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人性观和儒家人性观

合集下载

中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三个根本差异8600字

中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三个根本差异8600字

中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三个根本差异8600字中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三个根本差异一、抽象之人vs道德生命体从人性着手构筑论文联盟理想的政治制度体系是中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视域。

究竟如何看待人性,以及从人性着手寻求现实政治的合法性与设计完美的政治制度,西方社会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已开始,柏拉图率先先验地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智、激情、欲望三个部分,从而提出了由完全理性的哲学王统治激情的护国者与满怀欲望的生产者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理想国的构想。

亚里士多德也遵循这一路线,指出“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具有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以及诸如此类的感觉”。

但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加干涉或规范,就会“堕落成最恶劣的动物”,为了弃恶扬善、消除人的淫欲和贪婪,必然需要建立以法律与道德为主的有着规范与制约机制的理想的政治共同体秩序。

力图正确地揭示人性更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的政治哲学家的努力方向。

特别是近代以来,各种人性的观点纷纷出炉,尽管众说纷纭,但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西方政治哲学家在人性观上的深层共识在于人是一种超验的抽象的个人,是拥有物质需求(在各个哲学家那里其内容不同)、富有经济思维(为了自由、财产而与他人交往)并善于利用理性(这是政治组织形成的前提)参与政治事务的个人,从而必定是要么属于“经济人”,要么属于“政治人”。

与西方政治哲学家相似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同样看到了从人性出发探视政治问题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充分认识到了“‘人’是世界问题的总根源,任何改造世界、完善社会、增进文明的诉求,都必须从‘人’本身下手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古代儒家的思想和实践中的人性论

古代儒家的思想和实践中的人性论

古代儒家的思想和实践中的人性论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

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便是关于人性的论述。

在古代儒家的思想和实践中,人性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古代儒家的人性论,探讨它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一、人性的本质儒家将人性看作是人的本质。

对于人性的本质,儒家有着自己的理解。

儒家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的。

这种看法由孟子所提出,被称为“性善论”,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能够辨别善恶,区分是非。

这种天赋的能力,被看作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性所在。

因此,儒家认为人是“道德的动物”,人的本能是追求善,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儒家的人性观与佛家、道家等不同,他们都认为人性本来就是不好的,不可信赖。

相比之下,儒家传承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是本善的,只有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内在小我盲目追求的原因,才会失去善良本性。

二、经由教育而成长儒家认为,尽管人性本善,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受到教育培养才能真正成长。

人性本善,但人不仅仅是基于本性发展,因为人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正是因为有这些因素的干扰,人才会出现偏差和不良的行为。

因此,儒家认为,在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艺术等多种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人性才能得以更完善地表现出来。

只有经过教育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人性的本真面目。

儒家认为,“有教无类,有跡可求”,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还包括道德、品德的锻炼和习惯的培养。

三、天下为公儒家思想的另一核心概念是天下为公,“天下”指的是社会大众、公众利益、公共事务,在儒家看来,社会是一个整体:天下共有,人人有份。

儒家通过提倡“仁爱”、“诚信”、“忠恕”等人类普遍道德品质,强调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力图营造出满足每个人需求的平等社会环境。

中国古代哲学 西方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西方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和西方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为代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德修养、政治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西方哲学则主要是以古希腊哲学为起点,发展出了数学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多个学派,强调个体自由、人的本质、社会公正等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注重实践和经验,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哲学概念,主张以道德为中心来治理社会,强调“仁爱”的人性观。

西方哲学则注重理性和逻辑思维,重视思辨和推理,提出了“理性”的概念,主张以合理的原则来治理社会,强调“人权”的人性观。

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和西方哲学有所不同,但都对人类思考和探索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本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探索和借鉴这两种哲学传统的优点,可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当前的人类问题。

- 1 -。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通讯作者: 彭凯平,E - mail: pengkp@ mail. tsinghua. edu. cn。
第 39 卷第 1 期
吴言动等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35
Janoff - Bulman 等( 2009) 近期区分了两种不同 的道德形式: 一种是禁止性道德( proscriptive morality) ,指消极的、关注于抑制不良行为的禁止性道德 ( 如不要伤害他人) ; 另一种是规范性道德( prescriptive morality) ,指积极的、关注于主动行善的规范性 道德( 如帮助他人) 。他们认为这两种道德根植于 不同的自我调节系统: 禁止性道德对应于回避调节 ( avoidance regulation) 系统,即避免不好的结果; 规 范性道德则对应于趋近调节( approach regulation) 系 统,即主动追求好的结果 ( Carver & Scheier,1998, 2008; Carver,2006) 。这两种道德在强制程度上存 在显著差异: 禁止性道德是相对强制性的,即人人都 不应该做坏事; 规范性道德则是相对自由的,即做不 做好 事 是 一 种 个 人 选 择,不 必 强 求 ( Janoff et al. , 2009; Janoff - Bulman,2011; Sheikh & Janoff - Bulman,2010) 。
目前关于人性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思辨层面,关 于人性观的实证科学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在心理学 领域,Wrightsman ( 1964,1966,1991) 提出了人性观 的六个基本维度: 可信 / 不可信 ( trustworthiness versus untrustworthiness) 、意志力 - 理性 / 外控 - 非理性 ( strength of will and rationality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and irrationality) 、利他 / 自私( altruism versus selfishness) 、独立 / 从众( independence versus conformity to group pressure) 、复 杂 / 简 单 ( complexity versus simplicity) 、相 似 性 / 差 异 性 ( similarity versus variability) 。基于这一理论模型,Wrightsman 开发了 84 题 的人 性 哲 学 量 表 ( 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 Scale) ,是目 前 相 对 使 用 较 多 的 人 性 观 测 量 工 具。 此外,Rotter( 1967) 也曾开发过一套人际信任量表 测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一个人对人性的看 法( 是否可信) 。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中西方伦理道德对比

中西方伦理道德对比

中西方伦理道德对比分析中国的伦理思想源于孔子与孟子所主张的思想“仁”。

儒、道、佛是三个基本的结构要素,其中儒家伦理是主流与主体。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交融、整合二形成的有机整体。

中国伦理思想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这一过程中,其阶级性与民族性、时代性与普遍性交错并存,相协互补。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为鲜明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求和谐,平衡的价值观;强大的生命力及包容性;传统伦理道德给我们现代启示为重视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推崇仁爱,强调建立“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

而西方的伦理思想也像中国一样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中世纪的伦理思想;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现代西方伦理思想;伦理道德思想一直都是与文化相依而生的。

西方的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

古希腊苏格拉底时期奴隶制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为苏格拉底与毕达哥拉斯,他们都探讨了何为世界的本源的问题。

苏格拉底这位违心主义哲学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毕达哥拉斯这位数学家与哲学家则提出用数来说明人的本性及社会道德。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控制人的思想。

这一时期基督教开始在欧洲开始诞生并且普及。

而在近代资产阶级时期,由于社会历史领域发生了根本变革,出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潮和急功近利的趋向。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

康德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二是强调理性与自律。

黑格尔作为唯心主义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理论思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

现代的伦理思想强调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宗教伦理学,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出现复归。

纵观西方伦理思想,其主要特点为重实际勇创新的开拓精神;独立平等的民主的价值观念;典型的开放性和鲜明的扩张性。

对比中国与西方伦理思想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家族主义伦理和地域主义伦理不同。

中国国家起源于亚细亚方式,家族是根基,重视调节家族内部关系,家族主义伦理。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孟子中的仁爱精神儒家思想的人性观

孟子中的仁爱精神儒家思想的人性观

孟子中的仁爱精神儒家思想的人性观孟子中的仁爱精神:儒家思想的人性观孟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学者之一,他在儒家思想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和伦理道德的观点,其中仁爱精神是他的核心理念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孟子中的仁爱精神以及他对儒家思想的人性观的贡献。

一、孟子对仁爱的定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仁则是人性的最高表现。

仁是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孟子将仁爱视为人类共同的道德要求,他说:“仁者爱人”,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

孟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实践仁爱,只要我们愿意发扬仁德,就能引导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

二、仁爱应用于个体的修养孟子认为修养是每个人必须追求的目标,而仁爱是个体修养的核心。

他提出了“四端”:“恕、义、礼、智”。

恕意指宽容和互相体谅,孟子说:“不以怨报怨,而以德报德”,这是仁爱的表现。

义指道德准则和对他人负责的行为,礼指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智指知识和智慧。

三、仁爱应用于社会的治理孟子的仁爱精神不仅适用于个人的修养,也适用于社会的治理。

他主张君子应该以仁治国,以仁爱的原则来实行君主的统治。

孟子相信,如果君主能够以仁爱的态度对待臣民,就能够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

他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位”。

四、仁爱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孟子认为,通过实践仁爱,个人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提倡人本主义道德观,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追求道德的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奉献和关心他人,个人能够体现自己的人性价值,同时也赋予了自己幸福感和满足感。

五、孟子的人性观孟子的仁爱精神揭示了他对人性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本善,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发扬仁爱的潜力。

然而,他也指出,人性的善必须经过教育和修养的指导才能实现。

他提出了“性即仁”的观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这使得人们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结论孟子中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在人性论方面以儒家孟子“性善”观点,荀子首创韩非子传承的“性恶”为主。

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论是基督教思想精华之一,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西方各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文化色彩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西方文明的价值理念、政治、经济、文学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圣经》的明显烙印。

标签:性善,性恶,原罪,中西文化。

引言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体现在东西方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

究其根源是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差异,探究这些异同则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性。

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论述,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对人性的起源、结构、价值观、及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多是从性善、性恶等易于为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出来分析的。

西方之于人性论的探索在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当属基督教的《圣经》中著名的“原罪说”——人生来有罪,罪恶。

真正确立了“性恶论”在西方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不可摇撼的地位。

本文就中西方主流人性論观点进行比较,以及不同的人性观对中西方人文科学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研究。

一、中国古今人性观(一)孟子的“性本善”论。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性”,即“仁、义、礼、智”,“四性”经过外界环境影响和个人的主观改变即成为“善性”。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班级:83050806学号:2008030508156姓名:梁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文化深层次的范围。

因此,分析比较属于不同文化的道德表现,能为分析不同文化的实质提供最为有效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形态不同、发展道路各异的文化形态。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并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在“不情愿”中被西化。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有那些差异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于此,本文试从道德的角度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是建立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家国同构”的原则基础上的。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耕经济决定了农民居住在固定的住所,决定了家庭为生产单位和社会的子细胞。

农民聚集而居,以血缘关系形成了家族。

而奴隶制国家把政权与家族联系在一起,利用家族的血缘关系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等级制。

秦汉以后,这种宗法等级制虽然有不少的变化,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仍被基本的继承下来。

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国家的最小单元,而国家是家庭或家族的扩大。

君王就是“大族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家庭或家族中,父亲是核心,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及兄弟关系都是围绕父亲展开的。

用于维系家庭凝聚力的主要是通过宗法血缘的亲、尊、长、幼、男、女的不同而实现。

这是儒家宗法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丧服小记》中曾指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这些原则以亲亲、尊尊最为重要。

亲亲体现合同精神,尊尊体现差等精神。

秦汉以后,封建统治者把儒家这种伦理思想进一步概括为“三纲五常”。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一、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二、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比较一、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一)西方史学家关于人文精神的观点(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强调个人价值并信仰上帝的思想体系。

它认为: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

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

……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

(2)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

”认为人文主义首先在于认识,倡导“丰满而完整的人性”。

(3)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班级:83050806学号:2008030508156姓名:梁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文化深层次的范围。

因此,分析比较属于不同文化的道德表现,能为分析不同文化的实质提供最为有效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形态不同、发展道路各异的文化形态。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并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在“不情愿”中被西化。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有那些差异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于此,本文试从道德的角度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是建立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家国同构”的原则基础上的。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耕经济决定了农民居住在固定的住所,决定了家庭为生产单位和社会的子细胞。

农民聚集而居,以血缘关系形成了家族。

而奴隶制国家把政权与家族联系在一起,利用家族的血缘关系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等级制。

秦汉以后,这种宗法等级制虽然有不少的变化,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仍被基本的继承下来。

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国家的最小单元,而国家是家庭或家族的扩大。

君王就是“大族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家庭或家族中,父亲是核心,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及兄弟关系都是围绕父亲展开的。

用于维系家庭凝聚力的主要是通过宗法血缘的亲、尊、长、幼、男、女的不同而实现。

这是儒家宗法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丧服小记》中曾指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这些原则以亲亲、尊尊最为重要。

亲亲体现合同精神,尊尊体现差等精神。

秦汉以后,封建统治者把儒家这种伦理思想进一步概括为“三纲五常”。

中西方伦理学关于古代“性善论”之比较研究

中西方伦理学关于古代“性善论”之比较研究

中西方伦理学关于古代“性善论”之比较研究作者:李玉琦来源:《活力》2012年第12期[关键词]伦理学;性善论;相似性;差异性一、中国伦理学关于古代“性善论”思想的阐述人性论是先秦儒家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中国伦理学史上关于人性的探讨应起源于先秦的儒家学派,其“性善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善恶观的代表人物应首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但由于环境和习惯的不同,才使得差距越来越大。

这就肯定了人性是普遍的、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具体的生活习惯,至于怎么个“性相近”,孔子并未对此展开论述,因而孔子并没有建立起人性善恶的理论。

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

他在继承和发扬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性善论”,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学说,使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也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水往低处流的本性一样,是生来就有的,而人的善良本性是由于人们所具有的仁、义、礼、智四端在人性中得以充分发挥的缘故,孟子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这“四端”是与生俱来,就像人生来都有四肢一样自然而然,不用后天的努力就已经在我们的身体里存在了,进而认为没有这“四心”,人就根本不能称其为人。

这“四心”正是“仁、义、礼、智”四种社会道德规范的始端,并且这“四心”不是外界强加于人的,它是一种天赋,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探求而已,也是这“四心”才会使得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能够和睦相处。

“四端”和“四心”是人性本善的根据,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的源泉,更是开明顺达的政治社会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的共通性、并把这种共同人性归结为先天的善良意志的思想家。

浅谈儒家人本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异同点比较

浅谈儒家人本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异同点比较

浅谈儒家⼈本思想与西⽅⼈⽂主义思想异同点⽐较2019-10-09【摘要】在⼈学发展的历史天空下,东西⽅都为⼈类⽂化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东⽅⼈本思想以儒家⼈本思想为代表,它确⽴了东⽅⽂化的历史基调,形成了以集体为本位的东⽅⽂化传统;西⽅⼈本主义与之相反,则形成了以个⼈为本位的西⽅⽂化基因。

在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历史流变和社会⽂化价值⽇趋多元的情况下,挖掘东西⽅⼈本⽂化中有益的部分,对于和谐⽂化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儒家⼈本思想;西⽅⼈⽂主义;集体本位;个⼈本位在⼈学发展的历史天空下,东西⽅都为⼈类⽂化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

⼈⽂主义⼀直以来被认为是西⽅⽂化的基本特征和元素之⼀,从⽂艺复兴开始,以追求⾃由、平等和个性解放为主要精神的⼈⽂主义开始确⽴,此后随着西⽅社会的⼯业现代化的成功,⼈⽂主义在西⽅社会中茁壮成长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使之成为西⽅⽂化的基本精神。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以儒家⽂化为核⼼的东⽅⽂化中是否也包含⼈本思想呢?它和西⽅⼈⽂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什么地⽅?笔者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东⽅⽂化中含有丰富的⼈本思想,他们与西⽅⼈⽂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价值取向的不同。

下⾯对之做⼀⽐较。

东⽅⼈本思想⾸先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化的核⼼是仁学思想。

仁最初是指某个民族的⽇常的礼节,表⽰两个⼈打招呼的⾏为,是⼀种谦让的举⽌。

孔⼦借⽤来表达⾃⼰的思想。

孔⼦⽈,仁者爱⼈。

孔⼦的⼈学思想主要包括⼀下⼏⽅⾯内容:⾸先,孔⼦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

”[1]的⼈性说。

孔⼦认为,⼈的本性相近,只是由于⽣活环境的不同⽽造成⼈与⼈之间社会地位、经济、教育等各⽅⾯的不同。

这表明孔⼦承认⼈⽣来差别不⼤,接近于平等的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孔⼦提出要想使⼈得到发展必须通过教育,个⼈⽅⾯必须“好学”。

孔⼦讲要“好学不厌”,以追求⼈⽣⾄道。

孔⼦⼈性说启⽰我们,对每个⼈来说,⼈与⼈之间差别并不很⼤,每个⼈的成功机会接近于均等,个⼈成功与否更主要的是在于个⼈努⼒程度,这⼀点在今天看来仍然不错。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
先秦儒家的人性观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其伦理道德的基础。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是指人天生具有一种善良、正直的本性。

儒家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良知(即“知”),能够辨别是非善恶,能够产生内省心理,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人性本善还体现在人之间具有亲和力、同情心、善良心等积极的情感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具有互助、合作的性格特点。

儒家人性本善的观点与其他思想流派不同,如道家认为人性无善无恶,墨家则认为人性本善本恶都有,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来。

而儒家强调人性本善,意味着人是可以通过教育、修养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良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一点也可以从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来看出来,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将人的本性引导向善,使人真正成为一名品德高尚、有利于社会的人。

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也反映在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和治理思想中。

儒家重视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认为家庭是人性培养的第一课堂,通过家庭的规范和教化,可以使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而在社会层面上,儒家强调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仁爱、礼义、和谐等价值观,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的幸福。

先秦儒家的人性观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同时也强调人性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人性本善的观点对于
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浅析中西文化之异同

浅析中西文化之异同

浅析中西文化之异同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认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而西方国家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1、思维模式的差异形象的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状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的。

在语言交际中,直接表现为中国隐晦含蓄,西方很直白,从不拐弯抹角。

东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社会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维方式、认识方式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西方思维重逻辑、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

西方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基本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

这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文化之路沿着不用的方向发展。

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

这深刻的体现在了姓名排序上,中国姓氏先是姓氏在前,名在后,突出了的是家族这个整体,而在西方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姓氏在后,突出的是自己,也就是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

思考角度的不同,中方习惯站在高处思考生命,习惯于跳出现实,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关系。

西方则注重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道德观念的差异西方重视人的个体,而方强调群体。

西方自古强调私有财产,“私”一词则突出了道德观念的核心。

从中西方的伦理体系比较来看,西方重契约,重理智;中国重中庸,重人情。

这体现在了中西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方重视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充满了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

伦理学知识点5 传统人性观

伦理学知识点5 传统人性观
---麦金太尔
古希腊 昔勒尼学派认为追求肉体的感官快乐是人的自然本性。 伊壁鸠鲁认为趋乐避苦是引起我们行动的唯一原因。
近代以来 霍布斯:人对人象狼一样。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性是人的自然本能。
2)贡献 这种人性观着重于人的动物性本能,
重新唤起本能对人的重要性。缓解了 灵与肉的紧张关系。 3)局限
二、伦理学的人性基础
(一)传统人性观 1、人是理性的和道德的。 1)内容 (1)理性(reason):人的心智探求真理的
能力。包括心智辨识能力和从某一前提中演 绎并据此构建行动规则的能力。
(2)伦理学中的理性是一方面 指人是理性的存在,而不是感 官感性是人的内在规定性,据 此与动物区别。(古希腊)
容易把人等同于动物,失去人的尊 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人是动物。 1)内容 (1)人的本性就是追求感官快乐,逃避痛苦, 欲求一切有利于自己的东西。 (2)道德建立在人的自然性基础之上。道德 的目标就是追求快乐,道德的标准就是看人的 行为能否为我们带来快乐。快乐就是幸福,就 是善的行为。
自然人没有任何他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他摆脱了 他人加在他身上的所有束缚。所有人在本性上或是狼或 是羊,他们掠夺别人,或被人掠夺。
2)贡献
(1)道德不再是神秘的东西,是人出于 理性的自我命令和立法; (2)揭示道德对于人的提升意义,道德 是对现实的引导和目标; (3)坚持了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
揭示了善的现实可能性。
3)局限 既然认为人是理性的、道德的,那就有 反理性和反道德,于是产生灵与肉的对 抗。伦理学研究的就是如何使人向理性 和道德上升。其局限性在于着重于人禽 之辨上,使二者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
亚里士多德:纯粹理性的思辨活动是最幸 福的生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