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摘要:中国与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得就是整体与谐论与二元对立论得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得灵与肉就是与谐统一得,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得泛道德主义与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
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得一面与野兽得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得她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得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得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与谐二元对立法国18世纪著名得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得,“适合于人得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就是人,什么就是人给自己提出得目得,以及达到这个目得得方法、而对您得目得,这就就是全部道德学得撮要。
"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得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就是任何道德学说得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得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得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得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得就是孟子得性善论、荀子得性恶论与告子得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得思想都就是对这三种观点得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得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乃人之异于禽兽者,因此人性体现在人得社会道德本性上,而不就是自然本能上。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一、西方人性假设(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
泰勒制是其典型的代表,这个经济理论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
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是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
“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
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
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
”其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
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
中西方人性观
(二)什么是人性:对“善”与“恶” 的认识 什么是人性: 1、马克思对人性的认识 、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 (2)现实的本质是受社会关系决定的 ) (3)社会关系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 经济的社会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经济的社会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情感的社会关系:家庭的、地缘的、业缘的… 情感的社会关系:家庭的、地缘的、业缘的 ……
加尔文(1509 —1564): 加尔文(1509 1564): 1564) “全部本性就好像一粒 罪恶的种子” 罪恶的种子” “在人身上的每样东 西—理智与意志,心灵 理智与意志, 与肉体— 与肉体—都为贪欲沾污 和浸透; 和浸透;或者更简短地 说人本身不是别的, 说人本身不是别的,就 只是贪欲……” 只是贪欲……”
三、社会的“人性”表现:“善”与“恶” 社会的“人性”表现: (一)善与恶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观念 善与恶是一个相对的、 一 善与恶是一个相对的 (二)人性本善 导致人治社会和封建专制 人性本善—导致人治社会和封建专制 二 人性本善 观念 (三)人性本恶 导致法治社会和人人平等 人性本恶—导致法治社会和人人平等 三 人性本恶 的观念
(1)古希腊 苏格拉底 469—前399): (前469 前399): “智慧是唯一的善,无 智慧是唯一的善, 知是唯一的恶” 知是唯一的恶” “应该认识你自己” 应该认识你自己”
Hale Waihona Puke 柏拉图(前427—前347) 前 前 “凡进入存在者必定要腐 败”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前 前 : 人更近野兽而远离神灵, “人更近野兽而远离神灵, 多数人生来愚昧、贪婪残忍” 多数人生来愚昧、
浅谈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
浅谈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我们经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希望得到什么?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人性。
有些人认为人是恶的,他就会主用强制惩治手段治理社会,而认为人性善的人则会主人们修身养性,以善治国。
我们也经常问别人:“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情欲的满足就是幸福,有的会说理性目的达到后的精神快乐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其实,前者就是自然人性论者,而后者则是诉诸人的精神本质的理想人性论者。
关于人性,古往今来有很多有名的学者讨论过。
卢梭说过:“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我敢说,德尔菲城神庙里惟一碑铭上的那句箴言的意义,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
”其实,对人性的探究未必只是思想家们应当考虑的事。
因为,有人就有人性,就有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的需要。
我们只有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相,理解人性,才可能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并改造人类社会。
由于有了这样的需要,就产生了许多关于人的、人性的理论和观念。
所谓人性论,无非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们对自己的本质及特性认识和理解的理论形式。
在种种我们看到的人性解释中,我们将感受到闪烁于其中的“认识你自己”的人类智慧,将会感知到伟大人类认识自我的发展脉络和时间尺度,感受到人性理论如何从蒙昧时期带有猜测性的知识,向现实性和科学性系统理论进化。
自然人性论。
古希腊最初的思想家把人看成是具有感性的自然物。
他们对万物的始基和生命的源泉作了探究,觉得人和世界上万物一样,都是由某种自然物质产生和构成的,而不是由神灵创造的。
米利都学派是自然人性论最早的派别。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产生于火,又复归于火”。
这些思想家把人的本源归结为某种自然物质,当然也就把人性看成是自然性了。
古代自然哲学家最大的贡献,恐怕就在于把包括人在的自然,从原始的神话观念中独立出来,这是人类获得觉醒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1.中西方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中餐通常先上菜,后上汤,西餐相反;中餐主人一般多次向客人敬酒、敬莱,而西餐主人通常只敬一次;西餐主人通常不会坚持要客人非吃非喝不可,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2.电影文化差异:美国人喜欢调侃总统,英国人喜欢调侃一些暴力机构,比如监狱。
中国人最喜欢调侃老百姓。
3.文化性质差异: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
中国文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教化来使人形成自律意识,自觉克服人的动物性本能,自觉克服个人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西方文化从“性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主张建立严密的法律来抑制个人的私欲和动物性本能.以“他律”来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4.文化性格差异:中国文化属于内向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外向型文化。
5.思维方式差异:人的思维通常可分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个体性思维。
一般而言,中国人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不发达,西方人则逻辑思维较强。
中国人整体性思维较强,而西方人个体性思维较强。
6.文化取向差异:中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
陈独秀曾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
“西洋民族,自古迄今,彻头彻尾,个人主义之民族也。
”7.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差异: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上,中国的新闻报道侧重于抽象思维,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细节性的内容,因此形象性较差,往往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
因而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一般会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加以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优点是容易抓人眼球,产生阅读兴趣,但有时也会出现夸大宣传、以偏盖全的后果。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一)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性观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认为善就是幸福,而所谓幸福亦即快乐,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因而人生来就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或者自保、自利、自爱,这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而且这还是人生存发展的动力所在,因而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使这种个体的自然驱动力与他人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本性即“宇宙理性”,人的理性是宇宙之灵光,人的灵魂是宇宙之光的火花,由于与肉体的结合而使灵魂被玷污了,因而人生的使命就是去除欲望,使灵魂得到净化。
古希腊的哲人们几乎都从理性的角度来规定人的本性,其中亚里士多德最具代表性。
他说:“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
”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具有优于一般动物的理性,人的本性是能够根据理性原则而过上理性生活,即一方面人能在法律规范下被动地理性地生活;另一方面,人能自觉主动追求理性的德性生活。
但亚里士多德同时又认识到人性中含有动物性,人的理性与其动物性存在着矛盾,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而且人总是要受到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性中固有的兽性等天赋弱点,肉体凡胎的人很少能够超脱,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即使是最贤良的人也是如此。
人的德性的产生和实现取决于社会制度、法律环境与实践,取决于后天对人的塑造和风俗习惯的熏陶。
“如果不是从青年时代起就在正直的法律下长成的话,一个人很难向着德性。
”而道德教育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那么有力。
所以亚里士多德主张任何真实的政体都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治优于人治。
如果实行人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二)基督教的人性观基督教中的创世纪说、原罪说和救赎说等都隐喻着基督教的人性观。
《圣经·创世纪》中叙述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过程。
这启示着人具有神的理性,是神之灵气与尘土的结合体,也就意味着人是不纯粹的,不可能象上帝一样是全知全能至善的,人性是有局限性的,人的灵魂中既有一定的神性,即高出万物的理性、智慧和优越性,又有趋于尘土的幸福的欲望或非理性因素。
中西方古今人性观
墨子的人性观
素丝说:人性如丝,必择所染。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
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 可不慎也 。” (洛克的白板论)
主要内容:
性如丝,先天无善恶之分,都是待染的白丝,
上天兼爱百姓。 人性有弱点,难以抵制诱惑,多所染不当, 有权力者多不仁。 ——主张人人有尊严地平等,以天为法,人 人平等,以法制行义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儒家:人之初,性本善,内圣可外王,圣人
可治国。 对国君人性的弱点缺乏充分的认识, 以国君治法 。 ——导致等级分野,专制, 人治,伪善
.法家:人之初,性本恶,必须实行严刑苛法,
残酷专制。 对国民人性的弱点做苛刻的认识 , 以国君治法 。 ——导致等级专制,集权与人治,暴政 。
旧传教士: 人之初,性本恶,在上帝面前有 原罪,生来就是罪恶的。上帝爱有偏差,上 帝有律法,授教会以权柄,君权神授。 ——导致中世纪人人无尊严,封建等级,但 建立了律法的传统。
新传教士:人性本恶,但上帝爱世人,要拯
救世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目的:改造传统律法传统,导致平等,博爱, 法制 .
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性恶论以
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 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 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 生了重大影响。 所以,荀子所谓“性恶”之“性”乃是对 “性”、“情”、“欲”三者的统称,从上 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事实上其中也是暗蕴 着“善”的可能性的。
人性观
孟子的人性观
性善论: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
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 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 是——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对传统思想影 响很大,宋代以后流传的《三字经》第一句 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也成为 后来儒家的正统观念。
论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
论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中西方的人格观念差异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中西方文化的根源不同,因此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个人行为、思维方式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
本文将主要探讨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信任和独立性观念的差异中西方人格观念的第一个深层差异在于信任和独立性观念的不同。
在西方,人们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热衷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信任的要求相对较低。
相反,中国人则更加注重信任,认为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基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群体化的社会,人们更加看重集体利益、群体认同、互助合作的观念。
而在西方,社会是个人化的,个人价值观和利益至上的观念更加普遍,因而更注重个人独立性和自由。
二、羞耻感的差异中西方人格观念的第二个深层差异在于羞耻感的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面子和羞耻感,认为个人所属的社会和家庭背景对于一个人的尊严和自尊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交中尽量不让自己丢失面子。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不在意面子和羞耻感,更注重理性和实际性,更强调个人行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文化中“群体观念”和“个人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个人尊严和尊重不仅在于个人本身,而是更多地受到原生家庭、亲戚家庭、家族和社会阶层等背景的影响。
因此,个人需要通过维护好人际关系,在社会和家庭中获得尊重和认可,所以面子和羞耻感就成为了文化中的重要特征。
而在西方,个人在行动上更加讲究实际性和理性,因此,个人的尊严和尊重与社会和家庭背景没有太大关系。
三、权威和等级观念的差异最后一个重要的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在于权威和等级观念的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敬权威和重视等级制度是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社会和家庭中,长辈的意见和决定往往比年轻人更有权威,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等级和地位也很明显。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东西方对于人性的不同追求
东西方对于人性的不同追求从20世纪初开始,现代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深受西方的影响。
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如何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十分关心的问题。
早在20世纪初叶,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就认为,西方强盛的法宝是两个,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民主。
于是,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传统中国没有这两个东西。
我研究科学史学和科学哲学,传统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我很愿意谈谈为什么科学没有出现在我国,而在西方出现。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应该提一下李约瑟问题。
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在16世纪之前,我国的科学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是到了近代才开始落后。
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我国近代科学落后了。
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
我认为,李约瑟在这里混淆了科学与技术。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科学与技术相互关联,彼此很难区分。
但是,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科学与技术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只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科学与技术才密切相关。
因此,说中国古代科学很发达,只是到了近代才开始落后,显然是不正确的。
因为,中国古代有技术,但没有科学。
中国古代的技术是很发达的,但没有科学传统。
所以,我认为,如果问中国古代技术很发达,为何近代技术落后了,这是一个好问题。
但如果问,中国古代科学很发达,为何近代科学落后了,这是一个假问题。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传统。
有人从社会模式,有人从自然环境,有人甚至从汉语语言角度,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我今天的角度是,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通过分析中国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来解答为何中国古代缺乏科学传统,而科学独独首先出现在古代希腊。
不同的人文,不同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就其有形的方面而言,有饮食、服饰、建筑等,就其无形的方面讲,有语言、社会制度、观念、信仰,林林总总。
通过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分辨出一个人属于哪种文化。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人性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的是人的本质、特性及其与宇宙、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文化对于人性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些不同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基本观点和现代影响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人性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于人性的探讨。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通过道德教化和规范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墨家则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人性论则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主张,认为人应该通过反思和自省来认识自己的本质。
柏拉图则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欲望、意志和理性,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本质上是政治动物,并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为西方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观点中国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教化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其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和道德责任感,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和超脱性,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自省来达到自由和无为的境界。
墨家则强调人的平等和互助,主张通过“兼爱”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西方的人性论则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本质上是自私、贪婪和残暴的,需要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限制人的行为。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人本质上是理性和善良的,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行为。
例如,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通过超越自身限制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马斯洛则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动机是源于内心需求的满足。
三、现代影响中西方的人性论思想对于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在人性论方面以儒家孟子“性善”观点,荀子首创韩非子传承的“性恶”为主。
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论是基督教思想精华之一,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西方各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文化色彩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西方文明的价值理念、政治、经济、文学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圣经》的明显烙印。
标签:性善,性恶,原罪,中西文化。
引言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体现在东西方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
究其根源是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差异,探究这些异同则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性。
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论述,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对人性的起源、结构、价值观、及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多是从性善、性恶等易于为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出来分析的。
西方之于人性论的探索在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当属基督教的《圣经》中著名的“原罪说”——人生来有罪,罪恶。
真正确立了“性恶论”在西方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不可摇撼的地位。
本文就中西方主流人性論观点进行比较,以及不同的人性观对中西方人文科学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研究。
一、中国古今人性观(一)孟子的“性本善”论。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性”,即“仁、义、礼、智”,“四性”经过外界环境影响和个人的主观改变即成为“善性”。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西方人性论比较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
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
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
”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 3)性恶论———荀子。
(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
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人性论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探讨的是人类本质和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
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取向,本文将就此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
1. 中西方人性论的概述1.1 中方人性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中,如《论语》、《孟子》等。
儒家有说“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人性有本善之说。
儒家强调的是不断学习和实践,而不是内在本质的发掘,人的性格、素养是需要不断培育的。
1.2 西方人性论西方人性论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认为人类是由于原型类似的灵魂降临而成,是伟大而高尚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性有理性、欲望和感性三个部分。
基督教修行的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就是罪恶的,需要通过信仰、教育和行为实践来改变。
2.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2.1 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中西方人性论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
中国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生自然,让每个人的性格得到完美的发展。
而西方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是有问题的,需要改变和修正。
它一直认为人性应该被塑造和完善。
2.2 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比较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儒家哲学中,教育是提高人品和行为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素质的提高。
而在古希腊哲学中,教育是对理智和天赋才华的发掘,强调人才选拔和培养。
2.3 对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当谈到个体和社会关系时,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中国儒家哲学中,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哲学中,个人的利益常常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之间的交易关系。
3.本文比较了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的发展历程和取向。
中西方人性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包括人性本质、教育、个体和社会关系等,这些观点都对于诠释人类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解中西方人性论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人类行为和社会体系的发展。
浅谈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浅谈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综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价值观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人性的认识问题,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围绕着人性假设而展开的。
人性假设理论是进行员工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与重要前提。
在西方管理史上,先后出现的重要的人性假设理论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成就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文化人”假设。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直译为“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产生于早期管理学阶段。
该假设认为,人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
"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
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但"经济人"假设及X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
a、"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b、"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c、“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2 、“社会人”假设。
为了消除“经济人”假设理论的不良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副教授梅约, 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并在其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也称“社交人”,其基本观点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使得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人性"问题。
浅析法的人性基础———中西方人性观思想比较
浅析法的人性基础———中西方人性观思想比较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观( 一) 孟子最早提出性本善一说我国古代人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个观点影响了大多数人对于我国古代人性思想的第一印象和主观判断,很多人往往颇为一致性的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人性观的认识就是主张性本善的,其实不然。
中国古代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历来有之,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孟子告子上》) 由此可见,他是主张性善说的。
而在此之前的孔子对于人性的善恶并没有明确的观点表达,在《论语》上,最多也只是看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的表述,可见即使是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学派也并不是历来即支持性本善的哲学理论,甚至性善论本身在提出以后也遭受过人们诸多的质疑。
而在孟子提出了此主张以后,影响确实极为深远,在我国古代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性善的人性观曾占据主流,这对于我国古代社会里人的价值理念和自我认知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 二)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然而,在我国古代认为人性本恶的先圣哲人也不乏少数,荀子及其学生韩非子便是主张这一说法的代表。
荀子一度鲜明地指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荀子性恶》) 荀子认为: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绳墨之起,为不直也。
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
他认为礼仪的功能和圣人的出现都是为了应对人性中的恶。
韩非子作为我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
法家思想一度成为我国封建时期强国兴邦的主流学说,但自秦亡以后,儒家思想长久以来占了上风。
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与做人成为许多儒生文人毕生的追求,这和中国人性观里的追求和实现个人至善的思想是一致的。
中西方人性论_教育实践
摘要:人性论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中西方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人性论是探讨人的本质、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将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1. 中国人性论(1)儒家人性论: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通过教育可以发扬光大。
荀子则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约束和改造。
(2)道家人性论:道家认为人性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提出“真人”概念,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2. 西方人性论(1)古希腊人性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具有理性,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追求真理。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人的灵魂永恒,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回归理念世界。
(2)文艺复兴时期人性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和创造力。
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通过自然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中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 中国人性论教育实践(1)儒家教育实践:儒家教育注重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强调孝道、礼仪、诚信等道德规范。
在古代,学校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如《四书》、《五经》等。
(2)道家教育实践:道家教育主张顺应自然,强调身心和谐。
在古代,道家教育主要体现在养生、修炼等方面,如太极拳、气功等。
2. 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古希腊教育实践:古希腊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学校教育以培养公民为目标,如柏拉图的学院、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
(2)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
中西方人性论思想
黎鸣先生认为,人生追求的最终极的目标是智慧,因为在人类历史中,只有智慧,才真正是永垂不朽的;除此之外,无论权力、金钱、名望,都是会随着肉体一道速朽的。
人生智慧有三:坚定地信仰真;顽强地求知善;敦厚地仁爱美;任何人,只要遵循这条“坚定”、“顽强”和“敦厚”的人生之道,才不至于“白活”,才可能真正上承祖先,下启后人,才可能真正提升和光大中华民族,并最终有利于整个人类世界建立文明社会。
中国青年必须永远铭记的人生格言: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墨子:考之,原之,用之。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卢梭: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中。
康德:最适用者莫过于好理论。
怀特海:19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发明了发明的方法。
黎鸣:人生追求的最终极目标是智慧,因为只有智慧才真正永垂不朽。
人生智慧有三:坚定地信仰真;顽强地求知善;敦厚地仁爱美。
西方人性论起步较晚,其研究始于文艺复兴后,以1739 年休漠的《人性论》为标志。
在中国,更多地有将人性与动物相比的倾向,因此不可避免地更多地体现人较之于动物的优越性,故而易形成“性善论”。
而西方有深厚的宗教传统,其在人与神的比较中更易反思人的劣根性,故而更多的持“性恶论”。
当然,人性也具有多重性,本文试从西方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来展现西方法理中的人性论。
一、苏格拉底“熟悉自己”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个命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相对于古代那种以“神的尺度”看待万物而言,显然是一种进步。
但这个命题也存在歧义,正如黑格尔所分析指出的:“因为人是不定的和多方面的:每一个就其非凡性说的人,偶然的人,可以作为尺度;或者人的自觉的理性,就其理性本性和普遍实体性说的人,是绝对的尺度。
”既然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其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人是自身的尺度”。
所以在苏格拉底之前,智者学派也主张人要“熟悉自己”。
但智者学派所说的“人”,一般说来,只是强调有自由意志的个体,只凭个人的感性经验和欲望、利益行事,只从个人中心出发评判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理解占主导地位的是性善论;同中国的人性观恰恰相反,占西方文化中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是“性恶论”。
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中西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是站在了两个极端的对立面,当然也是互补的一面。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并共同面对眼前的金融危机,中西方应该展开合作的态度,在各方面进行全面性的交流和互补。
【关键词】中西比较人性观善恶观
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
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比如性恶论,其代表人物便是荀子,他的基本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能导致人求私存利,而个人追求私利物欲是社会纷争和动乱的根源。
因此,社会才有必要建立起严密的礼法制度来改造约束人性之恶。
还有就是人性自然论,如老子的人性自然——主张无为、寡欲、绝圣、弃智、不争不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将一切权力集中到“善为道”的圣贤手中。
还有韩非子,他说:“……故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慢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子》),因此韩非子主张顺着人性自然而然地发展,他认为正因为人具有好利恶害的本性,所以就要因循人性,利用法律制度的赏罚机制来控制引导人的行为。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在孔孟之后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人性善的思想主导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历代帝王将相治国安邦之道。
直至现在,它对中国人的习惯、法律和世界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同样西方对人性也有比较多的思考,但是真正对西方人的人性观点起到普遍、巨大、长久影响的应是基督教教义。
在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
《圣经》中所揭示的“原罪”是人类脱离自然状态走入社会时所带有的“罪”,此罪将永远与人类同在,直到获得上帝的拯救。
[2]在圣经中有一些经典的描述,“我是在罪孽里生的。
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3]。
可以看出基督教认为的是,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所以,人们必须接受耶苏基督,必须要向主忏悔,然后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狱里的各种磨炼之苦。
文艺复兴时期,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总结道:“我们所有的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在罪恶中被孕育和被产生出来;罪恶把我们从头到脚都浸渍了。
”加尔文更是激烈地说:“人类全部本性就好像是一粒罪恶的种子,在人身上的每样东西—理智与意志,心灵与肉体—都为贪欲砧污和浸透;或者更简短地说,人本身不是别的,就是贪欲……”。
柏拉图认为“没有法律,人们将无法区别于野蛮人”。
西方人深信人性是本恶的,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选择了超越一切人的法律。
社会就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来预先设立行为规范。
无论君主或臣民,无论对圣贤或凡人,谁都没有资格凌驾于法律之上置身监督之外。
而且,按照这一理论推而广之,一个人的权力越大,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也越大,也就越需要严格的约束。
正是基于以上人性观,西方中世纪基督教以压制和排斥人的自然欲望和利益需求为核心,以丑化和否定人性的利益原则为宗旨。
[4]
三、中西人性观互补性
由于对人性的善恶这两种不同观点,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重礼制,西方文化重法制。
客观地说,这两种思维其实都不是完善的,各自都有缺点。
中国的人性观虽然能给人以某种希望与尊严,也能造就少数的清官明君,但其明显缺陷在于脱离现实违背人性压抑人性,其必然结果是使人性扭曲而变得虚伪,并为封建专制等级的人治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而西方的人性观是人性本恶、和平等化,它更为客观,自然能赋予个人和社会以强大的发展动力,并为其制度化、法治化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
但同时也使其缺少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在某些程度上导致人的物欲膨胀,并直接助长了人们之间的争勇斗狠。
由此可见,中西方的人性观是异质的,两者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的今天,中国应保持客观理智、开放的态度,善于扬弃,学习创新。
既要继承中国人性观的优良传统精神,又要对传统人性观进行反思,更要积极吸取西方人性观的精华。
参考书目
[1]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2]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1.43.
[3]《圣经》.诗篇. 51:5
[4]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97.36.39.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