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气发电机组及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噪声防治技术导则(A版) 2

合集下载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导则(A)》资料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导则(A)》资料

机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A版)印数200 册页数68 页编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05年7月北京目录1、范围 (1)2、总则 (1)3、厂址选择 (3)4、总体规划 (7)5、主厂房布置 (10)6、运煤系统 (12)7、锅炉设备及系统 (16)8、除灰渣系统 (18)9、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21)10、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23)11、热工自动化 (27)12、电气设备及系统 (29)13、水工设施及系统 (35)14、辅助及附属设施 (41)15、建筑与结构 (42)16、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48)17、环境保护 (51)18、消防 (58)19、工程投资及经济评价 (60)1 范围1.1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含分支机构)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所属的火力发电工程。

1.2 本导则作为企业的指导性标准,如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相矛盾,应按国家标准执行。

1.3本导则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300MW~600MW级机组的凝汽式及供热火力发电厂设计。

其它机组可参照使用。

1.4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火电厂的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也可参照使用。

1.5 本导则中未涉及的内容仍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执行。

2 总则2.1为了贯彻集团公司提出的“安全高效、经济适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电力建设基本方针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广先进、成熟、可靠的设计技术,注重节煤、节水、节电、节地和控制非生产性设施的规模和标准,统一和明确建设标准,以合理的投资,获得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导则。

2.2 发电厂的设计,必须按国家最新规定的核准制程序进行。

设计文件应按规定的内容和深度完成批准手续。

对于扩建电厂,其建设规模在电厂的规划容量范围内且外部建厂条件变化不大的扩建工程,可直接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程序:初可----初可审查----可研阶段(含其它六个报告)----可研阶段报告审查----核准报告----核准批复----初步设计----施工图----竣工图。

燃气电厂直接空冷机组噪声治理及预测评价

燃气电厂直接空冷机组噪声治理及预测评价

备招标 中应要求设备制造厂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
1 直 接空冷 系统燃气 电厂 的主要噪声源
燃 气 电厂 的主要 噪声 源包 括 :主厂房 内的大 型
噪措施 ,如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必要的消声 、隔声措 施 ,以达到降低设备噪声水平的 目的。
2 . 2 直接 空冷 凝汽 器 噪声控 制
2 . 2 . 1 布 置形 式
摘要 :阐述 了燃气 电厂噪声的主要 来源,结合 山西省某采 用直接 空冷机组的燃气电厂的工程实
例 ,提 出了采 用直接 空冷机组的燃气电厂噪声治理 的措施 ,针对直接 空冷 系统提 出了在直接 空
冷风机 下部装设导流消音装置和挡噪 声进行 了预 测 和评 价 。 关键词 :燃气电厂;直接空冷 ;噪声治理 ;噪声预测评价
力大学环境 工程专业 , 工程师 , 从事电力环保工作。
65 .

西


2 0 1 4年第 1 期
( B r u g g e ) 电厂 、美 国米 软特 ( Mi r a n t ) 电厂 等 ,这
的一个 方 向是朝 向地 面 的发散 。若 地 面状 况有 利 于 声 波 反射 ,则增 加 了周 围 的噪声 ,风机 组 发散 向四 弱 噪声反 射 的地面 ,则 噪声传 播 可得 到抑 制 。
国外有多台联合循环电站采用直接空冷 的机组
已投运 ,如英 国瑞 ・ 豪斯 ( R y e H o u s e ) 电厂 、英 国 彼得伯勒 ( P e t e r b o r o u g h ) 电 厂 、 比 利 时 布 鲁 吉

作者简介 :郭
欣 ( 1 9 8 1 一 ) , 女, 山西介休人 , 2 0 0 3 年毕业于华北 电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2011年1月目次1.总则 01.1 范围 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01.3 术语和定义 (2)1.4 基本原则 (7)2.设计 (11)2.1 SCR部分 (11)2.1.1 一般性要求 (11)2.1.2 工程构成与工艺流程 (11)2.1.3 布置 (12)2.1.4 设计 (15)2.2 SNCR部分 (29)2.2.1 一般性要求 (29)2.2.2 工程构成 (30)2.2.3 工艺设计 (31)3.设备、材料及检测仪表 (34)3.1 设备要求 (34)3.1.1 还原剂制备供应系统 (34)3.1.2 烟气系统 (38)3.1.3 主要设备定期切换 (38)3.2 材料的要求 (38)3.2.1 一般性要求 (38)3.2.2 具体要求 (39)3.3 检测仪表要求 (40)3.3.1 一般性要求 (40)3.3.2 具体要求 (41)4.催化剂 (46)4.1 一般性要求 (46)4.2 催化剂供应商选择 (47)4.2.1 催化剂生产供应商的选择 (47)4.2.2 催化剂生产供应商的要求 (47)4.3 催化剂技术要求 (47)4.4 催化剂寿命管理 (50)5.建设、调试与验收 (52)5.1 建设 (52)5.2 调试 (52)5.2.2 调试前的检查 (52)5.2.3 分系统调试 (55)5.2.4 系统试运行 (69)5.3 性能验收试验 (79)5.3.1 前提条件与试验准备工作 (79)5.3.2 性能考核指标 (80)5.3.3 测试内容与方法 (80)5.3.4 试验工况与数据分析 (82)5.4 竣工验收 (83)5.4.1 一般性要求 (83)5.4.2 竣工验收程序 (83)5.4.3 竣工验收的组织 (84)5.4.4 竣工验收内容 (84)5.5 竣工环保验收 (84)6.运行和维护 (85)6.1 一般规定 (85)6.2 人员与运行管理 (85)6.3 检查维护 (89)6.3.1 一般规定 (89)6.3.2 脱硝系统运行检查维护 (89)6.3.3 停运后检查维护 (92)6.3.4 脱硝系统定期检查 (93)7.安全和环境保护 (95)7.1 一般规定 (95)7.2 安全 (95)7.3 环境保护 (97)7.4 职业卫生 (98)8.技术服务 (99)8.1 现场技术服务 (99)8.1.1 现场服务 (99)8.1.2 技术培训 (100)8.1.3 售后服务 (100)8.2 失效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和处置 (101)前言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系统火电厂烟气脱硝的技术水平,加强环保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根据“脱硝工艺技术成熟、设备可靠、造价合理”基本原则,特制定本导则。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15年6月北京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编制单位: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前言《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A版)》(以下简称“导则(A 版)”)自2005年7月颁布后已执行十余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火电项目产业政策的变化,新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陆续印发,电力行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发展,集团公司的火电工程建设目标也转变为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环保、指标先进、竞争力强”的电厂,2015年又提出了更高的“三同领先”要求,为积极响应这些变化和要求,更好的指导火电项目开展初步设计及优化工作,在总结导则(A版)实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团公司于2013年3月启动对导则(A版)进行修编。

2013年10月完成导则修编的征求意见稿,2013年11月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及二级机构进行了内部评审,2014年2月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进行了全面的评审,至2015年5月全面完成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以下简称“导则(B版)”)的修编工作。

本导则共分21章。

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机组选型,主厂房区域布置,运煤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除灰渣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烟气脱硝系统,汽轮机设备及系统,水处理系统,信息系统,仪表与控制,电气设备及系统,水工设施及系统,辅助及附属设施,建筑与结构,采暖通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

本导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产业部归口管理,由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1 总则............................................................................................................................... - 1 -2 厂址选择................................................................................................................................. -3 -2.1 基本规定........................................................................................................................ - 3 -2.2 厂址自然条件................................................................................................................ - 4 -2.3 建厂资源条件................................................................................................................ - 7 -2.4 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政策.......................................................................................... - 10 -2.5 发电厂选址其他要求.................................................................................................. - 11 -3 总体规划............................................................................................................................... - 12 -3.1 基本规定...................................................................................................................... - 12 -3.2 厂区外部规划.............................................................................................................. - 13 -3.3 厂区规划及总平面布置.............................................................................................. - 13 -4 机组选型............................................................................................................................. - 16 -4.1 机组参数...................................................................................................................... - 16 -4.2 机组选型...................................................................................................................... - 18 -4.3 主机容量匹配.............................................................................................................. - 20 -5 主厂房区域布置................................................................................................................... - 21 -5.1 基本规定...................................................................................................................... - 21 -5.2 汽机房及除氧间布置.................................................................................................. - 21 -5.3 煤仓间布置.................................................................................................................. - 22 -5.4 锅炉布置...................................................................................................................... - 23 -5.5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布置.................................................................................. - 23 -5.6 烟气脱硫设施布置...................................................................................................... - 24 -5.7 烟气脱硝设施布置...................................................................................................... - 24 -5.8 维护检修...................................................................................................................... - 25 -6 运煤系统............................................................................................................................... - 26 -6.1 基本规定...................................................................................................................... - 26 -6.2 卸煤设施...................................................................................................................... - 26 -6.3 贮煤场及其设备.......................................................................................................... - 28 -6.4 带式输送机系统.......................................................................................................... - 30 -6.5 筛碎设备...................................................................................................................... - 31 -6.6 混煤设施...................................................................................................................... - 32 -6.7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煤系统.......................................................................................... - 32 -6.8 运煤系统辅助设施...................................................................................................... - 32 -6.9 入厂煤入炉煤计量及采制化设施.............................................................................. - 33 -7 锅炉设备及系统..................................................................................................................... - 38 -7.1 锅炉设备...................................................................................................................... - 38 -7.2 煤粉制备...................................................................................................................... - 39 -7.3 烟风系统...................................................................................................................... - 42 -7.4 点火、助燃油系统及锅炉辅助系统.......................................................................... - 43 -7.5 启动锅炉...................................................................................................................... - 44 -7.6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 44 -7.7 进口配套产品和阀门.................................................................................................. - 44 -8 除灰渣系统............................................................................................................................. - 46 -8.1 基本规定...................................................................................................................... - 46 -8.2 除渣系统...................................................................................................................... - 46 -8.3 除灰系统...................................................................................................................... - 48 -8.4 干灰分选系统.............................................................................................................. - 49 -8.5 石子煤处理系统.......................................................................................................... - 50 -8.6 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 - 50 -8.7 厂外干灰渣输送系统.................................................................................................. - 50 -8.8 除灰渣系统辅助检修设施和防护设施...................................................................... - 51 -8.9 除尘设备...................................................................................................................... - 51 -9 烟气脱硫系统....................................................................................................................... - 54 -9.1 基本规定...................................................................................................................... - 54 -9.2 吸收剂制备系统.......................................................................................................... - 55 -9.3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 - 57 -9.4烟气系统....................................................................................................................... - 58 -9.5 脱硫副产品处置系统.................................................................................................. - 59 -9.6 脱硫系统设备进口范围.............................................................................................. - 60 -10 烟气脱硝系统....................................................................................................................... - 61 -10.1 基本规定.................................................................................................................... - 61 -10.2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CR)工艺 ................................................................ - 62 -10.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NCR)工艺.......................................................... - 66 -11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 67 -11.1 汽轮机设备................................................................................................................ - 67 -11.2 主蒸汽、再热及旁路系统........................................................................................ - 67 -11.3 给水及除氧系统........................................................................................................ - 68 -11.4 凝结水系统................................................................................................................ - 71 -11.5 辅机冷却水系统........................................................................................................ - 71 -11.6 供热式机组的辅助系统和设备 ................................................................................ - 72 -11.7 进口配套产品和阀门................................................................................................ - 72 -12 水处理系统........................................................................................................................... - 74 -12.1 基本规定.................................................................................................................... - 74 -12.2 锅炉补给水处理........................................................................................................ - 75 -12.3 汽轮机组凝结水精处理............................................................................................ - 81 -12.4 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 - 82 -12.5 热力系统的水汽取样及监测.................................................................................... - 83 -12.6 冷却水处理................................................................................................................ - 83 -12.7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 - 84 -12.8 制氢和供氢................................................................................................................ - 85 -12.9 废水处理及回用........................................................................................................ - 86 -13 信息系统............................................................................................................................... - 88 -13.1 基本规定.................................................................................................................... - 88 -13.2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 88 -13.3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 89 -13.4 管理信息系统............................................................................................................ - 89 -13.5 视频监视系统............................................................................................................ - 91 -13.6 视频会议系统.......................................................................................................... - 91 -13.7 门禁管理系统............................................................................................................ - 92 -13.8 培训仿真机................................................................................................................ - 92 -13.9 信息安全.................................................................................................................... - 92 -14 仪表与控制........................................................................................................................... - 94 -14.1 基本规定.................................................................................................................... - 94 -14.2 自动化水平................................................................................................................ - 94 -14.3 控制方式.................................................................................................................... - 95 -14.4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 - 95 -14.5 检测与仪表.............................................................................................................. - 96 -14.6 报警............................................................................................................................ - 97 -14.7 机组保护.................................................................................................................... - 97 -14.8 开关量控制................................................................................................................ - 98 -14.9 模拟量控制................................................................................................................ - 99 -14.10 机组控制系统.......................................................................................................... - 99 -14.11 辅助车间控制系统................................................................................................ - 102 -14.12 仪表与控制系统选型............................................................................................ - 103 -14.13 控制电源和气源.................................................................................................... - 103 -14.14 仪表与控制系统进口范围.................................................................................... - 104 -15 电气设备及系统................................................................................................................. - 105 -15.1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105 -15.2 电气主接线.............................................................................................................. - 106 -15.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108 -15.4 厂用电系统.............................................................................................................. - 110 -15.5 电气设备布置.......................................................................................................... - 113 -15.6 直流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 115 -15.7 励磁系统................................................................................................................ - 116 -15.8 电气监控及继电保护系统...................................................................................... - 116 -15.9 照明系统................................................................................................................ - 117 -16 水工设施及系统................................................................................................................. - 119 -16.1 水务管理.................................................................................................................. - 119 -16.2 供水系统.................................................................................................................. - 121 -16.3 取排水建筑物.......................................................................................................... - 122 -16.4 空冷系统.................................................................................................................. - 124 -16.5 湿式冷却塔.............................................................................................................. - 126 -16.6 给水和废水排放...................................................................................................... - 126 -16.7 贮灰场...................................................................................................................... - 127 -16.8水工专业试验........................................................................................................... - 128 -17 辅助及附属设施................................................................................................................. - 130 -17.1 基本规定.................................................................................................................. - 130 -17.2 辅助生产系统.......................................................................................................... - 130 -17.3 辅助建筑.................................................................................................................. - 131 -17.4 附属建筑.................................................................................................................. - 132 -17.5 辅助及附属建筑物建筑装修标准.......................................................................... - 134 -18 建筑与结构....................................................................................................................... - 136 -18.1 基本规定.................................................................................................................. - 136 -18.2 建筑设计.................................................................................................................. - 137 -18.3 主厂房结构.............................................................................................................. - 139 -18.4 地基与基础.............................................................................................................. - 140 -18.5 直接空冷构筑物...................................................................................................... - 141 -18.6 烟囱及烟道结构...................................................................................................... - 142 -18.7 运煤建(构)筑物.................................................................................................. - 142 -18.8 主厂房及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标准...................................................................... - 143 -1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46 -19.1 基本规定.................................................................................................................. - 146 -19.2 主厂房采暖、通风.................................................................................................. - 146 -19.3 主厂房空气调节系统.............................................................................................. - 147 -19.4 制冷站...................................................................................................................... - 148 -19.5 采暖加热站.............................................................................................................. - 149 -19.6 厂区管道.................................................................................................................. - 149 -19.7 运煤系统采暖通风除尘.......................................................................................... - 149 -19.8 厂外取水和灰场建(构)筑物采暖通风空调 ...................................................... - 150 -19.9 脱硫、脱硝建筑通风空调除尘.............................................................................. - 150 -20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 152 -20.1 基本规定.................................................................................................................. - 152 -20.2 大气污染防治.......................................................................................................... - 152 -20.3废水利用及排放....................................................................................................... - 153 -20.4 厂区噪声污染防治.................................................................................................. - 154 -20.5 灰渣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 154 -20.6 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 154 -20.7 水土保持.................................................................................................................. - 155 -20.8 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 - 156 -21 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157 -21.1 消防...................................................................................................................... - 157 -21.2 劳动安全.................................................................................................................. - 157 -21.3 职业卫生.................................................................................................................. - 158 -1 总则1.0.1 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系统(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投资新建或扩建的国内燃煤火力发电工程,由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采用中国设计标准的境外燃煤火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Cadna_A在燃煤电厂降噪设计中的应用田琳

Cadna_A在燃煤电厂降噪设计中的应用田琳

Cadna/A在燃煤电厂降噪设计中的应用田琳发布时间:2021-08-02T08:19:14.2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作者:田琳[导读] 燃煤电厂为火力发电主力军,主要由变电站、主厂房、锅炉、脱硫脱硝、输煤、冷却等装置组成,声源设备多,噪声呈现出点多面广、三维立体及频谱丰富的特点北京中企安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170摘要:燃煤电厂为火力发电主力军,主要由变电站、主厂房、锅炉、脱硫脱硝、输煤、冷却等装置组成,声源设备多,噪声呈现出点多面广、三维立体及频谱丰富的特点,给噪声贡献的准确分析、治理效果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采用Cadna/A软件,通过对软件所见模型可靠性验证和将众多声源区域划分的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较为准确的预测分析出各区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得降噪设计更具针对性,划分区域越小越具针对性。

关键词:软件;燃煤电厂;噪声;预测分析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我国的电力仍然主要由火力发电提供[1]。

燃煤电厂为火力发电的主力军,主要由变电站、主厂房、锅炉、脱硫脱硝、输煤、冷却等装置组成,声源设备多,噪声呈现出点多面广、三维立体及频谱丰富的特点,给噪声贡献的分析、治理效果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针对燃煤电厂装置及噪声特点,本文采用Cadna/A软件对燃煤电厂机组各装置噪声贡献分别分析,并综合评估降噪效果,为全厂噪声综合治理提供设计依据。

1 Cadna/A软件简介Cadna/A是德国 DataKustik公司开发的1款基于IS9613-2:1996《声学室外传播过程中声的衰减第2部分:般计算方法》标准方法的软件。

Cadna/A对噪声物理原理的描述、声源条件的界定、噪声传播过程需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模式等方面均与ISO的相关规定完全一致[2]。

Cadna/A已通过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认证,适于我国工业、交通、社会区域等各类情景、多种声源的预测、评估、工程设计与控制对策研究[3]。

柴油机降噪

柴油机降噪
p排 为排气管的背压(kpa) p消 为消声器的背压(kpa) [p]为系统许用背压值(kpa)
11
排气背压的计算
L Q2 1 P排 6.32 5 D T 273
(kpa)
式中:L为直管当量总长度(m) 见表2 D为排气管直径(m) Q为排气流量(m3/s) 查询油机对应参数 T 为排气温度(℃) 查询油机对应参数
• 油机基础长度L: 至少比油机底座长度长0.3米。 油机基础宽度W: 至少比油机底座宽度宽0.3米。

19
2、基础的深度
油机基础深度H(米):
K M H L W D
其中: K :与发电机有关的常数,取 1.3 至 1.5 ,对于容易出现振动的 机型,选此值的上限。当油机采用减振器时,K取下限值。 M:发电机的运行重量(公斤); L:油机基础长度(米); W:油机基础宽度(米); D:混凝土密度,2403(kg/m3) 注:对一些小容量油机,当H≤0.15米时,可不做基础。
37
三、油机进排风洞孔的设计

进排风百叶:



百叶窗采用铝合金百叶窗,要求防风防水防火,耐 油、抗酸碱腐蚀。 可选用较高精度的3mm厚铝合金制作,百叶宽度6公 分,安装间距7公分左右,坡度为37度。 百叶用40X4角钢档支撑,支撑间隔不大于1000mm, 要求颜色与外墙匹配,窗外框尺寸根据土建开口定 制。
9
10
排气系统背压的计算
在进行排气系统计算时,可先作这样的设定 :机组标准配臵的波纹 避震节、工业型消声器等同于同管径的直管,弯头折算成直管当量长度, 把以上三项和连接直管的长度相加后用排气管背压的计算公式计算背压, 可使整个计算简化,并不失计算精度,消声器背压的计算特指住宅型消 声器的计算。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说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八月一、任务来源、工作简要过程、主要参编单位和工作组成员(一)任务来源2020年3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达了《关于印发2020年第一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电联标准〔2020〕55号)。

根据上述计划安排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在附件上的序号为第53号)。

(二)工作简要过程2020年4月~5月,组建编制工作组,编写大纲,明确工作组人员的分工及编写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

2020年5月,编制工作组研究分析技术资料。

2020年6月,编制工作组对编制大纲进行函审。

确定了本标准的定位、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工作程序等原则问题。

2020年7月,编制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编制征求意见稿初稿。

2020年8月初,对初稿进行内部校核和讨论,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统稿,形成目前版本的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进度计划如下:(三)主要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1: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2: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标准编写原则和主要内容(一)编写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设计建设标准、规程、规范的相关要求,达到相应的内容和深度。

(2)积极采用示范项目的优化成果和先进的设计方法及手段,提高设计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

(3)以技术性内容为主,规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及生产运行等阶段针对噪声控制、大气污染物控制、废水控制、固废控制等环境保护工作、管理流程和工程设计的技术内容与要求。

(4)内容具有分布式特色,明确与传统火电厂设计理念的区别。

(5)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导则》(2017年版)为基本框架,对其进行修改、完善、补充。

(二)主要内容本导则的正文划分为8章,二级目次如下: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及定义4 基本规定5 噪声控制5.1 一般规定5.2 噪声控制设计5.3 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5.4 运行阶段的噪声控制6 大气污染物控制6.1 一般规定6.2 大气污染物控制设计6.3 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物控制6.4 运行阶段的大气污染物控制7 水污染物控制7.1 一般规定7.2 水污染物控制设计7.3 施工你的水污染物控制7.4 运行阶段的水污染物控制8 固废控制8.1 一般规定8.2 固废控制设计8.3 施工阶段的固废控制8.4 运行阶段的固废控制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主要设备噪声水平附录B(规范性附录)新建项目燃气锅炉、固定式内燃机或燃气轮机排放标准三、主要试验验证情况无需试验验证。

(建筑工程设计)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

(建筑工程设计)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15年6月北京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编制单位: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前言《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A版)》(以下简称“导则(A 版)”)自2005年7月颁布后已执行十余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火电项目产业政策的变化,新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陆续印发,电力行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发展,集团公司的火电工程建设目标也转变为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环保、指标先进、竞争力强”的电厂,2015年又提出了更高的“三同领先”要求,为积极响应这些变化和要求,更好的指导火电项目开展初步设计及优化工作,在总结导则(A版)实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团公司于2013年3月启动对导则(A版)进行修编。

2013年10月完成导则修编的征求意见稿,2013年11月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及二级机构进行了内部评审,2014年2月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进行了全面的评审,至2015年5月全面完成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以下简称“导则(B版)”)的修编工作。

本导则共分21章。

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机组选型,主厂房区域布置,运煤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除灰渣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烟气脱硝系统,汽轮机设备及系统,水处理系统,信息系统,仪表与控制,电气设备及系统,水工设施及系统,辅助及附属设施,建筑与结构,采暖通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

本导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产业部归口管理,由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1总则-1-2厂址选择-3-2.1基本规定-3-2.2厂址自然条件-4-2.3建厂资源条件-7-2.4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政策-10-2.5发电厂选址其他要求-11-3总体规划-12-3.1基本规定-12-3.2厂区外部规划-13-3.3厂区规划及总平面布置-13-4机组选型-16-4.1机组参数-16-4.2机组选型-18-4.3主机容量匹配-20-5主厂房区域布置-21-5.1基本规定-21-5.2汽机房及除氧间布置-21-5.3煤仓间布置-22-5.4锅炉布置-23-5.5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布置-23-5.6烟气脱硫设施布置-24-5.7烟气脱硝设施布置-24-5.8维护检修-25-6运煤系统-26-6.1基本规定-26-6.2卸煤设施-26-6.3贮煤场及其设备-28-6.4带式输送机系统-30-6.5筛碎设备-31-6.6混煤设施-32-6.7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煤系统-32-6.8运煤系统辅助设施-32-6.9入厂煤入炉煤计量及采制化设施-33- 7锅炉设备及系统-38-7.1锅炉设备-38-7.2煤粉制备-39-7.3烟风系统-42-7.4点火、助燃油系统及锅炉辅助系统-43-7.5启动锅炉-44-7.6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44-7.7进口配套产品和阀门-44-8除灰渣系统-46-8.1基本规定-46-8.2除渣系统-46-8.3除灰系统-48-8.4干灰分选系统-49-8.5石子煤处理系统-50-8.6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50-8.7厂外干灰渣输送系统-50-8.8除灰渣系统辅助检修设施和防护设施-51-8.9除尘设备-51-9烟气脱硫系统-54-9.1基本规定-54-9.2吸收剂制备系统-55-9.3二氧化硫吸收系统-57-9.4烟气系统-58-9.5脱硫副产品处置系统-59-9.6脱硫系统设备进口范围-60-10烟气脱硝系统-61-10.1基本规定-61-10.2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CR)工艺-62-10.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NCR)工艺-66- 11汽轮机设备及系统-67-11.1汽轮机设备-67-11.2主蒸汽、再热及旁路系统-67-11.3给水及除氧系统-68-11.4凝结水系统-71-11.5辅机冷却水系统-71-11.6供热式机组的辅助系统和设备-72-11.7进口配套产品和阀门-72-12水处理系统-74-12.1基本规定-74-12.2锅炉补给水处理-75-12.3汽轮机组凝结水精处理-81-12.4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82-12.5热力系统的水汽取样及监测-83-12.6冷却水处理-83-12.7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84-12.8制氢和供氢-85-12.9废水处理及回用-86-13信息系统-88-13.1基本规定-88-13.2信息系统总体规划-88-13.3厂级监控信息系统-89-13.4管理信息系统-89-13.5视频监视系统-91-13.6视频会议系统-91-13.7门禁管理系统-92-13.8培训仿真机-92-13.9信息安全-92-14仪表与控制-94-14.1基本规定-94-14.2自动化水平-94-14.3控制方式-95-14.4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95-14.5检测与仪表-96-14.6报警-97-14.7机组保护-97-14.8开关量控制-98-14.9模拟量控制-99-14.10机组控制系统-99-14.11辅助车间控制系统-102-14.12仪表与控制系统选型-103-14.13控制电源和气源-103-14.14仪表与控制系统进口范围-104- 15电气设备及系统-105-15.1发电机与主变压器-105-15.2电气主接线-106-15.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108-15.4厂用电系统-110-15.5电气设备布置-113-15.6直流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电源-115-15.7励磁系统-116-15.8电气监控及继电保护系统-116-15.9照明系统-117-16水工设施及系统-119-16.1水务管理-119-16.2供水系统-121-16.3取排水建筑物-122-16.4空冷系统-124-16.5湿式冷却塔-126-16.6给水和废水排放-126-16.7贮灰场-127-16.8水工专业试验-128-17辅助及附属设施-130-17.1基本规定-130-17.2辅助生产系统-130-17.3辅助建筑-131-17.4附属建筑-132-17.5辅助及附属建筑物建筑装修标准-134-18建筑与结构-136-18.1基本规定-136-18.2建筑设计-137-18.3主厂房结构-139-18.4地基与基础-140-18.5直接空冷构筑物-141-18.6烟囱及烟道结构-142-18.7运煤建(构)筑物-142-18.8主厂房及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标准-143-19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146-19.1基本规定-146-19.2主厂房采暖、通风-146-19.3主厂房空气调节系统-147-19.4制冷站-148-19.5采暖加热站-149-19.6厂区管道-149-19.7运煤系统采暖通风除尘-149-19.8厂外取水和灰场建(构)筑物采暖通风空调-150-19.9脱硫、脱硝建筑通风空调除尘-150-20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152-20.1基本规定-152-20.2大气污染防治-152-20.3废水利用及排放-153-20.4厂区噪声污染防治-154-20.5灰渣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154-20.6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154-20.7水土保持-155-20.8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156-21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57-21.1消防-157-21.2劳动安全-157-21.3职业卫生-158-1总则1.0.1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系统(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投资新建或扩建的国内燃煤火力发电工程,由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采用中国设计标准的境外燃煤火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天津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

天津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

天津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摘要:针对天津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噪声问题,从该工程噪声产生的机理开始,经过对能源站内主要噪声源进行声环境分析及声学计算,采取吸隔声墙体、消声器、声屏障等措施对相应区域进行噪声治理,进行治理后,厂界和敏感点的噪声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关键词:声学;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1 引言?天津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在项目建设时期,因厂区内部部分区域产生的噪声,导致厂界噪声不能达标。

在针对厂区内部的主厂房、机力通风冷却塔、水泵房、调压站等主要噪声源进行声学分析计算后制定了相应的噪声治理方案,2015年3月噪声治理工程施工完毕,现场测试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厂界噪声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3类标准。

2 工程概况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燃气分布式能源站一期工程厂址位于天津市武清开发区三期范围内,拟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实现冷热电三联供,配套建设冷热管网,向武清开发区及部分武清城区提供采暖、蒸汽、集中制冷和生活热水,发电送入电网。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规划装机容量4×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2×200MW级机组。

3 厂区主要噪声源噪声产生的机理3.1 汽轮机、发电机组噪声发电机组噪声主要由排气噪声、机械噪声、燃烧噪声、冷却风扇和排风噪声、进风噪声、发电机噪声6类噪声源汇集而成的综合面声源。

1.发电机噪声发电机噪声包括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场脉动引起的电磁噪声,以及滚动轴承旋转所产生的机械噪声[1]。

2.排气噪声排气噪声是一种高温、高速的脉动性气流噪声,是发动机噪声中能量最大的一种,其噪声可达100db以上,是发动机总噪声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2]。

3.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是发动机各运动部件在运转过程中受气体压力和运动惯性力的周期变化所引起的震动或相互冲击而产生的[1]。

4.冷却风扇和排风噪声风扇噪声是由涡流噪声、旋转噪声以及机械噪声组成。

华电集团供热安全评价标准(华电集团安评标准)

华电集团供热安全评价标准(华电集团安评标准)

纸、技术资料,抽查现场道地下敷设.2查看管网阅设备台帐、 试护装置验记录,Array求低供热量保证率应符合表5.0.9的规定。

并应考虑不同事故工况下的切换手段。

1.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0℃,其最低供热量保证率大于40%;2.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0℃~-20℃,其最低供热量保证率大于55%;3.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0℃,其台帐、运行报表、检修、操作记录源可靠性第二部分 供热备用能力3、《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5.0.8供热建筑面积大于1000×104m2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且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

在技术经济合理时,热力降低10%设备系统第三部分 热网运行施;查阅热网设备检修、抢阅方案、运行记录换站、管网、标志、井盖、停止运行运行2.总硬度 小于或等于0.6mmol/L;3.溶解氧 小于或等于0.1mg/L;4.含油量 小于或等于2mg/L;5.pH(25℃)7~11。

阅制度、水质化验记录求4.3.1 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时对现场规程进行补充或对有关条文进行修订,履行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

(二)每年应对现场规程进行一次复查、修订,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不需修订的,也应出具经复查人、批准人签名的“可以继续执行”的书面文件,并通知有关人员。

行记录,现场查询及系统图、修订现场规程、制度,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一)当上级颁发新的规程和反事故阅现场规程、系统图,查阅记录、缺陷记录、现场检查网、换热站运网日常管理7.2.2第五部分 应急管理第六部分 诚信评价与汽机专业衔接部分查评项第一部分 管网与设备、压力容 4.1.4 除氧器的运行操作规程应符合《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帐、检修记录、检验报告、4.l.3 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排污阀、监视表计、联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07.10•【文号】环办科财函〔2024〕252号•【施行日期】2024.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正文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4〕2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部有关单位,各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全国性行业组织及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中的重要作用,我部向社会公开征集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及其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编制《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4年)》(以下简称《目录》)。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领域(一)大气污染防治领域1.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玻璃、陶瓷等行业烟气深度治理技术,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工业锅炉烟气综合治理技术;2.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3.船舶、矿山机械等移动源污染治理技术;4.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生物质等焚烧烟气净化技术;5.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技术;6.恶臭治理技术;7.扬尘等无组织排放治理技术;8.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

(二)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1.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公路交通等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2.工业行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3.建筑施工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4.电力生产行业与输变电系统噪声控制技术;5.新型吸声材料、阻尼材料、隔声门窗等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6.噪声与振动预测等环境规划设计技术。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同意筹建能源行业燃气分布式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函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同意筹建能源行业燃气分布式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函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同意筹建能源行业燃气分布式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8.09.11•【文号】国能综函科技〔2018〕356号•【施行日期】2018.09.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标准正文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同意筹建能源行业燃气分布式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函国能综函科技〔2018〕356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报来《关于组建能源行业燃气分布式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请示》(中电联标准〔2018〕200号)收悉。

为系统推进燃气分布式能源领域标准化工作,规范行业发展,我局经认真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同意筹建能源行业燃气分布式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

现将筹建工作程序和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筹建方案标委会拟负责燃气分布式能源建设、系统及设备要求、试验检测、运行维护、检修、技术管理等方面标准化工作。

标委会秘书处由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

详见附件1。

二、工作要求(一)征集委员。

请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按照委员组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原则征集委员人选,征集委员通知应在你会网站上公布。

(二)拟定委员组成初步方案。

根据委员人选征集情况,请你单位指导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提出标委会委员组成初步方案。

委员组成应符合《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要求,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25-35人之间。

(三)提出标准体系表建议及近期工作安排。

请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本专业领域的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工作,提出本领域的标准体系表建议及近期工作安排。

(四)报送组建方案。

请于11月30日前完成标委会筹建工作,你单位对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按附件2要求准备的组建材料审查后报我局审批。

同时将相关材料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电子邮箱。

请你会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要求组织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做好标委会筹建工作。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气发电机组及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噪声防治技术导则(A版) 2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气发电机组及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噪声防治技术导则(A版) 2
1 T Leq 10 lg 100.1L A dt 0 T
(1)
式中:
LA ——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
T——规定的测量时间段,s。 3.0.9 昼间、夜间 day time/night time 昼间、夜间:“昼间”是指 6:00 至 22:00 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 22:00 至次日 6:00 之间的时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如考虑时差、作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的划分 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 GB 14098 燃气轮机 噪声 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T 151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7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 DL/T 5374 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DL/T 5375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DL/T 5427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T 90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HJ/T 255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2006 版)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版)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gb14098燃气轮机噪声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151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dl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17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dlt5374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375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90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t25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301声源soundsource产生振动并存在声波辐射的物体或设备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机务技术监督要点和关键环节探析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机务技术监督要点和关键环节探析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2020年第22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0)22-0140-02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机务技术监督要点和关键环节探析刘心喜,阮慧锋,罗城鑫,贾小伟,谷菁(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30;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实验)中心,浙江杭州310030;浙江省蓄能与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0)摘要:燃气分布式能源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针对其技术监督领域的相关标准较少。

结合项目开发及运行经验,对轻型燃气轮机、内燃机、溴化锂机组、燃气锅炉、电制冷机组全范围和包括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及试验、运行维护在内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要点进行简要阐述。

对冷热负荷预测、装机匹配、全过程环保管理、备品备件机制关键环节进行探析。

最后对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一些展望,以期为燃气分布式能源领域机务专业技术监督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做法,助力燃气分布式能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燃气分布式能源;技术监督;机务专业;故障停运中图分类号:TU996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0.22.0611前言燃气分布式能源因其高效、清洁、贴近用户侧、削峰填谷等众多优点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发展,各能源集团、燃气企业、地方政府及工业园区均纷纷投资建设运营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1]。

对已投产燃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经营效益不佳、容量适配性存疑、可靠性低等问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考虑不佳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燃气分布式能源方面的相关标准相对较少,缺少对其有效的直接指导,尤其是电力技术监督领域。

电力技术监督对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技术监督工作如电气、热工、化学、金属等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参照火电,而机务专业则因涉及设备较多、原动机且多为进口设备等原因存在监督空白区域。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降噪治理 焦曼丽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降噪治理 焦曼丽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降噪治理焦曼丽摘要: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属于清洁性能与环保性能较强的供能系统,是我国当前比较倡导与普及的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利用模式,具备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由于燃气分布式能源站与用户端设置相距较短,与常规的发电厂或者热电厂相比,对于噪声控制技术要求更加严格。

针对于此,文章主要以燃气分布式能源降噪治理为研究对象。

结合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源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尽量在不影响生产运行的条件下,满足降噪治理要求,确保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合理运行。

关键词: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问题;治理措施;消声器;前言:随着全球矿物资源大量开采与日益消耗,传统能源逐渐面临枯竭问题,并且,传统矿物资源在开采运输过程和利用环节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成为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巨大障碍。

因此,如何才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

我国计划至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50%,节能提高能效贡献率需达到85%以上。

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的供能方式。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是下发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1-2196号),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快速发展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本文主要以燃气分布式能源站为例,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以供参考。

1 燃气分布式能源的噪声源分析1.1 燃气内燃机主机房的噪声燃气内燃机组作为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的主要动力源,噪声主要来自:①内燃机组本体的噪声—大约在85-92dB(A);②进风口噪声—大约在80-85 dB(A);③罩壳通风机噪声—大约在80-85dB(A);④辅助设备噪声—循环水泵85-90dB (A)、机房通风机80-85dB(A)[2]。

燃气内燃机组噪声的主要特点是声源多、频带宽、主要集中在中低频区,传播远、衰减慢。

研究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监理技术

研究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监理技术

研究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监理技术摘要:燃气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新的利用清洁能源的形式,国家对其也在大力度地发展,利用燃气分布式能源形式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分布式能源站必须要与户端设置靠近,因此,相对于常规的热电厂和发电厂,就更加靠近人口集中的办公区域和生活区。

而分布式能源项目在控制噪声技术方面具有更严格和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治理监理技术前言:从当前来看,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在控制噪声技术方面要求比较高,针对于可靠和科学以及完整的控制噪声技术的方法,国内还没有,所以,应该突出控制噪声设备设计的过程,设计能力优劣对于项目最终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1]。

一、实施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治理噪声措施中,设备监理技术的应用(一)监控设备工程进度实施设备工程进度技术,计划编制设备工程进度的阶段,将设备监理工程师预测进度计划重要的作用充分地体现出来,无论是预测进度计划阶段,还是调整阶段,都能够将设备监理工程师控制执行进度计划的作用体现出来[2]。

实施设备工程进度技术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也就是先将进度计划制定,再实施,下一步再检查和纠偏。

治理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的过程中,若想将噪声排放控制,也要利用许多设备,无论是新概念和新技术,还是新知识,都要涉及到,对设备监理工程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在设备工程进度动态循环实施中,无论是控制噪声的措施,还是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治理噪声的知识,都应该了解和掌握,才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

(二)监控设备工程投资其一,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

应该有效且严格地对投资进行控制,技术和组织等各个方面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技术上的措施,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几个可行性的方案,监督设计工程必须严格审查,对于节约投资的可能必须要深入地挖掘[3]。

其二,主动控制。

是一种既积极又主动的控制方法,控制立足在主动将决策措施采取,针对于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偏离应该尽量减少,投资控制不但要将承包和施工有效地反映出来,而且,工程设计、投资决策、设备储运以及设备制造都应该反映出来。

楼宇式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防治措施

楼宇式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防治措施

楼宇式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噪声防治措施徐静静;和彬彬;杨玲;宋洪涛;张爱平【摘要】分析了楼宇式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的主要噪声源,采用声源区域划分方法将其划分为5个噪声区域,对不同区域的噪声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噪声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楼宇式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噪声控制技术路线.以噪声控制技术路线为指导,提出了针对楼宇式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噪声防治措施.【期刊名称】《华电技术》【年(卷),期】2016(038)009【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燃气分布式能源;楼宇式;噪声控制;技术路线【作者】徐静静;和彬彬;杨玲;宋洪涛;张爱平【作者单位】华电分布式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70;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0070;华电分布式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70;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0070;华电分布式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70;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0070;华电分布式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70;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0070;华电分布式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70;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6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鼓励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但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噪声污染问题。

与传统电厂相比,燃气分布式能源机组容量一般较小,靠近用户端,尤其是以内燃机为核心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项目,以满足建筑用能为主,一般建设在城市核心区域,如商业、医院、机场等楼宇内。

由于该类项目建设用地紧张且费用较高,因此大多数选择建设在地下或贴临建筑,设备与建筑距离较近,能源站产生的噪声会对周围的用户以及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成为分布式能源推广的障碍。

因此,噪声防治成为分布式能源站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1]。

在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噪声防治中,需对内部声源及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确定噪声源是噪声防治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 GB 14098 燃气轮机 噪声 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T 151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7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 DL/T 5374 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DL/T 5375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DL/T 5427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T 90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HJ/T 255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2006 版)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燃气发电机组及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以下简称为“燃气发电项目” ) ,多分 布于人口较集中的环境敏感地区, 做好噪声防治工作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工程, 推动燃气发电项目 的顺利建设、验收和运行具有重大意义。为指导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气发电项目的噪声防治工程, 发挥其环保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结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气发电项目噪声防治特 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提出。 本导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本导则批准人:邓建玲。 本导则审核人:张东晓、毛科、孙卫民。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郭宇春、舒泽萍、耿晓音、方正、霍广钊、吴韶华、迟继锋、娄样、龚凤 海、邓勇、赵维。 本导则为首次发布。 本导则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至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 (北京市宣武门内大街 2 号,100031) 。
1 范围 1.0.1 本导则规定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气发电机组及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以下简称燃气发电项目) 的噪声控制原则、噪声控制流程和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的设计要求,用于指导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 气发电项目前期、建设和生产运行阶段中噪声控制的相关工作。燃煤发电和热电联产机组可参照执行。 1.0.2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气发电项目前期、建设和生产运行阶段中噪声控制的相关工作,除执行本 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程、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导则。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注: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燃气发电机组及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噪声防治技术导则
(A 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二O一一年十一月
1


前 言 ................................................................................ 2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 语 ................................................................................................................................................................ 2 4 一般规定 .......................................................................................................................................................... 3 5 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 5 6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和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 7 7 项目设计阶段 .................................................................................................................................................. 8 8 项目建设施工阶段 ........................................................................................................................................ 12 9 调试阶段 ......................................................................................................................................................... 14 10 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阶段 .............................................................................................................................. 15 11 项目生产运行阶段 ...................................................................................................................................... 16
4 一般规定 4.0.1 项目噪声控制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0.2 项目噪声控制设施设计原则
3
1. 噪声控制设施的建设,应以保证工艺系统正常工作为前提。 2. 噪声控制设施的综合效果应保证项目厂界和敏感点达标。 3. 噪声控制设施应兼顾建筑、保温和建筑外观,做到综合利用。 4. 噪声控制设施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须做到经济上合理。 4.0.3 项目噪声控制工作应遵循强化噪声咨询设计工作,优化主体工程设计方案以降低噪声控制费用 的原则进行 4.0.4 噪声控制设计工作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 1. 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指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 段、建设施工阶段、试运行阶段、验收阶段。各阶段项目评审会(包括内部评审会)应保证至少 1次有噪声控制相关专家参与,确定该阶段噪声控制相关的措施。 2. 业主方、主体设计院都可委托噪声控制设计单位进行噪声控制咨询、设计工作。 3. 当主要噪声源的设备选型、布局位置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噪声影响评估,必要 时对噪声控制设计进行相应调整。 4.0.5 项目出现下述情况,应委托有噪声设计专项资质的单位作为噪声控制设计单位 1. 厂界排放执行0类、1类或2类标准,敏感点0类、1类或2类。 2. 项目含2个以上排放限值的情况。 3. 有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的情况,如建设在地下室或其他室内的楼宇分布式能源站。 4. 环境噪声复杂的情况。 4.0.6 噪声控制设计单位的职责 1. 在项目选址、厂区布置、主要噪声源设备选型三个方面给业主方、主体设计院提出噪声控制相 关建议。 2. 进行项目噪声影响评估,协助业主方和主体设计院确定噪声控制设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 参与各设计阶段的噪声防治相关设计工作。 4. 在主要噪声源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中,给业主方、主体设计院提出噪声控制相关的建议。 5. 进行噪声控制设施的具体设计。 6. 协助业主方和主体设计院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和试运行阶段进行噪声监测。 7. 对噪声控制措施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8. 对噪声治理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变更及竣工验收,予以确认。
1 T Leq 10 lg 100.1L A dt 0 T
(1)
式中:LA ——t时刻源自瞬时A声级,dB;T——规定的测量时间段,s。 3.0.9 昼间、夜间 day time/night time 昼间、夜间:“昼间”是指 6:00 至 22:00 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 22:00 至次日 6:00 之间的时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如考虑时差、作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的划分 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1
3 术 语 3.0.1 声源 sound source 产生振动并存在声波辐射的物体或设备。 3.0.2 主要噪声源 main sound source 燃气发电项目的主要噪声源包括但不限于燃机、汽机、余热锅炉、冷却塔和主变压器。 3.0.3 主体设计院 main design institute 承担燃气发电项目主体设计、具有工程咨询等资质的单位。 3.0.4 噪声控制设计单位 noise control design unit 为燃气发电项目提供噪声控制咨询、设计的单位。主体设计院具有相关工程经验时,可同时做为 噪声控制设计单位。 3.0.5 敏感建筑物 sensitive buildings 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对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3.0.6 厂界 boundary 由法律文书(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租赁合同等)中确定的业主所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 的 场所或建筑物边界。各种产生噪声的固定设备的厂界为其实际占地的边界。 3.0.7 敏感点 sensitive point 指燃气发电项目噪声影响范围内,需要特殊控制的空间位置。 3.0.8 等效声级 equivalent continuous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的简称, 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 用 L Aeq.T 表示 (简写为 L eq ) , 单位dB(A)。 根据定义,等效声级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