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病情观察与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摘要】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腮腺化脓性炎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规律性,多发于成年人,我通过对两例急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中西药外敷肿大的睾丸及腮腺,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及心理护理是临床治愈的关键,并配合临床治疗,患者住院十四天,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腮腺炎;睾丸炎;观察;护理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腮腺化脓性炎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规律性,多发于成年人,特别是年老体弱或者继发于其它疾病,急性传染病,腹部大手术,长期卧床的消耗性疾病也易发生。

主要临床表现腮腺肿大多为一侧,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漫延,疼痛时张口受限,局部皮肤发红,皮湿增高,明显压痛,扪之较硬,口腔内腮腺导管口红肿,分泌物减少,脓肿形成时肿胀部位可出现波动感,挤压后可有脓汁自腮腺管流出,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易引起胰腺炎,睾丸炎等症状,现将我科收治的二例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的病情观察与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8岁一例,23岁一例,两者均因发热、一侧腮腺肿大疼痛伴睾丸肿痛入院,查:体温39℃-39.5℃之间,18岁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质12.7×109/l,中性粒细胞8.26×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17.8%。

肝功能、心肌酶、血糖均正常。

23岁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8.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7%,
淋巴细胞百分比13.5%,血淀粉酶83单位,尿淀粉酶137单位,肝功能、心肌酶、血糖均正常,住房院过程中,患者持续高热,食欲差,情绪不稳定,心理负担重,经我们护理人员的积极努力,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和心理舒导,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我们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的很快,预后良好。

2 病情观察
2.1 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正高热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的变化,每日测六次体温,常温三天后每天测二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

2.2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

2.3 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体温正高热期间严密
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的变化,每日测六次体温,常三后每天测二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

脉搏,呼吸。

3 护理措施
3.1 环境为病人提供非传染区病室,病室以整洁、舒适、安静、光线充足为宜。

3.2 高热的护理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9℃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加对乙酰氨基酚1.0g保留灌肠,30分钟后测体温,如果体温降的不理想,再从大肠泻热,再给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加岩黄连注射液2ml保留灌肠,以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持续高热不退者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静点,做好交接班和护理记录。

3.3 饮食和口腔护理多饮温开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抽烟、喝酒。

吃半流质食物,给酸性饮品或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增强冲洗自洁的作用,每日二次九尔口爽液漱口,每次20ml,吃完食物后每次温开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舒适。

3.4 腮部的护理对肿大的腮腺处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调和日二次外敷。

3.5 睾丸炎的护理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直到一切症状及体征消失,方可下床活动。

局部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避免挤压,局部也可用50%硫酸镁常温下外敷,以减少疼痛。

3.6 加强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不了解病情、病因,常与流行性腮腺炎混为一谈,应告知患者化脓性腮腺炎不具有传染性,缓解他们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在进行睾丸护理时以屏风遮挡,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护士要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去同情患者,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消除种种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7 出院指导帮助和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有关腮腺炎的一般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应特别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天早晚饭后刷牙,每次饮食后要漱口,出院后10-15天减少走动,注意休息,增加免疫力。

4 讨论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目前已少见,合并睾丸炎后病情严重,主要由细菌所致,不具有传染性,表现为一侧腮腺肿大、疼痛、高热、全
身不适、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全身反应的轻重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和病人的机体状况,如腮部脓肿形成较大时可作切开引流,患者易产生恐惧和担扰等。

我科收治这两例患者均未做切开引流,经保守治疗,十四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