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话剧艺术欣赏与表演教案
话剧《暗恋桃花源》赏析
话剧《暗恋桃花源》赏析作者:唐俊旁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01期内容摘要:《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戏剧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创意、丰富的主题意蕴和经久不衰的舞台生命力及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使它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
本文着力从独特新颖的结构、悲剧与喜剧的重设、典雅与戏谑的语言三方面进行赏析关键词:《暗恋桃花源》独特新颖的结构悲剧与喜剧的重设典雅与戏谑的语言作为亚洲戏剧界的翘楚,赖声川的戏剧作品一直都备受瞩目。
而其代表作《暗恋桃花源》首次在台湾公演便大获成功。
该剧由两个不相关的故事穿插演出完成:在公演的前,“暗恋”和“桃花源”剧组先后要在一家剧场演出,演出前他们都来剧场彩排,结果发现彩排时间“撞车”,两个剧组都希望能够最大程度演好这场戏,自然对舞台互不相让,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现代悲剧“暗恋”讲的是40前的上海热恋中的男女主人公江滨柳和云之凡因战乱失散,两人又相继来到台湾,可惜彼此并不知情,一直生活至今。
40年后,男主人公在临终前,由于无法忘却这段情,遂以登报寻人的方式以求见得昔日恋人一面,只可惜往日温情以随岁月流逝。
“桃花源”讲述了渔夫老陶、妻子春花及袁老板的故事,剧作家巧妙地用三人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暗示了作品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联系。
春花嫌弃老公老陶“无能”遂与袁老板私通,老陶迫于无奈离家去上游捕鱼却误入桃花源。
在远离尘世的桃花源中,老陶渐渐变得安静、平和。
生活虽安逸,他可却始终无法忘掉自己的妻子,于是想将妻子带到桃花源一起生活。
回家却发现春花已于袁老板结婚生子,可并未实现他们原本想要的幸福生活。
在看到他们生活的窘迫后,老陶失望地独自泛舟离去,但一切都为时太晚,他再也寻不到桃花源。
本文拟从独特新颖的结构、悲剧与喜剧的重设、典雅与戏谑的语言三方面进行赏析。
一.独特新颖的结构该剧采用戏中戏的结构,不但让戏中的“戏”对比鲜明,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一种“间离效果”,也就是不断把舞台拉向现实,让观众明白这是在演戏。
话剧《暗恋桃花源》赏析
话剧《暗恋桃花源》赏析发表时间:2019-08-08T16:10:13.72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作者:陈海燚余冰徐会娟曾鸣[导读] 《暗恋桃花源》由既独立又相连的两个故事合成,而且合成得自然天成,其中掺杂着《暗恋》带来的感动、惋惜、遗憾,掺杂着《桃花源》带来的幽默、幻想、期待,泪与笑相互纠缠,展现了各式各样的美感,这就是这部经典话剧的魅力所在。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 400700)摘要:《暗恋桃花源》由既独立又相连的两个故事合成,而且合成得自然天成,其中掺杂着《暗恋》带来的感动、惋惜、遗憾,掺杂着《桃花源》带来的幽默、幻想、期待,泪与笑相互纠缠,展现了各式各样的美感,这就是这部经典话剧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暗恋桃花源》;美学意义;喜剧;悲剧1《暗恋桃花源》观后初感首先,这部话剧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特意将台前幕后都演绎了出来,在看似慌乱的节奏中将《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联系了起来,最终呈现出整个故事。
很多地方,都会给人一种并非刻意安排的感觉,如“寻找刘子骥的女人”的乱入,以及《桃花源》场务的置身事外,但恰恰是这种感觉,才让我们有了既觉真实又有距离的体会。
其次,这是一部让人边哭边笑,又发人深省的话剧。
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直被《桃花源》“诶诶诶”、“放轻松、放轻松”所逗乐,同时也为《暗恋》的无果而抽噎。
两个悲、喜场景的快速转换,让人一会喜、一会悲,一会笑、一会哭,变得那么地喜怒无常,一直被话剧的情节所牵引着。
最后,这部话剧也让人连生很多疑惑与不解。
老陶在寻找“桃花源”,一个女人在寻找“刘子骥”,这两人之间有什么隐秘的联系吗?导演说“江滨柳”不是“江滨柳”,“云之凡”不是那朵纯洁的白色的花,那么究竟谁又是呢?《暗恋》与《桃花源》故事大有不同,将这两个故事联合起来的意图又是什么呢?在产生了这些疑问之后,才又有了新的思考,有了对整部话剧的深入的分析:2关于美学意义2.1喜剧与悲剧的交错美《暗恋》给人的是一种悲伤的感觉,让人想哭,而《桃花源》却是以浮夸的表现、活泼的节奏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暗恋桃花源话剧分析
《暗恋桃花源》是由台湾戏剧教父赖声川在1986年以戏中戏的形式创作的戏剧,具有典型的现代剧场艺术体色的作品,其演出的方式是采用集体即兴的形式搬上舞台的,它并不是以1种固定的台词生搬硬套的呈现给观众,而是在排练过程中,演员在导演的领导下进行集体的即兴的创作,根据粗线条设定的情节或人物以及演员自身的生命体验、生活见闻来继续发展情节和人物。
这样的创作方式摒除了传统的“剧作家编剧,导演排戏,演员演戏”的模式,改为采用导演构筑剧情构架,引导演员相互之间的思维激荡,彼此撞击,即兴创作,进而提炼出演员生命中精粹的经验,以十足的戏剧原创力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暗恋桃花源》以“庞大的架构和形式上的实验性”而成为台湾当代剧场艺术创新的代表,这主要体现为剧中的2个故事交叉的复式结构。
它呈现给观众的是2个不相干的故事糅合在一起的复式结构。
2个故事,1个是以《暗恋》为主题,讲述东北流亡学生江滨柳,在上海与云之凡发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最后因为时局的关系而流落台湾,娶妻生子,在病危之际渴望能够再次见到他念念不忘的情人的悲剧。
而另1个故事则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蓝本,讲述的是主人公老陶因不满妻子和房东袁老板的私情愤怒至上游打鱼,而误入桃花源,并在那里对爱情有了新的领悟,从而下山接妻子上山“避世”的喜剧。
看起来完全不着边际的2个故事却因为演出场地及时间问题而不得不同台同时彩排,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笑话。
同时也反应了当时台湾管理的混乱情况。
所谓结构,就是剧作家在一定的舞台的时间、空间内如何安排戏剧冲突,组织动作发展的问题。
在《暗恋桃花源》剧本中,导演使用了套层结构,即戏中戏的形式。
整个电影在一个大故事(两剧团争剧场)的故事之下又有两个话剧的演出。
我们注意到,《暗恋桃花源》讲的是“现在”。
对全片来说,电影时空几乎是和现实时空同步,“暗恋”讲的是“过去”,是戏中戏之一,它的舞台时间主导了影片的电影时间;“桃花源”讲的是“遥远”,是戏中戏之二,它的舞台时间主导了影片的电影时间;而当两剧组同在舞台上并发生冲突时,是戏本身,一个不断来寻找刘子骥的女人暗示了影片基本电影时间架构的现在时态。
交错中的人生悲欢——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286交错中的人生悲欢——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张丹琳 山西大学摘要:《暗恋桃花源》是由赖声川编剧导演的一部话剧作品,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
这部话剧讲述了两个不入流的剧组《暗恋》和《桃花源》都租下了今晚的舞台彩排,在争夺舞台时发生了争执,但是双方都演出在即,无奈之下只能相互妥协轮流出场。
影片运用套层结构叙事,上演了一部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赖声川导演也获得了1988年的“国家文艺奖”。
故事中的两个话剧看似风格迥异,跨越了时间,又跨越了情绪,却能灵活地切换自如,这交错进行的两处戏,主题对峙却殊途同归,又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尘世悲欢。
关键词:套层式结构;主题对峙;间离效应一、戏中有戏的套层式结构《暗恋桃花源》采用了“戏中戏”的套层叙事结构,剧场上本就是两个剧组在彩排自己的戏,故事中还有故事,多重时空互相交错。
虽然舞台的空间是有限制的,但暗恋桃花源却灵活合理地发挥了舞台的最大限度,打破了传统戏剧叙事的时限性。
同时两个剧组又是互相形成,缺一不可的:一条线是《暗恋》剧组,讲述的是青年江滨柳与恋人云之凡在上海相爱,因为时局的动荡和战争走散,两人40年后在台湾又相遇,这时的江滨柳已濒临病终。
而另一条线则是《桃花源》,讲述的是武陵的渔夫老陶因为妻子春花和房东袁老板私通,故而离家出走找到了桃花源,再回武陵之后发现春花和袁老板虽已成家生子,却过着一地鸡毛的生活……刚开始两条线按照各自的轨迹平行进行,在戏剧的中后段又进行了交叉进行,并在高潮部分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悲喜交错,张弛有度,演员的表演风格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个戏剧的时空是属于“现在”时代,而《暗恋》则从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跨越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台北,是时空跨越距离极大的爱情悲剧,属于“过去”;而《桃花源》灵感则来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古代喜剧,更是“过去的过去”,而剧场中时而癫狂寻找着刘子骥又将观众拉回到现实,若是将两条线索任意拿出一条平铺直叙,故事都会显得索然无味。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作者:蒋佳君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蒋佳君内容摘要: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也是话剧中的经典。
台湾1986年首次公演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新版《暗恋桃花源》于2010年再度演出,将现代与传统戏曲越剧相结合,产生了“赖氏话剧”,国内话剧市场本来的萧条状况被打破。
本文拟从戏剧矛盾冲突复杂、“间离效果”的后现代特征、戏剧语言的“留白”等几个方面探究《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希望能够阐发当代舞台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话剧《暗恋桃花源》艺术性《暗恋桃花源》让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暗恋》和《桃花源》由于剧场管理员的安排错误而“撞车”在一起,在舞台上争夺排练场地与机会的故事。
由赖声川导演,于1986年台湾公演,当时即十分轰动。
时隔将近三十年,国内外始终有城市在出演,热度不减,因此被称赞为“华语剧坛之翘楚”。
那这部戏剧艺术魅力表现在哪里呢?一、戏剧矛盾冲突复杂冲突是戏剧的生命,如果没有矛盾,整部剧将无法展开。
而《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矛盾冲突十分地集中。
整部戏中的主要冲突是两个剧组对场地的争夺,《暗恋》与《桃花源》剧组争抢排练造成第一层冲突。
而两部戏内部又有矛盾存在,这就是第二层冲突,形成了一种“戏中戏”的结构。
《暗恋》的故事主人公江滨柳是东北的一名流亡学生,与云之凡在上海倾心相爱,但却因为时代大潮的冲击而不得不辗转台湾,结婚生子,最终病危时还想与自己半生牵念的恋人相见。
江滨柳、云之凡与江太太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推动了戏剧内部的冲突。
此外,在剧中人———演员与剧外人———导演之间,也有冲突存在。
而《桃花源》则改编自晋代隐士陶潜的《桃花源记》。
老陶到桃花源打渔以躲避妻子春花与袁老板的私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经过一段忘记尘俗的欢乐时光后,归来却发现妻子已经和袁老板成家,甚至还有了孩子。
这部古装喜剧的戏内冲突产生在老陶、春花与袁老板之间,而戏外冲突则是演员与道具。
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特色
想和揣摩。
因此,在过士行的剧本中,更大范畴地呈现给我们精神潜在的无限可能与宽泛性。
世间本无真相,而真相之有正存在其“无”当中。
何云清舍弃妻子、家庭、世俗亲情,与围棋独对三十载,只为求得一悟,但最终悟道的恰是自己所舍弃的,这是一个玩笑?抑或一个讽喻?悟的结果已不重要,悟的过程与结局相互构成悖论,这才是唯一。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苦苦执著于追问作者更同情老于头还是偏向于钓神,闲人文化展现的一份幽怨古风是中国文化的残存还是“世俗文化的花朵”?如像作者过士行那样,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出入佛老,颇作玄思,行云流水,皆无定质,嬉笑怒骂,不言皆明,对整体人生虽也有空旷、淡漠,却深藏着对生命强烈的欲求与留念。
止庵在《我的朋友过士行》一文中评论说,《鸟人》整出戏就是一个公案,充满了消解意味,用精神分析消解养鸟,以京剧消解精神分析,而戏拟方式的运用本身又消解了京剧。
在这出戏中可以看到很多迪伦马特的影子,很重要的一点即“悲喜剧”的形式,以喜衬悲,是作者面对一个失落的世界转而以戏谑、调侃的态度,游戏性质的反叛传统,或者说是一种回归,趋向于平和,在表面的漫不经心、满不在乎中消解一切。
这恰恰与后现代精神相一致。
当然过士行未见得会承认自己有王朔那样的后现代勇气,但骨子里却不期然与这个时代暗涌的情绪一致,只不过始料未及的是竟然在最古老的禅宗里获得了启示。
拈花微笑是一个境界,它观照见什么?是天地间有这么一个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一盏寒棋,唯有清辉与游魂的世界。
过士行的作品开拓了一个个诗的意境,它存在于智者静坐参禅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
过士行话剧的情节如此简单,有一种悟道的感觉,有对棋艺的执著,也有对平凡人生的领悟。
参考文献:[1]童道明:《趋近精神》,《坏话一条街:过士行剧作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版,P330。
[2]过士行:《我的写作道路》,《坏话一条街:过士行剧作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版,P357。
暗恋桃花源赏析
《暗恋桃花源》戏剧赏析《暗恋桃花源》是由《暗恋》与《桃花源》两出剧目合成的一出剧目。
故事一开场就把我深深吸引了,整个基调是那么怀旧,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得被导演带到了一家剧场,在无声无息间成为了剧场里的一个观众。
我的眼睛和舞台同时挤进了这两部话剧。
一悲一喜的两出剧在同一个排练场撞台,而从中撞击出纠缠的火花,好似闹剧般。
两队剧组轮番上阵,为求公演前最后的排练,甚至把舞台分成一人一半同时排练。
虽说是一悲一喜的两出剧,可最终都显现出人生的惆怅。
整出戏有两边剧组轮番抢时间排练,也有同时排练,我的心情也不断随两部不同性质的戏剧起伏不定 ,有伤感也有大笑。
全剧笑点高潮不外乎就是两个剧组被逼到各半舞台就排了起来。
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两边不相干的台词互相交迭、干扰,而是两边各讲各的台词时却意外互相呼应。
在我慢慢习惯了同时感受这两部话剧的时候,我发现在表面看去十分搞笑的表演之下潜藏着一条情感主线,复杂但清晰。
虽然世上许许多多人都各过各的人生,但有时却都在经历着同样的事,烦恼着同样的事。
所以两边台词的呼应也不足为奇了。
搞笑的高潮过了之后,两组人各剩一场戏,分别作了结尾,由前面充满喜剧色彩的剧情铺垫后,两边的结尾都让人无比惆怅。
《暗恋》是说一对在战乱中相识的恋人,江滨柳和云之凡,接受命运的安排暂时分别,最终皆定居台北而不知,谁会知道这一别竟是一辈子,又有谁会想到近在咫尺却碰不到面呢。
就这样两人错过了人生璀璨的年纪,再次相见时江滨柳重病在床,也在这时才知道两人一直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男主角这时说了,“这么大的上海都让我们相遇了,可却被这小小的台北给难倒了!”听到这句话时,我心头一紧,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吗?我听过的、看过的、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不断发生在彼此之间。
而另一部《桃花源》是古装喜剧,老陶、春花、袁老板都在寻找着心中的桃花源。
老陶因妻子春花和袁老板偷情,放弃一切逆流而上,意外地来到了桃花源。
世人艳羡的无忧生活,老陶在那里沉淀心思,也被那儿的人与事物所改变。
戏剧鉴赏课论文-赏析《暗恋桃花源》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摘要: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话剧作为一门文学体裁,有着自身的文体特点和要求,并制约着读者对它的接受和欣赏。
而《暗恋桃花源》堪称话剧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简要介绍话剧的相关知识并根据话剧文体的艺术规定,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来对《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关键词:话剧,暗恋桃花源,艺术性,内容,结构一、引言这是我在大学里面唯一接触戏剧的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对话剧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任何一门艺术都由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组成。
话剧作品同样如此,因此,我想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二、话剧艺术简介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
话剧最通俗的定义:话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
我们所谓戏剧故事,故事本身不是叙述的,而是由演员直接把事情呈现出来,所以受到种种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表现媒介的限制;情绪效果的限制。
话剧艺术的基本特点包括:第一,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三、浅析《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一)《暗恋桃花源》的内容话剧内容话剧欣赏的内容层面指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即一部剧作看完以后能知道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这是读者能否和作者进行对话的前提。
话剧鉴赏之《暗恋桃花源》
话剧鉴赏之《暗恋桃花源》摘要:《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表演工作坊成立之后于1986年创作的第二部舞台剧。
这部戏中将舞台作为两个话剧团《暗恋》和《桃花源》的表演地点,交替讲述这两个不相干话剧的内容,将其框架定在“两个剧团争夺剧场”这样一个主题和两个“戏中戏”的表演形式上。
将两份不搭调的东西放在一起,却生出了另一种秩序。
并以这种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闻名于世,被称为【表演工作坊】的“镇团之宝”。
一、内容简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
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
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以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已濒临病终。
“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
武陵人渔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
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的疯女人呼喊着男友的名字在剧场中跑过…二、观后感想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没有任何联系的剧组,聚集在一个舞台上,一个悲剧,一个喜剧,拼凑在一起成为两个极端的故事。
一个将爱情捧至理想的极点,一个则将爱情埋进现实的土里。
而无论是爱情至上亦或是现实至上,人类终其一生不过是在浑浑噩噩中寻找着能够爱你或是被你爱着的人。
《暗恋》里的江滨柳和云之凡是相爱的,但时代的悲哀却将他们两人分开的那么彻底,年轻时的分离,四十年的杳无音讯,到最后两人白发苍苍,再次相见是却已是形同陌路。
还记得第一幕两人年轻时曾在上海的路灯下相诉衷肠,云之凡说,你在昆明带了三年,又是在联大念的书,我家就在联大隔壁,我们居然跑到上海才认识,要是我们在上海也不认识会怎么样?江滨柳说,不会,哪怕我们在上海不认识,我们隔了十年……二十年甚至四十年,我们一定会认识的。
《暗恋桃花源》戏剧鉴赏
关于追随的故事-—浅评戏剧《暗恋桃花源》看过两个版本的《暗恋桃花源》之后,我发现《暗恋桃花源》的主题实在是太棒了。
《暗恋桃花源》一个多情浪漫的名字,但倘若要给它换上一个更加实在的名字,我认为可以是《求与得》.剧中剧《暗恋》和《桃花源》都是以“求与得”作为主线的,还有那个贯穿始终追随着刘子骥的女人,使得该剧用“追随"编织起了一张丰满而巨大的网。
《诗经》咏唱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屈子诉说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追随着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理想抱负也可以是爱情婚姻。
这其中有多少的失而复得和多少的求之不得。
《关雎》讲的是古人对爱情的追求,而《暗恋桃花源》则讲的是现代人对于爱情婚姻的理解:在漫长的人生中个体人对于爱情婚姻的追寻。
尽管《暗恋》和《桃花源》都是在讲诉关于追随爱情婚姻的故事,但它们两者的“追随”是不同的。
《暗恋》是“等待的追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家国破碎,由于一场家庭多年分离之后的团聚,江滨柳和云之凡不得不分离.但没想到这一次本应短暂的离别竟成了恋人之间几十年陌路的起点。
江滨柳和云之凡在分别之后都一直在寻找着对方,可是多少年来都求之不得。
多年以后,各自都成了家,同住台湾却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最后一次在病床上相见了,可是两个老者相见了又能怎样,早已物是人非。
《暗恋》是一对恋人心怀爱恋,等待着,寻找着对方,他们不仅是在寻找爱人,更是在寻找婚姻,所以《暗恋》是“等待的追随”。
《桃花源》是“逃避的追随”,渔夫老陶,打鱼不顺,造人不顺,婚姻不顺。
在妻子和奸夫袁老板的逼迫下不得的去上游打鱼,最终去到了桃花源。
在新的世界里,他被新的气象感动,由俗气市井的渔民被改造成了豁达超脱的“仙人”。
后来重回家中去救赎妻子春花和袁老板,可被世俗沉重压迫的春袁二人又将老陶逼回了原貌.《桃花源》中的老陶本来就拥有婚姻,但是他的婚姻却充满各种矛盾。
赏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赏析话剧《暗恋桃花源》作者:蔺然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3期一、作品内容介绍《暗恋桃花源》是由赖声川导演,于1986年台湾首次公映。
至今已有多个版本上演,笔者观摩的是由演员金志杰(饰江滨柳)、萧艾(饰云之凡)、赵自强(饰老陶)、丁乃筝(饰春花)、冯羽纲(饰袁老板)等演員演出的版本。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两个剧组的戏都即将上演,在上演前夕,彼此的在剧场的排练时间给撞到了一起。
他们都声称自己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
由于演出在即,两个剧组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江滨柳在台湾,云之凡在昆明);但事实上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相思40年后才得以相见。
相见时在医院病房,江滨柳通过在“报纸寻人”的方式,在病逝前见到了云之凡。
两人见面短短几句话,几十年的感情和遗憾都深藏于其中。
而“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渔夫老陶的妻子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划着小船误入桃花源。
在桃花源遇到了同袁老板长的及时相似的白袍男子和同春花长得及时相似的白袍女子,老陶惊讶不已,但白袍男女极其“佛系”与社会隔绝生活,老陶被二人感化。
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
老陶已无心责任,反而劝和不断争吵的“夫妻二人”。
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刘子冀)的疑似精神病的女子呼喊着男友的名字在剧场中跑过……两个生活又荒诞的话剧同时上演、同台竞技,戏内角色之间的矛盾、戏外两个剧组之间的摩擦,别有一番趣味。
二、作品的艺术形式1.“间离效果”的运用话剧《暗恋桃花源》的作者赖声川是我国著名导演,在台湾创建了“表演工作坊”,其代表作有《海鸥》、《宝岛一村》、《乱民全讲》等。
曾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学习戏剧艺术,其话剧艺术形式归于传统话剧的形式,但有导演独特的个人色彩。
花落人已老恋恋情未了--话剧《暗恋桃花源》艺术赏析
花落人已老恋恋情未了--话剧《暗恋桃花源》艺术赏析徐芸【摘要】《暗恋桃花源》是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以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而闻名于世。
本文试图通过对“暗恋”与“桃花源”剧情和人物的分析,更深层次地理解该剧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从而领悟出生活原本就是在不谐和、不搭调中寻找和构建“秩序”与平衡,而人生乃“悲与喜”的“一体之两面”,缺憾即是圆满。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28-29)【关键词】舞台;人生;悲喜【作者】徐芸【作者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 4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25《暗恋桃花源》,这个名字乍一听,有点人让人不知所云。
看完整台戏我才明白,原来这只是两个剧名的串联。
该剧讲述的是现代爱情悲剧《暗恋》和古装爱情喜剧《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因为都与某剧场签定了同一天晚上的彩排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
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交替着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混杂、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桃花源》讲述的是武陵渔夫老陶的妻子春花与袁老板通奸,老陶借口打鱼离家出走,误入桃花仙境,反获一身轻松。
而春花自从嫁给袁老板之后,并未获得想象中的幸福,夫妻二人每日在穷困潦倒中争吵不休。
《暗恋》讲述的则是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战乱时相恋,无奈一别竟是四十年。
耄耋之年身患重病的江滨柳在报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期待能在临终前再见云之凡一面,了却深藏于心中那份单纯执着的爱恋。
让我惊讶的是,导演赖声川将两部毫不相干的剧情穿插在一起,竟然毫无生拉硬拽之感,二者居然能够在场景道具和人物台词上达到高度的契合,浑然天成,不留痕迹,在一种凌乱的喜感里,夹杂着一缕深沉的忧伤,让观众忽悲忽喜,戏里戏外真假难辨。
《桃花源》剧情开始是老陶在家开酒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打不开瓶盖。
“这叫什么家?买个药买一天了还买不回来,这还叫个家吗?”老陶开酒不成,一气之下将酒与刀拍在桌上,“不喝可以了吧!我吃饼!”一边拿饼坐下,一边抱怨“武陵这个地方,根本就不是个地方,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鸟不语花还不香呢!我老陶打个鱼嘛,嘿,那鱼好像都串通好了一块儿不上网!老婆满街跑没人管!什么地方!”老陶咬了一口饼,可这饼像橡皮一样根本咬不动。
戏剧鉴赏课论文-赏析《暗恋桃花源》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摘要: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话剧作为一门文学体裁,有着自身的文体特点和要求,并制约着读者对它的接受和欣赏。
而《暗恋桃花源》堪称话剧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简要介绍话剧的相关知识并根据话剧文体的艺术规定,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来对《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关键词:话剧,暗恋桃花源,艺术性,内容,结构一、引言这是我在大学里面唯一接触戏剧的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对话剧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任何一门艺术都由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组成。
话剧作品同样如此,因此,我想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二、话剧艺术简介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
话剧最通俗的定义:话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
我们所谓戏剧故事,故事本身不是叙述的,而是由演员直接把事情呈现出来,所以受到种种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表现媒介的限制;情绪效果的限制。
话剧艺术的基本特点包括:第一,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话剧《暗恋桃花源》赏析
车” , 两个 剧 组 都希 望 能够 最 大 程 度 演 好 这场 戏 , 自然 对舞 台互不 相 让 , 并 由此 引发 了 一系 列 的 故事 。现代 悲剧“ 暗恋 ” 讲 的是 4 o 前 的上 海 热 恋 中 的男 女 主人 公江 滨柳 和云 之 凡 因 战乱 失 散 , 两人 又 相继 来 到 台湾 , 可 惜 彼 此并 不 知情 , 一 直生 活 至今 。 4 0 年后 , 男 主 人公 在 临终 前 , 由 于无 法 忘 却 这 段情 ,遂 以登 报 寻人 的方 式 以求 见 得 昔 日恋 人 一面 ,只可 惜 往 日温情 以随岁 月 流逝 。“ 桃花源” 讲 述 了渔 夫 老 陶 、妻 子 春 花及 袁 老 板 的 故事 ,剧作 家 巧妙 地 用 三 人 的名 字 中 的一 个字 暗 示 了作 品 与 陶渊 明 的《 桃 花源 记 》 的联 系 。春 花嫌 弃 老 公老陶“ 无能” 遂 与袁 老 板 私 通 , 老 陶 迫于 无 奈离 家 去 上游 捕 鱼 却误 人 桃 花源 。 在远 离 尘世 的桃 花 源 中 , 老 陶 渐渐 变 得 安静 、平 和 。生 活虽 安 逸 ,他 可 却 始终 无 法忘 掉 自 己的妻 子 ,于 是 想将 妻 子 带 到桃 花 源一 起 生 活 。 回家 却发 现 春 花 已于 袁 老板 结 婚生 子 ,可并 未 实 现他 们 原 本 想 要 的 幸福 生 活 。在 看 到他 们 生 活 的 窘迫后 , 老 陶失 望 地独 自泛 舟离 去 , 但 一切 都 为 时 太晚 ,他再 也 寻 不 到 桃 花源 。 本 文拟 从 独特 新颖 的 结构 、 悲 剧 与喜 剧 的 重设 、典 雅 与戏 谑 的 语 言 三方 面进 行 赏析 。 独 特新 颖 的结 构 该 剧 采 用 戏 中戏 的 结构 ,不 但 让戏 中的“ 戏” 对 比鲜 明 , 更 为 重 要 的是 带 来 一 种 “ 间离效果 ” . 也 就 是
暗恋桃花源策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无名火”话剧社2010话剧专场暨2010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参赛剧目第三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暗恋桃花活源动策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无名火话剧社一、活动主办方: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9剧场”二、校园活动主办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团委无名火话剧社三、活动目的及意义:大学生戏剧节自创办以来,致力于为广大热爱戏剧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丰富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成为每年一度促进大学生戏剧交流的一次盛会。
大学生艺术展演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展示高校艺术教育成果,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举办的全市的活动。
2010年大学生戏剧节,第三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我们(中国矿业大学无名火话剧社)依然秉承以往的优秀传统,发扬我矿大人精神,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活动。
代表学校参加这两个活动,争得荣誉。
主要目的在于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更好的去接触高雅艺术,同时也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四、活动时间:6月6日(暂定)五、活动地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会堂六、活动准备:1、活动场地申请:由社团负责人申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会堂2、资金问题:由一个或几个商家赞助3、活动宣传:以喷印海报,横幅,展板,传单等形式加强活动宣传力度。
以便广大同学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本次活动。
4、邀请嘉宾:邀请校内领导,老师。
全市各兄弟院校社团。
“无名火”剧社前辈。
5、制作开场DV,门票等硬件。
七、活动当天具体安排:1、播放开场DV及赞助商宣传短片(1——2分钟).2主持人介绍活动到场嘉宾。
3、由到场的领导讲话,并宣布专场开始。
(如赞助商到场,邀请赞助商代表讲话)4、话剧《暗恋桃花源》开始演出。
5、主持人宣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无名火话剧社专场结束,宣读感谢名单。
6、若赞助商需要,且时间许可,可安排与商家的互动。
《暗恋桃花源》赏析
赏《暗恋桃花源》《暗恋桃花源》起初,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感觉很唯美,就对这部话剧饶有兴趣。
没看前,光听名字以为是“暗恋桃花园”讲述的是一部发生在现代的暗恋故事,但看完以后才果,原来是一部由两部话剧相结合演出的精彩话剧。
《暗恋》一剧以战乱年代为发生背景,讲述了江滨柳与云之凡两人间的故事。
《桃花源》是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编而成。
当暗恋与桃花源两部迥然不同风格的舞台剧被搬到同一舞台上,不知是刻意安排还是偶然的巧合。
《暗恋》讲述青年江滨柳与云之凡在上海相识相恋,而老后却又成为不是最后能走到一起的人,这是一场悲剧,更像是在反映着现代多数人的遭遇,他们因战乱而分离,现实中的人因身份地位,经济能力或是家庭反对而不得不分开。
《桃花源》是一出穿插其中的喜剧,与《暗恋》的风格恰好相反。
老陶因妻子与袁老板私通迫于离家却又巧遇桃花源,在桃花源里老陶转变性情,发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也想将袁老板与妻子带来,但回到武陵看到袁老板与妻子剩下了小孩而崩溃故愤然离去。
这部剧虽然是喜剧,但结局是可悲的。
《暗恋》里,第一场江滨柳的一句“有些事不是相忘就能忘记的”反映了江滨柳的人物性格,念旧、情感丰富,是个感性的人。
“回家真好”,江滨柳在云之凡提到家人之时,便泛起对东北老家的思念,而云之凡之后安慰江滨柳“总有一天你能回东北过年的嘛”此时我在想,这是不是也映射了台湾的同胞们的思乡之情,也希望祖国统一的呢?台湾的同伴们也希望能够早归故里与亲人相聚吧。
后来云之凡引述了一段他们抗战是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去避难,实质是对他与江滨柳的未来寄予希望,希望战后他们二人也能到世外桃源去过上那种美好的生活吧。
年轻的江滨柳与云之凡即将分离了。
《桃花源》剧组来到了,老陶早已知道袁老板与春花有私情,但由于自己性功能有障碍却又不能明说,只好看春花与袁老板眉来眼去,一唱一和,暴露了武陵人人性的鄙劣。
后因老陶自己的无能迫于到急流中捕鱼,阴差阳错的老陶误打误撞进了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戏剧赏析《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公演,导演赖声川,同时也是该话剧的编剧。
《暗恋桃花源》首次公演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岛内引起一阵轰动同时获得一致好评。
从此,很多导演进行翻拍,形成了多个版本。
但经典毕竟是经典,很难去超越,大家所熟悉的四大名著也曾被反复翻拍,但无论怎样在演员,拍摄方法,剧情,和后期技术上的创新和完善,总是很难成功超越经典。
《暗恋桃花源》也不列外,人们深深地被悲喜交加的剧情,戏剧性的语言,独特新颖的立意,魅力性的艺术所吸引。
它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创作,也为今后影视戏剧的创作开了一个创新性的先河。
这部话剧的可以从背景,内容,人物性格,语言艺术,舞台技巧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暗恋”和“桃花源”本是两个没有任何联系的话剧,完全不搭调,却被安排在了同一个舞台上,一个是在病房回忆过往情事的暗恋,而一个是在桃花盛开的桃花源。
这两个看似天南海北的故事却可以从其中找到它们的共同性,两个戏剧穿插于舞台其中,看似每部话剧都在独立的表达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而实际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这两出戏在同一个剧场中争着排练,不时地相互干扰、打断了对方的演出,却无意巧妙的凑成了一出完美交错的舞台剧。
这种创新的灵感来源于导演赖声川的一次偶然的生活经历。
有一次他在艺术馆看朋友排戏,下午彩排,晚上表演,而就在其中,有两个小时要给幼儿园来开毕业典礼。
舞台上的彩排还没有结束,小朋友就都来到其中,搬桌子声,钢琴声与话剧的台词相互交织着。
这给了赖声川很大的启发,于是,各自并不完整的“悲剧暗恋”和喜剧“桃花源”就这样呈现在舞台中了。
这种话剧与话剧的干扰,不同剧组与剧组之间的干扰,不同剧情之间的干扰,不相干的旁观者和演员之间的干扰,共同打造了一部悲喜交加的完美话剧。
而在这种混乱之中又仿佛有一种微妙的秩序。
这部剧在台湾轰动一时,与当时台湾社会的现状有一定的关系。
当时的台湾,政治混乱,社会生活也处处体现着混乱。
话剧《暗恋桃花源》主题探究
话剧《暗恋桃花源》主题探究作者:唐俊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3期摘要:《暗戀桃花源》是赖声川戏剧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创意、丰富的主题意蕴和经久不衰的舞台生命力及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使它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
本文着力从现实与历史,爱情与婚姻两方面分析其丰富的主题内涵关键词:《暗恋桃花源》;现实与历史;爱情与婚姻[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作为亚洲戏剧界的翘楚,赖声川的戏剧作品一直都备受瞩目。
而其代表作《暗恋桃花源》首次在台湾公演便大获成功。
该剧由两个不相关的故事穿插演出完成:在公演的前,“暗恋” 和“桃花源”剧组分别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在此彩排的合约,两个剧组互不相让于是发生了对舞台的争夺。
现代悲剧“暗恋”讲的是40前的上海热恋中的男女主人公江滨柳和云之凡因战乱失散,两人又相继来到台湾,可惜彼此并不知情,一直生活至今。
40年后,男主人公在临终前,由于无法忘却这段情,遂以登报寻人的方式见得昔日恋人一面,只可惜往日温情以随岁月流逝。
“桃花源”表面看是一出古装喜剧。
它采用诙谐的手法改编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讲的是以捕鱼为生的老陶,因有生育问题遭妻子嫌弃背叛,无奈之下冒险去上游捕鱼却误入桃花源。
他在桃花源中遇到的一对夫妻与现实中的袁老板和自己的妻子春花的样貌极为相似,他们生活逸然。
在远离尘世的桃花源中,老陶也渐渐变得安静、平和。
生活虽安逸,他可却始终无法忘掉自己的妻子,于是想将妻子带到桃花源一起生活。
回到往日家中,妻子与新欢袁老板已经结婚生子,却并未恩爱度日,每天为一些日常琐事将家里搞得乌烟瘴气。
老陶失望中独自泛舟离去,但一切都为时太晚,他再也寻不到桃花源。
本文拟从从现实与历史,爱情与婚姻两方面解读作品主题。
一、现实与历史《暗恋桃花源》的成功,不仅因为其在社会层面上反映了当时台湾的某些现实,而且也传达了大陆移民对大陆及其历史文化的怀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山茶花更像一个诱惑人的意象,它以美好纯洁的形象,引领着我们逐渐走进一块由岁月和遗憾凝结而成的沼泽,看着那个可怜的人逐渐被现实吞噬,而不得不转而倒在妻子的怀里,坚持和偏执,和那山茶花一样,枯萎无力,逐渐死去。
《桃花源》,却是一出表面嬉笑怒骂的骨子里凄凉的故事。老陶是一个有点窝囊的男人,失去了男性功能在老婆面前抬不起头,做什么什么不成。老婆春花勾搭上他们的房东袁老板,老陶一气之下,渡船向危险的上游而去,没有想到无意中找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世俗的欲望,没有相互之间的争斗,一切都是宁静安详,老陶在这里生活但是还是无法忘记家中背叛他的老婆,于是渡船回到了家中。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春花和袁老板也不过是凡夫俗子中的两个,过着普通的生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终日不得安宁。
4、实施过程:(提供排练场地、基本设施,学生自行安排时间进行排练,时间一个月)
5、课堂汇报演出
6、从中精选,组建一个演出团队,排练出整场话剧。献给学院的五月大学生艺术节。
五、成果:
1、由每班成立的所有剧组的阶段性汇报演出。
2、优选剧组的全本演出。
3、教师需备案的声像资料与文本总结。
六、附录:
附1、教师详细教案
或许我们只能说,“桃花源”只存在于个人的心里,却无法宣之于口,更无法劝之于人。老淘最后希望幻灭,大笑三声,再次出走。这种悲凉比之《暗恋》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导演在此时仿佛已经彻底否定了“桃花源”的现实作用,一切都无法被拯救、一切都是虚妄、一切的寻找都是徒劳,而一切的美好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
一悲一喜两戏同台排练,摩擦和尴尬自是难免,却也意外成就了舞台奇观,这戏里出错或可有可无的幕布、道具,一场戏排练完毕留在台上的残迹,竟成那戏天然的一部分。而将两出戏连在一起的,尚有一个找寻某个男人的神情恍惚女子。
《暗恋桃花源》(1986年)的灵感,来自赖声川有一次在台湾艺术馆看朋友排戏。下午彩排,晚上首演,可就在中间,还有两个小时要给幼稚园开毕业典礼。舞台上的彩排还没有结束,小朋友们都来了,钢琴啊,讲桌啊,都急着要往舞台上搬。本来,赖声川一直就在琢磨怎样在舞台上表达悲与喜乃是“一体之两面”;整个大环境的混乱无序,正好给他提供了描述的对象。于是,各自并不完整的悲剧“暗恋”与喜剧“桃花源”就这样出现在一个舞台上了。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干扰的刺激,《暗恋桃花源》这部戏不大可能在那个时候出现;舞台上没有干扰,这出戏就不可能有表演的张力与动力,戏剧根本无法往前走。这里的干扰,各种各样,有悲剧与喜剧的干扰,有演员和演员的干扰,还有导演和演员的干扰、旁观者与演员的干扰,等等;可就是这么多种干扰,这么乱,居然从这中间又钻出个秩序来。“暗恋”与“桃花源”两出戏同台演出之时,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经典时刻:剧场前台的服务人员,算准了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一时刻回到剧场;演员李立群与顾宝明都亲眼见到过坐在第一排的观众,有人当场笑得从椅子上翻了下去。对于《暗恋桃花源》的演出在当时造成的“盛况”,赖声川觉得并不奇怪:这是与台湾人潜意识中的愿望是符合的。台湾的生活实在太乱了,这是台湾人共同的经历;然而身在其中,人们也能保持着一种乱中的秩序。这种乱,转变成剧场中的错误,就是把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这些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后,居然也生长出了它的秩序来。这出戏,统合了台湾观众生活中的许多乱象;它开掘的社会潜意识,综合了台湾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态,甚至也反映了台北都市的百相。这种对社会潜意识的挖掘,再往深一步,表达在戏剧艺术中,是有意识地提炼一种美学上的追求。
江滨柳并不是一个爱的勇士,他更多的是文人的味道,他写了很多信、很多信,一直在证明自己的爱没有变,一直在“暗恋”着与云之凡在一起的短暂而仓促的时光,不断的纪念不断的凭吊,却丝毫没有阻止他现行的生活秩序,他依然与别的女人结婚、生子,依然在台北的小圈子里生活、工作,对情感的固执只不过增添了他对妻子的冷漠,却并没有产生出真正的行动。
而云之凡,在整个戏的大部分时间里,她都只是作为一种他人纪念中的符号而存在,她大抵是美好,但却又是模糊的,她是融在岁月褶皱里的一种温暖、一丝惆怅,她一直被纪念、被凭吊、被放大、被渲染,白色山茶花只是一种意象,而并非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在我们被江滨柳的回忆牵引着度过几十年的烟波浩淼、百转千回后,云之凡最后的亮相却以一种残酷的真实将我们的幻想通通击碎,她是那样平凡的一个老太太,如同台北街上任何一个老太太一样,提着买菜的篮子,孙子陪着,颤巍巍地走过大街小巷,去医院看望一个曾经爱过自己却快要死的老朋友。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实训项目
话剧艺术欣赏与表演
实训任务
《暗恋桃花源》演出
教师姓名
教学方法
宏观:任务引领法
微观:讲授法、小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授课时数
20学时
授课日期
2010-3-4——6-7
授课班级
设备系09高职所有班级、设备系学生剧社
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话剧艺术欣赏、学会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源进行整合,学会做演出策划、导演、表演、舞台美术、服装、音响与灯光配合、宣传与市场推广,学会统筹管理。
《暗恋》是一个愁肠百结的故事,它是用来赚人眼泪,用来引诱人忏悔痛苦的,而《桃花源》看上去好象是另一个故事,能让人笑得肠子晦青。
但当然只是看上去而已。
《暗恋》讲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来自东北的青年江滨柳呵来自昆明的云之凡在上海相遇了,并深深的相恋,无奈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要分隔两地,无法继续牵手。两人以前只是短暂的离别,他们还会再相见。谁知,这一别就是几十年。多年后,江滨柳在台北,已经病入膏肓,没有多少时日,但是他依然带着云之凡在离别之际送给他的围巾,曾经的山盟海誓落在时间的手里,不过是一粒沙,抬手就不见了。他依然没有放弃寻找云之凡的下落,在报纸上刊登了寻人启事,希望可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见她一面。
工具
道具制作、戏装制作、布景绘制、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
设备
道具制作、戏装制作、布景绘制、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
考核与评价
见详细教案
备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此次教学活动,让学生巩固此前的朗诵训练,初步了解舞台表演所需常识。
2、通过此次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戏剧史、中国话剧史及相关常识。
3、通过此次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统筹管理、宣传与市场推广、学习舞台表演所需各项工作、学会团队合作、了解社交礼仪与商务礼仪常识,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三实施方向:
1、建议学生选择剧目《暗恋、桃花源》。
2、根据剧本中六场次供学生选择排练与表演。
四、实施过程:
1、课堂布置。(观摩此剧,安排此次教学任务)
2、组织导演报名与竞争上岗,实施导演负责制。(指导学生组建团队,明确岗位责任。)
3、实施方案(分别对相关岗位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如演员培训、导演培训、剧务培训、音效培训、摄像培训等)。
个人认为《桃花源》更加出彩,尤其是老陶的角色。特别喜欢他从桃花源返回家中那一段戏,他被误会为冤魂和神经病,却还要一心向带走变了的老婆,长叹一声,飘然而去。
有一段戏是两个剧团因为时间紧迫,只好同时在台上排练,结果双方的演员互相串词,造成了白衣飘飘的古人与沉浸爱情回忆的老人一直争论去还是不去的问题,场外的观众却早已经笑的掉了下巴。
(一)《暗恋桃花源》简介与赏析
某剧场这晚迎来现代爱情悲剧《暗恋》和古装爱情喜剧《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因为都与之签定了当晚的彩排合约、又都是演出在即,双方发生争执只为独占唯一的舞台,结果谁都不愿相让只能间隔着排戏。
现代悲剧里,江滨柳(金士杰)和云之凡(林青霞)在上海战乱时生出爱情,无奈一别竟是杳无音信大半生,江滨柳几十年来不间断的寻找云之凡从来无果,耄耋之年身患重病的他拿看似美满的家庭事业比对永藏在心间的对云之凡的单纯爱恋,只觉空落。古装喜剧中,武陵渔夫老陶(李立群)被妻子春花(丁乃筝)戴绿帽,每日受尽她及其情人袁老板(顾宝明)的欺辱,某日借口外出打鱼实为想自杀之时,误入桃花仙境,而春花与袁老板结为夫妻后,过的却是比原来更不堪的日子。
云之凡同时也生活在台北,看到了寻人启事,按着地址,来到了医院。曾经两根麻花辫的清秀少女早已风霜满面,白了头发。而两人的再次相逢,却演的极其内敛,两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被岁月打磨,剩下的只有四目相对的无奈,对命运的嘲弄无能为力,寄出去的信,如同思念一样无法投递到对方的手里。关上门,剩下的依然不过是过眼云烟。
当过去的岁月被过多描述后,突如其来的真实显得尤为残酷。导演仿佛这时候才给出他最想给的东西,将模糊的回忆一把扫得粉碎,忽然世界清醒了,原来和我们身边的那个世界一模一样。
云之凡对江滨柳说:我就一直等了你两年,我哥哥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嫁不出去了。生活的秩序是多么的直接、简单、有效,浓厚持久的“暗恋”此时显得那么力不从心、那么苍白孱弱。江摈柳最后依然抓着云之凡的手,仿佛要抓住过去的岁月。
二、实施背景
1、本学期教学计划有话剧艺术欣赏部分,为贯彻教学任务,体现改革、创新的教学理念,此次教学任务作此安排。
2、本学期学院有五月大学生艺术节,将为本次教学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理念支撑及展示成果的舞台。
3、网络不仅有名家演出实况,而且有全国各大学学生话剧社的演出实况,可作为学生的参考。
4、为本次教学任务,学校将安排两场专家讲座,以配合教学。(一次为礼仪常识,一次为导演实践)。
解析《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成就
——时空在此交织出一种极致的错乱,昔日的冷眼觑着今日的非,今日的对撇嘴嘲弄作日的错。
其实《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剧团演出的剧目,因为管理剧场的人没有分配好他们的档期,结果两个完全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剧目只好在一个舞台上进行排练。可想而知,当抗日时期的浪漫青年江滨柳碰到了失去男性功能而被老婆抛弃的老陶撞在一起,会有怎样的笑料产生,一悲一喜,辉印成趣。
剧中还有很多过场人物,《桃花源》里的剧务顺子,给更加热闹的中场休息频添笑料。还有一位神秘女子,装扮前卫,在两个剧团里面穿梭,只为寻找不会露面的男子“刘子骥”,此人物看来神神叨叨有些疯癫,却不知“刘子骥”就是那位没有找到桃花源郁郁而死的古人,导演安排的玄机在此,美好世界终究只是幻想,乌托邦只是心中开不败的那片桃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