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全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成功之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使用多媒体资源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材料比较广泛,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对学习好历史大有帮助;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己反思总结,符合新课标要求。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导致各个教学环节衔接不够流畅。
第2课抗美援朝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如讲述黄继光和邱少云战斗英雄的事迹及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等问题,学生积极参与。由此我也认识到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善诱、善引、善导应是教师必备的技能,只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相信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他们对学习才会越来越有兴趣,学生的潜力才能真正发掘出来。
第3课土地改革
学习《土地改革》,首先要反思土地改革的背景,让学生明确土地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制作人口比例和土地占有比例图表,以此表现土地占有不均衡的强烈反差,进而反思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是本课重点,在教学时结合图片、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土地改革的时间、目的、方法、结果,加深记忆。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难点。由于理论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把握,需要进一步细化讲解,让学
生易于接受这个知识点。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通过材料,给学生以震撼,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使学生认识到要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必须发展本国的工业。本课做到了重点突出,重点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有效地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说明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5课三大改造
优点:上课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反思问题的能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地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本课内容较多,大体上有三个部分的知识板块,每一部分前后衔接,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践证明这种贴近学生的教材整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知识的讲解不是很全面(关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以钢为纲等内容的介绍),学生不太理解,这
就要求在上课时多运用例子、图片来讲解这段知识,加深学生印象,巩固知识。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教师要反思、掌握技巧:a.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b.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授“鱼”,还要授之以“渔”;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生活化。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这一节课,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精力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反思比较问题的能力;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因此,教师一方面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预设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教学衔接不畅的情况,需要教师加强学习。
第9课对外开放
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各种媒介全方位地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了学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值得表扬。但在深入地理解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深刻影响方面学生还存在简单的记忆背诵问题,教师需要在深入浅出地讲解这部分内容上下一番功夫。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节课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采用多种角度,多层次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课本和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很好地实现了新课标对课堂学习的要求。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是由于课本知识过多,引入的材料有限,需要引入更多的材料,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互动学习。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这一节课主要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为主,要凸显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的历史作用,知道中国未来的发展路线,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用有力的、富有感染力的材料,重在以材料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从真实的资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足之处是引述的材料不够多,不够全面,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搜集更多合适的材料,以达到通过史实来证明论点学习历史学科的目的。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本节课线索清晰,不难把握。但本课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荣发展”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老师用图示方法标注出来,以方便学生记忆。此外,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以及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不仅要督促学生记忆,也要在课上让学生加深理解。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本节课思路清晰,内部逻辑分明,要重点把握好“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伟大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一国两制”得以成功实践的原因,敦促学生熟记港、澳回归祖国的时间。此外,教师也可以将本节重难点以图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本课内容政治性很强,台湾问题又是我国当今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的也很多,所以学习本课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台湾问题形成的来龙去脉学生不易理顺,在备课中从台湾在历史上与大陆的分分合合梳理起,到两岸之间的恩恩怨怨的发生,再到为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大陆实行了哪些对台政策,最后到两岸之间走向缓和,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是大势所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最后使学生对祖国的和平统一充满信心。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和组织答案的能力欠佳,需要老师深入其中,多方位提示,因此老师得不到解放,讲解部分就显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