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我看鲁迅
我看鲁迅
我看鲁迅刘博2011级药学180112011022本来题目应该叫“鲁迅之我见”,但想到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白话文的推广普及,用这半白半文的句式,鲁迅先生怕是要批评我了。
就像这样,以前我总是以为鲁迅先生是一个不苟言笑,一点人情味也没有,见到不爽的就骂的一个类似现在所说的愤青形象。
他在我儿时的心里,大概只有这几句话的位置。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著有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事到如今,我还能一口气几乎一字不差地背下来那时鲁迅的生平简介,不得不叹服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取得的成效。
此外,还断断续续地从《藤野先生》、《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阿Q正传》、《社戏》、《风筝》等一系列的作品中了解到一个稍微明晰一点的鲁迅了。
模模糊糊地了解到,他是在日本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一个中国人被俄国人杀头而一群中国看客无动于衷的电影之后意识到拯救国民不在于身体而在于思想,于是弃医从文。
儿时的玩伴在时隔多少年之后再见时对我恭敬有加令我手足无措,虽然辛亥革命后自由民主的思想广泛传播着。
他认为玩风筝是玩物丧志而经常折坏弟弟的风筝,许多年之后意识到玩具是儿童的天性而又后悔不已。
他有一次去私塾去晚了,被先生批评了一顿,于是在桌上刻了个“早”字,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凡此总总,全是模模糊糊的,有的甚至还不甚正确,于是鲁迅先生的形象就模糊起来了。
数年之后,当再听到大学老师讲起鲁迅时,马上意识到自己过去那样定位鲁迅是极其无知的。
但又能怎么办呢,那时我们那么小,老师那样教。
鲁迅先生的作品现实意义是极深刻的,我总是喜欢将其与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比着来看,因为二者都是对站在底层劳动人民的角度来对人性进行着拷问。
所以,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是要将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鲁迅先生的态度来读的,而读懂它更是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所以鲁迅的作品是研究不完的。
呐喊》自序
北京抄碑 寂寞苦闷 [一0~一一]
“呐喊”含义:一唤醒民众,毁坏铁屋;二慰藉[jiè]猛士,不惮前驱.
写作方法分析:
练习:夹叙夹议
叙述:选取典型事例,以一当十,要言不烦; 议论:运用形象比喻,具体生动,寓意深广.
一“梦”: 二“示众的材料和看
青年时救国救民的理想.
客”:
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
《呐喊》自序
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鲁迅:[一八八一——一九三 六],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以“鲁迅” 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 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 续发表《孔乙己》、《药》、 《故乡》等著名小说,一九二一年, 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 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 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一九二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一 九二二年一二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 己从一九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 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 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 己的创作态度.
《呐喊》篇目表
[一]《呐喊》自序 [一九二二.一二]
[二]狂人日记
[一九一八.四]
[三]孔乙己 [四]药
[一九一九.三] [一九一九.四]
——读书应试梦? ——医学救国梦? ——文学启蒙梦?
探究“文学启蒙梦”对鲁迅的影响
一、看时事片后,鲁迅的思想状况如何?
提示:“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二、筹办《新生》失败后,鲁迅思想状 况如何?
提示:一方面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 “悲哀”和“寂寞” 另一方面,终于看清 楚自己
我最崇拜的名人
.我最崇拜的名人,他就是闻名中外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他弃医从文,写下了许多著作!我崇拜鲁迅,因为少年鲁迅是苦难的,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
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曾经的鲁迅家,家里是非常富有的!可是由于家中发生变故,家道败落。
十二岁那年,父亲得了重病。
鲁迅不得不把家中的财物那去当铺换钱,再用钱去药店抓药,所以经常迟到。
被打但他每天坚持去读书。
有一天,鲁迅又迟到啦!寿老先生拿着戒尺走到鲁迅面前严厉地说:“你怎么又迟到了?”鲁迅伸出手说:“你打吧!先生,我会改的,”寿老先生拿起戒尺打下去,可是戒尺在空中停留了几秒钟,最后还是没打去。
鲁迅回到座位,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我绝对不能迟到了。
第二天早晨,桌子的右上角出现了一个“字”。
那是鲁迅用小刀刻的。
“早”字也深深地刻在鲁迅的心里。
少年鲁迅,是我学习的榜样!2.在世界上,许多人都成了家喻户晓的杰出人物。
大家都很向往他们,很崇拜他们,他们创造出了许多奇迹,也开辟了许多科学道路。
他们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个名人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某些人看来,他们只是轻而易举地得来“名人”这个称号。
可是,他们都是通过发奋读书、刻苦学习,才取得了成就。
鲁迅是我最崇拜的名人。
在某个夜晚,天气异常寒冷,鲁迅一读书就读到半夜。
他为了忍耐寒冷,在嘴里放了一个辣椒,直到辣得自己满头大汗,这样,自己体内就会有一些热量。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赶寒冷。
有时,鲁迅竟读书读得废寝忘食。
鲁迅就是通过发奋读书,最终才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对,我也要学习他这种学习态度,他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如饥似渴地读书,现在,祖国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越的条件,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好好读书。
这就是我最崇拜的名人————鲁迅。
3.上中学时就开始接触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但至今我都认为,鲁迅的作品被编进语文教材是一场灾难,在支离破碎的讲解中,我对这个传说中的一代文豪产生了怀疑,没有感动也没有震撼。
21世纪与鲁迅:感性的狂欢与理性的失落
21世纪的“鲁迅”:狂欢化时代的理性突围——由鲁迅的当代境遇引起的反思童志祥/文鲁迅生前死后,历沐褒贬。
爱者誉其为“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瞿秋白语);恨者毁其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苏雪林)。
然而无论是誉者还是毁者,有一点是持共论的,那就是鲁迅思想之深刻和文字之厚重是有目共睹的。
鲁迅用自己的实力证实了其存在的价值。
七十多年过去了,作为肉体的鲁迅早已离我们远去,然而作为精神的鲁迅抑或意识形态的鲁迅却依然活跃在我们的言谈之中。
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多元化时代已成事实,而网络时代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也在无形中导致了感性的狂欢和理性的失落之局面。
鲁迅,作为理性的象征,精英文化的“城堡”,自然也就难免遭到一帮标榜新锐对抗传统的青年学者们猛烈的炮轰了。
纷纷杂杂的鲁迅研究在“还原鲁迅”的盛大呼声中持续了若干年,然而鲁迅真的被还原了吗?21世纪的鲁迅价值正在不断的被消解,“拥胡贬鲁”的风气也愈演愈烈。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鲁迅真的过时了吗?21世纪当真不再需要鲁迅的思想了吗?无论如何,这是当下鲁迅研究者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面对众声喧哗,至少我们得有直面现实的勇气!一“非我”的尴尬:工具化——理论化——娱乐化如果要问,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人是谁?答案一定是鲁迅;如果要问,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富争议的文人是谁?恐怕答案还是鲁迅。
尽管鲁迅生前曾希望人们在他死后尽快将其遗忘,但事与愿违,鲁迅在逝世后的七十多年里,一直以这样或那样的姿态成为中国人永远也道不尽的话题。
他的身后遭际也经历了一次次宿命性的变迁,即“工具化(神圣化)——理论化(死板化)——娱乐化”(网络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鲁迅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以“非我”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
无论是“拥鲁派”还是“非鲁派”,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疏离着其真实的一面。
严格意义上来说,“工具化”的命运,在鲁迅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里就已经开始了。
无知岂能无畏_质疑王朔批评文字
吾、阿英、郭沫若等人转世。王朔显然还狭隘 地理解了五四, 认为当时是不加区别地打倒 一切, 泼洗澡水时连孩子都要一起泼掉, 其实 大胆怀疑如果离开小心求证来支持, 不是多 疑就是目的可疑。王元化先生在同一篇文章 中曾指出: 五四是反传统的, 但不是全盘反传 统, 如反儒家, 却不反庄、墨、韩; 反贵族文学, 却提倡民间文学Á 。经历过“文革”之后, 对于 左翼文化的负面影响人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认 识和警惕, 比如说这动不动灭谁, 其实是一元 思想的一个体现, 首先认定自己手握真理, 而 且是惟一的真理, 那就不给其他与你相悖观 念生存的空 间, 就要灭人, 而且在灭的 过程 中, 还充满着神圣感, 口口声声反专制, 其实 是取消你的专制, 建立我的专制。王朔说某某 高高在上, 压制了他的自由, 可是以消灭别人 自由为代价所换来的个人的这种自由, 血腥 味儿是不是太浓了一些?可叹王朔, 一世消解 体制、权威的英名背后竟藏着建立新专制和 独裁的用心。
说之后, 王朔大爷一不留神又成了文化批评 家, “点尽古今‘圣贤’, 品评文 化时尚”º, 没 有他扯不到的问题, 连“文学史上谁站得住” 仿佛都得经他批准。苍蝇一样跟着起哄的传
媒让王朔得意忘形大放厥词: 说我是疯狗, 我 就是疯狗; 我的底线是: 可以无耻, 但不能伪 善……睡眼惺忪的人们闻得此语, 好像是稀 饭里拌了辣椒, 精神倍增, 不禁大赞王朔, 说 他 的文章“均 有的放矢, 有感而发, ‘好 处好 说, 坏处坏说’, 比较充分地表达了个人的喜 恶 与臧否”, “他看着不顺 眼的, 不管对 象是 谁, 他都不留情, 不手软”, “他这种人人平等、 直截了当的批评, 在很大程度上正切近着批 评的本义”» 。这么多年了, 是王朔同志的教 导才让我们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批评, 以致有 人在网上说“听王朔放屁也比听理论家们论 道好听”。似乎, 批评已经到了非王朔来拯救 不可的地步了。
我看鲁迅
我看鲁迅在人世间,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
我看鲁迅先生,同时我也看到了我。
鲁迅是一面镜子,照出社会众生相,照出世间百态味。
这面镜子,打破了时代麻木虚妄怯弱堕落的染缸,敲响了社会的警钟,反射出精神的力量。
最开始接触鲁迅先生,当属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然后学着少年的鲁迅在自己课桌上也刻下一个“早”字;然后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感慨鲁迅对一个贫穷可怜车夫的温情;到了初中,在鲁迅的笔下认识了少年闰土,知道了祥林嫂,知道了刘和珍君,知道了孔乙己……直到今天,看过《朝花夕拾》,再看鲁迅,心里也还在《呐喊》,还在审视,自己是否还在《彷徨》鲁迅,首先是一个孤傲的文人和冷酷的批评家鲁迅谈国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论睁了眼看》)谈教育:“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海上的儿童》)谈社会:“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论文: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专题学习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论文: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专题学习摘要:以六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或节选的鲁迅小说作为参考,确定鲁迅作品专题学习的阅读篇目,幵展鲁迅作品延伸阅读专题学习:聚焦语言与思维、思想与人格,确定学习目标,通过泛读、精读、研读等,实现从泛读向研读的进阶,从专题阅读向论文写作的迁移。
关键词:鲁迅作品;专题学习;教材选文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选编过鲁迅作品。
为了让学生真正读懂鲁迅作品、读懂鲁迅,基于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我们在高二年级上学期开展了一次延伸阅读专题学习。
一、专题学习内容:聚焦鲁迅,选定作品(一)为什么读鲁迅其一,鲁迅在作品中所表现岀来的对中国社会诸多问题思考的深刻性、丰富性与宏阔视野,对思想启蒙运动的怀疑态度、清醒认识和批判理性及其“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抗争精神,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确实少有人能与其匹敌。
鲁迅研究学者王得后就认为,鲁迅的思想是“立人”的,是“以'立人'为目的和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为手段的关于现代中国人及其社会如何改造的思想体系”而如何改造社会,如何塑造新人,也是学生“走入现代”所需要思考或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
其二,鲁迅作品虽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却树立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经典范式。
他的作品中在体裁、叙述手法、人物刻画、形象塑造、语言运用,以及吸收、运用最先进的现代主义表现方法等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1923年,茅盾在《读〈呐喊〉》一文中就予以极高的评价: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
”学生接触、了解、探究鲁迅小说的这些新文体、新手法、新语言,也必将给他们的语文学习带来极大的益处。
其三,鲁迅研究学者张梦阳在反思自我时吐露真言:80余年的鲁迅研究论著,95%是套话、假话、废话、重复的空言,顶多有5%谈岀些真见。
我看王朔——精选推荐
我看王朔王朔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红了,他编剧的《⾮诚勿扰2》⼝碑惨败,前⼏年那本《我的千岁寒》基本算是扑街。
⽤起点的话说就是⼀位陨落的⼤神。
前⼀阵还传说此公吸毒。
总之,他已经不是⼗⼏年前那个风靡⼀时的家伙了。
我是从⾼中开始看王朔⼩说的,说起来还颇为有趣。
初中时班主任是我⽼爸,“闲书”跟我是绝缘的,⽿濡⽬染之下⾃⼰也就形成⼀观念,看⼩说,特别是武侠⼩说的不还是好孩⼦。
不怕⼤家笑话,我看第⼀本⾦庸⼩说《⿅⿍记》是在⾼⼀下学期——那还是因为有⼈告诉我说这⼩说不是正经武侠风格,看看⽆妨。
当年我看那⼩说的感受恐怕和⼤陆78年转播世界杯决赛时观众的新奇感不相上下,恍然间如同眼前出现⼀个崭新的世界。
⼀⼝⽓看了⿅还想看“真正武侠风格”的⾦庸⼩说,于是乎⼀发不可收拾……从《笑傲江湖》到《神雕侠侣》从《倚天屠龙记》到《天龙⼋部》,外加边边⾓⾓的⼩东西,⼀路到底。
特别是《天龙⼋部》,看了前四本偏偏没看到最后⼀本,那叫⼀个急呀……总算在外⾯租到⼀本,连夜赶完,脑⼦⾥就⼀个字:“爽!”从那时起潜意识⾥有把⽼⾦神化的趋势了都。
也就是在那么个时候,王朔写出了让他“臭名远扬”的《我看⾦庸》。
知道这么个事是看的《中国青年报》(我们学校有个好习惯就是隔⼗天半⽉能给我们张报纸看⽽且不额外收费),当时⾃然是怒不可遏了——⾃⼰偶像被诋毁成那样谁能不怒?更何况举的例⼦还是《天龙⼋部》!当时就有种找到北京烧了⽼王房⼦的冲动。
后来⽼⾦回了帖(-_-),⼀副⼤佛样⼦让俺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没有板砖⼀⽚多少让⼈不爽。
于是就有⼀哥们道:“要不咱们看看这个王朔到底是⼲啥的?”当时只知道有个杨朔,写过个⼜长⼜臭的《荔枝蜜》,王朔是哪⼭上的猴就不知道鸟。
⼈多⼒量⼤,三四个⼈凑出钱来买了本盗版的《王朔全集》来慢慢研究——主要是因为租书的那⾥没这东西。
这么⼀看还真不得了,不但发现王朔也曾经是个写⾔情的“⼤陆琼瑶”,⽽且把我写作⽂的风格彻底拉到了街头混混的那边。
对鲁迅的评价
对鲁迅的评价对于鲁迅的评价以正面为主,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海外的普遍都很高。
正面评价在中国,鲁迅是一位地位独特的作家。
大多数人承认他是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
两岸政府对他的不同的政治化评价,使当代对鲁迅的真实思想需要重新澄清。
比较重要的当代鲁迅研究学者有王瑶、林辰、朱正、王得后、钱理群、李欧梵、周策纵、王富仁、陈漱渝、汪晖、张梦阳、徐麟、王乾坤等。
学者严家炎、何满子、邵燕祥、林贤治、王元化等对鲁迅先生多有著述;而作为艺术家的张仃、吴冠中、陈丹青、范曾等大家对鲁迅先生也有精彩的论述。
大多数人认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是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出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其杂文,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的。
这一政治立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鲁迅思想中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
中国共产党对鲁迅有高度评价。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鲁迅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并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
共产党掌权后,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
鲁迅的众多文章被选为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
现今仍然存在官方的鲁迅研究机构和专门的鲁迅研究杂志。
不过,据2001年出版的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记载,1957年毛泽东在回答罗稷南的问题时表示,如果鲁迅仍然活着,“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
但毛泽东曾于同年3月在《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说:“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怕什么的,任何人也不怕。
不怕别人整不整,顶多没有饭吃,讨饭,挨整,坐班房,杀头,受冤枉”,因此毛泽东对罗稷南的回答可能只是对鲁迅敢说真话的赞赏。
王朔:鲁迅依旧令我尊敬,他对公认的伟大人物没露出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王朔:鲁迅依旧令我尊敬,他对公认的伟大人物没露出丝毫的“奴颜和媚骨01第一次听说鲁迅这名字是一谜语:山东消息——打一人名。
忘了发表在哪儿,反正是一印刷纸,一大堆谜语,让小孩猜。
大约八九岁的时候,我们院一爱看书的孩子跟我们一帮人吹:“有一鲁迅,太牛逼了。
”他眉飞色舞地说:“丫行于一条黑巷,一群狗冲丫叫,丫说:呸!你这势利的狗。
”我和一干听众大笑,当时我刚被304医院一只三条腿的狗追过,吓得不轻,这句话对我的心理大有抚慰。
有那么几周,我们上下学,谁走在后面,前面的人就会回头笑骂:“呸!你这势利的狗。
”第一本鲁迅的书就是这孩子借给我看的,不是《野草》便是《热风》,或是另一本,上面有骂狗这一段。
我一向有一特异功能,无论什么书,拿来一翻,必先翻出涉嫌黄色那一段。
鲁迅的书也不例外。
一翻翻到一篇杂文,主要内容是摘抄当年一份流氓小报登载的社会新闻,说的是上海一妇人诉上法庭,告其夫鸡奸,似乎引的是原始卷宗。
我当时是一特别正经的人,就是那种对这类下流故事爱看,看完之后又奋起谴责的家伙。
我对鲁迅文风的第一观感并不十分之好,如此文摘怎么能算他的东西?有一种人写文章专爱引用别人的话,当时是一时弊,现在还是一俗例,起先我把鲁迅也当成了这种人。
后来开始看鲁迅的小说,“文化大革命”焚书坑儒,可是没烧鲁迅的书,书店里除了《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鲁迅全集》赫然摆在那里。
老实讲,当时很容易崇拜个谁,《艳阳天》我都觉得好,但是并没觉得鲁迅的小说写得好,可能是因为那时我只能欣赏戏剧性强和更带传奇性的作品,对人生疾苦一无所知,抱着这样自我娱乐的心态看书,鲁迅的小说就显得过于沉闷。
相对于北京孩子活泼的口语,鲁迅那种二三十年代正处于发轫期,尚未完全脱离文言文影响的白话文字也有些疙疙瘩瘩,读起来总有些含混。
有些字现在也不那么用了,譬如把“的”一律写做“底”,好像错别字似的,语气也变得夹生。
“这就是大师啊?”记得我当时还挺纳闷。
还原真实鲁迅——演讲提纲
还原真实的鲁迅(演讲提纲)眸子鲁迅先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从五四到现在,还没有停息。
不同的人对鲁迅的评价也是不同的,差异的程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正面的评价把鲁迅奉为神一样不可侵犯,负面的评价把鲁迅说得连粪土都不如。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鲁迅的负面评价。
对鲁迅的贬斥至鲁迅成名以来一直伴随着鲁迅。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贬低鲁迅的主要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又是怎样去贬低鲁迅。
(一)鲁迅的论敌。
“五四”至建国前这一段时间内,先后有陈西滢、梁实秋等学者对鲁迅的征讨,高长虹,苏雪林等文人对鲁迅的不恭。
其中苏雪林是贬低鲁迅最坚持的一位,她用大半辈子的时间来反对鲁迅,她贬低鲁迅的文章有《鲁迅传论》和一本文集《我论鲁迅》。
他说鲁迅读书老是读一个时期便换学校,当教员也爱跳槽,想必是欢喜同学校当局磨擦,或与同事闹脾气,亦可见他与人相处之难等。
有后期创造社成员对鲁迅的诋毁。
郭沫若曾经说鲁迅是一个二重反革命分子。
也有周作人直接间接地对鲁迅的人格的攻讦。
这些贬斥与攻击或在具体的学术问题或政治观点层面展开,或从一定的政治立场出发而铺陈,或由个人恩怨而生发,(二)新儒学代表。
五四运动中,儒学被否定,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文革把鲁迅塑造成旗手),但由于儒学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一直以来都有卫道者。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提倡国学,中国国内儒学的快速发展;还有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促进了国际社会对儒学的关注。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儒学得到发展。
既然儒学要发展,那么就必要扫除障碍,这样鲁迅成为新儒学代表贬低的对象了。
(三)、新时期的贬“鲁”还有在新时期对鲁迅的贬斥主要是对鲁迅现有的文化地位质疑和对鲁迅形象的塑造者们的挑战。
李不识《何必言必称鲁迅》(《杂文报》1985年8月6日——安徽铜陵财经学校二年级学生):用轻蔑的口吻称鲁迅的文化遗产为“鲁货”,把接受鲁迅的影响称为“鲁化”,并给鲁迅扣了一顶“受王明左的路线影响”的大帽子邢孔荣《论鲁迅的创作生涯》(见《青海湖》1985年8月号):《论鲁迅的创作生涯》一文把鲁迅的文学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准备时期(1906-1918),创造时期(1918-1925),衰退时期(1925-1936)。
王朔新论:我看鲁迅
王朔新论:我看鲁迅编者按: “三四十年代,梁实秋小品,郭沫若诗歌,张爱玲小说和鲁迅杂文,可说是文坛四大毒。
“初读鲁迅真是一次很糟糕的体验,抓着人小辫子不放,喋喋不休,永远是你招惹了我,我就和你没完,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绕着弯子说,阴损着骂人,而且谁也说不服谁,一个话题吵到没劲了,就从皮袍下又拽出一个话题接着掐,掐着掐着又能兜回去,好象就他一人是救世主,就他和那个世界那些文人有深仇大恨。
”“《狂人日记》里那个狂人,卯足了劲儿要吃人,要不就被人吃,似乎天下就他一个清醒的猎物,这不是狂人,这是精神分裂,后来美国《沉默的羔羊》这种垃圾电影就是从这儿来的。
” 好歹上过几天学的人,可以不知道金庸,也可以不知道王朔,但没有人会不知道鲁迅。
但偏偏,有人对鲁迅作品看不惯,不吐不快,这无意在文坛内外投下一枚重当量核弹王朔新论:鲁迅的东西我原来没看过,只知道那是二三十年代一个住在上海写杂文的浙江人。
按我一贯喜新厌旧的观念,解放前作家的东西都是不入流的,他们的作品只有两大宗:言情和骂街,一个矫揉造作,一个血口喷人。
尤其是骂街的杂文,世纪末新思潮风起云涌,人人惟恐不前卫,再看那个有如穿缅裆裤戴瓜皮帽,自己先觉得陈腐到丢份儿。
如今我看人是有个尺子的,谁读张爱玲鲁迅谁就叫假正经,一概看不起。
张爱玲是牢牢钉在小资的成份上,她的拥戴者一直都是我们人民政府专政的对象,说起喜欢的话也是酸不溜秋,也就是一帮资产阶级的遗老遗少在寻找回来的世界。
她是有后来者的,大陆港台大批老少女人出道,把她那一套发扬光大。
现在那些玩心跳的人说起张爱玲都撇嘴,全改金瓶梅了。
鲁迅可不一样,死了大半个世纪了,流毒仍没完没了,中学课本里他的内容还是占了一大半,有好事者评华文小说一百强,楞给他那个不知所云的《呐喊》排了第一,却没给我这个八九十年代文坛的重磅炸弹一席之地。
像每个偏执自大的人一样,我对在新闻纸上的这种评选不屑一顾,只重视周围小圈子朋友的判断,全不在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名声。
鲁迅
世纪之交, 鲁迅热”仍在升温, 世纪之交,“鲁迅热”仍在升温,这种文化现象不只发 生在大陆上,世界好多地方都有。 生在大陆上,世界好多地方都有。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 吃鲁迅饭”的文人和商人。不论是赞颂鲁迅的, “吃鲁迅饭”的文人和商人。不论是赞颂鲁迅的,还是 骂鲁迅” 一时间,热闹非凡。 “骂鲁迅”,一时间,热闹非凡。中国进行的第一次国 民阅读调查,在提名的170位现当代作家中, 170位现当代作家中 民阅读调查,在提名的170位现当代作家中,鲁迅高居 榜首,新兴的互联网上,打上“鲁迅”二字查询一下, 榜首,新兴的互联网上,打上“鲁迅”二字查询一下, 有关的网站网页竟然成百上千, 有关的网站网页竟然成百上千,在网上讨论鲁迅的普通 读者络绎不绝,这说明“鲁迅文化” 读者络绎不绝,这说明“鲁迅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中 特别是现代文学中一种“经典” 恰如说不尽的“ 特别是现代文学中一种“经典”。恰如说不尽的“莎士 比亚” 道不完的“孔子”一样,同样有谈不完的“ 比亚”,道不完的“孔子”一样,同样有谈不完的“鲁 他的精神已融入我们的民族血脉, 迅”,他的精神已融入我们的民族血脉,化为永远的民 族魂。 族魂。
一九九九年《芙蓉》 一九九九年《芙蓉》第 六期发表 《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写一份悼词》 写一份悼词》
冯骥才(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
二〇〇〇年《收获》第 〇〇〇年 收获》 二期刊出了冯骥才的文 鲁迅的功与过》 章《鲁迅的功与过》
王朔( 王朔(1958 ——)当代作家 )
王朔《我看鲁迅》 王朔《我看鲁迅》
1.鲁迅对中国传统 1.鲁迅对中国传统 封建文化的非人性的批判
狂人日记》 《 狂人日记 》 鲁迅提出 仁义道德” “ 仁义道德 ” 吃人的命 所谓仁义道德吃人, 题 。 所谓仁义道德吃人 , 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的封建文化对人性扼杀 和摧残。 和摧残。
《呐喊》自序
鲁 迅 作 品 集 简 况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 集》《坟》《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 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 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 集》《集外集拾遗》等16部 翻译: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
夹叙夹议
深 入 研 讨
1、 关键词的微妙变化说明了什么?
叫喊、大嚷和呐喊三个词的有序运 用,巧妙表现鲁迅先生由主张文艺救国 到运用文艺做革命武器的心路历程。
2、 详写“消沉”生活为了什么? 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文艺救国 失败后的无限痛苦与寂寞;另一方面, 也恰恰证实了鲁迅先生并不是真正的消 沉,他是在沉默中反思,在反思中积蓄 战斗的力量。
2、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 荒原的悲哀? 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不觉悟,对 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 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 有的狂热病。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 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 很痛苦的。
问 题 探 究
3、文章出现“寂寞”一词的地方多达9处, 鲁迅先生陷入无边寂寞的原因何在?如何理 解这种寂寞?
提示: 一、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 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 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 看客,病死多少人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二、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 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 为当然以为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 动了。
文艺救国,唤醒民众
问 题 探 究
深 入 研 讨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作者:尚世晓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年第08期【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的作品往往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之一,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们对鲁迅的作品有全面深入地把握,本研究探讨了突破该瓶颈的若干方法,包括兴趣突破和语言突破等,并对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介绍,这些方法的提出有助于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方面,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深入把握。
【关键词】中学;鲁迅作品;突破【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
”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
问其原因,一说拗口,又说不喜欢鲁迅好斗的性格。
两种原因都很有代表性。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
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
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
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
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
作家王朔评价鲁迅:鲁迅的小说并不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
作家王朔评价鲁迅:鲁迅的小说并不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王朔并不认为自己仅仅只是一个写小说的,他可以有很多职业:编剧,策划人,甚至是导演,但是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
虽然他从小就喜欢读书,但是写小说只当作他最初生活艰难的时候一种谋生的方式。
当他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对于写作的看法他一直没有改变,他坦言:我写小说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赚钱。
点击加载图片有人说他市侩,有人说直爽,至于他属于哪种人只有自己才清楚。
不过他的敢作敢当令人佩服,看见他不喜欢的不会藏着掖着,而是要说出来,说出自己的看法,即便是明知会得罪人,他也在所不惜。
虽然他不认为自己是作家,但是他的担当明确了一个有良知作家的责任。
他写的作品足以当得上作家这个称号。
虽然他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又有哪个作家能够做到不以写作为赚钱的目的只是凭兴趣为爱发光?这显然不太现实。
点击加载图片他批评过许多作家,称余华“比不过别人”,将金庸作品列入四大俗当中。
余华算是目前比较出名的一位作家了,凭代表作《活着》崭露头角,获得一致好评,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虽然多年和村上春树一起在诺贝尔文学奖赛道赛跑,但是他的文学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金庸先生更不必多说,虽然已经故去,但是他的作品弥留在人间,被改编成为电视剧,被大众所熟知。
除开这两位作家之外,他曾经还公开评价过鲁迅先生的作品。
原话是这样的。
我要说,鲁迅的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不是都好,没有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都好,那是扯淡。
而且,说鲁迅的小说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那也不是事实。
——王朔鲁迅先生蜚声中外,在文化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点击加载图片他的贡献不言而喻,甚至被认为是整个二十世纪无人可及也无法逾越的作家。
但是王朔却加以否定,认为鲁迅的小说并不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
王朔的意思很明显,只要是作家只要是人,那么写的小说就应该存在缺陷,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比他有才华的人多的是,因此鲁迅先生的小说绝对不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鲁迅王朔1……后来开始看鲁迅的小说,文化大革命焚书坑儒,可是没烧鲁迅的书,书店里除了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鲁迅全集赫然摆在那里。
老实讲,当时很容易崇拜个谁,《艳阳天》我都觉得好,但是并没觉得鲁迅的小说写得好,可能是因为那时我只能欣赏戏剧性强和更带传奇性的作品,对人生疾苦一无所知,抱着这样自我娱乐的心态看书,鲁迅的小说就显得过于沉闷。
相对于北京孩子活泼的口语,鲁迅那种二三十年代正处于发轫期尚未完全脱离文言文影响的白话文字也有些疙疙瘩瘩,读起来总有些含混,有些字现在也不那么用了,譬如把"的"一律写做"底",好像错别字似的,语气也变得夹生。
这就是大师啊?记得我当时还挺纳闷。
再后来,阅读的经验增加了,自己也写了二十年小说,对小说也不简单地用明白流畅情节生动当唯一标准了,我要说,鲁迅的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不是都好,没有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都好,那是扯淡。
而且,说鲁迅的小说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那也不是事实。
我觉得鲁迅写得最另类的三篇小说是《一件小事》、《狂人日记》和《伤逝》。
《一件小事》从立意到行文都很容易被小学生模仿,这篇东西也确实作为范文收入过小学课本,像小说结尾那句"他的背影高大起来",我那个不学无术的女儿在她的作文中就写过。
写《狂人日记》时鲁迅充满文学青年似的热情,文字尚嫌欧化,透着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吃惊,那种激烈决绝的态度则和今天的"愤青"有共通之处,搁今天,也许能改编成摇滚。
《伤逝》大概是最不像鲁迅后来风格的一部小说,男女过日子的事儿,他老人家实在是生疏,由此可见,大师也有笔到不了的地方,认识多么犀利也别想包打天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是很好的散文,有每个人回忆童年往事的那份亲切和感伤,比《荷塘月色》、《白杨礼赞》什么的强很多,比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就不是一个量级了。
那也不在作家的经验、才华,在于不同人生本身的差距。
《祝福》、《孔乙己》、《在酒楼上》和吃血馒头的那个《药》是鲁迅小说中最好的,和他同时代的郁达夫、沈从文和四川那位写《死水微澜》的李劼人有一拼,在当时就算是力透纸背的。
中国普通人民的真实形象和难堪的命运被毫不留情地端了出来。
这些人物至今刺激着我们,使我们一想到他们就毫无乐观的理由。
半个世纪之后,我们的人民不再是鲁迅那个时代完全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的境地很需要被同情的那伙人了。
从鲁迅第一声呐喊起,他们也折腾了几十年,再提到人民二字,只怕要警惕一点了,有些事是别人强加的,有些事可是他们自个乐意的,甚至还有不少诗意的发挥。
仅有唤醒意识和对压迫者的控诉那都是表面文章,真正需要勇气和胆识的不是反抗强者,而是直面那些可怜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对他们予以解剖。
鲁迅写小说有时是非常概念的,这在他那部备受推崇的《阿Q正传》中尤为明显。
小时候我也觉得那是好文章,写绝了,活画出中国人的揍性,视其为揭露中国人国民性的扛鼎之作,凭这一篇就把所有忧国忧民的中国作家甩得远远的,就配去得诺贝尔奖。
这个印象在很长时间内抵消了我对他其他作品的怀疑,直到有一次看严顺开演的同名电影,给我腻着了。
严顺开按说是好演员,演别的都好,偏这阿Q怎么这么讨厌,主要是假,没走人物,走的是观念,总觉得是在宣传什么否定什么昭示什么。
在严顺开身上我没有看到阿Q这个人,而是看到了高高踞于云端的编导们。
回去重读原作,发现鲁迅是当杂文写的这个小说,意在针砭时弊,讥讽他那时代一帮装孙子的主儿,什么"精神胜利法"、"不许革命"、"假洋鬼子",这都是现成的概念,中国社会司空见惯的丑陋现象,谁也看得到,很直接就化在阿Q身上了,形成了这么一个典型人物,跟马三立那个"马大哈"的相声起点差不多。
当然,他这信手一拈也是大师风范,为一般俗辈所不及,可说是时代的巨眼那一刻长在他脸上,但我还是得说,这个阿Q是概念的产物,不用和别人比,和他自己的祥林嫂比就立见高下。
概念形成的人物当作认识的武器,针对社会陋习自有他便发发扬火力指哪儿打哪儿的好处,但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对象他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反应就极为有限了。
是不是有这么一个规律,干预性针对性越强的作品,审美性可感性就越低?尤其是改编为影视这种直接出形象艺术形式,这类人物就很吃亏,演员也很难从生活中找依据。
鲁迅有一批小说游戏成分很大,我指的是他那本《故事新编》。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批作品。
这些游戏之作充分显示了鲁迅的才气和机灵劲儿,再加上一条就是他深厚的旧学知识。
这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写的,他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真够姚雪垠凌解放包括陈家林学半年的。
若说鲁迅依旧令我尊敬,就是他对什么样公认的伟大人物也没露出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更没有用死无对证的方法大肆弘扬民族正气,编织盛世神话。
他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怀疑渗透在《故事新编》的第一笔中。
唯一叫人败兴的是编者在这批小说下面加的注释,告诉今人这话指什么,那段是讽刺当时的什么现象,那就变得小气了,纯粹是意气用事,借古讽今。
有些话我本不想说,但话赶到这儿了,我还是说了吧。
鲁迅这个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开,自他去了上海,心无宁日,天天气得半死,写文章也常跟小人过不去。
愤怒出诗人,你愤怒的对象是多大格局,你的作品也就呈现出多大格局。
鲁迅的个性在他的创作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此外,他的文学理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候潮流的影响和摆布。
2在某些方面,我的观念很保守,譬如作家这个称呼,我一直认为必须写小说才配这么自称。
(诗人单算,他们可以直接叫诗人。
)我是把小说当作"作家"这一行的防伪标记看待的,因为有太多不着调的人在写散文。
凡见报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名单中顶着"著名散文作家"头衔那位往往是一冒牌货,不是作协官员就是某人的儿子或者干脆是文学圈里一碎催,能写个山水游记或是某老腕某年某日一时的音容笑貌就覥着脸出来招摇了。
这些人严重败坏了散文随笔的名声,使我一想到散文随笔总觉得那不是正经东西,若说某人独以散文随笔见长,先觉得这是一起哄的,读了也以为好,仍觉得此人没根基,起码和文学无关,用那种比较装孙子的话说就是"文化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关于这一点,我和一个作家朋友当面争论过,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的。
我这朋友说:我坚决不同意你这说法!接着举到另一位也是很多人的精神之父阿根廷人博尔赫斯为例,这位也是没写过多少东西便一举成事儿的。
这倒弄得我没话可说。
当然我并没有被说服,我也没觉得博尔赫斯怎么着了。
我坚持认为,一个正经作家,光写短篇总是可疑,说起来不心虚还要有戳得住的长篇小说,这是练真本事,凭小聪明雕虫小技蒙不过去。
有一种为没写过什么东西混了一辈子的老作家遮丑的鬼话,说写短篇比写长篇难,因为结构如何如何之难,语言如何如何精练,这也就是蒙蒙没写过东西的人。
短就是短,长就是长,写长的要比写短的多倾注心血这还用说么?长篇就不用结构了?就该罗嗦?长篇需要用力劳神的地方那是只会写短篇的人想也想不到的。
是,小说只有好坏之分,不在长短,同是好小说,我也没见uv谁真拿《祝福》、《交叉小径的花园》去和《红楼梦》、《追忆逝水年华》相提并论。
鲁迅没有长篇,怎么说都是个遗憾,也许不是他个人的损失,而是中华民族的损失。
以他显露的才能,可以想象,若他真写长篇,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这中间有一个悖论:如果不是那样一个乱世,周围有那么多叫他生气的人和事,他再不是那么个脾气,他也就有时间写长篇了;但若不是那样一个时代,周围不是那么个环境,他也跟他弟一样客气,我们就只有在翻阅北洋政府人事档案时才能找到周树人的名字,知道是那个周作人的哥。
所以这也是中国文学的宿命,在鲁迅身上,我又看到了一个经常出现的文学现象,我们有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却看不到他更多优秀的作品。
3在我小时候,鲁迅这个名字是神圣的,受到政治保护的,"攻击鲁迅"的严重的犯罪,要遭当场拿下。
直到今天,我写这篇东西,仍有捅娄子和冒天下之大韪的感觉。
人们加在他头上无数美誉:文豪!思想先驱!新文化运动主将!骨头最硬!我有一个朋友一直暗暗叫他"齐天大圣"。
我们都知道,他对中国的贡献并不局限于文学,他是有思想的。
思想和作家不是一个等号关系,作家,能写文学作品,不见得有思想,要想当最顶级的作家,必须有思想,这个我们从小就分得清,也就是说,思想是首要的,大于其他的。
当然还有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分,这且不管他,鲁迅,自然是最先进的,这个认识被当作铁的事实早就灌输到我的头脑之中。
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迷信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们不能正视他。
他是作为一个不可言说的奇迹存在的。
在我读过他的大部分作品并已得出自己的看法之后的很长时间,仍不能摆脱对他的迷信,一想到他就觉得他的伟大是不证自明的。
如果说他的作品不是很过硬,那他还有过硬的思想,那个思想到今天还闪烁着锋利的光芒,照耀着我们黑暗的自身。
我以为我了解他的思想,实际上我没有读过任何他的思想著作,一些专用于他的句子使我觉得不必深究,"一个都不宽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格,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不就是思想么?思想解放运动开始后,老百姓第一个变化就是嘴坏了,谁都敢说。
深圳建特区后,我有一个做律师的朋友去那边捞世界,回来之后请大家吃饭,有人喝了酒后高叫:鲁迅,有什么呀!论思想,他有毛泽东有思想吗?毛泽东,有雄文四卷,起码让三代中国人灵魂受到洗礼;论骨头硬,他有王二小骨头硬吗?给敌人带路,掩护了几千老乡和干部,被敌人摔死在石头上。
我不是说这酒鬼说的话多么发人深省,真正使我震动的是他的态度,不一定非要正确才能发言,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了也就说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确实先要有这么个耍王八蛋的过程。
这使我终于可以用一个人看另一个人的眼光去打量鲁迅。
这时我才发现我对他有多不了解。
那些经常用于称赞他的话其实不属于思想,只是夸他的为人或说高贵的德行,拜倒在他的光芒之下那么久其实我对他的思想一无所知。
从他无数崇拜者的文章中我也想不想谁说过他有思想,大家纠缠、感慨、为之涕下、激动不已的大都是他的品格,最厚道的文章也只是对他可能具有的思想进行猜测,想象这样一个为世不容、痛苦敏感的智者内心一定是"漆黑一团",这个逻辑似乎是说,对生活、社会、人群极度绝望本身就是深刻的思想。
我不是太明白这个逻辑,坦白说,直到昨天,写到这里,我还是晕菜,不知道鲁迅思想的精髓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