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学校教育:出现在奴隶社会以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统称为学校教育。
1、夏朝:痒、序、校。
2、西周:国学和乡学之分。礼、乐、射、御、书、数。
3、春秋:儒、墨。
4、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6、明代:八股文。
二、近代学校教育
1、近代教育的开端:1862年开设的京师同文馆—1878张焕纶【正蒙书院】中国第一
所新式小学—1896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成为我国大学中学小学的三级学制
雏形—1898清政府京师大学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设中西结合分科课程。成
为我国近代高等大学教育的开端。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清末的学校教育
1902年,清政府“壬寅学制”但未实行,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1904年,葵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实行的学制。
3、中华民国的学校教育
1912年壬子学制—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学制18年,三个阶段,男女平等,允许
初等小学,男女同校)--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教育
1949年-1956年:学校教育主要受苏联教学体系影响,全国统一编写教材,改进旧的课程教材。-1956年—文革前中国教育形成时期,国家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的统一管理。改革开放后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1982年:【宪法】用法律形式规定,我国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工作进入了依法执教的时期。
学校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第二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学校学生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某一门学科。
课程意义:1、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依据。3、学生汲取知识的来源。3、合理课程设置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4、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读,写,算)任务不同来分拓展型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学科课程:文化知识为基础分科课程
根据属性来分
根据内容和组织方式分
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必修和选修
根据课程表现形式:显性和隐性课程。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能增长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完善人
的个性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学校教育。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美,孟禄
3、劳动起源说
三、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西方:斯巴达教育(重视对军人和武士的培养)和雅典教育(培养多方面人才)。欧洲教育: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古代教育特点:等级性,刻板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2、近代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世俗化,法制化。3、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内容更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样化,终身教育。
四、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第二节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内涵: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内涵样的变化。狭义: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目标:表明教育内容的结构、组成、阶段和具体价值(二)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应达到的目标。
课程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三)、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不同流派
1、个人本位论:主张应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孟子等、
2、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代表: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
3、教育的无目的论:教育即生活。代表:美。杜威
4、教育目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准确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现行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各育实施提供健康基础,美育和劳育是德智体的运用和实施。他们不能代替,但是又相互联系和促进。
第三节教育功能
含义: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类型作用对象:个体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促进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
用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社会功能: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发展)
政治(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文化(教育对社会文化传承功能,创新功能,融合功能)
人口功能、调节人与自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功能,对社会
发展的负向功能。
作用方向:正向和负向功能
呈现方式:显性和隐性功能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身体发展指:生理机能成熟。心理发内涵:展指的是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个体身心发展基本理论:1、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具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2、外铄论:人的发展靠外在的力量。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环境个体身心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1、顺序性与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
循序渐进。揠苗助长,凌节而施都是违背身心发展规律的。
2、阶段性与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
段进行,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不平衡性和教育: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性。为了有效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4、互补性和教育: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是隐性的,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位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