,整理,得3x2-1200 x+100000 = 0.lOtK/6 10(K/6解这个方程,得X1 = 200 —孑 ~ 118.4 , X2 = 200+3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相遇时补给船大约航行了118.4海里.说明求解本题时,一定要认真地分析题意,及时发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从图形中寻找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布列一元二次方程十二、图表信息例12 如图6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划分成12 X12个小正方形格,将边长为n (n 为整数,且2w n< 11 )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纸片按图中的方式,黑白相间地摆放,第一张n Xi的纸片正好盖住正方形ABCD左上角的n刈个小正方形格,第二张纸片盖住第一张纸片的部分恰好为(n - 1) X n —1)个小正方形.如此摆放下去,直到纸片盖住正方形ABCD的右下角为止.请你认真观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正方形纸片边长n的取值不同,冼成摆放时所使用正方形纸片的张数也不同,请填写下表:纸片的边长n23456使用的纸片张数(2 )设正方形ABCD被纸片盖住的面积(重合部分只计一次)为S i,未被盖住的面积为S2.①当n = 2时,求S i : S2的值;解(1 )依题意可依次填表为: 11、10、9、8、7.②是否存在使得S i = S2的n值?若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S1 = n2+(12 - n)[n2—(n - 1)2] = - n2+25 n - 12.①当n = 2 时,S1 = - 22+25 X2 - 12 = 34 , S2= 12 X12 - 34 = 110.所以S1 : S2 = 34 : 110 = 17 : 55.1②若S1 = S2,则有—n2+25 n —12 =? X122,即n2—25 n +84 = 0 ,解这个方程,得n1 = 4 , n2= 21 (舍去).所以当n = 4时,S1= S2.所以这样的n值是存在的.说明求解本题时要通过阅读题设条件及提供的图表,及时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对于求解第(3)小题,可以先假定问题的存在,进而构造一元二次方程,看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来加以判断.十三、探索在在问题例13 将一条长为20cm 的铁丝剪成两段,并以每一段铁丝的长度为周长做成一个正方形.(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7cm 2,那么这段铁丝剪成两段后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可能等于 12cm 2吗?若能,求出两段铁丝的长度;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解(1)设剪成两段后其中一段为 x cm ,则另一段为(20 — x ) cm.当 x = 16 时,20 — x = 4,当 x = 4时,20 — x = 16 , 答 这段铁丝剪成两段后的长度分别是4cm 和16cm.(2)不能.理由是:不妨设剪成两段后其中一段为 y cm ,则另一段为(20 — y ) cm.则由题意得I 4丿+1 4丿=12,整理,得 y 2— 20 y +104 = 0,移项并配方,得(y — 10) 2 =—4v 0,所以此方程无解,即不能剪成两段使得面积和为12cm 2.说明 本题的第(2 )小问也可以运用求根公式中的 b 2 — 4ac 来判定 若b 2 — 4ac >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若 b 2— 4ac v 0,方程没有实数根,本题中的b 2 — 4ac =— 16 v 0即无解.十四、平分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问题例14 如图7,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 = DC = 5 , AD = 4 , BC = 10.点E?^下底边BC 上,点F 在腰AB 上.(1 )若EF 平分等腰梯形 ABCD 的周长,设BE 长为X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 BEF 的面积; (2) 是否存在线段 EF 将等腰梯形ABCD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是否存在线段 EF 将等腰梯形ABCD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 : 2的两部分?若存在,求此时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则根据题意,得 =17,解得 X i = 16X 2 = 4 ,Be K解(1 )由已知条件得,梯形周长为12,高4,面积为28.过点F作FG丄BC于G,过点A作AK丄BC于K.12 - K则可得,FG= 总,込24所以S A BEF=BEFG=—§ x2+ x (7 < x < 10).2 24(2)存在.由 (1 )得—5 x2+ 5 x = 14,解这个方程,得x i = 7, X2 = 5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此时BE= 7.(3)不存在•假设存在,显然有S A BEF : S多边形AFECD = 1 : 2,2 16 28即(BE+BF):(AF+AD + DC) = 1 : 2.则有一5 x2+ 5 x =3 ,整理,得3x2—24x+70 = 0,此时的求根公式中的b2—4ac = 576 —840 V 0,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实数X.即不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 : 2的两部分.说明求解本题时应注意:一是要能正确确定x的取值范围;二是在求得X2 = 5时,并不属于7 < X W 10,应及时地舍去;三是处理第(3)个问题时的实质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探索问题的存在性.十五、利用图形探索规律例15 在如图8中,每个正方形有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1 )观察图形,请填写下列表格:正方形边长 13黑色小正方形个数 正方形边长 24黑色小正方形个数(2 )在边长为n (n > 1)的正方形中,设黑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为个数为P 2,问是否存在偶数.n ,使P 2= 5P i ?若存在,请写出 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解(1)观察分析图案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1、3、5、7、…、n 时,黑色正方形的个 数为1、5、9、13、2n — 1 (奇数);正方形的边长为2、4、6、8、…、n 时,黑色正方形 的个数为4、& 12、16、2n (偶数)•(2 )由(1 )可知n 为偶数时P 1 = 2 n ,所以P 2= n 2— 2n .根据题意,得n 2 — 2 n = 5 x 2n ,即n 2 —12 n = 0,解得n 1= 12 , n 2 = 0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存在偶数n = 12,使得P 2 =5P 1.n (奇数)n (偶数)P i ,白色小正方形的说明本题的第(2)小问是属于存在性问题,求解时,可以先假设结论存在,进而从中找到数量关系,使问题获解综上所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延续和发展,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然后通过解方程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要善于将普通语言转化为代数式,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语,如“多少、快、慢、和、差、倍、分、超过、剩余、增加、减少”等等,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或特殊的等量关系,如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增长率问题中的一些特殊关系等等.。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1:某种服装,平均每天可以销售20 件,每件盈利44 元,在每件降价幅度不超过10元的情况下,若每件降价 1 元,则每天可多售出5件,如果每天要盈利1600 元,每件应降价多少元?解:设没件降价为x,则可多售出5x件,每件服装盈利44-x元,依题意x< 10•••(44-x)(20+5x)=1600展开后化简得:x2-44x+144=0即(x-36)(x-4)=0••• x=4 或x=36(舍)即每件降价4 元要找准关系式2. 游行队伍有8行12 列,后又增加了69 人,使得队伍增加的行•列数相同,增加了多少行多少列?解:设增加x(8+x)(12+x)=96+69x=3增加了 3 行 3 列3. 某化工材料经售公司购进了一种化工原料,进货价格为每千克30元.物价部门规定其销售单价不得高于每千克70元,也不得低于30元.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千克70元时日均销售60kg;单价每千克降低一元,日均多售2kg。
在销售过程中,每天还要支出其他费用500元(天数不足一天时,按一天计算) .如果日均获利1950 元, 求销售单价解: (1) 若销售单价为x 元,则每千克降低了(70-x) 元,日均多售出2(70-x) 千克,日均销售量为[60+2(70-x)]千克,每千克获利(x-30)元.依题意得:y=(x-30)[60+2(70-x)]-500=-2x A2+260x-6500(30<=x<=70)⑵当日均获利最多时:单价为65元,日均销售量为60+2 ( 70-65)= 70kg,那么获总利为1950*7000/70 = 195000元,当销售单价最高时:单价为70元,日均销售60kg,将这批化工原料全部售完需7000/60约等于117天,那么获总利为(70-30) *7000-117*500 = 221500元,而221500>195000时且221500-195000=26500元.•••销售单价最高时获总利最多,且多获利26500元.4..运动员起跑20m后速度才能达到最大速度10m/s,若运动员的速度是均匀增加的,则他起跑开始到10m处时需要多少s?5. 一辆警车停在路边,当警车发现一辆一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决定追赶,经过2.5s,警车行驶100m追上货车.试问(1) 从开始加速到追上货车, 警车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m?(2) 从开始加速到行驶64m处是用多长时间?4 解:(0+10)除2 为平均增加为 5(0+5a)除 2 乘 a5 解:2.5*8=20 100-20=80 80/8=10100/【(0+10a)/2】=10解方程为264/【(0+2a)/2】=a解方程为86. 一容器装满20L纯酒精,第一次倒出若干升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又倒出同样升数的混合液,再用水加满,容器里只有5L 的纯酒精,第一次倒出的酒精多少升?(过程)解:设第一次倒出x 升,则第二次为x(20-x )/20.( 此处为剩下的酒精占总体积20升的多少即比率然后乘上倒出的升数即为倒出的纯酒精数则20-x-x(20-x)/20=5解得x=106.1 一个长方体的长与宽的比为5:2,高为5 厘米,表面积为40 平方厘米。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送礼问题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送礼问题公式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送礼问题公式1. 引言送礼是在社交交往中常见的行为,而在送礼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数学问题。
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送礼问题呢?这就需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元二次方程在送礼问题中的应用,解释相关的公式和原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数学问题。
2.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让我们回顾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指的是形如ax^2+bx+c=0的方程,其中a、b、c为常数且a不等于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等。
在送礼问题中,我们将会用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 送礼问题公式推导现在,让我们来考虑一个送礼问题:小明买了一些礼物送给朋友,总共花了200元。
如果他买了3个价值10元的礼物和4个价值15元的礼物,问他买了多少个10元的礼物和多少个15元的礼物。
我们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x表示价值为10元的礼物的个数,y表示价值为15元的礼物的个数。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10x + 15y = 200x + y = 7这里的两个方程分别表示了小明花了200元和买了7个礼物的条件。
我们将第二个方程改写为y = 7 - x,然后将其代入第一个方程中,得到:10x + 15(7 - x) = 20010x + 105 - 15x = 200-5x = 200 - 105-5x = 95x = -95/(-5) = 19带入y = 7 - x,得到y = 7 - 19 = -12从物理意义上看,x和y都应该是正数,但是我们通过上面的计算得到了x=19和y=-12,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这是因为我们在列方程时没有考虑到送礼的实际情况。
具体来说,送礼的数量不能为负数,除了列方程外,还需要加上对应的约束条件。
4. 约束条件的添加要修正这个错误,我们需要添加约束条件,使得方程组的解满足实际的送礼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精选含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精选一、数字问题1、有两个连续整数,它们的平方和为25,求这两个数。
2、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6,把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新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的积是1008,求这个两位数.二、销售利润问题3、某市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销售20件,每件赢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赢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求:(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赢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2)要使商场平均每天赢利最多,请你帮助设计方案.4.某商场将进价为2000元的冰箱以2400元售出,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为了配合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表明:这种冰箱的售价每降低50元,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在这种冰箱销售中每天盈利4800元,同时又要使百姓得到实惠,每台冰箱应降价多少元?5.西瓜经营户以2元/千克的价格购进一批小型西瓜,以3元/千克的价格出售,每天可售出200千克.为了促销,该经营户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这种小型西瓜每降价O.1元/千克,每天可多售出40千克.另外,每天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24元.该经营户要想每天盈利2O0元,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多少元?三、平均变化率问题增长率(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6.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7.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四、形积问题8、有一块长方形的铝皮,长24cm、宽18cm,在四角都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折起来做成一个没盖的盒子,使底面积是原来面积的一半,求盒子的高.9、如图,在一块长为32m,宽为20m长方形的土地上修筑两条同样宽度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的面积是540m2,求小路宽的宽度.五、围篱笆问题10、如图,利用一面墙(墙的长度不超过45m ),用80m 长的篱笆围一个矩形场地. ⑴怎样围才能使矩形场地的面积为750m2?⑵能否使所围矩形场地的面积为810m2,为什么?六、相互问题(传播、循环)11、(1)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5次,有多少人参加聚会?(2)要组织一场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即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28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3) 某初三毕业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把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的同学各送一张留作纪念,全班共送了3080张照片.如果该班有x 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12、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69人患了流感.(1)求每一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2)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经过三轮传染后共有多少人患上流感?第21题图13、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七.行程问题:14、甲、乙两艘旅游客轮同时从台湾省某港出发来厦门。
日常生活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当今社会正处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经营、销售、利润、房产等问题.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我们的生活,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也要求同学们能用一些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下面我们就最近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看两个实例,以求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问题1:联华超市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如果按50元销售,就能卖出500个,但如果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的话,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你觉得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货多少个?分析:我们知道商品的定价和进货量应该根据市场的行情而定,如果定价过高,超越了消费者心理承受力的话,恐怕消费者无人问津,销售商只能自认倒霉了;定价过低的话,利润过低、甚至亏本的话,销售商也就划不来的.上述问题中如果销售价按照单价50元的话,每个利润是10元,可以卖出500个,共可获利5000元,无法完成利润8000元的目标,所以只有提高单价并控制适当的单价,才可以完成获得利润5000元任务.解:设该种商品的单价为(50+x )元,则每个的利润是[]40)50(-+x 元,销售数量为(500-10x )个,由题意得方程:[]8000)10500(40)50(=--+x x ;整理得:0300402=+-x x ;解之得:101=x ,302=x故这个商品的单价可定为60元时,其进货量为500-10×10=400个;当这个商品的单价定为80元时,其进货量为500-10×30=200个.注:如果同学们以后学了二次函数内容的话,还可以知道当单价定为70元时,获得的最大利润为8100元.问题2:某地开发区为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每年要建一批新的住房,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该区人口总数该区住房总面积,单位平方米/人). 该开发区2002年至2004年,每年年底人口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根据此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问题:(1)该区2003年和2004年两年中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的住房面积多?多增加多少平方米?(2)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预计到2006年底,该地区人口总数将比2004年底增加2万,为使到2006年底地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1平方米/人,试求2005年和2006年这两年该地区住房总面积的年增长率应达到百分之几?分析: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广大人民的住房条件正在得到不断的改善,生活水平正在得到不断地提高.我们从上述问题的图象中可以获取一些信息:解:(1)2004年比2003年增加的住房多,多增加了7.4平方米.0 2002 2003 2004 99.610平方米/年开发区近三年人均住房面积变化曲线0 172004 2003 2002 年20万人开发区近三年人口变化图(2)设住房总面积年平均增长率应达到x ,由题意得:)220(11)1(2002+⨯=+x ;解得:101.01==x ℅;1.22-=x (不合题意,舍去).答略.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应该说是非常广泛的,还有诸如储蓄、利税问题等,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还可以作更多的研究.。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如果第二批,第三批公益课受益学生人次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 增长率;
解:设增长率为 x.根据题意,得 2(1+x)2=2.42. 解得 x1=-2.1(舍去),x2=0.1=10%. 答:增长率为 10%.
(2)按照这个增长率,预计第四批公益课受益学生将达到多少万人 次?
解:2.42×(1+0.1)=2.662(万人). 答:第四批公益课受益学生将达到 2.662 万人次.
(2)P,Q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 P 和点 Q 的距离是 10 cm. 解:设 P,Q 两点从出发经过 t 秒时,点 P,Q 间的距离是 10 cm, 过点 Q 作 QE⊥AB,垂足为 E, 则 QE=AD=6 cm,PQ=10 cm. ∵PA=3t,CQ=BE=2t, ∴PE=AB-AP-BE=|16-5t|. 由勾股定理,得(16-5t)2+62=102,
(1)P,Q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 PBCQ 的面积为 33 cm2; 解:设 P,Q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 x 秒时四边形 PBCQ 的面积为 33 cm2, 则 PB=(16-3x)cm,QC=2x cm.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得12(16-3x+2x)×6=33,解得 x=5. 答: P,Q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 5 秒时四边形 PBCQ 的面积为 33 cm2.
答:BC 的长为 4 米.
(2)如图②,若计划在花圃中间用一道篱笆隔成两个小矩形,且围成 的花圃面积为 50 平方米,请你判断能否成功围成花圃?如果能,求 BC 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不能围成.理由如下: 设 BC 的长为 y 米,则 AB 的长为243-y米. 根据题意,得 y·243-y=50. 整理,得 y2-24y+150=0.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
• 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 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 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 和宽各为多少?
(x+10)
x
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 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 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例1.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 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
项系数及常数项.
•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 方程(8-2x) (•5-2x)=18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 去括号、移项等.
• 解:去括号,得: • 40-16x-10x+4x2=18 • 移项,得:4x2-26x+22=0 •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
3
你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吗?
观察y=x2的表达式,选择适当x值,并计算 相应的y值,完成下表:
x … -3 -2 -1 0 1 2 3 … y=x2 … 9 4 1 0 1 4 9 …
描点,连线 y 10
y=x2
8
6
4
2
?
-4 -3 -2 -1 0 1 2 3 4 x -2
二次函数 y=x2的图象 形如物体抛 射时所经过 的路线,我们 把它叫做抛 物线
方程
二次项 一次项 常数 系数 系数 项
2x2 x 3 0 2
1
-3
3x2 5 0
3
0
-5
x2 3x 0 1
-3
0
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 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际问题求解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物理学、经济学和工程等。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 抛物线运动假设一个物体从离地面h高度抛出,初速度为v,抛物线运动的路径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表示。
设物体从时间t=0开始运动,那么物体在t时刻的高度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h = -gt^2 + vt + h0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h0为起始高度。
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典型应用之一。
2. 经济学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假设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函数为C(x)= ax^2 + bx + c,其中x为产量,a、b和c分别为常数。
通过求解这个二次方程,可以找到产量与成本之间的最优关系,帮助企业制定最佳的生产计划。
3. 工程中的应用在工程领域,一元二次方程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考虑一个抛物线形状的拱桥,为了确定拱桥的形状和尺寸,需要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通过分析桥墩高度、跨度等因素,可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求解该方程可以得到最优的桥墩高度和跨度,以保证拱桥的坚固和美观。
4. 声音传播的应用在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来描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
假设一个声源位于坐标原点,声音的传播距离为d,传播时间为t,声音的速度为v。
根据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到以下一元二次方程:d = vt - at^2通过求解这个方程,可以推导出声音传播的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在物理学、经济学和工程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计划。
因此,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进一步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2011湖北鄂州)下列说法中①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相等 ②数据5,2,7,1,2,4的中位数是3,众数是2 ③等腰梯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④Rt △ABC 中,∠C=90°,两直角边a ,b 分别是方程x 2-7x +7=0的两个根,则AB正确命题有( ) A .0个 B .1个C .2个D .3个【答案】C2. (2011湖北荆州)关于x 的方程0)1(2)13(2=+++-a x a a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1x 、2x ,且有a x x x x -=+-12211,则a 的值是A .1B .-1C .1或-1D . 2 【答案】B3. (2011福建福州)一元二次方程(2)0x x -=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答案】A4. (2011山东滨州)某商品原售价289元,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22891256x -= B. ()22561289x -= C. 289(1-2x)=256 D.256(1-2x)=289 【答案】A5. (2011山东威海)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 x m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是( )A .0B .8C .4D .0或8【答案】D6. (2011四川南充市) 方程(x +1)(x -2)=x +1的解是( )(A )2 (B )3 (C )-1,2 (D )-1,3 【答案】D7. (2011浙江省嘉兴)一元二次方程0)1(=-x x 的解是( ) (A )0=x(B )1=x(C )0=x 或1=x(D )0=x 或1-=x【答案】C8.(2011台湾台北)若一元二次方程式)2)(1()1(++++x x x ax bx + 2)2(=+x 的两根为0、2,则b a 43+之值为何?A .2B .5C .7D . 8【答案】B9.(2011台湾台北)如图(十三),将长方形ABCD 分割成1个灰色长方形与148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
根据右图,若灰色长方形之长与宽的比为5:3,则AD :AB =?A .5:3B .7:5C .23:14D .47:29【答案】D10.(2011台湾全区)关于方程式95)2(882=-x 的两根,下列判断何者正确?A .一根小于1,另一根大于3B .一根小于-2,另一根大于2C .两根都小于0D .两根都大于2【答案】A11. (2011江西)已知x =1是方程x 2+bx -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1 B.2 C.-2 D.-1 【答案】C12. (2011福建泉州)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4x +3=0两根为x 1、x 2, 则x 1·x 2=( ).A. 4B. 3C. -4D. -3【答案】B13. (2011甘肃兰州)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2210x x +=B .20ax bx c ++=C .(1)(2)1x x -+=D .223250x xy y --=【答案】C14. (2011甘肃兰州)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A .2(1)6x +=B .2(2)9x +=C .2(1)6x -=D .2(2)9x -=【答案】C15. (2011江苏苏州)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方程x +x1=-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方程x +x1=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方程x +x1=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方程x +x1=a (其中a 为常数,且|a|>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答案】D16. (2011江苏泰州)一元二次方程x 2=2x 的根是A .x=2B .x=0C .x 1=0, x 2=2D .x 1=0, x 2=-2 【答案】C17. (2011山东济宁)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bx +a =0有一个根是-a (a ≠0),则a -b 的值为A .-1B .0C .1D .2 【答案】A18. (2011山东潍坊)关于x 的方程2210x kx k ++-=的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 k 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没有实数根B . k 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 k 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根据 k 的取值不同,方程根的情况分为没有实数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三种 【答案】B19. (2011四川成都)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m k nx mx 有两个实数根,则下列关于判别式 mk x 42-的判断正确的是 C(A) 042<-mk n (B) 042=-mk n(C) 042>-mk n (D) 042≥-mk n 【答案】C20.( 2011重庆江津)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2 C.a<2且a ≠1 D.a<-2· 【答案】C ·21. (2011江西南昌)已知x =1是方程x 2+bx -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1 B.2 C.-2 D.-1 【答案】C1. 22. (2011江苏南通)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x 2-5x +c =0的一个根,则这个方程的另一个根是A. -2B. 2C. 5D. 6 【答案】B23. (2011四川绵阳)若x 1,x 2(x 1 <x 2)是方程(x -a )(x-b ) = 1(a < b)的两个根,则实数x 1,x 2,a,b 的大小关系为 A .x 1<x 2<a <b B .x 1<a <x 2<b C .x 1<a <b <x 2 D .a <x 1<b <x 2 【答案】B24. (2011四川凉山州)某品牌服装原价173元,连续两次降价00x 后售价价为127元,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2001731127x += B .()0017312127x -=C .()2001731127x -=D .()2001271173x +=25. (2011湖北武汉市)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4x +3=0的两个根,则x 1x 2的值是A .4.B .3.C .-4.D .-3. 【答案】B26.(2011泰州)一元二次方程x x 22=的根是( )A .2=xB .0=xC .2,021==x xD .2,021-==x x 【答案】C【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直接得出结果()⇒=-⇒=0222x x x x 2,021==x x 。
27. (2011湖北黄石)设一元二次方程(x -1)(x -2)=m(m >0)的两实根分别为α,β,则α,β满足A. 1<α<β<2B. 1<α<2 <βC. α<1<β<2D. α<1且β>2 【答案】D28. (2011安徽)一元二次方程x (x -2)=2-x 的根是( )A .-1B .2C .1和2D .-1和2【答案】D29. (2011湖南湘潭市)一元二次方程0)5)(3(=--x x 的两根分别为 A. 3, -5 B. -3,-5 C. -3,5 D.3,5【答案】D30. (2011浙江省舟山)一元二次方程0)1(=-x x 的解是( ) (A )0=x (B )1=x (C )0=x 或1=x (D )0=x 或1-=x【答案】C31. (2011江西)已知x =1是方程x 2+bx -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 .1 B.2 C.-2 D.-1 【答案】C1. (2011江苏扬州)某公司4月份的利润为160万元,要使6月份的利润达到250万元,则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 【答案】25%2. (2011山东滨州)若x=2是关于x 的方程2250x x a --+=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______.【答案】3. (2011山东德州)若1x ,2x 是方程210x x +-=的两个根,则2212x x +=__________. 【答案】34. (2011山东泰安)方程2x 2+5x -3=0的解是 。
【答案】x 1= -3,x 2=5. (2011浙江衢州)方程220x x -=的解为 . 【答案】120,2x x ==6. (2011福建泉州)一元二次方程0)1(=-x x 的解是 【答案】0=x 或1=x7. (2011甘肃兰州)关于x 的方程2()0a x m b ++=的解是x 1=-2,x 2=1(a ,m ,b 均为常数,a ≠0),则方程2(2)0a x m b +++=的解是 。
【答案】x 1=-4,x 2=-18. (2011广东株洲)孔明同学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 2-3x+c=0时,正确解得x 1=1,x 2=2,则c 的值为 . 【答案】29. (2011江苏苏州)已知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a -b )(a +b -2)+ab 的值等于________. 【答案】-110.(2011江苏宿迁)如图,邻边不等..的矩形花圃ABCD ,它的一边AD 利用已有的围墙,另外三边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6m .若矩形的面积为4m 2,则AB 的长度是 ▲ m(可利用的围墙长度超过6m ).【答案】111. (2011四川宜宾)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562=--x x 的两根为a 、b ,则ba 11+的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56-12. (2011四川宜宾)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2009年是240元,经过连续两年的增加,到2011年提高到6.345元,则该城市两年来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年增长率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20%13. (2011江苏淮安)一元二次方程x 2-4=0的解是 . 【答案】±214. (2011上海)如果关于x 的方程220x x m -+=(m 为常数)有两个相等实数根,那么m =______. 【答案】115. (2011上海)某小区2011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2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_________. 【答案】20%16. (20011江苏镇江)已知关于x 的方程260x mx +-=的一个根为2,则m=_____,另一根是_______. 答案:1,-317. (2011株洲)孔明同学在解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c -+=时,正确解得11x =,22x =,则c 的值为 .【答案】2 三、解答题1. (2011安徽芜湖)如图,用两段等长的铁丝恰好可以分别围成一个正五边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其中正五边形的边长为(217x +)cm ,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2x x +)cm (0)x >其中.求这两段铁丝的总长.【答案】解: 由已知得,正五边形周长为5(217x +)cm ,正六边形周长为6(22x x +)cm. 因为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相等,所以22517=2x x x ++()6(). 整理得212850x x +-=, 配方得2+6=121x (),解得12=5=x x ,-17(舍去).故正五边形的周长为25517=⨯+()210(cm). 又因为两段铁丝等长,所以这两段铁丝的总长为420cm. 答:这两段铁丝的总长为420cm.2. (2011山东日照)为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居者有其屋”,某市加快了廉租房的建设力度.2011年市政府共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廉租房8万平方米,预计到2012年底三年共累计投资9.5亿元人民币建设廉租房,若在这两年内每年投资的增长率相同.(1)求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2)若这两年内的建设成本不变,求到2012年底共建设了多少万平方米廉租房. 【答案】(1)设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2+2(1+x )+2(1+x )2=9.5, 整理,得:x 2+3x -1.75=0, 解之,得:x =275.1493⨯+±-,∴x 1=0.5 x 2=-0.35(舍去),答: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为50%;(2)到2012年底共建廉租房面积=9.5÷3882=(万平方米). 3. (2011四川南充市)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1=0的实数解是x 1和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