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第十五篇醉翁亭记课文库_1626329079.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考点复习:醉翁亭记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考点复习:醉翁亭记本文是关于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考点复习:醉翁亭记,感谢您的阅读!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考点复习: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在它西南的各个山峰中,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渐渐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远望去(看见)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靠近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亭子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稍微饮上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的,所以给自己取号叫“醉翁”。
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景色。
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五篇《醉翁亭记》课件 (1)
3.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①祇辱 于奴隶人之手 . 原意为:屈辱的,句中意为: 埋没 。 ②一食或尽 粟一石。 . 原意为:完,句中意为: 吃尽 。
(2)数量词作动词 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 .. 原意为:距离或路途遥远,句中意为: 日行千里 。 (3)名词作动词 策 之不以其道 . 原意为:马鞭子,句中意为: 用鞭子打 。
(2)骈 死于槽枥之间 骈: 两马并驾 . (3)不以千里称 也 称: 著称 . (4)一食或 尽粟一石 或: 有时 .
相同,一样 (5)且 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 且: 等: 犹 , 尚且 . .
正确的方法 (6)策之不以其道 . 道:
(7)食之不能尽 其材 . (8)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 . 尽: 竭尽 通: 通晓 临: 面对
示例一: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是金子总会
发光,只要自身有实力,不论什么条件下都能施展自身的才华。 __示例二:千里马需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有,自身才能的施展需要一位伯乐来发掘。
4.一词多义
或尽粟一石 吃 ①一食 . (1)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食 .
通“饲”,喂
动词,用鞭子 之不以其道 ①策 (2)策 . 名词,马鞭子 而临之 ②执策 . 能力 ①虽有千里之能 . (3)能 能够 千里也 ②安求其能 .
5.重点实词 (1)祇辱 于奴隶人之手 .. 祇: 只是 辱: 受屈辱
2.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发现、赏识并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
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 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 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五篇《醉翁亭记》课件 (3)
考情搜索 2014 葫芦岛,2013 鞍山、朝阳均以课内外文言文对比形式考查。
原文呈现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 不在深,有龙 则灵。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 之有? 课文翻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 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 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 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 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 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 交往的人中没有不懂学问 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 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 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 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 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章节精解 全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可分为三个部 分: 第一部分(“山不在高„„惟吾德馨”):以 山水作类比,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的主旨。 第二部分(“苔痕„„劳形”)从居室环境、 来往客人和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写陋室及陋室 生活,具体表现主人的“德馨”,揭示“德 馨”的内涵:——环境清幽自然,反映主人宁 静淡泊的心境;交往之客博学而德高,反映 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日常生活悠然闲适, 充分反映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不与 权贵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第三部分(“南阳„„何陋之有”):以古贤 人的旧居作类比,引用孔子语,点明“陋室 不陋”,表明自己“君子”之志。首尾呼应。
3.重点实词 (1)斯 是陋室 . (2)惟 吾德馨 .
这 斯:___ 只 惟:___
旧指读书人 (3)谈笑有鸿儒 儒: _______________ .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4)可以调素 琴 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素:__________________ 不加修饰的
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醉翁亭记》精品文档16页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内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主题思想: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三、结构梳理:第一段,引入:亭的周边环境: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有亭翼然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第二段,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归为“乐亦无穷”第三段,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第四段,写归: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四、其他要点:1、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四幅。
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第15篇醉翁亭记课件(语文)
4.重点实词 (1)环 滁皆山也 .
环绕 环:________
居高临下,由上看下 (2)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 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领会 寄托 (3)得 之心而寓 之酒也 得:______ 寓:_______ . . 雾气 (4)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 霏:_______ . 昏暗 (5)晦 明变化 晦:_______ . 季节 (6)山间之四时 也 时:_______ .
6.句子翻译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去,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为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以记属于予。
【注释】①亭:这里指岘山亭。②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
治家、军事家。③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熙宁,宋神宗年号。④光禄卿
:主管光禄寺的官员。⑤声:指好的声誉。
1.选出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C ..
山故 有亭 . A. 公问其故 . 太守谓 谁 . B. 失其本心 此之谓 .
回答即可。
一、(2017辽阳)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 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 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山故有亭①,世传以为叔子②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 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熙宁元年③,余友人史君中煇,以光禄卿④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 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 ,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 至有声 ⑤,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又欲纪其事于石 ,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
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_第15篇《醉翁亭记》课件
语文课件
5.虚词用法及意义
①朝而往,暮而.归
连词,表修饰关系
(1)而③游②人泉去香而.而.禽酒鸟洌乐也连词连,词表,并表列顺关承系关系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连词,表转折关系
(2)也①②环在滁乎皆山山水也之.间也.表判用断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
语文课件
(3)乎 ① ②颓 览然 物之 乎.情 其间 ,者 得无介异词乎.用,在用句法末相表当示于疑“问在或”反问,,相当于“吗”
者谁?太守自谓也。 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 “作亭人”,再到命名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 人,直至命名原因,自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 然点出“醉翁之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
意”。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
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
尽的啊。
语文课件
(8)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9)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老老小小的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 (10)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 。 (1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语文课件
2. 写作背景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
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 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 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语文课件
二、重点字词句 1.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 情趣 今义:意思,主意,心意 (2)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 香花 今义:芳香 古义: 开放 今义:散发
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五篇《醉翁亭记》课件
一、文学常识 1. 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字永叔,号 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 母以荻秆画地教他认读。21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 客,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提 拔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 部尚书等职。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中 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 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另外他还和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8)山间之四时.也 时: 季节
(9)山肴野蔌. 蔌: 菜蔬 (10)杂然而前陈.者 陈: 摆开 (1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 尽兴地喝酒
(12)射者中,弈.者胜 弈: 下棋
(13)觥.筹.交错.
觥: 酒杯 筹: 酒筹
错: 错杂
(14)树林阴翳. 翳: 遮盖 (1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从: 跟随
(3)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①②太太守守自谓.谓谁.也
命名 为,是
4.重点实词 (1)环.滁皆山也 环: 环绕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居高临下,由上看下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领会 寓: 寄托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 雾气 (5)晦.明变化 晦: 昏暗 (6)野芳.发而幽香 芳: 香花 (7)佳木秀.而繁阴 秀: 茂盛、繁茂
5.虚词用法及意义
①朝而往,暮而.归
连词,表修饰关系
(1)而③游②人泉去香而.而.禽酒鸟洌乐也连词连,词表,并表列顺关承系关系
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五篇《醉翁亭记》课件 (4)
须要谦虚,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老师,从每个人身上我们都应该学习他
们的长处,以他们的短处来警醒自己。
博的知识。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如果将坚定的
意志比作一颗好的种子,那么渊博的知识就是肥料,可以培养出花和果 来。
5.(2015·丹东模拟)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
天我们阅读《论语》仍然获益匪浅。请结合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 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示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管人多有才华,都必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 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4.一词多义
①可以为 师矣 当,做 _______ . (1)为 人谋而不忠乎 _____ ②为 替 . ①人不知 而不愠 _______ 了解 . (2)知 新 _______ 懂得 ②温故而知 .
5.重点实词
复习 (1)学而时习 之 习: ______ . 生气,发怒 (2)人不知而不愠 . 愠:________________ 每天 ;省: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检查、反省 (3)吾日 三省 吾身 日:______ . . 真诚,诚实 (4)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信:____________________ . 越过,超过 (5)不逾 矩 逾:___________________ .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6)学而不思则罔 .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五篇《醉翁亭记》课件
a
18
三、文意理解与探究
1.(2014·福建福州)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
答。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
2.(2015·锦州模拟)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常用来比喻“表面
上是这样,而实际上是那样”的做法。请你写出这句话。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2015·黔南州)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
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 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 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 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第四段:写宴游归来 的情景,在议论中含 蓄点明自己寄情山水 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 情。(以禽鸟之乐衬托 游人之乐,以游人之 乐衬托太守之乐。)
3
【中心概括】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 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游玩宴 饮,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 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
安居乐业。
6.(2015·黔南州)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
怎样的启示?
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
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a
20
从: 跟随 a
13
5.虚词用法及意义
(1)而①③④朝游而.②而人不泉往去知香,而太.而.暮禽守酒而鸟之.洌归乐乐也其连乐词连也,词表,连并表词列顺,连关承表词系关转,系折表关修系饰关系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环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岩穴暝(míng)伛偻(yǔ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3、重点解词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洌:泉水甜,酒儿清。
洌,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五篇《醉翁亭记》课件 (6)
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
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二、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兑 命》曰 . 兑 通___ 说, 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 ___ 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古今异义 (1)虽 有嘉肴 . 古义:______ 即使 今义:虽然 (2)弗食,不知其旨 也 . 古义:______ 甘美 今义:意义,主旨 (3)教然后知困 .
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然后能自强 也 . 古义:______ 今义:勉强 勉励 (5)教学相长 也 .
促进,提高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增长
3.一词多义
动词,教导 ①学 学半 _______________ . 学 动词,学习 相长 _____________ ②教学 .
三、文意理解与探究 1.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作铺垫。 3.(2016·预测)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 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第二篇 虽有嘉肴
考情搜索 辽宁各地市近 5 年均未考查
原文呈现
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 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 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 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 强也。故曰:教 学相长也。《兑 命》曰:“学学 半。”其此之谓 乎?