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合集下载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东西方思想的比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东西方思想,并探讨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价值观的差异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东方哲学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追求道德和精神的完善。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人权利和自我实现。

西方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二、人性观的差异东方哲学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东方文化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满足。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更加悲观,认为人性本恶。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欲望和个人的追求,追求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成功。

三、知识观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经验和直觉的重要性,注重实践和体验。

东方文化注重传统和经验的积累,追求智慧和内在的领悟。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注重理性和科学的发展,追求知识和技术的进步。

西方文化注重创新和变革,追求现代化和进步。

四、时间观的差异东方文化注重长期的发展和持久的价值,强调历史和传统的重要性。

东方哲学强调人生的循环和无常,追求生命的平衡和和谐。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注重短期的效益和即时的满足,追求个人的快乐和成功。

西方哲学强调人生的线性和有限性,追求个人的成就和进步。

五、社会观的差异东方文化注重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强调社会的和谐和团结。

东方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责任。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个人的独立和竞争。

西方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综上所述,东西方思想在价值观、人性观、知识观、时间观和社会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了解和比较东西方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同时,也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和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1.中西方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中餐通常先上菜,后上汤,西餐相反;中餐主人一般多次向客人敬酒、敬莱,而西餐主人通常只敬一次;西餐主人通常不会坚持要客人非吃非喝不可,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2.电影文化差异:美国人喜欢调侃总统,英国人喜欢调侃一些暴力机构,比如监狱。

中国人最喜欢调侃老百姓。

3.文化性质差异: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

中国文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教化来使人形成自律意识,自觉克服人的动物性本能,自觉克服个人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西方文化从“性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主张建立严密的法律来抑制个人的私欲和动物性本能.以“他律”来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4.文化性格差异:中国文化属于内向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外向型文化。

5.思维方式差异:人的思维通常可分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个体性思维。

一般而言,中国人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不发达,西方人则逻辑思维较强。

中国人整体性思维较强,而西方人个体性思维较强。

6.文化取向差异:中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

陈独秀曾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

“西洋民族,自古迄今,彻头彻尾,个人主义之民族也。

”7.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差异: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上,中国的新闻报道侧重于抽象思维,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细节性的内容,因此形象性较差,往往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

因而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一般会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加以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优点是容易抓人眼球,产生阅读兴趣,但有时也会出现夸大宣传、以偏盖全的后果。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通讯作者: 彭凯平,E - mail: pengkp@ mail. tsinghua. edu. cn。
第 39 卷第 1 期
吴言动等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35
Janoff - Bulman 等( 2009) 近期区分了两种不同 的道德形式: 一种是禁止性道德( proscriptive morality) ,指消极的、关注于抑制不良行为的禁止性道德 ( 如不要伤害他人) ; 另一种是规范性道德( prescriptive morality) ,指积极的、关注于主动行善的规范性 道德( 如帮助他人) 。他们认为这两种道德根植于 不同的自我调节系统: 禁止性道德对应于回避调节 ( avoidance regulation) 系统,即避免不好的结果; 规 范性道德则对应于趋近调节( approach regulation) 系 统,即主动追求好的结果 ( Carver & Scheier,1998, 2008; Carver,2006) 。这两种道德在强制程度上存 在显著差异: 禁止性道德是相对强制性的,即人人都 不应该做坏事; 规范性道德则是相对自由的,即做不 做好 事 是 一 种 个 人 选 择,不 必 强 求 ( Janoff et al. , 2009; Janoff - Bulman,2011; Sheikh & Janoff - Bulman,2010) 。
目前关于人性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思辨层面,关 于人性观的实证科学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在心理学 领域,Wrightsman ( 1964,1966,1991) 提出了人性观 的六个基本维度: 可信 / 不可信 ( trustworthiness versus untrustworthiness) 、意志力 - 理性 / 外控 - 非理性 ( strength of will and rationality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and irrationality) 、利他 / 自私( altruism versus selfishness) 、独立 / 从众( independence versus conformity to group pressure) 、复 杂 / 简 单 ( complexity versus simplicity) 、相 似 性 / 差 异 性 ( similarity versus variability) 。基于这一理论模型,Wrightsman 开发了 84 题 的人 性 哲 学 量 表 ( 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 Scale) ,是目 前 相 对 使 用 较 多 的 人 性 观 测 量 工 具。 此外,Rotter( 1967) 也曾开发过一套人际信任量表 测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一个人对人性的看 法( 是否可信) 。

中西方善恶观的比较-精选文档

中西方善恶观的比较-精选文档

加尔文(1509 —1564): “全部本性就好像一 粒罪恶的种子” “在人身上的每样东 西—理智与意志,心灵 与肉体—都为贪欲沾污 和浸透;或者更简短地 说人本身不是别的,就 只是贪欲……”
中国 “性本善”思想的影响
• 中国人一直在人性本善的梦话中,期盼 明君贤相,自欺欺人,任专制主义的传 统源源流长。 • 人性本善的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编织 了一块既厚实又华丽的遮羞布,这块布 蒙住了中国人的眼睛竟长达两千多年, 至今人们对这块布华丽的“人文”仍赞 不绝口
儒家的人性观
• 儒家的人性论中同时具有人性善和人性 恶的论说但主流是人性善的思想
• 儒家思想中明确主张性善论的是孟子, 对于人性本善孟子有着大量的论述。
孟子断言“人性本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 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 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 之也,弗思耳矣。” “人皆可以为尧舜”
朱 熹: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 明代心学 王阳明 :“心之本体,性也,性无不 善”。
基督教的人性观
• 儒家思想以人性善为主流,而基督教的 主流思想则主张人性恶
• 众所周知“原罪”是基督教的核心问题。 基督Βιβλιοθήκη 的人性理论是与原罪说联系在一 起的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的叙述, 耶和华在创造 了世界后, 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亚当, 把他安置在 伊甸园中, 并吩咐他不可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子。 上帝又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 使 她成为亚当的配偶。在化身为蛇的魔鬼的引诱下, 夏娃和亚当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他们两 人的眼睛就明亮了, 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 便拿 无花果树的叶子, 为自己编作裙子。”耶和华知道 他们偷吃了禁果, 变得和自己一样能分辨善恶, 便 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 任凭他们在大地上繁衍。后 来, 他又发现,“人在地上罪恶很大, 终日所思想的 尽都是恶”, 甚至“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于 是, 耶和华后悔了, 决定用洪水把人类消灭掉, 只 把挪亚及其后代保留下来。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是指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

东方文化主要指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等;西方文化指的是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

东西方文化在哲学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哲学名词解释:
1. 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对于行为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在东方文化中,道德强调和谐、敬畏自然,注重个人修养和与他人的关系;而在西方文化中,道德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强调公正和人权。

2. 自由:在东方文化中,自由强调个体的内心自由和追求心灵的自由;而在西方文化中,自由更多地强调法律保障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自由。

3. 知识:在东方文化中,知识被看作是智慧和修养的源泉,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而在西方文化中,知识更多地被视为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东西,注重通过知识获取财富和成功。

4. 人性:在东方文化中,人性是一种内在的本质,强调人的内心和潜力的发展;而在西方文化中,人性被看作是一种不断变化和冲突的力量,注重人的欲望和个体间的竞争。

这些是一些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名词的解释,它们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差异。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有什么差异?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有什么差异?

人性是指人类的天性、本性、本质或本能。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性表现出来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人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一、行为方式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独立,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和权利。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利益。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效率和准确性,非常注重时间的管理和利用。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时间的弹性和灵活性,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时间管理不是很严格。

二、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更加注重事实和证据。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综合思维和直觉能力,更加注重整体和上下文的理解。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实用性,更加注重个人的创新和创造力。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问题的含义和意义,更加注重传统和历史的积淀。

三、价值观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更加注重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注重个人的成功和竞争,更加注重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人们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健康。

人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黑格尔哲学的人性观研究

黑格尔哲学的人性观研究

黑格尔哲学的人性观研究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对人性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黑格尔认为人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人的本质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不断发展演变而成。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的塑造而逐渐形成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是在社会和历史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的。

黑格尔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对话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逐渐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角色,从而形成对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使个体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本质和价值。

另外,黑格尔强调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是指个体有能力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被外部强制力量所控制。

在黑格尔看来,人的自由意志是通过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自觉选择和承担而实现的。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要根据自己的道德信念和理性思考来选择行动方向,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在黑格尔的人性观中,个体的存在是与社会和历史紧密相关的。

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与他人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黑格尔强调了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认为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和历史条件下逐渐建立起来的。

人只有在与他人互动和对话中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自我意识。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人性观强调了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过程。

个体的存在是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统一,是通过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的塑造而逐渐形成的。

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是在社会和历史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的。

黑格尔的人性观为我们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和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古代希腊神话中的人性观与哲学思想

古代希腊神话中的人性观与哲学思想

古代希腊神话中的人性观与哲学思想在西方文化史上,古希腊文明可以说是不可忽略的一段历史。

希腊神话,作为古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性观和哲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希腊神话中,神与人之间的关系,赋予了人类在生命和宿命中的一定的自由。

这种关系也影响着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从而孕育出了一系列神秘、深邃、富有启示性的思想。

一、古希腊神话中人性的观念在古希腊神话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众神统治和决定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缺乏自由意志,因为古希腊神话中也赋予了人类一定的自主权,例如希腊神话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就根据自己的意愿赋予了人类文明和技巧,这也给了人类在命运面前一定的自由和选择权。

这种人类自主权的理念在古希腊文明中得到了深深的根植,成为了古希腊哲学中的重要思想。

雅典学派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国家必须要回归人性本质,自由思考和自主决定才能让国家得以进步和繁荣。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类自由意志的合理运用,才是人类的真正智慧和幸福。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前哨许多希腊哲学家对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类自由闸门的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加深了对人性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主张“万物流动”,人类和世界也是无常的。

在这种境况中,人类的自主权和自由意志得到了重新的审视和肯定,也为后面的希腊哲学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古希腊哲学史上,还有其他的一些前哨,如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等,都对人性的本质和世界的真正意义进行了探究。

斯多葛学派强调人的自制和自律,认为人的真正快乐在于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和把握;伊壁鸠鲁学派则强调人的享乐主义,认为自己的快乐是人类活着的唯一目的。

三、古希腊哲学中的真实面貌古希腊哲学的话,人性和宇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可以在许多大师的思想中得到体现。

如柏拉图,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永恒不灭的最高善,这个思想已经超越了古希腊神话的局限性。

而亚里士多德则以他的方法论和逻辑思维,揭示了人们对于世界真相的追求和实现的方式。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人性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的是人的本质、特性及其与宇宙、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文化对于人性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些不同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基本观点和现代影响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人性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于人性的探讨。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通过道德教化和规范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墨家则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人性论则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主张,认为人应该通过反思和自省来认识自己的本质。

柏拉图则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欲望、意志和理性,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本质上是政治动物,并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为西方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观点中国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教化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其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和道德责任感,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和超脱性,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自省来达到自由和无为的境界。

墨家则强调人的平等和互助,主张通过“兼爱”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西方的人性论则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本质上是自私、贪婪和残暴的,需要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限制人的行为。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人本质上是理性和善良的,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行为。

例如,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通过超越自身限制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马斯洛则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动机是源于内心需求的满足。

三、现代影响中西方的人性论思想对于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在人性论方面以儒家孟子“性善”观点,荀子首创韩非子传承的“性恶”为主。

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论是基督教思想精华之一,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西方各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文化色彩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西方文明的价值理念、政治、经济、文学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圣经》的明显烙印。

标签:性善,性恶,原罪,中西文化。

引言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体现在东西方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

究其根源是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差异,探究这些异同则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性。

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论述,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对人性的起源、结构、价值观、及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多是从性善、性恶等易于为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出来分析的。

西方之于人性论的探索在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当属基督教的《圣经》中著名的“原罪说”——人生来有罪,罪恶。

真正确立了“性恶论”在西方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不可摇撼的地位。

本文就中西方主流人性論观点进行比较,以及不同的人性观对中西方人文科学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研究。

一、中国古今人性观(一)孟子的“性本善”论。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性”,即“仁、义、礼、智”,“四性”经过外界环境影响和个人的主观改变即成为“善性”。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西方人性论比较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

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

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

”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 3)性恶论———荀子。

(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

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人性论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探讨的是人类本质和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

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取向,本文将就此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

1. 中西方人性论的概述1.1 中方人性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中,如《论语》、《孟子》等。

儒家有说“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人性有本善之说。

儒家强调的是不断学习和实践,而不是内在本质的发掘,人的性格、素养是需要不断培育的。

1.2 西方人性论西方人性论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认为人类是由于原型类似的灵魂降临而成,是伟大而高尚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性有理性、欲望和感性三个部分。

基督教修行的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就是罪恶的,需要通过信仰、教育和行为实践来改变。

2.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2.1 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中西方人性论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

中国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生自然,让每个人的性格得到完美的发展。

而西方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是有问题的,需要改变和修正。

它一直认为人性应该被塑造和完善。

2.2 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比较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儒家哲学中,教育是提高人品和行为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素质的提高。

而在古希腊哲学中,教育是对理智和天赋才华的发掘,强调人才选拔和培养。

2.3 对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当谈到个体和社会关系时,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中国儒家哲学中,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哲学中,个人的利益常常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之间的交易关系。

3.本文比较了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的发展历程和取向。

中西方人性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包括人性本质、教育、个体和社会关系等,这些观点都对于诠释人类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解中西方人性论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人类行为和社会体系的发展。

浅谈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浅谈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浅谈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综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价值观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人性的认识问题,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围绕着人性假设而展开的。

人性假设理论是进行员工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与重要前提。

在西方管理史上,先后出现的重要的人性假设理论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成就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文化人”假设。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直译为“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产生于早期管理学阶段。

该假设认为,人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

"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

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但"经济人"假设及X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

a、"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b、"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c、“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2 、“社会人”假设。

为了消除“经济人”假设理论的不良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副教授梅约, 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并在其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也称“社交人”,其基本观点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使得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人性"问题。

中西方人性论_教育实践

中西方人性论_教育实践

摘要:人性论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中西方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人性论是探讨人的本质、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将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1. 中国人性论(1)儒家人性论: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通过教育可以发扬光大。

荀子则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约束和改造。

(2)道家人性论:道家认为人性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提出“真人”概念,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2. 西方人性论(1)古希腊人性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具有理性,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追求真理。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人的灵魂永恒,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回归理念世界。

(2)文艺复兴时期人性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和创造力。

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通过自然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中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 中国人性论教育实践(1)儒家教育实践:儒家教育注重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强调孝道、礼仪、诚信等道德规范。

在古代,学校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如《四书》、《五经》等。

(2)道家教育实践:道家教育主张顺应自然,强调身心和谐。

在古代,道家教育主要体现在养生、修炼等方面,如太极拳、气功等。

2. 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古希腊教育实践:古希腊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学校教育以培养公民为目标,如柏拉图的学院、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

(2)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

西方价值观——精选推荐

西方价值观——精选推荐

价值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引导着社会制度的建立,塑造着社会成员的人格。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非常不同的文化,特别是其价值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价值文化,对于我们认识西方,以及更深刻地认识我们自己有很大意义。

本文主要谈西方价值文化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西方价值价值文化基本特点一、强调人的自私本能人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存在。

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人具有自私自利、自爱自保的一面。

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的自私本能,是西方价值文化的基本观点,也是其价值文化的出发点。

宗教改革时期的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认为人性本恶,原罪使人本性堕落和邪恶,致使人性中没有任何善,不能不做坏事。

所以他反对自由意志说,认为人的理智和意志都浸透着邪恶和贪欲,单凭人的意志行动,人只会作恶。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斯宾诺沙认为自然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人性是道德的源泉与尺度;霍布斯说:“人类的共同欲望就是无休止地追求权利,至死为止”(《利维坦》第25页)。

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自私是和人性不可分离的”,人性的根本特正7?自爱,对他人的爱只不过是自爱的扩充与延伸。

每当自爱与爱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的行为就可能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危险”。

所谓的道德原则只不过是为了保证和满足自私的本性。

他否认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论人》一书中提出:“这种以肉体的感受性为基础的爱,是人人共有的,不管人们的教育多么不同,这种情感在他们身上永远一样: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人们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爱自己甚于爱别人。

”为人类奠定了伦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主义的,追求个人的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19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当人看见一件心爱的东西而无贪图之心,那是极困难的事。

当别人占有这个东西时,我们有窃取它的冲动,这就是人的“所有权本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一)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性观
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认为善就是幸福,而所谓幸福亦即快乐,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因而人生来就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或者自保、自利、自爱,这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而且这还是人生存发展的动力所在,因而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使这种个体的自然驱动力与他人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本性即“宇宙理性”,人的理性是宇宙之灵光,人的灵魂是宇宙之光的火花,由于与肉体的结合而使灵魂被玷污了,因而人生的使命就是去除欲望,使灵魂得到净化。

古希腊的哲人们几乎都从理性的角度来规定人的本性,其中亚里士多德最具代表性。

他说:“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

”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具有优于一般动物的理性,人的本性是能够根据理性原则而过上理性生活,即一方面人能在法律规范下被动地理性地生活;另一方面,人能自觉主动追求理性的德性生活。

但亚里士多德同时又认识到人性中含有动物性,人的理性与其动物性存在着矛盾,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而且人总是要受到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性中固有的兽性等天赋弱点,肉体凡胎的人很少能够超脱,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即使是最贤良的人也是如此。

人的德性的产生和实现取决于社会制度、法律环境与实践,取决于后天对人的塑造和风俗习惯的熏陶。

“如果不是从青年时代起就在正直的法律下长成的话,一个人很难向着德性。

”而道德教育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那么有力。

所以亚里士多德主张任何真实的政体都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治优于人治。

如果实行人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二)基督教的人性观
基督教中的创世纪说、原罪说和救赎说等都隐喻着基督教的人性观。

《圣经·创世纪》中叙述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过程。

这启示着人具有神的理性,是神之灵气与尘土的结合体,也就意味着人是不纯粹的,不可能象上帝一样是全知全能至善的,人性是有局限性的,人的灵魂中既有一定的神性,即高出万物的理性、智慧和优越性,又有趋于尘土的幸福的欲望或非理性因素。

原罪说与救赎说则隐喻着: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是脆弱的,人的理性与自然欲望容易产生矛盾冲突,人易抵挡不住各种诱惑而“犯罪”,人难于自我行善,人需要他律;人自己想当上帝,即具有知性和独立意志的追求;人具有向善的可能性,但必须依赖外在的他律约束引导,才能将可能性实现等。

正是基于以上人性观,西方中世纪基督教以压制和排斥人的自然欲望和利益需求为核心,以丑化和否定人性的利益原则为宗旨。

(三)西方近代和现代的人性观
十七世纪英国经验主义者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保存自我、趋利避害的,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权利。

人在未进入人类社会之前的“自然状态下”,由于主要由自然本性来支配行为,导致“人对人是狼”,但人的自然本性无所谓善恶。

霍布斯还认为,“自然的战争状态”是不能持久的,人类要自下而上发展必须要进入人类社会,因而必然需要和平,从而必然需要由契约来维持人类共同体。

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主义者卢梭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自然人性观。

他说:“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己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卢梭同样认为人的这些天赋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合理的。

但与霍布斯不同的是,卢梭认为,在原始状态下,大家没有固定的关系,都为保存自己而生活,不可能成为敌人,而且只有这种状况下,人才能有最淳朴的、平等的道德风尚。

德国哲学大师康德同样肯定人的物欲与自利,他把人类天性区分为“禀赋”和“倾向”,禀赋包括动物性、人类的理性和人的个性。

动物性表现为人的自我保存的能力,理性表现为自爱的能力,个性表现为遵从道德的能力。

康德断言人的禀赋为善,即使人的动物本能本身也
是一种善,非此人类不能保存和延续。

同时,他又认为人的倾向为恶,这主要指人的意志薄弱、不纯粹和堕落这三种活动倾向。

十九世纪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自然的合理的欲望。

他公开宣布利己主义是永恒的,是“不可克服的”,而只要加以调节,使之成为“善的富有人情心的合乎人情的利己主义”费尔巴哈有一句与理性主义大师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相对立的名言“我欲故我在”,深刻地反映了他的自然人性观的基本论点。

近代西方人性观的基本观点是:人性的自然原则、人性的利益原则和权利原则、人性的理性原则和普遍性或抽象性原则。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非理性主义的思潮,以存在主义思潮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为代表。

一反理性主义传统,理性主义的普遍的人性论被否定了,个体的、发展的、欲望的、意志的人性观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思想主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