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使用状况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
本文从POE的研究范围领域对POE进行了概念的界定。详细介绍了使用状况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同时对POE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POE的发展特点。最后建议POE理论应该推广到所有的规划设计项目中去。
1前言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此后设计师一直将之作为追求的目标并且把实用功能置于首位。今天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及景观设计师,都在喊着“以人为本”的口号,但他们无法实现“实用”这个根本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绞尽脑汁,尽职尽责地想创造出一个让使用者满意的空间,但这些空间在建成投入使用后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原先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所设想到的种种情况,与使用过程中人们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相符。经过笔者研究,发现该情况的存在主要是规划设计过程不完备造成的,即规划设计项目缺乏一种使用后评价及信息反馈过程。设计师更多的只关注项目设计的本身过程,忽略了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情况。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一些成熟的经验,他们会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项目使用情况的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并将这一评判信息完全的反应给设计师,供新的设计参考使用。就此本文从POE的研究范围领域对POE 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同时详细介绍了使用状况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对POE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POE的发展特点。希望POE理论能够推广到中国所有的规划设计项目中去,使我们的规划设计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类。
2 POE概念的界定
POE的英文全称是: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关于POE的定义有很多,Friedman 在其POE著作中是这样定义的,“POE是一个度的评价:建成后环境如何支持和满足人们明确表达或暗含的需求。”[1]1988年,美国Preiser等人在其著作《使用后评价》中定义:POE是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过程,POE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2]。
POE被译成中文主要意思是使用后评价或使用状况评估。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对POE有不同的定义。研究建筑空间的学者称POE为建筑使用状况评价或建筑使用后评估,研究建成环境的学者称它为建成环境使用状况评价。笔者将POE定义放大为规划设计项目使用后评价,主要是根据POE的研究范围领域来界定的,目前的POE研究领域已经涉及到一切规划设计项目,这里的项目包括了城市设计、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
总之,POE是指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项目使用的评价数据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项目的评判。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与设计师、某方面的技术专家(如评估图书馆,需要图书管理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的评估组,全面地鉴定项目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要,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发现设计上的问题,为以后同类项目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3]。
3 国外POE的发展概况
使用状况评价(POE)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2]。当时正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科技迅速发展、城市化迅猛提高时期。城市人口的剧烈增长带来了城市生态、资源、环境的危机。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热爱自然、关注和追求好的生活环境质量成为社会生活风尚。随着使用者对环境的使用要求的提高,规划设计师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主要依靠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领域[4],为POE奠定了基础。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程度的深入,POE大致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方面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发展起来以后,环境评价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加强了POE的理论研究,并着重从环境行为关系角度去研究人群主观环境取向和行为方式[5]。另一方面,环境科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学发展起来后,也逐渐影响到建筑、景观等城市科学,相继引入了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其评价因素仅限于物质环境质量指标如大气、土质、水、噪声等,后来才开始考虑包括社会生活因素在内的综合评价[6]。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使用状况评价(POE)和建筑设计中的现状预测评价成为一个完整的建设程序不可缺少的部分。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学者结合具体项目就建筑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但实践多限于功能较单一的建筑类型如大学生宿舍、住宅、老人院等[2]。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使用状况评价(POE)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一个高峰[4]。POE 理论方面:穆斯(R.H.Moos)的护理环境评价标准程序、克雷克(K.H.Craik)的景观评价方法、英国心理学家(D.Ganter,1984)的场所评价元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吉福德(R.Gifford)的居住满意度模型等[7]。普莱塞(W.F.E.Preiser)等人于1988年著有《使用状况评价(POE)》一书,代表了一个理论高峰[2]。POE实践方面,1974年,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ASLA)建议在环境设计和规划专业中开设环境评价的研究课题。1975年,美国公共设施局制订的关于办公建筑的P.O.E 标准(Office-System Performance Standards)[8]。1976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GSA),管理与政府建筑有关的评估工作;不少大型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如休斯顿的CRS和圣路易斯的HOK设有正式工作人员从事评估工作[9]。20世纪80年代是POE理论成熟期,其标志有两个:一是使用状况评价和设计前期计划阶段的现状评价成为建设过程的标准程序;二是Florida A & M大学设立第一个P.O.E和建筑计划学方面的硕士点。这一时期的POE实践也从功能较单一的建筑类型发展到对多种复杂功能的建筑类型和城市大尺度空间环境的评价,包括办公室、医院、图书馆、学校、大尺度的景观以及政府和军队的建筑设施等[2]。
20世纪80年代后,多元思想对环境评价的影响,使POE在理论上更多地受到相关学科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新科学技术的发展,POE从定性描述转向精确的系统研究方向发展。在认识论方面,科学主义的方法不再被认为是唯一合理的研究方式,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方法被更多地运用于实际研究中。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许多理论性的实验结果也更多地被应用于POE实践当中。例如弗里德曼(A. Friedman)等人提出了“结构—-过程”评价理论,就有科学技术思想的痕迹[1]。POE方法上强调必须制订与设计因素有关的评价标准,并要求对物质环境各组成元素进行客观的测定,同时采取抽样的方法,对每个典型的使用群体调查。应用方面开始正式纳入设计过程,成为设计前的关键步骤[9]。
20世纪90年代以来,POE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并向更为综合化、普适化、适应性更强的方向发展。具体研究兴趣上趋向研究复杂性的评价体系,以及软、硬指标相结合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