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使用状况评价

合集下载

国内外连续采煤机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连续采煤机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 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 O.24SC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学术论坛1我国煤层赋存状况及发展连续采煤机的必要性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一些城市和村镇的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量很大,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国生产矿井“三下”压煤量就达137.9亿吨,其中建筑物下压煤约87.7亿吨,占“三下”压煤量的60%左右,可供28个年产量500万吨的大型矿井开采100年。

“三下”压煤问题造成回采工作面接续紧张、缩短矿区煤炭生产服务年限,使矿区过早的进入衰老报废期,不仅给国家造成极大浪费,还必将引发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

除“三下”压煤外,矿井内还有很多的不规则块段以及残采区,不能采用正规长壁综采开采,包括正规综采工作面回采后局部留下一些不规则区段,位于矿井边界以及断层等地质构造附近的煤炭。

随着矿区生产的不断进行,煤炭资源总量和适宜长壁开采的储量比例在不断减少。

连续采煤机配套运输设备的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是解决“三下”采煤和边角煤回采问题的一条很好的技术途径,因此在我国煤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必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连续采煤机特点连续采煤机是集截割、装运和行走于一体的大型连续采掘一体设备,用于长壁工作面煤巷快速掘进和短壁工作面煤层的机械化开采。

①连续采煤机主要由截割机构、装运机构、履带行走机构、液压系统、电控系统、除尘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组成。

②连续采煤机采掘合一,既可用于长壁工作面煤巷快速掘进又可用于短壁工作面煤层的机械化开采,一机多用,投资少,效率高。

③连续采煤机及配套设备行走自如、能快速移动,采煤工作面布置机动灵活,适用于“三下”开采和不适宜布置长壁综采面的区域回采。

3国内外连续采煤机使用状况3.1国内连续采煤机使用状况国内连续采煤机的使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外研究及应用状况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外研究及应用状况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外研究及应用状况1、国外研究现状1986年~1993年,XXX组织了政府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建筑公司等单位,承担了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研究项目“高性能商品混凝土2000”,投入研究经费550万美元。

XXX和工程研究基金持续资助高强商品混凝土和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研究。

日本建设省于1993年~1998年进行了一项综合开发计划“钢筋商品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超轻质、超高层化技术的开发”(简称“新RC计划”)。

为实施该项研究计划,共成立了五个分科会,其中高强商品混凝土材料分会由水泥协会、建筑协会建设省研究所、建材实验中心、化学外加剂协会等机构和多所高等院校以及有关公司参加。

1994年,XXX16个机构联合提出了一个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应用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建议,并决定在10年内投资2亿美元进行研究和开发。

瑞典在1991年~1997年由政府和企业联合出资5200万法郎,实施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研究的国家计划。

挪威在使用和研究高强商品混凝土和超高强商品混凝土方面更是走在世界前列,他们在XXX的海上钻井平台上,曾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超过100MPa的超高强商品混凝土施工,并于1989年就制订和实施了抗压强度高达105MPa的SHPC结构设计标准;前面提到的XXX与XXX合作研制成功的无宏观缺陷(MDF)水泥,其抗压强度300MPa,抗折强度达50MPa-200MPa。

近些年来,国际上又出现了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RPC),其抗压强度已达800MPa。

二十世纪末,法国的XXX研究成功了一种超高强、低脆性和优异耐久性的新型商品混凝土——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Reactive PowderConcrete,简称RPC)。

RPC由石英砂、石英粉、硅灰、水泥、高效减水剂和钢纤维组成,成型工艺与普通商品混凝土相似,其抗压强度可与钢材相媲美。

RPC制作的结构自重与钢结构相当,而造价仅为钢结构的三分之一,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办公(商务)建筑屋顶花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意景总部大楼LID屋顶花园为例

办公(商务)建筑屋顶花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意景总部大楼LID屋顶花园为例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5月第23卷第9期办公(商务)建筑屋顶花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意景总部大楼LID屋顶花园为例张艺尧(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方法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现场实地调研、调查问卷、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所参与的意景集团总部LID屋顶花园设计项目进行了使用后评价研究,通过分析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功能需求、使用偏好等,确定了该屋顶花园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根据后期维护较少、植物生长较差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对商务建筑屋顶花园设计进行了详细探析,给出了设计方法与建议,以期为今后同类建筑屋顶花园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办公建筑;屋顶花园;使用后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9-0023-021屋顶花园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屋顶花园作为景观设计中的第五空间,越来越受到建设者的重视。

对于屋顶花园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大庙塔以及1500年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山。

我国如今的屋顶花园不论从建造技术到植物栽植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也。

为了加快屋顶花园的发展步伐,我国政府部门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

学术界对于屋顶花园的研究多集中于屋顶绿化设计与技术、屋顶花园设计理念、绿色生态建筑等方向。

缺乏针对特定类型屋顶花园设计的专项研究,并且较少考虑使用者的感受与反馈情况。

为了促进我国屋顶花园向更专业、更科学、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笔者通过对商务建筑屋顶花园进行专项探究,针对使用者进行调查访谈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特定商务空间的功能需求、心理感受以及生理需求。

进行整理总结,为以后同类屋顶花园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与项目概况2.1使用后评价POE理论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caluation,POE)是一种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在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国外对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其研究理论和方法呈多样化、规范化的发展局面,所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呈现覆盖面广的特点⑷。

国外数字馆藏使用及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述评

国外数字馆藏使用及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述评

1国外数字馆藏使用及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述评张宏玲(郑州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郑州450002)摘 要 9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数字馆藏使用及服务绩效评价的问题引起了国际图书馆界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开展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文章详细介绍了其中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三个研究项目(EQUINOX、2003年版ISO2789标准附录A及ARL E-Metrics)的研究背景及指标体系,分别从指标体系的绩效特征、构成、可获取性、实践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 使用统计、数字馆藏、绩效评价、绩效指标、EQUINOX、ISO2789、ARL E-Metrics1 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馆藏在图书馆预算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ARL的成员馆为例,从1992-1993与2000-2001年的成本数据可以看出:ARL成员馆在电子资源方面的投入从3.6%升到16.25%,几乎是1992-1993年的五倍[1]。

我国的相关统计显示,在一些地区的图书馆其电子资源的购买经费已达到总经费的30%左右。

这使得图书馆迫切地想知道其在电子资源方面的重要投资是否真的对图书馆的用户起作用了?用户又是如何使用这些电子资源的?在资金方面,图书馆需要数据为其对数字馆藏不断增加的经费投入提供依据;管理方面,也需要使用数据及指标来进行判断、评价和决策,当图书馆(或集团)与数据库商进行谈判时,使用数据及评价指标值也非常重要,会直接关系到数据库的定价;另外,可靠的使用统计数据及评价指标值可以增强图书馆竞争机构内有限资源的能力。

鉴于此,9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数字馆藏的使用统计及服务绩效评价的问题引起了国际图书馆界及专家的高度关注,开展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较有影响的项目如表1所示:本文主要对ISO2789标准附录A 、EQUINOX及ARL E-Metrics项目的统计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述评。

2 ISO2789附录A、EQUINOX及ARL E-Metrics项目背景及其指标体系介绍2.1 ISO2789附录A:图书馆电子服务使用评价及其指标体系[14]1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馆藏质量评价与绩效分析》(04BTQ001)的阶段性成果序号 项目英文名称 项目中文名称 项目研究组织或人员 项目支助机构 项目研究时间1 Assessing the academic networked environment:strategies andoptions.[2] 学术网络环境评价:策略及选择 Charles R.McClure等 Coalition for Netorked Information(网络信息联盟)1994.10-1995.122 MIEL2(Management Information for the Electronic LibraryProgramme)[3] 电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和绩效评价中兰开夏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管理中心eLib(英国电子图书馆项目) 1997年3 Guidelines for Statistical Measures of Usage of Web-basedIndexed,Abstracted,andFull-Text Resources[4] 基于Web的索引、文摘及全文资源的使用统计评价指标指南ICOLC ICOLC(国际图书馆集团联盟) 1998年2001年修订4 Web Metrics and Evaluation [5 Web计量与评价 CENDI Metrics and EvaluationTask Group联邦科技信息管理集团 1998年5 EQUINOX Project[6] 图书馆电子服务的绩效评价和质量管理的绩效指标体系 Peter Brophy等 EuropeanCommision(欧洲委员会)1998.11-2000.116 standardized online database usages statistics and reportingmechanisms(pulilic libraries)[7] 公共图书馆的标准在线数据库使用统计数据及报告机制NICLIS NICLIS(美国国家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理事会)2000年7 Network statistics[8] 网络统计数据 Judy Luther等 CLIR (图书馆及信息资源理事会) 2000.108 Measure digital library use[9] 数字图书馆使用的评价 Denise Troll Covey等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数字图书馆联盟2000.11-2002.19 ARL E-Metrics[1] 电子图书馆评价项目 Information Use Managementand Policy InstituteARL(研究图书馆协会)2000.5-2001.1210 Developing National Data Collection Models for Public LibraryNetwork Statistics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10] 发展公共图书馆网络统计数据及绩效评价指标的国家数据收集模式Charles R.McClure,John C.BertotIMLS(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研究所)2000.10-2001.911 NISO the library statistics standard[11] 美国图书馆统计数据国家标准 NISO NISO(美国国家标准组织) 2002年增补版12 COUNTER(Counter Online Usage of Networked ElectronicResources)[12]在线网络电子资源使用统计 COUNTER Executive Committee图书馆、出版商及中间商2002.3-13 ISO278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International LibraryStatistics[13]国际图书馆统计数据标准 ISO ISO(国际标准组织) 2003年修订版 表1国外有关数字馆藏使用统计及评价研究项目一览表2⑴由于电子资源及电子服务在图书馆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ISO的国际图书馆统计数据标准ISO2789(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International Library Statistics)在2003年的修订版中增加了一个附录A:图书馆电子服务使用评价,它主要针对的是图书馆中除传统服务外的电子服务的统计及评价,标准指定了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和电子服务使用的不同形式。

BOPS

BOPS

BOPS薄膜专题信息BOPS薄膜简介BOPS(双向拉伸聚苯乙烯),是近几年我国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具有强度高,刚性大,光洁度、透明度好,比重轻,无毒无味,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口服液托盘、针剂托盘和各种食品托盘。

其加工成型的包装制品,形状稳定、美观挺括,具有良好的外观展示效果和耐货架冲击力。

——海阳市四维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我国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概况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薄膜及片材是一种绿色包装材料。

我国在“八五”期间开始引进技术开发BOPS片材及制品。

进入90年代我国陆续从美国、德国和日本引进了七条BOPS片材生产线,又分别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引进了约26台深加工设备。

国内许多厂家也先后开发了多种不同型号、不同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深加工设备。

这期间,为了解决BOPS片材生产用原料问题,国内几家化工企业还开发出BOPS片材生产专用树脂。

尽管如此,直到九九年上半年我国BOPS行业发展极其缓慢。

从九九年下半年开始,全行业的情况才见好转。

它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通过挤出机和扁平机头(T型模头)的溶解,铸片冷却后,在纵向、横向上进行恰当的定向拉伸而成,简称BOPS片。

BOPS片材强度高、刚度大,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和透明度,加工方便,容易着色,用其包装各类工艺品、旅游品、日用品、纺织品、文化用品、农用品和金属物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展示效果和货架冲击力,特别是在食品包装领域,在北美市场这种材料占60%的用量。

常州光明公司1993年引进布鲁克纳的BOPS生产线,宽度3.3米,机械速度最大120米/分钟。

由于它具有十大独特性能,而引起食品、医药包装行业的青睐。

为了适应国际包装潮流的要求。

引进生产线生产出BOPS片材以后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国内原有的塑料深加工设备不能适应BOPS热成型加工的特殊工艺要求,只得从国外进口BOPS片材深加工设备,而进口设备价格昂贵。

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及现状研究

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及现状研究
(1)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跨国企业越来越多 地采用国外劳务派遣用工来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2)行业范围不断扩大: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已从传统的制造业扩展到医疗、 教育、IT等领域。同时,一些新兴领域如虚拟货币、互联网等也在快速发展。
(3)法规制度不断完善:为规范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市场,各国政府正在不断 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例如,一些国家对国外劳务派遣用工的签证、社保、薪酬 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研究,总结了其历史演变、现状、问 题、优点和不足。展望未来,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仍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为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政府和企业需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政策监管和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大对劳务派遣市场的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派遣工的合法权益。
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及现状研究
目录
01 一、核心主题
03 三、用工形式
02 二、背景介绍 04 四、现状分析
目录
05 五、优缺点评价
07 参考内容
06 六、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国外劳务派遣用工逐渐成为一种常 见的劳动形式。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国外劳务派遣用工的核心主题、背景介绍、 用工形式、现状分析、优缺点评价以及未来展望。
2、提高派遣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政府和企业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教 育,提高派遣工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3、推动劳务派遣行业创新和发展。政府和企业应鼓励劳务派遣行业的创新 和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 求。
4、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关怀。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员工的职业发 展和社会保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国外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险形式,因此没有全国统一的评价指南嘲,评价大多从管理保 健组织的角度出发,视组织而不同;而英国是实行全民健康 保险的国家,国家临床规范研究院(NIcE)为国家卫生服务 (NHS)制订的指南在全国范围内适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应 用同时也取决于评价指南的制订者和执行情况。国家卫生行 政部门的指南通常具有强制性,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安大略 省、荷兰和英国NICE指南;医药协会的指南带有行业规范性 质,如比利时、美国药品研究和药厂协会(PHRMA)指南;学 院、刊物指南通常是用于指导药物经济学研究,如法国、英国 医学杂志(BMJ)指南。
图l 部分OECD国家药品费用及占卫生总费 注:人均药品费用按购买力平价(PPP)折算,PPP是指两个国家物价水平(以一固定揽子的货物和服务来计算)的比例. 作者简介:杨莉,女,博士.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管理学.E-mail:jasmine_yl@163.toni
31
中国执业药师
卫生费用增长一方面是由社会经济原因引起的,如对高 新技术和药品需求的扩大、人口老龄化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 尖锐化(例如高失业率等),另一方面是由于医疗卫生体系的 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如大多数欧洲国家卫生服务由税收 和医疗保险计划支付,从而使针对病人的费用控制不理想。 卫生费用的恶性膨胀、预算的紧缩促使各国政府开始关注卫 生服务体系的药物使用,同时卫生保健市场竞争的加剧,也 提高了卫生服务支付者的费用意识,因此许多欧洲国家出台 了一系列的药品费用控制政策,从制药业、药品流通领域、患 者行为(需方)和医师处方行为(供方)等多方面对药品进行控 制和制约(表1):①药品价格管制政策,如法国、意大利的定 价管制,德国、新西兰的参考定价及英国、西班牙的利润控制 等;②对消费者药品需求的直接抑制,如共付、处方费、药品 报销范围,以增强患者的费用意识;③对处方者施加影响,如 预算控制、处方信息反馈、用药规范或指南等,以促进药品的 有效利用。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安全评价是为了评估产品、设备或系统的安全性能,尤其是在生产、运输或使用时,是否会对人、财产或环境造成危险或损害。

这项评估是为了确保产品或系统与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保持一致,确保用户和公众能够安全地使用这些产品。

国外安全评价在不同的国家和领域中有些许不同,下面简要地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践。

1.欧洲安全评价欧盟对于安全评价有自己的标准和程序,主要是通过EC指令对于新产品的评估和验证,确认其对于人员、财产及环境是否存在危险性。

欧盟有许多指令要求生产商在发布产品前进行评估,例如机械产品指令、低电压指令等。

这些指令规定了安全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评估方法以及标准,并要求厂商提交技术文件以证明产品符合要求。

2.美国安全评价美国不同的部门和组织有着不同的安全评价要求和程序,例如环境保护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美国的安全评价主要关注产品的设计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

他们主要通过对于相关技术文件的审核及产品测试来确定产品是否合格。

3.澳大利亚安全评价澳大利亚的安全评价有其自己的法规和标准,产品厂商需要按照澳大利亚的法律标准对产品进行测试和认证,以确保产品可以在澳大利亚销售。

4.中国安全评价中国的安全评价体系从2001年开始逐步建立,主要包括产品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

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符合国际标准和本国国情的安全评价法律法规,例如《消费品安全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中国的安全评价要求厂商必须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认证。

总之,安全评价可以对于产品的使用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评价体系有不同的特点,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用户和公众的安全。

国内外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国内外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国内外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随着世界各国对节能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对节能技术的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技术公司和软件公司在能量系统优化理论研究、模拟优化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以下分别对能量系统优化理论研究现状、国内外技术公司研究应用现状以及本课题涉及的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1)能量系统优化理论研究现状对过程能量系统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三子系统交互模型、“洋葱”模型和三环节模型等,对能量在过程系统中的结构、作用和变化进行描述。

1983年,Townsend和Linnhoff在研究过程优化涉及的结构化方法时,将过程系统看成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组成,以简化设计优化过程,并提出了三子系统交互模型,将过程系统划分为加工(反应、分离)、换热网络和动力3个子系统,以定性反映过程系统能量转换和利用内在的联系及制约关系,但并不能确切反映能量结构的本质。

1988年,Linnhoff等人提出了“洋葱模型”以强调过程设计的层次特性,其核心为反应子系统,其余由内向外依次为分离子系统、换热网络和公用工程子系统,但该模型只是对过程系统能量结构的粗略描述,没有给出严格、定量的数学模型。

自1982年起,华贲等人以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为基础,从能量在过程系统中的变化规律入手,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包括能量转换环节、能量利用环节和能量回收环节在内的三环节能量结构模型。

该模型给出了严格、定量的过程系统能量流结构拓扑关系,其关键是按功能区分子系统并分别给出了火用经济模型、相应的目标函数和边界条件,并在子系统分解协调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全局改进方案的火用经济评价调优。

但是,由于火用经济分析方法的理论性较强且工作过程比较复杂,使得其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2)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①国外现状近年来,KBC公司、ASPEN公司、Shell Global Solutions公司、Invensys公司、Honeywell公司和Process Integrated Limited (PIL)公司等国际知名技术及软件公司依托成熟的流程模拟和优化技术,结合先进的夹点分析方法,借助丰富的专家经验,逐步形成了自主的能量系统优化技术解决方案,并在一些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和炼化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将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之初让学生评价已建成的园林绿地,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总结各建成绿地设计中的优点与缺陷,并对相关不合理之处进行景观提升改造。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

1使用后评价(POE)方法释义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缩写为POE)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将观察、记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相结合,然后对于所得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得到使用状况评价分析报告,是研究户外空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

使用后评价的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以往设计决策的影响及设施的运作情况来为将来的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

国外使用后评价的研究开展较早,主要集中于学校、医院、政府机构等各类公共建筑以及城市开放空间。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某一校园环境空间、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居住区小区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的评价。

2将使用后评价引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园林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仅有十几年的时间,关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在2010年之后出现较多,诸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改革方向,丰富了教学理论,指导了教学实践。

但是,将使用者的感受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引入课堂的不多。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学生的设计设计作品天马行空,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使用者的感受。

本研究旨在把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遵循绿地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以使用者的身份先对建成绿地进行自我评价、问卷调查等,然后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该类绿地的设计方法。

扭转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考虑实际情况,不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天马行空、不切合实际的现状。

国内外GCB的使用和发展状况

国内外GCB的使用和发展状况

国内外GCB的使用和发展状况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电厂设计中,其大容量发电机出口均考虑装设GCB。

目前国内电厂采用GCB或发电机负荷开关电厂主要有天津蓟县、辽宁绥中、伊敏电厂、沙角C电厂(3×600MW)、上海外高桥电厂(2×900 MW)、天津盘山(2×600 MW)、葛洲坝水电厂、二滩水电厂、李家峡、天生桥等工程。

过去GCB主要在水电工程和核电工程被广泛采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的发展,怎样简化电厂的运行操作,提高机组的可用率以及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问题越来越被得到重视,而GCB优越的特性完全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目前国内制造商还没有能力生产与600 MW等级大容量机组配套的GCB,国外也仅有ABB、GEC- ALSTHOM、MITSUBISHI等几家知名大公司有能力生产(主要技术参数详见表1)。

GCB 型式主要有少油型、空气型、SF6气体型和真空型。

少油型GCB如沈阳高压开关厂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SN3、SN4等,额定电流为5000~8000 A,额定开断电流为58 kA。

空气型GCB,如法国A-A公司生产的PKG2型额定电压为36 kV,额定电流11000 A,额定开断电流58 kA,该种断路器主要存在是产品体积大、噪声响、缺乏中等容量断路器等缺点,在我国葛洲坝水电厂有使用,运行情况良好。

随着电力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ABB等公司推出以SF6气体为灭弧介质的GCB,它运用SF6自灭弧原理,当动触头分开时产生电弧来加热SF6气体,使其膨胀形成熄弧所需气体,同时电流流过固定触头内的线圈产生磁场,引起电弧旋转分离,保证荷载触头与灭弧触头正常工作。

SF6型GCB目前在国内外电厂有大量的使用,它额定电流可达24000 A,开断能力160 kA,而且结构紧凑,故障率更低(<0.3%),还可以集成CT、PT、接地开关等设备,成为多功能的组合电器。

2023年国内外面粉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

2023年国内外面粉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

国内外面粉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进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行缺少的基料。

对于食品添加剂,世界各国的定义不尽相同,所规定的种类亦各不相同。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依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自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物质”。

习惯上,人们把为增加食品的养分成份而加入的化学合成的或自然的、属于自然养分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之为“养分强化剂”。

小麦是全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粉作为小麦的主要加工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现在人们愈来愈关注食品添加剂在面粉中的使用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1)超标准添加物和禁止添加物的使用,使食品的平安性日益受到怀疑;(2)用以消退面粉养分缺陷、提高人们饮食质量的面粉强化剂的使用,却始终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

本文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我国在面粉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几点看法和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进展。

1、面粉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面粉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因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而对面粉或其制品有不同的作用。

目前,与面粉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可归结为三个类型[7,8,17]:增白剂、品质改良剂和养分强化剂。

增白剂也称漂白剂。

主要包括某些氧化性很强的物质。

通过加入这些物质,使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氧化,达到使面粉色泽变白的目的。

品质改良剂主要包括氧化剂、还原剂、乳化剂或蓬松剂等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强化或弱化面筋、改善面制品的组织结构、防止老化以及调整面粉中酶活性的作用。

养分强化剂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三大类。

添加此类物质可以补充面粉的养分不足,提高养分水平或满意特别人群的养分需要[12,14,17,19]。

2、国外在面粉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状况美国最早于1908年就制订了有关食品平安的食品卫生法(PureFoodACT)。

美国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共约2700种,面粉中使用的有漂白剂、氧化剂和养分添加剂[5,10]三类。

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及对策建议

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及对策建议

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及对策建议摘 要: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使用,具有低碳、氧含量高、辛烷值高的特性,有利于充分燃烧,可有效提升发动机功率。

自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进一步对社会关注的甲醇汽车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性能进行了科学系统地验证,为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9年3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9〕61号),提出要加快推动甲醇汽车应用,实现车用燃料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并部署重点在部分条件具备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的状况,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为从事甲醇汽车设计、生产、使用、登记、检验的有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甲醇汽车;车辆安全周文辉(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1国内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2012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的晋中、长治、上海、西安、宝鸡、榆林、汉中、贵阳、兰州、平凉等10个城市,组织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

2018年试点工作全部结束,并通过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组织的验收,取得了积极成效。

试点共投入运营甲醇汽车1024辆,车辆总运行里程超过1.84亿公里,单车最高行驶超过35万公里,累计消耗甲醇燃料超过2.4万吨。

试点应用取得了以下成果:(1)提升了甲醇汽车技术水平。

共分17批公告发布9家甲醇汽车生产企业和32款甲醇汽车产品,形成了包括甲醇轿车、甲醇/柴油二元燃料重型商用车、微型车、城市客车等系列车型,基本形成了甲醇汽车整车及专用零部件制造体系。

(2)完善了配套标准规范。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煤层气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它指的是埋藏在煤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古生物质热解而形成的气体,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分布区域,特别是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

一、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1.勘探状况目前,中国已建立相应的煤层气勘探体系,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勘探技术和工艺流程。

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已探明可开采储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占全球储量总量的30%以上,年产量占比也逐年提高,目前已经突破了2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2.开采技术我国的煤层气开采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主要采用“钻孔-煤层气抽采”成套技术,包括勘探、钻探、井壁完整性评价、煤层气开采等环节。

同时,在工艺流程和装备选型上也不断提高,如基于传统煤炭开采的自动化、集约化、智能化开采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有效提高了开采效率。

3.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的煤层气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化学工业、发电等方面,其中城市燃气是最重要的使用领域,占比近70%。

除此之外,煤层气还在催化剂、粘合剂、制氢、液化燃气等领域得到应用,但是由于国内市场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性上升,煤层气的开采目前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1.美国美国是煤层气开采最蓬勃发展的国家之一,其成功的体验证明了煤层气开发能在可持续性和环保方面得到有效控制。

在技术上,美国主要采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开采,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年产量已经达到了国外10亿立方米的数量级,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

2.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也非常成功,占全球煤层气市场比例近10%,主要用于液化燃气、电力、燃料气体等应用领域,其技术和工艺流程与美国也十分相似,都是采用水平井等现代化工艺进行开采。

3.加拿大加拿大是煤层气开发技术十分核心的国家之一,其开采效率非常高,年产煤层气量在国际煤层气市场中名列前茅,其技术和工艺流程十分先进,也采用水平井技术和流体压裂技术等先进工艺,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和生产效益。

国外使用状况评价

国外使用状况评价

国外使用状况评价国外使用状况是指人们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使用各类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这些产品或服务可能涉及到教育、医疗、交通、通信、旅游等各个领域。

国外使用状况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方便程度、服务质量、用户体验、费用支出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服务质量也是评价国外使用状况的重要因素。

许多国外的服务机构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比如,教育系统在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设施,教师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医疗服务也是如此,许多国家的医院设备先进,医生水平高超,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和护理。

用户体验也是评价国外使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进行国外使用时,人们希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用户体验,包括便捷的操作,友好的界面设计和人性化的服务。

比如,一些国外的交通系统提供了智能化的刷卡系统和移动支付,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支付和乘车;一些网站和应用程序也提供了个性化的推荐和定制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获取相关信息和服务。

费用支出也是评价国外使用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许多国外国家,人们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来使用各类产品和服务。

在评价国外使用状况时,需要考虑费用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一方面,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生可以享受折扣价购买公共交通票和入场券;另一方面,一些国外的服务物价较高,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最后,评价国外使用状况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在许多国外国家,人们注重环境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比如,一些国家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应方式,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一些国家推行垃圾分类,提倡环保出行方式,以减少废弃物和碳排放。

综上所述,国外使用状况评价涵盖方便程度、服务质量、用户体验、费用支出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在评价国外使用状况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提供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本文从POE的研究范围领域对POE进行了概念的界定。

详细介绍了使用状况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同时对POE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POE的发展特点。

最后建议POE理论应该推广到所有的规划设计项目中去。

1前言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此后设计师一直将之作为追求的目标并且把实用功能置于首位。

今天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及景观设计师,都在喊着“以人为本”的口号,但他们无法实现“实用”这个根本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绞尽脑汁,尽职尽责地想创造出一个让使用者满意的空间,但这些空间在建成投入使用后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原先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所设想到的种种情况,与使用过程中人们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相符。

经过笔者研究,发现该情况的存在主要是规划设计过程不完备造成的,即规划设计项目缺乏一种使用后评价及信息反馈过程。

设计师更多的只关注项目设计的本身过程,忽略了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情况。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一些成熟的经验,他们会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项目使用情况的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并将这一评判信息完全的反应给设计师,供新的设计参考使用。

就此本文从POE的研究范围领域对POE 进行了概念的界定。

同时详细介绍了使用状况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对POE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POE的发展特点。

希望POE理论能够推广到中国所有的规划设计项目中去,使我们的规划设计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类。

2 POE概念的界定POE的英文全称是: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关于POE的定义有很多,Friedman 在其POE著作中是这样定义的,“POE是一个度的评价:建成后环境如何支持和满足人们明确表达或暗含的需求。

”[1]1988年,美国Preiser等人在其著作《使用后评价》中定义:POE是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过程,POE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

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2]。

POE被译成中文主要意思是使用后评价或使用状况评估。

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对POE有不同的定义。

研究建筑空间的学者称POE为建筑使用状况评价或建筑使用后评估,研究建成环境的学者称它为建成环境使用状况评价。

笔者将POE定义放大为规划设计项目使用后评价,主要是根据POE的研究范围领域来界定的,目前的POE研究领域已经涉及到一切规划设计项目,这里的项目包括了城市设计、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

总之,POE是指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项目使用的评价数据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项目的评判。

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与设计师、某方面的技术专家(如评估图书馆,需要图书管理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的评估组,全面地鉴定项目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要,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发现设计上的问题,为以后同类项目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3]。

3 国外POE的发展概况使用状况评价(POE)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2]。

当时正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科技迅速发展、城市化迅猛提高时期。

城市人口的剧烈增长带来了城市生态、资源、环境的危机。

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热爱自然、关注和追求好的生活环境质量成为社会生活风尚。

随着使用者对环境的使用要求的提高,规划设计师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传统的主要依靠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需要。

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领域[4],为POE奠定了基础。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程度的深入,POE大致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方面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发展起来以后,环境评价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加强了POE的理论研究,并着重从环境行为关系角度去研究人群主观环境取向和行为方式[5]。

另一方面,环境科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学发展起来后,也逐渐影响到建筑、景观等城市科学,相继引入了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其评价因素仅限于物质环境质量指标如大气、土质、水、噪声等,后来才开始考虑包括社会生活因素在内的综合评价[6]。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使用状况评价(POE)和建筑设计中的现状预测评价成为一个完整的建设程序不可缺少的部分。

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学者结合具体项目就建筑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但实践多限于功能较单一的建筑类型如大学生宿舍、住宅、老人院等[2]。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使用状况评价(POE)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一个高峰[4]。

POE 理论方面:穆斯(R.H.Moos)的护理环境评价标准程序、克雷克(K.H.Craik)的景观评价方法、英国心理学家(D.Ganter,1984)的场所评价元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吉福德(R.Gifford)的居住满意度模型等[7]。

普莱塞(W.F.E.Preiser)等人于1988年著有《使用状况评价(POE)》一书,代表了一个理论高峰[2]。

POE实践方面,1974年,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ASLA)建议在环境设计和规划专业中开设环境评价的研究课题。

1975年,美国公共设施局制订的关于办公建筑的P.O.E 标准(Office-System Performance Standards)[8]。

1976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GSA),管理与政府建筑有关的评估工作;不少大型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如休斯顿的CRS和圣路易斯的HOK设有正式工作人员从事评估工作[9]。

20世纪80年代是POE理论成熟期,其标志有两个:一是使用状况评价和设计前期计划阶段的现状评价成为建设过程的标准程序;二是Florida A & M大学设立第一个P.O.E和建筑计划学方面的硕士点。

这一时期的POE实践也从功能较单一的建筑类型发展到对多种复杂功能的建筑类型和城市大尺度空间环境的评价,包括办公室、医院、图书馆、学校、大尺度的景观以及政府和军队的建筑设施等[2]。

20世纪80年代后,多元思想对环境评价的影响,使POE在理论上更多地受到相关学科的影响。

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新科学技术的发展,POE从定性描述转向精确的系统研究方向发展。

在认识论方面,科学主义的方法不再被认为是唯一合理的研究方式,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方法被更多地运用于实际研究中。

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许多理论性的实验结果也更多地被应用于POE实践当中。

例如弗里德曼(A. Friedman)等人提出了“结构—-过程”评价理论,就有科学技术思想的痕迹[1]。

POE方法上强调必须制订与设计因素有关的评价标准,并要求对物质环境各组成元素进行客观的测定,同时采取抽样的方法,对每个典型的使用群体调查。

应用方面开始正式纳入设计过程,成为设计前的关键步骤[9]。

20世纪90年代以来,POE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并向更为综合化、普适化、适应性更强的方向发展。

具体研究兴趣上趋向研究复杂性的评价体系,以及软、硬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理论。

例如,1997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环境一-行为研究国际会议”,在评价方法研究领域,许多学者注意从文化方面来探讨人们对环境的评价,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10]。

POE实践上,所研究的类型从早期的宿舍、老人公寓、医院,到后来的办公、商业、娱乐设施,直至城市空间和整个城市环境(建筑、公园、广场)范围,已经涉及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生态建筑的评价,技术上也开始利用高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虚拟现实辅助评价、GIS 系统的辅助评价等,还开发有相关的计算机软件。

随着建筑市场的成熟,评价工作已经完全商业化,有许多专业公司从事POE方面的咨询工作[4]。

例如,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下设的综合服务部(DGS)研究中心,它成立了一个由50人组成的专门的POE小组。

制定了POE服务和战略计划,包括政策文件、研究数据库、设计指南、使用POE常规方法、学习POE的训练材料等。

同时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定期更新信息。

DGS按研究内容的深入程度将POE 服务分为三个级别,又叫三种水平的服务,其中提到已建立POE数据库[3]。

目前,DGS已成为美国加州一家大型的咨询机构,雇员有4000多人,业务涉及经济、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等方面,POE研究是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与研究方向[4]。

POE研究方法的成熟主要体现在为项目设计和使用服务的到位,POE的研究已经成为项目生命周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POE开始正式纳入设计过程,形成了策划――设计――反馈(POE)不断循环的设计模式。

如旧金山公共图书馆1996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1997年4月由市长提出进行POE的动议,1999年正式进行POE,由专家对图书馆运转状况做出评价,目的是为提高公共服务便捷性,不仅要陈述现有环境的缺点和优点还包括列出改建的开支预算。

POE评价提供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形成报告,并修改了使用后评价的研究范围,报告认为这个POE不仅要对该图书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工程服务,其成果应推广到其他图书馆的设计中去[3]。

总之,国外POE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评价体系也已经成型,POE服务机构大量涌现,POE理论和方法已经规范化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局面;POE研究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深入。

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大学的学者进行小范围(大学宿舍、学校医院)的个案研究。

70年代,研究范围扩大至公共住宅、老人院等,调查对象也扩展到官方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军队成员。

80年代,POE在各地实施,范围扩大到一般企业的办公室、政府建筑、各种公共建筑和城市开放空间。

90年代以来,POE研究理论和方法日趋成熟,研究内容从使用者的心理感觉和行为扩展到场地状况、业主情况、周围环境、设计过程和社会历史背景;出现了专门的POE研究机构和公司,POE成为一种职业,许多人员从事的工作就是POE研究或实践,POE 已经完全商业化、市场化;Internet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IS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影响POE的评价程序和手段,这些新兴的科学技术如何促进评价方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另外,由于POE理论源于建筑使用状况评价的研究,主要的研究领域很多还是集中在建筑空间的研究上。

近些年POE研究范围虽不断的扩大,但对于城市开放空间POE 研究,如公园、绿地、广场等涉及较少。

4 国内POE的研究现状我国的使用状况评价(POE)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随着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的发展展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