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绿色大学现状,日本美国

合集下载

中国绿色发展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绿色发展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绿色发展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1. 引言1.1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发展是指在保障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发展强调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发展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2.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社会和谐稳定。

绿色发展可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绿色发展还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中。

1.2 绿色发展研究的意义绿色发展研究的意义在于为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资源枯竭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绿色发展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人类从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向“以生态为中心”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绿色发展研究的意义还在于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绿色发展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企业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绿色发展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还在于引领新的社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和环境治理,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2. 正文2.1 绿色发展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而绿色发展研究作为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探讨则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节能减排,是目前社会人人必须为之努力的工程。

从当前的经济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方式来看,节能减排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我们。

由于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不强,掠夺式的快速发展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亟需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那么,低碳对我们的生活到底产生哪些重要的作用?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又有多远?为此,我们没有采取传统的纸质问卷方式,而是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和短信的方式随机调查了100名在校大学生,了解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和参与情况,从而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一、低碳生活是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前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需求。

这些需求和发展,一方面消耗着大量的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又排放出大量污染物,破坏环境,使得全球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压力。

例如,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许多资源被浪费、被污染;污染物的排放节制不够等等。

通过调查,75%的大学生认为气候和环境问题对自身生活影响不大,仅有15%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生活影响很大。

调查显示,对节能减排认知度不够的75%的大学生因认识不足,对低碳生活也了解不够,从而觉得气候和环境问题对自身生活影响不大。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认为“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生存危机,增强了我们的忧患意识,世界各国都在减排问题上进行着艰苦的努力,低碳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

它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习惯。

美国绿色校园建设实践及其对国内大学绿色校园发展的启示

美国绿色校园建设实践及其对国内大学绿色校园发展的启示
( Ce n t e r f o r G r e e n S c h o o l s ) ,该中心 将绿 色校 园运动 分 为针 对 中 小 学 的 “ 绿 色 学校 ”和 针 对 大学 的 “ 绿 色校
5 4绿 色 建 筑
2 0 1 4 年 第1 期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i n B u i l d i n g @ 筑 节 能
估 体 系 ,其 目的就 是 促 进 高 品质 、环 境 友 好型 建 筑 的 发
展 。经 过不 断的 扩展和 修 改 ,L EED评 估体 系 日趋完善 , 目前 该 评 估体 系 主 要 有 以 下 部分 组 成 :新 建和 大 修 项 目
前# 2 1  ̄ 9 , B J I 新 动 力 的 源 泉 ,全 面 推 进 高 校 绿 色 校 园建 设 是 实
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 ,我 国 《 “ 十二 五” 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明确指 出 :要重点加 强高校节能监 管 , 规划 期 内建设 2 0 0 所节约 型高 校 ,形成 节约型 校 园建设 模 式 ,提高节能监管体系 管理 水平 ;要 充分发挥高校 技术 、人 才 、管理优势 ,会 同财政部 、教 育部 积极 推动高等学校节能 改造 示范 ,高校 建筑节能 改造示范面积 应不低于 5 0 万m ,
园 ” ,同时 提 出了 以LEEDf L e a d e r s hj P j n En e r g y&
有毒化 学物质 、缺乏空 气流通 。但是 ,拥 有绿色建 筑f 无 论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D e s i g n ) 为核心的绿色学校评估体.  ̄( L E E D f o r S c h o o 1 ) 。

浅谈绿色制造GM

浅谈绿色制造GM

浅谈绿色制造GM绿色制造GM(Green Manufacturing1,又称环境意识制造(ECM1、面向环境的制造(MFE)等,是1996年由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提出的。

SME发表的蓝皮书定义为:“绿色制造,又称清洁制造,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其内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均具有绿色性。

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先进的现代制造模式。

它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绿色制造这种现代化制造模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

是实施制造业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途经,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制造业的体现,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适应WTO的利器,是现代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制造模式是一个开环系统,即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报废—二次原料资源,从设计、制造、使用一直到产品报废回收整个寿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效率高,也就是说要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以系统集成的观点考虑产品环境属性,改变了原来末端处理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从源头抓起,并考虑产品的基本属性,使产品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性能、使用寿命、质量等。

绿色制造涉及三部分领域的问题:一是制造问题,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二是环境保护问题;三是资源优化利用问题。

首先.绿色制造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制造方式,它强调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并行、全面地考虑资源因素和环境因素,体现了现代制造科学的“大制造、大过程、学科交叉”的特点。

绿色制造倡导高效、清洁制造方法的开发及应用,达到绿色设计目标的要求。

这些目标包括提高各种资源的转换效率、减少所产生的污染物类型及数量、材料的有效回收利用等。

国内外各大高校绿色校园建设优秀案例

国内外各大高校绿色校园建设优秀案例

绿色校园建设旨在通过科学的环境规划和管理,创建一个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许多国内外的高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成果和案例,为其他高校的绿色校园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以下是一些国内外各大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优秀案例:一、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我国一流高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就。

该校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绿色校园管理体系,包括水资源利用、能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措施。

校园内部种植了大量的植被,建有多个太阳能发电和光伏发电站,有效利用了清华大学在能源管理方面的优势资源。

清华大学还在推广环保理念和技术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如组织各类环保主题的讲座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科研和创新项目。

二、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作为美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其绿色校园建设也堪称是典范。

该校注重利用先进科技和管理手段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大规模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斯坦福大学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了校园建设和管理中,不断改进校园用水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倡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树立了一个供其他国际高校学习的绿色校园典范。

三、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其绿色校园建设也是业界的佼佼者。

校园内建有多处采光和通风系统良好的教学、办公和生活设施,大量运用了环保材料和节能设施,采用了节水、节能、降耗的技术和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北京大学积极组织各类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对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为全国各大高校的绿色校园建设树立了榜样。

四、剑桥大学作为英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剑桥大学一直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其绿色校园建设也不遑多让。

该校在校园管理中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和应用节能、环保设施,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并致力于资源回收利用,为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大学建设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大学建设
的 创 建 由此 被 提 上 日程 。
清华大学是我 国最早提 出创建绿色大学的高等院校 , 其模式 是 “ 三 绿工程 ” :即绿色教育 、绿色科技 和绿色校 园 ,具有典 型先导性 。哈尔 滨工业大学提 出 “ 一个中心 ,三个推进” 的绿色大学模式 ,即建好一个 “ 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 “ 理论研究推进” 、“ 宣传教育推进 ” 、“ 直 接行动推进”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贵州 、广西 、新疆等省 和 自治 区已 经在省环保厅和教育厅领导下成立 了绿色大学评估专 家委员会 ,具有 重 要 的示范价值 。上海 同济大学等十所高 校组建 了 “ 绿 色大学联盟 ” 。在 绿色校 园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绿色节能建筑 和绿色校园建设方 面,为 我 国绿色大学添砖加瓦。 二 、绿色大学建设的主要 内容
将科学发展观融人绿色大 学建设 ,首先 要指 出的第一要义 是发展 。 也就是说主题是发展 ,这里的发展主要 强调学校 的生 产力发展 ,教育 生 产力的发展 以及教育资源 的优 化配置 ;学校应该把 握现有 的教育资源 , 包括人力资源 以 及 物质资源 ,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 以及实践培养 ,提 高教师与学生的学术水平 ,发展 教育生产力 , 积极得将所教 所学知识 与 社会需求相接轨 ,将知识 “ 财富化 ” ,使得 学校 的生 产力得 以迅猛且有 效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以人 为本 ,学校则 应该 将 以学生 为本作 为核 心 ,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个体 ,教育的主体是老师 ;大学教 师应该 以学 生的个人发展为本 ,将专 业性知识 毫无保 留的传授给学 生 ,提升学生 的 知识水平 ,同时在生活以及 学校 工作 中 , 站在学生 的视 角上 处理看待 问 题 ,维护学生的正当合法利益 , 做 学生 的引路 人 ,既为 “ 授 者” ,也为 “ 引者” 。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 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 ,绿色大学则 是要强调学 生个人的全 面发展 ,协助师生关 系的协调发展 ;学生 的全 面发展除 了要 求要德、智 、体、美 、劳各 项均发展 ,也包括树立正确 的世 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 ,要让 学生 自身素质得 以全 面发展 、提高 ,进而 融人社会这

工程绿色施工国外研究现状及参考文献

工程绿色施工国外研究现状及参考文献

工程绿色施工国外研究现状及参考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于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工程绿色施工的发展。

通过对国外研究现状的深入了解,可以为我国工程绿色施工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美国作为绿色建筑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不断推动工程绿色施工的发展。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布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评估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中,包括办公楼、学校、医院等。

LEED标准通过对建筑设计、施工过程和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对于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作用。

在欧洲,欧盟委员会提出了“20-20-20”气候变化和能源包,旨在到2020年实现20%的能源消耗减少、20%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和20%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各国纷纷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发展。

欧洲绿色建筑委员会(GBEC)也在不断推进绿色建筑的标准化和普及,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国外在工程绿色施工领域的研究现状十分丰富,各国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发展。

我国在工程绿色施工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推动我国工程绿色施工的发展。

第二篇示例:工程绿色施工又称为可持续施工,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工程绿色施工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1. 美国美国一直是工程绿色施工的领导者之一。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创建了“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用于评估建筑的环境友好程度。

LEED体系分为四个级别:认证、银牌、金牌和白金,标志着建筑的可持续性等级。

美国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工程绿色材料、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评估等方面。

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匮乏 , 个 人素质修养较低 ; 网络文化 冲击严重 ; 精神 生活
方 面 崇 尚 自我 , 缺乏集体 观念 和社会 责任 感 , 不 懂 得 关 心他 人 、 关 心社 会 、 关 心 自然 。校 园 环 境 文 化 建 设 缺 乏 , 环境 道德缺失 , 相当一部 分 的大学生 受个 人主 义 、 拜 金 主义 、 享 乐 主义 等 观 念 的 影 响 , 物质生活追求高消费 , 攀 比现 象 滋生 , 对公共 环境 缺乏爱 心 , 无 节 制 地 消 耗 物 质 财 富 和 自然 资 源 , 完 全 丢 弃 了 勤 俭 节 约 的传 统 美 德 和保 护 环 境 的基 本 道 德 。 校 园 环 境 文 化 建 设 存 在 较 多 问 题 , 如大学校 园内长明灯 、 长 流水 、 随地 吐痰 、 乱 吐 口香糖 、 乱扔杂物 、 践踏草坪 、 乱涂乱 画、 宿 舍 实 验 室 卫 生 环 境 差 等 现 象 屡 见 不 鲜 。这 些 现 象 严 重 影 响 了 大 学 的 可 持 续 发展 , 因此 , 诸 多 学 者 和 有 志 之 士 提 出 了 建 设 绿 色 大 学
1 引 言
我国大学 目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 的黄金 时期 , 许 多
大 学抓 住 历 史 发 展 机 遇 纷 纷 改 扩 建 校 园 , 如 南 京 大学 仙 林校 区、 南 开大 学 津 南 校 区 、 郑 州 大 学 新 校 区等 , 大 学 校 园建 设 正 如火 如 荼 地 开 展 。然 而 , 校 园环 境优美 , 景 色 宜 人 的背 后 却 也 存 在 着 令 人 担 忧 的 问 题 , 如 校 园 的建 设 和 学 校 教 育 的发 展 不 能 良 好 的将 城 市环 境 、 城市 生态 、 环境哲学 、 生 态 伦 理 学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等 的 因 素 融 人 其 中, 环 境 人 文 学 科 的 发 展 不 能 跟 上 学 校 硬 件 发 展 的 速 度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问 题 频 发 : 重物 质文化 建设 , 轻 精 神 文化建设 ; 外来文化 的渗透产 生负 面影 响 ; 大 学 生 文 化

国外低碳校园建设案例

国外低碳校园建设案例

国外低碳校园建设案例那咱就开始唠唠国外低碳校园建设的那些案例吧。

一、美国哈佛大学。

1. 节能建筑设计。

哈佛大学在新建筑的设计上那可真是花了不少心思。

就说他们有些教学楼的外墙,用的材料可讲究了。

采用了那种隔热性能超棒的材料,就像给楼穿上了一件保暖又透气的高科技外衣。

冬天的时候,能把室内的热量牢牢锁住,不让它偷偷溜走;夏天呢,又能把外面的热气挡在外面,空调就不用拼了命地制冷啦。

建筑的采光设计也很巧妙。

大窗户的布局可不是随便来的,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这样白天的时候,阳光能最大程度地照进教室里,减少白天开灯的时间,既省电又能让学生们在自然光下学习,感觉倍儿舒服。

2. 校园交通减排。

哈佛校园里有很多自行车道,还搞了自行车共享项目。

鼓励学生、教职工们骑自行车出行。

你想啊,校园里要是大家都骑着自行车,“叮铃铃”的,多有活力。

而且自行车又不排放尾气,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

他们的校车也有一部分换成了清洁能源的。

像电动校车,跑起来安静又环保,接送学生的时候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卫士在校园里穿梭。

3. 能源管理系统。

学校建立了超级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脑,时刻监控着校园里各个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

它能精确地知道哪栋楼什么时候用电多了,哪个地方可能存在能源浪费。

然后呢,就会给管理人员发出提示,就像在说:“这里用电有点猛啦,得管管咯。

”这样就能及时调整能源的分配和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英国爱丁堡大学。

1. 可再生能源利用。

爱丁堡大学在校园里可是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他们在一些建筑的屋顶上安装了大片的太阳能板,那些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个个蓝色的小宝藏。

这些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能给校园里的部分设备供电呢。

比如说路灯,到了晚上,路灯亮起来的电可能就是白天太阳能板收集的,感觉特别神奇。

还有啊,学校靠近海边,他们就打起了海风的主意。

在研究利用海上风能发电,虽然这个项目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中,但是一旦成功,那校园里的能源供应可就更加绿色环保啦。

国内外“绿色”大学简介

国内外“绿色”大学简介
维普资讯
‘ ‘ 绿色" 大学简介
文I 同济 大 学 暖 通 空 调研 究 所 建 筑 节 能 与新 能 源 研 究 中心 刘 猛 同 济大 学 中德 工 程 学 院 龙 惟 定
【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 了 “ 绿色”源自学的定义和实施的意义,针对近年来 “ 绿色”大学的发展 , 重点介绍了国
关于 绿色 大学 ” 概念 在还没 有统 一 的观点 。 现
前 清华 大学校 长王 大 中院士认 为 :所谓 绿色 大学 ”
种 双 螺旋 结 构 , 即螺 旋 由两 条 链 状 结 构 组 成 。 条 一 链 对应 的信 息 为 : 命 、目标 、 值 观 、 果 和 服 使 价 成 务 。另 一条 链 对 应 的信 息 为 : 务 管 理 、资金 筹 措 财 和 评 估措 施 。这 两 条链 状 结 构 通 过 有 效 的 ” 杆 ” 杠 连 接 ,达 到 平 衡 状 态 ,” 杆 ”即 为 : ( )控 制 和 杠 1 管 理 : ( )运 行 和设 施 :( ) 计及 过 程 的革 新 ; 2 3 设 ( )人 类 资源 和共 同文 化 : ( )市场 和信 息 交 流 ; 4 5 ( )合 作 及 融 资 。 6
对 于 一 所 大 学 ,其 可 持 续 发 展 可 形 象 化 为 一
合 , 同参 与创 建 学校 环 境 教育 体 系 并 制定 和 完 共 善 符合 我 国 国情 的绿 色学 校指 标体 系 的评 估 管理 办
法, 以及在 全 国 高等 院校 逐 步 开展 创 建 绿 色大 学 ” 的活 动 。
1“ 绿色”大学的定义
20 0 4年 2 2 月 3日 ,国家环 保 总局 印发 了 ( 0 4 ( 0 2
大 , 着 巨型化 ”方 向发展 即使 在一个 安静 的大 朝 学城 , 也会 消耗 大量 的食 物 , 并且 消费 金属 、 纸制 品、 燃料 、 力和 电 力 , 些都 对空 气 、 水 这 陆地 和水源 造成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修缮及拆除等全部生命周期内,以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核心思想的建筑。

自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将分别从国内外的角度来分析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绿色建筑的现状绿色建筑在国外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绿色建筑概念的国家。

早在1993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就推出了“绿色建筑设计指南”,并成立了项目质量计划,从各方面对绿色建筑进行监督和认证。

此后,加拿大、欧洲等大部分发达国家也开始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目前,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绿色建筑建设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如今,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美国建筑工程的标配,绿色建筑的数量与比例日益增多,且各种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日趋完善。

相比国外,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时间尚短,但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加强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支持。

目前,在各个城市中已有很多大型绿色建筑项目已经在建设和运营。

例如,北京紫玉山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高端商业建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湖南科技馆等公共建筑,这些项目的绿色建筑技术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了国内绿色建筑建设的典范。

三、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的不足之处从国际上看,绿色建筑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认证标准体系不够完善,产生很多的认证及评审标准的混乱;第二,绿色建筑在使用和维护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因此还需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营和维护管理水平。

从国内看,绿色建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环评工具普及度不高;第二,绿色建筑市场价值的认识不够;第三,绿色建筑产业链中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欠缺核心技术的研发;第四,绿色金融等配套产业发展不够完善。

因此,要加强绿色建筑在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并推动产业界和政府政策协作,提高认证标准体系和绿色建筑产业系统,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和支持。

国内外绿色建筑现状

国内外绿色建筑现状
新,从而使建筑与 自然和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和原材料,节约能源,
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9 年代之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19 年布兰达 ・ 0 91 威尔和罗伯
特・ 威尔合著的 《 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问世,提出了综合考虑能源、
气候、材料、住户、区域环境的整体的设计观。阿莫里 ・ ・ B 洛温斯在文章 《 东西 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 “ 绿色建筑不仅仅关 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绿色建筑在 其4 0多年的研究中由建筑个体、 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 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 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清晰。它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创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三章 国内 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
2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发达国家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 .
2 11发展概况 ..
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的。2 0世纪 7 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全 球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各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
意义,并不约而同地推出各种强制性地节能措施,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
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分阶段几次提高节约标准,每次均在原能耗基础 上推进再节约 5%,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建筑节 0 能取得进展的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健康住宅概念的提出,发达 国家又把视野扩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 度、安全性等更广的领域。在这期间,各类有关绿色建筑的活动在世界各地风起

校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校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校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研究摘要:据统计,中国每年的年新建建筑面积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占到世界总量的50%.建筑总能耗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己经超过27%.校园建筑能耗大范围超出各建筑类型的能耗均值,教育部大力推广绿色校园建筑。

国内外相关机构针对绿色可持续建筑出台了不同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而相关案例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革新中。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能耗引言我国是教育大国,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面积在增加,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也急剧膨胀.与此同时,大学校园通常采取的是幵放式的管理模式,不少高校的节能措施流于形式,注重了行为管理和节能宣传教育,但在人性化的新技术应用的采用上还是较为欠缺。

另外,不少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节能意识比较淡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由此带来的是高校能源消耗量的过速增长,最后加大了学生的培养成本,从而致使学校本来就不宽裕的资金更加紧张。

据统计,截止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约为1800多所,在校学习的学生数已经超过2600万人,就是教职工的数量将近220万人。

据估算,全国高校总能耗大约相当于2000万吨标准煤,占全的8%;高校的总用水国生活总消费量大约45亿吨,也占到全国生活用水的9%。

高校的人均用水量和用煤量也超出国家人均水平两到三倍。

因此在高校实现对能源消耗的控制相当有意义,譬如,高校学生能耗降低15%,那么全国高校每年节能约356。

5万吨标准煤,相当于一个76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全年生活用能总量;水消耗降低15%,节水可达4.356亿立方米,也相当于一个500万特大城市全年生活用水总量。

当前情况下,推行节能措施、加强能耗监管,推进节能工程,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国内校园建筑节能设计研究进展现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校耗能过塑增长,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建筑界开始了建设节约型校园、营造舒适室内物理环境的一系列研究。

分析绿色化学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分析绿色化学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分析绿色化学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化学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将绿色化学和环保化学的观念灌输给学生,使化学能够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污染环境的根源。

1 绿色化学的教育现状绿色化学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他们最先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且将这个概念融入到学生的教育当中,以此来实现真正的绿色化学。

首先是美国,美国不但在中学生课堂中提出了绿色化学,还将其写进教材中,积极开发绿色化学实验设备和绿色污染化学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不仅如此,美国的相关协会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关于绿色环保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和公众都充分参与了进来。

现在,美国还在不断修整中学化学教材,在其中大量介绍了绿色化学的知识,并告诉学生哪些化学物质是有毒的,从而避免污染。

美国还在一些大学中设立了关于绿色化学的专业,并且举办绿色化学挑战奖,对获得奖项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奖励。

一些大学生已经开始使用安全无毒的化学原料,或者是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资源的消耗。

这也说明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后来,另外一些国家也纷纷开始实施绿色化学的教育,比如日本,日本编写了一些关于绿色化学的教学培训资料。

而我国的绿色化学观念相对来说较落后,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一所大学开始编写《绿色化学》的教材,其他一些高校也纷纷进行效仿。

但是比起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在这方面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已经开设了一些关于绿色化学的教育培训课程,为绿色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到21世纪初,多个国家已经设立了绿色化学的奖项,用于奖励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贡献,或者有一些成就的人,美国还专门设立了培训机构,用于培训绿色化学领域的人才,并且鼓励他们参加绿色化学的奖项。

2 绿色化学教育将面临的挑战2.1 要让学生弄清楚复杂的化学成分化学物质里的有毒成分以及其他成分很复杂,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有害物质对环境和水质的破坏,并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化学物质的有毒性是可以进行控制的。

绿色大学介绍

绿色大学介绍
为什么要建设绿色大学?
• 1、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大学规模急剧扩大,在全国大学在办学实力、办学规 模和办学空间上普遍获得大发展的情况下,也造成了大学生态自然环境破坏,运行费用巨大,教育资源 浪费和人文文化缺失等问题。 2、校园是一个传播知识与文明的学习场所,是学术获得知识、价值观,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可 持续发展思想教育的基本功能,校园对于学生——现有社会的继承者和延续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是 显而易见的,通过校园的环境建设、生活工作事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发扬和 传承。
关键词:环境破坏、思想传承
绿色大学的内涵
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 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学生具有环境教育功能,与自然 环境和谐共生的校园。(《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一个处处充满绿色、时时体现节能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校园不仅为师生员工 提供一个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良好场所,且具有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梁立军、刘超 《试论“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二是用“绿色科技”意识 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三是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清华大学校长王大 中)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绿色教育
国内的绿色大学
清华大学 1998 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构想,围绕绿色人才培养和绿色科技研发两个核 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开展 “绿色教育”、研发“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清华大学建设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教育的先导区、绿色科技创新的引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绿色文化传播的核心区。

我国高校“两课”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高校“两课”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界 、教育界专家所关注 ,并 引起 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 视 ,成为世界 自然基金资 助项 目。 对 “ 绿色 教育”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仍 莫衷一是 。
如 ,“ 绿色教育”是全 方位 的可持续 发展 与环境保护意识 的教 育;“ 绿色教育”是致力于个体 终生可持续发展 的教
育, 它通过 教育及管理 , 使教学双 方形成终生可持续发展 的潜力( 能力) 品质( 与 意识)同时实现教育机构( , 学校) 的未
业大学等 国内一些知名高等院校相继 以不同形式开展大
学 “ 色教育” 绿 。近年来 , 美一些知名大学先后 启动 了 欧
生态 问题 、 人类社会 问题 , 绝不能袖手旁观 。 全球掀起 了

股高校绿 色教育的热潮 。我 国高校 中作为思想政治 教
“ 色教育 ”计划 ,如澳大利 亚格利福士大学 、加 拿大 多 绿
来可持续发展 ;“ 绿色教育”指在 教育过程 中不仅 向受教
5 Go 绿 中 。 2 色 国M y
维普资讯
Gr e d c to 绿色教育 e n E u a in
育者传授文化知识 、 科学 技术 , 还注意培养受教育者正确 处理人与 自然 、人与人 、 人与 自身关系的教育;等等 。中 然 的和谐一 直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者 与实践者的行 为准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我党对 历史与现代化建设 过程 中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的 创新 ,深刻体现 了以人为本 的理念 。 思想道 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从道德 与法律 层面为 大学生提供 了较为全面的具体做人 的准则 与方法 ,可以
育 。这是对绿色教育的 “ 质” 的界定 。
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起着重要 的直接 的影 响作用 , 对 学生 的成功 起着很好的指 引作用 ,该教材 已经将绿色教 育 的一些理念渗透 其中。 ( 《 当代世界经济 与政治 ) 既是对 已有理论 的分析与 ) 课 运用 的教 育,更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贯彻 ,不断进行理论 分析 与创新 的理念 的体现 ,一种追求完美与和谐的精神 的体现 。科学 发展 规则第一次全面而具 体地提 出了可持 续发展观与具体 的路线 、方针、政策与方法 。绿色发展 与科学发展 几乎是 同一语 ,绿色理念与科学发展理念有 着共同的 内涵 。所以 , ”两课 ”本身贯穿 了绿色教育理念

国外绿色校园可持续设计策略案例研究

国外绿色校园可持续设计策略案例研究

园林与景观设计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国外绿色校园可持续设计策略案例研究王明豪,谢孟举,徐 燊(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绿色校园的可持续设计与规划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绿色校园不仅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能推动城市的绿色节能发展,同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国外在绿色校园可持续设计与规划方面的工作开展较早,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这对我国绿色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绿色校园概念的梳理和国外实际案例的分析,归纳并总结相关可持续设计手法和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绿色校园的建设提供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绿色校园;可持续设计策略;空间规划;设计建造[中图分类号]TU241.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1.40The Case Study of Sustainable Design Strategies for Green Campuses AbroadWang Minghao, Xie Mengju, Xu Shen(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the green campus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 green campus can not only provid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nd energy-saving ci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has important demonstration significance. The sustainabl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green campus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earlier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ertai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and many practical experiences have been accumulated,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ampuse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concept of green campus, analyzes the foreign practical cases, and then summarizes relevant sustainable design techniques and plann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ampus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green campus; sustainable design strategy; spatial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学校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国绿色校园建设之经验启示

美国绿色校园建设之经验启示

美国绿色校园建设之经验启示作者:王阳奚潇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23期摘要中国有在校大学生2300多万人,是水、电等能源的消耗大军,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建设绿色大学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高校创建“绿色校园”的成功经验,旨在为我国“绿色大学”的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国绿色校园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Enlightenment of the U.S. Green Campu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WANG Yang, XI Xiao(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Abstract In China there is more than 2300, ten thousand people,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such as electricity, wat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is very urgent and necessary to building a green university of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reate a green campus, aimed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university in China.Key words America; green campus;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1 建设绿色校园的时代背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上机械化、电力化以及智能化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

中国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历程及发展特征

中国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历程及发展特征

图1 建立能耗监测平台的高校数量图2 浙江大学节约型校园能耗监测平台平台的高校数量),用于校园能耗统计、能耗实时监测、能效评估、监测预警等(如图2所示为平台能耗实时统计界面)。

根据高校实施节能监管平台后的能源资源节约效果统计发现,中国高校平均能耗节约达到了10.48%,节水效率达到11.53%,平均节能费用约234万元。

此外,2011-2013年,中国高校在国家财政的激励下,已有20余所建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高校,进一步开展了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国家财政拨款支持1亿余元人民币,校园节能改造面积近500万平方米。

2010年,中国高校在国家相关部委指导下,成立了以高校后勤为主力军的“全国高校节能联盟”。

2011年,由通过“校园节能监管平台示范建设”验收的院校为核心成员,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

至此,中国节约型校园建设已经开展得如火如图3 高校A绿色校园宣传及文化活动展人才。

该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涉及教育部、住建部、环保部等多部门协调管理,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高度的统筹规划与管理。

今后,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纵深发展,将融入绿色教学、科研甚至办学方向等更广更深的层面,会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多的相关部门的参与和更多的协调和配合,对顶层设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央和地方的联动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绿色校园工作的推进不仅需要国家各部门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合作,还需要中央及地方之间加强联系,分工合作。

中央仅能制定较为宏观的政策及标准,具体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特别是关于能耗管理、绿色建筑技术等内容需要地方政府结合各省市的地域气候特点及用能现状进行研究制定。

因此中央与地方应建立联动机制,分工合作,共同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全面而深入的进行。

(3)从节约型校园升级至绿色校园建设,需对政策制度、导则及标准从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人文等方面进行全面修订。

绿色校园建设将节约型校园实施的内容延展到校园绿色规划建设、既有校园生态节能改造、健康环境营造、低碳校园生活倡导、绿色教育课程设置、绿色人文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需要对现有的政策制度、标准导则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以全面推进绿色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alth)、国际议题(international
issues)与对外发展(outreach)六大任务。该校并与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建立伙伴关系(partnership),建立绿色大学计划之七大基本的指导原则(principle),包括生态系保护(ecosystem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在线 >> 北师大十一五网站 >> 经验交流 >> 文章正文
王民教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绿色大学【字体:小 大】
王民教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绿色大学
2002)。
除了前述诸校之外,德国的亚伦技术学院(Fachhochschule Aalen)的绿色大学策略以环境友善的运行(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perations)为核心,着重于用纸、加热、照明、用水与采购的永续性(Fachhochschule Aalen,
2005)。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则以环境责任(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 justice)、污染预防(pollution
prevention)、坚强的科学与数据基础(strong science and
data)、伙伴关系(partnership)、再创大学的环境管理与运作(reinventing GW's environmental
University)、东海大学教育学部等,在韩国有汉阳大学(Hang Yang University),在印度有新德里大学(University
of New Dehli)、印度统计学院(Indian Statistical Institute)、Devi Ahiyla
University、Manipur
University等共9所大学,在香港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等,在中国大陆有复旦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在马来西亚有马拉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在菲律宾有马尼拉大学与Cagayan State University等,在泰国有清迈大学(Chiang Mai
作者:王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7
建议:
1. 将建设绿色大学列入我校的十一五规划之中,贯穿进行绿色教育、推进绿色科研、建设绿色校园、培养学生绿色人格。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 建议我校签署塔罗礼宣言。
附录:绿色大学缘起与发展
在1990年,国际许多大学领导人于Tuft大学位于法国Tolloire的校区参与“大学在环境管理与永续发展的角色”(The Role of
campus)的工作,比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更早。滑铁卢大学的绿色大学五大指导原则为觉知(awareness)、效率(efficiency)、平等(equality)、合作(co-operation)、自然系统(natural
systems),强调着眼于社会、环境、生态与政治议题方面的全面永续发展。该校的绿色大学计划的另一特色,是强调学生、教师、职员的全体共同参与(Waterloo
management system, EMS)中的持续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并开发了针对环境、社会与经济面向的评量指标(Forum of the Future,
1998)。在HE-21的绿色大学策略中,负责大学运作的职员被视为评量指针的重点宣教对象,必须充分了解如何做才能让大学朝向绿色大学的目标迈进。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ACTS),协助大学与技术学院交换与校园永续性相关的议题(ACTS, 2005)。在1997年之前,该组织之名称原为 “Australian
University Environment Management
Network”,更名为ACTS事实上代表了永续性(sustainability)受到特别的重视,并成为新的指导原则,并特别强调大学该专注的议题不仅是「环境保护」或「环境管理」,而应该强调以永续发展为导向的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
University)为例,在1994年,该大学即开始进行绿色大学(GreenU)的前驱计划(inngton University,
2005),目标为建设该校为全美、甚至全世界的第一所绿色大学。当时,该校成立了绿色大学推动委员会(Office of Green
of Michigan, 2005)。
今年(2005年)五月,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完成了一名为「高等教育的校园永续性」(Campus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的调查报告(Meigs,
2005)。该研究系于2004年暑假访问全美国共28个重要大学关于校园永续性的各类信息,以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该研究着重的13个调查项目包括永续发展办公室(专责单位)、专责管理人员、制度权威性、环境咨询委员会、与永续发展相关师资之聘任、环境方面之学位或认证、永续产业中心、绿建筑、绿色采购、节约能源委员会、绿色餐饮服务、堆肥与成功的资源回收。依据该调查的结论,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环境可会计性(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在设定若干目标后,该大学叙明行动策略中有一重要的的关键性工作,为建立评估与度量相关政策有效性的机制,即建立一量化指针系统,以进行目标管理。
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Waterloo University)自1990年三月就开始进行校园绿色化(greening the
responsibility)为绿色大学策略的指导原则,主要作法包括资源保育(resource
conservation)、更新与新建工程的环保(re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资源效率(resource
efficiency)、决策的经济与环境成本(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University of
Buffalo)于1999年6月签署塔乐里宣言,并建立相关永续环境指导原则共15项重要的政策,其中主要的重点在于能源的效率与消耗之议题,强调一个永续的大学应将对资源的浪费降到最低,并透过课程的发展传达环境知识与追求永续经营的理念,除此之外更强调自然经营来达到永续的目标(Wright,
decisions)(Br
own University, 2005)。英国则于1997年由25所大学共同成立了「高等教育21委员会」(The
Higher Education 21, HE-21),拟定关于高等院校永续发展的行动策略。其所强调的是环境管理系统(environment
University, 2005)。
美国的南加州大学是另一所自行发展环境政策,但却未曾签署任何主要永续宣言的绿色大学。其主要的环境政策是由大学环境顾问委员会(University
wide Environment Advisory
Committee)于2000年所订定。强调在建立一个永续社会时的道德义务,政策的目标在于大学的教育及自然的经营方式,并能够将永续的理念落实于课程上。位于纽约的水牛城大学(The
University)与Chulalongkorn University等,在越南亦有位于河内的国际关系学院(ULSF,
2005)。台湾地区高雄大学于2004年六月签署塔乐礼宣言,高雄师范大学2005年11月将签署塔乐礼宣言。
中国大陆近年将「绿色大学」订为高等学校环境教育三条基本线索之一(王民,2001),在研究与实务工作颇有成绩。2001年五月,在沈阳召开的「高等环境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对「绿色大学」工作达成五项结论,而目前实施绿色大学已有相当成效的大学包括北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各校均有其绿色大学策略的特色,譬如北京清华大学以「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三个层次拟定行动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强调「绿色规划」、「绿色管理」、「绿色人才」、「绿色科技」、「绿色校园」、「校园绿色生活方式」等,广州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绿色教育行动计划,而北京师范大学以「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行动」及「绿色人格」等作为建设绿色大学的主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并基于校训「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精神,突出学生的「绿色人格」,建立「绿色文化」,并自物质、制度与精神三个层面着手,进行绿色大学的建构。
21)与其中的三
基线(Triple Bottom Line, TBL)原则。目前该协会有来自24个大学的74个会员组织参与。
亚洲国家大学进行绿色大学活动者,亦不在少数。在日本有名城大学(Meijo University)、东海大学(Tokai
State University)、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维蒙特大学(Vermont
University)等是美国各校中的领导者。
在澳洲,1997年由若干大学合创了「澳洲迈向可持续性校园协会」(Australian Campuses Toward Sustainability,
王民教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绿色大学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绿色大学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11/bnu115_2005110716200站的即时页面。)
University Programs),并设立专用办公室与专责行政人员,并设立六大行动委员会(tas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