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陈宫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亦敬亦叹话陈宫

——试论《三国演义》中陈宫形象

《三国演义》人物众多,群星璀璨。在这漫天耀眼的星光中,我却注意到了一个并不显眼的人物——陈宫。

陈宫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角色。从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开始,到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为止,他出场的次数并不算多,就像一颗流星,在深沉的苍穹中倏然划过,又遽尔陨落。然而,他给我的印象却十分鲜明而深刻。

陈宫曾为中牟县令,捉住了行刺董卓失败的曹操,因感于曹操的抱负而弃官,毅然和曹操一起流亡。逃亡途中见曹操残暴,滥杀吕伯奢一家,失望之余弃之而去,并与操誓不两立。后来又辅助吕布和曹操作战,多次设计打败曹操,遗憾的是吕布不听他的话,最终失败被曹操所擒。曹操因感其救己之恩想释放陈宫,但陈宫坚决不降,最终被曹操杀害。

从陈宫弃官出走,至其凛然赴死,我竟至“驻足不前”,掩卷回味不已。内心感慨,可用“敬”、“叹”二字形容。

对陈宫其人,我是由衷敬佩的。

首先,陈宫的感念天下苍生的抱负令人敬佩不已。

东汉末年,社会黑暗,群雄纷争。当曹操因刺杀董卓不成而逃亡至中牟县时,他作为一个手中掌握着钦犯的县令,完全可以邀功请赏封妻荫子,但他并不以维持自家安逸为满足,亦不以升官晋爵为人生目标。相反却故意用言语试探挤兑曹操,在遭操一顿怒骂“燕雀安知

鸿鹄志哉!”之时,他不怒反喜:“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在听了曹操慷慨激昂的“演说”后,不禁欣喜万分,自以为遇上“明主”,可以有所作为,所以在听了曹操“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 的打算,毫不犹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如果说弃官从操可见其感念天下苍生、勇于舍小家而趋大义的气节,那么弃操而去则亦能见其胸怀天下的抱负。

在逃亡途中,曹操因疑心病重而杀了吕伯奢全家八口,陈宫已感心寒,及至见操“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为他打酒回来的吕伯奢老人,听了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野心勃勃的宣言,令他不寒而栗:“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此种人掌管天下,黎民何幸?所以陈宫萌生杀意,可他心里是矛盾的:“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

离开了曹操,他一直寻寻觅觅,渴望能遇一明主以展抱负,及至遇着“有勇无谋”的吕布,感其勇者,念其在推翻董卓势力中的功劳,以为在其帮助下,亦可以有所作为,于是一直跟随吕布。在那群雄纷争的年代,能如陈宫这样胸襟的人确实难得。

其次,陈宫足智多谋善于用计令人敬服。自从投奔吕布以后,他成了吕布的主要谋士,为吕布出过不少好主意。例如,当吕布与曹操在濮阳城外首次交锋,打败曹军之后,他及时提醒吕布:“西寨是个紧要去处,倘或曹操袭之,奈何?”吕布不以为然:“今日输了一阵,

如何敢来?”他马上强调:“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须防他攻其不备。”果然,当天夜里曹操就亲自领军来“攻其不备”了。幸亏吕布听了陈宫的话,及时援救西寨,才又一次打败了曹军(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不过,更精彩的还是“火烧濮阳”。这一次,他建议吕布让城中富户田氏写诈降书,伪称半夜献城,诱使曹操亲自率兵入城。结果,曹军遇到的是“四门烈火降天而起”,被烧得七零八落,四散奔逃;曹操本人“髭须发尽都烧毁”,差一点当了俘虏,真是狼狈不堪(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后来,张松当面讥刺曹操时,把“濮阳敌吕布之时”与“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将,割髯弃袍于潼关”相提并论,视为曹操一生的几大耻辱之一,可见陈宫此计给人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第三,陈宫宁死不屈的文人气节和从容赴死的凛然风度令人肃然起敬。吕布集团全面崩溃之后,陈宫和吕布都成了阶下囚。面对曹操这个胜利者,吕布贪生怕死,再三求降,陈宫却毫不惧怯,傲然不屈。曹操以居高临下的口气问他:“公台自别来无恙?”他马上针锋相对地回答:“汝心术不正,吾故弃之。”曹操企图以老母和妻子的存亡来软化他:“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

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丝毫不为操软化政

策所动,在这里,看不见慷慨赴死之悲切,既见其从容之态,亦可见其更是智高一筹,一脚将难题踢给了曹操:对待我老母妻子的态度可

见你的治天下之策,素以仁义孝自称的曹操,当然不愿授人以柄。而曹操留恋之意更见陈宫的气节。试看其从慷慨赴死之态:“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椁盛其尸,葬于许都。”作为曹操的俘虏而能让操如此留恋与动情的,惟陈宫而已。

陈宫的抱负、才智、气节令人敬仰,但陈宫的遭际却令人慨叹。

叹其一,生不逢时,生不逢英主。

以陈宫之才,可以做“治世之能臣”,性格决定他做不了“乱世之奸雄”。生不逢时已是不幸,不过,如遇英主,同样可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他满腔热血,不惜弃官而随之流浪的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见其狠毒、心术不正而弃之,寻觅中却遇上了“好勇无谋”的吕布,何止无谋,更是优柔寡断,刚愎自用,多次不听陈宫良言,坐失不好时机,请看:——曹操从徐州回兵兖州,陈宫建议在泰山路险处设伏,邀击曹军,吕布却拒绝道:“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岂知之!”(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曹兵刚到濮阳,陈宫主张趁其远来疲惫,立足未稳,急速击之,吕布却自恃勇力,偏要“待他下住寨栅,吾自擒之”。(同上)——曹操夺回兖州,再攻濮阳。陈宫认为:“不可出战,待众将聚会后方可。”吕布却吹嘘:“吾之英雄,谁敢近也!”硬要出战,

结果被曹操六员大将杀败,丢了濮阳(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吕布困守下邳,陈宫建议他引军出屯于城外,与城内守军形成掎角之势。吕布当面称赞:“公言极善。”但回到家里,听了妻子严氏说:“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之妻乎?”便马上把陈宫之计置诸脑后(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陈宫是不幸的,他的计策十之八九是白费心血,对于一个谋士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悲哀呢?

叹其二,骑虎难下,舍不下文人的脸面。

“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布德。陈宫不悦,乘间告布曰:‘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无端献谗,欲害好人耶?’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三番五次谋略不用,陈宫心灰意冷,他清醒地看到陈珪父子别有用心,看到了“吾辈必受殃矣”的结局,曾有过舍布而去的念头,其实,在那个时代,众多谋士信奉的是“良禽择木而栖,良才择主而事”的原则,陈宫即使弃布而走,也不会遭到过多的非议的,他本可以决断,可是,在行军用计中一向果断的陈宫在为人处世上却缺少这种果断,“不忍”、“又恐被人嗤笑”暴露了陈宫作为一个文人的悲哀,渴望建功立业能舍弃许多身外之物,包括功名利禄,却舍弃不了一介书生的脸面,明知回天无力,却为了脸面,为了一个“忠”字,始终伴随吕布苦撑残局,一条道走到黑,甚至不惜以身殉葬,令人叹息。相比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