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残疾人智能轮椅综合导航系统讲解
基于嵌入式的特定人语音识别智能轮椅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嵌入式的特定人语音识别智能轮椅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定人语音识别技术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也为智能轮椅的研发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智能轮椅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基于嵌入式的特定人语音识别智能轮椅设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一款基于嵌入式的特定人语音识别智能轮椅,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和开发,包括单片机选型、外设选择和系统集成等。
2. 特定人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语音信号的获取、特征提取和语音模型的训练等。
3. 智能轮椅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开发,包括电机控制、传感器采集和座椅控制等。
4. 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包括系统驱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等。
5. 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包括硬件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等。
技术路线如下:1. 硬件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根据系统应用需求,选取适合的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选择合适的外设驱动模块,完成硬件平台的设计和开发。
2. 特定人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采用梅尔倒谱系数(MFCC)方法提取语音特征,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模型训练和识别。
3. 智能轮椅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开发:根据用户需求和行动不便程度,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实现轮椅的灵活控制、转向和座椅调节等功能。
4. 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采用C语言、STM32 CubeMX等工具进行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实现系统驱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等功能。
5. 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进行硬件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优化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基于ARM的智能轮椅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智能轮椅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残障人士数量的不断增加,智能化轮椅的需求日益增加。
智能轮椅作为一种能够满足残障人士日常出行、工作和生活的特殊设备,能够帮助残疾人实现自主出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生活品质。
为此,本课题研究基于ARM的智能轮椅嵌入式控制系统,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轮椅智能化控制、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的系统,从而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二、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残障人士生活水平:智能轮椅能够实现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帮助残障人士实现自主出行和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推动智能化轮椅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轮椅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智能化轮椅的研发和推广,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3. 推广嵌入式系统技术:本课题设计的智能轮椅嵌入式控制系统,将涉及到多种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有助于推广和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参考现有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结合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本课题的系统设计方案。
2. 采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如ARM嵌入式处理器等,开发系统核心部件。
3. 利用现代优化算法和控制理论方法,对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4. 运用系统测试技术和现代信号处理算法,对系统进行仿真和测试。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有以下几点:1. 设计一种基于ARM的智能轮椅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轮椅智能化控制、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
2. 针对智能轮椅的特殊需求,提出一种优化控制算法,实现轮椅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3. 提供系统测试和仿真结果,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五、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制定系统设计方案。
2. 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智能化控制算法研究。
3. 系统测试和仿真,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基于STM32的智能轮椅硬件设计及控制系统

总之,基于STM32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各组件的选型、电路 设计、电源和通信接口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内容二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在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我们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STM32型号, 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硬件和软件部分。在硬件方面,除了STM32微控制器外, 还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以及通信模块等。在软件方面,我们需要编写程序 来控制硬件设备,实现各种智能家居功能。
2、硬件模块
(1)电机驱动模块
智能轮椅需要电机驱动才能实现移动。本次演示选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驱动对 象,采用电子调速器(ESC)进行控制。STM32通过PWM信号控制ESC,从而控 制电机的转速。为了保护电机和ESC,需要加入电流和电压检测模块,并将检 测信号通过ADC接口传入STM32。
(2)传感器模块
2、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方面,本次演示设计了一套基于触摸屏和按键的控制界面。控制界面 可以显示当前轮椅的状态信息(如速度、电量等),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 或按键对轮椅进行控制(如前进、后退、转向等)。另外,为了方便用户使用,
还加入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轮椅(如“前进”、 “后退”等)。
硬件设计中还需要包括执行器的选择。执行器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另一种重要组 件,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继 电器、步进电机、舵机等。本次演示选取了继电器和舵机作为执行器,通过 STM32单片机的GPIO口控制。
在硬件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电源、通信接口等因素。电源是整个智能家居系统 的动力来源,需要根据系统各组件的功耗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源。通信接口是系 统各组件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可以选择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如 Zigbee、WiFi等。
动力轮椅车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动力轮椅车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了很多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动力轮椅车。
动力轮椅车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旨在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交通工具。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开发原理、主要功能以及应用场景。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结合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首先,开发团队需要设计一个可靠的控制算法,以确保动力轮椅车的运动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需要对车辆动力系统进行建模,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车辆的运动特性,并利用传感器获取实时数据进行反馈控制。
另外,系统还需要具备自主避障和自动导航功能,以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使用体验。
动力轮椅车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具备多项主要功能。
首先,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实现自主导航。
通过搭载GPS导航模块和惯性导航系统,系统可以获取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信息,进而规划最佳路径,并自动引导车辆前往目的地。
其次,该系统还可以实现智能避障功能。
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系统能够检测到前方的障碍物,并及时采取避让或刹车等措施,确保用户的安全。
此外,智能化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自动调节车辆速度和座椅角度等功能,以确保用户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多种多样。
首先,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帮助,患者可以自主前往医院或康复中心,减轻家庭成员的照顾压力。
另外,智能化控制系统也适用于老年人群体。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行需求增加。
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交通解决方案,增加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智能化的轮椅车还可以在公共场所和商业中心等场景中应用,提供给临时需要的人们快捷的出行方式。
当然,动力轮椅车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层面上存在一些难点,比如控制算法的设计和优化、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智能轮椅语音导航控制系统的设计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助老/助残系列产品的研发己纳入国家863计划之列,可见此类产品的重要性及其对和谐社会建立的战略意义。
智能轮椅作为助老/助残系列产品之一,其智能化体现在多方面。
其中,为其提供一个自然的语音控制界面是其智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把语音识别算法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中,实现轮椅的自主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硬件的实现,需要考虑实际系统的需求与成本,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了成本以提高性价比。
轮椅语音识别控制系统是属于一个拥有几十个词的小词汇量的识别控制系统,系统要求上不在于大词汇量与连续语音识别,而在于准确性与稳健性,对此选择一种性价比高的SOC结构的嵌入式系统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了芯片数量,而且能够提供高集成度和相对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大为提高,还可以满足嵌入式系统对体积的要求。
台湾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是一款性能良好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可靠性好且易于扩展,较强的中断处理能力,高性能价格比,功能强!效率高的指令系统,低功耗、低电压等特点[1]。
采用SPCE061A作为机器人系统的核心的部件,利用其所具有的语音处理和DSP功能,不仅可以对机器人的语音控制,而且还可以快速地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自然人对机器人的控制。
本文采用SPCE061A作为轮椅语音控制系统的核心,实现了轮椅的前进、后退、左拐、右拐、停止、加速、减速运动,还可以根据运动要求通过语音实现轮椅的变速运动。
基于SPCE061A的语音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性价比高,易于功能扩展和移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外对智能轮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第一辆智能轮椅是英国于 1986 年研制的。
继英国之后,其它国家也投入大量经费开始了智能轮椅的研究,研发机构大部分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当时的研发机构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不莱梅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韩国高级科技研究所等[2~4]。
基于模糊控制的嵌入式智能轮椅控制研究

基于模糊控制的嵌入式智能轮椅控制研究 三 一 一
Co to s a c o mb d d n el e tW h ec a r B s d n F z y Co t n r lRe e r h f r E e de It l n i g e lh i a e o u z n r o
Ke wo d : t l y r si el n i twh el ar gen e ch i, b ded。 z y c to, sace v dan e em ed f z onr l u ob t l a oi c
本 文 设计 了一 种新 的智 能轮 椅 ,它 对 传 统 的 电 动 轮 椅 进 行
an uz y c to e n o , e ap i t n o va c en o e im en d f z on rlt ch olgyt pl i fad n ed s s r qup h ca o tmak i t r eie e vi n e alif ma i a d e t o pe c v n r m nt nor t o on n h e r altme o tcl v dan e f cin. e o tcl v d c oc s o nel av e — i bsa e a oi c un t Th bsa e a oian e pr es fit l o i twh lh ri gen eec ai s emult d a d co tol g a e n nr ln i
陈 卫 东 徐 德 祥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 秦皇 岛 0 6 0 ) 6 0 4
摘 要
设计 了一 种 新 的 智 能轮 椅 , 轮 椅 的 控 制 器 应 用 了嵌入 式技 术 和模 糊 控 制 技 术 , 用 了先 进 的 传 感 设 备 , 之 能 够 感 该 运 使 知环 境 信 息 , 有 实 时避 障功 能 。对 智 能轮 椅 的避 障 过 程进 行 了仿 真 , 到 比较 好 的控 制 效 果 , 证 明 用模 糊控 制 策 略 实现 具 得 并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轮椅设计与研究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轮椅设计与研究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使用轮椅进行出行。
但是传统轮椅只具备简单的移动功能,对于老年人存在很多不便之处。
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人,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轮椅,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
一、智能轮椅的应用场景智能轮椅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辅助移动工具,其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三类:1.社区养老机构:智能轮椅可在社区养老机构中广泛应用。
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轮椅时,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自主随意移动。
智能轮椅还可以搭载人脸识别技术,对养老机构的老人和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保障老人的安全。
2.大型公共场所:如商场、机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地形复杂,乘客需要移动方便。
智能轮椅可提供相应服务,可以智能避让障碍、避免碰撞,同时轮椅还支持语音交互,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上下车,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3.家庭养老:在家庭养老模式中,智能轮椅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智能轮椅还可以搭载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便利服务。
二、智能轮椅的技术组成目前,智能轮椅的技术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嵌入式系统:智能轮椅内部集成嵌入式系统,可对轮椅进行智能化升级,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
2.多传感器技术:轮椅上装有多个传感器监测轮椅的行驶状态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3.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技术:轮椅上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分析老年人的语音指令,并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回应。
4.机器视觉技术:轮椅上装有摄像头,可以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老年人的表情和手势进行识别,实现更为有效的交互。
5.智能跟随技术:智能轮椅可以搭载智能跟随技术,为老年人实现无障碍移动服务。
三、智能轮椅的设计方案智能轮椅的设计方案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外观设计方案:轮椅设计应考虑舒适度和美观度,对于老年人的使用习惯要有所体贴。
2.电机动力系统方案:电机动力系统是智能轮椅最核心的部分。
目前,智能轮椅主要采用电动助力方式,所以电机的驱动方式和功率都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研究

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研究电动轮椅车作为一种便携式、易于操控的交通工具,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支持。
然而,由于缺乏智能导航系统,电动轮椅车的导航功能较为有限,不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研究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
一、引言电动轮椅车的导航系统在行动不便人群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智能导航功能,目前的电动轮椅车无法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
因此,研究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导航系统通常需要用户手动输入目的地信息,然后通过GPS定位系统计算最佳路径。
然而,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手动输入目的地信息可能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此外,传统导航系统不能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导航,如避免坡道、优先选择平坦路段等。
三、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的设计思路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利用车辆的动力转向功能,并结合智能化的导航算法,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
具体设计如下:1. 利用车辆的动力转向功能电动轮椅车通常具有动力转向功能,即车辆可以通过调整轮毂的转向来实现转弯操作。
在基于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中,我们将利用这一功能来控制车辆的导航方向。
2. 智能化的导航算法智能化的导航算法将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和交通状况计算最佳路径。
例如,对于需要避免坡道的用户,算法将优先选择平坦路段,而不会给出需要爬坡的路径。
此外,算法还可以根据实时交通信息调整路径,以避免拥堵和事故等情况。
3. 个性化设置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个性化设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界面设置自己的偏好,如速度限制、避免坡道等。
系统将根据用户的设置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
四、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的实施方法基于电动轮椅车动力转向的智能导航系统的实施方法如下:1. 硬件改进为了实现动力转向的导航功能,需要对电动轮椅车的硬件进行改进。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残疾人智能轮椅综合导航系统讲解

项目可行性报告: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残疾人智能轮椅综合导航系统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背景介绍:∙世界上大约有10%的人口即六亿五千万是残疾人。
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
∙世界卫生组织称残疾人的数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医疗的进步以及老龄化在持续增长。
∙在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平均每人有8年、11.5%的生命是在残疾中度过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显示,80%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估计,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当中20%是残疾人,他们在各自所在社区里是最为弱势的群体。
∙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金融时报指数超过100的公司,其网站75%没有达到无障碍的基本要求,因此失去了1亿4千7百万美元的利润。
全国现有8000万残疾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
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病残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巨大需求。
但是,我国目前养老服务和康复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根据对2003年至2005年老年市场需求的调查,市场需求每年在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市场仅能提供1000亿元的商品。
“十五”期间,全国有1100多万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供应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539万余件。
但是,目前康复服务的基础还不高,我国城镇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备率只有10%,也就是说全国城镇的残疾人能够得到辅助器具帮助的还不超过10%;农村地区这个比率更低。
加快开发老年人和残疾人用品及服务产业是社会的急需,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辅助技术是指为改善功能障碍者所面临的问题而构想和利用的装置、服务、策略和训练。
辅助技术分为两类:辅助技术装置和辅助技术服务。
辅助技术装置是指任何能解决残疾人日常生活、工作、娱乐和生活自理中的问题,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用户的参与性、使用户有更多的控制力或耐受力、获得更多的娱乐和自主能力的装置。
辅助技术装置的特点有三个:1)广泛性:它包括市场现有的、改进型的或定做的;2)强调对功能能力的补偿,这是唯一用来衡量辅助技术装置的成功与否的标准;3)个体性:每一种装置的应用都是独立的,特殊的。
电动轮椅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动轮椅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残疾人群体的增加,电动轮椅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然而,传统的手动操控方式对于某些残障人士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为电动轮椅用户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电动轮椅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设计和实现。
电动轮椅的智能导航功能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
用户需要提供目的地信息,系统则会通过内置的地图数据和导航算法,规划最佳路径并实时指导用户前往目的地。
同时,系统应当考虑到使用场景的多样性,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具备适应不同环境的导航算法和传感器。
其次,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
为了实现智能导航功能,系统需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设计。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定位传感器、导航模块以及控制器。
其中,定位传感器可以采用GPS、惯性导航传感器等来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导航模块需要包括地图数据的存储与更新、路径规划算法和导航指令的生成等功能;控制器则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并控制电动轮椅的运动。
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开发用户界面、路径规划算法和导航指令生成算法。
用户界面应当简单直观,方便用户提供目的地信息和接收导航指令;路径规划算法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和导航优先级等;导航指令生成算法需要将规划得到的路径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执行的指令,如语音提示或屏幕显示。
最后,在系统实现阶段,我们需要将系统设计的各个模块进行具体的实现和集成。
在实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测试系统的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与可靠性。
在技术实现方面,可以利用现有的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通过连接智能手机和电动轮椅来实现导航和控制功能。
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集成

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集成概述: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集成是基于现代智能科技发展的创新应用,旨在提供更加便利和可靠的交通工具给行动不便的人群。
通过将智能导航技术与传统行走轮椅结合,可以使用户更加自主地掌控自己的出行。
本文将探讨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的集成方案及其功能优势。
引言:行动不便的人士往往面临着出行的困难,传统的行走轮椅只能通过手动操作或他人帮助来实现移动。
然而,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能力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案。
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的集成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开发的。
主体:1. 系统设计和集成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的集成需要多个关键技术的结合,包括导航模块、传感器、控制器和人机交互界面。
导航模块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图数据,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路线规划。
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环境情况,例如障碍物检测和避免碰撞。
控制器可以根据导航模块和传感器的数据,自动调整轮椅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提供给用户进行操作轮椅的方式,例如语音识别,触摸屏等。
2. 功能优势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集成的功能优势主要在于提供便利和安全性。
首先,用户可以使用导航模块规划最佳路径,避免迷路或者选择不安全的路线。
其次,传感器能够监测周围环境,及时警告用户有关障碍物或者危险的信息。
这样,用户可以选择避开障碍物或者寻找更安全的路径。
此外,智能导航控制系统还可以和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语音命令或者遥控器控制轮椅行走和停止。
3. 技术挑战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集成的实现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首先是导航模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识别用户所在位置并提供准确的路线规划。
其次是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障碍物和环境变化,以避免碰撞和提供准确的警示信息。
还有一个技术挑战是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确保能够准确地响应用户的指令和自动调整行走轮椅的方向和速度。
结论:行走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集成是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更加方便和安全的出行方式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
电动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设计

电动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文针对电动轮椅使用者在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提出了一种电动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该方案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激光雷达传感器,通过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进行路径规划,实现自动导航功能。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帮助电动轮椅使用者解决导航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轮椅成为行动不便或行动困难人群的重要辅助工具。
然而,传统的电动轮椅在导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自主性和智能化。
为了提高电动轮椅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动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2. 系统架构电动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感知模块、决策模块和执行模块。
感知模块主要负责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包括障碍物检测和位置定位。
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模块的输入进行路径规划,选择最优路径并生成导航指令。
执行模块负责控制电动轮椅的运动,根据导航指令调整轮椅的速度和方向。
3. 感知模块感知模块是电动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
该模块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视觉摄像头和距离传感器。
激光雷达可以提供精确的环境地图信息,用于障碍物检测和定位。
视觉摄像头可以捕捉周围的图像信息,用于识别人和物体。
距离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电动轮椅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避免碰撞。
4. 决策模块决策模块主要根据感知模块提供的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指令生成。
路径规划算法使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最优路径。
导航指令生成算法根据路径规划结果生成相应的指令,例如转向角度和速度控制。
5. 执行模块执行模块负责控制电动轮椅的运动。
该模块通过控制电动轮椅的电动机和转向器来实现轮椅的运动控制。
根据导航指令,执行模块调整电动轮椅的速度和方向,使其按照预定路径自动导航。
6. 系统性能评估为了评估电动轮椅智能导航控制系统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
智能轮椅语音导航控制系统的设计

智能轮椅语音导航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语音识别技术是使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把语音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
语音识别是一门交叉学科,正逐步成为信息技术中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
目前语音识别系统按核心硬件来分主要有:以PC机为核心硬件的语音识别系统和以专用芯片为核心的语音识别系统。
本课题主要阐述了一种非常适合语音处理的单片机——凌阳SPCE061A的原理,并实现了基于凌阳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控制轮椅。
本文主要工作包括,首先介绍了语音识别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语音识别算法,然后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和本课题所要求实现的具体功能,给出了基于凌阳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控制轮椅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的总体方案。
此系统不仅具有体积小、耗电省、价格低、性能可靠的特点,还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较高的识别率,可实现实时的语音识别。
本系统的语音提示功能为人机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界面。
关键词:轮椅机器人,语音识别,SPCEO61AABSTRACTThe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a high technology, which make the machine change the speech into homologous text or order by recognition and comprehend. The speech recognition is a cross-subject, and it is becoming the key-technology of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hardware core, the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includes: the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using PC as its hareware core and the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using special chip. The article introduces a microcontroller which fits to processing speech--SUNPLUS SPCE061A microchip and its principle, achieve the speech controling wheelchair based on SPCE061A.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ncludes, firstly introduc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peech recognition and speech recognition algorithm, the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embedded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presents the overall scheme of wheelchair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control voice Sunplus based on SPCE061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This system not on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w cost, reliable performance, recognition but also has high operation speed, high efficiency, can realize the real-time speech recognition. The speech the system prompt function provides a good interface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Keywords: wheelchair robot, speech recognition, SPCEO61A。
基于人机交互的轮椅导航技术研究

基于人机交互的轮椅导航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残障人士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轮椅作为残障人士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功能和性能也逐渐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基于人机交互的轮椅导航技术正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探讨。
一、问题背景轮椅作为残障人士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导航技术一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传统的轮椅导航方式是依赖于人工操作,基本上不具备自主导航能力,这极大地制约了轮椅的使用。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随着城市的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基于人机交互的轮椅导航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基于人机交互的轮椅导航技术基于人机交互的轮椅导航技术是指通过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使得轮椅具备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的能力。
这项技术需要运用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如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具体来说,基于人机交互的轮椅导航技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位技术轮椅的自主导航离不开精准的定位技术。
目前比较常见的定位技术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但是GPS定位精度较低,不适用于室内环境。
室内定位技术主要有基于无线电频率的定位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等,其中基于无线电频率的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
2. 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使得轮椅从起点到终点完成导航的关键步骤。
路径规划应该综合考虑轮椅行进过程中的障碍物、地形、速度等因素,并且还需要避免与其他物体的碰撞。
目前,路径规划算法主要有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这些算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场景进行选择。
3. 车辆控制轮椅的导航需要通过车辆控制来实现,车辆控制包括速度控制、转向控制、能耗控制等。
这需要借助机械装置和电子控制器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三、应用前景基于人机交互的轮椅导航技术在未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医院、机场、商场等场所,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的服务。
此外,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轮椅导航技术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轮椅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
左江龙嵌入式智能移动轮椅车关键技术探讨

左江龙嵌入式智能移动轮椅车关键技术探讨摘要:为解决智能轮椅车存在的各种问题,方便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左江龙嵌入式智能移动轮椅车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嵌入式;智能轮椅车;关键技术引言智能轮椅在医疗护理行业中充当服务机器人的角色,其中应用了大量的移动机器人技术。
在智能自动轮椅的研发中,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技术,比如导航系统、控制和能源系统人机接口,而因为此产品主要是人用,所以安全导航方面的技术就变成了最为核心的问题。
导航也就是指机器人按照事先下达的指令,在已有的地图路线内进行全图的路线规划,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在行进的过程中进行周围环境的检测,是否能够在突发情况的时候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及时作出调整,引导自身安全的到达目标地点。
本文对智能移动轮椅导航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探究,并指出了在当下的研究中所涉猎的各项技术的研究以及当中出现的问题。
1嵌入式智能移动轮椅车现状以及意义1.1嵌入式智能移动轮椅车现状智能轮椅车将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电动轮椅,也称智能轮椅式移动机器人。
智能轮椅融合了多个方向的研究,包括机器视觉、智能控制、机器人导航和定位、多传感器融合及人机交互等,涉及控制、计算机、电子、电气、机械等多学科领域。
初期的研究,赋予轮椅的功能一般都是低级控制,如简单的运动、速度控制及避障等。
随着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发展,移动机器人技术大量用于轮椅,智能轮椅有了更好的交互性、适应性、自主性。
自1986年英国开始研制第一辆智能轮椅以来,许多国家投入较多资金研究智能轮椅。
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WHEELESLEY项目、法国VAHM项目、德国乌尔姆大学MAID项目、西班牙SIAMO项目、加拿大AAI公司TA项目、欧盟TIDE项目、KIS学院TINMAN项目、台湾中正大学电机系LUOSON项目等。
我国智能轮椅研究起步较晚,在机构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上和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也根据自身特色研制出技术指标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的智能轮椅。
基于视觉导航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

基于视觉导航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夏嘉廷;余忠华;刘继忠【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年(卷),期】2011(037)016【摘要】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IW)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n embedded system is developed to achieve vision navigation by tracking marked-line economically and effectively. In the system, image data compress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solve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 restricted running speed of embedded system, an adaptive threshold extraction algorithm for marked-line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reshold extraction in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 and a fuzzy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 control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implement stability control for IW path tracking. Meanwhile, technology fusion is adopt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IW operation by combining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such as ultrasonic obstacle avoidance and manual operation interven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W operates safely and stably under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s.%为有效实现基于标识线的轮椅视觉导航功能,设计一种嵌入式智能轮椅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图像数据压缩技术突破存储容量与运行速度的限制,提出标识线自适应阈值提取算法,用于实现不同光线环境下的阈值提取,引入模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实现对轮椅路径跟踪的稳定控制,通过将超声波避障和手动干预等技术融合到视觉导航控制系统中,保障轮椅运行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智能轮椅在各种环境下运行安全稳定.【总页数】3页(P197-199)【作者】夏嘉廷;余忠华;刘继忠【作者单位】浙扛大学现代制造研究所,杭州310027;浙扛大学现代制造研究所,杭州310027;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2【相关文献】1.基于车载视觉导航的智能车控制系统研究 [J], 刘杰;武丽;赵永利2.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设计 [J], 滕兴旺;从兰美;邱建龙;张安彩3.基于STM32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设计 [J], 彭天然;张梅4.基于STM32智能轮椅的控制系统研究 [J], 蒋欣雨;赵博洋;王曼瑶;何杰5.基于RGB&D传感器的手势与人脸识别智能轮椅控制系统 [J], 万昔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可行性报告: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残疾人智能轮椅综合导航系统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背景介绍:∙世界上大约有10%的人口即六亿五千万是残疾人。
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
∙世界卫生组织称残疾人的数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医疗的进步以及老龄化在持续增长。
∙在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平均每人有8年、11.5%的生命是在残疾中度过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显示,80%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估计,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当中20%是残疾人,他们在各自所在社区里是最为弱势的群体。
∙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金融时报指数超过100的公司,其网站75%没有达到无障碍的基本要求,因此失去了1亿4千7百万美元的利润。
全国现有8000万残疾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
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病残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巨大需求。
但是,我国目前养老服务和康复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根据对2003年至2005年老年市场需求的调查,市场需求每年在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市场仅能提供1000亿元的商品。
“十五”期间,全国有1100多万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供应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539万余件。
但是,目前康复服务的基础还不高,我国城镇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备率只有10%,也就是说全国城镇的残疾人能够得到辅助器具帮助的还不超过10%;农村地区这个比率更低。
加快开发老年人和残疾人用品及服务产业是社会的急需,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辅助技术是指为改善功能障碍者所面临的问题而构想和利用的装置、服务、策略和训练。
辅助技术分为两类:辅助技术装置和辅助技术服务。
辅助技术装置是指任何能解决残疾人日常生活、工作、娱乐和生活自理中的问题,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用户的参与性、使用户有更多的控制力或耐受力、获得更多的娱乐和自主能力的装置。
辅助技术装置的特点有三个:1)广泛性:它包括市场现有的、改进型的或定做的;2)强调对功能能力的补偿,这是唯一用来衡量辅助技术装置的成功与否的标准;3)个体性:每一种装置的应用都是独立的,特殊的。
而我们这个项目要完成的工作就是设计一个这样的辅助技术装置——智能轮椅,来帮助残疾人,使他们的工作、生活变的容易,甚至可以完全弥补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缺陷。
我想这也是我们政府应该为残疾人所考虑的,让残疾人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所以这应该也是合谐社会的一部分。
本项目将采用16位的嵌入式系统为核心。
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即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
嵌入式系统具有以下特性:执行特定功能、以微处理器及其外围为核心、严格的时序与高稳定性、全自动操作循环,是一种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结合体,且特别强调“量身定做”的原则,即基于某一种特殊用途开发出特定的系统,因而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水平是极其重要的。
目前,嵌入式系统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很多方面,诸如汽车电子,楼宇自动化,军事工业等许多领域,在新兴的嵌入式系统产品中,常见的有手机,PDA,GPS,Set-TOP-Box或是嵌入式伺服器(embedded server)及精简型终端设备(thin client)等。
同样,在辅助技术装置和设备方面,随着辅助技术装置功能不断增强、设备的复杂度不断增大,同时对辅助装置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嵌入式系统在残疾人辅助装置方面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
本项目主要是研究辅助装置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实际的研究和应用对象:智能轮椅。
二.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机器人轮椅关键技术是安全导航问题,采用的基本方法是靠超声波和红外测距,个别也采用了口令控制。
超声波和红外导航的主要不足在于可控测范围有限,视觉导航可以克服这方面的不足。
在机器人轮椅中,轮椅的使用者应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和积极的组成部分。
对使用者来说,机器人轮椅应具有与人交互的功能。
这种交互功能可以很直观地通过人机语音对话来实现。
尽管个别现有的移动轮椅可用简单的口令来控制,但真正具有交互功能的移动机器人和轮椅尚不多见。
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状况:国外在这方面发展比较迅速,如:瑞典吕勒奥大学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轮椅,特别适用于不能直接操纵轮椅的严重伤残者。
他们可以利用头部动作向感应器发出指令,如“继续直行”、“向左转”等,并通过电脑程序来控制轮椅运动,此外,这种轮椅今后经过改进后还可用来为盲人和弱视者导航。
因为其使用的“MICA移动互联网连接助手”导航系统能为轮椅绘制出行进线路图,而轮椅上的距离测量传感器可以帮轮椅了解前方路况,以便越过各种障碍.而在国内,现在在智能机器人轮椅的研发中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一些技术上的难题等。
尤其在实际应用中,基本是外国产品霸占市场,基本没有中国自己制造的智能轮椅。
即便有,也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如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西北工业大学张君、张保、王开明、赵洪庆四人设计的多功能自助轮椅;哈尔滨工业大学杨会生、王金昌、陈奇、蔡一、梁辉设计的多功能电动轮椅;以及浙江大学周春喜、庹福幸、张峰、唐睿设计的半自动爬楼梯轮椅等。
但无外乎是哪种设计,都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轮椅。
首先,他们大都只关注于国外已有的技术,并打算以此为创新点;其次西北工大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则把重心放到了功能的集成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他们并不具备真正的全自动导航系统,没有一套合理的算法来作为智能轮椅的核心。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也发布了项目: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
项目的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针对国内外社会发展(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对服务机器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将研发出高性价比的两类助老/助残机器人系列产品,并依托敬老院和康复中心等构建助老/助残(康复)机器人两个综合演示平台,集中演示助老/助残机器人高技术成果和产品,形成未来老年和残疾人生活的新模式和新概念,引导助老/助残机器人产品的发展,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重大社会服务问题, 为2015年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1]陈连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2]《语音识别基本原理》Rabiner Biing Hwang Juang 著[3] Feedback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Fifth Edition) ,by GeneF.Franklin;J.David Powell;Abbas Emami-Naeini[4] 16位单片机及语音嵌入式系统,赵定远著[6] 《残疾人社会学》,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合作编写[7] Signals and Systems,by Rernd Girod;Rudolf Rabenstein;Alexander Stenger[8] Embedded Systems Design, Second Edition,by Steve Heath[9] 《履带行驶装置原理》А.С.安东诺夫著;魏宸官译[10] 16-Bit Embedded Controller Handbook 1991 (16-Bit Embedded Controller),by Intel Corporation[11]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Principles, Instruments, Applications,by Heinz W. Siesler (Editor), Yukihiro Ozaki (Editor), Satoshi Kawata (Editor), H. MichaelHeise (Editor)[12] 基于红外测距传感器信息的通风管道清扫机器人控制算法研究,作者宋章军; 陈恳; 杨向东,制造业自动化,2006年05期[13] μ′nSP~(TM)系列16位单片机SPCE 061A的实验方法初探,作者陈梅,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S2期[14] 基于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 A悬挂运动控制系统,作者贡雪梅; 李新钊; 胡春雷; 钱建松,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15] 履带车辆的转向控制,作者姚蔚利; 陈慧岩;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5年11期[16] Chain Vibration and Dynamic Stress in Three-Dimensional Multibody Tracked Vehicles, by M. Campanelli, A.A. Shabana and J.H. Choi, 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1998/9 V olume 2, Number 3三.项目主要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内容、关键技术以及科研创新的主要方式1)主要研究开发内容:通过红外线测量、电子语音信号处理以及硬件电子电路的设计,并利用电机、话筒采集、遥控器,实现我们设计系统的三种操控方式。
通过设置在轮椅上的遥控器(方向盘),来控制轮椅的前进后退。
在外部较大的噪音扰动,此操控方式更有助于使用者方便的通过轮椅行动。
a) 通过设置在轮椅上的话筒,进行语音对轮椅控制,可以同过简单的指令,例如“前进”、“后退”等,来操控轮椅的行动。
此操控方式能够让使用者更加方便在较为安静的条件下操控轮椅,尤其对手部也不方便的使用者更显得方便。
同时也可以语音遥控家中部分电器。
b)自动导航算法。
通过添加在系统的电子地图,在可触控的LCD液晶显示屏上点击目的地,轮椅可自动计算最短路径,自动在系统控制下到达目的地(误差控制在1米内)。
同时在自动行走过程中,可以通过红外线监测前进方向上距离5米内的障碍物,并且可以智能化的绕过障碍物,对于高小于15厘米的障碍物进行翻越,而高于15厘米的障碍物,在距离2米时执行绕过。
c)而当需要在室外行走时,可以通过由政府铺设的色带来进行导航,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2)主要原理:(1) 语音识别系统原理语音识别的基本过程根据实际中的应用不同,语音识别系统可以分为:特定人与非特定人的识别、独立词与连续词的识别、小词汇量与大词汇量以及无限词汇量的识别。
但无论那种语音识别系统,其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都大体类似。
语音识别过程主要包括语音信号的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几个部分。
预处理包括预滤波、采样和量化、加窗、端点检测、预加重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