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笔名是什么
郑振铎
芙蓉鸟事件
一、案发现场情况: 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
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2、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
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二、犯罪嫌疑人:
丑猫
三、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
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又很瘦,烧脱了好几 块毛之后,样子更难 看了。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若有若 无,大 家不喜 欢,不 大注意 它。
被我 打伤 致死
更难过 得多。 永不养 猫。
精读探究
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 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 可怕的事情? (读第 17-29段)。
“芙蓉鸟事件”
郑振铎
郑 振 铎
作者名片
郑振铎:笔名西谛,福
建省长乐人,现代作家、翻译 家、文史家。曾创办我国最早
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 主编《小说月报》。解放后历 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
化部副部长。本文选自《郑振 铎文集》。
字词学习
郑振铎( duó ) 诅骂( zǔ ) 屋脊( jǐ ) 怅然(chànɡ) 蜷伏(quán ) 虐待( nüè ) 惩戒(chénɡ) 妄下断语( wànɡ ) 怂恿( sǒnɡ yǒnɡ )
从隔壁 要来的
第二次: 小黄猫
(3—14)
从舅家 要来的
第三次: 丑猫
(15—34)
遭人遗 弃,拾 来的。
外貌
性情
在家 中的 地位
结局
对我 的
影响
花白的毛,很活 泼,如带着泥土 的白雪球似的。
七年级散文诗二首课堂笔记
七年级散文诗二首笔记一、导入新课(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郑振铎,笔名西谛,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文学家、学者和翻译家。
在文学、考古学、目录学、译著等多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和贡献。
2.了解时代背景: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郑振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上海、福建等地任教,并编辑《小说月报》等杂志。
1927年春,他前往欧洲游学。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务。
(二)积累字词1.正字音:(1)矗立(chù)(2)荡漾(yàng)(3)沐浴(mù yù)(4)不啻(chì)(5)咆哮(páo xiào)(6)恬静(tián jìng)(7)滑稽(huá jī)(8)参差(cēn cī)(9)滑稽(huá jī)2.辨字形:(1)深邃(suì)(2)诞生(dàn)(3)晨曦(xī)3.词释义:(1)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2)深邃:深远。
(3)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思考两首散文诗的主题是什么?它们分别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主题?第一首散文诗《金色花》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出黄色花朵,散发清香,象征着高洁、典雅和美丽。
通过描绘孩子变成金色花后的调皮和自得其乐,以及妈妈嗅到花香、看到花影、做祷告时见到花树等情景,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和依赖。
第二首散文诗《荷叶·母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荷叶在风雨中护持红莲,象征着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关爱和庇护。
作者通过荷叶与红莲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2.再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主题的句子。
第一首散文诗中,“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字西谛,笔.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
字西諦,筆名寶芬,郭源新。
原籍福建長樂人,生於浙江永嘉縣。
是中國現代的文學史家,對古代民間文學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成就很大。
重要作品有《文學大綱》、《中國通俗文學史》、《山中雜記》等。
本篇選自《鄭振鐸選集》。
印度卡瑪拉姊妹高超的藝術表演使觀眾度過了一個美妙的黃昏。
作者將她們的舞蹈寫得栩栩如生,歷歷在目。
本文描述了作者觀看印度卡瑪拉姊妹歌舞表演後如癡如醉的感受,讚頌了卡瑪拉姊妹精湛的表演藝術,說明印度這個偉大的民族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遺產,是一個世界上最優秀藝術的源泉。
輕歌妙舞送黃昏──觀印度卡瑪拉姊妹的表演後作鄭振鐸假如有甚麼好書使你讀了一次之後,還想再讀兩次三次的話,有甚麼風光明媚的山畔水涯,使你到過一次之後,還想再去兩次三次的話,那末,那些好書或那些風景區的確是值得人們吟味1和留戀的了,也就是古語所云:「好書不厭百回讀」之意。
我看了印度婆羅多2舞蹈家卡瑪拉姊妹的表演就有這個感覺。
我看了一次,又看了一次,但餘味無窮,還想再看三次,四次,以至更多次,如果有可能的話。
那些場極高超的藝術的表演,是那末簡樸,又是那末豐富多彩。
舞台上著不得一丁點兒背景、或道具甚麼的,幾千隻眼睛只集中在一位或兩位的舞蹈者的身上,隨著她或她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一揚眉,一轉眼的疾如脫兔、宛若游龍的細膩之至,卻又是變化無端的動作而移轉著,只恐怕疏忽了一個身段,漏掉了一個手勢,她們的舞姿,是那末柔媚3,卻又是那末剛勁;柔若無骨,剛如利劍。
也許只有一句話可以描述她們:「百煉鋼化為繞指柔4。
」不經過「百煉」,怎能如此地頸肩柔轉,臂指圓融5呢。
卡瑪拉女士的臉上表情是無窮無盡的,一會兒歡歡喜喜,一瞬之間,又一變而為痛楚淒涼,又一變而為憤怒填胸,你簡直有點趕不上她的變化。
她的象牙色的十指,會表演出各式各樣的姿態。
在印度舞蹈藝術裏手勢的表演本來佔很重要的地位。
舞蹈家的十指尖尖,是會說出無窮盡的話語,無窮盡的情意來的。
名家郑振铎著名散文佳作
他说,日本宪兵曾经问起了我,“你有见到郑某某吗?”他撤了谎,说道, “好久好久不见到他了。”其实,在那时期,我们差不多天天见到的。他是那末爱护着他的朋友!
也许商界在这里会议?群众在这里候大消息的宣布?”匆匆的走近,“失望” 立刻抓住了我的心,我的热泪立刻聚挤在眼眶中了。原来是一个什么“南大附中平民学校游艺会”正在那里开会!我自己愤骂道:“还开什么游艺会!还不立刻停止么!”
唉,我失望,什么也使我失望!第二天是星期日,我又出去观察一次,还是什么悲悼的表示也没有。“迟钝呀!麻木呀!!”
他很远的挤上了电车到办公的地方来,从来不肯坐头等,总是挤在拖车里。我告诉他,拖车太颠太挤,何妨坐头等,他总是不改变态度,天天挤,挤不上,再等下一部;有时等了好几部还挤不上。到了办公的地方,总是叹了一口气后才坐下。
“丐翁老了,”朋友们在背后都这末说。我们有点替他发愁,看他显著的一天天的衰老下去。他的营养是那末坏,家里的饭菜不好,吃米饭的时候很少;到了办公的地方时,也只是以一块面包当作午餐。那时候,我们也都吃着烘山芋、面包、小馒头或羌饼之类作午餐,但总想有点牛肉、鸡蛋之类伴着吃,他却从来没有过;偶然是涂些果酱上去,已经算是很奢侈了。我们有时高兴上小酒馆去喝酒,去邀他,他总是不去。
各酒楼上,弦歌之声,依然鼎沸。各商店灯火辉煌,人人在欢笑,在嘲谑。我在自疑,上海不是很大的地方,交通也不算不方便,电话、电车、汽车、马车、人力车,全都有,为什么这样重大的消息传播得如此的迂慢?我不敢相信又不能不相信:“上海难道竟是一个至治之邦,‘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么?” 又到了南京路,各商店仍旧是大开着门欢迎顾客,灯光如白昼的明亮,人众憧憧的进出。依然的,什么大雷雨扫荡的痕迹也没有,什么特异的悲悼的表示也没有!直行至老闸捕房口,才觉得二三丈长的这一段路,灯火是较平常暗淡些,闭了的商店门也未全开。英捕与印捕,乘了高头大马,闯上行人道,用皮鞭驱打行人。被打的人在东西逃避。一个青年,穿着长衫的,被驱而避于一家商店的檐下,英捕还在驱他。他只是微笑的躲避着皮鞭。什么反抗的表示也没有。这给我以至死不忘的印象。我血沸了,我双拳握得紧紧的。他如来驱我呀,……皮鞭如打在我身上呀!……但亏得英捕印捕并不来驱逐我。当时如有什么军器在手,我必先动手打死了这些无人道的野兽再说!再走过去,景象一如平日,又是什么大雷雨扫荡的痕迹也没有。我又在自疑:为什么我们还没有什么严重的悲悼的表示呢!?难道商界领袖竟没有在商议这事么?难道在商议而尚未确定办法么?“迟钝,迟钝!”我暗暗的自叫着。回转身,到西藏路,望见宁波同乡会门口有黑压压的一大堆人。我吃了一惊:“又发生了什么事?
郑振铎简介及主要作品
郑振铎简介及主要作品
一、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8日),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西谛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
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收藏家、训诂家,景星学社社员。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
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
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
1958年10月18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享年60岁。
二、主要作品
1、专著
《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
2、小说
《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偻集》、《欧行日记》、
《困学集》、《短剑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
译著
3、《沙宁》、《血痕》、《灰色马》、《飞鸟集》、《新月集》、《印度寓言》。
海燕-郑振铎
linbs7598032@ 64083236
在 线 电 视 台
linbs7598032@ 64083236
郑振铎,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 郑振铎,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 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 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 1927年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迫害进步人士。 革命政变,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 21日只身前往法国 航行途中, 日只身前往法国, 洲,于5月21日只身前往法国,航行途中,作 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斜飞的海燕, 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斜飞的海燕, 引发绵绵乡思,写成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引发绵绵乡思,写成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在 线 电 视 台
linbs7598032@ 64083236
活动背景 飞翔
隽妙无比的 春景 绝美的海天 斜飞 隽逸地横掠 隽逸从容地 斜掠
憩息
粗而有致 的小黑点 展开双翼 身子一落
在 线 电 视 台
linbs7598032@ 64083236
1、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把海上的小燕子误认为是 、 故乡的小燕子 ? 除了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以外, 除了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以外,还有更深层次 的原因:作者被迫航行出国, 的原因:作者被迫航行出国,在海上意外地发现几 只海燕,便引发了无尽的遐想, 只海燕,便引发了无尽的遐想,很自然地回忆起故 乡的小燕子。 乡的小燕子。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 燕子,但情思无从寄托, 燕子,但情思无从寄托,所以他希望眼前的海燕就 是故乡的小燕子,能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 是故乡的小燕子,能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捎回自 己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己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小燕子”就是作者“乡愁” 而“小燕子”就是作者“乡愁”的象征 。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猫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猫笔记一、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 - 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二、文章结构。
1. 第一只猫。
- 来历:从隔壁要来的。
- 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 性情: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 结局:病死。
“我”的感受是“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2. 第二只猫。
- 来历:从舅舅家要来的。
- 外形:浑身黄色,比第一只猫更有趣、更活泼。
- 性情:会爬树、捉鼠,更加活泼可爱,还会乱跑、爬树、扑蝴蝶等。
- 结局:被路人捉去。
“我”的感受是“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3. 第三只猫。
- 来历:在冬天的早晨,张妈在门口拾到的。
- 外形: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
- 性情:不活泼,天生忧郁,懒惰。
- 事件:芙蓉鸟事件使“我”误会它咬死了鸟,遭到“我”的毒打,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的感受是“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三、主题思想。
1. 对弱小者的同情。
- 通过描写三只猫的不同遭遇,尤其是第三只猫被冤屈致死的故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
第三只猫在家庭中本就处于弱势地位,它不漂亮、不活泼,容易被人忽视,而当芙蓉鸟被“咬死”时,“我”没有深入调查就认定是它所为,对它进行毒打,最终导致它的死亡。
这反映出弱小者在面对误解和不公时的无力。
2. 自我反省精神。
- 文章也体现了“我”的自我反省精神。
“我”在第三只猫死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就对事物下结论。
这种自我反省在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在对待他人或事物时要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因偏见和冲动而造成伤害。
四、写作特色。
1. 描写生动。
- 外貌描写。
- 如描写第一只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6猫-郑振铎(原卷版)
专题16猫-郑振铎知识归纳一、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基础知识读准字音。
污涩(sè)怂恿(sǒng yŏng)蜷伏(quán)惩戒(chéng jiè)怅然(chàng)诅骂(zǔ)妄下断语(wàng)三、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问题探究1.三只猫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明确:第一只猫:病死。
第二只猫:丢失。
第三只猫:打跑而死。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
“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2.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明确:(1)句子: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分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了小猫的形态。
“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2)句子: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分析:“一二个小时”表明时间之长,即使如此,“我”也是“微笑着”度过的。
本句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对小猫的喜爱溢于言表。
(3)句子: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分析:乱跑,爬树,捉蝴蝶等行为,直接写出了第二只小猫的活泼。
3.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
猫课文七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猫课文七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1、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编有《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古本戏曲丛刊》等。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猫》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适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
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了新思想、新观念,表达了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3、概括主题。
本文主要写了“我”家先后养的三只猫的故事,表现了“我”因冤枉棒打第三只猫的伤心与自责,同时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决不可主观臆断。
此外,作者身上还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严于律己、勇于剖析自己的可贵精神。
4、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
1、2段):第一次养猫的情景。
第二部分(3—14段):第二次养猫的情景。
第三部分(15—34段):第三次养猫的情景。
5、结构梳理。
猫: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难过辛酸首次养”;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怅然愤恨永不养”;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死,自责内疚永不养”。
主题:同情弱小,善待生命。
郑振铎简介
郑振铎简介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是我国"五四"时期涌现的著名作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也是我国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
他原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
1917年夏,他考进了北京铁路管理学院。
1919年"五四"运动中,成为该校学生代表和福建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从此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
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
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
他还先后参与编辑了《闽潮》,《新社会》,《文学旬刊》等刊物。
1931年后、历任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学术研究,并主编《世界文库》。
抗日战争期间留居上海,坚持进步文化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物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等职。
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逝世。
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
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另有《郑振铎文集》。
郑振铎一生不仅著述丰富,他发表的大量译作、译论在中国翻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1.郑振铎的主要译作及其影响郑振铎的一生没有离开过翻译,成果颇丰,对我国文学与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掌握的外语,主要是英语,因而从事的翻译都是从英文转译的。
他一生翻译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下面我们分类讨论他的作品。
(一)、郑振铎译介的俄国文学。
郑振铎最早在二十年代开始翻译俄国小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920年到1923年间,郑振铎所推荐、翻译的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
契可夫,高尔基等为代表的俄国著名的作家作品、论文及"序文",论著等,共二十多篇(部)。
由他与人合译的,《俄国戏曲集》(共学社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在"五四"时期的读者中颇具有影响。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
鄭振鐸(1898─1958),現代著名作家,文學史家。
筆名西諦,郭源新,福建長樂人。
著有《取火者的逮捕》、《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等書。
石湖,是蘇州一座古老的園林遺蹟,原來是南宋詩人范成大的園林。
作者通過描寫兩次到石湖所見到的情景,展示了石湖的舊貌新顏,歌頌了建設和修葺石湖的人們。
石湖鄭振鐸前年從太湖的洞庭東山回蘇州,路過石湖。
坐的是一隻小火輪,一眨眼間,船由窄窄的小水口進入另一個湖。
那湖比太湖小得多,水上到處插著蟹籪1,圍著菱田。
同船的人告訴我:「這就是石湖。
」我高興地站起來,到船頭四下眺望,儘量欣賞石湖的勝景。
湖心有一個小島,上面還殘留著許多東倒西歪的太湖石2。
我想:「這大概是一座古老的園林的遺蹟吧?」是的,整個石湖原來就是一座的園林。
八百年前,這裏是南宋初期一位詩人范成大的園林,他的《四時田園雜興》就是在石湖寫的。
詩裏充溢著江南的田園情趣,我們讀它,像親身到了江南,看到湖光山色,看到一幅淳樸的耕織圖。
詩裏寫道: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農村裏是不會有閑人的,連孩子們也不例外。
垂成3穡事4苦艱難,忌雨嫌風更怯寒。
箋訴5天公休掠剩,半償私債半輸官6。
他住在湖上,愛那裏的風土,愛那裏的農民,同情農民被剝削的痛苦。
去年春天,我又到了洞庭東山。
這次是走陸路。
在一年的時間裏,當地農民已經把通往蘇州的公路修好了。
在前年,東山的一個合作社裏的人曾經告訴我:「我們要修汽車路,通到蘇州,要迎接拖拉機。
」果然,這條公路修好了,到東山不再需要走水路,更不需要一天兩天,從蘇州出發,只要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我們就走這一條公路去石湖。
遠遠望見渺茫的湖水安靜地躺在那裏,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漸漸地走近了,湖山的勝處也漸漸地顯露出來。
有一座破舊的老屋,至少有三進深。
我們進去看,前廳還相當完整,後邊卻很破舊,通過屋頂可以看見青天,滿地是破磚碎瓦,牆壁也坍塌7了一半。
這就是范成大的祠堂,牆壁上還嵌8著《四時田園雜興》的石刻,但已經不是全部了。
初一上册语文第16课笔记
初一上册语文第16课笔记一、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 - 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二、生字词。
1. 认读字。
- 污涩(sè):肮脏且不光滑。
- 红绫(líng):一种红色的丝织品。
-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 怅然(chàng rán):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 蜷伏(quán fú):弯着身体卧着。
- 悲楚(bēi chǔ):悲哀痛苦。
- 惩戒(chéng jiè):通过处罚来警戒。
- 妄下断语(wàng xià duàn yǔ):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2. 多音字。
- 相称(chèn):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另读“chēng”(称呼)、“chèng”(秤杆)。
- 郁闷(yù):烦闷,不舒畅。
另读“yùn”(晕车)。
三、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1 - 2段):养第一只猫的经历。
- 第1段:从自家养猫的原则写起,表明“我”对猫的喜爱。
- 第2段:详细描述了第一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我”家人对它的喜爱。
这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它与家人的互动也很温馨,如在“我”的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等。
但后来这只猫病死了,“我”感到一缕酸辛。
2. 第二部分(3 - 14段):养第二只猫的经历。
- 第3 - 4段:写第二只猫的来历和外形、性情特点。
它是从舅舅家要来的,比第一只猫更有趣、更活泼。
它会爬树、捉鼠,“我”对它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 第5 - 14段:写第二只猫的失踪。
先是有一天它忽然不见了,“我”和家人四处寻找,后来得知是被一个过路人捉走了。
“我”对捉走猫的人非常愤恨,同时也为失去猫而难过,“我”的家人也都怅然、愤恨。
郑振铎笔名是什么
郑振铎笔名是什么郑振铎笔名是什么一般作者都会有着自己的笔名,就像艺人有艺名一样。
那么,有着作家身份的郑振铎笔名是什么呢?关于郑振铎你知道哪些故事下面是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郑振铎笔名在1984年披露的郑振铎本人在五十年代初亲笔所写的《郑振铎小传》中记载着“郑振铎,笔名西谛,又曾以笔名郭源新,发表小说。
年五十三(1898年生)。
福建县人。
家庭是小资产阶级。
祖父曾在浙江温州做小关,故生在温州。
”郑振铎自“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便开始发表作品,就如同他在《郑振铎小传》中所写到的那样,他曾用过西谛、郭源新等作为自己的笔名来发表作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笔名为CT。
对于他为什么用这西谛、郭源新、CT来作为自己的笔名并没有相关的解释。
郑振铎的学生时代,是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的。
他曾是“上海著作人工会”的发起者之一,曾致信国民党当局抗议屠杀革命群众的做法,而他本人也因此差点被拘捕。
他曾旅居英法等欧洲国家,读遍有关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和变文等的书籍。
他曾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复社。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郑振铎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译著了《民俗学概论》、《民俗学浅说》、《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专著,出版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取火者的逮捕》、《鲁迅全集》等等作品,为中国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很多贡献。
而在他的这些出版的作品当中,就有着他的笔名。
郑振铎的故事郑振铎在中国的文化学术方面作出了许多解除的贡献,而他本人也有着诗人、作家、学者等等多重身份。
人们对于郑振铎在事业方面的事迹了解很多,但是私底下的有关郑振铎的故事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这里就有一个关于郑振铎恋爱的故事。
郑振铎在北京读书期间,有了自己的初恋。
每一次北京的福建同学组织抗日联合会举行聚会的时候,郑振铎都会到场,并且慷慨陈词一番。
在当时的全国女子高等学院之中,有着合称为战国“四公子”的四位女学生,而这四位女学生之中就有三位是福建籍的。
26猫
26猫
知识链接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笔名西谛。
著作很多,有《中国文学论集》《海燕》《泰戈尔传》等多种。
童年家贫,勉强高小毕业。
1917年到北京,考入铁路管理学校。
五四运动中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0年,和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同时在上海大学任教。
2.写作背景
《猫》写在1925年11月7日,地点是上海。
此前,作者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
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科学、民主、博爱”思想影响,但在那个时候,他思想上极度“彷徨”如鲁迅,看不清更找不到中国的出路。
于是,1925年到1927年,他创作了16篇组成写实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猫》是其中的第一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照社会,审视人性。
17 猫 (1)
17猫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历任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失事遇难殉职.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等.《猫》是郑振铎早期的文学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作者受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的影响,在自己的作品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1.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污涩.( ) 红绫.( ) 怂恿..( ) 怅.然( ) 蜷.伏( ) 惩.戒( ) 鲜⎩⎪⎨⎪⎧ (鲜艳) (鲜为人知) 称⎩⎪⎨⎪⎧ (相称) (称号)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红línɡ( )línɡ()形 ⎩⎪⎨⎪⎧sǒnɡ( )恿sǒnɡ( )立 ⎩⎪⎨⎪⎧quán( )伏疲juàn( ) ⎩⎪⎨⎪⎧chànɡ( )然zhànɡ( )篷3.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1)怂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弯着身体卧着.(4)________:通过处罚来警戒.(5)________:犯了罪后怕受制裁而逃走.(6)________:胡乱地下一个判断.4.全文用________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分别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不同的感受.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________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________、我的________,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6.朗读课文,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说说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的区别.7.“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一句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我”“更难过”的原因是什么?8.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9.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芙蓉鸟事件”?作者巧妙地借物抒情,通过写三次养猫的经过、结局,委婉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猫⎩⎪⎨⎪⎧第一次养猫: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忧郁酸辛(略)第二次养猫:提心吊胆怅然愤恨(较详)第三次养猫:若有若无怒气冲天刺“我”良心的针(详)以小见大,主题深刻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来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是本文最大的亮点.文章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在讲述三只猫的不幸命运,实质上反映的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文中猫的不幸命运,其实正是旧中国众多贫苦者、弱小者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侮辱和蹂躏随时随地都可能降临到他们身上,他们根本没有办法逃脱,也就是说,他们的悲剧是必然的.正如文中的张妈,猫被无辜痛打后尚能悲鸣,而她对主人的无端怪罪只是默默无言,连辩护的权利都没有.作者把这一深刻的主题通过三只猫的遭遇表现出来,可谓匠心独运.对比手法的运用第三只猫是只流浪猫,是主人捡来的,与前两只猫都是主人因喜爱而要来的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只猫的外表形态和前两只猫形成对比;第三只猫懒惰的性情与前两只猫的活泼形成对比;大家对第三只猫的冷淡与对前两只猫的喜欢形成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第三只猫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0.请结合你阅读时的收获描写你身边最熟悉的小动物,表达出你的某种真实的感情.100字左右.庄周的燕子格致①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脊上,却没人去伤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②庄先生说到这儿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庄子惜墨.几千年前,庄子辞了那个小官,生活可能十分困难,头脑里的思想又像春天怒放的花,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庄子写不尽它们,手里钱少,买笔买墨都要算计.有个思想,只能几笔画个轮廓,细节就顾不上了.像采花的蝴蝶,它要去光顾下一朵花.所以,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大量的飞白.那是庄周的思想一路飞奔留下的空白.③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然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有一个人将燕子放到鸟笼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④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类豢养和左右,人便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得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⑤说到底,燕子是最狡诈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对来自别人的信任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脊上,你一拍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被感动,像人海里找到一个相知的朋友一样对待燕子,就差不能同燕子握手拥抱.但燕子第一招奏效之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把自己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梁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作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它在人类的私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了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地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处来.你看它们不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已经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回来了.燕子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⑥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被大量捕杀.原因何在?其一,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又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眼皮底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心.其二,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⑦有人将燕子比作剪刀,这是就外形说,可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它一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没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11.文章以“庄周的燕子”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12.在文章第⑥段中,写了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麻雀,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13.作者为什么说“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2分)__课时作业(十七)__[17 猫]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sè()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 ).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líng()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 ),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一缕洗刷神态安详为罪潜逃B.怅然凝望提心掉胆忘下断语C.虐待和谐若有若无性情忧郁D.惩戒怂勇毛色污涩蜷伏足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B.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C.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D.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庞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A.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B.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C.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D.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5.参考下面的例子,从“海、路、思、记、忘”中任选一字,根据其字形特点写一两句有意蕴的话.示例:灯——黑暗中一丁.点儿的火.星,也可以点燃希望的明灯..出——努力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就会找到出.路.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6.从文段中找出揭示“芙蓉鸟事件”真相的句子.7.“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这个比喻好在哪里?8.“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这一感叹句独立成段有何表达作用?9.最后一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0.你觉得应如何对待小动物?动物与人的关系应是怎样的?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阳台上的小麻雀国永梅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那只小麻雀是邻居在修房子时捉到,送给儿子的.母亲怕它飞走,把它的翅膀给剪短了.灰灰的小麻雀,实在算不上漂亮,但它那婉转清亮的叫声,两颗转动灵活的宛如黑珍珠的小眼睛,着实让我喜欢.我特地给它买了一个小小的鸟笼,买了小米,在阳台上为它安了家.每天早晨,揉着惺忪的双眼,我总要到阳台上去问候一下这个小家伙.那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也好像因了这清脆的叫声有了生机.我把小麻雀当成了朋友,照顾得也格外周到小心.可是,慢慢地,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与此同时,麻雀的叫声似乎少了很多,也暗淡了许多.麻雀慢慢地被冷落起来,只有记起来,才去为它添点水,加点食.终于,有一天,在我打扫干净阳台之后,我打量了一下那只躲在角落里的毫无色彩的小麻雀,对老公说:“把小麻雀放了吧.”老公以为我是可怜它,就说:“放了吧,它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于是打开鸟笼,老公抓住它,把手从阳台伸了出去,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振翅高飞,反而直接从三楼掉向地面的花园去了.我立刻明白过来,给它剪短的翅膀还没长好,它还不会飞.果然,摔到地面的小麻雀努力了几次,都没有飞起.一刹那,我的心里灌满自责和歉疚,是我抛弃了它!我匆匆地下楼,一路小跑赶到小花园,想重新带它回家.但小麻雀似乎伤了心,跟我赌气似的,好几次差点就被捉到了,但却都溜走了.最后竟钻到灌木丛中,任我怎么呼唤,怎么寻找,再也不出来了.见我在小花园里团团乱转,老公在楼上喊:“上来吧,它不会饿死的.”我怅然地往回走,心里希望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这以后,我经常站在窗前向楼下花园里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妈小麻雀.有一天,领儿子在楼下散步.儿子走着走着,惊叫起来:妈,小麻雀!”我急走几步,看到是一只已死去的小麻雀.也是灰灰的羽毛,我的心里一紧,莫非……儿子蹲在麻雀前,仰起小脸问:“妈妈,小麻雀怎么了?”我没有回答,抱起儿子快步走开了.以后的日子,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那种感觉,好像是朋友投奔到我家,而我却自私地只能接纳他带来的益处,不能容纳他的缺点,最后竟将他轰出家门!11.这是一篇以人与动物的关系为题材的时文,文章以小麻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与自己曾经相处过的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怎样的感情?(2分)12.对放掉阳台上的小麻雀,“我”与老公的想法有何不同?(4分)13.试找出文章首尾呼应的语句.(4分)14.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我”的心情格外沉重.这是为什么呢?(4分)详解详析【听课手册】1.sèlíng sǒngyǒng chàng quán chéng xi ān xiǎn chèn chēnɡ2.绫菱怂耸蜷倦怅帐3.(1)鼓动别人去做某事.(2)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3)蜷伏(4)惩戒(5)畏罪潜逃(6)妄下断语4.第一辛酸愤恨悔恨5.辩诉暴怒虐待6.[解析]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横向比较三只猫的差别,进而体会文章的主旨.[答案] 来历:第三只猫是被人遗弃,“我们”出于怜悯拾来的;而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第二只猫是特地从舅舅家要来的.相比之下,第三只猫来得更随意,甚至有些无奈.外形:第三只猫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第一只猫花白的毛,像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可爱,第二只猫浑身黄色,也很可爱.相比之下,第三只猫从外形上不讨人喜欢.性情: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懒惰;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更加活泼.所以第三只猫并没有像前两只猫那样给家人带来欢乐.在家中的地位:第三只猫是若有若无的动物,大家不大喜欢,不大注意它;第一只猫、第二只猫则是全家的宠物.7.[解析] 体现的情感,可以结合句中的关键词“难过”来考虑,“更难过”的原因则要联系句子的背景或者整篇文章的内容来作答.[答案] 体现了“我”的难过之情.因为第三只猫的亡失与自己的武断有关,是自己和家人冤枉了这只猫,而又无法补救,深感内疚和自责,因而痛苦之情就更深了,所以“我”“更难过”.8.作品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既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9.[解析] 理解事情的发展推动感情变化的作用.[答案] “我”和家人一直对第三只猫表示厌恶,看到鸟儿被咬死,首先就主观判断,怪罪于这只花白猫.这是“我”对它厌恶的一个爆发点,但随后亲眼所见的真相,让“我”的良心受到了冲击,开始转向内心的谴责和思考.“芙蓉鸟事件”中,“我”造成的冤枉让“我”转变了对花白猫的态度,让“我”明白了不能以貌取人、妄下断语的道理,也是后面它的猝死让“我”更加难过,甚至“永不养猫”的一个有力铺垫.10.示例:我从小喜欢养鱼,养过的品种也不少.至今,在我那鱼缸里还有六条可爱的小金鱼呢.这些小金鱼,形态各异,色彩不同,有红的,有白的,有红白相间的,有金黄的,还有两条黑的.它们游动起来,各具情态,真是有趣极了.你瞧,那条头顶是红色的小金鱼就像婚礼上的新娘,美丽而典雅,游动起来多少带点儿傲慢的味道,这也许是太漂亮的缘故吧!再看那皇冠小姐,通身金黄色,它那薄纱般的尾巴比整个身子还要大,当它轻轻摆动时,简直就像仙女下凡.那条黑色的名叫狮子头,长得滚圆滚圆的,游起来显得有些吃力,但它神态安详,颇具绅士风度.当这几条小金鱼一起在鱼缸中游动时,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我的小金鱼活泼、可爱,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11.①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表明写作对象.12.作者用“敢于亲近人”的麻雀跟燕子对比,突出了燕子能“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这一特点.13.首先,燕子外形像剪刀;其次,燕子和人保持的距离,使得燕子可以“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没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作业手册】1.涩yù绫chèn2.[解析] C A项,“为罪潜逃”应为“畏罪潜逃”;B项,“提心掉胆”应为“提心吊胆”,“忘下断语”应为“妄下断语”;D项,“怂勇”应为“怂恿”.3.[解析] D “庞大”应为“肥大”.4.[解析] D A项,引号内的逗号应为问号;B项,顿号应去掉;C项,顿号应改为逗号.5.示例:①海——接纳每一滴水,成就了大海的辽阔.②路——人生之路,在我们各自的足下.③思——思想,心田上开出的智慧之花.④记——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做一个守信的人.⑤忘——连心都死亡了,那是真正的遗忘.6.[解析] 找出揭示“芙蓉鸟”怎样被猫残杀的句子即为本题的答案.[答案] 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7.[解析] 此句主要揭示了作者因自己错怪了猫导致猫最终死亡而内疚的痛苦心理.[答案] 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臆断而死,不能挽回的内疚与后悔.8.[解析] 这一段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愧疚之情.[答案] 更深一层地表达“我”对那天的暴怒感到自责和对猫的愧疚与怜爱.9.包含了作者的内疚和悔恨之情;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中心.10.[解析] 可从人性、人情的角度考虑,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示例:人对动物应该心存善念,关心爱护它们.动物与人的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的.11.[解析]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主要表达了“我”的怀念和愧疚之情.[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小麻雀的怀念和愧疚之情.12.[解析] 找出文章中表明“我”与老公对小麻雀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的句子,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答案] “我”是因为小麻雀“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老公是觉得小麻雀“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13.[解析] 文章首尾处都有揭示“我”心情的句子,所以这两句就是呼应的句子.[答案] “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与“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前后呼应.14.[解析]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心情沉重的原因,体会“我”复杂的心情.[答案] 因为“我”自私地只能接纳麻雀带来的益处,却不能容纳它的缺点,最后竟将它轰出家门,以至于生死未卜,为此“我”深感愧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振铎笔名是什么
一般作者都会有着自己的笔名,就像艺人有艺名一样。
那么,有着作家身份的郑振铎笔名是什么呢?关于郑振铎你知道哪些故事下面是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郑振铎笔名在1984年披露的郑振铎本人在五十年代初亲笔所写的《郑振铎小传》中记载着“郑振铎,笔名西谛,又曾以笔名郭源新,发表小说。
年五十三(1898年生)。
福建县人。
家庭是小资产阶级。
祖父曾在浙江温州做小关,故生在温州。
”
郑振铎自“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便开始发表作品,就如同他在《郑振铎小传》中所写到的那样,他曾用过西谛、郭源新等作为自己的笔名来发表作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笔名为CT。
对于他为什么用这西谛、郭源新、CT来作为自己的笔名并没有相关的解释。
郑振铎的学生时代,是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的。
他曾是“上海著作人工会”的发起者之一,曾致信国民党当局抗议屠杀革命群众的做法,而他本人也因此差点被拘捕。
他曾旅居英法等欧洲国家,读遍有关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和变文等的书籍。
他曾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复社。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郑振铎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译著了《民俗学概论》、《民俗学浅说》、《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专著,出版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取火者的逮捕》、
《鲁迅全集》等等作品,为中国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很多贡献。
而在他的这些出版的作品当中,就有着他的笔名。
郑振铎的故事郑振铎在中国的文化学术方面作出了许多解除的贡献,而他本人也有着诗人、作家、学者等等多重身份。
人们对于郑振铎在事业方面的事迹了解很多,但是私底下的有关郑振铎的故事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这里就有一个关于郑振铎恋爱的故事。
郑振铎在北京读书期间,有了自己的初恋。
每一次北京的福建同学组织抗日联合会举行聚会的时候,郑振铎都会到场,并且慷慨陈词一番。
在当时的全国女子高等学院之中,有着合称为战国“四公子”的四位女学生,而这四位女学生之中就有三位是福建籍的。
在这三位之中,有一位的父亲在当时担任着教育部的主事,而其本人便是出身有钱人家,家中世代为官,又有着恒产,这个人便是黄世瑛。
有着这样的身世的她也参加了爱国活动。
黄世瑛长得很漂亮,在学校还担任着校学生自治会的主席一职。
在爱国运动中,郑振铎认识了黄世瑛,并对她产生了好感。
渐渐地,只要看不见黄世瑛,郑振铎便会定不下心来,他喜欢上了黄世瑛。
为了能够经常看见黄世瑛,只要他有跟学生运动有关的事情,便会闯进黄世瑛所在的学校。
幸亏当时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女高师放宽了原先的门卫制度,否则郑振铎想要闯进女高师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郑振铎的这场初恋并不是以圆满为结局的。
那时候的黄世
瑛犹豫了,而黄世瑛的父母也反对黄世瑛与郑振铎在一起,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郑振铎都处于无可奈何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